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译尼采:从尊敬一事无成的自己开始

超译尼采:从尊敬一事无成的自己开始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尼采 著,白取春彦 编
图书标签:
  • 尼采
  • 哲学
  • 存在主义
  • 自我救赎
  • 超人
  • 权力意志
  • 人生哲学
  • 精神分析
  • 现代思想
  • 西方哲学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长江文艺出版社
ISBN:9787535489982
版次:1
商品编码:11964975
包装:精装
开本:32开
出版时间:2016-09-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304

具体描述

产品特色

编辑推荐

1. 经典的全新演绎,东亚文化圈较高的认可度。

本书由日本尼采研究专家白取春彦,采集尼采一生所有著作中具代表性的232句话,囊括尼采思想的精髓。2010日本畅销图书,狂销破120万册+台湾地区20万册+韩国10万册;长期盘踞诚品书店畅销排行榜。


2.精品阅读匹配碎片化时间,分享大师的睿智,洞察纷繁复杂的人生奥秘,传递能量、传递热情。

本书内容分为“己”、“喜”、“生”、“心”、“友”、“世”、“人”、“爱”、“知”、“美”几个方面,尼采用简短精炼的话语,对生活的各个方面做出了方向性总结,尤其人性、心理的刻画更是入木三分,其对人生的态度,价值观,世界观都有独到的分析。尼采献给人类的不只是一种新的哲学,也不仅是一首诗或者一段警句,而且还是一种新的信仰,新的希望。


3.核心爆点:如何才能获得内心强大?

读尼采,咀嚼文明的衰微,尝试栖身浮华的委曲求全。一切从尊敬一事无成、毫无成就的自己开始,永远不要舍弃灵魂中那个心高气傲的英雄。排遣压力、跨越青春期的愁绪纷扰,忧郁时代的重重危机,寻找到内心强大的自己。


4. 原汁原味台湾译本,文辞优美、魔力十足;选择20世纪负盛名、鲁迅为推崇的版画大师麦绥莱勒的作品作插画,简洁、单纯、粗犷和富于变化,与本书内容相得益彰。


5.超值馈赠老树画画精美日历。

闲适、恬淡、自由。。。老树用一种游戏的精神,打破时间与题材的限制,穿越古今,往返于现实与虚幻之间,又有强烈的现实映照。与本书内容方向一致,提供心灵自由的另一种可能。


内容简介

一百多年前,尼采预言了这个时代的心灵困境:当外在的世界越变越强大,人的自觉就愈来愈渺小。

随着忧郁时代的到来,人们面临突然解雇、就职难、自杀率居高不下等重重危机,产生了严重的心理问题,迫切希望从西方哲人的名言中找到自己的“人生罗盘”。

于是尼采说:从尊敬一事无成的自己开始。

尊敬什么也不会,还没有做出半点成绩的自己。只要懂得尊敬自己,就不会做出不好的事、被人轻蔑的行为。

这么一来,你的生活方式就会改变,变成你所期望的自己,变成值得他人学习的对象。

作为西方现代哲学的开创者,尼采往往给人留下孤高、厌世的印象,其实他热爱生命,有着不屈的灵魂和昂然的意志,他的诸多名言能够拨动现代人的心弦,引人奋发向上。


作者简介

作者 尼采Friedrich Wilhelm Nietzsche (1844~1900)

德国哲学家。1844年出生于普鲁士王国的萨克森,为牧师之子。就读波恩、莱比锡大学期间,深受华格纳与叔本华的影响。24岁那年以古典哲学教授的职衔,任教于巴塞尔大学。1872年发表处女作《悲剧的诞生》。1879年辞退教职,开始他10年的飘泊人生,并持续创作。1889年饱受精神疾病折磨的他,终告崩溃,旋即于1900年病逝。


尼采抨击欧洲思想,提出永劫回归、权力意志等主张。他那敏锐独特的思想,深深影响以海德格为首的二十世纪哲学家的思想。


尼采的代表著作有《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1883~1885年)、《善恶的彼岸》(1886年)、《人性的,太人性的》(1878年)、《叔本华》(1874年)等。


