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国家司法考试一本通:宪法、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

2016年国家司法考试一本通:宪法、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李元,刘东根 编
图书标签:
  • 法学
  • 宪法
  • 行政法
  • 行政诉讼法
  • 国家司法考试
  • 司考
  • 2016年
  • 教材
  • 法考
  • 一本通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法律出版社
ISBN:9787511886019
版次:1
商品编码:11801627
包装:平装
丛书名: 2016年国家司法考试一本通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5-11-01
用纸:轻型纸
页数:259
字数:530000

具体描述

产品特色


编辑推荐

★一本可以作为教材的工具书,连续13年同类司考图书第1品牌
★本书8大功能
1. 法律法规 依据大纲 全面收录
2. 司法解释 化零为整 简约记忆
3. 重点法条 常考精选 显著标识
4. 命题题眼 直击考点 破解陷阱
5. 历年真题 永恒经典 题在变考点永不变
6. 模拟练习 牛刀小试 巩固加强
7. 核心考点 重点难点 一网打尽
8. 实用图表 典型示例 浓缩精华

内容简介

◎本书的核心思路及特色:五位一体
通过核心考点提示、法条、命题题眼、历年试题和强化模拟题五位一体,全面阐述司法考试的重点、难点和命题思路,使考生真正掌握某一法条、知识点,真正做到“一本通”。
◎本书编写模式和内容的三大特点:
(一)法条、司法解释完美穿插
本书以司法考试大纲规定的法律和司法解释为依据,将属于某一知识点的相关法条都列在一起,并将相关的司法解释列在主法条之后,这样就非常全面,考生掌握起来也非常方便,这不仅符合司法考试的命题特点,也提高了复习的效率。
(二)命题题眼全面、深度解析
本书在对历年试题分析和展示的基础上,对重要法条的一个或者多个考点进行全面、深度解析,让考生准确地掌握法条所涉及到的知识点可以从哪些方面命题,哪些考点以前考过,哪些考点还没有考过,每个命题题眼需要掌握的深度(是一般记忆还是需要理论解析),从而提高复习的实战性和针对性。
(三)模拟题检验、巩固学习效果
参照司法考试试题的要求、特点,对重点法条的考点(尤其是尚未考过的考点)编写相应的强化模拟题,通过反复的有针对性的演练,检验自己是否真正掌握了某一知识点,同时达到加深对法条的理解和全面掌握的效果。

目录

宪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序言
第一章总纲(第1~32条)
第1条【国体】
第2条【政体】
第3条【民主集中制原则、权力制约
原则】
第5条【法治原则】
第6条【公有制与按劳分配原则】
第7条【国有经济】
第8条【集体经济】
第9条【自然资源】
第10条【土地制度】
第11条【非公有制经济】
第13条【保护私有财产】
第30条【行政区划】
第31条【特别行政区】
第二章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第33~56条)
第34条【选举权】
第37条【人身自由】
第38条【人格尊严及保护】
第39条【住宅权】
第40条【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权】
第45条【获得救济的权利】
第51条【公民自由和权利的限度】
第三章国家机构(第57~135条)
第57条【全国人大的性质及常设机关】
第58条【国家立法权的行使主体】
第59条【全国人大的组成及选举】
第60条【全国人大的任期】
第62条【全国人大的职权】
第63条【全国人大的罢免权】
第64条【宪法的修改及法律的通过程序】
第65条【全国人大常委会的组成及选举】
第67条【全国人大常委会的职权】
第69条【全国人大与其常委会的关系】
第72条【提案权】
第73条【质询权】
第74条【司法豁免权】
第75条【言论、表决豁免权】
第79条【国家主席、副主席的选举及任期】
第80条【国家主席的职权】
第81条【国家主席的外交职权】
第84条【国家主席、副主席的缺位处理】
第85条【国务院的性质、地位】
第86条【国务院的组成】
第89条【国务院的职权】
第92条【国务院与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关系】
第93条【中央军委的组成、职责与任期】
第94条【中央军委向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负责制】
第97条【地方人大代表的选举】
第98条【地方人大的任期】
第101条【地方人大对地方国家机关负责人的选举】
第102条【对地方人大代表的监督和罢免】
第103条【地方人大常委会的组成、地位及产生】
第112条【民族自治机关】
第113条【自治地方的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组成】
第114条【自治地方的政府首长的人选】
第116条【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
第127条【各级审判机关之间的关系】
第132条【各级检察机关之间的关系】
第四章国旗、国歌、国徽、首都(第136~138条)
反分裂国家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集会游行示威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组织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组织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监督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澳门特别行政区基本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
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
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
国务院行政机构设置和编制管理条例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机构设置和编制管理条例
行政法规制定程序条例
规章制定程序条例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强制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
第一章总则(第1~5条)
第二章行政复议范围(第6~8条)
第6条【复议范围】
第7条【规定的审查】
第三章行政复议申请(第9~16条)
第9条【复议期间】
第10条【复议申请人】
第12条【部门具体行政行为的复议机关】
第13条【对其他行政机关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的复议申请】
第14条【诉讼或裁决】
第15条【其他机关具体行政行为的复议机关】
第16条【复议与诉讼的选择】
第四章行政复议受理(第17~21条)
第19条【复议之后的行政诉讼】
第五章行政复议决定(第22~33条)
第22条【书面审查原则及例外】
第26条【复议机关对规定的处理】
第27条【对具体行政行为合法性的审查处理】
第28条【复议决定的作出】
第29条【行政赔偿】
第30条【自然资源确权案件的复议前置及终局裁决】
第33条【不履行复议决定的处理】
第六章法律责任(第34~38条)
第七章附则(第39~43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赔偿法

