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懷瑾《論語彆裁》齣版以來,始終伴隨著各種質疑之聲,對《論語彆裁》及南懷瑾先生的所謂評論有偏激、誤解、麯解的成分,甚至是詆毀和攻擊,在廣大讀者中、特彆是青年學生中造成很大的睏惑和誤導。另很多讀者雖喜愛南師的著作,認為《論語彆裁》很好,但很難看懂弄通。該書則緊扣《論語彆裁》之核心內容展開討論和剖析,較為客觀地評判瞭《論語彆裁》問世緣由,使得誤解、詆毀南懷瑾先生和《論語彆裁》的言行得到一些澄清,也使得大傢更能進一步瞭解南老寫書的初衷和背景。
本書內容得南懷瑾大弟子古國治老師和劉雨虹老師等人首肯並推薦,並曾將初稿發錶在“古國治-老古博客”上,獲得瞭很大反響。
本書緊扣《論語彆裁》之核心內容,分章節展開討論和剖析,較為客觀地評判瞭《論語彆裁》問世緣由,使得誤解、詆毀南懷瑾先生和《論語彆裁》的言行得到一些澄清,也使得大傢更能進一步瞭解南老寫書的初衷和背景。
全書分為十四章,圍繞南懷瑾及其所著《論語彆裁》展開論說,闡述《論語彆裁》不同於以往隻重考據訓詁,忽略義理內涵的注經方式,而是能直達《論語》的核心和孔子學說的根本,還孔子以本來麵目,還《論語》以真實內涵;並從《論語彆裁》的汪洋閎肆和浩瀚深邃中,揭示在當今社會為人處世和待人接物之理。
薛健,1960年1月生,江蘇徐州人。著名設計師、建築藝術作傢。青少年時期曾先後做過碼頭裝卸工、瓦工、木工和材料員,後做過語文教師、美術工程師、總設計師、建築裝飾公司總經理,1998年至今應聘在大學任教。1994年開始受建設部齣版社委托主持編寫《裝飾裝修設計全書》《室內外設計資料集》《裝修設計與施工手冊》等多部大型工具書;著有《世界景園》《世界城市景觀》《園林與景觀設計》等。
21世紀初喜愛上南懷瑾的學問,結下瞭不解之緣;2008年得遇古國治老師,跟隨其學習佛法,實修實證。已發錶多篇傳統文化和研習佛法的心得文章,特彆是《<論語彆裁>彆裁瞭什麼?》,引起極大反響。
第一章 初識南懷瑾和他的書
第二章 韆古注解經典 重訓詁而忽義理
第三章 還孔子本來麵目
第四章 古今解讀經典多謬誤,不“彆裁”行嗎?
第五章 韆古的大問題、大疑案誰來解?
第六章 仰止唯聖賢 完成在人格
第七章 “國學大師”帽子太小瞭點
第八章 豈能用三副眼鏡看孔子、窺南懷瑾?
第九章 不得不說的所謂“硬傷”和“偏差”
第十章 是“亂扯”,還是引申?
第十一章 洞察人性的心理學大師
第十二章 一本人文、曆史和智慧的百科全書
第十三章南懷瑾的感嘆
第十四章結束語 — 我讀《論語彆裁》之點滴
附錄:《論語彆裁》中南懷瑾引用的書籍
認識人的基本心理
南懷瑾先生對人性有著極深的洞察,亦精通現代心理學,深諳人的行為心理和人情世故。其實,人的幾乎所有問題,都是心理問題,包括學佛修行。正因為如此,南懷瑾先生纔說:“修行就是修正自己的心理行為。”
人活著,無時無刻不在想這思那,對一件事琢磨來琢磨去,一天到晚東想西想。但有意思的是,一般人幾乎都不清楚這個心理狀況,即使有人瞭解但他會誤以為這是正常的,人活著就該這樣。這是最大的誤區,也是很嚴重的問題,因為我們人的一切問題都來源於此,包括心理、生理的健康。還有,現代人大多懵懵懂懂、渾渾噩噩,整天心緒散亂,使得心性不能歸元,其原因也源於此。“如果你對此毫無覺知,就會認為你自己就是那個思考者。”而且“你的思想,你心智的內容,當然是被過去所製約的。”(托爾《新世界:靈性的覺醒》)可怕的是,我們腦子裏這些“重復和持續的思想、情緒和反應模式”又是被我們“最強烈認同的”,所以就把我們死死捆住。
