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机械零部件种类繁多,涉及的知识面广,设计内容多,设计方法也很复杂,尤其是近年来颁布的国家标准又提出了许多新的设计方法,例如圆柱螺旋弹簧的设计方法等。如何将众多的机械零件设计方法用浅显易懂的方式表达出来,使读者在最短时间内消化理解,是我们在编写过程中遇到的难题。
《常见机械零件设计与实例》一书的编写有如下特点:
1)编写内容方面突出实用的原则。本书在阐述每一个零件的设计理论和方法之后,紧接着有相关内容的设计实例,并且对设计实例按步骤进行了详细的解答,最后给出符合生产要求的、按较新国家标准绘制的零件工作图。
2)采用高度概括、精炼的编写方式。大部分机械零件的设计理论和方法都采用框图的方式进行了总结,使思路清晰、一目了然,便于读者掌握。
3)采用较新颁布的国家标准及规范。
《常见机械零件设计与实例》概括介绍了工程中常见的四大类机械零件——连接零件、传动零件、轴系零部件及弹性元件的基本的设计计算方法,具体包括:连接零件——螺纹连接件、螺旋传动、键、销;传动零件——带(含V带、同步带和平带)、链、齿轮、蜗轮;轴系零部件——轴、滚动轴承、滑动轴承、联轴器、离合器、制动器;弹性元件——圆柱螺旋压缩弹簧、圆柱螺旋拉伸弹簧、碟形弹簧、空气弹簧和片弹簧。内容基础,实例具有代表性,因此具有很强的实用性。
前言
第1篇连接零件设计及实例
第1章螺纹连接1
1.1螺纹连接的结构设计及设计实例1
1.1.1螺纹连接的结构设计1
1.1.2螺纹连接的结构设计实例1
1.2螺栓组连接的受力分析及强度计算5
1.2.1螺栓组连接的受力分析5
1.2.2螺栓组连接的强度计算7
1.3螺栓组连接的受力分析及强度计算实例13
1.4螺纹连接的拧紧和防松23
1.4.1螺纹连接的拧紧23
1.4.2螺纹连接的防松25
1.4.3螺纹连接拧紧和防松实例27
1.5提高螺纹连接强度的措施27
1.6螺纹紧固件的常用材料和力学性能等级30
1.7螺纹公差及精度的选用实例31
第2章螺旋传动设计计算及实例33
2.1螺旋传动的应用与类型33
2.1.1螺旋传动的用途33
2.1.2螺旋传动的分类33
2.2滑动螺旋传动的设计计算方法34
2.2.1滑动螺旋的结构34
2.2.2滑动螺旋的材料35
2.2.3滑动螺旋的设计计算35
2.3滑动螺旋传动的设计计算实例38
第3章键连接46
3.1键连接的类型及结构46
3.2平键连接的设计计算49
3.3平键连接的设计实例分析50
3.4花键连接设计计算方法52
3.4.1花键连接的特点和类型52
3.4.2花键连接的强度计算54
3.5花键连接的设计实例55
第4章销连接57
4.1销连接类型57
4.2销连接设计及实例分析58
第2篇传动零件设计及实例
第5章带传动61
5.1带传动设计理论简介61
5.1.1带传动的工作原理61
5.1.2带传动的受力分析61
5.1.3带传动的应力分析62
5.1.4弹性滑动及打滑62
5.1.5失效形式及设计准则63
5.2带传动的设计及计算实例分析64
5.2.1V带传动设计步骤64
5.2.2带传动分析计算实例68
5.3V带传动设计流程图及V带设计实例73
5.3.1V带传动设计流程图73
5.3.2V带传动设计计算实例分析74
5.4V带轮结构设计及工作图示例78
5.4.1V带轮的结构设计78
5.4.2V带轮零件工作图示例79
5.5同步带传动设计实例80
5.5.1同步带传动的特点和应用80
5.5.2同步带的参数、类型和规格80
5.5.3同步齿形带设计实例85
5.5.4同步齿形带设计方法总结89
5.6平带传动设计实例90
5.6.1平带传动简介90
5.6.2平带设计实例90
