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唐五代詞選/古代詩詞典藏本

晚唐五代詞選/古代詩詞典藏本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鄧喬彬,劉興暉 著
圖書標籤:
  • 晚唐五代詞
  • 詞選
  • 古代詩詞
  • 典藏本
  • 唐詩
  • 宋詞
  • 文學
  • 古典文學
  • 詩詞鑒賞
  • 中華文化
想要找書就要到 靜流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齣版社: 商務印書館
ISBN:9787100114639
版次:1
商品編碼:11774101
包裝:平裝
叢書名: 古代詩詞典藏本
開本:32開
齣版時間:2015-08-01
用紙:膠版紙

具體描述

內容簡介

《晚唐五代詞選》展現瞭早期文人詞的多姿多彩:閨閣相思、傷高念遠、懷古詠史、身世悲慨,不同地域的風物、人情、景色,皆呈於此;飛卿之綺縟,端己之明麗,德潤之疏朗,正中之深俊,重光之神秀,一一可見。注釋、賞析結閤前言,進而將詞人詞作置於詞學史中觀照、分析,力揭其繼承、發揚前賢,啓迪、滋養後人之妙,以助讀者在品鑒晚唐五代詞之拙樸真情的同時,對其在詞史上的地位及意義有初步的瞭解。

作者簡介

鄧喬彬,研究方嚮:詞學及詞學批評,詩學,古代詩畫比較,古代文藝與文化關係,中國古代畫論與繪畫,二十世紀古代文學學術史。主要著作:《吳梅研究》、《唐宋詞美學》、《中國詞學批評史》、《中國繪畫思想史》、《詞學廿論》、《宋代繪畫研究》、《唐宋詞藝術發展史》等。

目錄

導言
溫庭筠
菩薩蠻(小山重疊金明滅)
菩薩蠻(水精簾裏頗黎枕)
菩薩蠻(杏花含露團香雪)
菩薩蠻(玉樓明月長相憶)
菩薩蠻(南園滿地堆輕絮)
菩薩蠻(夜來皓月纔當午)
更漏子(柳絲長)
更漏子(星鬥稀)
更漏子(玉爐香)
南歌子(手裏金鸚鵡)
夢江南(韆萬恨)
夢江南(梳洗罷)
河傳(湖上)
皇甫鬆
天仙子(晴野鷺鷥飛一隻)
浪淘沙(灘頭細草接疏林)
摘得新(酌一卮)
夢江南(蘭燼落)
夢江南(樓上寢)
采蓮子(船動湖光灧灧鞦)
韋莊
浣溪沙(夜夜相思更漏殘)
菩薩蠻(紅樓彆夜堪惆悵)
菩薩蠻(人人盡說江南好)
菩薩蠻(如今卻憶江南樂)
菩薩蠻(洛陽城裏春光好)
應天長(彆來半歲音書絕)
荷葉杯(記得那年花下)
荷葉杯(絕代佳人難得)
謁金門(空相憶)
河傳(何處)
女冠子(四月十七)
女冠子(昨夜夜半)
小重山(一閉昭陽春又春)
謁金門(春雨足)
司空圖
酒泉子(買得杏花)
韓偓
生查子(侍女動妝奩)
李存勗
一葉落(一葉落)
憶仙姿(曾宴桃源深洞)
歐陽炯
南鄉子(嫩草如煙)
南鄉子(畫舸停橈)
南鄉子(岸遠沙平)
南鄉子(路入南中)
江城子(晚日金陵岸草平)
和凝
薄命女(天欲曉)
春光好(�靡度恚�
采桑子(蝤蠐領上訶梨子)
漁父(白芷汀寒立鷺鷥)
江城子(竹裏風生月上門)
魏承班
訴衷情(銀漢雲晴玉漏長)
生查子(煙雨晚晴天)
薛昭蘊
浣溪沙(紅蓼渡頭鞦正雨)
浣溪沙(江館清鞦纜客船)
浣溪沙(傾國傾城恨有餘)
牛嶠
望江怨(東風急)
菩薩蠻(舞裙香暖金泥鳳)
定西番(紫塞月明韆裏)
西溪子(捍撥雙盤金鳳)
江城子(雞鵲飛起郡城東)
張泌
浣溪沙(馬上凝情憶舊遊)
臨江仙(煙收湘渚鞦江靜)
南歌子(岸柳拖煙綠)
河瀆神(古樹噪寒鴉)
鬍蝶兒(鬍蝶兒)
毛文锡
更漏子(春夜闌)
醉花間(休相問)
牛希濟
臨江仙(洞庭波浪颭晴天)
生查子(春山煙欲收)
生查子(新月麯如眉)
顧復
虞美人(深閨春色勞思想)
河傳(棹舉)
訴衷情(永夜拋人何處去)
荷葉杯(一去又乖期信)
醉公子(岸柳垂金綫)
鹿虔扆
臨江仙(金鎖重門荒苑靜)
思越人(翠屏欹)
閻選
河傳(鞦雨)
尹鶚
臨江仙(深鞦寒夜銀河靜)
菩薩蠻(隴雲暗閤鞦天白)
毛熙震
清平樂(春光欲暮)
後庭花(鶯啼燕語芳菲節)
菩薩蠻(梨花滿院飄香雪)
……
李珣
孫光憲
馮延巳
李璟
李煜

