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传学(第三版 导读本)

遗传学(第三版 导读本)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Ivor,Hickey 著
图书标签:
  • 遗传学
  • 分子生物学
  • 生物科学
  • 生命科学
  • 医学遗传学
  • 教材
  • 导读
  • 第三版
  • 高等教育
  • 生物技术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科学出版社
ISBN:9787030252272
版次:3
商品编码:11869969
包装:平装
丛书名: 精要速览系列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09-08-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444
字数:623000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编辑推荐

适读人群 :本书适合普通高等院校生命科学、医学、农学等相关专业使用,也可作为双语教学参考教材使用。
  《精要速览系列:遗传学(第三版 导读版)》适合普通高等院校生命科学、医学、农学等相关专业使用,也可作为双语教学参考教材使用。

内容简介

  《精要速览系列:遗传学(第三版 导读版)》是国外教材“BestSeller”榜的上榜教材。该系列结构新颖,视角独特;重点明确,脉络分明;图表简明清晰;英文自然易懂,被国内多所重点院校选用作为双语教材。第三版在第二版基础上进行修订。对人类基因研究、RNA调控、组蛋白修饰、表观遗传学、人类进化等新近研究进行重点补充和调整,其他各章节也进行了修订。

目录

前言
缩略词
A分子遗传学
A1DNA结构
A2基因
A3遗传密码
A4基因转录
A5转移RNA
A6核糖体RNA
A7信使RNA
A8翻译
A9DNA复制
A10原核生物基因表达调控
A11真核生物基因表达调控
A12表观遗传学与染色质修饰
B基因组
B1染色体
B2细胞分裂
B3原核生物基因组
B4真核生物基因组
B5DNA突变
B6诱变剂和DNA修复
B7重组
B8噬菌体
B9真核生物的病毒
B10基因组分析
C遗传机制
C1基础孟德尔遗传学
C2孟德尔遗传学(续)
C3减数分裂和配子形成
C4连锁
C5细菌间的基因转移
C6真核生物细胞器中的基因
C7数量遗传
C8性别决定
C9性别和遗传
C10近交
C11概率
C12适合度检验:卡方和精确度检验
D群体遗传学与进化
D1简介
D2通过自然选择的进化
D3群体中的基因:哈迪一温伯格平衡
D4遗传多样性
D5新达尔文进化论:选择作用于等位基因
D6染色体在进化中的变化
D7物种和物种形成
D8多倍性
D9进化
D10人类的进化
E重组DNA技术
E1DNA研究技术
E2RNA研究技术
E3DNA克隆和转染
E4生物信息学
F人类遗传学
F1遗传病
F2遗传筛选
F3基因与癌症
F4基因治疗
G遗传学的应用
G1遗传学在法医学中的应用
G2生物技术
G3转基因学
G4伦理学问题
进一步阅读的文献和有用的网站
索引

精彩书摘

  Undercertainconditionsbacteriophages(SectionB8)(usuallyabbreviatedto'phages')canfacilitatethetransferofgenesbetweenbacteria.Theprocessisknownastransduction.Itdependsonerrorsinphagereplication,artdisparticu—larlyusefulinfinestructuremappingofbacterialgenes.
  Phagescanbedividedintotwoclasses,virulentortemperatedependingonhowtheybehaveafterinfectionofabacterium.Whenavirulentphageinfectsabacteriumittakesoverthesyntheticmachineryofthehostandusesitasafactoryfortheproductionofnewphageparticles.Thebacteriumsubsequentlylysesliberatingalargenumberofphages.Temperatephageshaveachoicebetweenthelyticlifecycledescribedaboveandanalternahvelysogenicpathway.ThelatterinvolvesintegraHonintothehost'schromosomewherethephage,nowtermedaprophage,isdormantandreplicatesalongwiththerestofthehostchromosome.Anexampleofatemperatephageisλ.Thiscanintegrateintothebacterialchromosomeonlyataspeaficsite,betweenthebacterialgenesgalandbio.Thebacteriumisunaffectedbutisimmunetofurtherinfectionwiththesamestrainofphage.Occasionallywithlowfrequencytheprophagelosesitsdormancyandconvertstothelyticcycle,replicahngphagesandlysingthebacterium.Thelyticphasecanbeinducedinlysogenicbacteriabytreatmentwithmutagenssuchasultravioletlight.Themodeoftransferofbacterialgenesdependsonthephagelifecycle.
  ……