精彩书摘

第三条【民主集中制原则、权力制约原则】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机构实行民主集中制的原则。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都由民主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
国家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都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
中央和地方的国家机构职权的划分,遵循在中央的统一领导下,充分发挥地方的主动性、积极性的原则。

命题题眼

上述两条规定的是我国的政体(政权组织形式)及其基本原则,其主要考点有:
1.政体的含义。政体是指政权组织形式,是统治阶级为了行使国家权力而确立的组织体系。要注意的是政体与国体的区别。国体规定的是国家性质和各阶级在国家中的地位和相互关系,而政体规定的是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和国家机构体系。两者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2.我国的政体。我国的政体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核心内容和实质是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民主选举产生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再由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产生相应级别的国家行政机关、审判机关和检察机关,并由人民代表大会统一协调各国家机构,共同行使国家权力,实现人民当家做主的权利。
3.我国政体的基本原则。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政权组织形式,实行民主集中制原则,表现在:(1)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都由人民直接或者间接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2)人民代表大会实行合议制,实行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3)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其他国家机关,并行使监督权;(4)充分发挥地方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服从中央的集中统一领导。
4.我国所有的政权机关都实行民主集中制原则,包括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人民政府、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
5.世界各国政体的种类主要有两类:第一类是君主专制政体,包括君主政体、二元君主立宪制政体、君主立宪政体、议会君主立宪政体;第二类是共和政体,包括总统制、议会制、委员会制。
历年试题

2011年试卷一第24题:根据《宪法》和法律规定,关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下列哪一选项是不正确的?
A�比嗣翊�表大会制度体现了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原则
B�钡胤礁骷度嗣翊�表大会是地方各级国家权力机关
C�比�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D�钡胤礁骷豆�家权力机关对最高国家权力机关负责,并接受其监督
答案:D。
强化模拟题

我国国家机构实行民主集中制度原则,下列选项中哪项不属于民主集中制原则体现?
A�比�国人大和地方各级人大都由民主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
B�惫�家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都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
C�痹谥醒氲耐骋涣斓枷拢�充分发挥地方的主动性、积极性
D�币磺泄�家机构实行责任工作制
答案:D。
第四条【民族政策】中华人民共和国各民族一律平等。国家保障各少数民族的合法的权利和利益,维护和发展各民族的平等、团结、互助关系。禁止对任何民族的歧视和压迫,禁止破坏民族团结和制造民族分裂的行为。
国家根据各少数民族的特点和需要,帮助各少数民族地区加速经济和文化的发展。
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各民族自治地方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离的部分。
各民族都有使用和发展自己的语言文字的自由,都有保持或者改革自己的风俗习惯的自由。

