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音學教程(第七版 影印本)

語音學教程(第七版 影印本)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美] Peter,Ladefoged,Keith,Johnson 著
圖書標籤:
  • 語音學
  • 語音學教程
  • 第七版
  • 影印本
  • 語言學
  • 教材
  • 學術
  • 專業
  • 理工科
  • 高等教育
想要找書就要到 靜流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齣版社: 北京大學齣版社
ISBN:9787301232286
版次:1
商品編碼:11821465
包裝:平裝
叢書名: 西方語言學教材名著係列
開本:16開
齣版時間:2015-11-01
用紙:膠版紙
頁數:332
字數:517000
正文語種:英文

具體描述

編輯推薦

Peter版的《語音學教程》在美國的大學課堂上廣為使用,它或許並不是你平時語音課上使用的教材,但很快你就會發現它是你的老師曾經閱讀和學習的摯愛。

內容簡介

  《語音學教程》經過反復修訂,凝聚瞭作者畢生的研究和教學心得,已成為語音學經典教材。不同於其他語音學教材,它省去瞭很多概念的理論探討,列舉瞭大量的發音實例和三維語圖,強調瞭發音的“動態”過程,非常適閤初學者學習。
  第七版由著名語音學主筆修訂,保留瞭前版的框架,但每一章節的內容都有不同程度的更新。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要點重述(Recap)”,它並非簡單的內容總結,而是對全章內容的綜述和理論觀照,有助於有興趣的讀者發掘有價值的課題,開展深入的語音學研究。
  另外,第七版還搭建瞭一個網絡資源平颱,為紙質教材配備瞭互動式材料,讀者可以通過X光透視視頻觀察發音的姿態,可以對照聲譜圖聽音頻體會發音的細節差異,還可以在綫完成語音練習和測驗。

作者簡介

彼得·賴福吉(Peter Ladefoged)教授,國際著名的語音學傢,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洛杉磯分校終身教授,曾任美國語言學會會長、國際語音學會會長。

內頁插圖

目錄

Contents
Preface xi

Part I Introductory Concepts 1

Chapter 1
Articulation and Acoustics 2
Speech Production 2
Sound Waves 6
Places of Articulatory Gestures 10
The Oro-Nasal Process 15
Manners of Articulation 15
Stop 15
Fricative 17
Approximant 17
Lateral (Approximant) 17
Additional Consonantal Gestures 18
The Acoustics of Consonants 19
The Articulation of Vowel Sounds 20
The Sounds of Vowels 23
Suprasegmentals 24
Recap 26
Exercises 27

Chapter 2
Phonology and Phonetic Transcription 35
The Transcription of Consonants 37
The Transcription of Vowels 41
Consonant and Vowel Charts 45
Phonology 47
Recap 51
Exercises 52
Performance Exercises 56

PART II ENGLISH PHONETICS?59

Chapter 3
The Consonants of English 60
Stop Consonants 61
Fricatives 69
Affricates 71
Nasals 71
Approximants 72
Overlapping Gestures 73
English Consonant Allophones 76
Diacritics 80
Recap 81
Exercises 81
Performance Exercises 86

Chapter 4
English Vowels 89
Transcription and Phonetic Dictionaries 89
Vowel Quality 91
The Auditory Vowel Space 93
American and British Vowels 95
Diphthongs 97
Rhotic Vowels 99
Lexical Sets 101
Unstressed Syllables 104
Tense and Lax Vowels 105
English Vowel Allophones 107
Recap 109
Exercises 110
Performance Exercises 113

Chapter 5
English Words and Sentences 115
Words in Connected Speech 115
Stress 119
Degrees of Stress 121
Sentence Rhythm 124
Intonation 126
Target Tones 134
Recap 138
Exercises 139
Performance Exercises 142

Part III GENERAL PHONETICS?143

Chapter 6
Airstream Mechanisms and Phonation Types 144
Airstream Mechanisms 144
States of the Glottis 156
Voice Onset Time 159
Summary of Actions of the Glottis 164
Recap 165
Exercises 166
Performance Exercises 168

Chapter 7
Consonantal Gestures 173
Articulatory Targets 173
Types of Articulatory Gestures 183
Stops 183
Nasals 184
Fricatives 185
Trills, Taps, and Flaps 186
Laterals 189
Summary of Manners of Articulation 191
Recap 192
Exercises 192
Performance Exercises 194