第6章链传动94
6.1链传动的设计理论简介94
6.1.1链传动的特点及应用94
6.1.2链的分类94
6.1.3滚子链的基本参数和表示方法95
6.1.4链传动的失效形式和设计准则98
6.2套筒滚子链传动设计计算实例分析100
6.2.1链传动的设计流程图100
6.2.2套筒滚子链传动设计实例分析100
6.2.3套筒滚子链链轮结构设计104
6.2.4套筒滚子链零件工作图示例109
第7章齿轮传动110
7.1基本设计理论简介110
7.1.1齿轮传动概述110
7.1.2齿轮传动的失效形式及设计准则110
7.1.3圆柱齿轮传动的受力分析111
7.1.4直齿圆柱齿轮传动的强度计算113
7.1.5斜齿圆柱齿轮传动的强度计算概述121
7.2圆柱齿轮传动设计流程图及设计方案分析123
7.2.1圆柱齿轮设计流程图123
7.2.2斜齿圆柱齿轮传动设计方案实例分析123
7.3圆柱齿轮设计实例及零件工作图绘制127
7.3.1斜齿圆柱齿轮设计计算实例127
7.3.2齿轮的结构设计及圆柱齿轮零件工作图绘制133
第8章蜗杆传动137
8.1主要参数和几何尺寸计算137
8.1.1主要参数137
8.1.2几何尺寸计算140
8.2蜗杆传动的设计计算方法142
8.2.1失效形式和设计准则142
8.2.2蜗杆传动的受力分析143
8.2.3蜗杆传动的强度计算144
8.2.4蜗杆轴的刚度计算146
8.2.5蜗杆传动的热平衡计算147
8.2.6蜗杆传动设计流程图149
8.3普通蜗杆传动设计计算实例分析150
8.4蜗杆传动零件工作图设计实例153
8.4.1蜗杆传动的材料选择153
8.4.2蜗杆蜗轮的结构设计及实例分析154
8.4.3蜗杆蜗轮零件工作图绘制156
第3篇轴系零部件设计及实例
第9章轴161
9.1轴的分类及设计过程简介161
9.2轴的结构设计方法简介162
9.3轴的结构设计实例分析163
9.4轴的强度计算方法167
9.4.1轴强度计算三种方法简介167
9.4.2轴设计步骤流程图169
9.5轴的强度设计计算实例分析170
9.6轴类零件工作图示例178
第10章滚动轴承182
10.1滚动轴承的类型及代号182
10.1.1基本构造和特点182
10.1.2类型及选择原则182
10.1.3滚动轴承的代号184
10.1.4滚动轴承代号选择实例分析187
10.2滚动轴承的失效形式及计算准则187
10.2.1失效形式187
10.2.2计算准则187
10.3滚动轴承的寿命计算方法188
10.4滚动轴承的寿命计算实例分析191
10.5滚动轴承的静强度计算方法简介201
10.6滚动轴承的极限转速计算简介202
10.7滚动轴承的组合结构设计方法简介203
第11章滑动轴承207
11.1概述207
11.2不完全液体润滑滑动轴承的设计计算方法208
11.2.1径向轴承的设计计算208
11.2.2推力轴承的设计计算210
11.3不完全液体润滑滑动轴承的设计计算实例211
11.4流体动压润滑的基本方程212
11.4.1流体动压润滑基本方程——雷诺方程212
11.4.2油楔承载机理213
11.4.3流体动压径向轴承形成动压油膜的过程213
11.4.4流体动压径向轴承的几何参数214
11.5流体动压润滑径向滑动轴承承载能力的计算215
11.5.1设计计算215
11.5.2参数选择219
11.6流体动压润滑径向滑动轴承设计计算实例222
第12章联轴器226
12.1联轴器的类型特点及应用226
12.1.1联轴器的分类226
12.1.2联轴器的应用226
12.2联轴器的设计计算方法228
12.2.1联轴器的类型选择原则228
12.2.2联轴器的计算228
12.3联轴器的选择计算实例230
