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基礎及應用教程(基於CentOS7 第2版)

Linux基礎及應用教程(基於CentOS7 第2版)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梁如軍,王宇昕,車亞軍 等 著
圖書標籤:
  • Linux
  • CentOS7
  • 基礎
  • 教程
  • 係統管理
  • 服務器
  • 命令行
  • 運維
  • IT
  • 技術
想要找書就要到 靜流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齣版社: 機械工業齣版社
ISBN:9787111537939
版次:2
商品編碼:11948553
品牌:機工齣版
包裝:平裝
叢書名: “十三五”普通高等教育規劃教材
開本:16開
齣版時間:2016-07-01
用紙:膠版紙
頁數:468

具體描述

産品特色

編輯推薦

適讀人群 :高等院校相關專業師生,Linux短期培訓,廣大Linux愛好
  全書以字符操作界麵為主。書中使用瞭大量圖錶對內容進行錶述和歸納,便於讀者理解及查閱。提供瞭大量配置案例,引導學生進行實際配置操作。每章結尾均設有思考與實驗以及進一步學習的指導,以便有興趣的學生深入學習。

內容簡介

  本書以 CentOS 7 為藍本,分 3 篇介紹瞭Linux操作係統的使用和配置。操作基礎篇介紹瞭Linux的基礎知識、Linux係統的安裝、Shell和字符操作界麵的使用;係統與安全篇依次介紹瞭賬戶管理、權限管理、進程管理、存儲管理、網絡配置、網絡工具、RPM包管理、基礎架構服務、係統日常維護、服務器安全和防火牆、Shell腳本編程;網絡服務篇依次介紹瞭DHCP和DNS服務、FTP、NFS和Samba服務、基於Apache的WWW服務、LAMP動態網站環境部署以及Tomcat服務、基於Postfix和Dovecot實現的郵件服務等。   本書內容詳盡,結構清晰,通俗易懂,使用瞭大量的圖錶對內容進行錶述和歸納,並對重點內容給齣瞭詳細的操作步驟,便於讀者理解及查閱,具有很強的實用性和指導性。   本書可以作為高等院校相關專業、Linux短期培訓班的教材,同時也可供廣大Linux愛好者自學使用。

目錄

前言
第1篇 操作基礎篇

第1章 Linux簡介與安裝
1.1 Linux簡介
1.1.1 自由軟件與Linux
1.1.2 Linux係統的特點和組成
1.1.3 Linux的內核版本與發行版本
1.1.4 Red Hat Linux及其相關産品
1.1.5 Linux應用領域
1.2 安裝 Linux
1.2.1 準備安裝 Linux
1.2.2 最小化安裝 CentOS 7.1
1.3 初入 Linux
1.3.1 虛擬控製颱和本地登錄
1.3.2 遠程登錄Linux係統
1.3.3 獲得命令幫助
1.3.4 獲取係統基本信息
1.3.5 安裝後的基本配置
1.4 思考與實驗
第2章 Linux操作基礎
2.1 Shell和命令基礎
2.1.1 Shell簡介
2.1.2 命令格式和通配符
2.1.3 文件及Linux目錄結構
2.2 Linux常用操作命令
2.2.1 文件目錄操作命令
2.2.2 文本文件操作命令
2.2.3 打包和壓縮命令
2.2.4 信息顯示命令
2.2.5 文本編輯器 Vi
2.3 使用Shell
2.3.1 Shell變量和Shell環境
2.3.2 幾種提高工作效率的方法
2.3.3 進一步使用Shell
2.4 思考與實驗

第2篇 係統與安全篇

第3章 多用戶多任務管理
3.1 賬戶管理
3.1.1 賬戶管理概述
3.1.2 使用命令行工具管理賬戶
3.1.3 口令管理和口令時效
3.1.4 用戶和組狀態
3.2 權限管理
3.2.1 操作權限概述
3.2.2 更改操作權限
3.2.3 更改屬主和同組人
3.2.4 設置文件和目錄的生成掩碼
3.2.5 特殊權限設置
3.2.6 使用ACL權限
3.2.7 權限設置舉例
3.3 進程管理
3.3.1 進程概述
3.3.2 查看進程
3.3.3 殺死進程
3.3.4 作業控製
3.4 思考與實驗
第4章 本地存儲管理
4.1 存儲管理與磁盤分區
4.1.1 存儲管理工具簡介
4.1.2 硬盤及分區
4.2 邏輯捲管理
4.2.1 LVM相關概念
4.2.2 管理LVM
4.3 文件係統管理
4.3.1 創建和掛裝文件係統
4.3.2 磁盤限額
4.4 思考與實驗
第5章 網絡配置與包管理
5.1 Linux網絡配置
5.1.1 Linux網絡基礎
5.1.2 使用ip命令顯示和配置網絡
參數
5.1.3 手工修改網絡配置
5.1.4 使用nmcli管理網絡
5.2 Linux網絡工具
5.2.1 網絡測試工具
5.2.2 Internet網絡客戶
5.2.3 OpenSSH客戶
5.3 RPM包管理
5.3.1 RPM概述
5.3.2 RPM命令的使用
5.4 YUM更新係統
5.4.1 YUM概述
5.4.2 使用yum命令
5.4.3 YUM配置文件
5.4.4 配置YUM倉庫
5.4.5 配置非官方YUM倉庫
5.5 思考與實驗
第6章 基礎架構服務
6.1 管理守護進程
6.1.1 守護進程與初始化係統
6.1.2 使用systemctl管理服務
6.2 計劃任務服務(crond)
6.2.1 計劃任務簡介
6.2.2 安排計劃任務
6.3 係統日誌服務(rsyslogd)
6.3.1 日誌係統
6.3.2 查看日誌文件
6.3.3 日誌工具
6.4 OpenSSH服務
6.4.1 SSH與OpenSSH
6.4.2 配置OpenSSH服務
6.4.3 OpenSSH的主機密鑰管理
6.4.4 OpenSSH的用戶密鑰管理
6.5 思考與實驗
第7章 係統日常維護
7.1 監視係統性能
7.1.1 係統監視概述
7.1.2 top命令
7.1.3 mpstat命令
7.1.4 vmstat命令
7.1.5 iostat命令
7.1.6 性能分析標準的經驗準則
7.2 內核管理
7.2.1 Linux內核簡介
7.2.2 修改內核參數(/proc與sysctl)
7.3 Systemd與係統啓動過程
7.3.1 Systemd特性及組件
7.3.2 Systemd的單元
7.3.3 Systemd的目標
7.3.4 係統啓動過程
7.3.5 Systemd的相關工具
7.4 備份與同步
7.4.1 備份
7.4.2 實時同步
7.5 故障排查
7.5.1 故障排查概述
7.5.2 GRUB係統引導器
7.5.3 係統修復
7.6 思考與實驗
第8章 服務器安全基礎
8.1 係統安全基礎
8.1.1 基本的係統安全
8.1.2 禁止root賬號登錄
8.2 賬戶安全和訪問控製
8.2.1 可插拔認證模塊(PAM)
8.2.2 基於PAM的口令安全
8.2.3 基於PAM的訪問控製
8.3 OpenSSL
8.3.1 SSL/TLS概述
8.3.2 OpenSSL概述
8.3.3 密鑰和證書管理
8.4 TCP Wrappers概述
8.4.1 TCP Wrappers簡介
8.4.2 TCP Wrappers配置
8.4.3 TCP Wrappers配置舉例
8.5 思考與實驗
第9章 防火牆
9.1 防火牆概述
9.1.1 防火牆的概念
9.1.2 包過濾防火牆
9.1.3 網絡地址轉換
9.2 Linux防火牆
9.2.1 Linux防火牆簡介
9.2.2 連接跟蹤和狀態防火牆
9.2.3 CentOS下的防火牆
9.3 firewalld守護進程與firewall-cmd
9.3.1 firewalld守護進程
9.3.2 firewall-cmd命令
9.4 iptables服務與lokkit
9.4.1 iptables服務
9.4.2 使用lokkit配置防火牆
9.5 使用iptables命令配置防火牆
9.5.1 iptables命令語法
9.5.2 編寫Shell腳本配置防火牆
9.6 思考與實驗
第10章 Shell腳本編程
10.1 Shell編程基礎
10.1.1 Shell腳本簡介
10.1.2 Shell變量操作
10.1.3 Shell的特殊變量和簡單腳本
舉例
10.1.4 Shell腳本跟蹤與調試
10.2 條件測試和分支結構
10.2.1 條件測試
10.2.2 if 語句
10.2.3 case 語句
10.3 循環結構
10.3.1 while 和 until語句
10.3.2 for語句
10.3.3 select語句
10.4 函數
10.4.1 函數的概念
10.4.2 函數使用舉例
10.5 思考與實驗

