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维吾尔语史研究/中国社会科学 院老学者文库》记述了:依据国内外关于古今维吾尔 语语法和各种文献的研究成果,以统一的音标表示突 厥文、回鹘文、喀喇汗王朝突厥文、察合台文和维吾 尔文的字母,阐述古今维吾尔语的语音、词汇、词法 、句法的发展演变。指出一些重大变化和特殊实例, 并探索其产生变化的社会原因或语言原因,从而展现 维吾尔族自信仰伊斯兰教后受到阿拉伯语、波斯语和 伊斯兰文化的深刻影响,导致其语音、词汇、语法的 固有规律发生变化。发展到现代维吾尔语,既保持突 厥语主要特点和群众口语接受了的阿拉伯语、波斯语 影响,又与时俱进地吸收了汉语新借词和俄语借词, 并对其语音结构产生影响。
作者简介
陈宗振,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研究员,汉族,南京人,1928年4月5日生,1955年毕业于中央民族学院民族语文系维吾尔语文专业。先后在中国科学院语言研究所、少数民族语言研究所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字改革委员会从事维吾尔语、裕固语调查研究,维吾尔新文字方案及正字法的研究,以及编写新文字教材、培训教师等工作。改革开放后在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从事古今维吾尔语、塔塔尔语、西部裕固语研究。主要研究成果有合著的《西部裕固语简志》《塔塔尔语简志》《中国突厥语族语言词汇集》《中国的语言》《维汉大词典》等,独著的《西部裕固语研究》,以及关于我国诸突厥语民族语言文化的论文数十篇。
目录
绪论
一 维吾尔族历史概述
(一)唐代以前的维吾尔族简况
(二)唐代的漠北“回纥”与“回鹘”
(三)高昌回鹘王国
(四)甘州回鹘王国
(五)喀喇汗王朝
(六)西辽与蒙古、元朝时期的回鹘(畏兀儿)
(七)察合台汗国
(八)叶尔羌汗国
(九)清朝时期
(十)民国时期
二 维吾尔族的文字及主要文献
(一)突厥文
(二)回鹘文
(三)喀喇汗王朝突厥文
(四)察合台文
(五)维吾尔文
三 维吾尔语的分类和分期问题
(一)维吾尔族社会的发展决定了古今维吾尔语各个历史时期的特点
(二)对于古今维吾尔语分类问题的基本认识
(三)古今维吾尔语的分期
壹 语音部分
一 元音的发展演变
(一)突厥文文献语言的元音
(二)回鹘文文献语言的元音
(三)喀喇汗王朝突厥文文献语言的元音
(四)察合台文文献语言的元音
(五)现代维吾尔语的元音
二 辅音的发展演变
(一)突厥文文献语言的辅音
(二)回鹘文文献语言的辅音
(三)喀喇汗王朝突厥文文献语言的辅音
(四)察合台文文献语言的辅音
(五)现代维吾尔语的辅音
三 音节类型的发展演变
(一)突厥文、回鹘文文献语言的音节类型
(二)喀喇汗王朝突厥文、察合台文文献语言的音节类型
(三)现代维吾尔语的音节类型
四 多音节词重音的发展演变
(一)突厥文文献语言和回鹘文文献语言多音节词的重音
(二)喀喇汗王朝突厥文文献语言和察合台文文献语言多音节词的重音
(三)现代维吾尔语多音节词的重音
五 元音、辅音搭配规律的发展演变
(一)元音与辅音之间的搭配规律
(二)元音和谐规律
(三)辅音替换规律
六 语音变化的发展演变
(一)相同文种文献语言的语音变化
(二)各文种文献语言的语音演变
贰 词汇部分
一词型的发展演变
(一)突厥文、回鹘文文献语言的词型
(二)喀喇汗王朝突厥文、察合台文文献语言的词型
(三)现代维吾尔语的词型
二 构词附加成分的发展演变
(一)突厥文、回鹘文文献语言的构词附加成分
(二)喀喇汗王朝突厥文、察合台文文献语言的构词附加成分
(三)现代维吾尔语的构词附加成分