12.4常用联轴器的结构与标准235
12.4.1弹性套柱销联轴器235
12.4.2弹性柱销联轴器238
12.4.3鼓形齿式联轴器241
12.4.4滚子链联轴器249
12.4.5梅花形弹性联轴器254
第13章离合器254
13.1离合器的类型特点及应用254
13.2离合器的设计计算方法254
13.3离合器的设计计算实例257
13.4离合器常用设计计算数据261
第14章制动器263
14.1制动器的分类及应用263
14.1.1制动器的分类263
14.1.2几种常用制动器简介263
14.1.3制动器的应用简介265
14.2制动器的选择与计算266
14.2.1制动器的选择原则266
14.2.2制动器的选型计算266
第4篇弹性元件的设计计算及实例
第15章弹簧269
15.1弹簧的类型和材料269
15.1.1弹簧的类型269
15.1.2常用弹簧的材料与性能271
15.2圆柱螺旋弹簧的参数及许用应力277
15.2.1参数名称及代号277
15.2.2弹簧的载荷类型278
15.2.3冷卷弹簧的试验应力及许用应力279
15.2.4冷卷扭转弹簧的试验弯曲应力及许用弯曲应力281
15.2.5热卷弹簧的试验应力及许用应力282
15.3圆柱螺旋压缩弹簧的设计计算方法283
15.3.1基本计算公式283
15.3.2自振频率284
15.3.3弹簧的特性和变形284
15.3.4弹簧的端部结构型式、参数及计算公式285
15.3.5弹簧的强度和稳定性校核288
15.3.6弹簧典型工作图样289
15.4圆柱螺旋压缩弹簧的设计计算实例及工作图290
15.5圆柱螺旋拉伸弹簧的设计计算方法295
15.5.1基本计算公式295
15.5.2弹簧的特性和变形296
15.5.3弹簧的端部结构型式、参数及计算公式296
15.5.4弹簧的强度校核298
15.5.5弹簧工作图样299
15.6圆柱螺旋拉伸弹簧的设计实例及工作图300
15.7圆柱螺旋扭转弹簧的设计计算方法303
15.7.1基本计算公式303
15.7.2弹簧疲劳强度校核307
15.7.3弹簧典型工作图样307
15.8圆柱螺旋扭转弹簧的设计实例及工作图308
15.9其他类型弹簧设计简介312
15.9.1碟形弹簧312
15.9.2空气弹簧314
15.9.3片弹簧315
参考文献317
随着我国机械工业的快速发展,机械行业的工程技术人员数量不断增加。为使机械工程技术人员尤其是初、中级技术人员尽快提高最基本的机械设计能力,在最短时间内掌握机械零部件设计方法及新的设计标准,我们编写了本书。
常用机械零部件种类繁多,涉及的知识面广,设计内容多,设计方法也很复杂,尤其是近年来颁布的国家标准又提出了许多新的设计方法,例如圆柱螺旋弹簧的设计方法等。如何将众多的机械零件设计方法用浅显易懂的方式表达出来,使读者在最短时间内消化理解,是我们在编写过程中遇到的难题。本书的编写有如下特点:
1)编写内容方面突出实用的原则。本书在阐述每一个零件的设计理论和方法之后,紧接着有相关内容的设计实例,并且对设计实例按步骤进行了详细的解答,最后给出符合生产要求的、按最新国家标准绘制的零件工作图。
2)采用高度概括、精炼的编写方式。大部分机械零件的设计理论和方法都采用框图的方式进行了总结,使思路清晰、一目了然,便于读者掌握。
3)采用最新颁布的国家标准及规范。
本书包括机械工程中常见的连接零件、传动零件、轴系零部件及弹性元件四大类,具体包括螺纹连接件、螺旋传动件、键、销、V带、同步带、平带、链、齿轮、蜗轮、轴、滚动轴承、滑动轴承、联轴器、离合器、制动器、圆柱螺旋弹簧等零件。
本书由于惠力和冯新敏编写。在编写过程中参考了一些同行所编写的教材、文献等,在此一并表示衷心的感谢!
