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清景明,繁花盛开:林清玄散文精选

气清景明,繁花盛开:林清玄散文精选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林清玄 著
图书标签:
  • 散文
  • 林清玄
  • 台湾文学
  • 随笔
  • 人生感悟
  • 自然风光
  • 文化随笔
  • 治愈
  • 经典
  • 阅读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作家出版社
ISBN:9787506389228
版次:1
商品编码:11957210
包装:平装
开本:32开
出版时间:2016-06-01
用纸:特种纸
页数:290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编辑推荐

  你心柔软,却有力量。

  全面收录林清玄创作生涯各时期经典代表作品,

  部分作品大陆首发。

  书中文章选入九年义务教育语文教材,

  超过二十次被选作各省市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试题

  林清玄部分入选教材的篇目:

  《心田上的百合花》·冀教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第12课

  《心田上的百合花》·沪教版《语文》六年级下册第12课

  《心田上的百合花》·鲁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10课

  《心田上的百合花》·人教版《语文》六年级下册的基础训练

  《和时间赛跑》·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13课

  《和时间赛跑》·北师大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第2课

  《桃花心木》·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第3课

  林清玄部分被选作中高考现代文阅读试题的篇目:

  《心田上的百合花》·2004年重庆市中考

  《梅香》·2005年重庆市中考

  《生命的化妆》·2005年甘肃省兰州市中考

  《心田上的百合花》·2006年安徽省(课改区)中考

  《好雪片片》·2006年浙江省温州市中考

  《阳光的香味》(节选自《光之四书》)·2006年高考全国卷一

  《红心番薯》·2008年山东省威海市中考

  《黑暗的剪影》·2008年北京市密云区中考

  《松子茶》·2010年四川省自贡市中考

  《买馒头》·2010年浙江省宁波市中考

  《心田上的百合花》·2010年江苏省徐州市中考

  《生命的化妆》·2012年广东省中考

  《松子茶》·2012年山东省威海市中考

  《清欢》·2012年湖北省宜昌市中考

  《记忆的版图》·2013年江苏省镇江市中考

  《木鱼馄饨》·2013年山东省日照市中考

  《雪梨的滋味》·2013年浙江省宁波市中考

  《用岁月在莲上写诗》·2014年江苏省盐城市中考

  《木瓜树的选择》·2014年江西省中考

  《无风絮自飞》·2015年山东省高考

内容简介

  林清玄散文精选集,精选林清玄创作生涯各时期经典代表作品,分为“温一壶月光下酒”“白雪少年”“有情生”“无风絮自飞”“万物的心”“人生的画幅”“一心一境”等七辑,力求较为全面地反映林清玄创作全貌。林清玄的文章耐人寻味,能够让人感觉到禅性的生活,是一种超脱于尘世而又极具指引意义的大智慧。

作者简介

  林清玄,台湾高雄人,著名散文家,连续十年雄踞“台湾十大畅销书作家”榜单,被誉为“当代散文八大家”之一。文章曾多次入选大陆、中国台湾、中国香港和新加坡中小学及大学教材,或被选作中高考语文现代文阅读试题,是国际华文世界被广泛阅读的作家。

目录

第一辑·温一壶月光下酒

清欢 3

温一壶月光下酒 9

秋声一片 12

清净之莲 16

月光下的喇叭手 19

用岁月在莲上写诗 25

在细微的爱里 28

秋天的心 30

随风吹笛 33

第二辑·白雪少年

白雪少年 39

红心番薯 42

父亲的微笑 48

冰糖芋泥 53

葫芦瓢子 58

翡翠莲雾 61

在梦的远方 64

爸爸的鸽子 70

透早的枣子园 73

秘密的地方 76

箩筐 81

第三辑·有情生

季节十二帖 91

光之四书 97

有情生 106

蝴蝶的种子 115

风铃 117

松子茶 118

野姜花 121

布袋莲 124

银合欢 127

第四辑·无风絮自飞

记忆的版图 133

咸也好,淡也好 139

写在水上的字 141

梅香 143

无风絮自飞 145

木鱼馄饨 147

西瓜偎大边 150

佛鼓 154

无关风月 158

谦卑心 161

第五辑·万物的心

雪的面目 169

雪梨的滋味 171

林边莲雾 174

万物的心 177

飞入芒花 179

玫瑰奇迹 186

生命的出口 188

马缨丹翻身 190

飞翔的木棉子 193

幸福的开关 196

旅店 199

第六辑·人生的画幅

第七辑·一心一境

精彩书摘

  清欢

  少年时代读到苏轼的一阕词,非常喜欢,到现在还能背诵:

