**经济学家吴敬琏著的《当代中国经济改革教 程》运用比较制度分析的理论方法分析了中国改革和 开放的实践,是关于中国经济改革的一本重要的而且 不能忽视的书。
全书对中国何以走上计划经济体制,何以要进行 改革,如何改革,以及改革的展望作了深入精彩的分 析,为跨世纪的中国历史大转折作了*好的注解。
吴敬琏,首届中国经济学杰出贡献奖得主,国际经济学会(IEA)荣誉会长。 1954年毕业于复旦大学经济系。现任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中欧国际工商学院(CEIBS)宝钢经济学讲席教授,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比较》辑刊、《洪范评论》主编,**信息化专家咨询委员会副主任、**规划顾问委员会副主任,国际经济学会(IEA)荣誉**,北京乐平基金会发起理事,阿拉善生态基金理事会理事长。吴敬琏倡导并努力推进市场化、法治化、民主化的改革,是“整体改革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他的研究成果,对中国改革和经济发展转型的实践产生了重要影响。
序言
**篇 总论
**章 计划经济的建立与改革问题的提出
1.1 社会主义者的经济体制构想
1.1.1 早期社会主义者的理想社会
1.1.2 马克思的“科学社会主义”和“社会大工厂模式”
1.1.3 20世纪社会主义运动的分裂和“福利**模式”
1.2 苏联式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1.2.1 列宁的“**辛迪加”模式
1.2.2 斯大林体制
1.3 对集中计划经济体制的经济学分析
1.3.1 新古典经济学家对计划经济体制可行性的论证
1.3.2 20世纪20~30年代西方经济学界的社会主义论战
1.3.3 20世纪后期对计划经济的再认识
1.4 苏联、东欧的经济改革
1.4.1 苏联改善经济的努力及其失败
1.4.2 南斯拉夫的“自治社会主义”改革
1.4.3 匈牙利的“新经济机制”
1.4.4 波兰走走停停的改革
1.4.5 捷克斯洛伐克半途夭折的“布拉格之春”
1.4.6 小结
1.5 中国计划经济体制的建立和改革问题的提出
1.5.1 集中计划经济体制在中国的形成
1.5.2 中国改革问题的提出
阅读参考
思考题
第2章 中国改革战略的演变
……
第二篇 部门专论
第3章 农村改革
第4章 企业改革
第5章 民营经济的发展
第6章 金融改革
第7章 财政税收体制改革
第8章 对外开放
第三篇 宏观经济和社会层面的问题
第9章 建立新的社会保障体系
**0章 转型时期的宏观经济政策
**1章 转型时期的社会关系和政治改革
第四篇 简短的结论
**2章 结束语
索引
后记
《当代中国经济改革教程》这本书,给我最直观的感受就是“脉络清晰,逻辑严谨”。作者就像一位经验丰富的向导,带领读者穿越中国经济改革的迷宫。我之前对经济改革的理解,总是觉得很零散,而这本书则将所有碎片化的信息串联起来,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书中对每个阶段的改革目标、主要措施、面临的挑战以及取得的成效,都进行了详尽的阐述。我特别欣赏书中对改革动力和阻力的分析,它不仅强调了顶层设计的关键作用,也充分肯定了基层探索的价值。比如,书中关于国有企业改革的章节,就详细剖析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国企面临的产权不清、效率低下等问题,以及如何通过股份制改造、兼并重组等方式来解决这些问题。而且,作者还引用了大量的数据和图表,来佐证自己的观点,使得论证过程更加科学和可信。这本书让我深刻理解了中国经济改革并非一帆风顺,而是充满了曲折和反复,正是在不断的探索和调整中,中国经济才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评分读完《当代中国经济改革教程》这本书,我最大的感受就是,它不仅是一本教科书,更像是一位经验丰富的长者,娓娓道来中国经济改革波澜壮阔的历程。书中的案例分析非常深入,从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到市场经济的逐步建立,再到加入WTO后的深刻变革,每一个阶段都充满了挑战与机遇。作者并没有停留在宏观的理论阐述,而是通过大量的微观视角,展现了改革如何在基层落地生根,又如何影响到普通人的生活。我尤其对书中关于国有企业改革的部分印象深刻,它详细剖析了在市场化转型过程中,企业面临的困境、采取的策略以及最终的演变,让我对“摸着石头过河”的深层含义有了更直观的理解。