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機化學叢書 第六捲 鹵素、銅分族、鋅分族

無機化學叢書 第六捲 鹵素、銅分族、鋅分族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鍾興厚 等 編
圖書標籤:
  • 無機化學
  • 鹵素
  • 銅分族
  • 鋅分族
  • 化學
  • 科學
  • 教材
  • 叢書
  • 元素化學
  • 金屬化學
想要找書就要到 靜流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齣版社: 科學齣版社
ISBN:9787030305473
版次:1
商品編碼:11805302
包裝:平裝
叢書名: 中國科學技術經典文庫(化學捲)
開本:16開
齣版時間:2015-11-01
用紙:膠版紙
頁數:642
字數:742000
正文語種:中文

具體描述

內容簡介

《無機化學叢書 第六捲 鹵素、銅分族、鋅分族》是《無機化學叢書》第六捲,叢書第18,19,20專題,分彆敘述鹵素、銅分族、鋅分族的無機化學,係統介紹瞭這些元素的存在形式、製備、物理和化學性質、分析方法,並分類討論廣它們的化閤物的性質、用途及閤成方法。

目錄

目錄
《無機化學叢書》序
前言
18. 鹵素
18.1 氟 5
1.1 單質 5
1.1.1 元素的發現及其應用 5
1.1.2 單質氟的製備 7
1.1.3 氟的物理性質 12
1.1.4 氟的化學反應性 14
1.1.5 氟及其化閤物的分析 19
1.1.6 氟化閤物的毒性和生理性質 22
1.2 氟化氫及其溶劑體係 24
1.2.1 氟化氫的製備和化學性質 24
1.2.2 氟化氫的物理性質 26
1.2.3 氟化氫的酸度 28
1.2.4 氟化氫溶劑體係 31
1.3 氧和氮的氟化閤物 38
1.3.1 氟氧化閤物的結構 38
1.3.2 氟氧化閤物的製備和性質 39
1.3.3 氟氮化閤物 42
1.3.4 氟胺和氟鹵胺化閤物 49
1.3.5 含氟氮鍵的離子化閤物 54
1.3.6 含氮氧鍵的氟化閤物 54
1.4 硼、碳、矽、磷、硫的氟化閤物 57
1.4.1 硼的氟化閤物 57
1.4.2 碳的氟化閤物 59
1.4.3 矽、磷、硫的氟化閤物 62
1.4.4 矽、磷、硫的含氟酸及其鹽 66
1.5 主族元素氟化物通論 68
1.5.1 主族元素氟化物概述 68
1.5.2 I,II主族元素氟化物 70
1.5.3 III—V主族元素氟化物 72
1.5.4 VI,VII主族元素氟化物 74
1.5.5 稀有氣體氟化物 77
1.6 過渡元素氟化物通論 80
1.6.1 過渡元素氟化物的製法 81
1.6.2 d過渡元素氟化物 82
1.6.3 f過渡元素氟化物 85
參考文獻 87
18.2 氯、溴、碘 93
2.1 氯、溴、碘元素 93
2.1.1 發現史 93
2.1.2 存在 93
2.1.3 製備及應用 95
2.1.4 氯、溴、碘原子 104
2.1.5 氯、溴、碘分子 118
2.2 鹵化氫 131
2.2.1 鹵化氫的製備和純化 131
2.2.2 氫鹵酸的製備和純化 133
2.2.3 鹵化氫的物理性質 134
2.2.4 液體鹵化氫的性質 139
2.2.5 鹵化氫水溶液 141
2.2.6 鹵化氫的化學性質 144
2.3 氯、溴、碘離子(氧化態為-1)和鹵化物 151
2.3.1 氯、溴、碘離子的性質 151
2.3.2 鹵化物的分類、製備和性質 156
2.4 氯、溴、碘的分析測定 171
2.4.1 氯、溴、碘的分析 171
2.4.2 鹵化氫和鹵離子的鑒彆和測定 173
2.5 氯、溴、碘的生物活性 176
2.6 氯、溴、碘的氧化物和含氧酸及其鹽 179
2.6.1 鹵-氧鍵 179
2.6.2 氯、溴、碘的氧化物 184
2.6.3 氯、溴、碘的氧氟化物 203
2.6.4 鹵素含氧酸及其鹽 210
2.7 鹵素的氮化閤物 249
2.7.1 氮-氯化閤物 249
2.7.2 氮-溴化閤物 255
2.7.3 氮-碘化閤物 257
參考文獻 261
18.3 鹵素間化閤物 267
3.1 鹵素陽離子 267
3.1.1 鹵素陽離子的概念 267
3.1.2 鹵素陽離子的形成與介質的關係 267
3.1.3 單原子鹵素陽離子 270
3.1.4 雙原子鹵素陽離子 272
3.1.5 三原子鹵素陽離子 274
3.1.6 五原子和七原子鹵素陽離子 276
3.2 鹵素間化閤物 279
3.2.1 概述 279
3.2.2 鹵素間化閤物的製備 280
3.2.3 物理性質 284
3.2.4 化學性質 296
3.3 多聚鹵素陰離子 307
3.3.1 多聚鹵素陰離子及其分類 307
3.3.2 多聚鹵素化閤物的製備 308
3.3.3 多聚鹵素陰離子化閤物的穩定性 311
3.3.4 多鹵化閤物的結構 315
3.3.5 多鹵陰離子及其化閤物的化學性質 321
參考文獻 322
18.4 砹 326
4.1 砹的存在與製備 326
4.2 單質砹 328
4.3 砹的化閤物 329
4.4 砹的有機化閤物 331
參考文獻 333
19. 銅分族
19.1 銅 337
1.1 曆史 337
1.2 存在、礦物與礦石 337
1.3 冶煉 339
1.4 元素 341
1.5 銅的化學性質 344
1.6 閤金 348
1.7 銅(0)化閤物與含銅-金屬鍵化閤物 348
1.8 銅(I)化閤物 350
1.8.1 氫化銅(I) 350
1.8.2 鹵化銅(I) 350
1.8.3 氰化銅(I) 353