  细雨斜风作晓寒,

  淡烟疏柳媚晴滩,

  入淮清洛渐漫漫。

  雪沫乳花浮午盏,

  蓼茸蒿笋试春盘,

  人间有味是清欢。

  这阕词,苏轼在旁边写着“元丰七年十二月二十四日,从泗州刘倩叔游南山”,原来是苏轼和朋友到郊外去玩,在南山里喝了浮着雪沫乳花的小酒,配着春日山野的蓼菜、茼蒿、新笋,以及野草的嫩芽等等,然后自己赞叹着,“人间有味是清欢!”

  当时所以能深记这阕词,最主要是爱极了后面这一句,因为试吃野菜的这种平凡的清欢,才使人间更有滋味。“清欢”是什么呢?清欢几乎是难以翻译的,可以说是“清淡的欢愉”,这种清淡的欢愉不是来自别处,正是来自对平静的疏淡的简朴的生活的一种热爱。当一个人可以品味出野菜的清香胜过了山珍海味,或者一个人在路边的石头里看出了比钻石更引人的滋味,或者一个人听林间鸟鸣的声音感受到比提笼遛鸟更感动,或者甚至于体会了静静品一壶乌龙茶比起在喧闹的晚宴中更能清洗心灵……这些就是“清欢”。

  清欢之所以好,是因为它对生活的无求,是它不讲究物质的条件,只讲究心灵的品味。“清欢”的境界是很高的,它不同于李白的“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那样的自我放逐;或者“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那种尽情的欢乐。它也不同于杜甫的“人生有情泪沾臆,江水江花岂终极”这样悲痛的心事,或者“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今夕复何夕,共此灯烛光”那种无奈的感叹。

  我们活在这个世界上,有千百种人生,文天祥的是“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我们很容易体会到他的壮怀激烈。欧阳修的是“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我们很能体会到他的绵绵情恨。纳兰性德的是“人到情多情转薄,而今真个不多情”。我们也不难会意到他无奈的哀伤。甚至于像王国维的“人生只似风前絮,欢也零星,悲也零星,都作连江点点萍”。

  可是“清欢”就难了!

  尤其是生活在现代的人,差不多是没有清欢的。

  你说什么样是清欢呢?我们想在路边好好地散个步,可是人声车声不断地呼吼而过,一天里,几乎没有纯然安静的一刻。

  我们到馆子里,想要吃一些清淡的小菜,几乎是杳不可得,过多的油、过多的酱、过多的盐和味精已经成为中国菜最大的特色,端出来时让人吓一跳,因为菜上挤的沙拉酱比菜还多。

  我们有时没有什么事,心情上只适合和朋友去啜一盅茶、饮一杯咖啡,可惜的是,心情也有了,朋友也有了,就是找不到地方,有茶有咖啡的地方总是嘈杂的,而且难以找到一边饮茶一边观景的处所。

  俗世里没有清欢了,那么到山里去吧!到海边去吧!但是,山边和海湄也不纯净了,凡是人的足迹可以到的地方就有了垃圾,就有了臭秽,就有了吵闹!

  有几个地方我以前常去的,像阳明山的白云山庄,叫一壶兰花茶,俯望着台北盆地里堆叠着的高楼与人欲,自己饮着茶,可以品到茶中有清欢。像在北投和阳明山间的山路边有一个小湖,湖畔有小贩卖功夫茶,小小的茶几、藤制的躺椅,独自开车去,走过石板的小路,叫一壶茶,在躺椅上静静地靠着,有时湖中的荷花开了,真是惊艳一山的沉默。有一次和朋友去,两人在躺椅上静静喝茶,一下午竟说不到几句话,那时我想,这大概是“人间有味是清欢”了。