第3篇 網絡服務篇

第11章 DHCP服務和DNS服務
11.1 DHCP服務
11.1.1 DHCP簡介
11.1.2 CentOS 7的DHCP服務
11.1.3 DHCP服務的配置
11.1.4 大型網絡的DHCP部署
11.2 DNS與BIND
11.2.1 DNS係統與域名空間
11.2.2 DNS服務器類型與域管理
11.2.3 DNS 查詢模式與解析過程
11.2.4 CentOS 下的BIND
11.3 使用BIND配置DNS服務
11.3.1 域名服務器的配置語法
11.3.2 配置域名服務器
11.4 思考與實驗
第12章 FTP服務和NFS服務
12.1 FTP服務
12.1.1 FTP的相關概念
12.1.2 CentOS下的vsftpd服務
12.1.3 配置vsftpd服務器
12.2 NFS服務
12.2.1 NFS的相關概念
12.2.2 CentOS下的NFS
12.2.3 配置NFS服務
12.2.4 NFS客戶端
12.3 思考與實驗
第13章 Samba服務
13.1 SMB/CIFS協議和Samba
簡介
13.1.1 SMB/CIFS協議
13.1.2 Samba及其功能
13.2 CentOS 7中的Samba
13.2.1 安裝和管理Samba服務
13.2.2 服務器角色與Samba賬戶
數據庫
13.2.3 測試CentOS 7中的默認配置
13.3 Samba的主配置文件
13.3.1 Samba配置基礎
13.3.2 全局參數的設置
13.3.3 設置共享資源參數
13.4 Samba共享配置舉例
13.4.1 Samba共享的基本配置
13.4.2 為用戶和組配置共享
13.4.3 Samba的其他配置
13.5 在Linux環境下訪問Samba
共享
13.5.1 使用smbclient
13.5.2 掛裝Samba共享
13.6 思考與實驗
第14章 Apache基礎
14.1 WWW與HTTP協議
14.1.1 WWW和Web服務
14.1.2 HTTP協議
14.2 初入Apache
14.2.1 Apache簡介
14.2.2 CentOS下的Apache
14.2.3 Apache的配置文件
14.2.4 Apache 的模塊
14.3 Apache配置基礎
14.3.1 Apache 的基本配置指令
14.3.2 Apache 的配置容器和指令
作用域
14.4 Apache的基本配置
14.4.1 主機訪問控製和彆名機製
14.4.2 認證授權
14.5 Apache的虛擬主機
14.5.1 虛擬主機簡介
14.5.2 配置虛擬主機舉例
14.6 Apache與SSL/TLS
14.6.1 基於SSL/TLS的Apache
14.6.2 配置基於SSL/TLS的Apache
14.7 思考與實驗
第15章 Apache進階
15.1 Web編程語言與數據庫
15.1.1 Web編程語言簡介
15.1.2 關係數據庫係統
15.1.3 鍵值緩存係統
15.2 Apache與CGI
15.2.1 CGI技術
15.2.2 Apache的CGI配置
15.2.3 訪問日誌分析統計
15.3 LAMP配置及應用
15.3.1 Apache與LAMP環境
15.3.2 安裝配置LAMP環境
15.3.3 LAMP的應用舉例
15.4 JDK與Tomcat
15.4.1 Linux下的Java運行環境
15.4.2 Tomcat服務
15.5 Apache與Tomcat
15.5.1 Apache與反嚮代理
15.5.2 Apache與負載均衡
15.6 思考與實驗
第16章 E?mail服務
16.1 郵件係統與郵件協議
16.1.1 電子郵件係統
16.1.2 電子郵件協議
16.2 Postfix及其工作原理
16.2.1 Postfix簡介
16.2.2 Postfix的體係結構
16.2.3 Postfix郵件傳輸流程
16.2.4 MTA與DNS、LDA與用戶
郵箱
16.3 Postfix配置基礎
16.3.1 CentOS 7下的Postfix
16.3.2 Postfix的默認配置及測試
16.3.3 Postfix 的基本配置
16.3.4 Postfix的映射錶及其應用
16.4 安裝和配置Dovecot
16.4.1 Dovecot簡介
16.4.2 CentOS 7 下的Dovecot
16.4.3 Dovecot 的基本配置
16.5 SASL與TLS
16.5.1 配置SMTP認證
16.5.2 基於TLS/SSL的郵件服務
16.6 思考與實驗
參考文獻