第五条【法治原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国家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的统一和尊严。
一切法律、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都不得同宪法相抵触。
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业事业组织都必须遵守宪法和法律。一切违反宪法和法律的行为,必须予以追究。
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

相关规定
1999年宪法修正案
第13条宪法第五条增加一款,作为第一款,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命题题眼

1�狈ㄖ问窍喽杂谌酥味�言的,是指统治阶级按照民主原则把国家事务法律化、制度化,并严格依法进行管理的一种方式。
2�狈�律面前一律平等原则是指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业事业组织都必须遵守宪法和法律。一切违反宪法和法律的行为,必须予以追究。
3�狈ㄖ仆骋辉�则是指宪法是我国的根本法,一切法律、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都不得同宪法相抵触。
4�币婪ㄖ喂�原则是指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务,管理社会事务,保证国家的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
强化模拟题

下列关于社会主义法治原则的表述,哪些是正确的?
A�鄙缁嶂饕宸ㄖ卧�则是我国宪法的一项基本原则
B�薄耙磺蟹�律、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都不得同宪法相抵触”是社会主义法治原则的重要内容之一
C�鄙缁嶂饕宸ㄖ卧�则就是宪法至上原则
D�鄙缁嶂饕宸ㄖ卧�则是1999年九届全国人大通过的宪法修正案中规定的
答案:AB。

