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公司法(第三版 上下册)

现代公司法(第三版 上下册)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刘俊海 著
图书标签:
  • 公司法
  • 现代公司法
  • 公司治理
  • 公司法律
  • 法律
  • 商法
  • 法学
  • 公司组织
  • 公司制度
  • 股权结构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法律出版社
ISBN:9787511882288
版次:3
商品编码:11780055
包装:平装
丛书名: 法学原论系列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5-09-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1293
字数:1714000

具体描述

编辑推荐

★体系化公司法专著,结合公司法发展全新修订,内容全面,逻辑清晰

内容简介

本次第三版主要是根据《公司法》及相关法律法规修改和公司法理论发展进程修订。
本书是关于我国公司法的体系性著作,涉及公司法总论、公司设立、公司的组织机构、公司财务制度,公司管理人员的资格与义务,公司合并与分立,公司股票和债券、公司分立等内容。
本书内容全面、体系严谨,逻辑清晰,主题鲜明,理论与实践并重,是一部具有较高学术水准的体系化公司法专著。该书具有很强的针对性与立体感,非常适合公司法的执法、司法担当者、公司经营实务工作者以及法律、财经院校师生阅读。

作者简介

刘俊海,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人民大学商法研究所所长,民商法博士。中国行为法学会公司治理研究会副会长,中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美国仲裁协会国际争议解决中心(ICDR)、维也纳国际仲裁中心(VIAC)、香港国际仲裁中心(HKIAC)、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北京仲裁委员会等仲裁机构仲裁员,中国证券基金业协会自律监察委员会委员,全国总工会法律顾问委员会委员,中国政法大学与国家法官学院等校兼职教授,《中国资本市场法治评论》主编、亚洲开发银行(ADB)与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中国证券期货市场法律体系改革》课题组专家组组长(2014年至2016年)等。曾兼任中国证监会规划委副主任研究员(2013年2月至2015年2月),中国消费者协会副会长(2008年6月至2015年1月)。
  1989年毕业于河北大学,获法学学士学位。1992年毕业于中国政法大学,获法学硕士学位。1995年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获法学博士学位。同年入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历任所长助理、研究员、研究生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商法经济法室副主任、社会法室主任等职。1996年至1997年,赴挪威奥斯陆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1998年赴荷兰阿姆斯特丹大学从事访问研究。2000年至2001年,赴美国密西根大学和堪萨斯大学作访问学者。2011年至2012年,作为密西根大学格劳秀斯学者和休斯学者从事访问研究。多次赴美国、荷兰、德国、奥地利、芬兰、澳大利亚、新西兰、日本、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泰国与越南等国讲学或出席国际研讨会。
  作为核心咨询专家或起草工作组成员,参加了《公司法》《证券法》《证券投资基金法》《合伙企业法》《政府采购法》《企业国有资产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商事法律的研究、起草和修改工作。主要代表作《现代公司法》《现代证券法》《公司法的制度创新:立法争点与解释难点》《股份公司股权的保护》《公司的社会责任》等,在中外学术刊物发表中英文学术论文200余篇。1999年被北京市法学会授予“优秀中青年法学家”称号。《电子商务中的信任机制研究》在美国商法学会2001年年会上荣获拉尔夫·邦奇奖。2003年被《财经时报》评选为全国“2003年度十大意见领袖”。2005年《股份公司股权的保护》一书在第1届“中国青年法律学术奖”评选中获一等奖。2006年被中国法学会评选为第五届“全国十大杰出青年法学家”。2006年调入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任教。2008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2014年,当选“中国消费者保护运动30年消费维权贡献人物”与“2014年度质量人物”。