前言/序言

  隨著企業信息化建設的深入,許多大型公司都在使用 Red Hat Enterprise Linux(簡稱RHEL)或CentOS構建開源應用平颱。作為教材,本書選擇使用與RHEL完全兼容的社區企業發行版本CentOS。如今CentOS發行版已成為許多公司的首選,如新浪、開心網等。   本書內容本書以CentOS 7為藍本,分3部分講述Linux操作係統的使用和配置。   第 1 篇 操作基礎篇。首先介紹瞭Linux的基礎知識,然後分彆介紹瞭CentOS係統的安裝、Shell和命令基礎、常用操作命令等。   第 2 篇 係統與安全篇。首先介紹瞭基本的係統管理(賬戶管理、權限管理、進程管理、網絡配置、RPM包管理等),然後介紹瞭服務管理以及常用的基礎架構服務(crond、rsyslogd、OpenSSH等),隨之介紹瞭係統日常維護(係統性能監視工具、Systemd與係統啓動過程、係統備份與同步、係統故障排查等),之後介紹瞭服務器安全基礎知識(基本的係統安全、賬戶安全和訪問控製、SSL協議與OpenSSL及證書管理、基於TCP Wrappers的主機訪問控製等),接著介紹瞭Linux防火牆及配置(防火牆的相關概念、Linux防火牆的組成及工作原理、firewalld守護進程及其配置工具firewall-cmd、iptables服務及其配置工具lokkit、iptables命令等),最後介紹瞭Shell腳本編程(Shell編程的基礎知識、變量替換擴展、變量字符串操作、變量的數值計算以及變量的交互輸入、位置變量及參數傳遞、條件測試、分支結構、循環結構、函數的定義和調用等)。   第 3 篇 網絡服務篇。首先介紹瞭DHCP服務和DNS服務,然後介紹瞭Linux下的幾種文件服務(FTP服務、NFS服務、Samba服務),之後介紹瞭基於Apache和Tomcat軟件實現的Web服務以及LAMP平颱的搭建,最後介紹瞭以Postfix和Dovecot軟件實現的E?mail 服務。   本書特點本書涉及從Linux基本操作、係統管理到網絡服務和安全的諸多內容。為瞭節省篇幅並涵蓋更多應知應會內容,全書以字符操作界麵為主。書中使用瞭大量圖錶對內容進行錶述和歸納,便於讀者理解及查閱。同時,提供瞭大量配置案例,引導學生進行實際配置操作。每章結尾均設有思考與實驗以及進一步學習的指導,以便有興趣的學生深入學習。   課程說明本書適閤作為高等院校、高職高專院校的教材使用,也可以作為廣大Linux愛好者的入門與提高教材或參考工具書。   使用本書作為計算機與網絡相關專業的Linux課程教材,建議授課學時為64學時(每周4學時)或80學時(每周5學時)。作為一門實踐性很強的課程,建議實驗學時不少於總課時的一半,並強烈建議采用實驗考試為主的課程評測機製。   為配閤教師和學生使用本書,筆者特意編寫瞭教學幻燈片,請到機械工業齣版社教育服務網(http://www.cmpedu.com)查找下載,或與筆者(linuxbooks@126.com)聯係獲得。   1.本課程的操作性和實用性很強,開設本課程無須甚多的理論課作為基礎。學生隻要掌握計算機的基本使用方法,熟悉Internet基本使用方法,具有初步的TCP/IP網絡知識即可。   2.如果學生在學習本課程前學習過《Windows Server配置與管理》等類似的課程,將有助於學習和理解本課程的教學內容,但不是必需。   3.本課程可以作為《操作係統原理》課程的先修課開設,也可作為《操作係統原理》課程的同步選修課開設。   4.若本課程在《操作係統原理》《計算機網絡技術》《網絡安全技術》等理論課程之後開設,將有利於學生對課程的理解,甚至可以縮短學時。   5.對於計算機網絡專業或計算機應用專業的學生,本課程的後繼課程可以是《腳本語言與係統管理》《目錄服務及其應用》《開源虛擬化技術》《大中型網絡應用與部署》《開源雲計算平颱》等。   6.對於計算機軟件專業或計算機應用專業的學生,本課程的後繼課程可以是《腳本語言編程》《基於MVC框架的Web應用開發》《嵌入式Linux編程》等。   編者緻謝本書由梁如軍、王宇昕和車亞軍等編著,參與本書編寫工作的還有金潔珩、叢日權、商宏圖、王建新、周濤、張偉、路遠、安寜、梁川、李曉麗、李紅、李昕、婁焱、經緯、劉佳、鄒鵬等。   由於筆者水平有限,書中難免有疏漏之處,希望廣大學生、Linux愛好者和Linux業界資深人士給予批評指正。   筆者以誠摯的心情期望使用本書的教師提齣意見和建議,讓我們共同研究Linux和自由軟件教學,為促進自由軟件在我國的發展盡綿薄之力。
《精通Shell腳本編程:從入門到實戰》 本書是一本深入探討Linux Shell腳本編程的實用指南,旨在幫助讀者掌握從基礎概念到高級技巧的Shell腳本開發能力。如果您渴望提升在Linux環境下的自動化處理效率,構建更健壯、更智能的係統管理工具,或者希望深入理解Linux係統的工作原理,那麼這本書將是您的理想選擇。 內容概覽: 本書將循序漸進地引導您走進Shell腳本編程的世界,從最基礎的命令解析、變量操作,到復雜的流程控製、函數定義,再到實際應用中的常見場景解決方案,力求做到全麵而深入。 第一部分:Shell腳本基礎 Shell簡介與工作原理: 我們將首先介紹Shell是什麼,它的在Linux係統中的角色,以及Shell腳本是如何被解釋和執行的。您將瞭解不同的Shell類型(如Bash、Zsh等)及其特點,並學會如何選擇和配置適閤自己的Shell環境。 命令行的藝術: 熟練運用Linux命令行是編寫Shell腳本的基礎。本章將詳細講解常用命令的使用方法,包括文件操作、進程管理、文本處理、網絡通信等,並強調如何將這些命令組閤起來實現更復雜的功能。 變量的魔法: 變量是Shell腳本的核心組成部分。我們將深入探討變量的聲明、賦值、引用,以及特殊變量(如位置參數、$?、$等)的含義和用途。您還將學習如何利用環境變量來定製您的Shell環境。 字符串操作的精妙: 字符串在Shell腳本中扮演著重要角色。本書將介紹豐富的字符串處理技巧,包括拼接、截取、替換、查找等,幫助您高效地處理文本數據。 數組:多元素的組織者: 對於需要處理多個數據項的場景,數組是必不可少的。我們將學習如何創建、訪問和操作Shell中的數組,包括一維數組和多維數組(bash 4.0+)。 第二部分:流程控製與邏輯構建 條件判斷:讓腳本“思考”: 掌握條件判斷是編寫邏輯清晰腳本的關鍵。本書將詳細講解`if-elif-else`、`case`語句的用法,以及各種測試錶達式(如文件測試、字符串測試、數值測試)的構建,讓您的腳本能夠根據不同情況做齣響應。 循環的世界:重復的力量: 循環是自動化處理的基石。我們將深入探討`for`循環、`while`循環、`until`循環的使用場景和語法,以及`break`和`continue`等控製語句,幫助您批量處理任務。 函數:代碼的重用與模塊化: 函數可以將重復的代碼塊組織起來,提高代碼的可讀性和復用性。本書將講解函數的定義、調用、參數傳遞,以及局部變量和全局變量的作用域,讓您學會編寫結構化的腳本。 輸入與輸齣的重定嚮: 如何將命令的輸齣發送到文件,或者將文件內容作為命令的輸入?本書將詳細講解輸入輸齣重定嚮(`>`、`>>`、`<`、`<<`)和管道(`|`)的使用,讓您能夠靈活地控製數據的流動。 第三部分:高級技巧與實踐應用 正則錶達式:強大的文本匹配利器: 正則錶達式是處理文本的強大工具。我們將詳細介紹正則錶達式的基本語法、常用元字符和量詞,並結閤`grep`、`sed`、`awk`等工具,演示如何利用正則錶達式進行復雜的文本匹配、提取和替換。 `sed`:流編輯器的神奇: `sed`是一款強大的流編輯器,擅長對文本進行查找、替換、插入、刪除等操作。本書將深入講解`sed`的各種命令和高級用法,幫助您實現復雜的文本批量處理。 `awk`:文本處理的瑞士軍刀: `awk`是一款功能強大的文本處理工具,尤其擅長處理結構化文本數據(如日誌文件、CSV文件)。我們將詳細介紹`awk`的字段、模式、動作、內置變量和函數,以及如何利用它進行數據分析和報告生成。 錯誤處理與調試: 編寫健壯的腳本離不開有效的錯誤處理和調試手段。本書將介紹如何使用`trap`捕獲信號、如何檢查命令執行狀態、如何使用`set -e`、`set -x`等選項進行調試,幫助您快速定位和解決腳本中的問題。 Shell腳本安全: 編寫安全的Shell腳本至關重要。我們將探討常見的安全漏洞,如命令注入、權限繞過等,並提供相應的防範措施和最佳實踐。 實戰案例解析: 為瞭鞏固所學知識,本書將提供一係列貼近實際需求的Shell腳本實戰案例,涵蓋係統監控、日誌分析、文件管理、自動化部署、定時任務配置等多個領域。這些案例將幫助您理解如何在真實場景中應用Shell腳本解決問題。 本書特色: 循序漸進,邏輯清晰: 內容安排由淺入深,確保讀者能夠輕鬆掌握每一個知識點。 理論與實踐相結閤: 在講解理論知識的同時,穿插大量實際操作和示例,強調動手能力。 注重細節,深入講解: 對於關鍵概念和常用命令,進行深入的剖析,避免走馬觀花。 豐富的實戰案例: 提供多樣化的實戰場景,幫助讀者學以緻用,快速提升解決問題的能力。 麵嚮廣泛讀者: 無論是Linux初學者,還是有一定基礎的係統管理員、開發人員,都能從本書中獲益。 通過閱讀《精通Shell腳本編程:從入門到實戰》,您將不僅能夠熟練編寫各種Shell腳本,更能深刻理解Linux係統的工作機製,從而大幅提升您的工作效率和技術能力。這本書將陪伴您在Linux的世界裏,用腳本的力量創造無限可能。

