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德濛多·德·亞米契斯,意大利19世紀著名作傢。1846年12月齣生於意大利裏格拉州一個小鎮上,在他的青少年時期,意大利受法國大革命的影響,正醞釀著愛國主義,這股風潮在亞米契斯幼小的心靈上留下瞭不可磨滅的印記。1865年,他參加統一意大利的復興運動的戰役,退伍後,亞米契斯緻力於文學創作,他以明快、清新的筆觸,記敘各國的風土人情,其中代錶作品有《西班牙》《摩洛哥》《君士坦丁堡》等。亞米契斯重要的作品,當屬1886年創作的《愛的教育》,這部作品為他贏得世界聲譽
夏丏尊,中國近代著名教育傢、翻譯傢、文學傢,是中國新文化運動的先驅。他長期從事語文教育和編輯工作,曾任上海暨南大學中國文學係主任、開明書店編輯所所長,參與創建立達中學,1930年創辦瞭《中學生》雜誌。
序 1
第一章 十月1
開學日 十七日 / 1
我們的先生 十八日 / 2
災難 二十一日 / 4
格拉勃利亞的小孩 二十二日 / 5
同窗朋友 二十五日 / 6
義俠的行為 二十六日 / 8
我的女先生 二十七日 / 10
貧民窟 二十八日 / 11
學校 二十八日 / 13
少年愛國者(每月例話) / 14
第二章 十一月16
煙囪掃除人 十一月一日 / 16
萬靈節 二日 / 17
好友卡隆 四日 / 18
賣炭者與紳士 七日 / 20
弟弟的女先生 十日 / 21
我的母親 十日 / 23
朋友可萊諦 十三日 / 24
校長先生 十八日 / 27
兵士 二十二日 / 28
耐利的保護者 二十三日 / 30
級長 二十五日 / 32
少年偵探(每月例話) / 33
貧民 二十九日 / 37
第三章 十二月39
商人 一日 / 39
虛榮心 五日 / 40
初雪 十日 / 42
“小石匠” 十一日 / 43
雪球 十六日 / 44
女教師 十七日 / 46
訪問負傷者 十八日 / 47
少年筆耕(每月例話) / 49
堅忍心 二十八日 / 56
感恩 三十一日 / 57
第四章 一月59
助教師 四日 / 59
斯帶地的圖書室 / 60
鐵匠的兒子 / 63
友人的來訪 十二日 / 64
維多利亞·愛馬努愛列王的大葬 十七日 / 65
勿蘭諦的斥退 二十一日 / 67
少年鼓手(每月例話) / 68
愛國 二十四日 / 74
嫉妒 二十五日 / 75
勿蘭諦的母親 二十八日 / 77
希望 二十九日 / 78
第五章 二月80
奬牌授予 四日 / 80
決心 五日 / 81
玩具的火車 十日 / 83
傲慢 十一日 / 84
勞動者的負傷 十五日 / 86
囚犯 十七日 / 87
爸爸的看護者(每月例話) / 90
鐵工場 十八日 / 97
小小的賣藝者 二十日 / 98
“謝肉節”的最後一天 二十一日 / 101
盲孩 二十四日 / 103
病中的先生 二十五日 / 108
街路 二十五日 / 110
第六章 三月112
夜學校 二日 / 112
相打 五日 / 113
學生的父母 六日 / 115
七十八號的犯人 八日 / 116
小孩的死亡 十三日 / 118
三月十四日的前一夜 / 120
奬品授予式 十四日 / 121
爭吵 二十日 / 125
我的姊姊 二十四日 / 126
洛馬格那的血(每月例話) / 127
病床上的“小石匠” 二十八日 / 133
卡華伯爵 二十九日 / 135
第七章 四月137
春 一日 / 137
溫培爾脫王 三日 / 138
幼兒院 四日 / 142
體操 五日 / 144
父親的先生 十三日 / 147
痊愈 二十日 / 155
勞動者中有朋友 二十日 / 156
卡隆的母親 二十八日 / 157
寇塞貝·馬誌尼 二十九日 / 158
少年受勛章(每月例話) / 160
第八章 五月164
畸形兒 五日 / 164
犧牲 九日 / 165
火災 十一日 / 167
六韆英裏尋母(每月例話) / 171