精彩書摘

  《晚唐五代詞選/古代詩詞典藏本》:
  讀韋莊詞,確很能感受到其中的感情烈度。陳廷焯以沉鬱論詞,受張惠言影響而推崇溫庭筠,雖如此,其《詞則》仍說:“詞至端己,語漸疏,情意卻深厚,雖不及飛卿之瀋鬱,亦古今絕構也。”“情意深厚”是韋詞的一大特點,而錶現感情則是“語漸疏”。況周頤則說:“韋文靖詞與溫方城齊名,熏香掬艷,眩目醉心,尤能運密入疏,寓濃於淡,《花間》群賢,殆鮮其匹。”綜二傢所說,韋莊善於將深厚的感情齣以疏淡的語言、形象,通過“運密入疏”而成其“寓濃於淡”之詞。看其《浣溪沙》:
  夜夜相思更漏殘。傷心明月憑欄乾。想君思我錦衾寒。咫尺畫堂深似海,憶來唯把舊書看。幾時攜手入長安。
  有論者以為此詞是為“奪姬”事而作,忖度其意,似非虛說。“相思”以至“夜夜”,可見內心情感之深、分離之痛,“傷心”一語,亦直言之。然而,作者卻並未繼言自己如何相思、傷心,而將筆觸轉到被自己所憶念者,設想對方思念自己,這一轉換,起到瞭麯而能達的作用,將相思推嚮瞭高潮,“由己推人,代人念己,語彌淡而情彌深矣”。其“寓濃於淡”可於此見之。其質勝於文、不著粉澤,與溫庭筠的麗字俊句大異,此亦“淡”之一義。
  ……
《宋詞經典賞析:從婉約到豪放的流變》 作者: 王景明 齣版社: 翰墨書坊 齣版日期: 2023年10月 --- 內容簡介 本書《宋詞經典賞析:從婉約到豪放的流變》並非晚唐五代詞作的選本或典藏,而是聚焦於宋代詞體發展脈絡的深度學術研究與精選作品賞析集。它以時間為軸,細緻梳理瞭宋詞從發軔之初,經過北宋鼎盛,直至南宋中後期的演變曆程,旨在為讀者構建一個立體、完整的宋詞發展圖景。全書共分三大部分,力求在學術嚴謹性與文學可讀性之間取得完美的平衡。 第一部分:宋詞的勃興與初探——北宋前期(960年—1080年左右) 本部分著重探討瞭宋代詞體如何從唐五代的餘緒中脫胎換骨,並逐漸確立其獨立審美地位的過程。我們詳盡分析瞭早期詞人,如柳永對市井俗語和鋪敘手法的運用,如何將詞從宴樂歌唱的附屬品,推嚮抒寫個人情懷的藝術高峰。 重點分析瞭柳永的“凡是麯子”的創作理念,如何大量運用俚語、口語,使其作品具有極強的“可唱性”和世俗的生命力。通過對《雨霖鈴》、《蝶戀花》等名篇的細讀,我們揭示瞭婉約詞在內容上對男女情愛、離愁彆緒的精微刻畫,以及在形式上對長調的拓展與結構上的巧妙安排。 此外,本捲還涉及瞭晏殊、歐陽修等“尚意派”詞人的齣現,他們開始嘗試將士大夫的儒雅情懷融入詞中,使詞的主題視野有所拓寬,奠定瞭北宋中後期詞風的溫潤基調。書中收錄瞭對這一時期詞人風格差異的對比研究,如晏殊的“無意而自得”與歐陽修的“學語而自工”的細微區彆。 第二部分:豪放氣象的崛起與爭鳴——北宋中後期(1080年—1127年) 這是宋詞發展史上的關鍵轉摺點。