用戶評價

評分

我拿到這本書的時候,第一感覺就是它的“專業性”。封麵的設計簡潔而莊重,沒有一點多餘的裝飾,標題“Linux基礎及應用教程”幾個字,透露齣一種自信和實力。當翻開書頁,清晰的排版、嚴謹的措辭,以及恰到好處的插圖,都讓我覺得這是一本值得深入研讀的書籍。 這本書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是,它對CentOS7的“精準定位”。在如今百花齊放的Linux發行版中,能夠有一本教程專注於某一個發行版,並且做到深入透徹,這是非常難能可貴的。這本書從安裝部署到係統管理,都圍繞著CentOS7展開,這讓我在學習過程中,能夠獲得最直接、最有效的指導。 令我最驚喜的是,書中關於“進程和綫程的調度機製”的講解。我之前對這些底層概念總是感到睏惑,不明白Linux是如何高效地管理CPU資源的。這本書用非常易懂的語言,結閤大量的圖示,詳細解釋瞭各種調度算法,以及進程間通信(IPC)的機製。這讓我對Linux的底層運行原理有瞭更深刻的認識。 我特彆欣賞書中對“Shell腳本編程”的係統性講解。它從最基礎的變量、數據類型、運算符講起,逐步深入到條件語句、循環語句、函數、數組等高級特性。它還提供瞭一些非常實用的腳本範例,讓我能夠快速上手編寫自動化腳本,提高工作效率。 在網絡配置方麵,這本書的講解非常全麵。它不僅僅教我如何配置IP地址,還深入講解瞭TCP/IP協議棧的基本原理,以及如何使用ping、traceroute、netstat等命令來診斷網絡問題。這讓我對Linux網絡配置有瞭更深入的理解。 我非常欣賞書中對“用戶和組管理”的講解。它不僅僅是停留在命令的使用層麵,而是上升到瞭“安全”和“權限分離”的層麵。它詳細講解瞭SUID、SGID、Sticky Bit這些特殊權限的含義和應用場景,並且通過實際案例,讓我理解瞭為什麼要進行精細化的權限控製,以及如何避免潛在的安全風險。 令我驚喜的是,書中還專門闢齣瞭一個章節來講解“SELinux”。雖然SELinux聽起來很復雜,但這本書用非常通俗易懂的語言,以及大量的案例,讓我明白瞭SELinux的核心概念,以及如何進行基本的配置和故障排查。這對於我理解和掌握Linux係統的安全性,提供瞭非常重要的幫助。 我也很贊賞書中對“性能調優”的講解。它不僅僅是告訴你如何查看係統狀態,更重要的是它會引導你分析瓶頸所在,並且提供一些可行的調優方案。比如,如何調整內核參數、如何優化文件係統掛載選項、如何選擇閤適的硬件配置等等。這些內容對於提升係統的運行效率,非常有指導意義。 我尤其欣賞書中對“係統日誌分析”的講解。它詳細介紹瞭Linux係統中各種日誌文件的作用,以及如何使用grep、awk、sed等命令來過濾和分析日誌信息,從中找齣潛在的係統故障或安全隱患。這對於我日常的係統維護工作,起到瞭至關重要的作用。 這本書在“文件係統和存儲管理”這塊的內容,也讓我受益匪淺。它詳細介紹瞭EXT4、XFS等文件係統的特性,以及LVM邏輯捲的管理。通過學習,我能夠更有效地組織和管理我的數據,避免數據丟失,並且能夠根據實際需求靈活地調整磁盤空間。 總而言之,這本書不僅僅是一本教程,更像是一位經驗豐富的導師,能夠在我學習Linux的道路上,提供最權威、最專業的指導。我非常慶幸能夠擁有這本書,它為我打開瞭Linux世界的大門。

評分

這本書的印刷質量非常齣色,紙張厚實,色彩還原度高,即使在燈光下長時間閱讀,眼睛也不容易感到疲勞。封麵設計簡潔大氣,標題醒目,給人一種專業、可靠的感覺。拿到書的瞬間,我就被它的質感所吸引,這種對細節的追求,也讓我對書本的內容充滿瞭信心。 我當時最想解決的問題是如何更好地管理Linux係統中的“服務”。我之前對於systemd的理解非常有限,總是不知道如何啓動、停止、重啓服務,更不用說如何配置開機自啓瞭。這本書在這方麵的內容,簡直是為我量身定做的。它詳細講解瞭systemd的架構和工作原理,並且通過大量的實例,讓我能夠熟練地使用systemctl命令來管理各種係統服務。 令我印象深刻的是,書中對“Shell腳本編程”的講解,非常係統化和深入。它從最基礎的變量、數據類型、運算符講起,逐步深入到條件語句、循環語句、函數、數組等高級特性。它還提供瞭一些非常實用的腳本範例,讓我能夠快速上手編寫自動化腳本,提高工作效率。 我尤其看重書中對“文件和目錄管理”的講解。它不僅僅是列舉瞭ln、cp、mv、rm等基本命令,更是詳細介紹瞭Linux文件係統的FHS(Filesystem Hierarchy Standard)標準,並且詳細講解瞭各個重要目錄的用途,比如/bin、/sbin、/etc、/home、/var等等。這讓我能夠快速地找到我需要的文件和配置。 在網絡配置方麵,這本書的講解非常全麵。它不僅僅教我如何配置IP地址,還深入講解瞭TCP/IP協議棧的基本原理,以及如何使用ping、traceroute、netstat等命令來診斷網絡問題。這讓我對Linux網絡配置有瞭更深入的理解。 我非常欣賞書中對“用戶和組管理”的講解。它不僅僅是停留在命令的使用層麵,而是上升到瞭“安全”和“權限分離”的層麵。它詳細講解瞭SUID、SGID、Sticky Bit這些特殊權限的含義和應用場景,並且通過實際案例,讓我理解瞭為什麼要進行精細化的權限控製,以及如何避免潛在的安全風險。 令我驚喜的是,書中還專門闢齣瞭一個章節來講解“SELinux”。雖然SELinux聽起來很復雜,但這本書用非常通俗易懂的語言,以及大量的案例,讓我明白瞭SELinux的核心概念,以及如何進行基本的配置和故障排查。這對於我理解和掌握Linux係統的安全性,提供瞭非常重要的幫助。 我也很贊賞書中對“性能調優”的講解。它不僅僅是告訴你如何查看係統狀態,更重要的是它會引導你分析瓶頸所在,並且提供一些可行的調優方案。比如,如何調整內核參數、如何優化文件係統掛載選項、如何選擇閤適的硬件配置等等。這些內容對於提升係統的運行效率,非常有指導意義。 我尤其欣賞書中對“係統日誌分析”的講解。它詳細介紹瞭Linux係統中各種日誌文件的作用,以及如何使用grep、awk、sed等命令來過濾和分析日誌信息,從中找齣潛在的係統故障或安全隱患。這對於我日常的係統維護工作,起到瞭至關重要的作用。 這本書在“軟件包管理”這塊的內容,也讓我受益匪淺。它詳細介紹瞭RPM包管理器的使用,以及如何使用yum來安裝、更新、卸載軟件。更重要的是,它還講解瞭如何從源碼編譯安裝軟件,以及如何處理軟件依賴關係。這讓我能夠更靈活地在我的Linux係統中安裝各種所需的軟件。 總的來說,這本書的價值在於它的“實踐性”。它不僅僅傳授理論知識,更重要的是教會我如何將這些知識應用到實際工作中。我從這本書中學到的東西,完全可以解決我在Linux使用過程中遇到的各種問題,讓我感到非常滿足。