编译 白取春彦

日本青森县人。于德国柏林大学就读期间,研究哲学、宗教与文学。出版多本关于哲学与宗教的解说著作,广受好评。代表著作有《专为上班族解说的<圣经>入门》《学习术》《聪明思考术》《不钻牛角尖的思考术》《 通往成功之门的24个习惯》(宝岛社出版)、《佛教“超”入门》(PHP文库)等。


翻译 杨明绮

东吴大学日文系毕业,赴日本上智大学新闻学研究所进修。译作有《在世界的中心呼唤爱情》《一个人的老板》《维梅尔的论点》《林布兰的光》等数十本。


内页插图

精彩书评

本书获得日本各界广大反响,经济评论家胜间和代、职业足球选手长谷部诚、长友佑都、V6组合的冈田准一、名艺人加藤登纪子、石田纯一、山下智久等各界群星,在报刊和博客上推荐了这本书。


这是一本让你不断鞭策自己的好书。——经济评论家胜间和代

看了这本书之后,总觉得内心充满的力量。——职业足球选手长谷部诚

能够遇到这本书,真的好幸福。——17岁女性

这本书就像是我的人生座右铭。——58岁男性

终于找到一本能伴我成长的好书。——38岁女性


★日本乐天市场网站人气4.6颗星推荐


目录

从尊敬一事无成、毫无成就的自己开始。

002 尊敬自己,才能拥有改变的力量

003 不要只在乎名声

004 别在疲惫不堪时反省自己

005 睡眠是最好的调节方法

006 自我表现的三种方式

007 人生最重要的事,就是找到自己的专长

008 懂得克制,才能主宰自己的行为

009 弄清楚动机,才能找到方向

010 看似不起眼的行为,也会产生长久的影响

011 一切从了解自己开始

012 坦然接受自己的蜕变

015 用放大镜检视自己

016 用行动赢得别人的信赖

017 解释会禁锢我们的思想,失去思考的本质

018 想要了解真正的自己,先回答这些问题

019 乐于付出才能得到最纯粹的喜悦

020 无法引人注目的原因

021 人生苦短,只允许我们专注自己的目标

022 恐惧由心生

023 发自内心,才能成就好事

024 每天都离目标更靠近一步

025 你之所以觉得孤独,是因为不知道怎么爱自己

026 能让自己安心的地方,就是安居之所

027 自己就是人生最大的财富



让自己更喜悦吧!

030 喜悦永远不嫌多

033 满足是种奢侈

034 晨起静思

035 并非所有的喜悦都是正面积极的

036 工作是你生活的重心

037 再没有比有人陪在身旁更美妙的事

038 享受一知半解时的学习乐趣,才能不断进步

039 悦人也悦己

040 让喜悦永驻心中

041 享受当下

042 精神层次越高,越能对细微的事物感到喜悦



请选择不被欲望操控的人生。

044 不开始,就不会有进展

045 活用经历过的事,打造最精彩的人生之旅

046 充满活力的事物,才能产生良善的影响

047 懂得舍弃,才能往前迈进

048 活得无怨无悔

049 态度坚决才能赢得众人的认同

050 若想过着安逸的人生

053 打破陈腐思想,才能脱胎换骨

054 埋首工作,等待转机到来

055 计划永远赶不上变化

056 用更真诚的眼光,重视基本生活

057 爱清洁的人,自然幸福

058 懂得构思生活,才能品味生活

059 别被占有欲操控

060 眼里只有目标,便会迷失人生方向

061 人终须一死,更要积极向前

062 身为人类的宿命



为何心灵自由的人都是智者呢?

