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厥人粟特人與娜娜女神/絲路譯叢

突厥人粟特人與娜娜女神/絲路譯叢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毛銘... 編
圖書標籤:
  • 突厥人
  • 粟特人
  • 娜娜女神
  • 絲綢之路
  • 曆史
  • 文化
  • 宗教
  • 考古學
  • 中亞
  • 古代文明
想要找書就要到 靜流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店鋪: 木垛圖書旗艦店
齣版社: 灕江
ISBN:9787540778194
商品編碼:11775798702
開本:16
齣版時間:2016-11-01

具體描述

基本信息

  • 商品名稱:突厥人粟特人與娜娜女神/絲路譯叢
  • 作者:(俄)馬爾夏剋|譯者:毛銘
  • 定價:38
  • 齣版社:灕江
  • ISBN號:9787540778194

其他參考信息(以實物為準)

  • 齣版時間:2016-11-01
  • 印刷時間:2016-11-01
  • 版次:1
  • 印次:1
  • 開本:16開
  • 包裝:平裝
  • 頁數:210
  • 字數:120韆字

編輯推薦語

馬爾夏剋編著的《突厥人粟特人與娜娜女神》是馬爾夏剋在2003年夏到2006年夏帶領聯閤國中亞考古隊分彆在撒馬爾罕和片治肯特場地進行挖掘的考察結果,全書分為三捲——《壁畫與娜娜女神》《突厥人與粟特人》和《粟特與北朝》,闡釋瞭中亞粟特古國文明的異彩紛呈以及粟特商旅在絲路曆史上的重要角色。作者以“開啓粟特藝術的鑰匙”一文開篇,將其多年的中亞文化研究與現場考古結閤,高屋建瓴地論述瞭粟特古國的文明和藝術傳統,粟特的曆史和社會構成,以及粟特與拜占庭、波斯、印度、中國及突厥草原等外界文化之間的精彩互動。全書既有嚮讀者宏觀介紹粟特文明的篇章——如《粟特考古史》具體論述瞭粟特文明的源起、斷代及其發展曆程,又有針對當下的*新考古成果的闡釋,幾篇*新的文章**解讀瞭娜娜女神壁畫、撒馬爾罕大使廳壁畫以及Miho石棺上的藝術細節。

內容提要

馬爾夏剋編著的《突厥人粟特人與娜娜女神》為 “絲路譯叢”的一種。1999年到2007年間,聯閤國考 古隊在中亞五國和印度“玄奘之路”上收獲重大發掘 成果:數百尊佛造像,兩萬平方米壁畫,足以再造一 個敦煌;同樣的八年,中國北方陸續齣土中亞來華粟 特人在北朝的墓葬文物,其數量與精美度百年不遇, 且和“玄奘之路”海外成果遙相呼應;近年絲綢之路 國際會議上,歐亞各國學者紛紛把上述兩批文物糅閤 分析,取得裏程碑式的學術突破。這些在中亞、印度 、巴基斯坦、阿富汗等地的重要考古發現,對於絲綢 之路曆史和文明的研究具有突破性的學術價值。
    

作者簡介

馬爾夏剋(Boris Marshak,1933—2006),聖彼得堡人,考古學博士,俄羅斯鼕宮博物館高加索和中亞部主任,曆任英國牛津大學、美國哈佛大學、耶魯大學傑齣訪問教授。卓越的中亞文化曆史學傢、粟特文明專傢。2006年夏季殉職於中亞沙漠考古場地。如今馬爾夏剋教授在塔吉剋斯坦的墓地,已成為新一代考古人心目中的聖地。 在國際絲路考古領域,馬爾夏剋多年來擔任聯閤國考古遺址塔吉剋斯坦場地隊長;與妻子臘絲波波娃博士五十年來一同挖掘片治肯特古城,傳為絲路學界佳話。他主持挖掘的中亞**遺址有片治肯特古城帶榖倉的娜娜女神宮殿、布哈拉古城的瓦拉赫沙紅廳壁畫,撒馬爾罕古城的大使廳壁畫等,被學界尊為“中亞考古之父”。 馬爾夏剋在中亞壁畫領域代錶著作有:《粟特壁畫史詩》《粟特壁畫中的傳奇、童話、寓言》《粟特壁畫的岩彩分析:從藝術史到實驗室》《粟特藝術中的娜娜女神信仰》《粟特壁畫上的農神圖像》《粟特壁畫中的狩獵圖》《粟特壁畫與北朝粟特人石葬具藝術比較》《片治肯特古城考古發掘報告(1983—2006年)》等。 毛銘,倫敦大學藝術考古博士,倫敦《中亞藝術考古學刊》編輯,在大英博物館講授《被遺忘的絲路:中亞五國》,守護聯閤國遺址的中亞考古隊隊員。現任北京大學國際關係研究院研究員,灕江齣版社《絲路藝術》期刊編委。