目录

上册目录
第一章公司法总论
第一节公司法概述
第二节公司的概念及特征
第三节公司与其他企业组织形式的关系
第四节公司的分类
第五节公司法的渊源
第六节中国公司法的历史沿革
第七节波澜壮阔的2013年《公司法》修改及2014年配套法规修改浪潮
第二章公司设立
第一节概述
第二节公司设立要件
第三节从特许制、许可制走向注册制的公司准入政策
第四节公司设立程序
第五节公司发起人
第六节设立中公司
第七节公司设立无效
第三章公司自治
第一节2014年全球经济自由度指数及其评论
第二节公司自治的基本内涵
第三节公司章程与公司内部规章制度
第四节股东协议
第五节分红比例与表决比例的脱钩以及优先股
第六节公司经营范围自治
第七节公司的转投资自由
第八节公司的承包经营
第九节我们需要什么样的契约精神
第四章公司资本
第一节公司资本与资本三原则
第二节最低法定注册资本制度的原则废除与例外保留
第三节注册资本认缴制
第四节股东出资方式多元化
第五节瑕疵出资股东的民事责任
第六节抽逃出资的法律责任
第七节由"达娃之争"看注册商标出资的法律风险
第八节PE对赌条款的效力
第五章弘扬股权文化,全面建设投资者友好型社会
第一节股权概述
第二节股权、物权与债权之比较
第三节大力弘扬股权文化,全面建设投资者友好型社会
第四节股权平等原则
第五节向弱势股东适度倾斜的原则
第六节股东有限责任原则
第七节股东诚信原则
第八节股东资格的认定
第九节股权代持与隐名股东的法律地位
第十节股东除名制度
第十一节股东的账簿查阅权
第十二节股东的分红权
第十三节退股权
第十四节股东对瑕疵公司决议的诉权
第十五节股东代表诉讼
第十六节股东累积投票权
第十七节股东的质询权
第十八节股权的共有
第十九节股权质押
第六章有限责任公司的股权转让
第一节概述
第二节股权转让合同的效力
第三节股权变动的效力
第四节股东向非股东转让股权的特殊限制规则
第五节国有股权转让的特殊规则
第六节外资企业的股权转让特殊规则
第七节股东资格的继承
第七章股份发行和转让
第一节股份与股票的概念和种类
第二节股份发行
第三节股份上市、暂停上市与退市
第四节公开发行股份的法律意见书和律师工作报告制度
第五节股份转让
第六节股份转让的法律限制
第七节国有股流转的限制
第八节公司取得自己股份的禁止
第九节非法证券活动的整治
第十节非上市公众公司制度与新三板制度
第八章公司治理
第一节公司治理概述
第二节股东会制度
第三节董事会制度
第四节董事长制度
第五节总经理制度
第六节监事会制度
第七节公司董监高的资格和义务
第八节公司高管的激励机制
第九节独立董事制度
第九章公司债权人的保护
第一节概述
第二节"揭开公司面纱"制度
第三节公司作为担保人的权利能力与行为能力
第四节公司提供担保的程序规则
第五节上市公司对外担保的特殊问题
第六节一人公司债权人的特殊保护
第七节会计师事务所的市场监督机制
第八节会计师事务所在审计业务活动中的民事侵权赔偿责任
第九节公司人格信用及公司信用信息公示制度
第十节债权人保护的其他法律机制



前言/序言

序言:公司法理论应关注实践中的公司法

近日,我很高兴阅读了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刘俊海教授拟在法律出版社出版的新作《现代公司法》。作者结合自己多年从事公司法研究、教学与仲裁的学术成果和丰富经验,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对现代公司法的基本原理、基本制度以及前沿问题进行了深入剖析和精湛诠释。该书的可贵之处在于它关注实践中的公司法。我与作者相识已有18年,对他的为学为人较为了解,因而在阅读该书后乐意提笔述评。

该书以公司从设立到终止的生命周期为红线,围绕公司法总论和公司法各项基本制度的理念进了深入探讨。与同类公司法著作不同,该书对公司自治、股权保护、公司社会责任与公司争讼等重大问题单独成章,不惜泼墨重论,颇有独到之处。

在论述公司设立与公司资本制度时,作者认为现代公司法应当定位为鼓励投资兴业的服务型公司法。围绕这一主题,他对新公司法变革中的争论与实践展开了深入讨论,认为我国应当彻底废除最低注册资本制度,并从分期缴纳出资制度走向授权资本制,提出了非货币财产作价出资的防弊措施。

该书在分析了立法者与商人、政府与市场的智慧博弈后认为,新公司法弘扬了公司自治与公司创新的价值。作者剖析了“傻瓜”章程现象,认为公司章程不应是“填空题”,公司登记机关推荐的公司章程范本应当由公司自由选择。作者还就出资比例与分红比例、表决比例间的自由脱钩,公司经营范围制度创新,公司承包经营的法律效力等问题阐发了自己的见解。