本部分的核心議題是蘇軾如何以詩為詞,極大地拓寬瞭詞的題材與境界。我們認為,蘇軾並非簡單地“解放”瞭詞體,而是用其博大精深的學養和對人生哲理的深刻洞察,注入瞭前所未有的“議論”和“說理”的元素,打破瞭傳統“艷科”的藩籬。 書中詳細梳理瞭蘇軾《念奴嬌·赤壁懷古》等作品的創作背景,分析瞭其“大江東去,浪淘盡,韆古風流人物”的宏大敘事如何標誌著“豪放”一派的正式確立。同時,本部分也對同一時期的“婉約正宗”——秦觀進行瞭深入的考察。秦觀在繼承柳永的基礎上,以其“以詩為詞”的典雅與含蓄,形成瞭與蘇軾截然不同的風格。我們通過對比蘇軾的“開闊”與秦觀的“沉鬱”,展現瞭北宋詞壇雙峰並峙的盛景。 這一部分還涉及對周邦彥的音樂性研究。周邦彥被譽為“詞中之聖”,其對音律的精到把控,使他的作品成為格律詞的集大成者。本書通過分析其復雜句法的運用,論證瞭其對後世詞壇,尤其是對南渡後詞風的深遠影響。 第三部分:南渡後的堅守與轉型——南宋時期(1127年—1279年) 靖康之變後,宋詞的創作中心南移,其內容和基調不可避免地染上瞭深重的傢國之痛。本部分考察瞭南宋詞壇如何在變局中尋求創新與堅守。 重點分析瞭辛棄疾。辛棄疾的詞是“以血書之”的體現。我們不僅賞析瞭他的豪放之作,如《破陣子·為陳同甫賦壯詞以寄之》,更細緻考察瞭他迴歸田園的“閑適”之作,探討瞭這種“壯誌難酬”下的復雜心緒。辛棄疾的詞風以其奇崛的想象和跳躍的結構為特徵,是蘇軾豪放精神的極緻發展。 相對而言,李清照的晚期作品,如《聲聲慢》,則展現瞭詞體在個體生命體驗上的極緻深化。本書將李清照置於傢國與個人命運交織的語境下,分析瞭她的語言如何在殘破中愈發凝練,達到瞭“易安體”的獨特高度。 此外,本書還探討瞭薑夔、吳文英等格律派詞人在南宋中後期的創新。他們繼承瞭周邦彥的音樂美學,同時融入瞭宋人對自然、禪思的體悟,形成瞭“格律與意境”並重的獨特風格,為宋詞的最終收束畫上瞭濃墨重彩的一筆。 --- 本書特色 1. 宏觀脈絡清晰: 以曆史演進為綫索,避免瞭簡單地羅列詞人,使讀者能把握宋詞從婉約到豪放、從世俗到哲理的內在邏輯。 2. 兼顧理論與鑒賞: 理論分析嚴謹,但行文流暢,每論述一個階段的風格轉變,即精選代錶作進行深入的文本細讀,兼顧學術深度與文學審美。 3. 對風格流變的深入剖析: 重點探討瞭“以詩為詞”與“以樂為詞”兩種核心傾嚮的互動與衝突,揭示瞭宋詞作為文學母體不斷自我突破的內在驅動力。 4. 避開唐五代: 本書的焦點完全集中在宋代,對唐五代詞的提及僅作為詞體成熟的背景鋪墊,未涉及對晚唐五代詞選本或具體內容的收錄與評述。 《宋詞經典賞析:從婉約到豪放的流變》是所有熱愛宋代文學、希望係統瞭解宋詞發展史的讀者不可或缺的案頭讀物。它不僅是一部賞析集,更是一部關於宋人情感世界與時代精神變遷的詞史之書。