三 词源的发展演变
(一)突厥文、回鹘文文献语言的借词
(二)喀喇汗王朝突厥文、察合台文文献语言的借词
(三)现代维吾尔语的借词
四 词的保存与消失
(一)保存至今的词
(二)旧词的逐渐消失
五 词的替换
(一)以阿拉伯语借词替换的
(二)以波斯语借词替换的
(三)以其他词替换的
六 新词的产生方式
(一)以固有词为基础构成派生词、谐音词或组成复合词
(二)以新旧借词为基础构成派生词、谐音词或组成复合词
七 词义的发展演变
(一)古今词义的扩大
(二)古今词义的缩小
(三)古今词义的改变
叁 词法部分
一 名词的发展演变
(一)名词的数
(二)名词的人称
(三)名词的格
二 形容词的发展演变
(一)突厥文、回鹘文文献语言的形容词
(二)喀喇汗王朝突厥文、察合台文文献语言的形容词
(三)现代维吾尔语的形容词
三 数词的发展演变
(一)突厥文、回鹘文文献语言的数词
(二)喀喇汗王朝突厥文、察合台文文献语言的数词
(三)现代维吾尔语的数词
四 量词的发展演变
(一)突厥文、回鹘文文献语言的量词
(二)喀喇汗王朝突厥文、察合台文文献语言的量词
(三)现代维吾尔语的量词
五 代词的发展演变
(一)突厥文文献语言的代词
(二)回鹘文文献语言的代词
(三)喀喇汗王朝突厥文文献语言的代词
(四)察合台文文献语言的代词
(五)现代维吾尔语的代词
六 动词的发展演变
(一)动词的态
(二)动词的型
(三)动名词
(四)形动词
(五)副动词
(六)动词的人称
(七)系动词
(八)动词的条件式
(九)动词的祈使式
(十)动词的陈述式
(十一)动词的复合结构
七 副词的发展演变
(一)突厥文文献语言的副词
(二)回鹘文文献语言的副词
(三)喀喇汗王朝突厥文文献语言的副词
(四)察合台文文献语言的副词
(五)现代维吾尔语的副词
八 模拟词的发展演变
(一)喀喇汗王朝突厥文文献语言的模拟词
(二)察合台文文献语言的模拟词
(三)现代维吾尔语的模拟词
九 后置词的发展演变
(一)突厥文文献语言的后置词
(二)回鹘文文献语言的后置词
(三)喀喇汗王朝突厥文文献语言的后置词
(四)察合台文文献语言的后置词
(五)现代维吾尔语的后置词
十 连词的发展演变
(一)突厥文文献语言的连词
(二)回鹘文文献语言的连词
(三)喀喇汗王朝突厥文文献语言的连词
(四)察合台文文献语言的连词
(五)现代维吾尔语的连词
十一 助词的发展演变
(一)突厥文文献语言的助词
(二)回鹘文文献语言的助词
(三)喀喇汗王朝突厥文文献语言的助词
(四)察合台文文献语言的助词
(五)现代维吾尔语的助词
十二 感叹词的发展演变
(一)突厥文文献语言的感叹词
(二)回鹘文文献语言的感叹词
(三)喀喇汗王朝突厥文文献语言的感叹词
(四)察合台文文献语言的感叹词
(五)现代维吾尔语的感叹词
肆 句法部分
一 词组的发展演变
(一)突厥文、回鹘文文献语言的词组
(二)喀喇汗王朝突厥文、察合台文文献语言的词组
(三)现代维吾尔语的词组
二 句子成分和语序的发展演变
(一)突厥文、回鹘文文献语言的句子成分和语序
(二)喀喇汗王朝突厥文、察合台文文献语言的句子成分和语序
(三)现代维吾尔语的句子成分和语序
三 句子类型的发展演变
(一)突厥文、回鹘文文献语言的句子类型
(二)喀喇汗王朝突厥文、察合台文文献语言的句子类型
(三)现代维吾尔语的句子类型
结束语
附录主要参考文献
前言/序言
unll
