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魔鬼经济学3:用反常思维解决问题
定价:45.00元
作者:史蒂芬·列维特
出版社:中信出版集团
出版日期:2016-09-01
页码:240
装帧:锁线平装
开本:32开
ISBN:9787508662848
《魔鬼经济学3》,迄今为止很具革命性的著作,列维特和都伯纳用特有的引人入胜的故事和不同寻常的分析,将带着我们走进他们的思维世界,教给每个人如何更有效、更有创造力、更理智地思考,也就是如何做出魔鬼式思考。
通过《魔鬼经济学3》里的故事,列维特和都伯纳旨在提供解决问题方式的全新蓝图——不论你是想改变生活,还是改变世界。一如既往,对他们来说,没有什么话题是过分的、不可讲述的。这些包括商业、慈善、体育、政治的话题,有着同一个目标,那就是重新塑造我们的大脑。
列维特和都伯纳看世界的方式与众不同,而现在你也可以做到。在此之前还没有任何标新立异的思考者能带给人如此醍醐灌顶的启示,同时还如此有趣。
通过《魔鬼经济学3》,你将学会用反常思维进行魔鬼式思考:
?8?5 首先,抛下你的道德指南针---假如你已经决定了处理方式便很难看清问题。
?8?5 学会说“我不知道”---你若不愿承认自己有所不知,便学不到你所需要的知识。
?8?5 像孩子一样思考---你能因此想到更好的主意,问出更好的问题。
?8?5 上一堂关于诱因的大师课---不论如何,诱因控制着整个世界。
?8?5 学会说服不想被说服的人---观点正确是远远不够的。
?8?5 学会欣赏放弃的美---你若不愿抛下今天的烂摊子,便解决不了明天的问题。
史蒂芬?列维特(Steven D. Levitt)
芝加哥大学经济学教授,约翰?贝茨?克拉克奖得主(该奖被称为“小诺贝尔奖”),被誉为“当今美国40岁以下很负盛名的经济学家”,他的声誉得到了整个经济学界的公认。
列维特1989年毕业于哈佛大学,1994年在麻省理工学院取得经济学博士学位,1997年进入芝加哥大学执教,短短两年时间,列维特就成为芝加哥大学经济学院终身教授。
2002年列维特被选为美国科学院经济学部委员。他还担任《政治经济学杂志》(JPE)的编辑和《经济学季刊》(OJE)的编辑。克林顿政府曾经力邀他加入自己的智囊团。小布什总统在大选的时候也把“请到列维特作为犯罪专家”作为拉拢选票的一张。
史蒂芬?都伯纳(Stephen J. Dubner)
获奖作家、记者、电台和电视名人。他放弃了使他几乎成为摇滚的职业,成为了一名作家,曾就职于《纽约时报》,著有《骚动的灵魂》《一个英雄崇拜者的自白》,另著有儿童图书《长两个肚脐眼的男孩》。
《魔鬼经济学》,关于聪明人怎样看世界的书,畅销数十个国家的大众经济学经典。
逃出认知囚笼,以经济学方式探索日常生活背后的世界,打破惯性思维,解决看似不可能解决的问题。
革命性的思考、引人入胜的故事、不同寻常的分析,揭示事物表象之下真实的一面。
当今全球很有趣的大脑,教你如何更有效、更有创造力、更理智地观察和思考。
yamaxun、《纽约时报》、《华尔街日报》、《华盛顿邮报》、《经济学人》等全球各大媒体推荐
目 录
章 什么是“魔鬼式思考”? // 001
di二章 承认自己不知道 // 021
di三章 你的问题是什么? // 055
di四章 真相在问题的根源 // 075
di五章 像孩子一样思考 // 101
di六章 爱吃糖的孩子 // 123
di七章 所罗门王和大卫?李?罗斯有什么共同点? // 157
di八章 如何说服不想被说服的人? // 189
di九章 放弃的好处 // 213
致 谢 // 239
这本《魔鬼经济学3》简直是一股清流,它打破了我之前对经济学“数字堆砌”、“理论枯燥”的偏见。列维特用一种极其生动、充满故事性的方式,将经济学原理融入到了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书中关于“激励”的讨论,作者通过大量案例展示了,人们的行为往往是受到外部激励的驱动,而不是单纯的道德约束。这让我对很多社会现象有了全新的认识。比如,为什么有些政策会适得其反?为什么有些时候,看似合理的规则反而会导致不良后果?答案往往就隐藏在人们对激励的反应之中。这本书的魅力在于,它能够让你在哈哈大笑的同时,不知不觉地掌握一套分析问题的独特工具。它鼓励你去质疑那些显而易见的事实,去寻找隐藏在表象背后的逻辑。读完这本书,我感觉自己看待世界的眼光都变得不一样了,以前觉得很复杂、很难以理解的事情,现在好像都变得清晰起来。
