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蒂格勒自传:一个自由主义经济学家的自白 [Memoirs of an Unregulated Economist]

施蒂格勒自传:一个自由主义经济学家的自白 [Memoirs of an Unregulated Economist]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美] 乔治J.施蒂格勒(GeorgeJ.Stigler) 著,李君伟 译
图书标签:
  • 经济学
  • 自传
  • 自由主义
  • 回忆录
  • 施蒂格勒
  • 经济思想史
  • 市场经济
  • 学术著作
  • 芝加哥学派
  • 经济政策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机械工业出版社
ISBN:9787111538813
版次:1
商品编码:11934791
品牌:机工出版
包装:精装
丛书名: 诺贝尔经济学奖经典文库
外文名称:Memoirs of an Unregulated Economist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6-06-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208
字数:1

具体描述

产品特色

编辑推荐

20世纪杰出经济学家的自传
真实反映美国经济学家生态圈和生存方式
华章诺贝尔经济学奖经典文库,厉以宁、何帆专文推荐
站在巨人的肩头,眺望21世纪经济学的雄伟殿堂,经济学领域必备必读之书!

内容简介

  这部优美诙谐的回忆录,是20世纪伟大的经济学家之一乔治J.施蒂格勒的亲笔自传。本书涉及面宽广,既有作者对传统理论的看法,也强调了经济学家在公共事务中所扮演的角色。作为一名有才华的作者和杰出的经济学家,施蒂格勒以简明有趣的方式给读者展现了经济学问题。作为非常有影响的“芝加哥学派”的代表人物,施蒂格勒在本书还描述了这个学派的发展历史,介绍了其核心人物,其中包括弗兰克·奈特和米尔顿·弗里德曼等。

作者简介

乔治 J. 施蒂格勒(George J. Stigler,19111991)
20世纪杰出的经济学家之一,1982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公认的"信息经济学"和"管制经济学"的创始人, 经济学和法学交叉研究的带头人之一,芝加哥大学教授,同弗里德曼一起并称为芝加哥经济学派的领袖人物。
他因在"产业结构市场功能,以及公共领域管制的原因和效果"方面的贡献于1982年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他所提倡的信息研究方向如今已经成为经济学科中的显学,产生了多位诺贝尔奖得主。他对公共政策发表的意见也经常为政治人物所引用。
弗里德曼赞誉施蒂格勒是"以经济分析方法来研究法律与政治问题的开山祖师"。

精彩书评

怎样才能在经济学这样莫测高深的海洋中摆对自己的位置,了解自己应当从何处入门,以便跟上时代的步伐。机械工业出版社推出的这套"诺贝尔经济学奖经典文库"等于提供了一个台阶。
厉以宁
北京大学教授

这将是国内齐全的一套诺贝尔奖得主系列丛书,有助于我们对20世纪的经济学做出全面、深入的了解,也有助于我们站在巨人的肩头,眺望21世纪经济学的雄伟殿堂。
何 帆
中国社会科学院

目录

丛书序一(厉以宁)

丛书序二(何帆)

译者序

前言

引言经济学家是好人吗

1//第1章

出发

21//第2章

大学生活

28//我的学术旅程

32//大城市中的大学

41//第3章

大萧条和战争时期的经济学

55//第4章

科学的战略:国民经济研究局

63//第5章

“我找到了!”