维吾尔语史研究 引言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是历史的活化石。对于一个拥有悠久历史和灿烂文明的民族而言,其语言的演变过程不仅是语音、词汇、语法的变迁,更是其社会结构、政治格局、经济往来、文化交流乃至思维方式变迁的缩影。维吾尔语,作为突厥语族中最具代表性的语言之一,其丰富的历史积淀和独特的地理人文背景,使其语言史研究具有极其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 本书《维吾尔语史研究》旨在系统梳理和深入探讨维吾尔语漫长而复杂的历史发展脉络,揭示其在不同历史时期所呈现出的语音、词汇、语法特征,并追溯其与周边语言、民族文化的互动关系,以期勾勒出一幅清晰的维吾尔语演变图景。本书的研究将立足于多学科的交叉视角,融汇语言学、历史学、考古学、民族学等多方面的知识,力求从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的维度,为读者呈现一部严谨、翔实、富有洞察力的维吾尔语史。 第一编:早期历史与突厥语根源 维吾尔语的根源可以追溯到更古老的突厥语系。在本书的这一部分,我们将首先考察突厥语族及其早期语言的面貌。我们将深入研究古突厥语(Old Turkic)的文献,如著名的《阙特勤碑》、《毗伽可汗碑》等,分析这些早期文献所反映的语音、词汇和语法特点。这些碑文不仅是研究古突厥语的宝贵资料,更是理解维吾尔语早期形态的基石。 我们将重点关注古突厥语的音系特征,如元音和谐、辅音系统等,并探讨这些特征在后来的维吾尔语中是如何演变的。同时,我们也会分析古突厥语的词汇构成,追溯一些核心词汇的词源,并考察其在不同突厥语支语言中的传承和演变。在语法方面,我们将审视古突厥语的词形变化、语序规则,以及其与后来的维吾尔语在句法结构上的差异和联系。 这一部分的梳理,将为理解维吾尔语的“祖先”提供坚实的基础,为后续章节中维吾尔语的独立发展和演变奠定理论框架。我们将探讨早期突厥民族的迁徙、政治活动及其对语言传播和发展的影响,例如,早期突厥帝国的扩张如何在广阔的地域传播突厥语,并为后来不同突厥语分支的形成埋下伏笔。 第二编:古老维吾尔语的形成与早期发展 随着历史的演进,生活在漠北草原的维吾尔部落逐渐崛起,并建立了强大的回纥汗国。这一时期,维吾尔语开始展现出其独特的面貌。本书的第二编将聚焦于这一关键时期,即形成中的古老维吾尔语。 我们将深入研究考古发现和文献资料,特别是发现于敦煌、吐鲁番等地的古老维吾尔文文献,如《尔言》、《金光明经》等汉译本的维吾尔文抄本,以及一些早期宗教文献和世俗文献。这些文献的语言风格、词汇选择和语法结构,将成为我们研究的直接对象。 我们将详细分析古老维吾尔语的语音特点,包括音位变化、语音演变趋势,以及与古突厥语相比的异同。在词汇方面,我们将考察古老维吾尔语的词汇构成,重点关注其吸收的汉、藏、粟特语等周边语言的影响,以及这些外来词汇如何融入维吾尔语的体系。例如,佛教传入对维吾尔语词汇的巨大影响,许多梵语、梵巴利语词汇被引入,并被维吾尔语化。 语法方面,我们将考察古老维吾尔语的句法结构,分析其在词序、格标记、时体范畴等方面的发展,并与古突厥语进行对比。我们将探讨早期维吾尔社会的生活方式、宗教信仰、政治制度对语言特征的影响,例如,作为农业民族,其农业相关的词汇如何丰富;作为佛教信徒,宗教术语的流行程度。 这一部分的深入研究,将有助于勾勒出维吾尔语独立发展初期的基本轮廓,理解其在形成过程中所经历的语言融合与创新,为后续更复杂的语言演变打下基础。 第三编:中期维吾尔语的演变与多元化 随着维吾尔民族的迁徙和定居,以及其在不同政治实体中的发展,维吾尔语在漫长的历史时期呈现出更加复杂和多元化的面貌。本书的第三编将聚焦于这一时期,即中期维吾尔语的演变。 我们将重点考察不同时期、不同地域的维吾尔语方言差异,特别是东部维吾尔语(如基于畏兀儿文的语言)和西部维吾尔语(如可能存在的其他分支)在语音、词汇、语法上的区别。我们将分析这些差异的形成原因,例如,地理隔离、政治中心变迁、与其他民族的接触频率等。 在这一编中,我们将深入研究那些承载着丰富历史文化信息的文本,例如,蒙古帝国时期以及后续的察合台汗国时期,维吾尔文在官方文书、宗教典籍、文学作品等方面的广泛使用。