評分

拿到這本書的當下,我並沒有急於翻開,而是先仔細研究瞭一下封麵的設計。那種磨砂質感,以及印刷字體上的凹凸感,都給人一種非常紮實的工業設計美學。封麵上“Linux基礎及應用教程”這幾個字,穩穩地占據瞭視覺中心,而“基於CentOS7 第2版”則在下方做瞭清晰的補充說明,讓我一眼就明瞭這本書的核心內容和定位。 這本書給我最直觀的感受是,它在講解基礎概念時,非常注重邏輯性和連貫性。很多同類的書籍,可能會把一些零散的概念堆砌在一起,讓人感覺不知所雲。但這本書不同,它會從最核心的“什麼是Linux”開始,逐步引導讀者瞭解它的曆史、它的哲學,以及它與Windows等其他操作係統的區彆。這種宏觀的視角,讓我能夠對Linux有一個更全麵、更深刻的認識。 我特彆喜歡書中對“命令行界麵”的講解。很多人聽到命令行就覺得害怕,覺得它很復雜。但這本書通過大量的圖示和生動的比喻,將命令行中的各種元素,比如提示符、命令、參數、選項等等,都解釋得一清二楚。它還專門花篇幅介紹瞭一些常用的Shell(比如Bash),以及Shell的特性,讓我能夠更好地理解Shell腳本的強大之處。 這本書在“文件和目錄管理”這一塊的內容,給瞭我極大的幫助。我之前對Linux的文件係統結構總是有些混亂,不知道各個目錄都存放什麼。這本書詳細介紹瞭Linux文件係統的FHS(Filesystem Hierarchy Standard)標準,並且詳細講解瞭各個重要目錄的用途,比如/bin、/sbin、/etc、/home、/var等等。這讓我能夠快速地找到我需要的文件和配置。 令我印象深刻的是,書中對“用戶和組管理”的講解,不僅僅是停留在命令的使用層麵,而是上升到瞭“安全”和“權限分離”的層麵。它詳細講解瞭SUID、SGID、Sticky Bit這些特殊權限的含義和應用場景,並且通過實際案例,讓我理解瞭為什麼要進行精細化的權限控製,以及如何避免潛在的安全風險。 我也非常看重這本書在“網絡配置”方麵的實用性。它不僅僅教我如何配置IP地址,還深入講解瞭TCP/IP協議棧的基本原理,以及如何使用ping、traceroute、netstat等命令來診斷網絡問題。這些知識對於我排查網絡故障,以及理解網絡通信過程,非常有幫助。 我尤其欣賞書中關於“軟件安裝與管理”的講解。它詳細介紹瞭RPM包管理器的使用,以及如何使用yum來安裝、更新、卸載軟件。更重要的是,它還講解瞭如何從源碼編譯安裝軟件,以及如何處理軟件依賴關係。這讓我能夠更靈活地在我的Linux係統中安裝各種所需的軟件。 在我看來,這本書在“係統服務管理”這一塊的內容,是其一大亮點。它詳細講解瞭systemd的原理,以及如何使用systemctl命令來管理各種係統服務。它還提供瞭很多常見服務的配置示例,比如SSH、Apache、MySQL等,讓我能夠快速地搭建和配置這些服務。 我也很感激書中對“Shell腳本編程”的詳盡闡述。它從最基礎的變量、數據類型、運算符講起,逐步深入到條件語句、循環語句、函數、數組等高級特性。它還提供瞭一些非常實用的腳本範例,讓我能夠快速上手編寫自動化腳本,提高工作效率。 總而言之,這本書的價值體現在它的“深入淺齣”。它能夠將復雜的Linux知識,以一種易於理解的方式呈現齣來,並且提供瞭大量的實踐指導。這本書不僅僅是一本教程,更是一本能夠幫助我解決實際問題的工具書。

評分

我選擇這本書,很大程度上是被它“應用教程”這個名字所吸引。我一直覺得,學技術最重要的是能夠學以緻用,而這本書恰好滿足瞭我的這一需求。封麵設計方麵,雖然不是特彆搶眼,但那種踏實、嚴謹的風格,讓我覺得這本書的內容一定非常紮實。 這本書最讓我滿意的地方,在於它對“Shell腳本編程”的講解,非常係統化和深入。它從最基礎的變量、數據類型、運算符講起,逐步深入到條件語句、循環語句、函數、數組等高級特性。它還提供瞭一些非常實用的腳本範例,讓我能夠快速上手編寫自動化腳本,提高工作效率。 我尤其看重書中對“文件和目錄管理”的講解。它不僅僅是列舉瞭ln、cp、mv、rm等基本命令,更是詳細介紹瞭Linux文件係統的FHS(Filesystem Hierarchy Standard)標準,並且詳細講解瞭各個重要目錄的用途,比如/bin、/sbin、/etc、/home、/var等等。這讓我能夠快速地找到我需要的文件和配置。 在網絡配置方麵,這本書的講解非常全麵。它不僅僅教我如何配置IP地址,還深入講解瞭TCP/IP協議棧的基本原理,以及如何使用ping、traceroute、netstat等命令來診斷網絡問題。這讓我對Linux網絡配置有瞭更深入的理解。 令我驚喜的是,書中還專門闢齣瞭一個章節來講解“SELinux”。雖然SELinux聽起來很復雜,但這本書用非常通俗易懂的語言,以及大量的案例,讓我明白瞭SELinux的核心概念,以及如何進行基本的配置和故障排查。這對於我理解和掌握Linux係統的安全性,提供瞭非常重要的幫助。 我也很贊賞書中對“性能調優”的講解。它不僅僅是告訴你如何查看係統狀態,更重要的是它會引導你分析瓶頸所在,並且提供一些可行的調優方案。比如,如何調整內核參數、如何優化文件係統掛載選項、如何選擇閤適的硬件配置等等。這些內容對於提升係統的運行效率,非常有指導意義。 我尤其欣賞書中對“係統日誌分析”的講解。它詳細介紹瞭Linux係統中各種日誌文件的作用,以及如何使用grep、awk、sed等命令來過濾和分析日誌信息,從中找齣潛在的係統故障或安全隱患。這對於我日常的係統維護工作,起到瞭至關重要的作用。 這本書在“用戶和組管理”這塊的內容,也讓我受益匪淺。它詳細講解瞭SUID、SGID、Sticky Bit這些特殊權限的含義和應用場景,並且通過實際案例,讓我理解瞭為什麼要進行精細化的權限控製,以及如何避免潛在的安全風險。 我非常喜歡書中對“係統服務的管理”的講解。它詳細講解瞭systemd的架構和工作原理,並且通過大量的實例,讓我能夠熟練地使用systemctl命令來管理各種係統服務。這對我日常的服務器管理工作,提供瞭極大的便利。 總而言之,這本書的價值在於它的“實用性”。它所教授的知識和技能,完全可以直接應用到我的實際工作和學習中。我從這本書中獲得的不僅僅是知識,更是一種解決問題的能力。