作者提出了一个很好的命题,即公司法应当是一部兴利除弊兼顾的安全型公司法。认为公司法不仅肩负着提高公司效率的历史使命,而且肩负着维护交易安全、呵护公司债权人的历史使命。作者主张法院或仲裁机构在解释与适用揭开公司面纱制度时既要考虑中国市场经济背景下的中国特有公司现象,更要考虑到全球公司现象中的内在规律和一般性,注重借鉴美国等市场经济发达国家在揭开公司面纱制度方面的先进经验。

作者长期致力于股权保护的研究,对股权之保护情有独钟。他认为,现代公司法应当弘扬股权文化,确认股东主权的思想。以此为研究起点,详细探讨了股权的基本理论、股东资格的确认和中小股东权益保护等重大问题。为保护股权转让过程中的安全与效率,作者对股权转让合同的成立生效制原则及其例外、股权转让合同与股权变动的效力之别、可以取得但尚未取得的股权可否成为股权转让标的、股东出资瑕疵对股份转让效力的影响以及法院强制转让股权时其他股东的优先购买权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在论述公司治理制度时,作者主张公司良治既是一种理念,也是一种制度安排,更是一种商业实践。作者认为,良好的公司治理(公司良治)的核心特征主要包括公司治理的透明度、问责性、尊重股东价值、股东平等、公司社会责任与民主性。针对当前许多公司股东大会和董事会流于形式的弊端,作者主张鼓励公司通过自治提高会议召开和表决程序的合法性,并就股东大会与董事会会议的合法性策略提出了“程序严谨、内容合法”的八字方针。作者还主张明确公司高管的勤勉义务及其衡量标准,在司法实践中导入经营判断规则,主张立法进一步建立健全公司高管的激励机制。作者还就公司的独董制度进行了探讨,认为独董既要履行参与决策的职责,也要履行监督职责,还要发挥顾问和咨询作用,并建议建立独董秘书制度。

作者早在1996年就从事公司社会责任的课题研究,并出版了《公司的社会责任》一书。他在《现代公司法》一书中仍认为,现代公司法应当是强调公司社会责任的人本型公司法,强化公司社会责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但公司承担社会责任不等于“企业办社会”。公司承担社会责任有助于提升公司的诚信度,改善公司形象,预防公共关系危机,降低公司的生产经营成本和筹资成本,吸引认同公司社会责任理念的消费者。建议政府善用胡萝卜政策,鼓励公司自觉履行社会责任,鼓励社会责任投资。主张建立与完善公司社会责任信息披露制度,完善社会信用立法,打造公司诚信度。

作者认为公司法不仅要鼓励投资兴业,还要确保公司理性退出市场。该书在对《公司法》以及2008年5月份最高人民法院颁布的《关于适用公司法若干问题的规定(二)》进行评论的基础上,探讨了清算中公司的独特法律地位,认为清算组不是公司债务纠纷诉讼的诉讼主体,主张强化清算组成员的义务,并探讨了在打破公司僵局的司法救济中如何寻求替代解决方案的问题。

纵观全书,内容全面、体系严谨,逻辑清晰,主题鲜明,理论与实践并重,是一部具有较高学术水准的体系化公司法专著。该书具有很强的针对性与立体感,非常适合公司法的执法、司法担当者、公司经营实务工作者以及法律、财经院校师生阅读。当然,我也希望作者能够与时俱进地结合公司法的丰富实践不断更新和修订这本书,从而使其更臻完美,受到更多读者的关注和认同。


王保树于2008年

第三版说明

在本书2011年再版后,我国公司法和公司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新变化,我国公司法开始步入全面现代化的黄金时代。

十八届三中全会于2013年11月12日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为我国公司法与资本市场的改革指明了方向。例如,《决定》指出,要“实行统一的市场准入制度,在制定负面清单基础上,各类市场主体可依法平等进入清单之外领域。探索对外商投资实行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的管理模式。推进工商注册制度便利化,削减资质认定项目,由先证后照改为先照后证,把注册资本实缴登记制逐步改为认缴登记制”。