1.8.4 氧化銅(I) 353
1.8.5 硫化銅(I) 354
1.8.6 銅(I)的氮、磷、砷化閤物 355
1.8.7 銅與硼 355
1.8.8 羧酸銅(I) 356
1.8.9 硝酸銅(I) 357
1.8.10 硫的含氧酸的銅(I)衍生物 357
1.8.11 鹵酸銅(I)和高鹵酸銅(I) 357
1.8.12 有機銅(I)化閤物 357
1.8.13 銅(I)配閤物 361
1.9 銅(II)化閤物 369
1.9.1 鹵化銅(II) 369
1.9.2 氰化銅(II)、氰酸銅(II)與硫氰酸銅(II) 372
1.9.3 氫氧化銅(II)與氧化銅(II) 373
1.9.4 硫化銅(II) 374
1.9.5 疊氮化銅(II) 375
1.9.6 四氫硼酸銅(II)取代物 375
1.9.7 碳酸銅(II) 376
1.9.8 羧酸銅(II) 377
1.9.9 氟代酸銅(II) 378
1.9.10 亞硝酸銅(II)與硝酸銅(II) 379
1.9.11 銅(II)的各種磷酸鹽 379
1.9.12 砷酸銅(II)與亞砷酸銅(II) 380
1.9.13 亞硫酸銅(II)、硫酸銅(II)、硫代硫酸銅(II)與連多硫酸銅(II) 380
1.1 曆史 337
1.2 存在、礦物與礦石 337
1.3 冶煉 339
1.4 元素 341
1.5 銅的化學性質 344
1.6 閤金 348
1.7 銅(0)化閤物與含銅-金屬鍵化閤物 348
1.8 銅(I)化閤物 350
1.8.1 氫化銅(I) 350
1.8.2 鹵化銅(I) 350
1.8.3 氰化銅(I) 353
1.8.4 氧化銅(I) 353
1.8.5 硫化銅(I) 354
1.8.6 銅(I)的氮、磷、砷化閤物 355
1.8.7 銅與硼 355
1.8.8 羧酸銅(I) 356
1.8.9 硝酸銅(I) 357
1.8.10 硫的含氧酸的銅(I)衍生物 357
1.8.11 鹵酸銅(I)和高鹵酸銅(I) 357
1.8.12 有機銅(I)化閤物 357
1.8.13 銅(I)配閤物 361
1.9 銅(II)化閤物 369
1.9.1 鹵化銅(II) 369
1.9.2 氰化銅(II)、氰酸銅(II)與硫氰酸銅(II) 372
1.9.3 氫氧化銅(II)與氧化銅(II) 373
1.9.4 硫化銅(II) 374
1.9.5 疊氮化銅(II) 375
1.9.6 四氫硼酸銅(II)取代物 375
1.9.7 碳酸銅(II) 376
1.9.8 羧酸銅(II) 377
1.9.9 氟代酸銅(II) 378
1.9.10 亞硝酸銅(II)與硝酸銅(II) 379
1.9.11 銅(II)的各種磷酸鹽 379
1.9.12 砷酸銅(II)與亞砷酸銅(II) 380
1.9.13 亞硫酸銅(II)、硫酸銅(II)、硫代硫酸銅(II)與連多硫酸銅(II) 380
2.9.13 鉬酸銀(I)和鎢酸銀(I) 435
2.9.14 硒化銀(I)、硒酸銀(I)和亞硒酸銀(I) 436
2.9.15 碲化銀(I)和碲酸銀(I) 436
2.9.16 羧酸銀(I) 437
2.9.17 氮化銀、疊氮化銀(I)、亞氨基銀和氨基銀 438
2.9.18 有機銀化閤物 438
2.9.19 一價銀配閤物 440
2.10 銀(II)化閤物 447
2.10.1 氟化銀(II) 447
2.10.2 銀(II)氧化物 448
2.10.3 銀(II)含氧酸鹽 448
2.10.4 銀(II)配閤物 449
2.11 銀(III)化閤物 450
2.12 銀的分析 452
參考文獻 454
19.3 金 456
3.1 曆史 456
3.2 存在和提取 456
3.3 金的同位素和物理性質 458
3.4 金的化學性質 459
3.5 金(I)化閤物 461
3.5.1 氫化金(I) 461
3.5.2 鹵化金(I) 461
3.5.3 氧化物、氫氧化物和金(I)酸鹽 461
3.5.4 氰化物 461
3.5.5 硫化物、硒化物和碲化物 462
3.5.6 硫代硫酸鹽和硫氰酸鹽 463
3.5.7 氮化物、疊氮化物和磷化物 463
3.6 金(III)化閤物 464
3.6.1 金(III)的氫化物 464
3.6.2 鹵化物和鹵閤金(III)酸鹽 464
3.6.3 氧化物、氫氧化物和含氧酸鹽 466
3.6.4 氰化物 466
3.6.5 硫化物、硒化物和碲化物 467
3.6.6 硒酸鹽、亞硒酸鹽、硫氰酸鹽和硒氰酸鹽 467
3.6.7 氮化物、疊氮化物、硝酸鹽、磷化物和砷酸鹽 468
3.7 有機金化閤物 469
3.7.1 有機金(I)化閤物 469
3.7.2 有機金(III)化閤物 473
3.7.3 金的烯烴化閤物、炔基化閤物和茂基化閤物 482
3.8 配閤物 484
3.8.1 金的含氮配位體配閤物 484
3.8.2 金的膦、胂配閤物 486
3.8.3 金的含硫配位體配閤物 489
3.8.4 金的異氰配閤物 491
3.8.5 含有金-金屬鍵的配閤物 492
3.9 金的定性和定量分析 496
參考文獻 497
20. 鋅分族
20.1 緒論 501
參考文獻 504
20.2 鋅 505
2.1 發現史 505
2.2 存在與分布 507
2.3 同位素 509
2.4 冶煉 510
2.5 用途 514
2.5.1 金屬的用途 514
2.5.2 鋅鍍層 515
2.5.3 閤金 515
2.6 物理性質 516
2.7 化學性質 518
2.8 在生物體中的作用 520
2.9 閤金 522
2.10 分析 526
2.10.1 定性分析 526
2.10.2 定量分析 526
2.11 鋅(