Chapter 8
Acoustic Phonetics 197
Source/Filter Theory 197
Tube Models 200
Perturbation Theory 202
Acoustic Analysis 203
Acoustics of Consonants 208
Interpreting Spectrograms 213
Individual Differences 221
Recap 224
Exercises 225

Chapter 9
Vowels and Vowel-Like Articulations 227
Cardinal Vowels 227
Secondary Cardinal Vowels 232
Vowels in Other Accents of English 234
Vowels in Other Languages 236
Advanced Tongue Root 238
Rhotacized Vowels 239
Nasalization 241
Summary of Vowel Quality 242
Semivowels 242
Secondary Articulatory Gestures 244
Recap 246
Exercises 247
Performance Exercises 249

Chapter 10
Syllables and Suprasegmental Features 253
Syllables 253
Stress 259
Length 260
Timing 261
Intonation and Tone 264
Stress, Tone, and Pitch Accent Languages 270
Recap 271
Exercises 272
Performance Exercises 274

Chapter 11
Linguistic Phonetics 277
Phonetics of the Community and of the Individual 277
The International Phonetic Alphabet 278
Feature Hierarchy 282
A Problem with Linguistic Explanations 287
Controlling Articulatory Movements 289
Memory for Speech 291
The Balance Between Phonetic Forces 294
Recap 296
Performance Exercises 296


Appendix A: Additional Material for Transcription 303
Appendix B: Guidelines for Contributors to the Journal of the International
Phonetic Association 305
Notes 307
Glossary 313
Further Reading 321
Index 325

前言/序言



《語音學教程》(第七版 影印本)內容概要 本書是一部係統介紹語音學基本理論與研究方法的專業教材,旨在為學習者構建紮實的語音學知識體係,並培養其觀察、分析和描述語音現象的能力。全書分為若乾章節,循序漸進地深入探討語音學的核心內容。 第一部分:語音學導論與基本概念 本部分將讀者引入語音學的廣闊世界,闡述其研究對象、範疇以及在語言學及相關學科中的地位。課程將首先界定“語音”的概念,區分語音與音素、音節等基本語言單位的不同,並介紹語音學研究的宏觀視角,例如語音學與音位學的關係。同時,會詳細解釋發音器官的生理結構與功能,這是理解語音産生機製的基礎。我們將學習如何描述發音的三個基本要素:氣流機製、發聲方式和口腔(或鼻腔)的形狀和活動,為後續的輔音和元音分類奠定堅實基礎。 第二部分:輔音的發音與分類 本部分將聚焦於輔音的研究。我們將係統學習輔音的傳統分類方法,即根據“發音部位”(如雙唇、齒、齒齦、硬齶、軟齶、喉等)、“發音方法”(如塞音、擦音、鼻音、流音、邊音、近音等)以及“聲帶振動”(清音與濁音)等維度來描述和區分各種輔音。書中會通過豐富的實例,展示不同語言中存在的輔音,並分析它們的發音特點。學習者將掌握如何運用國際音標(IPA)精確地標注輔音,理解不同語言中輔音的異同。 第三部分:元音的發音與分類 與輔音部分類似,本部分將深入探討元音的奧秘。元音的分類主要依據舌位的高低、舌麵的前後以及唇形的變化。我們將學習如何使用“元音四邊形”來直觀地錶示和區分各種元音。書中會詳細闡述“前元音”、“中元音”、“後元音”、“高元音”、“中元音”和“低元音”等概念,並介紹“展唇元音”與“圓唇元音”的區彆。通過對不同語言元音係統的考察,讀者將能夠理解元音的多樣性及其在語音係統中的重要作用。同樣,學習者將熟練掌握使用國際音標標注元音。 第四部分:超輔音(韻律特徵) 除瞭單個的音段,語音還具有一係列超越音段的特性,即超輔音。本部分將係統介紹這些重要的韻律特徵,包括音高(聲調)、時長(長短)、強度(重音)以及語調。我們將探討不同語言如何利用這些特徵來區分詞義、句子成分或錶達語氣、情感。對於聲調語言,我們將詳細分析其聲調係統;對於重音語言,則會探討重音的規則與變化。語調的研究將揭示句子在意義錶達和溝通功能上的作用,例如陳述句、疑問句和感嘆句的語調模式。 第五部分:語音的物理屬性與感知 本部分將從物理學和心理學的角度審視語音。我們將介紹聲波的基本性質,如頻率、振幅和波形,以及它們與語音感知之間的關係。書中會闡述聲譜圖(spectrogram)等工具在分析語音物理特徵中的應用,幫助學習者理解語音的聲學本質。此外,還會涉及語音感知過程,即人耳如何接收、處理和識彆語音信號,以及大腦中與語音處理相關的區域。這部分內容為理解語音的産生和接收機製提供瞭科學依據。 第六部分:語音學在語言研究中的應用 本書的最後部分將展示語音學研究在實際語言學研究中的廣泛應用。我們將探討語音學在音位學、方言學、曆史語言學、社會語言學、計算語言學以及語音閤成與識彆等領域的重要作用。例如,如何利用語音學知識分析音變規律,如何進行方言的語音描寫與比較,以及如何在語音助手和語音識彆技術中應用語音學原理。通過這些應用案例,學習者將更深刻地認識到語音學作為一門基礎學科的價值。 貫穿全書,本書將秉持理論聯係實際的原則,提供大量跨語言的語音實例,鼓勵讀者積極運用所學知識進行語音的觀察、模仿和分析。書中通常會配備豐富的圖示、錶格和練習題,以促進學習者對抽象概念的理解和對具體技能的掌握。本書旨在為有誌於深入瞭解人類語言聲音奧秘的讀者提供一份全麵而深入的指南。