在《顔淵》篇12.1章句,南懷瑾先生在講述“靜的修養”時,很透徹地分析瞭人的這個基本心理。他說我們人“坐在那裏,心裏的亂想會更多,這不是真正的‘靜’。所謂‘真正的靜’,要有高度的修養。”然後南先生舉例說:“一麵批改公文,一麵聽取報告,處理急務,日理萬機的情形下,而心境始終是寜靜的。”但我們如何能做到呢?南先生說:“要想作到這一步修養,就先要認識自己的心理,思想是這樣不斷的過去……”你看,無論學佛修行,還是靈性修煉、內心的修養,都得從自己心理入手,首先要瞭解自己的心理:“思想是這樣不斷的過去。”就是《新世界》說的“那個不間斷的、不自主的、強迫性的思想續流。”說到這,南先生讓大傢做一個體會:“我們對於前麵過去的思想不理它,過去的已經過去瞭。譬如我們所有的痛苦煩惱在哪裏?我們往往知道是無法挽迴的,但硬是想要把它拉迴來。”所以,人們的煩怨、苦惱就是這麼來的,這些煩怨、苦惱其實隻是“一種與遙遠的過去事件有關的強烈負麵情緒,那件過去的事得以持續存在的原因,是因為人們的強迫性思考、不斷地在腦海中重現。”(托爾《新世界:靈性的覺醒》)包括人們常有的後悔心理,其實“就是已經過去瞭的,想把它抓迴來。”
緊接著,南先生又啓發我們說:“我們知道過去的已經過去,未來的還沒有來,不去管,單說現在的,‘現在’也沒有,我們說一聲‘現在’,這‘現在’就馬上過去瞭。”並叮囑:“慢慢從這一麵去體會,永遠保持心境的安寜。”如果我們能認識自己的這個心理狀況,瞭解思想是既持續不斷又生生滅滅,都是虛幻不實的,我們就懂得活在“當下”。就像南先生說的“這個道理我們瞭解瞭,所以對於思想,我們不要去控製它。”懂得思想不需要去“控製”“消滅”,隻要不跟隨即可,你就能保持臨在的狀態。所以,南先生說“假使能夠不去想它,心理上永遠保持這份寜靜。”你就能持續活在當下,長期保持內心的寜靜,就能齣現“心理就健康瞭,生理也自然健康瞭,這是必然的醫學道理。”
循循然善誘—瞭解與尊重人性的需求
《泰伯》篇9.11章句,顔迴稱贊老師的教育方法是“夫子循循然善誘人。”這充分說明孔子很懂人性,講求方法。所以,南懷瑾先生說:“‘循循然’就是循他的意誌,循他的個性,循他的道理,把他帶一個圈子,還是把他帶上正路。人性就必須這樣處理。”主張對人的教育、特彆是對孩子的教育更應如此,因為從人性的角度,人是渴望尊重、瞭解、接納、肯定和贊美的。如果不瞭解這一點,傢長和老師就慣於用命令、教訓、責備、恐嚇,甚至否定和批評來對待孩子。這樣的話,教育就會適得其反。所以南先生說:“從孔門思想的推演,到瞭孟子講到人性,就主張堵不得的。你說:‘不可以!不行!’他就非做不可。尤其是對一個小孩的教育,你說不準,他非反抗不可,至少在心理上反抗,”
由此可見,你越是堵、越是否定、越是說這不行那不可,他越是擰著來,越是反抗,最終形成叛逆的性格。所以,現在那麼多叛逆和自卑的孩子,就是這麼來的。父母習慣於對孩子的說教,並認為是“為他好”,常常控製孩子、命令孩子也認為是“為他好”;每當孩子要作解釋時,父母就認為是犟嘴、不聽話並加以嗬斥……很少有設身處地去考慮孩子的感受,去傾聽他的想法,去和他溝通。有些父母“愛”子心切而變成包辦和控製—一切都要聽我的,一切都是為孩子考慮、為他安排,為他焦慮,還自以為這是對孩子的關愛,對孩子的嗬護,殊不知,是摧殘和戕害瞭孩子的心靈。總之,我們傢長對孩子很多是批評多於贊美,命令多於希望,漠視多於關愛。使得孩子不能夠在寬鬆、滋潤的環境中成長,所以南先生說:“錶麵上你是父母、是老師,聽你的,但心裏非常反感,從心理學來看,就隻這一點反感,慢慢積纍起來,到最後他對一切事物都有瞭反抗性的習慣瞭。”
人性是非理性的,人遇到違反人性的東西都會反感、排斥,進而引起情緒,這種反應是不用思想的,不用考慮的,那是自然的反應。所以,人隻要碰到這些東西必然會引起反應、排斥。因此南先生說“越是受壓製的孩子,反抗越大。”還有,上麵談到人的自卑心理,那麼這個自卑到底是怎麼來的呢?其實,就是人性排斥的東西給多瞭,經常被否定、責備、批評和恐嚇等等,這樣的事情多瞭,久而久之,就會造成個人的心理扭麯,形成自卑的心理——就會認為“我不好”“我很差”。然後碰到睏難、挫摺,都認為我不行。進而發展成一碰到事情、一碰到睏難就逃避,那麼他的人生失敗就會多,這個人的人生就會因此感到很痛苦。而且,自卑可能會影響他一輩子,影響他的人際關係等等。因此,作為傢長、老師必須要瞭解人性的需求和人的心理需求是什麼?然後“要想辦法,循循然善誘。”纔能達到真正的教育目的。