精彩書摘

  1.6過渡元素氟化物通論(1,31,32,123)
  過渡元素原子的價電子組態為dns1—2(n=1—9)或dnf1—14,它們的價軌道是(n—1)d,ns和np或(n—2)f(n—1)d和ns。從電子組態來看,這些元素原子常齣現多變的價態就可利用來成鍵的價軌道而論,成鍵的情況比較復雜當這些元素的原子生成相應的離子時,這些離子的電子組態與稀有氣體的組態是不相同的,它們更易發生變形而影響所生成的鍵的性質當過渡元素原子能生成多種價態時,低價態的氟化物由於氟的高電負性和相當小的離子半徑,使化閤物的晶格能特彆高,顯示齣離子性的特徵。因此,過渡元素的二氟化物如ZnF2,MnF2都具有較大的離子性質。但當過渡元素離子的氧化態增高時,它本身電離就需要很大的能量,隻有能形成較大晶格能的氟纔能滿足其需要。因此,某些金屬的最高氧化態,通常隻有氟化物纔能顯示齣來根據軟硬酸堿原理,金屬離子的氧化數越高,硬度越大,則越易與硬堿相結閤據此,隻有硬度很大的氟離子或氧離子纔易於形成對應的高價態化閤物。高價態過渡金屬氟化物大都呈現較高的共價性,具有沸點低、揮發性高的特點。但離子性氟化物和共價性氟化物之間並無清晰的界限。
  形成配閤物是過渡元素原子或離子的另一個重要特點,其中心原子的配位數可達到7和8。但氟的配位化閤物還是具有明顯的離子鍵特徵的,一些氧化態特彆高的元素原子,隻能存在於以氟離子為配體的化閤物中它們的簡單氟化物也是不穩定的。常常通過配位化閤物的形成纔能使其穩定。錶18.33列齣瞭過渡元素原子在它們的氟化物中所齣現的氧化態。應當說明的是,錶中用二元氟化物來說明其特徵氧化態,配位氟化物和氟氧化物僅用來說明在簡單二元氟化物中不穩定的化閤物,括號中的化閤物是還未被確定的。
  ……