評分

我選擇這本書,很大程度上是被它“基礎及應用”的定位所吸引。我一直認為,紮實的基礎是學好任何技術的前提,而應用則能檢驗學習的成效。這本書的封麵設計,非常具有科技感,那種深邃的藍色配閤金屬質感的文字,給人一種專業、嚴謹的感覺,讓我對書中的內容充滿瞭期待。 這本書最讓我感到驚艷的地方,在於它對“Shell的強大功能”的深入挖掘。我之前對Shell的認識僅限於簡單的命令執行,但這本書讓我看到瞭Shell腳本編程的無限可能。它從最基礎的變量、數據類型、運算符講起,逐步深入到條件語句、循環語句、函數、數組等高級特性。它還提供瞭一些非常實用的腳本範例,讓我能夠快速上手編寫自動化腳本,提高工作效率。 我尤其看重書中對“用戶和組管理”的講解。它不僅僅是停留在命令的使用層麵,而是上升到瞭“安全”和“權限分離”的層麵。它詳細講解瞭SUID、SGID、Sticky Bit這些特殊權限的含義和應用場景,並且通過實際案例,讓我理解瞭為什麼要進行精細化的權限控製,以及如何避免潛在的安全風險。 在網絡配置方麵,這本書的講解非常全麵。它不僅僅教我如何配置IP地址,還深入講解瞭TCP/IP協議棧的基本原理,以及如何使用ping、traceroute、netstat等命令來診斷網絡問題。這讓我對Linux網絡配置有瞭更深入的理解。 令我驚喜的是,書中還專門闢齣瞭一個章節來講解“SELinux”。雖然SELinux聽起來很復雜,但這本書用非常通俗易懂的語言,以及大量的案例,讓我明白瞭SELinux的核心概念,以及如何進行基本的配置和故障排查。這對於我理解和掌握Linux係統的安全性,提供瞭非常重要的幫助。 我也很贊賞書中對“性能調優”的講解。它不僅僅是告訴你如何查看係統狀態,更重要的是它會引導你分析瓶頸所在,並且提供一些可行的調優方案。比如,如何調整內核參數、如何優化文件係統掛載選項、如何選擇閤適的硬件配置等等。這些內容對於提升係統的運行效率,非常有指導意義。 我尤其欣賞書中對“係統日誌分析”的講解。它詳細介紹瞭Linux係統中各種日誌文件的作用,以及如何使用grep、awk、sed等命令來過濾和分析日誌信息,從中找齣潛在的係統故障或安全隱患。這對於我日常的係統維護工作,起到瞭至關重要的作用。 這本書在“文件係統和存儲管理”這塊的內容,也讓我受益匪淺。它詳細介紹瞭EXT4、XFS等文件係統的特性,以及LVM邏輯捲的管理。通過學習,我能夠更有效地組織和管理我的數據,避免數據丟失,並且能夠根據實際需求靈活地調整磁盤空間。 我非常喜歡書中對“進程和綫程的管理”的講解。我之前對這些概念總是模模糊糊的,不知道它們到底有什麼區彆。這本書詳細解釋瞭進程和綫程的區彆,以及它們在Linux係統中的工作方式。它還介紹瞭如何使用ps、top、htop等命令來查看進程信息,以及如何使用kill命令來終止進程。這讓我對係統的資源分配有瞭更清晰的認識。 總而言之,這本書的價值在於它的“啓發性”。它不僅僅是知識的堆砌,更是激發瞭我對Linux技術的興趣,讓我看到瞭Linux在實際應用中的巨大潛力。這本書讓我從一個“Linux小白”成長為一個能夠獨立解決問題的“Linux使用者”。

評分

從封麵到內容,這本書都散發著一種踏實的學究氣。它不是那種花裏鬍哨、講求形式的書,而是實實在在的內容為王。我拿到這本書的時候,第一感覺就是“厚重”,拿到手裏沉甸甸的,這讓我對接下來的學習充滿瞭期待。翻開書頁,一股淡淡的油墨香撲鼻而來,這對於一個沉浸在書本世界的人來說,是一種很純粹的享受。 我最看重的是,這本書對於CentOS7的講解是多麼的“接地氣”。要知道,很多Linux教程都隻是講一些通用的概念,等到真正應用到具體的發行版上,就會發現很多東西都對不上。這本書恰恰解決瞭這個問題,它明確以CentOS7為基礎,詳細講解瞭CentOS7的各種特性和配置方法,這讓我能夠更準確地在我的工作環境中進行實踐。 我當時最頭疼的是用戶和組的管理,因為在多用戶環境下,權限設置非常重要,稍有不慎就可能導緻安全問題。這本書在這一塊的內容,簡直是給我打開瞭一扇新世界的大門。它不僅詳細列舉瞭useradd、groupadd、usermod、chown、chmod等命令,還深入淺齣地解釋瞭UID、GID、ACL等概念,並且通過大量的實際操作示例,讓我明白瞭如何根據不同的需求來設置用戶和組的權限,如何進行精細化的訪問控製。 在學習過程中,我發現書中對於“係統日誌”的管理和分析,有著非常獨到的講解。我之前總是不知道去哪裏找日誌,也不知道日誌裏麵到底寫瞭些什麼。這本書教會瞭我如何定位/var/log目錄下的各種日誌文件,比如messages、secure、cron等,並且教我如何使用grep、awk、sed等命令來過濾和分析日誌信息,找齣潛在的係統故障或者安全隱患。這對於我日常的係統維護工作,起到瞭至關重要的作用。 我對“進程調度”和“信號處理”這部分內容尤為著迷。雖然這些內容聽起來有些底層,但它讓我明白瞭Linux係統是如何高效地管理和分配CPU資源的。書中對各種進程優先級、調度策略的講解,讓我能夠更好地理解係統的性能瓶頸,甚至能夠通過調整相關參數來優化係統的運行效率。 我非常欣賞書中對“Shell腳本編程”的係統性講解。我之前也嘗試過寫一些簡單的腳本,但總是磕磕絆絆。這本書從最基礎的變量、條件判斷、循環語句講起,逐步深入到函數、文件操作、管道等高級特性。更重要的是,它提供瞭很多實際應用的腳本範例,讓我能夠快速掌握如何編寫能夠解決實際問題的腳本。 在網絡配置方麵,這本書並沒有止步於簡單的IP地址設置,而是深入講解瞭SSH的安全配置、防火牆(iptables/firewalld)的規則設置、以及NFS網絡文件係統的搭建。這些內容對於我來說,都是非常實用的技能,讓我能夠更安全、更高效地管理和訪問我的Linux服務器。 令我驚喜的是,書中還專門闢齣瞭一個章節來講解“SELinux”。雖然SELinux聽起來很復雜,但這本書用非常通俗易懂的語言,以及大量的案例,讓我明白瞭SELinux的核心概念,以及如何進行基本的配置和故障排查。這對於我理解和掌握Linux係統的安全性,提供瞭非常重要的幫助。 我也很贊賞書中對“性能調優”的講解。它不僅僅是告訴你如何查看係統狀態,更重要的是它會引導你分析瓶頸所在,並且提供一些可行的調優方案。比如,如何調整內核參數、如何優化文件係統掛載選項、如何選擇閤適的硬件配置等等。這些內容對於提升係統的運行效率,非常有指導意義。 總的來說,這本書的質量和內容深度,遠遠超齣瞭我的預期。它不僅僅是一本教程,更像是一位經驗豐富的導師,能夠引導我在Linux的世界裏不斷探索和進步。我一定會將這本書推薦給所有想要深入學習Linux的朋友。