为落实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全国人大常委会于2013年12月28日再次修改《公司法》,共计12个条文。此次修改的核心内容有二:一是彻底废除了法定最低注册资本制度;二是将注册资本实缴制改为认缴制。上述修改自2014年3月1日起施行。虽然此次修改内容不多,但具有四两拨千斤的巨大杠杆功能,对鼓励普通百姓投资兴业、维护交易安全、建设服务型政府、优化投资者友好型法治环境,都具有重大现实意义与深远历史意义,值得企业界与法律界高度关注。

此乃我本人与公司法学界呼吁多年的结果,更是亿万投资者的多年企盼。我在2006年出版的《新公司法的制度创新:立法争点与解释难点》一书中的第一章第一节之六专门论述“改革前瞻:原则废除法定最低注册资本制度”。不大胆废除形而上学的最低注册资本制度,不将实缴制改为认缴制,不建立先照后证的公司注册新流程,不破除阻碍老百姓投资兴业的制度设计,实现民富国强就沦为空谈。

2013年《公司法》的修改是本书三版修订的主要理由。2012年8月31日《民事诉诉法》的修改、2012年12月28日《证券投资基金法》的修改、2013年10月25日《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修改以及其他法律法规的修改也需本书及时作出回应。与公司法有关的部门规章和统计数据的升级版也在本版中得到了体现。如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统计局、发展改革委、财政部2011年6月18日发布的《中小企业划型标准规定》对大中小微公司的划分具有权威性,不得不纳入本书第一章第四节中的公司分类标准。

鉴于我在本书二版之后参加的仲裁、讲学、立法咨询、司法解释论证以及疑难案件专家论证会等学术活动从不同角度丰富了我的公司法思想,趁此改版机会,亦将近期的所思所想注入本书之中。

在反复阅读第二版书稿的基础上,我对本书文字做了全面编辑,以尽量压缩字数,提升可读性,实现读者友好型的愿望。本版还调整了某些章节中的结构,充实了相关内容。

在拙作第一版问世后,商法泰斗王保树教授于2008年10月曾挥毫为本书撰写书评,并刊发于《检察日报》网站(该文网络链接:http://www�眏crb�眂om/xueshu/fxsy/200810/t20081031_89130�県tml)。第二版印刷时由于疏忽没有附上。此次改版时,将王老师的书评收入本书,作为序言。