前言/序言

编写前言



一、一本出版并畅销13年的司法考试辅导书
本丛书从2004年出版,至今已有13年,一直保持着良好的销量,已成为司法考试辅导用书中的常青树,帮助众多考生成功实现了司考梦。这充分表明,本书的编写模式和内容比较契合司法考试的命题规律和特点,把准了司法考试的脉。
二、本书想为考生提供的服务
本书想为考生提供一种有效复习法条的方法,真正帮助考生解决三大问题:法条会如何考;法条应如何看;法条如何应用于司法考试的实战。
三、本书的核心思路及最大特色:五位一体
通过核心考点提示、法条、命题题眼、历年试题和强化模拟题五位一体,全面阐述司法考试的重点、难点和命题思路,使考生真正掌握某一法条、知识点,真正做到“一本通”。
四、本书编写模式和内容的三大特点
(一)法条、司法解释完美穿插
本书以司法考试大纲规定的法律和司法解释为依据,将属于某一知识点的相关法条都列在一起,并将相关的司法解释列在主法条之后,这样就非常全面,考生掌握起来也非常方便,这不仅符合司法考试的命题特点,也提高了复习的效率。
(二)命题题眼全面、深度解析
本书在对历年试题分析和展示的基础上,对重要法条的一个或者多个考点进行全面、深度解析,让考生准确地掌握法条所涉及到的知识点可以从哪些方面命题,哪些考点以前考过,哪些考点还没有考过,每个命题题眼需要掌握的深度(是一般记忆还是需要理论解析),从而提高复习的实战性和针对性。
(三)模拟题检验、巩固学习效果
参照司法考试试题的要求、特点,对重点法条的考点(尤其是尚未考过的考点)编写相应的强化模拟题,通过反复的有针对性的演练,检验自己是否真正掌握了某一知识点,同时达到加深对法条的理解和全面掌握的效果。
五、考前冲刺一本通:新增法律和考点一网打尽
本书的出版时间较早,很多读者担心在本书出版后新增的法律法规和考点得不到体现,为了解决这个后顾之忧,我们每年会就最新的内容出版增补本,并归纳总结最重要的考点,编制若干经典练习题,形成《考前冲刺一本通》,以便为考生的后期复习提供帮助。
最后,祝愿各位考生顺利通过司法考试!
刘东根
2015年11月
2016年国家司法考试一本通:刑法分则与诉讼制度精要 本书适用对象: 2016年国家司法考试应试者,尤其侧重于刑法学理论与实务运用,以及刑事诉讼程序规范掌握的考生。 核心内容概述: 本书聚焦于国家司法考试中占据重要分量的刑法学与刑事诉讼法学两大核心模块,以2016年考试大纲为蓝本,进行了深度梳理与精要提炼。全书结构严谨,逻辑清晰,旨在为考生提供一套高效、精准、覆盖面广的复习材料,确保在刑法分则的复杂罪名体系和刑事诉讼的繁复流程中,能够迅速抓住考点,准确适用法律条文。 第一部分:刑法分则专题解析与疑难罪名攻坚 本部分深度剖析了刑法分则中所有罪名的构成要件、犯罪形态、主观恶性认定及法定、酌定刑罚的适用。我们深知,刑法分则的挑战在于其庞大的体系和细微的罪名区分,因此,本书采取“模块化分解+典型案例穿透”的策略。 一、危害公共安全罪: 重点解析了爆炸罪、投放危险物质罪、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的界限区分,特别是针对高空抛物、醉驾致人死亡等热点争议行为,结合最新的司法解释,明确了罪名选择的最新司法倾向。对于失火罪、交通肇事罪等与过失犯罪相关的章节,细致区分了不同过失形态(疏忽、自信、故意的间接故意萌芽)的认定标准。 二、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人身自由罪: 针对故意杀人、故意伤害罪中的未遂、中止形态的认定,以及“防卫过当”的界限进行了详细论述。在侵犯人身自由方面,着重梳理了非法拘禁罪与非法侵入住宅罪在行为客体和空间范围上的区别,并对拐卖妇女儿童罪的“情节严重”标准进行了量化分析。 三、侵犯财产罪: 这是历年考试的高频考点。本书系统梳理了盗窃罪、诈骗罪、抢夺罪的“秘密窃取”、“使用欺骗方法”、“公私财物”等核心概念的内涵与外延。特别加大了对“金融诈骗罪”、“集资诈骗罪”中“非法占有目的”的判断难点进行专项讲解,辅以大量金融领域的新型犯罪案例,如网络刷单诈骗、虚拟货币欺诈等。此外,对职务侵占罪与挪用资金罪之间的转换与竞合关系进行了对比分析。 四、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 本部分侧重于对公共信用、公共秩序类犯罪的精准记忆。如伪造货币罪与行贿受贿罪的认定、毒品犯罪中的数量标准、组织卖淫罪与容留隐蔽罪的区分,以及环境犯罪中“严重污染”的认定标准与指标体系。 五、职务犯罪与渎职犯罪: 聚焦于贪污贿赂罪的“数额较大”、“多次”、“特定关系人”等模糊概念的司法解释化处理。对滥用职权罪、玩忽职守罪等渎职行为,强调了“情节严重”与“致使国家或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之间的因果链条构建。 第二部分:刑事诉讼制度与程序规范精研 刑事诉讼法是考察考生对司法公正和程序正义理解程度的关键领域。本部分严格按照诉讼的各个阶段展开,强调程序性知识与实体法的衔接。 一、刑事诉讼的基本原则与主体: 详细阐述了“谁主张、谁举证”、“证据裁判原则”、“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在2012年修法后的新变化。