看完這本書,我最大的收獲在於思維模式上的拓展。它並沒有直接給我一個“標準答案”,而是像一個高明的導師,引導我學會如何提問,如何構建屬於自己的判斷體係。作者在分析問題時,展現齣一種罕見的立體思維能力,他會同時從多個角度——哲學、倫理、社會結構乃至個人修養——來剖析同一個現象,從不滿足於單一維度的解釋。這種多維度的審視,極大地衝擊瞭我過去固有的認知框架,讓我開始審視那些看似理所當然的“定論”。它激發瞭我更深層次的好奇心,促使我跳齣既有的舒適區,去探索更廣闊的知識疆域,這種思想上的覺醒,是任何一本暢銷書都難以比擬的。
評分這本書的語言風格是極其鮮活且富有個人魅力的。它不像某些嚴肅的學術著作那樣高懸於廟堂之上,而是充滿瞭煙火氣和親和力。作者的文字常常跳脫齣傳統的書麵語框架,夾雜著一些生動的比喻和極富畫麵感的描述,讓人讀起來毫不費力,甚至會忍不住笑齣聲來。他仿佛在與你麵對麵交談,用最樸素的語言闡述最深刻的道理。這種敘事上的“人情味”,極大地拉近瞭讀者與文本的距離,使那些宏大的議題不再遙不可及。我甚至覺得,作者的個性已經融入瞭每一個文字顆粒中,讀起來十分酣暢淋灕,極具代入感。
評分閱讀過程中,我發現作者的論述邏輯非常嚴密,像是一位經驗老到的辯論傢在法庭上陳述觀點。他似乎總能預判到讀者的疑問和可能的反駁,並提前準備好瞭有力的證據鏈條來應對。這種層層遞進的敘事方式,讓原本可能枯燥的學術探討變得引人入勝。每一次觀點轉換,都像是推開瞭一扇新的門,帶領我們深入到更復雜的思想領域。我尤其欣賞作者在引用古籍原文時的那種審慎態度,既不生硬堆砌,又能精準地切中要害,將古代的智慧與現代的視角巧妙地融閤在一起。這種行文風格,讓人感到作者的功力深厚,絕非泛泛之輩,而是真正下過苦功夫的學者。讀完一個章節,總有一種豁然開朗的暢快感,仿佛被引領著走齣瞭一片迷霧。
評分這本書給我的最大感受是它所蘊含的宏大曆史視野。作者似乎擁有鳥瞰古今的視角,能夠將紛繁復雜的曆史事件和思想流派置於一個廣闊的背景下去審視和評判。他沒有沉溺於簡單的曆史敘事或人物描繪,而是著重於挖掘深層次的文化脈絡和時代精神。讀著讀著,我仿佛能聽到曆史的迴聲,感受到那些先賢們在特定曆史時空下的掙紮與抉擇。這種磅礴的氣勢,讓我意識到我們今天所處的時代,不過是曆史長河中的一瞬,而那些古老的智慧,依然有著不容忽視的現實指導意義。它不僅僅是關於過去,更是對當下處境的一種深刻反思。
評分這本書的裝幀設計真是令人眼前一亮,從封麵到內頁的排版,都透露齣一種沉穩而又不失雅緻的氣質。特彆是紙張的選擇,手感細膩,拿在手裏有一種閱讀的儀式感。裝幀的細節處理得非常到位,無論是書脊的縫閤還是燙金字體的選用,都顯示齣齣版方對這部作品的尊重。我特彆喜歡封麵上那種留白的處理方式,給讀者一種喘息的空間,不會讓人覺得信息過載。這種對物理形態的重視,無疑提升瞭閱讀體驗,讓人更願意沉浸其中。翻開書頁,文字的字號和行間距都經過瞭精心設計,長時間閱讀也不會感到疲勞,這一點對於深度閱讀來說至關重要。可以說,光是這本書的製作水準,就已經值迴票價瞭,它不僅僅是一本書,更像是一件值得收藏的藝術品。
評分值得反思
評分不錯不錯不錯不錯不錯不錯不錯不錯不錯不錯不錯不錯不錯v
評分送貨的速度不錯,風雨無阻!書很好,值得
評分看不懂。一般。
評分真是一本難得的好書。東方齣版社的。正版。包裝嚴整,發貨送貨超快。非常好。謝謝
評分作者是真實以生命來閱讀寫作。
評分作者是真實以生命來閱讀寫作。
評分一直在京東買書,非常不錯
評分很好,我喜歡……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