目錄

序一 玄奘之旅:血汗見證的“絲路譯叢”(徐文堪)
序二 歐亞文明碰撞與交融的壯闊曆史場景 (葛承雍)
譯者前言 重新喚醒的北朝 (毛銘)
前言 紀念馬爾夏剋 (榮新江)
捲一 壁畫與娜娜女神
開啓粟特藝術的鑰匙
片治肯特古城帶榖倉的娜娜女神壁畫(700—725年)
輝煌的撒馬爾罕大使廳壁畫
捲二 突厥人與粟特人
獨特的粟特社會構成
突厥人與粟特人
粟特與外來文化的互動
粟特考古史
捲三 粟特與北朝
Miho石雕上的粟特生活和藝術樣式
Miho石棺與北朝粟特石葬具藝術(550—579年)
附錄一 馬爾夏剋曆年著作 (榮新江)
附錄二 中亞考古之父:鮑裏斯·馬爾夏剋(1933—2006年)(樂仲迪)
附錄三 埋在沙漠熱土中的中亞考古之父 (毛銘)
參考文獻


《突厥人粟特人與娜娜女神/絲路譯叢》是一部融閤瞭曆史、文化、考古與宗教研究的學術著作。本書深入探討瞭在中亞地區,尤其是在絲綢之路沿綫上,突厥民族與粟特文明之間復雜而又充滿活力的互動關係,並將目光聚焦於一位極具影響力的古代女神——娜娜(Nana)。 全書的研究視角宏大而細緻,從史前時期起,便勾勒齣突厥民族的起源與早期擴張,分析其在草原地帶的遊牧文化與社會結構,以及他們如何逐步成為影響中亞乃至更廣泛區域的重要力量。作者追溯瞭突厥人在不同曆史時期與周邊民族,特彆是與定居的伊朗語族群(包括粟特人)相遇、融閤、徵服與被徵服的過程,詳細闡述瞭這種互動如何塑造瞭區域性的政治格局、經濟模式以及文化風貌。 粟特人作為絲綢之路上的重要貿易民族,其商業網絡遍布歐亞大陸,其獨特的語言、文字、宗教信仰和藝術風格,對沿綫文明産生瞭深遠影響。本書著重分析瞭粟特人在商業活動中扮演的角色,以及他們如何在與突厥人的長期交往中,將自身的文化要素傳播齣去,同時也吸收瞭來自突厥以及其他民族的元素。作者通過對大量齣土文物、碑銘文獻、宗教文本的細緻解讀,生動再現瞭粟特商人在漫漫絲路上留下的足跡,以及他們與突厥統治者、貴族和普通民眾之間錯綜復雜的關係。 書中特彆引入瞭對娜娜女神的深入研究。娜娜,作為一位在古代伊朗、美索不達米亞以及中亞地區廣受崇拜的女神,其形象與職能隨著時間的推移和文化的交流而不斷演變。本書考察瞭娜娜在不同文明中的早期形態,例如在蘇美爾神話中的伊南娜,以及其在伊朗帕提亞、薩珊時期的發展。作者著重分析瞭娜娜女神如何在中亞地區,特彆是在粟特文化和突厥信仰體係中找到瞭新的生存空間與錶現形式。通過對壁畫、雕塑、錢幣銘文等考古資料的分析,揭示瞭娜娜女神的宗教地位、象徵意義以及她在信徒日常生活中的作用。書中探討瞭娜娜女神與生育、戰爭、財富、農業等多個領域的關係,以及她如何被不同民族的信徒賦予特定的屬性和崇拜方式。 本書的核心論點之一在於,突厥與粟特文明的互動,以及娜娜女神的傳播與演變,並非簡單的單嚮影響,而是一個復雜而動態的文化交融過程。突厥人的軍事力量與政治影響力,為粟特商人的貿易活動提供瞭保護,同時也帶來瞭新的統治者與文化需求。粟特人則通過其發達的商業網絡,將中亞地區以及更遙遠的地區聯係起來,促進瞭不同文化、宗教、技術和思想的傳播。在這個過程中,包括娜娜女神在內的宗教信仰,也在不斷的交流與適應中,展現齣強大的生命力與融閤性。 作者在寫作過程中,充分運用瞭考古學、宗教學、語言學、曆史學等多學科的研究方法,廣泛藉鑒瞭國內外學者的最新研究成果。本書不僅梳理瞭史料,更重要的是對史料進行瞭深入的批判性分析,提齣瞭許多新穎而富有啓發性的觀點。書中引用的豐富史料和詳實的考古證據,為讀者構建瞭一個立體而鮮活的古代中亞世界。 《突厥人粟特人與娜娜女神/絲路譯叢》對於理解絲綢之路沿綫的曆史變遷、文化交流以及宗教傳播具有重要的學術價值。它填補瞭相關研究領域的某些空白,也為進一步深入研究這一區域文明的互動提供瞭堅實的基礎。本書不僅是曆史學、考古學、宗教學等專業研究者的案頭必備,也是對對古代中亞曆史、絲綢之路文化感興趣的廣大讀者的一份珍貴讀物。通過本書,讀者可以更深入地認識到,正是這樣復雜的互動與融閤,塑造瞭我們今天所理解的絲綢之路的輝煌與遺産。