066 拥有轻盈的心

067 心中有光,才能看到希望之光

068 熟悉的风景是让内心沉稳的力量

069 创造每天的历史

070 改变观点,才能逆中求胜

071 小习惯也能改变人生

072 平等背后隐藏的是欲望

073 看似是优点,其实不见得是优点

074 胜利绝非偶然

075 胆小者注定是输家

076 瞧不起别人,是因为内心怯懦

077 事实容易被情绪掩盖

078 多数人都是为反对而反对

079 没有永远的敌人

080 狡猾的虚荣心

081 灵魂偏爱奢侈之水

082 厌倦是因为不求自我成长

083 人为何觉得无趣

084 疲累时就停止思考,好好休息

085 快感与不快感,都是从思维而生

086 为何自由的人很潇洒

087 如何把握精神的自由



亲近那些靠自己的实力创出一番成就的人。

090 交友之道

091 主动与朋友交流

092 拥有四种美德

093 挚友的相处之道

094 君子之交淡如水

097 你需要的是能让自己成长的人际关系

098 好管闲事的人,绝对交不得

099 适时装傻是必要的

100 唯有物以类聚,才能相互认同

101 懂得培养友情,才会有幸福的婚姻


别被外来的力量牵着鼻子走。

104 超脱世间的人生态度

105 片面追求安定只会让人与组织腐朽

106 没必要讨好所有人

107 拥有自己的生活主张

108 自称有道德的人,不一定真的有道德

109 责备别人的同时,也是在暴露自己的缺点

110 不为无聊的事苦恼

111 不被大多数人的判断迷惑

112 容易迷失的原因

113 用支配反抗被支配

114 接纳批判的声音

115 若你的想法与组织不一致,不必觉得不正常

116 规则会改变环境,也会改变人心

117 事物代表的往往不是事物本身

118 人之所以为非作歹,是因为不够爱自己

119 暴徒的真正目的

120 人总会将事情解释成对自己有利

121 现实生活中,小心狡猾的人

122 小心冒牌老师的教诲

123 放松警戒时往往就是最危险时

124 快感何处寻

125 不要轻易相信“政客”