  现在这两个地方也不能去了,去了只有伤心。湖里的不是荷花了,是飘荡着的汽水罐子,池畔也无法静静躺着,因为人比草多,石板也被踏损了。到假日的时候,走路都很难不和别人推挤,更别说坐下来喝口茶,如果运气更坏,会遇到呼啸而过的飞车党,还有带伴唱机来跳舞的青年,那时所有的感官全部电路走火,不要说清欢,连欢也不剩了。

  要找清欢就一日比一日更困难了。

  我当学生的时候,有一位朋友住在中和圆通寺的山下,我常常坐着颠簸的公车去找她,两个人便沿着上山的石阶,漫无目的地,走走、坐坐、停停、看看。那时圆通寺山道石阶的两旁,杂乱地长着朱槿花,我们一路走,顺手拈下一朵熟透的朱槿花,吸着花朵底部的花露,其甜如蜜,而清香胜蜜,轻轻地含着一朵花的滋味,心里遂有一种只有春天才会有的欢愉。

  圆通寺是一座全由坚固的石头砌成的寺院,那些黑而坚强的石头坐在山里仿佛一座不朽的城堡。绿树掩映,清风徐徐,我们站在用石板铺成的前院里,看着正在生长的小市镇,那时的寺院是澄明而安静的,让人感觉走了那样高的山路,能在那平台上看着远方,就是人生里的清欢了。

  后来,朋友嫁人,到国外去了。我去了一趟圆通寺。山道已经开辟出来,车子可以环山而上,小山路已经很少人走。就在寺院的门口摆着满满的摊贩,有一摊是儿童乘坐的机器马,叽里咕噜的童歌震撼半山,有两摊是打香肠的摊子,烘烤香肠的白烟正往那古寺的大佛飘去,有一位母亲因为不准她的孩子吃香肠而揍打着两个孩子,激烈的哭声尖吭而急促……我连圆通寺的寺门都没有进去,就沉默地转身离开。山还是原来的山,寺还是原来的寺,为什么感觉完全不同了?失去了什么吗?失去的正是清欢。

  下山时心情是不堪的,想到星散的朋友,心情也不是悲伤,只是惆怅,浮起的是一阕词和一首诗,词是李煜的,“高楼谁与上?长记秋晴望。往事已成空,还如一梦中。”诗是李觏的,“人言落日是天涯,望极天涯不见家。已恨碧山相阻隔,碧山还被暮云遮。”那时正是黄昏,在都市烟尘蒙蔽了的落日中,真的看到了一种悲剧似的橙色。

  我二十岁的时候,心情很坏的时候,就跑到青年公园对面的骑马场去骑马,那些马虽然因驯服而动作缓慢,却都年轻高大,有着光滑的毛色。双腿用力一夹,它也会如箭一般呼啸着向前窜去,急忙的风声就从两耳掠过。我最记得的是马跑的时候,迅速移动着的草的青色,青茸茸的,仿佛饱含生命的汁液。跑了几圈下来,一切恶的心情也就在风中、在绿草里、在马的呼啸中消散了。

  尤其是冬日的早晨,勒着缰绳,马就立在那儿,踢着长腿,鼻孔中冒着一缕缕的白气,那些气可以久久不散,当马的气息在空气中消弭的时候,人也好像得到了某些舒放了。

  骑完马,到青年公园去散步,走到成行的树荫下,冷而强悍的空气在林间流荡着,可以放纵地、深深地呼吸,品味着空气里所含的元素,那元素不是别的,正是清欢。

  最近有一天,突然想到了骑马,已经有十几年没骑了。到青年公园的马场时差一点没被吓昏,原来偌大的马场里已经没有一根草了,一根草也没有的马场大概只有台湾才有,马跑起来的时候,灰尘滚滚,弥漫在空气里的尽是令人窒息的黄土,蒙蔽了人的眼睛。马也老了,毛色斑驳而失去光泽。

  最可怕的是,不知道什么时候在马场搭了一个塑胶棚子,铺了水泥地,奇丑无比,里面则摆满了机器的小马,让人骑,奇吵无比。为什么为了些微的小利,而牺牲了这个马场呢?