夏 二十四日 / 196
詩 / 198
聾啞 二十八日 / 199
第九章 六月207
格裏勃爾第將軍 三日 / 207
軍隊 十一日 / 208
意大利 十四日 / 209
九十度的炎暑 十六日 / 210
我的父親 十七日 / 212
鄉野遠足 十九日 / 213
勞動者的奬品授予式 二十五日 / 216
女先生之死 二十七日 / 218
感謝 二十八日 / 220
難船(最後的每月例話) / 221
第十章 七月227
母親的末後一頁 一日 / 227
考試 四日 / 228
最後的考試 七日 / 230
告彆 十日 / 232
這書給我以盧梭《愛彌兒》、裴斯泰洛齊《醉人之妻》以上的感動。我在四年前始得此書的日譯本,記得曾流瞭淚三日夜讀畢,就是後來在翻譯或隨便閱讀時,還深深地感到刺激,不覺眼睛潤濕。這不是悲哀的眼淚,乃是慚愧和感激的眼淚。除瞭人的資格以外,我在傢中早已是二子二女的父親,在教育界是執過十餘年教鞭的教師。平日為人為父為師的態度,讀瞭這書好像醜女見瞭美人,自己難堪起來,不覺慚愧瞭流淚。書中敘述親子之愛,師生之情,朋友之誼,鄉國之感,社會之同情,都已近於理想的世界,雖是幻影,使人讀瞭覺到理想世界的情味,以為世間要如此纔好。於是不覺就感激瞭流淚。
這書一般被認為是有名的兒童讀物,但我以為不但兒童應讀,實可作為普通的讀物。特彆地應介紹給與兒童有直接關係的父母教師們,叫大傢流些慚愧或感激之淚。
學校教育到瞭現在,真空虛極瞭。單從外形的製度上、方法上,走馬燈似的更變迎閤,而於教育的生命的某物,從未聞有人培養顧及。好像掘池,有人說四方形好,有人又說圓形好,朝三暮四地改個不休,而於池的所以為池的要素的水,反無人注意。教育上的水是什麼?就是情,就是愛。教育沒有瞭情愛,就成瞭無水的池,任你四方形也罷,圓形也罷,總逃不瞭一個空虛。
因瞭這種種,早想把這書翻譯。多忙的結果,延至去年夏季,正想鼓興開譯,不幸我唯一的妹因難産亡瞭。於是心灰意懶地就仍然延擱起來。既而,心念一轉,發瞭為紀念亡妹而譯這書的決心,這纔偷閑執筆,在《東方雜誌》連載。中途因忙和病,又中斷瞭幾次,等全稿告成,已在亡妹周忌後瞭。
這書原名《考萊》(Cuore),在意大利語是“心”的意思。原書在一九零四年已三百版,各國大概都有譯本,書名卻不一緻。我所有的是日譯本和英譯本,英譯本雖仍作《考萊》,下又標《一個意大利小學生的日記》幾字,日譯本改稱《愛的學校》(日譯本曾見兩種,一種名《真心》,忘其譯者,我所有的是三浦修吾氏譯,名《愛的學校》的)。如用《考萊》原名,在我國不能錶齣內容,《一個意大利小學生的日記》,似不及《愛的學校》來得簡單。但因書中所敘述的不但有學校,連社會及傢庭的情形都有,所以又以己意改名《愛的教育》。這書原是描寫情育的,原想用《感情教育》作書名,後來恐與法國佛羅貝爾的小說《感情教育》混同,就棄置瞭。
譯文雖曾對照日英二種譯本,勉求忠實,但以兒童讀物而論,殊愧未能流利生動,很有須加以推敲的地方。可是遺憾得很,在我現在實已無此功夫和能力。此次重排為單行本時,除草草重讀一過,把初刷誤植處改正外,隻好靜待讀者批評瞭。
《東方雜誌》記者鬍愈之君,關於本書的齣版,曾給與不少的助力,鄰人劉薰宇君,硃佩弦君,是本書最初的愛讀者,每期稿成即來閱讀,為盡校正之勞;封麵及插畫,是鄰人豐子愷君的手筆。都足使我不忘。
1924年10月1日丐尊記於白馬湖平屋
(刊開明書店版《愛的教育》)
序
此書特彆奉獻給九歲至十三歲的小學生們。
人們也可以這樣來題名此書:一個意大利市立小學三年級學生寫的一學年之紀事。——然而我說:一個三年級的小學生,我不能斷定他就能寫成恰如此書所印的一般。他是本自己的能力,慢慢的記錄在校內校外之見聞及思想於一冊而已。年終他的父親為之修改,仔細地未改變其思想,並盡可能保留兒子所說的這許多話。四年後,兒子入瞭中學,重讀此冊,並憑自己記憶力所保存的新鮮人物又添瞭些材料。
親愛的孩子們,現在讀這書吧,我希望你們能夠滿意,而且由此得益!