前言/序言


基因的奥秘:生命蓝图的深度探索 图书名称:基因的奥秘:生命蓝图的深度探索 图书简介 生命,这个复杂而精妙的系统,其核心驱动力在于基因。本书旨在带领读者穿梭于分子生物学和经典遗传学的交汇点,深入剖析生命信息的编码、传递、表达与调控机制。我们力求提供一个既严谨又富有洞察力的视角,揭示从单细胞生物到人类社会中,遗传学如何作为理解生命现象的基石。 第一部分:遗传的物质基础与经典定律的回归 本卷首先奠定了理解现代遗传学的理论框架。我们不会仅仅满足于孟德尔定律的表面叙述,而是深入探究染色体理论的形成,追溯萨顿和鲍文的工作,以及摩尔根实验室如何将抽象的遗传规律与具体的细胞结构联系起来。读者将理解基因在染色体上的线性排列,以及减数分裂过程中如何确保遗传变异的产生与维持。 1.1 孟德尔的遗产与细胞学基础: 详细阐述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背后的细胞学机制。通过对豌豆实验的重新审视,结合早期显微镜技术的发展,勾勒出遗传学从经验科学向细胞生物学过渡的关键时期。重点探讨了联会、同源染色体分离与非同源染色体组合的精确时空控制。 1.2 基因的物理载体: 深入介绍噬菌体和细菌转化实验(如Griffith和Avery-MacLeod-McCarty实验)如何确凿地证明DNA是遗传物质。随后,我们将详述沃森和克里克构建的双螺旋模型,并分析DNA的结构特性——碱基互补配对、半保留复制——如何完美契合了遗传信息的存储和复制需求。对DNA拓扑结构(如拓扑异构酶的作用)的讨论,将为理解复杂真核生物基因组的包装提供基础。 第二部分:分子遗传学的革命:从DNA到蛋白质 现代遗传学,其核心在于阐明“中心法则”的各个环节。本部分将细致入微地解构信息流动的过程,从DNA序列的转录到蛋白质的精确翻译。 2.1 转录的精细调控: 探讨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中RNA聚合酶的结构与功能差异。重点解析真核生物中复杂的转录起始机制,包括启动子、增强子、沉默子以及各类转录因子(如TBP、TFIIH)如何协同作用,实现对数万个基因的精准开启与关闭。我们将详细讨论RNA剪接(Splicing)的机制,包括内含子的识别、剪接体的组装,以及可变剪接(Alternative Splicing)在增加蛋白质多样性方面的巨大贡献。 2.2 翻译的普适性与精确性: 深入分析遗传密码的本质——为何是三联体、普遍性与例外(如真菌和线粒体的密码子差异)。详细描绘核糖体(70S和80S)的结构,以及tRNA如何充当“适配器分子”。从起始、延伸到终止,每一步的分子事件都将得到细致的剖析,特别是对核糖体催化活性的讨论,将揭示生物体内最高效的聚合反应之一。 2.3 基因表达的后期调控: 阐述转录后修饰(如mRNA的加帽、加尾、m6A修饰)对mRNA稳定性和翻译效率的影响。