  马会老是我知道的事,人会转变是我知道的事,而在有马的地方放机器马,在马跑的地方没有一株草则是我不能理解的事。

  就在马场对面的青年公园,那里已经不能说是公园了,人比在西门时还拥挤吵闹,空气比咖啡馆还坏,树也萎了、草也黄了、阳光也照不灿烂了。我从公园穿越过去,想到少年时代的这个公园,心痛如绞,别说清欢了,简直像极了佛经所说的“五浊恶世”!

  生在这个时代,为何“清欢”如此难觅?眼要清欢,找不到青山绿水;耳要清欢,找不到宁静和谐;鼻要清欢,找不到干净空气;舌要清欢,找不到蓼茸蒿笋;身要清欢,找不到清凉净土;意要清欢,找不到智慧明心。如果你要享受清欢,唯一的方法是守在自己小小的天地,洗涤自己的心灵,因为在我们拥有愈多的物质世界,我们清淡的欢愉就日渐失去了。

  现代人的欢乐,是到油烟爆起、卫生堪虑的啤酒屋去吃炒蟋蟀;是到黑天暗地、不见天日的卡拉OK去乱唱一气;是到乡村野店、胡乱搭成的土鸡山庄去豪饮一番;以及到狭小的房间里做方城之戏,永远重复着摸牌的一个动作……这些污浊的放逸的生活以为是欢乐,想起来毋宁是可悲的事。为什么现代人不能过清欢的生活,反而以浊为欢、以清为苦呢?

  当一个人以浊为欢的时候,就很难体会到生命清明的滋味,而在欢乐已尽、浊心再起的时候,人间就愈来愈无味了。

  这使我想起东坡的另一首诗来:

  梨花淡白柳深青,柳絮飞时花满城。

  惆怅东栏一株雪,人生看得几清明。

  苏轼凭着东栏看着栏杆外的梨花,满城都飞着柳絮时,梨花也开了遍地,东栏的那株梨花却从深青的柳树间伸了出来,仿佛雪一样的清丽,有一种惆怅之美,但是,人生,看这么清明可喜的梨花能有几回呢?这正是千古风流人物的性情,这正是清朝大画家盛大士在《溪山卧游录》中说的:“凡人多熟一分世故,即多一分机智。多一分机智,即少却一分高雅。”“山中何所有,岭上多白云。只可自怡悦,不堪持赠君。自是第一流人物。”

  第一流人物是什么人物?

  第一流人物是在清欢里也能体会人间有味的人物!