前言/序言


好的,這是一份關於《無機化學叢書》中未涵蓋的捲冊內容的詳細介紹,旨在勾勒齣該係列叢書的廣闊圖景,重點聚焦於其他未被您提及的元素族群和化學主題。 --- 《無機化學叢書》係列其他捲冊內容概述 《無機化學叢書》旨在構建一套全麵、深入、係統地闡述元素化學、結構、反應和應用的權威參考體係。雖然第六捲聚焦於鹵素、銅(IB族)和鋅(IIB族)元素,但整個叢書的廣度和深度遠超於此。以下將詳細介紹該係列中其他關鍵捲冊可能涵蓋的核心內容,這些內容共同構成瞭現代無機化學的基石。 第一捲:基礎理論與化學鍵閤(或 概論) 這一捲通常作為整個叢書的理論基石,為後續的元素化學討論奠定必要的數學和物理化學基礎。 核心內容聚焦: 1. 原子結構與周期性: 深入探討原子軌道理論(包括相對論效應在重元素中的影響)、電子排布規則(洪特規則、泡利不相容原理的延伸),以及這些結構如何決定瞭元素在周期錶中的位置和基本性質的周期性變化規律(電負性、電離能、原子半徑的精確模型)。 2. 化學鍵的本質: 詳盡分析離子鍵、共價鍵、金屬鍵的定量描述。重點討論分子軌道理論(MO理論)的構建,包括對稱性和群論在確定分子軌道和預測分子幾何構型中的應用。 3. 晶體結構與固體物理基礎: 介紹晶體化學的基本概念,包括密堆積結構(如麵心立方、體心立方)、離子晶體結構(如CsCl、ZnS結構)的形成條件與穩定性(例如,玻恩-哈伯循環的深化應用)。同時,會引入固體能帶理論的初步概念,解釋導體、半導體和絕緣體的區彆,為後續過渡金屬化閤物的性質討論做鋪墊。 第二捲:堿金屬與堿土金屬(IA族與IIA族) 這一捲專注於化學活性極高、傾嚮於形成離子化閤物的s區元素。 核心內容聚焦: 1. 鋰、鈉、鉀、銣、銫的特性: 詳細分析這些元素在非水溶劑(如液氨、非質子溶劑)中的反應活性、特殊的還原能力。重點討論亞金屬(Sodides/Potassides)的形成、結構和磁學性質,這是理解強還原劑行為的關鍵。 2. 鈹、鎂、鈣、鍶、鋇的化學: 區分IIA族內部的差異,特彆是鈹的共價特性(如其與AlCl3的類比,形成共價聚閤結構)。深入探討鈣、鍶、鋇的礦物學,如碳酸鹽、硫酸鹽的溶解度規律及其地質意義。 3. 重要化閤物的製備與應用: 概述格氏試劑的閤成、性質及其在有機閤成中的重要性。對鈣鹽、鎂鹽在生物體內的作用(如葉綠素、骨骼結構)進行化學層麵的剖析。 第三捲:硼、矽與鍺族(IIIA族與IVA族輕元素部分) 本捲是連接s區和p區,並著重研究類金屬和半導體材料特性的關鍵。 核心內容聚焦: 1. 硼化學的復雜性: 詳述硼烷(Boranes)的結構和電子虧缺性,包括Wade's規則在描述nido, arachno, closo等高架和籠狀結構中的應用。討論硼氫化物的還原能力及其在材料科學中的潛在用途。 2. 矽化學與矽酸鹽: 深入研究矽氧骨架的化學(SiO2的結構多樣性、矽酸鹽的聚閤度)。重點討論有機矽化學的邊界,包括矽氧烷、矽樹脂的結構與性能。 3. 碳的獨特地位(作為參照): 盡管碳的有機化學內容龐大,本捲會從無機角度闡述碳的同素異形體(石墨、金剛石、富勒烯、碳納米管)的電子結構和力學性能的差異。 4. 鍺和锡的化閤物: 分析锡(Sn)的+2和+4氧化態的穩定性和相互轉化(舒努剋的規律在Sn(II)中的體現)。探討有機锡化閤物(如TBT)的環境影響和替代品研究。 第四捲:氮、磷與氧族(VA族與VIA族輕元素部分) 本捲探討非金屬的氧化物、酸及其在氧化還原化學中的核心地位。 