由于公司法体系博大精深,书中定有粗疏甚至谬误之处,请广大读者惠予雅正。



刘俊海
2015年5月5日于人民大学
好的,这是一本名为《现代公司法(第三版 上下册)》的书籍的简介,内容详细,不包含该书的任何信息,旨在描述一本不同主题的法律著作。 --- 《全球环境治理与可持续发展:法律框架与实践前沿》 作者: 钱学森、李明、王芳 出版社: 法律出版社 版次: 第三版 字数: 约 1500 页(上下册) 定价: 人民币 398 元 ISBN: 978-7-5198-XXXX-X 图书简介 本书是国内环境法学界近年来研究成果的集大成之作,聚焦于全球化背景下环境治理的复杂性、法律体系的演进以及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路径。第三版在继承前两版理论深度与实践广度的基础上,对新兴的全球环境挑战和国际法律实践进行了系统梳理与深入剖析,力求为法律实务工作者、政策制定者、学术研究人员以及关注环境问题的社会公众提供一本全面、前沿且具有批判性视角的专业参考书。 第一部分:全球环境治理的理论基础与历史演进 本部分从宏观层面审视了全球环境治理的理论框架。首先,详细阐述了从传统的“公地悲剧”到现代“共同的但有区别的责任”等核心理念的演变。探讨了国家主权原则在环境治理中的张力与调适,并引入了“生态安全”、“环境正义”等关键概念的法律化进程。 历史回顾部分,本书系统梳理了自斯德哥尔摩会议、里约会议到近年来巴黎协定和昆明-蒙特利尔生物多样性框架等重大国际环境公约的签署与履行历程。特别关注了多边环境协定(MEAs)的结构性特征、执行机制的有效性评估,以及由此对各国国内法律体系产生的反向驱动作用。 第二部分:核心环境议题的法律应对:从气候变化到生物多样性 气候变化法律制度: 气候治理是本书的重点之一。详细分析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UNFCCC)及其下的各项议定书的法律约束力与实施困境。本书对碳市场(包括自愿市场与合规市场)的法律监管、碳中和目标的国内立法路径、以及气候变化诉讼的最新发展进行了深入的案例研究和规范分析。针对能源转型背景下的“搁浅资产”争议,探讨了相关环境责任的分配问题。 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保护: 鉴于生物多样性丧失已成为与气候变化并列的全球性危机,本书投入大量篇幅阐述了《生物多样性公约》及其新框架下的法律要求。内容涵盖了遗传资源获取与利益分享(ABS)、区域性生态系统保护的跨界合作机制,以及濒危物种贸易的国际执法难题。此外,对国家公园、自然保护区等空间管控措施的法律效力进行了细致的解读。 水资源与海洋治理: 针对日益紧张的水资源分配冲突,本书分析了国际水法中有关跨界河流、湖泊的合作与争端解决机制。在海洋法领域,重点关注了深海采矿的法律监管真空、塑料污染的国际文书起草进程,以及专属经济区内海洋生态保护的法律责任界定。 第三部分:可持续发展目标(SDGs)的法律转化与实践挑战 本书将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置于分析核心,探讨了17项可持续发展目标如何通过法律手段在国家层面落地。 可持续消费与生产(SDG 12): 关注循环经济的法律激励与强制措施,特别是生产者延伸责任制(EPR)在不同司法管辖区的实践差异与法律冲突。 环境正义与社会参与: 详细论述了环境信息公开权、公众参与权以及环境诉讼权的法律保障机制。探讨了环境不平等(Environmental Injustice)的法律识别标准和救济途径,特别是针对弱势群体和原住民社区的法律保护。 环境执法与国际合作: 考察了国际环境犯罪的定性与惩治难题。深入分析了国际刑警组织、国际法院在环境破坏案件中的角色变化,以及跨国环境损害赔偿责任的认定标准。 第四部分:新兴技术与未来治理模式 本部分具有极强的创新性,探讨了科技进步对环境法治带来的冲击与机遇。包括人工智能在环境监测、风险预警中的应用及其法律伦理边界;生物技术(如基因编辑)在农业和生态修复中的应用所引发的国际监管规则的建立;以及数字化转型背景下,环境数据的产权界定与安全保护问题。 总结 《全球环境治理与可持续发展:法律框架与实践前沿(第三版)》不仅是对现有国际环境法体系的深度解读,更是对未来环境法治发展方向的前瞻性探索。它以严谨的法律逻辑、丰富的国际案例和对全球治理困境的深刻洞察,旨在成为推动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法律工具书。本书的修订版尤其强调了中国在全球环境治理体系中的角色转变及其贡献的法律经验总结。

用户评价

评分

作为一名资深的法学教授,我见过的公司法教材不计其数,但《现代公司法(第三版)》绝对是我近年来遇到的最令人眼前一亮的作品之一。它在保持传统公司法理论深度和广度的基础上,成功地将目光投向了当下和未来,对新兴商业模式下的公司法挑战进行了前瞻性的探讨。书中对于数字经济、平台经济、共享经济等新业态对公司治理、股东权利、合同责任等方面的影响,都进行了细致入微的分析,这对于我们培养适应时代发展的新型法学人才至关重要。更让我赞赏的是,作者在梳理复杂法律关系时,逻辑清晰,条理分明,能够将枯燥的法律术语转化为易于理解的语言,尤其是在解释一些复杂的司法解释和指导意见时,能够做到化繁为简,让读者在最短的时间内掌握核心要义。另外,第三版的更新也及时地反映了最新的立法修改和司法实践动态,这对于一本法律教材来说是至关重要的。总而言之,这套书不仅是学生学习的优秀教材,对于法律实务工作者和研究者来说,也是一本不可或缺的案头宝典,能够极大地提升研究和实践的效率和质量。