用戶評價

評分

這本書的第七版影印本,給我一種踏實的感覺。它不是那種花哨的、理論浮於錶麵的書,而是真正有深度、有內容的學術著作。我尤其欣賞它在闡述語音學中的“音係學”部分。音係學研究的是語言中的音位,以及音位之間的相互關係和變化規律。這本書對於音位、音素、自由變異、互補分布等概念的解釋都非常清晰,並且配有大量的實例。我經常會拿一些我熟悉的語言的音係特點來對照書中的理論,嘗試去分析它們為什麼會有這樣的音係結構。例如,為什麼漢語中有“zh, ch, sh, r”這幾個捲舌音,而英語中卻沒有?書中會從音位的功能性角度去解釋,這些音位在語言中是否具有區彆意義的作用。我還發現,這本書對於“語音學”和“音係學”之間的區彆和聯係也做瞭很好的闡述,這讓我能夠更清晰地認識到這兩個既有聯係又有區彆的領域。我曾經因為混淆這兩個概念而感到睏惑,但讀完這本書,我感覺豁然開朗。此外,書中還涉及瞭一些語音學在實際應用中的例子,比如語音識彆、語音閤成等,這讓我看到瞭語音學在現代科技中的重要作用。這讓我覺得,學習語音學不僅僅是為瞭滿足個人的好奇心,更是對瞭解和改造人類交流方式有著深遠的意義。

評分

我一直對聲音的世界充滿好奇,從最早接觸《語音學教程》的某個版本開始,就覺得這本書像一扇通往神秘領域的大門。這次拿到第七版影印本,更是讓我激動不已。拿到書的那一刻,紙張的觸感、油墨的香氣,都帶著一種經典的味道。翻開書頁,那些熟悉的符號和圖錶,仿佛老朋友一樣再次齣現在眼前,又帶著新的細節和深度。我特彆喜歡它在介紹發音器官時那種細緻入微的描述,從口腔、鼻腔到喉部,每一個細微的動作都被精準地捕捉並呈現齣來。這不僅僅是文字的描述,更是科學的解剖,讓我能夠更直觀地理解聲音是如何形成的。舉個例子,關於輔音的發音部位和方式,書中提供瞭大量的例子和插圖,讓我能夠對照自己的發音,找齣細微的差彆。比如,當我們發齣 /p/ 這個音時,嘴唇是如何緊閉,然後突然打開釋放氣流的,書中都有詳盡的解釋。又比如,鼻音 /m/ 和 /n/ 的區彆,除瞭發音部位的不同,氣流的通道也至關重要,這些都被一一剖析。我常常會一邊讀,一邊在腦海中模擬發音,或者直接對著鏡子練習,感受發音器官的微小變化。這種沉浸式的學習體驗,是其他任何形式的資料都無法比擬的。更不用說書中對韻母的分類和描述瞭,每一種元音的發音口型、舌位高度和前後位置,都仿佛被精心繪製成瞭一幅幅生動的圖景。我一直認為,語音學不僅僅是一門學科,更是一種對聲音的藝術感知。通過這本書,我發現自己對語言的理解也越來越深入,不再僅僅是簡單的聽和說,而是能夠去分析、去拆解,去品味聲音的韻律和美感。這本書就像一個經驗豐富的嚮導,帶領我在語音學的世界裏探索,每一次閱讀都是一次新的發現和頓悟。

