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
“功夫在诗外”也适用律师办案
前言
界定专业律师的内涵标志以及从司法实践看律师不断提升三种能力的重要性
【案例1】以司法价值判断取向理论说服最高人民法院改判青海省高级人民法院一审的建设工程纠纷案
【案例2】情侣路边终“分手”
——没有资质施工单位被裁定“先予执行”中途撤场案
【案例3】1439万元违约金由企业是否具有相应资质所决定
——宁夏回族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采纳专家证人朱树英意见二审依法改判案
【案例4】二审法院判定“按撤诉处理”为何被改判?
——庭审达35次、集司法程序之大成的亿元工程款大案
【案例5】漏了被告的判决书终将成为一纸空文
——中建某局某公司准确确定被告,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二审改判案
【案例6】解决拖欠工程款的前提是确定真正的发包人
——中建某局公司确定真正的发包人,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二审维持原判案
【案例7】一波三折的“通天”仲裁案
——常州仲裁委员会的案件何以最终由最高人民法院审定?
【案例8】司法鉴定的“整体顶升迫降方案”
——是缺陷整改,还是结构破坏?
【案例9】已流失26��500万元工程进度款是如何保住的?
——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依法支持以房屋折抵工程进度款优先受偿案
【案例10】当事人的审计报告不是结算工程价款的依据
——最高人民法院不支持当事人结算后再进行事后审计的二审案
【案例11】国内使用国际通用的FIDIC(菲迪克)合同文本有效
——首例工程项目全文采用菲迪克合同文本引起的诉讼案
【案例12】约定争议评审的前置程序何以解决操作性?
——湖北省首例采用FIDIC即菲迪克合同条件引起的仲裁案
【案例13】一案反索赔成功1800万美元
——拖欠一个月工程进度款引发2800万美元争议的涉外工程索赔国内演绎
【案例14】中国建筑业追欠索赔第一案
——1993年:国内某建设公司当年起诉并追回工程欠款1400万元、索赔成功600万元
【案例15】工程签证文件未移交合同管理人员不得调动
——从废纸麻袋捡回的签证文件决定3638万元胜诉案
【案例16】3032万元买了一根上吊绳
——两次上诉最高人民法院被维持原判的武汉某建筑企业工期逾期巨额索赔案
【案例17】杭州市中级人民法院一案驳回发包人反诉6068万元工期违约金
——工程停工承包人如何操作工期顺延签证及损失索赔?
【案例18】没有签证文件,“比萨斜楼”的过错责任如何认定?
——上海某高层办公楼主体结构质量缺陷重大索赔诉讼案
【案例19】定向爆破被炸四层结构的上海锦浦大厦损害索赔案
——建设单位供应水泥质量缺陷责任该由谁承担?
【案例20】魔高?道高?发包人“项目分类签证管理办法”显神威
——某国际建设公司总分包纠纷案反索赔成功9437万元
【案例21】瞻前顾后一个案件两头输
——上海外滩某重大工程地下连续墙分包价款索赔案
【案例22】固定总价合同设计变更如何索赔增加的工程造价?
——天津市高级人民法院二审改判增量按当时当地定额标准计价案
【案例23】“最终结算”后还能索赔吗?
——发生在某开发区大市政管线工程的特殊索赔案
【案例24】欢乐谷里起“伤”悲
——后补隐蔽工程验收单为证据化解物件人身伤害索赔案
【案例25】3年零3个月刑期为祭奠21条人命
——杭州地铁1号线湘湖站基坑塌陷事故,签证手续缺陷的教训
【案例26】备案是使合同产生对抗性的签证
——把准白合同是“结算工程价款的根据”最终获胜案
后记〓“看山是山,看水是水”之回归
《墨斗匠心定经纬:建设工程疑难案件办案思路与执业技巧》这本书,我拿到手里的时候,就被它沉甸甸的分量和书名里透露出的专业气息所吸引。我是一名在建筑行业摸爬滚打了十多年的工程项目经理,平日里处理的大多是工程进度、质量、成本这些“硬碰硬”的实际问题,对于法律纠纷,说实话,是既怕又不太懂。手头项目多了,难免会遇到一些棘手的合同纠纷,或者因为一些细节上的疏忽引发的索赔,这时候就特别需要有经验的、能“定经纬”的指引。我特别期待这本书能在我遇到那种让人头疼不已,甚至感觉“怎么都说不清、理不明”的案件时,能给我提供一种全新的视角和解决问题的思路。我希望它不仅仅是罗列一些法律条文,而是能像一位经验丰富的老师傅,通过一个个具体的案例,手把手地教我如何去分析案情,如何去捕捉关键的证据,如何在复杂的合同条款中找到突破口。毕竟,实践中的案件往往比书本上的理论要复杂得多,需要的是能够灵活运用法律知识,并且深谙行业潜规则的“匠心”。这本书的书名就包含了“疑难案件办案思路”和“执业技巧”,这正是我目前最迫切需要的。我希望它能告诉我,面对那些看似无解的困境,到底有哪些“不寻常”的办法,那些能够化解矛盾,甚至能够“扭转乾坤”的“独门秘籍”。