81//第6章

垄断

97//永远的米恩斯

103//第7章

经济生活中的政府管制

113//第8章

作为专家的经济学家

127//第9章

保守派的门徒

137//第10章

芝加哥学派

145//芝加哥学派的成员

150//芝加哥学派在微观经济学领域所做的工作

154//芝加哥学派近年来的经济学研究

155//芝加哥学派的未来

159//第11章

学术自由与学术责任

169//第12章

学术生活中的战争

181//第13章

帝王般的学科

193//经济学的范围

195//第14章

对先贤的过度引用

209//出版说明

前言/序言

  引言经济学家是好人吗经济学家作为一个独立的物种,直到18世纪末期才首次被识别出来。1790年,英国伟大的哲学家、政治家埃德蒙·柏克(EdmundBurke)发表了他对欧洲未来的悲观预言:“骑士的时代已经结束,继之而来的将是诡辩者、经济学家和计算机的时代,欧洲的辉煌已经永远地消逝了。”这么小的群体可以摧毁一个如此伟大的文明,我想,经济学家们可以因此获得一些尊重,当然这种成就不可能赢得大家的喜爱或者崇敬。显然,柏克错了。历史已经证明,英国的19世纪是人类历史上的一个黄金时代,在经济、科学甚至道德领域都获得了长足进步。诡辩者无疑是一群吹毛求疵或不靠谱的热衷于推理的人,他们从来没有发挥过什么好作用,但经济学家和计算机都没有给社会制造什么麻烦,甚至他们为这个辉煌的世纪还贡献了一些力量。

  然而,贬损经济学家的传统已经形成,并且社会各阶层的人们都对此津津乐道。我并不准备一一细数这些贬损,它们往往是充满敌意的攻击,而非智慧的辩论。不过我对此充满了疑问,为什么谴责经济学家如此流行(即使假定他们理应受到谴责)?主要的原因显而易见—经济学家是对很多社会改进方案都会“泼冷水”的人,对于赞成这些方案的改革者和慈善家来说,经济学家只会令人感到绝望。

  手边现成的一个例子是托马斯·罗伯特·马尔萨斯(ThomasRobertMalthus),他就是通过令别人的希望破灭而使自己获得巨大声誉的典型。那时他刚从剑桥大学毕业,是一位年轻和蔼的牧师。他的父亲丹尼尔(Daniel)实际上是一位改革者,信奉卢梭(Rousseau)和英国无政府主义者威廉·戈德温(WilliamGodwin)的思想。1794年,丹尼尔出版了《政治正义》(PoliticalJustice)一书,批评把世界上各种麻烦的根源都归咎于婚姻和财产等制度安排的观点,认为只要制度运转良好,人类社会就可以臻于“至善”(或者至少可以达到道德优良、舒适安康的程度)。托马斯·罗伯特不同意父亲的看法,他相信自己发现了人类社会在通向“至善”道路上的一个无法逾越的障碍—“对性的热衷”。由于人类的繁育能力远远超出了人类本身和大自然所能提供的生存资源,因此这种“对性的热衷”将不可避免地导致出生的孩子数量远远大于世界所能养活的数量。马尔萨斯对自己的观点很自信,于1798年匿名出版了《人口论》(EssayonPopulation)。他本人因此赢得了不朽的声望,但他和经济学家们却长期戴上了“社会改进方案的冷血批评者”的帽子。他的这种悲观主义也成为经济学是一门“沉闷的科学”的来源。即使马尔萨斯的人口理论在1825年以后越来越不流行了(因为它是错的),经济学家仍然继续对社会改进方案持批评态度,哪怕是明显地对社会有益的方案。我特别喜欢的可以代表经济学家怀疑精神的例子,是杰出的爱尔兰经济学家芒梯福特·朗菲尔德(MountifortLongfield),他同时还是一位律师。

  在英格兰一些地区有一种风俗,即家境富裕的人们在小麦极度短缺的时候收购小麦,然后以半价卖给穷人。显然这些富人的行为是纯粹的利他主义的。1834年,朗菲尔德指出[在他的《演讲集》(Lectures)中],这些富人的做法完全或几乎完全是没有意义的。原因很简单:假定小麦短缺的情况一直持续到下一个丰收季的到来,那么穷人可以获得帮助的唯一途径是富人少吃些小麦—经济学家通过数学计算可以证明这一点。朗菲尔德天才般地证明:只是通过金钱在不同人手中买卖小麦,是不能在小麦收割之前生产出新小麦的,富人这种善行只是肥了谷物交易商。无论穷人能不能以半价购得小麦,他们最终为购买小麦花费的钱数一样多,获利的只是最初拥有小麦的人。这种最具善意的行为,最终毫无意义。