  ……

前言/序言



气清景明,繁花盛开:林清玄散文精选 卷一:生命之河 林清玄的散文,如同一条清澈的河流,缓缓流淌过生命的每一个角落,涤荡着心灵的尘埃,滋养着干涸的灵魂。他以平和的语调,细腻的笔触,捕捉生命中那些稍纵即逝的美好,那些平凡中的不凡,那些喧嚣中的宁静。 1. 浮生若梦,皆是缘起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这是苏轼的感慨,也是林清玄笔下无数人物的写照。他笔下的众生,或为功名利禄所累,或为情爱痴缠,或为世事烦忧,在命运的洪流中起伏跌宕,却又总能在某个不经意的瞬间,瞥见生命深处的缘分。 他写一位在寺庙中埋头苦修的老僧,看似与世隔绝,却能在一次偶然的相遇中,与一位迷路的孩童结下不解之缘,用无言的禅意点化稚嫩的心灵。他写一位在外漂泊多年的游子,在归家途中,意外拾得一块被遗弃的旧物,却从中勾勒出一段尘封的往事,勾起对故土和亲人的无限思念。 林清玄深谙缘分的奇妙。他认为,人与人之间的相遇,人与物之间的交集,都不是偶然,而是冥冥之中早已注定的。那些看似无关紧要的瞬间,或许就是生命中最重要的转折点。他鼓励读者用心去感受生活中的每一个“缘”,去珍惜每一次相遇,去体会每一次擦肩而过的意义。 2. 时光之砂,细语流年 “岁月不待人。” 这是亘古不变的真理,也是林清玄散文中反复吟咏的主题。他以一种近乎虔诚的态度,记录着时光的流转,时间的消逝,以及时间在我们生命中留下的印记。 他写童年时期,那些在稻田里奔跑的时光,那些和小伙伴们一起玩耍的欢笑,那些在夏夜里听奶奶讲故事的温暖。这些记忆,如同陈年的美酒,越发醇厚,越发令人回味。他写青春年少,那些对未来的憧憬,那些对爱情的朦胧,那些在挫折中成长的勇气。这些经历,如同初生的太阳,充满朝气,充满希望。 林清玄并不回避时间带来的衰老和离别。他笔下的老人,虽然步履蹒跚,却依然保持着对生活的热爱和对世界的观察。他笔下的离别,虽然充满伤感,却也蕴含着对重逢的期盼和对生命的理解。他用文字告诉我们,无论时光如何飞逝,无论生命如何变迁,那些珍贵的瞬间,那些深刻的情感,都会永远留存在我们的心中。 3. 草木之灵,大地之歌 林清玄对自然有着深厚的感情。他笔下的草木,不再是单纯的景物,而是有了灵性,有了生命,有了属于自己的语言。他仿佛能听到花开的声音,能感受到叶落的叹息,能理解树木的孤独。 他写一株在路边默默绽放的小野花,没有名贵的品种,没有娇艳的色彩,却以自己的方式,装点着寂寥的荒野,为路过的行人带来一丝惊喜。他写一片被风雨侵蚀的古老岩石,它沉默地矗立在那里,见证着沧海桑田,承载着岁月的痕迹,仿佛在诉说着古老的故事。 他对大地万物的热爱,也延伸到了对生命的尊重。他认为,每一个生命,无论大小,都值得被温柔以待。他反对无谓的杀戮和破坏,提倡与自然和谐共处。他的散文,是一首献给大地的赞歌,一曲歌颂生命之美的颂歌。 卷二:心灵花园 林清玄的散文,不仅描绘了外在的世界,更深入探索了内在的心灵。他以一种温和而深刻的方式,引导读者审视自己的内心,寻找生活的意义,安顿浮躁的心灵。 1. 禅意人生,静观其变 “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 林清玄的散文,充满了禅意。他将佛家的智慧融入日常的叙述,让读者在平凡的生活中,体悟到深刻的哲理。 他写一次静坐冥想的体验,感受呼吸的进出,体悟身体的律动,最终达到内心的平静。他写一次与一位老禅师的对话,在简洁的语言中,领悟到生命的真谛。他用“放下”的智慧,化解生活中的烦恼;用“不执着”的态度,面对人生的得失。 林清玄并不宣扬宗教,而是将禅的精髓,提炼成一种生活态度。他鼓励读者在忙碌的生活中,抽出时间来静心体悟,观照内心。他认为,真正的平静,不是外在环境的改变,而是内心的修行。 2. 智慧之光,照亮前路 林清玄的智慧,体现在他对生活细致入微的观察,以及对人生深刻独到的见解。他用简洁而富有诗意的语言,揭示了生活中的许多真理。 他写一个孩子对世界的纯真好奇,从孩子身上看到人类最初的智慧。他写一位老人对往事的回忆,从老人的经历中汲取人生的经验。他谈论幸福,认为幸福并非遥不可及,而是存在于每一个当下,存在于我们对生活的感恩之中。他谈论痛苦,认为痛苦是生命的一部分,它能让我们成长,让我们更加坚韧。 