我们还将探讨RNA干扰(RNAi)通路,包括siRNA和miRNA的作用,如何作为一种普遍的基因沉默机制,在发育、防御和疾病中发挥关键作用。 第三部分:基因组的组织与调控:复杂性的起源 理解单个基因的功能只是第一步,要认识生命的多样性,必须掌握基因组的宏观组织结构及其调控网络。 3.1 染色质的动态重塑: 真核生物的基因组被包裹在复杂的染色质结构中。本部分详细介绍组蛋白的化学修饰(乙酰化、甲基化、磷酸化等)如何影响染色质的可及性(“组蛋白密码”)。深入探讨SWI/SNF等染色质重塑复合物的作用,解释细胞如何在不改变DNA序列的情况下,快速改变基因的可读性。 3.2 调控元件与网络: 超越单一增强子的概念,本节重点阐述调控元件的协同作用。讨论基因组区域学(Topologically Associating Domains, TADs)的概念,以及CTCF蛋白和Cohesin复合物如何构建三维基因组结构,从而调控远端调控元件与靶基因的物理接触。在此基础上,我们将引入计算生物学的方法,用于绘制和分析复杂的基因调控网络(GRNs)。 3.3 基因组的进化与变异: 探讨突变(点突变、插入缺失、拷贝数变异)的来源和后果。对比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的基因组大小和结构差异,分析内含子、转座子(“跳跃基因”)对基因组动态演化的影响。重点讨论基因家族的形成、基因重复与丢失在物种适应性中的角色。 第四部分:人类遗传学与新兴领域的前沿 本部分将视野拓展至人类,探讨遗传学在健康、疾病和技术应用中的前沿进展。 4.1 人群遗传学与疾病溯源: 分析人类基因组的变异图谱(如dbSNP、1000 Genomes Project)。详细讲解常见多基因疾病(如糖尿病、心脏病)的遗传风险评估,以及单基因遗传病(如囊性纤维化、亨廷顿舞蹈症)的致病机理和遗传咨询原则。 4.2 表观遗传学的深入剖析: 重新审视遗传信息如何绕过DNA序列本身发生代际传递。重点分析DNA甲基化(CpG岛)和非编码RNA在稳定细胞身份和环境适应性中的作用。探讨父本/母本印记(Imprinting)现象,揭示基因组存在“单亲依赖性表达”的机制。 4.3 基因编辑技术的伦理与科学: 详细介绍CRISPR-Cas9系统的发现、工作原理及其在基础研究和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潜力。我们将客观讨论该技术带来的科学突破,同时也审慎地探讨其在生殖系编辑、精准医疗普及等方面引发的伦理和社会责任问题,引导读者进行批判性思考。 本书的目标读者是具有基础生物学背景,希望系统深入了解现代遗传学理论体系的研究人员、高年级本科生及研究生。通过严谨的逻辑和丰富的案例分析,读者将能够掌握解析生命现象核心密码的工具与视角。