  经济学家的很大一部分社会职责,是依据经济学的逻辑给出苛刻精准的分析:无论是在朗菲尔德的时代,关于以半价向穷人出售小麦这一事例的分析,还是在我们这个时代,关于根据法令要求而设定最低工资或最高利率的分析,一如既往,概莫能外。经济学家总是为人们带来坏消息,也因此赢得“坏信使”的名声。

  我并不认为经济学家的这种社会职责无必要或者不重要。在一个人们努力想把事情办好却适得其反的社会,应该有人来指出这一点。就像医生有义务提醒病人,有些秘方对于治愈疾病毫无作用甚至还可能有害;或者像工程师有义务告诉立法机构,这个世界并不存在永动机一样。经济学家的职责也是如此。著名的古典主义学者、牛津大学教授本杰明·乔伊特(BenjaminJowett)对此的论述令人拍案叫绝。弗朗西斯·鲍尔·科布(FrancesPowerCobbe)—在维多利亚时代,此人以反对活体解剖而闻名于世,同时还是一个极端的女权主义者,曾经对经济学家发难。1861年,乔伊特针对科布的观点发表言论,为经济学家辩护:

  寥寥数行,对您惠赠我书谨致谢忱。我已拜读大作,并且非常喜欢。

  您的书论述了很多社会问题,简明扼要、笔触细腻,非常有意义。

  但是,请不要与政治经济学为敌:

  (1)因为政治经济学家是一个强大而又危险的群体;(2)因为一旦背离人都是自利的这一常识,法律就将漏洞百出;(3)(您可能不赞同)因为政治经济学家通过呼吁自由贸易等为劳工阶层争取到的利益,比所有慈善家所做的善行之和还要多。

  至于表达习惯,我希望尽可能避免使用像“使命”之类带有慈善行业特有的情感丰富的词汇,因为受过教育的人不太习惯使用这类词。当然,在募集善款的时候使用这样的表达方式还是非常必要的。而且毫无疑问,如果政治经济学家可以修正他们的表达习惯,他们也可以在募集善款时取得不错的成绩。世事如此纷繁复杂,阳光无法直接射入心灵。仅凭感觉,是无法引领人们寻找到探索社会的最佳途径的。

  您看,我试图将所有的人文学科都与政治经济学联系起来。也许会有人批评这种想法,认为这种联系是不可能实现的。请谅解,以上是我的考虑。

  如果想对上述颂扬进行反驳的话,是很困难的。经济学家大幅加深了我们对社会生活各方面的理解,而这正是科学家的职责所在。如果否认经济学家所做的这些贡献,难道不觉得无礼甚至是无知吗?经济学家的存在是必要的。即使人们同意这一点,也并不意味着要求他们一定要喜欢经济学家。就像对待殡葬行业的态度一样,人们可以不喜欢这一行业,但其存在确实必要。并不能确切地辨别经济学家到底是好人还是坏人。经济学家拥有的善良、勇敢、慷慨或者忠诚等美德并不比我们普通人多,当然也并不比普通人少。之所以他们希望别人多少给些褒扬,是因为他们稍稍有那么一点与众不同。其实我们也同样会有这样的要求。经济学有一整套具备可操作性的、可供实证检验的理论体系,是社会科学中唯一一门得到合理发展的学科(瞧,我是怎么说过谦虚来着的)。由于长期徜徉于经济科学中,经济学家的思维方式与常人稍有不同,我觉得这些不同将会非常有趣。