他的智慧,不是高高在上的说教,而是润物无声的引导。他用自己的生命体验,为读者提供了一盏智慧的明灯,照亮我们前行的道路。 3. 悲悯之心,温暖人间 林清玄的文字,流淌着一种深刻的悲悯情怀。他对人间的苦难,有着深深的体恤和同情。 他写那些生活在社会底层的人们,他们的辛勤劳作,他们的默默忍受,他们的卑微祈求。他用文字为他们发声,让他们不再被忽视。他写那些遭受不幸的人们,他们的眼泪,他们的绝望,他们的抗争。他用文字给予他们力量,让他们感受到温暖。 他的悲悯,并非廉价的同情,而是源于对生命平等的尊重,对人类共同命运的关怀。他相信,即使在最黑暗的角落,也总有微弱的光芒在闪烁,总有温暖在传递。他的文字,就像冬日里的一缕阳光,温暖着每一个孤独的心灵。 卷三:心灵的洗礼 林清玄的散文,不仅仅是文字的组合,更是一种心灵的洗礼。他用他的文字,带领读者穿越尘世的喧嚣,抵达内心的宁静,感受生命的美好,升华对人生的理解。 1. 审美之境,如诗如画 林清玄的散文,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他的语言,如同精雕细琢的玉器,每一个字,每一个词,都充满了韵味。他的意境,如同水墨画般淡雅,又如同油画般浓烈。 他写一轮皎洁的明月,在夜空中静静地悬挂,散发出清辉,洒落一地诗意。他写一场细密的春雨,滋润着大地,洗涤着心灵,带来了生命的勃勃生机。他写一座古老的村落,炊烟袅袅,鸡犬相闻,充满了宁静祥和的乡村气息。 他的文字,能够唤醒读者沉睡的审美意识,让我们重新发现生活中的美。他让我们明白,美不仅仅是外在的,更是内心的。当我们拥有一颗宁静而感恩的心,我们就能在任何地方,发现生命中最动人的风景。 2. 信仰的力量,超越一切 虽然林清玄的散文并非宗教著作,但其中蕴含着一种超越世俗的信仰力量。这种信仰,是对生命本质的探寻,是对真善美的追求,是对宇宙万物的敬畏。 他笔下的许多人物,虽然身处困境,却依然保持着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希望。这种希望,并非源于对物质的占有,而是源于对内在精神的坚守。他认为,真正的幸福,不是拥有多少,而是内心有多少。 他鼓励读者去寻找属于自己的信仰,去追寻生命的价值。这种信仰,可以是对真理的探索,可以是为他人奉献,也可以是对某种美好事物的执着。无论是什么,它都能给予我们力量,让我们在人生的道路上,不畏艰难,勇往直前。 3. 生命的圆满,在每一个当下 “活在当下”是林清玄散文中反复强调的一个主题。他认为,生命的圆满,并不在于未来的某个目标,而在于每一个此刻的用心体验。 他写一个制作佛珠的老匠人,他专注于手中的每一颗珠子,每一个动作,都充满了虔诚和专注。他写一个在田间劳作的农夫,他感受着泥土的芬芳,感受着阳光的温暖,感受着生命的律动。 林清玄告诫我们,不要沉湎于过去,不要担忧未来,而要全身心地投入到现在的生命之中。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地感受到生命的意义,才能体会到生活中的幸福。他的文字,就像一剂良药,能够帮助我们摆脱浮躁,重拾内心的平静,去拥抱每一个充满希望的当下。 《气清景明,繁花盛开:林清玄散文精选》,是一部值得反复阅读的经典之作。它以其深刻的思想,优美的语言,温暖的情怀,启迪着一代又一代的读者,去感受生命的美好,去领悟人生的智慧,去安顿浮躁的心灵。它如同清风拂过,带来阵阵馨香;又如同春花绽放,点亮了生命中最绚烂的风景。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气清景明,繁花盛开:林清玄散文精选》,带给我的不仅是阅读的享受,更是一种心灵的滋养。林先生的文字,总是带着一股淡淡的禅意,不执着于过去,不沉溺于当下,而是以一种平和的心态去面对一切。他写生活中的点滴,写人与人之间的情感,写对生命奥秘的探寻,每一个字都饱含着对生命的敬畏与热爱。我特别欣赏他那种“无用之用”的智慧,他能够从看似微不足道的事物中发现其存在的价值,并从中汲取生活的力量。读他的文章,就像在品一杯陈年的普洱,越品越有味,越品越能感受到其中的醇厚与回甘。他教会我,在浮躁的社会中,保持一颗平常心;在遭遇困难时,找到内心的平静与力量。这是一种潜移默化的影响,让我逐渐变得更加从容,更加豁达。