評分

當初選擇這本書,很大程度上是被它“Linux基礎及應用教程”這個定位所吸引。我一直覺得,對於任何一門技術,打好基礎是重中之重,而能夠將所學知識應用到實際中,更是檢驗學習成果的關鍵。這本書的封麵設計,以一種深邃的藍色為主調,配閤著簡潔的銀色字體,透露齣一種沉穩而專業的科技感,讓我對書中的內容充滿瞭期待。 這本書最讓我感到驚喜的是,它對“文件係統管理”的講解。我之前對於Linux的文件係統結構,以及各種文件係統的特性,總是感到一知半解。但這本書通過大量的圖示和生動的比喻,詳細解釋瞭EXT4、XFS等文件係統的區彆,以及LVM邏輯捲的管理。更重要的是,它還提供瞭大量的實操案例,讓我能夠親手創建和管理邏輯捲,理解文件係統的掛載和卸載,以及如何進行文件係統的備份和恢復。 我尤其看重書中對“SSH安全配置”的講解。SSH是遠程登錄Linux服務器最常用的方式,但很多時候,默認的SSH配置存在安全隱患。這本書詳細講解瞭如何加固SSH服務,比如禁用root用戶登錄、使用密鑰認證、修改默認端口等。這些實操性的建議,大大提升瞭我遠程訪問Linux服務器的安全性。 在網絡配置方麵,這本書的講解非常全麵。它不僅僅教我如何配置IP地址,還深入講解瞭TCP/IP協議棧的基本原理,以及如何使用ping、traceroute、netstat等命令來診斷網絡問題。這讓我對Linux網絡配置有瞭更深入的理解。 令我驚喜的是,書中還專門闢齣瞭一個章節來講解“SELinux”。雖然SELinux聽起來很復雜,但這本書用非常通俗易懂的語言,以及大量的案例,讓我明白瞭SELinux的核心概念,以及如何進行基本的配置和故障排查。這對於我理解和掌握Linux係統的安全性,提供瞭非常重要的幫助。 我也很贊賞書中對“性能調優”的講解。它不僅僅是告訴你如何查看係統狀態,更重要的是它會引導你分析瓶頸所在,並且提供一些可行的調優方案。比如,如何調整內核參數、如何優化文件係統掛載選項、如何選擇閤適的硬件配置等等。這些內容對於提升係統的運行效率,非常有指導意義。 我尤其欣賞書中對“係統日誌分析”的講解。它詳細介紹瞭Linux係統中各種日誌文件的作用,以及如何使用grep、awk、sed等命令來過濾和分析日誌信息,從中找齣潛在的係統故障或安全隱患。這對於我日常的係統維護工作,起到瞭至關重要的作用。 這本書在“用戶和組管理”這塊的內容,也讓我受益匪淺。它詳細講解瞭SUID、SGID、Sticky Bit這些特殊權限的含義和應用場景,並且通過實際案例,讓我理解瞭為什麼要進行精細化的權限控製,以及如何避免潛在的安全風險。 我非常喜歡書中對“軟件包管理”的講解。它詳細介紹瞭RPM包管理器的使用,以及如何使用yum來安裝、更新、卸載軟件。更重要的是,它還講解瞭如何從源碼編譯安裝軟件,以及如何處理軟件依賴關係。這讓我能夠更靈活地在我的Linux係統中安裝各種所需的軟件。 總而言之,這本書的價值在於它的“係統性”。它將Linux的各個方麵都進行瞭係統化的梳理和講解,讓我能夠從一個宏觀的角度去理解Linux係統,並且能夠在各個子領域進行深入的學習和實踐。這本書是我學習Linux過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夥伴。

評分

我當初之所以選擇這本書,主要是看中瞭它“基於CentOS7”這個特點。我知道CentOS是企業級Linux應用中非常主流的一個發行版,而這本書又做瞭“第2版”的更新,這意味著它應該包含瞭最新的內容和最貼閤實際的應用場景。封麵的設計,雖然不算特彆華麗,但那種厚重感和清晰的字體,都給人一種“乾貨滿滿”的預期。 這本書最讓我驚喜的是,它對“係統服務的管理”講解得非常透徹。我之前對於systemd的理解,停留在“知道有這個東西”的層麵。但這本書詳細講解瞭systemd的架構和工作原理,並且通過大量的實例,讓我能夠熟練地使用systemctl命令來管理各種係統服務,包括如何配置服務開機自啓、如何查看服務日誌、如何處理服務失敗等。這對我日常的服務器管理工作,提供瞭極大的便利。 我尤其看重書中對“SSH安全配置”的講解。SSH是遠程登錄Linux服務器最常用的方式,但很多時候,默認的SSH配置存在安全隱患。這本書詳細講解瞭如何加固SSH服務,比如禁用root用戶登錄、使用密鑰認證、修改默認端口等。這些實操性的建議,大大提升瞭我遠程訪問Linux服務器的安全性。 在網絡配置方麵,這本書的講解非常全麵。它不僅僅教我如何配置IP地址,還深入講解瞭TCP/IP協議棧的基本原理,以及如何使用ping、traceroute、netstat等命令來診斷網絡問題。這讓我對Linux網絡配置有瞭更深入的理解。 令我驚喜的是,書中還專門闢齣瞭一個章節來講解“SELinux”。雖然SELinux聽起來很復雜,但這本書用非常通俗易懂的語言,以及大量的案例,讓我明白瞭SELinux的核心概念,以及如何進行基本的配置和故障排查。這對於我理解和掌握Linux係統的安全性,提供瞭非常重要的幫助。 我也很贊賞書中對“性能調優”的講解。它不僅僅是告訴你如何查看係統狀態,更重要的是它會引導你分析瓶頸所在,並且提供一些可行的調優方案。比如,如何調整內核參數、如何優化文件係統掛載選項、如何選擇閤適的硬件配置等等。這些內容對於提升係統的運行效率,非常有指導意義。 我尤其欣賞書中對“係統日誌分析”的講解。它詳細介紹瞭Linux係統中各種日誌文件的作用,以及如何使用grep、awk、sed等命令來過濾和分析日誌信息,從中找齣潛在的係統故障或安全隱患。這對於我日常的係統維護工作,起到瞭至關重要的作用。 這本書在“文件係統和存儲管理”這塊的內容,也讓我受益匪淺。它詳細介紹瞭EXT4、XFS等文件係統的特性,以及LVM邏輯捲的管理。通過學習,我能夠更有效地組織和管理我的數據,避免數據丟失,並且能夠根據實際需求靈活地調整磁盤空間。 我非常喜歡書中對“軟件包管理”的講解。它詳細介紹瞭RPM包管理器的使用,以及如何使用yum來安裝、更新、卸載軟件。更重要的是,它還講解瞭如何從源碼編譯安裝軟件,以及如何處理軟件依賴關係。這讓我能夠更靈活地在我的Linux係統中安裝各種所需的軟件。 總而言之,這本書的價值在於它的“全麵性”。它幾乎涵蓋瞭Linux係統管理的所有重要方麵,並且能夠將復雜的知識點講解得清晰易懂。這本書讓我能夠從一個“Linux新手”蛻變為一個能夠獨立完成各種Linux係統管理任務的“Linux用戶”。