《施蒂格勒自传:一个自由主义经济学家的自白》—— 深度导读与历史背景 引言:市场的幽灵与制度的构建 本书并非仅仅是一部个人回忆录,它更像是一部深刻剖析二十世纪下半叶美国经济思想演变史的史诗。乔治·斯蒂格勒(George J. Stigler),作为芝加哥学派的奠基人之一,其学术生涯与公共政策的讨论紧密交织,深刻地影响了我们今天理解市场、规制和政府角色的方式。本书以其独特的视角,带我们走进了这位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的心路历程,探寻其思想如何从初露锋芒的青年学者,成长为一位对全球经济学界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巨擘。 第一部分:学术的启蒙与芝加哥的土壤 斯蒂格勒的早期经历,尤其是在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美国经济学界的勃勃生机中,构成了他思想形成的基石。他对于经济学的理解,深深植根于对市场机制的坚定信念以及对政府干预的审慎态度。 书中详尽描绘了当时芝加哥大学经济系的独特氛围。那是一个思想碰撞、学术自由受到高度尊重的环境。斯蒂格勒的导师和同侪,如弗兰克·奈特(Frank Knight)和雅各布·弗里德曼(Jacob Friedmman),为他提供了理解古典自由主义经济思想的坚实基础。这些早期的接触,塑造了他对“理性选择”和“价格信号”在资源配置中作用的深刻洞察。 斯蒂格勒坦诚地回顾了自己如何批判性地审视当时主流的新古典经济学模型,并开始探索更具现实意义的解释框架。他并不满足于抽象的数学推演,而是致力于将经济理论与真实世界的制度和激励结构相结合。这为他日后在管制理论和信息经济学方面的开创性工作埋下了伏笔。 第二部分:信息、规制与激励的再思考 本书最引人入胜的部分,在于斯蒂格勒对其核心研究领域的深度剖析。他以极其清晰的逻辑,挑战了传统经济学中对政府规制的看法。 传统观点认为,政府规制是为了弥补市场失灵,保护公众利益。然而,斯蒂格勒在其著名的“规制俘获理论”(Regulatory Capture Theory)中提出了颠覆性的观点:规制往往是被规制行业自身所寻求和利用的工具。通过细致的案例分析,他展示了规制如何被强大的既得利益集团所“俘获”,用以限制竞争、抬高价格,并为其自身牟利。这并非简单的腐败指控,而是一种基于理性经济人假设的制度分析。他认为,规制者和被规制者都是在既定制度框架下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行动者。 书中对信息不对称问题的探讨同样具有开创性。斯蒂格勒阐述了信息价值的核心地位,以及市场如何通过价格机制来传递和消化信息。然而,他也敏锐地指出了,当信息成本过高或信息分布极度不均时,市场效率可能会受到损害。他对于广告、信誉和专业认证等机制的分析,揭示了市场如何内生地发展出解决信息问题的机制,这直接影响了后续的消费者保护和市场透明度研究。 第三部分:政策的辩论与学者的责任 作为一位活跃在公共政策领域的学者,斯蒂格勒的自传毫不避讳地记录了他参与的重大政策辩论。他详细描述了自己如何运用经济学工具来分析反垄断法、职业许可制度和最低工资法等议题。 在讨论最低工资法时,他坚定地站在反对者的立场上,认为这种做法人为地提高了劳动力的价格,从而导致失业,特别是对低技能工人的冲击最为严重。他没有停留在理论推演,而是引用了大量的历史数据和跨国比较,试图用实证证据来支持其自由市场立场。 书中对于反垄断政策的论述尤为精辟。斯蒂格勒认为,现代反垄断的焦点应该放在“消费者福利”上,而不是仅仅关注市场份额或企业规模。他强调,一个庞大但效率高、价格低廉的企业对消费者而言,远比一堆分散但效率低下的竞争者更有益处。这种“效率优先”的观点,极大地推动了美国司法部在后来的反垄断案件中对市场后果的衡量。 第四部分:学者的孤寂与坚守 回顾他漫长的学术旅程,斯蒂格勒也坦诚地描述了作为一位坚持自由市场理念的学者所面临的压力和挑战。在社会思潮偏向政府干预的时代背景下,他的观点常常被视为异类或极端。 他描述了如何在一个充满了意识形态色彩的学术界中,坚持以实证和逻辑为武器,捍卫其经济学信条。他强调,经济学家的责任在于准确描述“事物本来的样子”(what is),而不是简单地倡导“事物应该是什么样的”(what ought to be)。这种对客观分析的执着,是理解他学术风格的关键。 本书的结尾,斯蒂格勒对未来经济学的发展提出了展望,并再次强调了自由市场作为一种发现过程和信息处理机制的优越性。他的回忆录,如同他一生的研究一样,充满了对制度的深刻洞察和对人类理性行为的务实理解,为后世的经济学者留下了宝贵的思想遗产。这本书无疑是理解二十世纪经济思想史,特别是芝加哥学派发展历程的必备读物。