由于编者水平有限,编写时间仓促,不妥之处在所难免,殷切希望广大读者对书中的错误和欠妥之处批评指正。
编者
翻开《常见机械零件设计与实例》,我最大的感受就是“实用”二字。这本书的内容非常接地气,不是那种纸上谈兵的理论堆砌,而是充满了工程师们在实际工作中积累下来的宝贵经验。作者的写作风格非常直接,直击问题核心,没有太多华而不实的修饰。比如,在讲到紧固件设计时,书中不仅详细列出了各种螺纹的标准和计算公式,更重要的是,它强调了在实际装配中需要注意的各种细节,例如预紧力的控制、防松措施的选择、以及不同材料之间配合的注意事项。我印象特别深刻的是书中关于“失效分析”的部分,它通过列举大量实际案例,分析了各种零件在何种情况下容易发生断裂、磨损、变形等失效现象,并给出了相应的预防和改进措施。这对于我们这些初学者来说,简直是“救命稻草”。我记得读到关于轴承失效的那一章,作者通过分析一个重型机械设备中轴承早期损坏的原因,指出了可能是润滑不足、安装角度偏差、或者过载等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并给出了详细的诊断和排除方法。这种“由果溯因”的分析方式,让我学到了很多书本上学不到的宝贵经验。此外,书中对各种零件的制造工艺也进行了简要介绍,这让我能够理解设计要求与制造能力的平衡,从而设计出更易于制造、成本更低的零件。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不仅教你“怎么做”,更教你“为什么这么做”,以及“这样做会带来什么后果”。
评分《常见机械零件设计与实例》这本书,可以说是我机械设计学习道路上的一盏明灯。它以一种非常系统和全面的方式,梳理了机械零件设计的基础理论和实践方法。作者的写作风格非常严谨,逻辑性强,而且每一个章节的知识点都衔接得非常自然,不会让人感到突兀。我特别欣赏书中在讲解“齿轮传动设计”时,不仅详细介绍了各种齿轮的几何参数和啮合原理,更重要的是,它深入分析了齿轮在实际工作中的磨损、疲劳等失效模式,并给出了相应的优化设计方案,以提高齿轮的承载能力和使用寿命。书中还穿插了大量的计算示例,这些示例都贴近实际工程应用,让我能够更好地理解理论公式的实际意义。我最喜欢的是书中关于“轴的强度和刚度校核”的部分,它不仅仅提供了标准的计算方法,更重要的是,它强调了应力集中、动载荷、以及材料蠕变等因素对轴设计的影响,并给出了具体的应对策略。我感觉通过这本书的学习,我对于机械零件的设计,不再是停留在“会画图”的层面,而是真正理解了“为什么这么画”,以及“如何画得更好”。
评分对于机械设计领域的研究者和从业者来说,《常见机械零件设计与实例》无疑是一部值得深入研读的参考书。它以一种系统而严谨的方式,呈现了机械零件设计的核心知识体系。从基础的连接件到复杂的传动件,本书都给予了详尽的阐述。我尤其欣赏书中在讲解每个零件时,都会先给出其基本的工作原理和设计要求,然后在此基础上,逐步深入到各种设计方法、计算公式以及相关的工程标准。例如,在介绍弹簧的设计时,作者不仅讲解了各种弹簧(如螺旋压簧、拉簧、扭簧、碟形簧等)的结构特点和受力分析,还详细介绍了材料的选择、疲劳寿命的估算,以及在特殊工况下的设计考量。书中还包含了大量表格和图例,使得复杂的理论概念能够一目了然,极大地提高了阅读效率。我最喜欢的是书中关于“零件的可靠性设计”这一章节,它不是简单地提到可靠性,而是从材料疲劳、应力集中、环境腐蚀等多个维度,给出了如何提高零件可靠性的具体设计策略。书中通过一个具体的案例,展示了如何通过优化零件形状、选择合适的表面处理工艺、以及设置冗余设计等手段,来显著提升设备在恶劣工况下的可靠性。这本书的优点还在于其内容的前沿性,作者并没有仅仅局限于传统的机械设计理论,而是引入了一些现代的设计理念和方法,例如基于仿真分析的设计优化等。
评分读完《常见机械零件设计与实例》,我感觉自己仿佛经历了一次系统的机械设计“实战训练”。这本书的特点在于,它不是简单地罗列知识点,而是将每一个零件的设计过程,都融入到了具体的工程场景中。作者的写作风格非常务实,注重细节,而且对于每一个设计决策,都会给出充分的理由和依据。我尤其欣赏书中关于“轴的选材和热处理”的章节,它详细介绍了各种常用材料(如碳钢、合金钢、铸铁等)的力学性能和适用范围,并分析了热处理工艺对材料性能的影响,这对于提高零件的强度、硬度和耐磨性至关重要。书中还通过一个具体的案例,展示了如何根据轴的工作条件和载荷要求,选择最合适的材料和热处理工艺。我最喜欢的是书中关于“零件的表面强化技术”的介绍,它列举了各种常见的表面处理方法(如渗碳、氮化、淬火、镀层等),并分析了它们对提高零件表面硬度、耐磨性和抗腐蚀性能的效果。这本书让我认识到,一个成功的机械零件设计,需要综合考虑材料、结构、工艺等多个方面的因素,并且要时刻关注零件在实际运行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各种挑战。