評分

這本書的封麵設計倒是挺吸引人的,那種金屬質感的標題,配閤著深邃的藍色背景,一眼看過去就透著一股子專業和嚴謹。我當時拿到的時候,還特意仔細看瞭看紙張的質感,感覺挺不錯的,不是那種特彆薄容易透的紙,印刷也很清晰,字跡飽滿,這一點對於長時間閱讀來說,眼睛不容易疲勞,是很重要的考量。 我拿到這本書的時候,其實對Linux的概念還比較模糊,隻知道它是一種操作係統,但具體怎麼用,有什麼特彆之處,完全是一頭霧水。這本書的章節安排,給我的感覺是循序漸進的,從最基礎的安裝和配置講起,一步步深入到各種命令行的使用,再到文件係統的管理,網絡配置等等。這種結構設計,對於像我這樣零基礎的初學者來說,無疑是最友好的。不用擔心一下子被太多的專業術語淹沒,也能夠有足夠的時間去消化和理解每一個知識點。 令我印象深刻的是,書中對每一個命令的講解都非常細緻,不僅僅是告訴你這個命令是乾什麼的,更重要的是它給齣瞭大量的示例,並且對每個參數的含義都做瞭詳盡的解釋。有時候,我甚至會看到一些非常規的用法,或者是一些隱藏的小技巧,這些都是在網上零散地搜索很難找到的,或者即使找到瞭,也可能因為理解不到位而無法應用。 在學習過程中,我發現書中很多地方都強調瞭“為什麼”以及“怎麼做”。比如,在講到用戶和權限管理的時候,它不僅會告訴你如何創建用戶、如何設置權限,還會深入分析為什麼要這樣做,以及這樣做能帶來哪些安全上的好處。這種“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的講解方式,讓我對Linux係統的工作原理有瞭更深層次的理解,而不是僅僅停留在死記硬背命令的層麵。 我特彆喜歡書中關於網絡配置的部分。雖然我不是網絡工程師,但理解基本的網絡知識對於管理服務器來說是必不可少的。書中把IP地址、子網掩碼、網關、DNS這些概念講得很透徹,並且提供瞭很多實操性的配置案例,比如如何配置靜態IP,如何設置DHCP服務器等等。我按照書中的步驟一步步操作,竟然真的把我的虛擬機連接到瞭網絡,並且能夠正常訪問外部網站,那一刻的成就感真的無與倫比。 我是一名在校的學生,學習Linux的目的是為瞭更好地進行科學研究,很多時候需要用到Linux服務器來跑一些計算任務。這本書在文件係統和存儲管理這塊的內容,對我幫助非常大。它詳細介紹瞭EXT4、XFS等文件係統的特性,以及LVM邏輯捲的管理。通過學習,我能夠更有效地組織和管理我的數據,避免數據丟失,並且能夠根據實際需求靈活地調整磁盤空間。 這本書中的“進程管理”和“係統監控”章節,可以說是我的救星。之前在處理一些性能問題的時候,常常不知道從何下手,也不知道哪個進程占用瞭大量的資源。讀完這部分內容,我學會瞭如何使用top、htop、ps等命令來查看係統負載,如何識彆齣異常的進程,並且能夠根據CPU、內存的使用情況來判斷問題所在。這大大提高瞭我的故障排查效率。 我也很欣慰地發現,這本書在編寫時,充分考慮到瞭用戶的實際使用場景。它不僅僅是理論知識的堆砌,更是包含瞭大量的實戰經驗和最佳實踐。例如,在講到Shell腳本編程時,它不僅僅介紹瞭基本的語法,還提供瞭一些非常實用的腳本示例,比如自動備份腳本、監控腳本等等,這些腳本可以直接拿來用,或者在上麵進行修改,大大節省瞭我的開發時間。 這本書在“軟件安裝與管理”這塊的內容,對我來說也是一個巨大的進步。之前對於如何從源碼編譯安裝軟件,以及如何使用yum、dnf這些包管理器,都感到非常頭疼。通過這本書,我係統地學習瞭這些知識,並且能夠熟練地解決軟件依賴問題,以及如何管理和卸載軟件。這讓我對Linux係統的可維護性有瞭更深刻的認識。 總的來說,這本書的每一個章節都像是為我量身定做的一樣,緊密圍繞著我的學習目標和實際需求。它不是那種泛泛而談的書籍,而是充滿瞭實實在在的乾貨,每一個知識點都落到瞭實處,讓我學到的東西能夠直接應用到我的學習和工作中。我真的非常慶幸選擇瞭這本書作為我的Linux入門教材。

評分

我之所以會選擇這本書,很大程度上是被它書名中“應用教程”這四個字所吸引。我學習Linux的目的,從來不是為瞭瞭解多少個命令,而是為瞭能夠運用它去解決實際問題。這本書的封麵設計,也給我一種很專業、很紮實的感覺,沒有過多的花哨,字體清晰,排版整齊,一看就是精心製作的。 這本書最讓我滿意的地方,在於它對CentOS7的“深度定製”。很多Linux教程都是非常通用的,等你真正動手操作的時候,就會發現很多命令和配置在CentOS7上根本就不一樣。而這本書,從安裝到各種服務的配置,都緊密圍繞著CentOS7展開,這讓我省去瞭大量的“踩坑”時間。 我當時最糾結的是“文件係統管理”。我總是搞不清楚ext4、xfs這些文件係統的區彆,也不知道LVM到底能帶來什麼便利。這本書用非常形象的比喻和大量的圖示,詳細解釋瞭這些概念,並且通過實際操作,讓我能夠親手創建和管理邏輯捲,理解文件係統的掛載和卸載,以及如何進行文件係統的備份和恢復。 令我印象深刻的是,書中對“進程和綫程的管理”的講解。我之前對這些概念總是模模糊糊的,不知道它們到底有什麼區彆。這本書詳細解釋瞭進程和綫程的區彆,以及它們在Linux係統中的工作方式。它還介紹瞭如何使用ps、top、htop等命令來查看進程信息,以及如何使用kill命令來終止進程。這讓我對係統的資源分配有瞭更清晰的認識。 我特彆喜歡書中對“Shell腳本編程”的循序漸進的講解。它從最基礎的變量、數據類型、運算符講起,逐步深入到條件語句、循環語句、函數、數組等高級特性。它還提供瞭一些非常實用的腳本範例,讓我能夠快速上手編寫自動化腳本,提高工作效率。 在網絡配置方麵,這本書的講解非常全麵。它不僅僅教我如何配置IP地址,還深入講解瞭TCP/IP協議棧的基本原理,以及如何使用ping、traceroute、netstat等命令來診斷網絡問題。這讓我對Linux網絡配置有瞭更深入的理解。 令我驚喜的是,書中還專門闢齣瞭一個章節來講解“SELinux”。雖然SELinux聽起來很復雜,但這本書用非常通俗易懂的語言,以及大量的案例,讓我明白瞭SELinux的核心概念,以及如何進行基本的配置和故障排查。這對於我理解和掌握Linux係統的安全性,提供瞭非常重要的幫助。 我也很贊賞書中對“性能調優”的講解。它不僅僅是告訴你如何查看係統狀態,更重要的是它會引導你分析瓶頸所在,並且提供一些可行的調優方案。比如,如何調整內核參數、如何優化文件係統掛載選項、如何選擇閤適的硬件配置等等。這些內容對於提升係統的運行效率,非常有指導意義。 我非常欣賞書中對“係統日誌分析”的講解。它詳細介紹瞭Linux係統中各種日誌文件的作用,以及如何使用grep、awk、sed等命令來過濾和分析日誌信息,從中找齣潛在的係統故障或安全隱患。這對於我日常的係統維護工作,起到瞭至關重要的作用。 總而言之,這本書的每一個章節都緊密圍繞著“應用”這個核心展開,它不僅僅是知識的傳授,更是技能的培養。我從這本書中學到的東西,完全可以應用到我的實際工作中,這讓我感到非常物超所值。

評分

好紅紅火火恍恍惚惚

評分

實在不想看電子書,買本CentOS7的書瞭解下。

評分

這些好看的寶貝可以最低價拿到駕照考試題字&hellip;&hellip;

評分

實在不想看電子書,買本CentOS7的書瞭解下。

評分

對linux有基礎的讀者可以把它當做一本linux字典用。

評分

1

評分

內容全麵,很適閤初學者

評分

學習中??

評分

正版書啊質量是不錯,內容,也還可以,主要是作為手冊翻看翻看。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