用户评价

评分

“施蒂格勒自传:一个自由主义经济学家的自白”——这书名如同一个精心设计的引子,瞬间勾起了我的好奇心。它预示着一本不同于寻常传记的读物,它不仅仅是记录一个人的生平,更是一次关于思想深度的挖掘,一次关于理念形成的坦诚披露。我期待,这位“自由主义经济学家”的“自白”能够展现出一种不加修饰的真实,一种对自身学术追求和人生选择的深刻反思。想象中,他可能会在书中讲述自己如何从一个初涉经济学领域的年轻人,成长为一位有影响力的思想家,并在这个过程中,是如何形成并坚守自己“自由主义”的经济理念。我尤其好奇,他在面对一些备受争议的经济政策或理论时,是如何形成自己的判断的?他的“自白”是否会揭示出一些不为人知的学术斗争,或是对社会现象的犀利点评?这本书,对我而言,更像是一次与一位智者的深度对话,一次关于经济学、关于自由、关于社会发展方向的全面审视。我希望从中获得不仅仅是知识的增长,更是思想的启迪,以及对如何理解和参与我们所处时代经济变革的全新视角。

评分

《施蒂格勒自传:一个自由主义经济学家的自白》——这个书名本身就充满了故事感,仿佛一扇通往一个独特思想世界的大门。它暗示着,这不仅仅是一部流水账式的个人回忆,而更是一次深入的自我审视和坦诚的哲学宣言。我期待这位“自由主义经济学家”的“自白”,能够展现出他非凡的洞察力,以及他如何将经济学的抽象理论与纷繁复杂的现实社会融会贯通。我想知道,他是如何定义“自由主义经济学”的?这种理念在他的人生轨迹中扮演了怎样的角色?是否又曾面临过来自其他思想流派的挑战和质疑?我设想,书中的内容可能会包含他对重大经济事件的独到解读,他对经济政策的深刻评论,以及他在学术研究道路上遇到的那些关键性的转折点。这本书,对我来说,将是一次与一位思想巨擘的深度对话,一次关于市场、关于政府、关于个体自由的全面探索。我希望通过阅读,能够更清晰地理解经济学在塑造我们世界中的作用,并从中汲取智慧,提升自己独立思考和理性判断的能力。

评分

这本书的名字就充满了力量和一丝挑衅,“施蒂格勒自传:一个自由主义经济学家的自白”。光是这个书名,就足以吸引我这样的普通读者去一探究竟。我想象着,一位经济学家,而且是“自由主义”的,他会有怎样的视角来审视自己的生活和所处的时代?“自白”这个词更是暗示着一种坦诚,一种不加掩饰的剖析。我期待的不仅仅是关于经济理论的论述,更多的是他如何将这些理论融入生活,如何在经济世界的潮起潮落中找到自己的定位,甚至是在个人选择和公共政策之间做出艰难的权衡。他的“自白”会是关于成功与失败的坦诚记录吗?是对理想主义的坚持,还是对现实妥协的无奈?作为一名非经济学专业人士,我可能会从他的文字中学习到理解经济运行的简单而深刻的道理,更重要的是,我希望能够窥探到一位思想家在复杂社会中如何形成自己独立判断的思考过程。我尤其好奇,他所说的“自由主义经济学家”究竟意味着什么?是在市场竞争中的绝对自由,还是在规则框架下的个体选择?这本书,在我看来,不仅仅是一本经济学家的回忆录,更是一面镜子,映照出个体与社会、理论与实践、自由与秩序之间永恒的张力。我渴望从中获得启发,理解那些影响我们生活的经济现象背后,是否隐藏着更深层次的哲学思考。