评分这是一本真正能够“教你做事”的书!《常见机械零件设计与实例》不仅仅停留在理论层面,而是将机械零件的设计过程,通过大量的实例,变得生动而具体。我之前在学习理论知识的时候,常常会觉得有些概念很抽象,很难与实际联系起来,但这本书用非常直观的方式,将这些抽象的概念具象化了。作者在讲解每一个零件的设计时,都会先介绍其基本功能和在机械系统中的作用,然后深入分析其设计过程中需要考虑的关键因素,例如载荷、应力、材料、制造工艺、成本等等。我尤其对书中关于“滑动轴承设计”的章节印象深刻,它不仅讲解了润滑油膜的形成原理,还详细分析了轴瓦的结构设计、材料选择、以及如何通过合理的配合间隙来减小摩擦,提高效率。书中还通过一个实际的案例,展示了如何为一个大型发动机的曲轴主轴承进行设计和校核。这种“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的讲解方式,让我在不知不觉中,就掌握了许多实用的设计技巧。我还特别喜欢书中关于“密封设计”的介绍,它列举了各种常见的密封结构,并分析了它们在不同工况下的密封效果和失效原因,这对于保证机械设备的可靠运行至关重要。
评分我一直在寻找一本能够真正帮助我提升机械设计技能的书,而《常见机械零件设计与实例》恰恰满足了我的需求。这本书的结构安排非常合理,从最基础的零件到相对复杂的组件,循序渐进,逻辑清晰。作者在讲解过程中,非常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每一个设计概念的提出,都会伴随着具体的工程实例和详细的计算过程。我特别欣赏书中关于“强度设计”和“刚度设计”的讲解,它不仅仅提供了各种计算公式,更重要的是,它深入分析了影响零件强度的各种因素,例如材料的力学性能、零件的几何形状、加工工艺等等,并且给出了如何通过优化设计来提高零件强度的具体方法。在介绍轴承选型时,书中不仅仅罗列了各种轴承的性能参数,更重要的是,它通过一个实际的设备(例如一台机床的主轴)的负载分析,一步一步地引导读者如何根据实际工作条件选择合适的轴承类型、尺寸和游隙。书中还穿插了大量的图表和照片,使得复杂的机械结构和设计细节能够一目了然。我特别喜欢书中关于“疲劳强度设计”的部分,它通过生动形象的比喻和案例,让我深刻理解了疲劳失效的机理,并学会了如何通过优化设计来延长零件的使用寿命。这本书不仅仅是理论知识的传授,更是一种思维方式的引导,它教会我如何从实际问题出发,去分析、去设计、去解决。
评分这本书《常见机械零件设计与实例》真的让我受益匪浅。它以一种非常生动活泼的方式,将枯燥的机械设计知识呈现出来。作者的语言通俗易懂,而且善于运用类比和比喻,让复杂的概念变得容易理解。我印象最深的是书中关于“弹簧设计”的部分,它不仅仅讲解了各种弹簧的计算公式,更重要的是,它通过一个实际的案例,展示了如何根据具体的应用场景(例如汽车悬架、阀门机构等)来选择最合适的弹簧类型、参数,并进行可靠性设计。书中还强调了弹簧在长期使用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疲劳、塑性变形等问题,并给出了相应的预防措施。我还特别喜欢书中关于“轴承的安装和维护”的章节,虽然这不属于设计范畴,但它却与零件的实际使用寿命息息相关。作者通过详细的图示和文字说明,教会我如何正确地安装和维护各种类型的轴承,从而避免不必要的损坏和故障。这本书让我深刻体会到,一个优秀的机械零件设计,不仅仅是满足基本的功能需求,更需要考虑其在实际应用中的可靠性、耐久性、以及易用性。