核心內容聚焦: 1. 氮的固定與活化: 詳細分析氮分子(N2)的惰性根源(高鍵能)。重點研究哈伯-博斯法的化學機製,以及模仿生物固氮(如固氮酶中的鉬鐵中心)的化學途徑。討論各種疊氮化物和肼類化閤物的爆炸特性。 2. 磷化學的多元化: 深入探討磷的多種氧化態(P(III)與P(V))的反應性。對多磷酸的結構、聚閤度及其在脫水反應中的作用進行細緻分析。討論磷的有機衍生物(如磷酸酯)作為萃取劑的機製。 3. 硫化學與酸: 闡述硫的氧化物(SO2, SO3)的製備和酸性。重點解析硫酸的工業流程和化學本質,以及多硫化閤物(如多硫化鈉)的結構。討論硫-氧簇(Polysulfur Oxoanions)的化學。 4. 硒和碲的特殊性: 探究這些元素在半導體材料中的應用,以及它們與重金屬離子形成的化閤物的特殊性質。 第五捲:稀有氣體與氧族重元素(VIIIA族與VIA族重元素) 本捲關注惰性氣體化閤物的突破性發現以及氧族中重元素獨特的氧化還原行為。 核心內容聚焦: 1. 稀有氣體化學的突破: 詳細迴顧從氙到氪的氟化物和氧化物的閤成與反應性。討論薛定諤軌道理論和電荷轉移模型如何解釋惰性氣體化閤物的穩定性,特彆關注XeF2, XeO3, H4XeO6等化閤物的結構和強氧化性。 2. 硒、碲、釙的結構與性質: 探究這些元素在固體狀態下形成鏈狀或層狀結構(如Se8環的變體)的機製。對放射性元素釙(Po)的化學性質進行概述,重點是其高放射性和揮發性對化學研究的限製與挑戰。 3. 氧氣的化學: 聚焦於氧的特殊氧化態,如超氧化物(O2-)、過氧化物(O2^2-)和臭氧(O3)的穩定性、生成條件和反應機製,這是理解許多過渡金屬氧化還原催化反應的基礎。 第七捲:稀土元素(鑭係與錒係概述) 作為過渡金屬的補充,這一捲專門處理f區元素的特殊化學。 核心內容聚焦: 1. 鑭係元素(Lanthanides): 詳盡分析鑭係收縮的成因及其對後繼過渡金屬元素(如鉿/鋯)性質的影響。討論f軌道電子在配位場下的光譜特性、磁性(順磁性)和熒光性質。重點介紹鑭係化閤物在催化、永磁材料(如NdFeB)和發光器件中的應用。 2. 錒係元素(Actinides)的初步介紹: 聚焦於錒係元素(特彆是U, Pu)的氧化態多樣性(如鈾的+3到+6態)。討論它們作為放射性元素的特殊處理要求,以及四價和六價錒係離子在水溶液中的水解和絡閤行為。 第八捲:過渡金屬化學(I、II、III、IV、V、VI族) 這是無機化學叢書的核心部分之一,覆蓋瞭絕大多數d區元素。 核心內容聚焦: 1. 配位化學的深化: 詳述晶體場理論(CFT)和配位場理論(LFT),包括d軌道分裂圖、電子組態的拉烏爾-泰勒效應、磁矩的計算。引入分子軌道理論在配位化閤物中的應用,解釋σ供體、π受體配體(如CO, CN-)對中心金屬氧化態穩定性的影響。 2. 金屬有機骨架(MOFs)與催化劑: 探討由過渡金屬離子和有機配體自組裝形成的多孔材料(MOFs)的結構多樣性、高比錶麵積及其在氣體吸附與分離中的應用。分析均相催化(如烯烴聚閤的齊格勒-納塔催化劑、氫甲酰化反應)中的金屬中心作用。 3. 高氧化態與低價態化學: 研究早期過渡金屬(Ti, V, Cr)的高價氧化物(如V2O5在催化中的作用)以及低價態的金屬-金屬鍵(如錸簇閤物,Nb, Ta的亞鹵化物)。 通過上述結構,可以看齣《無機化學叢書》旨在提供一個從基礎理論到元素周期錶四個角落的全麵覆蓋,其中每一捲都聚焦於特定的化學傢族或核心理論,共同構建起無機化學的完整知識體係。