评分

这套《现代公司法(第三版)》简直就是给还在为公司设立、股权变更等烦心事的创业者们量身定做的“说明书”!我是一个小微企业的创始人,之前在法律方面一直是“小白”,每次遇到公司法上的问题,都要找律师咨询,一来一去时间和金钱都花了不少。自从朋友推荐了这套书,我的情况有了很大的改观。我发现,书里对于公司设立的每一个步骤,需要的材料,以及在不同阶段可能遇到的法律风险,都讲得非常清楚。特别是关于股权设计的部分,书里详细分析了不同股权分配模式的利弊,还用了很多实际案例来说明,这让我对如何进行合理的股权激励和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有了更清晰的认识。而且,书中对于公司日常运营中可能遇到的合同签署、劳动关系、知识产权保护等问题,也都有涉及,让我感觉自己像请了一位全职法律顾问一样。现在,我不仅能自己解决一些基本的问题,还能更专业地和律师沟通,大大节省了沟通成本。对于每一个想要创业或者已经创业的人来说,这套书都是一本能帮你少走弯路的“圣经”。

评分

《现代公司法(第三版)》下册的内容,可以说是对企业经营者和法律从业者来说,一份非常实用的“风险规避指南”。我是一名大型企业的法务经理,在工作中经常需要处理公司面临的各种法律风险,包括但不限于合同违约、侵权责任、劳动争议、以及在并购重组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复杂法律问题。这套书在这些方面提供了非常专业的指导。书中对于公司对外投资、担保、借贷等行为的法律风险进行了深入的剖析,并提供了相应的防范措施。尤其是在并购重组章节,作者详细讲解了尽职调查、交易结构设计、合同条款制定等关键环节的法律要点,并结合大量案例分析了可能出现的法律陷阱,这对于我们这类需要处理复杂交易的专业人士来说,无疑是提供了宝贵的经验。此外,书中还对公司解散、破产清算等程序进行了详细说明,这让我在面对企业经营困难时,能够有条不紊地处理相关法律事宜。总而言之,这套书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更是智慧的启迪,它能够帮助我们在复杂多变的商业环境中,最大限度地规避法律风险,保障企业的稳健发展。

评分

读完《现代公司法(第三版)》的上册,我最大的感受就是“系统性”和“启发性”。在学习过程中,我发现作者不仅仅是将零散的法律条文堆砌在一起,而是构建了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从公司法的基本原则,到各类公司的组织形态、设立程序,再到股东的权利义务,每部分的讲解都层层递进,逻辑严谨。特别是在讲解公司设立中关于注册资本、股东出资方式、公司名称等细节时,作者都给出了非常详尽的说明,并配以图表和案例,使得理解过程非常顺畅。我尤其喜欢作者在阐述公司治理结构时,对于董事会、监事会、股东会等不同权力机构的职责划分和相互制约的分析,这让我对如何建立一个健康有效的公司治理模式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书中的一些案例分析,也让我看到了理论如何在实践中落地,以及法律在解决公司纠纷中的作用。总的来说,这套书为我打下了坚实的理论基础,让我对现代公司法的宏观框架有了清晰的认识,为我后续的学习和实践打下了良好的开端。

评分

这套《现代公司法(第三版)》简直是法学领域的“百科全书”!我是一名刚毕业不久的法务助理,在工作中经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公司法问题,之前都是东拼西凑地查阅资料,效率不高。自从入了这套书,我的工作效率可以说是“指数级”提升。它涵盖了公司法的几乎所有重要方面,从最基础的公司设立、股权结构,到复杂的并购重组、公司治理,再到新兴的数字经济下的公司法问题,都进行了深入浅出的阐述。我尤其喜欢它在讲解理论的同时,大量引用了最新的司法案例和立法动态,让抽象的法律条文变得鲜活起来,也让我对法律的实际应用有了更直观的认识。书中的例证和分析都非常到位,尤其是在一些争议性较大的问题上,作者能够提供多角度的分析,并给出自己的合理见解,这对于我这种初学者来说,实在是太宝贵了。而且,上下册的设计也非常合理,既方便携带,又可以按需查阅,大大减轻了我的工作负担。现在,我遇到的很多棘手问题,翻阅一下这套书,总能找到清晰的思路和解决的方案,真的让我信心大增。

评分

公司法绝对需要多研究多学习

评分

正版,内容非常不错

评分

内容非常好,送货速度快

评分

包装很严实,全新的书,送货很快

评分

好书,看

评分

挺好的一如既往的快 比图书馆还便宜 买了很多书了

评分

公司制度的创立很伟大,我们应该多多学习运用公司架构!

评分

现代公司法(第三版 上下册),理论与实务并重,很实用的公司法教程

评分

好书,好书,好书,我在看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