评分我一直认为,好的书籍应该能够激发读者的好奇心,并且提供新的视角。《魔鬼经济学3》无疑做到了这一点。斯蒂芬·列维特在这本书中,像一个鬼才经济学家,用他反常的思维,解剖了无数我们日常生活中看似难以理解的现象。我特别喜欢书中对于“权衡”和“权衡的权衡”的深入探讨,这让我认识到,很多决策都不是非黑即白的,而是充满了各种妥协和取舍。比如,关于“犯罪与惩罚”的讨论,作者就从经济学角度揭示了,为什么有时候,提高惩罚的力度反而可能导致犯罪率的上升。这种颠覆性的观点,往往需要我们跳出固有的思维定式去理解。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不仅仅提供了一些有趣的案例,更重要的是,它教会了我们一种思考问题的方法。它鼓励我们去观察、去提问、去用数据说话,并且永远不要停止质疑。阅读这本书,就像是在进行一次智力冒险,每一次翻页,都可能带来惊喜。
评分我一直认为,经济学是一门研究如何做出最优选择的学问,但《魔鬼经济学3》却向我展示了,经济学还可以是一门研究“不完美”的学问。它不是教你怎么成为一个精打细算的“经济人”,而是教你怎么理解那些看似非理性、不合逻辑的行为背后,其实有着深刻的经济学逻辑。书中那些令人捧腹又引人深思的例子,比如关于“妓女的经济学”、“离婚的经济学”,真的让我大开眼界。我之前从来没有想过,这些生活中的“禁忌”话题,竟然可以用如此“魔鬼”的方式来分析。作者们精准地抓住了人性的弱点和动机,并且用数据说话,证明了即使是最混乱、最不可思议的现象,也往往遵循着某种隐秘的经济学规律。读这本书的过程,就像是在玩一场高智商的侦探游戏,你跟着作者的思路,一步步解开那些生活中的谜团,最后恍然大悟。它让我意识到,很多我们认为理所当然的事情,其实都可能隐藏着我们看不见的“经济学魔鬼”。这绝对是一本值得反复阅读,并且每次阅读都能有新发现的书。
评分《魔鬼经济学3》带来的不仅仅是知识,更是一种思维方式的启迪。作者斯蒂芬·列维特以其独特的“反常思维”视角,带领读者穿梭于各种奇特而引人入胜的社会现象之中。我特别欣赏他那种敢于质疑一切、不畏权威的探索精神。书中关于“教育的真相”、“育儿的迷思”等章节,让我对很多习以为常的观念产生了动摇。比如,他用数据分析了为什么父母的教育方式对孩子的影响,可能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大,这对于那些过度焦虑的父母来说,无疑是一种解脱。同时,这本书也让我看到了经济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巨大应用价值。它不是那种高高在上的理论,而是能够帮助我们理解身边发生的一切,并且做出更明智决策的工具。我尤其喜欢书中那种幽默风趣的语言风格,即使是在探讨复杂的经济学概念时,也丝毫不会让人感到枯燥乏味。这是一种将深度思考与轻松阅读完美结合的典范。我感觉自己就像一个探险家,跟着作者的脚步,深入挖掘隐藏在生活表象之下的真相。
评分这本《魔鬼经济学3》完全超出了我的预期,虽然我早就听说了《魔鬼经济学》系列的大名,但一直没有机会深入阅读。这次终于下定决心,买了这本最新版的。读完之后,我只能说,列维特和杜布纳这对搭档简直是思维的魔术师。他们总能从最平凡、最日常的现象中挖掘出经济学原理,并且以一种极其有趣、甚至可以说是“不正经”的方式呈现出来。我特别喜欢他们对一些看似荒谬问题的解释,比如为什么犯罪率会下降,为什么老师会作弊,为什么相扑选手会打假赛等等。这些问题的答案,往往就隐藏在我们忽略的经济学动机之中。书中的案例极其丰富,而且都是经过严谨的数据分析和逻辑推理的,读起来既像是在听一个精彩的故事,又像是在上一堂生动的经济学公开课。我尤其对书中关于“道德”和“激励”的讨论印象深刻,很多时候我们认为的道德约束,其实在经济学看来,很大程度上是激励机制的副产品。这本书真的颠覆了我对经济学枯燥乏味的刻板印象,它让我看到了经济学无处不在的力量,以及如何用一种全新的视角去理解我们生活的世界。我强烈推荐给所有对生活充满好奇,并且愿意挑战固有思维模式的读者。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