评分

读到《施蒂格勒自传:一个自由主义经济学家的自白》这个书名,我的脑海中立刻勾勒出一位睿智而又可能有些特立独行的学者形象。想象中的他,可能并不是那种刻板的学院派,而是会在日常生活中捕捉经济的脉搏,并将其转化为深刻的见解。我对“自白”这个词尤其感兴趣,它似乎预示着一种打破传统学者形象的真诚。我期望书中会有许多生动的故事,讲述他如何从年轻时的懵懂走向成熟,如何在学术研究的道路上披荆斩棘,又如何在个人生活与社会责任之间寻找平衡。作为一名读者,我希望能透过他的眼睛,看到一个更加真实、更加人性化的经济学世界,而不是仅仅充斥着冰冷的数字和复杂的模型。他所倡导的“自由主义经济学”究竟是一种怎样的理念?它又如何在现实世界中得到体现,又面临着怎样的挑战?这本书,对我而言,更像是一次与一位智者的对话,一次关于思想、关于人生、关于社会的深刻探讨。我期待着在字里行间,发现那些能够触动我心灵,激发我思考的智慧火花,学习如何以更宽广的视野去理解我们所生活的这个充满变化的世界。

评分

《施蒂格勒自传:一个自由主义经济学家的自白》这个标题本身就有一种引人入胜的魔力,它承诺了一个关于思想形成和人生轨迹的深度探索。我预感这本书不仅仅是对经济理论的简单回顾,更是一次对个人思想演变历程的深刻剖析。这位“自由主义经济学家”的“自白”,让我期待其中会有对学术界内外各种思潮的直言不讳的评论,以及对一些重大经济事件背后逻辑的独到见解。我好奇,他作为一个在经济学领域有一定建树的人,他的“自白”会包含哪些鲜为人知的经历?是那些改变了他学术道路的顿悟时刻,还是那些让他重新审视自身理念的挑战与困境?更重要的是,我想了解他所理解的“自由主义”如何在经济实践中发挥作用,以及它在面对现实世界复杂性时的局限性。这本书,在我看来,提供了一个难得的机会,让我们得以从一位思想家的视角,去理解经济学不仅仅是抽象的理论,更是关乎人类福祉和社会发展的实际力量。我希望能从中学习到如何批判性地思考问题,如何保持独立判断,并如何在纷繁的世界中找到一条属于自己的理性之路。

评分

双11买了大量的书。京东的购物体验就是好,所以我把这段文字复制了下来,每次这段文字出现的时候,就代表我五星好评,当然,当我评论不是这段文字的时候,那说明。。。。。嘿嘿!!京东实力,相信京东,么么嗒!!

评分

这绝对是一本好书,好书。

评分

这绝对是一本好书,好书。

评分

快递员态度很好 书不错

评分

双11买了大量的书。京东的购物体验就是好,所以我把这段文字复制了下来,每次这段文字出现的时候,就代表我五星好评,当然,当我评论不是这段文字的时候,那说明。。。。。嘿嘿!!京东实力,相信京东,么么嗒!!

评分

好评!

评分

双11买了大量的书。京东的购物体验就是好,所以我把这段文字复制了下来,每次这段文字出现的时候,就代表我五星好评,当然,当我评论不是这段文字的时候,那说明。。。。。嘿嘿!!京东实力,相信京东,么么嗒!!

评分

不错不错不错不错不错不错不错不错不错不错不错不错不错1

评分

非常不错的图书,很值得拥有和阅读。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