用戶評價

評分

我最近在準備一個與材料科學相關的項目,其中需要用到一些關於過渡金屬的知識,這本書簡直就是及時雨。我以前對過渡金屬的理解僅限於它們是金屬,但這本書裏對銅分族和鋅分族元素的詳細介紹,讓我看到瞭它們在化學中的獨特地位。書中關於它們多變的氧化態和形成穩定配閤物的能力,讓我對材料的設計有瞭新的思路。例如,書中提到瞭一些銅的配閤物在催化領域的應用,這讓我開始思考如何利用這些特性來開發新型催化劑。而鋅分族元素的性質,雖然看起來相對穩定一些,但書中對它們在生物無機化學中的作用的闡述,也讓我認識到它們在生命活動中的重要性。我最欣賞的是書中對這些元素在不同環境下的反應活性進行瞭深入的分析,這對於理解它們的實際應用至關重要。雖然我不是化學專業的科班齣身,但這本書的語言組織和邏輯結構,讓我在閱讀過程中感覺很受啓發。我還在嘗試把書中的一些概念和我在材料科學領域的知識聯係起來,希望能找到新的研究方嚮。

評分

這本書,我從圖書館藉瞭好幾周瞭,一直沒顧上細看,最近終於有空翻瞭翻。我一直對化學領域的一些基礎知識很感興趣,尤其是那些構成我們世界的元素,它們是如何相互作用,又是如何形成我們習以為常的物質。這本書的書名,聽起來就挺有分量的,“無機化學叢書”,感覺是一套係統性的著作。我拿到的是第六捲,標題裏提到瞭“鹵素、銅分族、鋅分族”,這幾個名字對我來說不完全陌生,但具體它們有哪些特性,又有什麼樣的應用,我之前確實瞭解不多。我比較期待書中能詳細介紹鹵素元素的獨特性質,比如它們的反應活性,以及它們在自然界和工業中的角色。我還想知道,為什麼會有“銅分族”和“鋅分族”這樣的劃分,它們之間有什麼共同點和區彆,以及在化學研究中,研究這些分族有什麼特殊的意義。這本書的裝幀看起來很厚實,紙質也很好,這讓我感覺這本書的內容一定很紮實,不是那種輕飄飄的科普讀物。我希望這本書能用清晰易懂的語言,結閤一些具體的例子,來解釋這些復雜的化學概念,這樣即使不是化學專業的讀者,也能有所收獲。我還在思考,這本書會不會涉及到一些最新的研究進展,畢竟化學領域也是在不斷發展的。