对被害人、自诉人、辩护人、鉴定人等诉讼参与人的权利义务进行了清晰罗列,尤其关注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的特别程序。 二、管辖与回避制度: 阐明了刑事案件的级别管辖、地域管辖的确定规则,以及军队、涉外案件的特殊管辖问题。对回避制度中的“利害关系人”的认定范围进行了细致的界定,防止考生在实务操作中出现程序瑕疵判断失误。 三、证据制度的最新发展: 刑事诉讼证据部分是本书的重中之重。不仅涵盖了“七种法定证据类型”,更侧重于对“非法证据排除”的动因、启动程序和补救措施的深度解析。针对2016年考试趋势,增加了对“电子数据”作为新证据类型的收集、固定和审查标准。 四、强制措施的适用与监督: 系统梳理了拘传、取保候审、监视居住、刑事拘留、逮捕这五种强制措施的适用条件、法定时限和解除程序。特别对比了取保候审的保证方式(保证人担保与保证人/保证金并处)的差异及对保证金的没收程序。 五、侦查程序与审查起诉: 详细解析了侦查机关的侦查权限、讯问笔录的法定要求,以及对犯罪嫌疑人进行辨认、侦查实验的程序规范。在审查起诉环节,重点分析了检察院作出起诉、不起诉、中止侦查的决定逻辑,以及附带民事诉讼的受理范围。 六、审判程序与特别程序: 对一审、二审、死刑复核程序的流程差异进行了表格化对比。加大了对简易程序(速裁程序)的适用情形和审限要求。此外,对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的社会调查、分案处理、附条件不起诉等社会关怀型程序进行了专题讲解,体现了法律的人文关怀。 七、执行与救济程序: 涵盖了判决、裁定的执行主体与执行方式。对不服判决的上诉、抗诉程序,以及再审申请和控告的提出时限和受理机构进行了明确界定,确保考生对整个司法链条的完整掌握。 本书特色亮点: 1. 条文法条精炼化: 针对考试中常考的法条,采取“法条原文—核心概念拆解—历年考点关联”的三段式解读,提高记忆效率。 2. 对比记忆法应用: 在易混淆的罪名(如抢劫罪与绑架罪的勒索意图区别)、易混淆的程序(如取保候审与监视居住的限制程度)处,设置了醒目的对比分析框。 3. 真题驱动式解析: 每一章节的知识点均嵌入了近年来(2012-2015年)真题中的相应考点,并提供详细的解题思路和错误选项的排除逻辑,直击命题人意图。 4. “疑难点”速查手册: 书末附赠了针对刑法分则中“共同犯罪的数罪并罚规则”、“中止犯的刑事责任”、“附带民事诉讼的管辖冲突”等高难度理论的快速查询表,方便考前冲刺复习。 通过本书的系统学习,考生不仅能扎实掌握刑法分则的罪名认定,更能熟练运用刑事诉讼法的程序规则,为通过2016年国家司法考试奠定坚实基础。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2016年国家司法考试一本通:宪法、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的出版,无疑为当年准备司法考试的考生们送上了一份厚礼。我是一名初次备考的考生,对于浩瀚的法律知识体系感到一丝茫然,但当我翻开这本书时,一种扎实和系统感扑面而来。它没有像许多市面上的辅导书那样,仅仅罗列考点和答案,而是力图将宪法、行政法和行政诉讼法这三个相互关联又各有侧重的学科,以一种逻辑清晰、层层递进的方式呈现出来。 我特别欣赏书中对于基本概念的梳理,例如在宪法部分,它不仅仅是讲解国家性质、公民权利义务这些基础知识,更深入地探讨了宪法的基本原则如何贯穿于整个国家治理体系,以及它们在现实中的体现。在行政法部分,作者的讲解非常到位,无论是公权力的行使边界,还是行政相对人的权利保障,都阐述得鞭辟入里。最让我惊喜的是行政诉讼法章节,它将抽象的法律条文与具体的诉讼程序生动地结合起来,通过案例分析,让我能够更直观地理解立案、审理、判决等每一个环节的要义。 这本书的结构设计也十分合理,我认为它对于梳理整个法律框架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从最宏观的宪法理念,到具体的行政行为规范,再到对行政行为进行救济的法律程序,整个脉络清晰可见。书中对于一些容易混淆的概念,比如行政许可与行政审批、行政强制与行政处罚等,都进行了详细的比较和区分,这对于我这样刚接触法律体系的考生来说,简直是及时雨。 而且,我发现这本书在内容的深度和广度上都做得相当不错。它不仅涵盖了历年考试的重点,更对一些前沿的理论和实践问题有所涉猎,让我感觉不仅仅是在“刷题”,而是在真正地“学懂”。尤其是一些比较复杂的宪法解释、行政行为的合法性审查标准,书中都给出了清晰的解释和详尽的论证,这对于建立起扎实的法学理论基础至关重要。 总而言之,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备考指南,更是一部系统性的法学教科书。它以严谨的态度、清晰的逻辑和深刻的洞察,帮助我构建起对宪法、行政法和行政诉讼法的完整认知。对于那些希望深入理解这三个学科,而不仅仅是追求应试技巧的考生来说,这本书绝对是不可多得的优质资源。