用戶評價

評分

在我翻開《突厥人粟特人與娜娜女神/絲路譯叢》之前,我對突厥和粟特這兩個民族的瞭解可以說是相當有限的,僅停留在曆史教科書中模糊的幾個概念。然而,這本書卻以一種令人耳目一新的視角,為我勾勒齣瞭一個鮮活而多麵的古代世界。它並非局限於宏大的政治格局,而是將筆觸深入到社會生活的方方麵麵,從日常生活的小細節到宗教信仰的大課題,都進行瞭細緻的挖掘。我尤其著迷於書中對粟特商人作為“絲路之魂”的描繪,他們不僅僅是物品的搬運工,更是文化的傳播者和思想的交流者。書中對於他們如何適應不同環境,如何在語言不通的地域建立信任,以及他們所信奉的瑣羅亞斯蒂安教如何在絲路上留下印記的探討,都讓我驚嘆不已。而“娜娜女神”作為貫穿全書的一個重要文化符號,其演變和滲透過程的分析,也讓我看到瞭古代宗教傳播的復雜性和多樣性。這本書讓我重新認識到,曆史的進程並非由少數英雄人物書寫,而是由無數普通人在日常生活中默默推動,每一個民族,每一個群體,都在以自己的方式參與著人類文明的構建。

評分

《突厥人粟特人與娜娜女神/絲路譯叢》是一本真正意義上的“打開眼界”的書。我長期以來對古代中亞地區的曆史和文化有著濃厚的興趣,但常常苦於資料的零散和觀點的碎片化。這本書恰好填補瞭我在這方麵的空白。它以突厥人和粟特人為核心,清晰地梳理瞭他們在絲綢之路上的活動軌跡和文化影響力,並且將“娜娜女神”這一關鍵的神話母題作為連接這些不同文化元素的紐帶。書中的論述邏輯清晰,證據確鑿,但又避免瞭枯燥的學術術語,使得即使是初學者也能輕鬆理解。我特彆喜歡書中關於粟特人在貿易中扮演的“中介者”角色的分析,他們是如何利用自己的語言優勢、商業網絡和跨文化溝通能力,將東方的絲綢、香料等商品源源不斷地輸送到西方,又將西方的文化、技術帶迴東方。這種全球化的早期形態,在書中得到瞭淋灕盡緻的展現。同時,對於娜娜女神信仰在不同區域和民族中的變異和適應的探討,也讓我看到瞭文化傳播的強大生命力。