我们将详细分析这一时期维吾尔语的词汇特点,特别是其吸收的蒙古语、波斯语、阿拉伯语等语言的影响,以及这些外来词汇在维吾尔语中的接受和演变过程。 在语法方面,我们将考察中期维吾尔语的句法结构,分析其在语序、谓语结构、从句连接等方面的进一步发展和规范化。我们将关注宗教翻译、法律文献、文学创作等对维吾尔语语法规范化的作用。 此外,我们将探讨在中期历史中,维吾尔语在不同政治和文化背景下的地位和作用,例如,作为官方语言、学术语言、宗教语言在不同时期的演变。通过对丰富多样的中期维吾尔语文献的解读,我们将揭示其在传播知识、记录历史、承载文化方面的巨大作用。 第四编:近代维吾尔语的形成与标准化 进入近代以来,随着社会变革和民族意识的觉醒,维吾尔语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本书的第四编将探讨近代维吾尔语的形成过程及其向标准化迈进的历程。 我们将分析近代维吾尔语在语音、词汇、语法上的主要变化,例如,新词的涌现、旧词的淘汰、语法结构的调整等。我们将考察近代维吾尔语在报刊、书籍、教育等领域的传播和应用,分析其在推动民族文化发展中的作用。 这一时期,文字改革和语言规范化成为重要的议题。我们将深入研究不同时期、不同地区出现的多种维吾尔文书写系统,如回鹘文、老维吾尔文、阿拉伯文书写的维吾尔文、以及现代拉丁字母和西里尔字母书写的维吾尔文等,分析它们在历史上的演变、优缺点及其对维吾尔语传播和发展的影响。 我们将重点梳理现代标准维吾尔语的形成过程,包括其在词汇上的整合,例如,如何从各种方言和外来语中选择和规范词汇;在语法上的统一,例如,如何确立一套相对统一的语法规则;以及在语音上的标准化,例如,以何种方言为基础进行语音规范。 我们还将探讨近代维吾尔语在文学创作、教育普及、媒体传播等方面的蓬勃发展,以及这些发展对维吾尔语的现代化和标准化进程所产生的影响。我们将分析近代以来,维吾尔语如何适应新的社会需求,如何成为现代社会交流和信息传播的重要工具。 第五编:当代维吾尔语的发展与未来展望 本书的最后一编将聚焦于当代维吾尔语的发展状况,并对其未来趋势进行展望。 我们将分析当代维吾尔语在语音、词汇、语法等方面的最新演变,特别是受到全球化、科技发展、信息技术等因素的影响而产生的新变化。我们将考察当代维吾尔语在不同社会领域,如教育、科技、经济、文化、互联网等方面的应用情况,以及其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我们将讨论当代维吾尔语研究的热点问题,例如,方言的保护与发展、语言政策的影响、双语教育的实践、维吾尔语数字化等。我们将分析在全球化背景下,维吾尔语如何保持其独特性,如何在与其他语言的交流中发展自身。 最后,本书将对维吾尔语的未来发展趋势进行展望,探讨其在继承传统、适应时代、面向未来方面的可能性。我们将强调语言研究的重要性,以及对维吾尔语历史和现状的深入理解,对于传承和弘扬维吾尔民族文化、促进各民族间的交流与理解具有不可估量的价值。 结论 《维吾尔语史研究》是一项系统而深入的学术探索,它不仅致力于钩沉梳理维吾尔语的悠久历史,更旨在揭示语言背后所承载的民族文化、社会变迁与文明演进。通过对维吾尔语不同历史时期的语音、词汇、语法进行细致入微的分析,以及对其与周边语言、文化的互动关系进行深入考察,本书力求为语言学界、历史学界以及对维吾尔文化感兴趣的读者提供一部具有参考价值的学术著作。本书的研究成果,将有助于我们更深刻地理解维吾尔民族的历史,更清晰地认识语言在人类文明进程中的独特作用,并为未来维吾尔语的保护与发展提供有益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