評分

拿到《語音學教程》(第七版影印本),我立刻被它厚重而嚴謹的學術氣息所吸引。這本書的內容涵蓋瞭語音學的方方麵麵,從基礎的發音原理到更深層次的理論探討,都梳理得井井有條。我特彆喜歡書中關於“共振腔”的講解。它不僅僅是簡單地提到口腔、鼻腔,而是詳細分析瞭這些腔體在不同發音過程中所扮演的角色,以及它們如何通過改變形狀來影響聲音的共鳴。例如,當我們在發 /i/ 這個元音時,舌位會抬高,口腔的形狀會發生怎樣的變化,從而産生那種高頻的共鳴聲。書中會用非常詳細的圖示和文字來描述這些過程,讓我能夠清晰地看到聲音是如何被“塑造”齣來的。我常常會一邊讀,一邊對著鏡子練習,感受自己發音時口腔內部的變化,並嘗試將書中的理論與自己的實際發音體驗相結閤。這讓我對自己的發音有瞭更深刻的認識,並且能夠有針對性地去改善。此外,書中對語音的“韻律”方麵也有深入的探討,比如節奏、語調、重音等。這些因素在語言交流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能夠傳遞情感、區分意義。我曾經對一些外國的歌麯和詩歌感到睏惑,不明白為什麼它們聽起來有那麼強的節奏感和音樂性,而讀瞭這本書,我纔明白,這一切都源於對語音韻律的精妙運用。

評分

《語音學教程》(第七版影印本)這本書,給我最大的感受是它的“係統性”。它就像一張巨大的網,將語音學的各個知識點都緊密地聯係在一起,形成瞭一個完整的知識體係。我尤其欣賞書中在介紹“跨語言語音學”時所展現齣的宏觀視角。它不僅僅關注某一門語言的語音現象,而是通過對比不同語言的語音係統,來揭示語音的普遍規律和特殊性。例如,書中會分析,為什麼有些語言會有非常豐富的輔音係統,而有些語言的輔音則相對較少。這不僅僅是簡單的羅列,更是試圖從音係功能、曆史演變等多個角度來解釋這些差異。我常常會思考,自己熟悉的語言在語音係統上有什麼特點,與其他語言有什麼不同,而這本書為我提供瞭寶貴的理論框架。我還發現,書中對“語音的感知”也進行瞭探討,這是我之前比較忽視的一個方麵。聲音不僅僅是産生,更是被聽到的。書中的一些關於聽覺生理學和心理學的介紹,讓我能夠從聽者的角度去理解聲音,以及語音是如何被大腦處理和識彆的。這讓我意識到,語音學研究的不僅僅是“怎麼發音”,更是“怎麼被理解”。

評分

《語音學教程》(第七版影印本)這本書,給我的感覺是“厚積薄發”。它不像一些速成的讀物,而是需要耐心去品味,去消化。我尤其欣賞書中對“語音變化”的深入研究。我們知道,語言是不斷發展的,語音也在不斷地發生變化。這本書會詳細介紹語音變化的各種類型,比如音位消失、音位增加、音位閤並、音位分裂等,並且會結閤大量的曆史語言學證據來加以說明。這讓我能夠理解,為什麼現代語言的語音係統會是今天的樣子,以及它們是如何從古代演變而來的。我常常會拿一些現代語言和古代語言的比較來對照書中的理論,嘗試去找齣它們之間的語音演變規律。例如,為什麼英語的元音在曆史上發生瞭如此巨大的變化,而法語的元音則相對穩定。這讓我對語言的生命力和演變性有瞭更深刻的認識。我還發現,書中對“方言語音學”的介紹也同樣精彩。它不僅僅是簡單地羅列不同方言的語音特徵,更是會嘗試去分析這些方言之間的關係,以及它們是如何形成和發展的。這讓我意識到,語音學研究的不僅僅是“標準語”,更是語言的豐富性和多樣性。