評分

閱讀《突厥人粟特人與娜娜女神/絲路譯叢》的過程,就像是在品一杯陳年的佳釀,越品越有滋味,越發顯露齣其深厚的底蘊。這本書帶給我的,遠不止是知識的增長,更是一種思維方式的拓展。我之前習慣於將曆史事件割裂開來,孤立地看待,而這本書卻巧妙地將突厥人的軍事擴張、粟特人的商業網絡,以及娜娜女神的信仰傳播這三個看似獨立的元素,串聯成瞭一幅波瀾壯闊的古代文明畫捲。它讓我看到瞭不同文明之間如何相互影響、相互塑造,如何在碰撞與融閤中産生新的生命力。書中對於突厥人社會結構的分析,對於粟特人商業組織的考量,以及對於娜娜女神作為一種跨文化神祇的解讀,都展現瞭作者嚴謹的治學態度和獨到的見解。我尤其欣賞書中對細節的捕捉,那些關於古代服飾、器物、甚至是飲食習慣的描述,都讓整個曆史場景變得更加真實可感。這本書讓我明白,曆史並非冰冷的史料堆砌,而是充滿人情味和生命力的故事,值得我們去深入探尋和理解。

評分

這本《突厥人粟特人與娜娜女神/絲路譯叢》給我帶來瞭極大的驚喜,完全超齣瞭我最初的預期。我一直對絲綢之路上的文化交融和古代商業網絡的運作方式充滿好奇,而這本書簡直就像一把鑰匙,打開瞭我認知的一扇新大門。它並非簡單地羅列曆史事件,而是通過深入淺齣的方式,將遙遠的突厥人和粟特人的世界生動地展現在我眼前。我原以為會看到枯燥的學術論證,結果卻被書中細緻入微的描寫所吸引:從突厥人強大的騎射技術和草原上的生活習俗,到粟特商人如何在漫長的絲路上往來穿梭,他們的商業策略、語言交流、甚至是宗教信仰,都仿佛觸手可及。尤其讓我印象深刻的是書中關於“娜娜女神”的闡述,這個古老的神祇如何跨越不同文化,以各種形態影響著絲路沿綫人民的精神世界,這種文化符號的流變與融閤,讓我對古代文明的復雜性和韌性有瞭更深的理解。書中提供的豐富例證和生動敘事,讓我幾乎能想象齣當年駝鈴聲聲、商隊絡繹不絕的壯闊景象。它不僅僅是曆史,更是一種對人類活動與文明演進的深邃洞察,讓我沉浸其中,久久不能自拔。

評分

這本書的結構安排和敘事方式,給我留下瞭深刻的印象。它並非簡單地按時間順序或地理區域來展開,而是將突厥人、粟特人以及娜娜女神這三個主題有機地融閤在一起,形成瞭一個多層次、多維度的敘事空間。我原以為會看到的是一些零散的民族誌或宗教史的片段,結果卻發現,作者通過細緻的史料考證和深入的邏輯分析,將它們串聯成瞭一個宏大的絲路文明發展的故事。書中關於突厥人在中亞建立強大的汗國,以及粟特人在其統治下扮演的重要經濟角色的描述,讓我對這兩個民族的曆史關係有瞭更清晰的認識。而娜娜女神作為一種古老而強大的母神形象,如何在不同文化中被解讀和崇拜,其象徵意義的演變過程,則為整本書增添瞭一抹神秘而引人入勝的色彩。這本書讓我看到瞭曆史的復雜性,也感受到瞭文化交流的魅力,是一本值得反復閱讀的佳作。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