用戶評價

評分

我是在一個偶然的機會接觸到這本選集的,起初對“晚唐五代”這個時期並沒有抱有太大的期待,總覺得那是承接盛唐的餘暉,又預示著宋詞的勃興,顯得有些過渡和尷尬。然而,深入閱讀之後,我纔發現自己大錯特錯。這個時期的詞,少瞭盛唐的豪邁奔放,多瞭幾分哀婉和沉鬱,卻也因此更貼近人性的幽微之處。比如那些描寫宮廷宴飲散場後的冷清,或是對逝去美好時光的追憶,那種“夢裏不知身是客”的宿命感,是後世詞人難以企及的深度。書中的注釋詳實而精準,對於一些生僻的典故和用詞,都做瞭清晰的解讀,這極大地降低瞭閱讀的門檻,即便是初學者也能輕鬆領略其中的妙處。它不僅僅是一部詞選,更像是一部那個特定曆史階段的精神剪影,讓我得以窺見那個風雨飄搖時代下文人的真實心聲。我尤其喜歡那種在精緻婉約的詞風下,隱藏著一股暗流湧動的時代悲愴。

評分

我必須承認,一開始購買這本書是衝著“典藏本”的名頭去的,想找一本擺在書架上能撐場麵的書。但讀進去之後,立刻被其內在的韻味所吸引,無法自拔。不同於許多隻注重獵奇或名氣的大詞選,這裏的選篇明顯經過瞭細緻的篩選和考量,仿佛每一首詞都是經過精心挑選的寶石,彼此之間既有聯係,又各自閃耀著獨特的光芒。我特彆留意瞭詞牌的運用,晚唐五代時期許多新興或較為少見的詞牌在這本書中得到瞭很好的展現,這對於研究詞體演變的人來說,簡直是一份寶貴的參考資料。書中的敘事和抒情手法,那種從直白敘事到意象構建的過渡,清晰地展現瞭詞這種文學體裁的成熟過程。讀罷掩捲,心中湧起的不是文學上的滿足感,更像是一次穿越時空的體驗,那份曆史的厚重感和詞人個體命運的交織,讓人迴味悠長。

評分

這本詞選的裝幀設計著實讓人眼前一亮,典藏本的質感在指尖流淌,米黃色的紙張散發著溫潤的光澤,拿在手裏仿佛握著曆史的重量。內頁的排版也十分考究,字體的選擇和行距的把控都體現瞭齣版方對讀者的尊重。我尤其欣賞它在選篇上的獨到眼光,雖然是五代和晚唐時期,但收錄的詞作並非都是那些耳熟能詳的名篇,而是穿插瞭許多被世人遺忘的珍品。閱讀這些作品時,我能清晰地感受到那個時代詞人的心境變化,從藩鎮割據的動蕩不安到五代更迭的迷茫睏惑,那種“無可奈何花落去”的蒼涼感,在細膩的文字中被描摹得淋灕盡緻。尤其是一些描寫邊塞或隱逸生活的詞作,境界開闊,意境深遠,讓人在喧囂的現代生活中獲得片刻的寜靜與沉思。對於一個熱衷於中國古典文學的愛好者來說,這樣的選本無疑是收藏級的珍寶,每一次翻閱都是一次與古人精神世界的深度對話。

評分

這本書在選材上的深思熟慮,讓我對晚唐五代詞的印象煥然一新。過去總覺得這段時期的詞匯較為單一,多是離愁彆緒的渲染,但細讀之下,方知其中包羅萬象。這裏麵既有對山河破碎的感嘆,也有對個人抱負無法施展的憤懣,更有對日常生活的細膩描摹。我特彆欣賞編者對於那些風格迥異的詞人的並置,使得讀者可以清晰地對比齣不同地域、不同階層詞人之間的風格差異和審美傾嚮。比如,某位江南詞人的婉約細膩與某位巴蜀詞人的粗獷豪放形成瞭鮮明的對比,這種並置極大地拓展瞭我們對“五代風貌”的理解。書頁的裝幀設計也頗具匠心,那種樸素卻不失典雅的風格,與詞作本身的內斂氣質完美契閤,讓人在閱讀時能心無旁騖地沉浸於文字構建的世界。它不僅是閱讀材料,更像是一件值得珍藏的文化載體,傳遞著那個時代獨特的審美趣味和曆史情緒。

評分

作為一名常年與古籍打交道的“老書蟲”,我對不同齣版社的古典文學選本都有自己的衡量標準。這本典藏本在版本選擇上做得非常到位,它巧妙地平衡瞭學術性和可讀性。我發現選入的詞作,不僅兼顧瞭大傢如溫庭筠、韋莊等人的重要篇章,還收錄瞭不少被低估的小傢之作,這些“遺珠”的齣現,極大地豐富瞭我對那個時期詞風流變的認知。比如,有些詞人對民間風情的捕捉,那份生動與煙火氣,是高雅的宮廷詞中少有的。翻閱時,我甚至能想象齣他們或在江邊對月長籲短嘆,或在酒肆中藉酒澆愁的場景。紙張的觸感和油墨的質量也無可挑剔,沒有齣現任何印刷上的瑕疵,這在如今的批量生産中實屬難得。總而言之,這本書的價值遠超其標價,它讓那些流傳韆年的文字,以最優雅的姿態重新迴到瞭讀者的視野中。

評分

還不錯的書

評分

好書

評分

快遞好快~

評分

為姐姐傢小孩買的,希望能夠發揮作用

評分

好………………………………

評分

一般一般瞭

評分

好………………………………

評分

快遞好快~

評分

快遞好快~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