评分

我是一名对法律充满兴趣,但又缺乏系统学习的考生。当我拿到《2016年国家司法考试一本通:宪法、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时,我抱着一种试试看的心态。但让我惊喜的是,这本书比我想象的要有用得多。 它不像很多教材那样,一开始就抛出大量晦涩难懂的概念。相反,它从最基本、最核心的原则讲起。在宪法部分,作者用了相当篇幅来解释“主权在民”的理念,以及国家权力是如何由人民授予的。这让我对宪法的认识,从机械的条文记忆,上升到了对其内在精神的理解。书中还穿插了一些关于历史事件和学说演变的介绍,这极大地丰富了我对宪法产生的背景和发展脉络的认识。 行政法的部分,我最欣赏的是其对“法治政府”理念的阐释。它不仅仅是简单地介绍行政机关的职责,更是强调了行政机关的权力必须受到法律的约束,并且要为自己的行为负责。书中关于行政许可、行政处罚、行政强制等具体制度的介绍,都非常详尽,并且能够清晰地说明其背后的法理依据和实践意义。 而对于行政诉讼法,这本书的讲解可以说是“教科书式”的。它详细地阐述了行政诉讼的每一个环节,包括立案条件、管辖确定、证据规则、判决类型等等。书中还通过大量模拟的案例,让我能够理解在实际诉讼中,当事人应该如何提出诉讼请求,如何准备证据,以及法官是如何进行审理和裁判的。 这本书在内容的组织上,也考虑到了考生的实际需求。它在讲解知识点的同时,会适时地进行总结和梳理,帮助考生巩固记忆。而且,书中的一些细节处理,比如对一些容易混淆的概念进行对比分析,对一些前沿的法学观点进行介绍,都显示了作者的专业性和用心。 我个人认为,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不仅仅是提供“答案”,更是帮助我学会“思考”。它引导我从法律的视角去观察和理解社会现象,去分析和解决法律问题。对于我这样的初学者来说,这是一种宝贵的学习体验。

评分

作为一名在司法考试道路上摸索多年的考生,我深知一本好的辅导书对于通过考试的重要性。《2016年国家司法考试一本通:宪法、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这本书,在我看来,是近期阅读过中最有价值的一本。 它最大的特点在于其“融会贯通”的能力。在学习宪法时,它不仅仅局限于文本的解读,而是着重于阐释宪法精神在整个国家法律体系中的核心地位,以及它如何塑造国家制度和公民权利。例如,在讲解国家机构的组织时,它会清晰地阐述不同国家机关之间的权力划分和制约关系,并追溯到宪法中关于国家权力的根本性规定。 行政法部分,这本书展现了其在理论深度上的优势。它深入剖析了行政权力的本质、行使的法律边界以及对行政行为的有效规制。对于那些复杂的行政合同、行政许可的撤销、行政强制的程序等问题,书中都给出了详尽的解释和精辟的分析,并且引用了大量的最高人民法院的指导性案例,使得抽象的法律条文变得生动具体。 行政诉讼法部分,这本书的实用性和指导性尤为突出。它详细地解析了行政诉讼的各种程序,并着重于分析不同案件类型下,原被告双方的举证责任、证据规则的运用以及法院的审查重点。我尤其喜欢书中对于“行政行为合法性”和“行政责任”的深入探讨,这对于我理解行政诉讼的核心问题非常有帮助。 更让我感到欣慰的是,这本书在叙述上,既有严谨的法学逻辑,又不失清晰易懂的语言。作者能够站在考生的角度,预判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难点和困惑,并提前给出解答。例如,在讲解行政机关内部的层级管辖和地域管辖时,书中就提供了非常实用的区分方法。 总而言之,这本《2016年国家司法考试一本通:宪法、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不仅仅是一本为考试而准备的书籍,它更像是一部精炼的法学教材,能够帮助考生建立起扎实的理论基础,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从而在司法考试的道路上走得更远、更稳。