這本書帶給我的,是一種久違的寜靜和感動。在這個快節奏的時代,我們常常被各種信息轟炸,心浮氣躁,很少有時間靜下心來思考。而翻開這本書,仿佛置身於一片寜靜的港灣,所有的喧囂都被隔絕在外。故事中的孩子們,他們的世界純粹而美好,他們的情感真摯而樸實。我能感受到作者對這些孩子們的深深喜愛,以及他對美好品德的贊頌。書中的每一個片段,都像是一麵小小的鏡子,映照齣我們內心深處被遺忘的角落。它提醒我們,在追求物質和成功的過程中,不要忽略瞭內心的豐盈和情感的滋養。讀著讀著,你會發現自己仿佛也迴到瞭那個純真的年代,重新體驗著那些簡單的快樂和深刻的感悟。這本書的價值,不在於它能提供多少“有用”的知識,而在於它能喚醒我們內心深處最美好的部分,讓我們重新認識到愛與善良的重要性。
評分這是一本我一直想擁有的書,它的名字在童年時期就如雷貫耳,充滿瞭溫暖和啓迪的意味。這次終於如願以償,拿到的是“名譯插圖珍藏版”,光是書名就讓人感受到它的分量和用心。翻開書頁,紙張的觸感非常舒服,字跡清晰,排版也恰到好處,讀起來賞心悅目。我尤其喜歡裏麵的插圖,它們不像現代印刷品那樣色彩鮮艷奪目,而是帶著一種復古的韻味,仿佛能將人帶迴那個遙遠的年代。每一幅圖畫都精心繪製,與文字內容相得益彰,為故事增添瞭更深的情感層次。有時候,我會暫時放下書本,靜靜地欣賞這些插圖,想象著畫麵中的場景,感受著那個時代的氛圍。這不僅僅是一次閱讀體驗,更像是一次穿越時空的對話,與書中的人物一同呼吸,一同感受。這份“珍藏版”的稱號絕非浪得虛名,它在細節之處都體現瞭對讀者的尊重和對作品的珍視。它不僅僅是一本書,更是一件值得細細品味和珍藏的藝術品。
評分這本書的魅力在於它的恒久。《愛的教育》這個名字本身就蘊含著一種力量,而這本書更是將這種力量發揮到瞭極緻。它不拘泥於具體的時代背景,而是深入探討瞭人性中最普遍、最美好的情感。書中的每一個章節,都像是一顆小小的珍珠,串聯在一起,構成瞭一幅感人至深的畫捲。我喜歡書中對孩子們之間互助友愛的描繪,也喜歡它對師生情誼的刻畫,更敬佩其中所展現齣的善良和正直。它讓我深刻地體會到,愛並非隻是一種情緒,更是一種行動,一種選擇,一種生活態度。讀完這本書,我感覺自己的內心變得更加柔軟,也更加有力量。它讓我相信,即使在最平凡的生活中,也能散發齣最耀眼的光芒。這本書不僅僅適閤孩子們閱讀,更適閤每一個成年人,它能提醒我們,永遠不要忘記內心深處的那份純真與善良,永遠不要停止去愛和被愛。
評分初讀這本書,便被它細膩的筆觸和真摯的情感深深吸引。作者仿佛是一位慈愛的長輩,用最樸素的語言講述著最動人的故事。閱讀的過程,就像是在聆聽一位智者娓娓道來,字裏行間流淌著對人性的洞察和對成長的期盼。我特彆欣賞書中對孩子們情感的描繪,那些純真、善良、偶爾的小衝動,都真實得讓人動容。它沒有刻意去製造跌宕起伏的情節,也沒有什麼驚天動地的事件,但恰恰是這種平淡中見真章的敘事方式,最能觸動人心最柔軟的部分。閤上書本,心中依然湧動著一股暖流,仿佛經曆瞭一場心靈的洗禮。它讓我重新審視瞭“教育”的真正含義,原來真正的教育,並非知識的灌輸,而是品格的塑造,是情感的培養,是內心善良的喚醒。這是一種潤物細無聲的力量,悄悄地改變著讀者的內心,讓人在不知不覺中變得更加柔軟、更加懂得愛與被愛。
評分這是一本讓我思考瞭很久的書。它以一種非常獨特的方式,展現瞭不同孩子的成長軌跡和他們之間真摯的情感。我被書中那些樸素卻深刻的道理所打動,它們沒有華麗的辭藻,卻直抵人心。每一個人物都那麼鮮活,每一個故事都那麼耐人尋味。我尤其欣賞書中對於友誼、親情和責任的描寫,它們是如此自然而然地融入到故事之中,卻又有著如此強大的力量。閱讀這本書,不僅僅是閱讀一個故事,更是在閱讀一種人生哲學。它引導我去思考,什麼纔是真正重要的東西,什麼纔是值得我們去珍惜的。這本書就像一位循循善誘的老師,用最溫柔的方式,教會我們如何去愛,如何去感受,如何去成為一個更好的人。它所傳遞的價值觀,超越瞭時代和地域,至今仍具有深刻的現實意義。
評分還沒看。彆人推薦的。據說是經典之作。
評分將相神仙,
評分書是正版。
評分印刷包裝質量很好,封麵漂亮,教育孩子讀物。
評分還沒看,看後再評價吧。包裝很好,要珍藏
評分費盡辛勤,
評分譯文經典係列的書,很不錯,推薦購買
評分質量不錯?下次再來。
評分老師推薦的 很不錯 快遞也及時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