評分

這本書的第七版影印本,給我一種迴歸本源、沉靜思考的氛圍。它不像一些現代教材那樣追求圖文並茂、活潑有趣,而是更加注重內容的深度和嚴謹性。我尤其喜歡書中關於“語音的聲學特性”的闡述。它不僅僅停留在發音器官的描述,而是深入到聲音的物理層麵,比如頻率、振幅、頻譜等。書中會用大量的圖錶來展示不同語音的聲學特徵,比如聲波圖、頻譜圖等。這些圖錶雖然一開始可能讓人覺得有些晦澀,但一旦理解瞭其中的原理,就會發現它們是理解聲音本質的鑰匙。我常常會嘗試去分析一些我熟悉的語音在聲學圖譜上的錶現,並與書中的理論進行對照。例如,為什麼 /s/ 音的頻譜圖會呈現齣一種“噪聲”的特徵,而 /a/ 音則會呈現齣明顯的“共振峰”。這讓我對聲音的物理屬性有瞭更深刻的認識。我還發現,書中對於語音的“韻律”部分的闡述也同樣深入。它不僅僅是簡單地介紹語調的高低起伏,更是會分析語調是如何與句法結構、情感錶達等相互關聯的。這讓我意識到,語音學並不僅僅是研究孤立的音素,更是要研究聲音在語言交流中的整體功能。

評分

拿到《語音學教程》(第七版影印本),我第一感覺是它非常有分量,無論是內容上的還是物理上的。這本書的深度和廣度都遠超我之前的想象。我特彆喜歡它在介紹語音發生學時那種係統性的梳理。從空氣動力學原理齣發,解釋瞭聲帶的振動、氣息的流動如何組閤成各種各樣的聲音。書中使用瞭大量的示意圖,將抽象的物理過程具象化,讓我能夠直觀地理解。例如,關於“濁輔音”和“清輔音”的區彆,不僅僅是描述發音方式,更是深入到聲帶振動這一生理機製層麵。書中會詳細解釋,在發濁輔音時,聲帶是相互靠近並發生振動的,而發清輔音時,聲帶則相對分開,氣流通過時不會振動。這讓我對聲音的産生有瞭更科學的認知。我還發現,書中對於不同語言的語音特徵的比較分析非常精彩。它不僅僅是列舉各國語言中的獨特發音,更是嘗試去解釋這些差異背後的原因,是由於發音器官的差異,還是由於文化和曆史的演變。這讓我明白,語音學並非孤立的學科,而是與語言學、心理學、甚至人類學都有著緊密的聯係。我曾經在學習一門新的語言時,對某些發音感到非常睏惑,而翻開這本書,往往能找到相應的解釋。比如,某些語言中特有的“彈舌音”或者“擠喉音”,書中都會有詳細的介紹和發音技巧指導,讓我能夠有針對性地去練習。

評分

我是一個對語言聲音的細微之處特彆敏感的人,所以《語音學教程》(第七版影印本)對我來說,簡直是一場及時雨。這本書的文字密度很高,但每一句話都充滿瞭信息量,沒有一句廢話。它循序漸進地引導讀者進入語音學的世界,從最基礎的發音器官介紹,到復雜的語音變化規律,都有條理地展開。我尤其喜歡書中關於“超音段特徵”的講解。音高、音長、音強,這些看似簡單的概念,在書中被分析得極其透徹。比如,為什麼在不同的語言中,相同的詞語,因為語調的不同,含義也可能截然不同。書中會用大量的例子來解釋這一點,並且還會涉及一些跨語言的比較。我經常會拿一些我熟悉的語言和非母語進行對比,嘗試去找齣它們在語調上的差異。這讓我對不同語言的音樂性有瞭更深的體會。例如,聲調語言(如漢語)和非聲調語言(如英語)在語調運用上的根本區彆,書中都做瞭清晰的闡釋。此外,書中關於語音變化的章節,更是讓我大開眼界。當我們說話時,為什麼會“吞音”,為什麼一個音會變成另一個音,這些在日常生活中我們習以為常的現象,在書中都有科學的解釋。書中會講解語音同化、異化、丟失、插入等現象,並給齣非常具體的例子。我常常會錄下自己說話的聲音,然後對照書中的理論去分析,尋找自己聲音中的“不規範”之處,並嘗試去糾正。這種自我修正的過程,讓我覺得這本書不僅僅是一本教材,更是一位耐心的語音指導老師。

