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古代漢語詞典 (全新雙色版)
:69.80元
作者:曾林
齣版社:暫無
齣版日期:2016-01-01
ISBN:9787557900151
字數:
頁碼:
版次:2
裝幀:精裝
開本:32開
商品重量:0.4kg
編輯推薦
字詞皆收,內容豐富;聯係教材,兼顧實用;特點在於注明詞性和詞類活用。
內容提要
本詞典從學生學習文言文和一般讀者閱讀古籍的需要齣發,收錄古漢語常用、次常用字7000個(包括繁體字、異體字);此外還收錄瞭古漢語常用復音詞10000餘條(包括部分百科行條目)。本詞典所選條目有的來自目前中學語文教材文言文,有的來自其他常見古代典籍,例句精短,難懂的例句附有注解或串講。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本詞典釋義簡明,在單字義項前標注瞭詞性,並結閤教學實際,指齣詞類活用的情況;部分單字下還設有【注】和【辨】,對學習古漢語容易齣錯的地方進行提示辨析。
目錄
凡例.......3
漢語拼音章節索引.....1
筆畫索引.....9
詞典正文.....1-1010
作者介紹
曾林,高中特級語文教師。在擔任高中語文老師前,還做過初中語文老師。熟悉教學大綱和文言文教學,熟悉考試要點和學生掌握的難點。
文摘
序言
說實話,我購買這本書是抱著極大的熱情希望它能彌補我在文言文閱讀中遇到的疑難雜癥,尤其是那些在現代漢語中已經徹底消亡或變異瞭的詞匯。然而,實際使用起來,它的“新”體現在哪裏,我深感睏惑。所謂的“全新”,似乎隻停留在“印刷工藝升級”的層麵,而非“釋義體係重構”。很多我期待的生僻詞條,比如某些戰國竹簡或魏晉筆記中特有的錶達,要麼乾脆沒有收錄,要麼就是收錄瞭,但給齣的解釋過於保守和籠統,仿佛是套用瞭通用的中古漢語定義,缺乏對特定曆史時期語境的敏感度。例如,我試著查找一個與古代官製相關的復閤詞,它隻給齣瞭組成詞的單個解釋,卻完全沒有對這個組閤詞在特定朝代的功能性定義,這對於考據者來說,價值幾乎為零。更令人惱火的是,它的引文來源標注極其隨意,很多引用的齣處模糊不清,甚至有幾處我對照原典後發現,引文的斷句和上下文的選取都有失偏頗,這在一部嚴肅的工具書中是不可接受的錯誤。工具書的核心在於準確和可靠,而這本詞典在準確性上,起碼在我初步的檢索中,錶現得並不盡如人意。
評分這本詞典的“雙色”噱頭,在我看來,更像是對成本的過度投入和對核心內容的忽視。如果一部詞典的內涵不夠紮實,再華麗的外錶和新穎的色彩搭配也隻是空中樓閣。讓我非常失望的是它的檢索係統。古代漢語詞典的便利性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其編排結構,是遵循部首、筆畫,還是采取音序?這本書采用瞭似乎是混閤型的方案,但實際操作起來卻異常彆扭。當我按照部首查找時,會發現一些本該歸屬的詞條被放在瞭生僻的檢索入口;而當我想通過拼音快速定位時,又會遇到大量同音異義詞,其區分標準和提示係統做得非常不夠人性化。如果一個讀者要花上比預期多一倍的時間來“對付”詞典本身而不是內容,那麼這部詞典在實用價值上就大打摺扣瞭。我希望工具書是能幫我節省時間的助手,而不是一個需要我花費精力去“破解”如何使用的謎題。這種糟糕的用戶體驗,讓我想立刻把它扔迴書架,轉而使用那些經過時間檢驗的經典版本。
評分總而言之,我對這本《古代漢語詞典 (全新雙色版)》的綜閤評價是:營銷噱頭大於實際進步。它似乎在嚮市場宣告“我們更新瞭”,但這種更新並未觸及古代漢語研究的核心痛點,即釋義的深度、引文的可靠性以及檢索的便捷性。雙色印刷帶來的視覺衝擊感,很快就被冗餘的解釋、模糊的邏輯和令人費解的排版所取代。它沒有提供任何超越現有權威工具書的獨特視角或更精細的考量。對於一個嚴肅的古代漢語學習者而言,我們需要的不是一本顔色更鮮艷的字典,而是一個能夠精準、可靠地指引我們穿越曆史文本迷霧的燈塔。這本書給我的感覺,更像是齣版社為瞭清理庫存或迎閤市場對“新版”的盲目追求而推齣的一款産品,其內在價值與它所宣揚的“全新”標簽之間存在著巨大的鴻溝。我更願意將時間投入到那些內容充實、邏輯清晰的老版本中去,至少它們不會在關鍵時刻因為信息缺失或解釋含糊而誤導研究方嚮。
評分從裝幀設計的角度來品評,雖然我更看重內容,但作為一本價格不菲的“全新”版本,細節處理也應有相應的水準。這本書的紙張質感雖然厚實,但偏偏選擇瞭略帶反光的銅版紙(或者類似的材質),這在強光或日光下翻閱時,會造成嚴重的反光,使得某些淺色字體幾乎看不清。這完全違背瞭工具書應該具備的耐用性和易讀性原則。想象一下,一個在圖書館或光綫不佳的環境下需要使用它的人,會多麼痛苦。此外,詞典的裝訂方式也顯得有些過於“鬆散”,盡管它很厚,但感覺翻開到中間部分時,書脊的承重力似乎不夠強,我甚至擔心如果頻繁地查閱某些跨頁的詞條,會導緻書脊過早開裂。一本旨在長久使用的學術參考工具,其物理構造的穩固性是基礎中的基礎,而這本詞典在這方麵的錶現,實在讓我對其耐用性錶示擔憂,與其說是“經得起考驗”,不如說是“易碎的紀念品”。
評分這本號稱“全新雙色版”的古代漢語詞典,我拿到手後,最大的感受就是——厚重得有些過分瞭。光是掂量分量,就讓人覺得編者們的“誠意”十足。然而,翻開內頁,那種期待值就開始迅速滑坡。首先,它的排版設計實在是讓人不敢恭維,雙色印刷的目的是為瞭區分某些詞條的主次還是僅僅為瞭視覺上的“創新”?我實在看不齣來。很多常用詞的解釋,雖然字數不少,但總覺得抓不住重點,像是在原文裏東拉西扯,把一個核心意義用一大堆不必要的引文和旁徵博引給稀釋瞭。舉個例子,我查一個相對常見的“殆”字,本想看看它在不同時代語境下的精確含義差異,結果發現解釋冗長且囉嗦,最後的總結性論斷模糊不清,遠不如我案頭那本老舊的、單色的工具書來得乾脆利落。而且,雙色印刷帶來的那點微弱的區分度,在實際翻閱時,反而因為對比度設置不當,使得墨色深的和墨色淺的文字在某些紙張下會産生輕微的“洇”感,長時間閱讀下來,眼睛非常容易疲勞。對於需要精研古籍的人來說,這種閱讀體驗無疑是一種摺磨。這本書給我的感覺,更像是一個把所有能找到的例句都塞進去的“資料匯編”,而非一個經過精心提煉和梳理的權威工具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