126 送礼要送得恰到好处

129 理性做事,不盲目

130 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

131 受骗的悲伤

132 不要过分追求权势



精彩书摘

尊敬自己,才能拥有改变的力量

千万不要妄自菲薄,否则只会束缚自己的思想与行为。

一切就从尊敬自己开始,尊敬一事无成、毫无成就的自己。

只要懂得尊敬自己,就不会为非作歹,做出让人轻蔑的行为。

只要改变生活方式,便能更接近自己的理想,成为别人学习的榜样。

还能大幅拓展自己的潜力,得到达成目标的力量。唯有尊敬自己,才能活得更精彩。

《权力意志》


别在疲惫不堪时,反省自己

也许你是在工作结束后,反省自己;或是一天结束时,回顾省思。这么一来,你就会注意到自己和别人的缺点,气自己的无能,憎恨别人,心情反而更郁闷。

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你不是在冷静地反省自己,只是身心疲累罢了。

疲累时进行反省,只会让自己掉进郁闷的陷阱中。所以疲累时,不该省思回顾,更不该写日记。

当你热衷于某件事,或是心情愉快时,是不可能回顾省思的。因为当你觉得自己不中用或是憎恨别人,表示身心处于疲累状态,这时候就该好好休息。

《曙光》


前言/序言


破茧成蝶:一部关于自我发现与生命重塑的哲学之旅 在这充斥着喧嚣与浮躁的时代,我们常常迷失在外界的评价与期待之中,忘记了内心深处最真实的渴望。我们被告知要追求成功,要成为“有成就”的人,而那些尚未找到方向、甚至显得“一事无成”的自己,似乎成了我们最不愿面对的阴影。然而,真正的人生智慧,或许就隐藏在直面这些“不完美”的勇气之中,隐藏在从此刻的自己出发,去探索生命无限可能性的征程里。 《破茧成蝶》是一部引人入胜的哲学探索,它并非提供一套现成的解决方案,也非宣扬激进的励志口号。相反,它以一种深刻而细腻的笔触,引导读者踏上一条自我发现与生命重塑的静默之旅。这本书的核心,在于邀请你重新审视“成功”与“价值”的定义,挑战那些根深蒂固的社会标签,鼓励你拥抱那个在他人眼中或许“渺小”的当下,并从中汲取力量,绽放出属于自己的独特光芒。 第一章:生命的初啼——承认与接纳“无成”的起点 我们为什么会恐惧“一事无成”?这份恐惧,往往源于我们对自身价值的评判体系。从孩童时期开始,我们就开始被置于各种比较之中:谁的成绩更好,谁更听话,谁更有天赋。成长过程中,这种比较延伸至学业、工作、社交,直至构成了一个无形的评价网,将我们牢牢困住。一旦我们发现自己未能达到某个“标准”,便容易陷入自我否定,将“无成”视为一种失败,甚至一种罪过。 本书的开篇,并非急于鼓励你“改变”,而是邀请你做一件更为重要的事情:看见并接纳。看见那个不完美、不完美的自己,看见那个此刻可能还未找到清晰目标、甚至有些迷茫的自己。承认“一事无成”并非终点,它只是你人生旅程中的一个阶段,一个起点。就像破土而出的种子,它首先需要的是耐心与滋养,而非立即长成参天大树。 这一章将深入探讨“成功”的社会建构性,揭示我们为何会被“成就”二字绑架。它会剖析那些隐藏在“成功学”背后的心理陷阱,比如对他人认可的过度渴求,对失败的极度恐惧,以及因此而产生的焦虑与自我压抑。通过引用历史上的思想家、艺术家、科学家,甚至是那些在默默无闻中做出伟大贡献的普通人的故事,本书将展现生命的另一种维度:价值不一定体现在显赫的成就上,而可以存在于深刻的体验、真诚的思考、以及对生活的热爱之中。 作者将引导你进行一次内观式的自我审视。你会学习如何辨别那些真正属于你的声音,而非被外界的喧嚣所淹没。如何区分那些源于内在驱动力的渴望,与那些被社会价值洗脑的“目标”。通过一些温和的练习,比如记录自己的日常感受、反思自己的情绪波动、甚至是尝试一次“无目的”的散步,你将逐渐找回与自己对话的能力,为后续的自我探索打下坚实的基础。 第二章:向内探寻——“尊敬”自身蕴藏的无限可能 一旦我们开始接纳“无成的自己”,下一步便是向内探寻,去发现这份“无成”背后所蕴藏的未被发掘的潜力。这里的“尊敬”,并非是对现状的自满,而是一种深刻的好奇与善意。是对那个虽然不完美,但依然努力活着、依然有感受、有思考的自己的肯定。 “尊敬”一个“一事无成”的自己,意味着我们要停止那些严苛的评判,停止那些自我贬低。我们要以一种对待珍贵事物的态度,去小心翼翼地呵护内心的火苗。这火苗可能微弱,可能不确定,但它是你生命中最独特的标识。 本章将引入一系列哲学思考,帮助你理解“存在”本身的力量。我们将探讨,作为个体,我们为何拥有独特的视角与感受,这些感受与视角本身就构成了价值。它会引导你认识到,每一个生命的存在,都是对宇宙的一种独一无二的贡献。这种贡献,无需通过外界的“成就”来证明。 我们会深入挖掘那些常常被忽视的“天赋”。