而且,书中还涉及了许多非常具体的政策工具,例如价格双轨制、经济特区建设等,并对它们的历史背景、实施效果以及后续影响进行了细致的梳理,这对于理解改革的复杂性和动态性非常有帮助。此外,作者在处理不同观点时也显得尤为审慎,既肯定了改革的巨大成就,也坦诚地指出了改革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和争议,这种客观的态度让这本书更具说服力。整体而言,这本书为我打开了一扇了解中国经济转型奥秘的窗口,让我对这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有了更深刻、更立体的认识,它绝对是任何对中国经济发展感兴趣的读者不容错过的佳作。
评分《当代中国经济改革教程》这本书,给我一种“拨云见日”的畅快感。我之前对中国经济改革的理解,大多停留在碎片化的新闻报道和一些笼统的宏观概念上,而这本书则系统地、有条理地梳理了整个改革的脉络。作者的叙述方式非常引人入胜,像是讲故事一样,将那些曾经复杂而抽象的经济理论,通过生动的历史事件和鲜活的人物故事呈现出来。我特别喜欢书中对改革初期“摸着石头过河”那种探索精神的描绘,它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充满了试错、调整和持续的创新。比如,关于农村改革的部分,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到乡镇企业的崛起,再到后来农业产业化和现代化的推进,每一步都充满了智慧和勇气。书中也详细探讨了市场经济的建立过程中,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是如何演变的,以及在不同时期,这种关系如何影响着经济的走向。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书中并没有回避改革带来的阵痛,比如下岗潮、贫富差距等问题,而是坦诚地分析了其成因以及应对措施。这种全景式的梳理,让我对中国经济的韧性和活力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它不仅仅是一本关于经济的书,更是一部关于中国人民如何通过不懈努力,改变自己命运的伟大史诗。
评分翻开《当代中国经济改革教程》,我仿佛置身于中国经济改革的大时代洪流之中。作者以一种宏大的视角,审视了中国经济改革的宏观图景,同时又深入到微观的肌理之中,展现了改革的点滴细节。我尤其对书中关于对外开放战略的论述感到震撼,从经济特区的设立,到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再到“一带一路”倡议,每一步都充满了战略性的眼光和巨大的魄力。作者不仅分析了这些政策的出台背景和具体举措,还对其深远影响进行了深刻的解读,让我看到了中国如何从一个封闭落后的国家,一步步融入世界经济体系,成为全球经济的重要参与者。书中对于市场化改革的论述也十分精彩,它清晰地展现了价格改革、要素市场化配置等关键环节是如何逐步推进的,以及在这个过程中,社会各阶层所经历的利益调整和观念变迁。让我惊喜的是,书中还对经济体制改革中的一些争议性问题,如所有制改革、金融体系改革等,进行了客观的分析和评价,既肯定了改革的成就,也指出了存在的不足。这本书就像一幅精美的画卷,徐徐展开中国经济改革的壮丽画卷,让我对这个国家的经济发展之路有了更清晰、更全面的认识。
评分读完《当代中国经济改革教程》,我感觉自己仿佛经历了一场思维的“头脑风暴”。作者以一种非常前瞻的视角,探讨了中国经济改革的未来走向和潜在挑战。书中关于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论述,让我看到了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新方向,以及科技创新在其中的关键作用。同时,书中也对中国经济发展中面临的一些深层问题,如区域发展不平衡、收入分配差距、生态环境保护等,进行了深刻的剖析,并提出了一系列富有建设性的思考。我尤其喜欢书中对“高质量发展”理念的解读,它强调的不再是单纯的经济增长速度,而是更加注重发展的质量、效率和可持续性。书中对房地产市场的调控、金融风险的防范、对外开放的深化等议题的探讨,都展现了作者对中国经济未来发展趋势的深刻洞察。这本书让我认识到,中国经济改革的征程远未结束,未来仍然充满了机遇与挑战,而如何应对这些挑战,实现更加平衡、包容和可持续的发展,将是摆在中国经济面前的重要课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