評分

這本書的第七版影印本,給我一種穿越時空的靜謐感。翻閱它,就像在翻閱一本承載著學術積澱的古籍,卻又充滿瞭鮮活的生命力。書中的排版和設計,雖然是影印,但依然清晰可見,那些嚴謹的圖錶和標注,透露著研究者嚴謹的態度。我尤其欣賞書中對語音變異性的探討。我們知道,同一個音素,在不同的語境、不同的說話人那裏,往往會有細微的差彆。這本書並沒有迴避這些復雜性,反而將其作為研究的重要內容。它會分析,為什麼同一個“t”音,在詞首、詞中、詞尾會有不同的發音方式,為什麼在不同的語流中會發生省略、同化等現象。這種對語言“活”的方麵的關注,讓我覺得語音學不再是枯燥的理論,而是與我們的日常交流息息相關。我嘗試著去聽一些不同口音的英語,然後對照書中的理論,嘗試去分析其中的語音差異。比如,美國英語和英式英語在某些元音上的發音差異,書中都有涉及,這讓我能更準確地理解那些細微之處。而且,這本書不僅僅局限於描述性的語音學,它還涉及瞭一些理論性的探討,比如語音的産生機製、聽覺感知等。這些內容雖然有些抽象,但卻為理解語音的本質提供瞭更深刻的視角。我常常會花很長時間去琢磨那些關於聲學語音學的公式和圖示,雖然一時無法完全理解,但隱約能感受到其中蘊含的科學之美。總而言之,這本書提供瞭一個非常紮實的語音學框架,讓我能夠從多個維度去理解聲音的奧秘,並且能夠將理論知識與實際的語言現象相結閤,進行更深入的分析和探索。

評分

這本書的第七版影印本,給我一種迴到原點、重新學習的衝動。它沒有華麗的辭藻,但每一個字都充滿力量,每一個理論都紮實可靠。我尤其欣賞書中對“語音的分類”這一部分的詳盡闡述。輔音的分類方式多種多樣,從發音部位(如唇音、齒音、舌根音)到發音方式(如塞音、擦音、鼻音),再到聲帶振動(濁輔音、清輔音),書中都給齣瞭清晰的定義和大量的例子。我常常會把書中列舉的這些發音,與我熟悉的語言中的發音進行對比,找齣其中的異同。例如,英語中的 /θ/ (th) 音,在很多其他語言中是不存在的,而書中會詳細解釋它的發音方法,以及它與其他一些齒間音的區彆。這讓我能夠更精準地掌握不同語言的獨特發音。我還發現,書中對於“元音”的分類也同樣精細。舌位的高度(高、中、低)、舌位的 H前(前、中、後)、唇形(圓唇、不圓唇)等因素,都被一一考慮在內。這讓我意識到,一個小小的元音,其背後竟然蘊含著如此復雜的發音機製。我常常會嘗試去發書中列舉的各種元音,去感受舌頭和嘴唇細微的動作變化,並觀察自己嘴型的細微差彆。這種親身體驗,比單純的閱讀理論更能加深理解。

評分

英文影音的原版,前麵附有導讀。

評分

英文影音的原版,前麵附有導讀。

評分

老師推薦看的書,買迴來好久瞭還沒時間看,唉╯﹏╰

評分

有點小

評分

不錯,增加瞭該領域的新內容。

評分

老師推薦看的書,買迴來好久瞭還沒時間看,唉╯﹏╰

評分

睡覺覺都覺得堅持堅持超超級小你洗吧小把戲呼吸迴答是撒

評分

好書

評分

很好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