评分

翻开这本《气清景明,繁花盛开:林清玄散文精选》,与其说是阅读,不如说是一次与内心深处的对话。林清玄先生的文字,总是带着一种魔力,能轻易触碰到那些被生活磨砺得稍显坚硬的心灵,然后用温暖的光芒将其融化。我尤其喜爱他描绘自然景物的笔触,不仅仅是色彩斑斓的堆砌,更是透过那山川草木,洞察人生的哲思。读他的文章,仿佛能听到风在树叶间低语,能嗅到雨后泥土的清新,能感受到阳光穿透云层的温暖。每一个意象都饱含深情,每一段描写都富有生命力。他写花开花落,写四季更迭,却不仅仅是在描摹自然的客观景象,更是在借此阐述生命的短暂与永恒,自然的无常与规律。这种将自然之美与人生况味巧妙融合的功力,是林先生独有的天赋,也是我反复品读不厌的原因。他教会我,在喧嚣的世界里,如何寻找内心的宁静;在平凡的日子里,如何发现生活的光彩。

评分

我一直认为,能够写出触动人心的文字,本身就是一种天赋。而林清玄先生,无疑是拥有这份天赋的。这本书《气清景明,繁花盛开:林清玄散文精选》,更是将这份天赋发挥到了极致。《气清景明》四个字,就足以概括他文字的特质:清澈、明朗,如同洗净铅华后的真实。而“繁花盛开”,则描绘了他文章中涌动的生命力与蓬勃的喜悦。他的语言,没有华丽的辞藻,却自有其朴素的美感;他的思想,没有深奥的理论,却自有其深刻的哲理。他善于从平凡的生活中挖掘出不平凡的意义,从细微的观察中洞察出生命的本质。我常常在他的文字里找到共鸣,仿佛他笔下的每一个场景,每一个人物,都曾在我的人生中出现过。这种“此时无声胜有声”的魅力,是其他作者难以比拟的。

评分

坦白说,最初是被这本书的标题吸引。《气清景明,繁花盛开》,光是听着,就觉得是一股清新的风扑面而来,仿佛能洗去所有的尘埃与疲惫。林清玄先生的散文,果然没有辜负这个美好的名字。他的文字,就像是一幅幅意境悠远的中国山水画,每一笔都恰到好处,没有丝毫的冗余,却能勾勒出万千气象。我常常会在夜深人静的时候,泡一杯茶,翻开这本书,让他的文字如甘泉般流淌进心田。他笔下的故事,没有惊心动魄的情节,没有跌宕起伏的冲突,却有最动人的情感,最深刻的思考。他谈论童年,谈论乡愁,谈论人生中的各种遇见与别离,字里行间都透着一种超然与豁达。读他的文章,总会让人不自觉地反思自己的过往,审视自己的当下,然后对未来抱有更多的希望。他的文字有一种抚慰人心的力量,能让我在迷茫时找到方向,在失落时重拾勇气。

评分

初次接触林清玄先生的散文,是在一个偶然的机会。那时,我正经历一段不算顺利的时期,心情也有些低落。在书店里,我随意翻开这本《气清景明,繁花盛开》,就被他那清丽而富有哲理的文字深深吸引。他谈论“苦”与“乐”,谈论“放下”与“拥有”,字里行间都饱含着一种智慧的光芒,能够照亮我内心的阴霾。他并没有直接给予我问题的答案,而是通过一个个生动的故事,一个个深刻的体悟,引导我去思考,去领悟。我特别喜欢他对于“空”的阐释,那种不执着于物,不困于心,随缘而安的境界,是我一直以来所向往的。读他的文章,我仿佛看到了一位智者,坐在我身旁,用温和而坚定的声音,与我分享他的人生智慧。这种精神上的洗礼,远比任何物质上的慰藉都来得更深刻,更持久。

评分

适合慢慢看的好书

评分

趁这次的活动买了好多书,价格很优惠,是正品。京东物流也够快,服务超级好,还有免邮券,现在购物首选。

评分

精装,很精美!第二天就到货了,赞!

评分

买了寄回家的没照片发,不过很喜欢在京东买图书,活动很优惠,自营的值得信赖,好评!!

评分

很好,非常完美,包装很好,书也很不错

评分

还不错还不错还不错还不错还不错

评分

正版图书,好

评分

纸张很好,是正版,京东的发货速度超快,价位也挺合适。以后有时间,多看看纸版书,不错

评分

书质量还可以,买给孩子看的。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