评分这本《常见机械零件设计与实例》读起来真是让人大开眼界!我本来以为机械设计就是画些图纸,计算些载荷,但这本书的深度和广度远远超出了我的想象。它不仅仅是讲解了螺钉、螺母、轴、齿轮这些基础零件的设计原则,更重要的是,它深入剖析了这些零件在实际应用中可能遇到的各种复杂工况和失效模式,并且给出了非常具有指导意义的解决方案。比如,在讲到轴的设计时,作者不仅仅列出了强度计算和刚度计算的公式,还详细阐述了轴的弯曲、扭转、疲劳以及轴的连接方式(键连接、花键连接、锥度连接等)各自的优缺点和适用范围。而且,书中还穿插了大量的工程实例,这些实例都来源于真实的机械设计项目,让我能够直观地理解理论知识如何转化为实际产品。例如,在介绍轴承的选型时,作者并非简单地给出公式,而是通过分析一个具体设备(比如一台泵)的运行环境、载荷类型、转速等参数,一步一步地引导读者如何去选择最合适的轴承类型、尺寸以及润滑方式。读完这一部分,我感觉自己仿佛参与了一次真实的设计过程,对轴承的复杂性和重要性有了全新的认识。再比如,齿轮的设计部分,书中不仅仅讲解了渐开线齿轮的啮合原理,还对不同齿轮类型(直齿、斜齿、圆锥齿、蜗轮蜗杆等)的设计要点和应用场景进行了详尽的介绍,并且结合实际加工精度、材料性能等因素,给出了优化设计方案的建议。我特别喜欢书中关于疲劳设计的部分,它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解释了材料的疲劳极限、应力集中等概念,并通过图表和计算示例,让我能够更好地理解零件在循环载荷下的寿命预测。这本书确实是一本能够帮助我从“知道”到“做到”的实用宝典,为我今后的机械设计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评分这本书《常见机械零件设计与实例》给了我非常深刻的启示。我之前一直觉得机械设计是个很枯燥乏味的过程,但读了这本书之后,我发现里面充满了智慧和创造力。作者以一种非常人性化的方式,把复杂的机械原理讲得通俗易懂,而且每一个设计思路的背后,都蕴含着对实际应用场景的深刻理解。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书中对“标准化设计”的强调,它不仅仅是告诉我们如何使用标准件,更重要的是引导我们思考,如何通过合理的设计,使得零件能够标准化、系列化,从而降低制造成本,提高生产效率。书中在介绍轴的设计时,不仅仅是计算强度和刚度,更详细地分析了轴的轴向定位、径向定位,以及如何通过优化轴的阶梯形状来减小应力集中,提高疲劳寿命。我还特别喜欢书中关于“人机工程学”在零件设计中的应用部分,虽然篇幅不长,但却点出了很多我们容易忽视的细节,比如手柄的形状、按钮的大小和触感等等,这些都直接影响到用户的使用体验。作者还通过一个实际的例子,展示了如何在一个自动化生产线上,通过对关键零件(如输送带的滚筒、夹持器的爪片等)进行优化设计,来提高整个生产线的效率和稳定性。这本书真的让我看到了机械设计的魅力所在,它不仅仅是冰冷的计算和图纸,更是解决实际问题的艺术。
评分《常见机械零件设计与实例》这本书,给我带来的最大价值在于它打开了我对机械零件设计认识的“天窗”。我之前以为机械设计就是照猫画虎,按照模板来做,但这本书让我认识到,每一个零件的设计,都蕴含着深刻的工程智慧和对现实世界的洞察。作者的笔触非常细腻,对于一些细微的设计要点,例如圆角半径的选择、表面粗糙度的控制、以及材料的组织结构等,都给予了充分的关注,并且解释了这些细节对零件性能产生的关键影响。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书中关于“连接件设计”的章节,它不仅仅讲解了螺纹连接、铆钉连接、焊接连接等基本形式,更深入地分析了不同连接方式在承受不同载荷(拉伸、压缩、剪切、弯曲、扭转)时的受力特点,以及如何通过优化设计来提高连接的可靠性和耐久性。书中还通过一个实际的案例,展示了如何在一个大型设备中,根据具体的使用环境和载荷要求,选择最合适的连接方式,并进行详细的计算和校核。这本书的讲解风格非常富有启发性,它不会直接给你一个“标准答案”,而是通过引导性的提问和分析,让你自己去思考,去探索最优的设计方案。我尤其喜欢书中关于“防松设计”的章节,它列举了各种各样的防松装置,并详细分析了它们的工作原理和适用范围,这对于防止机械设备在运行过程中因振动而松脱的现象非常有帮助。
评分还好吧
评分你好
评分很好 好啊好好哈怕哈
评分内容很浅显
评分不错,简单易懂!
评分风格化jj
评分不错,简单易懂!
评分风格化jj
评分不错,简单易懂!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