评分

作为一名已经参加过几次司法考试的老考生,我对市面上各种备考资料可谓是“身经百战”。然而,当我拿到这本《2016年国家司法考试一本通:宪法、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时,还是眼前一亮。我一直认为,对于司法考试这种高度系统化、理论与实务并重的考试而言,一本能够真正帮助考生构建起完整知识体系的书籍才是最宝贵的。而这本书,恰恰做到了这一点。 它不像有些教材那样,只是简单地将法律条文堆砌,然后附带一些解读。这本书在内容呈现上,明显下了很多功夫。在宪法部分,它不仅仅介绍了宪法的基本原则和重要条款,更重要的是,它能够将这些原则与国家现实运行的各个方面巧妙地联系起来,例如,在讨论国家机构时,它会引导读者思考这些机构的权力来源、运作机制及其与公民权利的互动关系。 而到了行政法,这本书的表现更是令人印象深刻。对于行政主体、行政客权、行政职责这些核心概念,作者的讲解非常深入且富有条理。它会详细剖析不同类型行政行为的构成要件、法律后果,以及如何从法理上理解其背后的逻辑。特别是在行政诉讼法部分,这本书给我最大的启发在于,它不仅仅是教会我如何理解法律条文,更是引导我去思考在具体的诉讼实践中,如何运用这些法律知识去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如何理解法院的判决思路。 书中对于一些疑难点的处理,也体现了作者深厚的功底。例如,在处理行政复议与行政诉讼的衔接问题,或者是在分析不同行政救济手段的适用条件时,作者都能够给出清晰的界定和有说服力的论证。这种深度和广度,对于已经有一定基础的考生来说,能够起到查漏补缺、深化理解的作用。 总的来说,这本书给我最大的感受是它的“厚重感”和“前瞻性”。它不仅仅是针对2016年的考试,更是为考生打下了坚实的法学基础,让我在备考过程中,不至于陷入“题海战术”的泥潭,而是能够真正地提升自己的法律素养。

评分

这次购买的《2016年国家司法考试一本通:宪法、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让我对司法考试的复习思路有了新的认识。我一直觉得,很多时候考试的难度不在于知识点本身有多么晦涩,而在于如何将分散的知识点串联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这本书在这方面做得非常出色。 从宪法部分开始,它就强调了宪法作为根本法的地位,以及它如何贯穿于其他所有法律之中。这种宏观的视角,帮助我理解了为什么学习宪法如此重要,它不仅仅是考试科目,更是理解整个国家法治的基础。书中的一些案例分析,让我对宪法原则在现实中的应用有了更直观的认识,比如,在讨论公民基本权利时,它会结合一些实际的司法判例,让我理解这些权利是如何被保护或受到挑战的。 行政法部分,我认为这本书最大的亮点在于其逻辑性。作者并没有仅仅罗列法律条文,而是将行政法的各个分支,如行政组织法、行政行为法、行政程序法等,有机地结合起来。它详细阐述了行政权力的来源、行使的边界,以及如何在行使过程中保障公民的合法权益。我尤其喜欢书中对于“比例原则”、“信赖保护原则”等基本行政法原则的解释,这些原则虽然抽象,但却是理解行政行为合法性的关键。 而行政诉讼法,这本书则将理论与实践完美地结合。它不仅详细讲解了行政诉讼的程序,如起诉、受理、审理、判决等,还深入分析了不同类型行政行为的司法审查标准。书中引入了一些比较典型的行政诉讼案例,通过对这些案例的分析,让我能够更好地理解法律条文在实际中的应用,以及如何进行有效的证据收集和庭审辩护。 这本书的语言风格也比较平实易懂,没有使用过多的法律术语,即使是初学者也能较快地进入学习状态。它提供了一种“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的学习路径,让我能够逐步建立起对宪法、行政法和行政诉讼法的系统认知。 总而言之,这本书是一本非常有价值的备考书籍,它不仅为我提供了丰富的知识点,更重要的是,它帮助我建立起了一个清晰的学习思路和扎实的法学理论基础。

评分

还可以,正版书

评分

正版图书,值得够买…

评分

质量不错,内容新而全面,方便备考

评分

物流超级快也!!!

评分

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

评分

一起买的书,这次单位花大价钱买了很多书,够看了

评分

2016年国家司法考试一本通:*、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

评分

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

评分

物流超级快也!!!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