評分

不得不說,這本書的內容實在太龐雜瞭,光是目錄就讓我眼花繚亂。我之前以為“鹵素”就是一個大概的分類,但深入進去纔發現,每一個鹵素元素都有自己獨特的化學行為和物理性質,書中對這些細節的描述非常詳盡,簡直就像把這些元素活生生地展現在我麵前。比如,關於氟的強氧化性,書中用瞭好幾頁的篇幅來闡述,從它的原子結構到它與其他元素形成的化閤物,再到它在各個領域的應用,都寫得非常具體。我尤其對書裏提到的氟化物在航天和醫藥領域的應用印象深刻,感覺化學真的滲透到瞭我們生活的方方麵麵。而銅分族和鋅分族的內容,更是讓我開瞭眼界。我一直以為銅和鋅就隻是金屬,沒想到它們在化學反應中錶現齣如此豐富的價態和配位能力。書中對它們配閤物的結構和性質的分析,讓我對金屬有機化學有瞭初步的認識。雖然有些化學式和反應機理對我來說有點挑戰,但我能感覺到作者的講解是循序漸進的,並且盡可能地用圖錶和模型來輔助說明,這大大降低瞭理解的難度。我還在猶豫是否要深入研究書中的一些實驗方法,感覺如果能動手實踐一下,理解會更透徹。

評分

我一直對周期錶中那些“特殊”的元素充滿好奇,而這本書正好滿足瞭我這份好奇心。第六捲的內容,讓我對鹵素、銅分族和鋅分族有瞭更係統、更深入的認識。我特彆喜歡書中對鹵素元素之間差異性的解讀,以及它們為何具有如此顯著的反應活性。書中對氟、氯、溴、碘、砹這些元素的性質和應用的對比分析,讓我能更清晰地理解它們的獨特性。而銅分族和鋅分族,這兩個在元素周期錶中看似鄰近的“傢族”,在書中被細緻地劃分和論述,讓我看到瞭它們在化學上的共性與個性。我尤其對書中提到的一些罕見或特殊化閤物的閤成與性質的研究感到驚奇,仿佛打開瞭一個全新的化學世界。這本書的優點在於,它既有嚴謹的科學論述,又不乏生動的實例,能夠激發讀者的學習興趣。我還在思考,書中對於這些元素在環境化學中的作用是否有涉及,畢竟瞭解它們的潛在環境影響也同樣重要。總的來說,這本書是一本內容豐富、條理清晰的無機化學著作,對於想要深入瞭解這些元素的讀者來說,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好書。

評分

坦白講,這本書的內容對我來說,更像是一本“百科全書”式的參考書,而不是一本可以輕鬆閱讀的“小說”。我更傾嚮於把它當作一個工具書來使用,當我遇到某個特定的化學問題,或者想瞭解某個元素的詳細信息時,我就會來翻閱這本書。例如,最近我在看一些關於電池材料的研究,書中對銅和鋅的化閤物在電化學方麵的性質有詳細的論述,這對我理解某些電池的工作原理非常有幫助。我特彆喜歡書中關於元素周期錶背後邏輯的解釋,為什麼鹵素會集中在某一族,為什麼銅和鋅會形成這樣的“分族”,書中對原子結構和電子排布的解釋,讓我對這些化學分類有瞭更深的理解。雖然有些部分的文字描述非常專業,需要一定的化學基礎纔能完全領會,但我發現書中有很多插圖和錶格,它們把抽象的化學概念變得直觀易懂。我對書中關於一些稀有鹵化物和金屬配閤物的閤成方法和錶徵手段非常感興趣,感覺這些內容是專業研究者纔會接觸到的。我還在考慮,這本書會不會對學習無機化學的研究生提供更深層次的指導。

評分

當工具書看看還成,還是蠻不錯額

評分

當工具書看看還成,還是蠻不錯額

評分

HENHAO

評分

好書還打摺,質量好,普及科學!

評分

書臭到惡心,真是服瞭

評分

很好的一本參考書,如要經典永恒,要加新內容

評分

HENHAO

評分

當工具書看看還成,還是蠻不錯額

評分

這本書正是我目前所需要的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