用户评价

评分

不得不说,《遗传学(第三版 导读本)》在内容编排和叙述方式上,确实达到了一个相当高的水准。书中并没有一味地堆砌概念,而是巧妙地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这一点对我这个希望了解遗传学如何影响我们现实生活的人来说,是极大的福音。从疾病的遗传基础,到农业育种的最新进展,再到基因工程技术的伦理考量,作者都进行了鞭辟入里的分析。我特别喜欢其中关于基因组学和生物信息学的部分,虽然这部分听起来可能更偏向前沿科技,但书中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解释了这些技术的原理和意义,让我了解到人类基因组计划的深远影响,以及大数据如何在遗传学研究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书中穿插的“案例分析”和“思考题”更是极大地提升了我的参与感,它们不仅仅是简单的复习工具,更是引导我独立思考,将书本知识融会贯通的关键。我发现自己会主动去查阅一些文中提到的延伸阅读材料,这在以前是难以想象的。总而言之,这本书让我在学习遗传学的过程中,不仅增长了见识,更激发了探索未知的热情。

评分

这本书的写作风格着实让我眼前一亮,它摆脱了传统教科书的刻板印象,充满了人文关怀和科学的温度。作者在阐述科学原理的同时,也穿插了许多与遗传学相关的历史故事和人物传记,这使得整个阅读过程不再是枯燥的知识灌输,而更像是一场跨越时空的智慧对话。我能感受到作者对遗传学研究的热爱,以及他希望将这份热爱传递给读者的真挚愿望。书中的语言流畅自然,富有感染力,仿佛作者就坐在我身边,亲切地为我讲解每一个复杂的概念。即便是一些关于分子生物学实验操作的细节,也被描绘得绘声绘色,让我仿佛置身于实验室之中,亲眼见证科学研究的每一个环节。我特别欣赏书中对科学研究方法论的强调,它让我明白了“是什么”和“为什么”一样重要,理解了科学家是如何一步步通过实验证据来构建理论体系的。这种 pendekatan 极大地增强了我对科学的信任感和敬畏感。

评分

我必须说,《遗传学(第三版 导读本)》在提供信息的同时,也在潜移默化地塑造着我对于科学的理解。它不仅仅是一本知识的集合,更是一个思维的训练场。书中对一些争议性话题的探讨,比如基因编辑的伦理边界,就展现了一种审慎和负责任的态度。作者并没有直接给出答案,而是引导读者去思考不同的观点,权衡利弊,从而形成自己的判断。这种开放式的讨论方式,让我明白了科学研究并非总是非黑即白,而是一个不断探索、修正和完善的过程。书中对一些前沿研究的介绍,虽然篇幅不长,但却给我打开了一扇窗,让我看到了遗传学在未来可能的发展方向,比如个性化医疗、基因治疗等等。这种前瞻性的视角,让我在学习基础知识的同时,也能感受到科学的生命力和无穷潜力。总而言之,这本书不仅仅是传授了“是什么”,更教会了我“如何思考”,这对于一个初学者来说,其价值是无法估量的。

评分

这本《遗传学(第三版 导读本)》给我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它就像一位循循善诱的老师,将原本复杂枯燥的遗传学知识,以一种令人惊叹的清晰度和逻辑性呈现在我面前。作为一名对生命科学充满好奇但又缺乏专业背景的读者,我曾经对遗传学望而却步,总觉得它充满了晦涩难懂的专业术语和抽象的概念。然而,这本书彻底颠覆了我的看法。从开篇对DNA结构和复制的生动描绘,到深入浅出的基因表达调控机制,再到最后对遗传多样性及其演化意义的宏大视角,作者似乎总能精准地把握读者的理解脉络,适时地补充背景知识,用形象的比喻解释抽象原理。我尤其欣赏书中对经典遗传学实验的解读,那些跨越时空的科学探索过程被描绘得如同侦探故事般引人入胜,让我不仅仅是记住知识点,更是理解了科学研究的思维方式和严谨态度。那些精美的插图和流程图更是功不可没,它们将复杂的分子过程可视化,让我能够清晰地“看到”基因如何在细胞内工作,DNA如何传递信息。阅读这本书的过程,就像是在搭建一座知识的桥梁,每一章的结束,都让我感觉自己离理解生命的奥秘又近了一步,那种成就感是无法言喻的。

评分

作为一本导读本,《遗传学(第三版 导读本)》无疑扮演了一个极其成功的引导者角色。它没有试图将所有知识点面面俱到,而是精选了遗传学中最核心、最基础、也是最具有代表性的内容,并且以一种层层递进、由浅入深的方式呈现出来。对于初学者来说,这本导读本就像一座灯塔,指引着他们前进的方向,避免了在浩瀚的遗传学海洋中迷失。我发现,书中对每一个概念的引入都非常谨慎,总是会先从一个更宽泛的背景出发,然后逐步聚焦到具体的内容,再通过生动的例子来加以说明。即使遇到一些相对“硬核”的理论,作者也会在前后文中进行反复的铺垫和解释,确保读者能够循序渐进地理解。我尤其喜欢书中关于“遗传密码”的章节,它将抽象的碱基序列与生命活动直接联系起来,让我第一次真正体会到DNA的神奇之处。这本书的逻辑清晰,结构紧凑,每一部分都像是为下一部分精心铺垫,读起来顺畅无比,很少有“卡壳”的感觉。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