评分作为一名执业多年的律师,我深知建设工程领域的复杂性。这不仅仅是技术的较量,更是合同、法律、利益的多重博弈。尤其是一些疑难案件,往往涉及的专业知识交叉,证据链条脆弱,双方的陈述更是南辕北辙。我手里接触过不少这样的案子,有时候感觉自己穷尽了所有办法,依然在原地打转。读到《墨斗匠心定经纬》这本书名,我立刻就产生了一种强烈的共鸣。它所提及的“办案思路”和“执业技巧”,在我看来,是解决这些疑难案件的“灵魂”。我期待这本书能够深入剖析那些极具代表性的疑难案件,不仅仅是呈现结果,更重要的是揭示其背后的思考过程。例如,在某些涉及工程质量瑕疵的案件中,如何科学地界定责任主体?在工期延误的争议中,如何准确地划分不可抗力与主观过失?我希望这本书能提供一套系统性的分析框架,帮助我们律师在面对类似情况时,能够更精准地把握案件事实,更有效地运用法律武器,找到最有利的证据,从而制定出最恰当的诉讼策略。这本书的“匠心”二字,也让我对其内容充满了期待,因为它暗示了作者在处理这些复杂问题时,必定倾注了大量的经验和智慧,力求做到精准、周全,如同工匠般雕琢每一个细节。
评分一直以来,我对建设工程领域的争议案件都抱有极大的兴趣,也曾阅读过不少相关的书籍和案例分析。然而,真正能让我眼前一亮的、能够触及到“疑难案件”核心并提供切实解决思路的书籍却不多。《墨斗匠心定经纬:建设工程疑难案件办案思路与执业技巧》这本书,以其独特的书名,立刻引起了我的注意。我希望它能够深入地探讨那些具有典型性、代表性的疑难建设工程案件,不仅仅是简单地复述案件事实和判决结果,而是要“剥茧抽丝”,深入剖析案件背后的成因,以及办案人员在整个过程中所运用的“匠心”和“思路”。我期待书中能够披露一些在实践中鲜为人知但却极其有效的“执业技巧”,这些技巧可能涉及证据的收集、固定、运用,也可能包括庭审策略的制定,甚至是与当事人、第三方专家进行沟通协调的方法。 我尤其关注“定经纬”这个词,它暗示了这本书能够提供一种清晰的、系统性的方法论,帮助读者在面对复杂的工程案件时,能够迅速把握问题的关键,理清脉络,找到解决问题的正确方向。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提供一些“反常规”的思路,那些能够突破思维定势,甚至能够“化腐朽为神奇”的智慧。
评分我是一名刚刚入行的年轻律师,对于建设工程领域的案件,尤其是那些“疑难杂症”,一直感到非常头疼。虽然在学校里学习过相关的法律知识,但到了实际工作中,面对那些错综复杂的合同、模糊不清的工程事实,以及当事人之间激烈的利益冲突,我常常感到力不从心。 《墨斗匠心定经纬:建设工程疑难案件办案思路与执业技巧》这本书的名字,让我眼前一亮。我希望它能成为我职业生涯中的“启蒙之光”。我特别期待书中能够提供一些“手把手”的指导,告诉我如何去“拆解”一个复杂的工程案件,如何去识别潜在的风险点,以及在证据不足的情况下,如何去寻找那些“被遗漏”的关键线索。对于“办案思路”,我渴望学习的是一种“思考的模式”,一种能够让我从纷繁的表象中抓住核心问题的能力。而“执业技巧”,则是我最需要提升的实操能力,比如如何进行有效的证据收集和固定,如何组织庭审中的辩论,以及如何与对方律师和法官进行沟通。这本书的书名中“定经纬”的比喻,让我联想到在广袤的工程领域中,它能为我指明方向,让我不再迷失,能够稳健地前行。我希望它能像一本“秘籍”,让我快速掌握解决难题的“独门绝技”。
评分作为一名在工程造价领域工作多年的专业人士,我对建设工程中的各种纠纷和争议有着深刻的体会。这些争议往往牵扯到复杂的工程量计算、材料价格鉴定、工程变更的认定等等,稍有不慎就可能导致巨大的经济损失,甚至引发漫长的诉讼。 《墨斗匠心定经纬:建设工程疑难案件办案思路与执业技巧》这本书的书名,恰恰触及了我工作中经常遇到的痛点。我非常希望能通过这本书,学习到如何更准确地理解和运用相关的法律法规,尤其是在面对那些“疑难案件”时,能够拥有更清晰的“办案思路”。我期待书中能提供一些关于如何进行有效的证据分析和梳理的方法,尤其是在涉及造价类争议时,如何从大量的技术文件和数据中提取出最有力的证据。同时,“执业技巧”也是我非常看重的部分,我希望能够学习到一些在实际工作中能够直接应用的技巧,例如如何与律师、工程师、甚至是对立方的代表进行有效沟通,如何更好地进行谈判和调解,以及如何在法庭上清晰、准确地阐述工程造价方面的专业意见。这本书的“匠心”二字,让我相信它所包含的内容是经过作者反复推敲和实践检验的,能够为我提供真正有价值的参考。
评分冲着作者去的,应该没问题,相信作者。
评分朱老师的书强烈推荐,装帧精美!
评分物流速度很给力,书质量不错!
评分书的质量不错,是正版,物流速度快,准备好好读一下
评分书的质量不错,配送也很快
评分总结实务经验,很多干货,值得拥有!
评分真好!朱大律的扛鼎之作,受益匪浅
评分朱树英的就是厉害
评分好书,名家作品,经验传承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