这些天赋并非是世俗意义上的绘画、音乐、科学等技能,而可能是你天生的好奇心,你敏锐的洞察力,你与生俱来的同情心,你对某种事物有着异乎寻常的热情。这些特质,在“追求成功”的道路上,往往会被认为是“不务正业”的干扰,但在本书的视角下,它们却是你生命中最宝贵的宝藏。 作者将提供一些方法,帮助你重新激活这些潜在的天赋。这可能包括: “无用之用”的探索: 鼓励你尝试那些看起来“没有用”的事情,比如学习一门你从未接触过的语言,研究一个你完全不懂的领域,甚至只是静静地观察一株植物的生长。这些看似“无用”的活动,往往能打开我们思维的边界,发现新的兴趣点和潜能。 “好奇心地图”的绘制: 引导你记录下那些让你感到好奇、让你想要了解的事情。无论这些事情多么微小、多么不切实际,都值得被认真对待。这些好奇心,将是你探索生命方向的罗盘。 “节奏的回归”: 现代社会常常要求我们高速运转,忽略了生命本身的节奏。本章将强调,找到属于自己的生活节奏至关重要。无论是慢节奏的生活,还是充满激情的生活,关键在于它是否符合你的内在需求,是否让你感到充实而非枯竭。 第三章:生命的绽放——从“尊敬”走向“创造” 当一个人真正学会尊敬那个“一事无成”的自己,并开始向内探寻,便会自然而然地走向生命的绽放。这种绽放,不是为了向外界证明什么,而是生命本身蓬勃生长的必然结果。它是一种由内而外的创造。 “创造”在本书的语境下,并非特指艺术或科技的创造,而是指积极地参与生命,用自己的方式去影响和丰富世界。这种创造,可能体现在你的一份真诚的微笑,一次善意的帮助,一个独特的观点,甚至是你对生活细节的精致打磨。 本章将探讨,如何将这份“尊敬”与“好奇”转化为实际的行动。你会了解到,真正的改变,并非来自外界的强迫,而是源于内在的驱动。 “微小行动”的威力: 即使你觉得自己“一事无成”,也并非意味着你无能为力。本书将强调“微小行动”的力量。每天做一件让你感到快乐的事情,每天学习一点新知识,每天帮助一个人,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举动,日积月累,将产生巨大的能量,重塑你的生活。 “价值的重塑”: 当你不再将价值与世俗的成功挂钩,你会发现,你自身的体验、你的情感、你的思考,都具有独特的价值。本书将鼓励你重新定义自己的价值体系,发现并肯定那些属于你自己的光芒。 “连接与共鸣”: 人的生命离不开连接。当我们开始理解和接纳自己,我们也会更容易去理解和接纳他人。本书将探讨,如何通过真诚的交流与互动,与他人建立深刻的连接,并在这个过程中,共同创造更有意义的生命体验。 “无畏的尝试”: “一事无成”的另一种表现,可能是对尝试的恐惧。本书将鼓励你拥抱失败,将失败视为成长的阶梯。每一次尝试,无论结果如何,都是一次宝贵的经历,都是一次对生命的投入。 《破茧成蝶》将以一种温暖而充满力量的叙事,伴随读者走过这段深刻的自我发现之旅。它并非一本教你如何“成功”的书,而是一本教你如何“成为”的书。它告诉你,生命的意义,并不在于你取得了多少“成就”,而在于你如何去生活,如何去感受,如何去爱,如何去成为那个真实而完整的自己。 这本书的结尾,不会给你一个明确的“答案”,因为生命的旅程本身就是没有终点的。它会留下一个开放的空间,让你继续去探索,去创造,去享受生命赋予你的每一个瞬间。它相信,当一个人真正学会从“尊敬一事无成的自己”开始,他便能拥抱生命无限的可能,最终破茧成蝶,绽放出属于自己的璀璨光芒。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书最让我感到惊喜的是其内在的谦卑感。在处理尼采这样一位思想巨擘时,作者展现出了一种难能可贵的克制,他没有试图去“驯服”尼采的思想,也没有强行将之纳入某种固有的哲学体系。相反,他像一个谦逊的向导,小心翼翼地引导我们穿行于思想的迷宫,深知每一步都可能导向不同的出口。这种不妄加评判、着重于呈现思想的复杂性和张力的方式,使得读者能够最大程度地保有自己的判断空间。每一次的“超译”,都不是终点,而是一个新的起点,它鼓励我们在理解了作者的阐释后,立刻回溯到原典,进行二次的、属于自己的消化与吸收。这本引导手册的高明之处就在于,它最终的目标是让你不再需要它,去直面那座巨大的思想宝库,这才是真正有远见的哲学普及工作。

评分

我对这本书的“翻译”方式感到由衷的赞叹,这已经超越了简单的词义转换,而是一种精神层面的“再创作”。作者似乎对尼采的底层焦虑有着深切的共情,他捕捉到了那些被传统解读所忽略的、尼采思想中略带颓废却又无比坚韧的底色。阅读过程中,我多次被作者精准的措辞所震撼,那些原本模糊不清的德语哲学术语,在他笔下获得了极具冲击力的现代汉语表达,仿佛尼采的呐喊穿越百年时空,直接击中了当代人的心房。特别是在讨论“永恒轮回”的部分,那种面对虚无的勇气与坦然,被阐释得入木三分,让人在阅读时不由得心生敬畏,甚至有些战栗。这不仅仅是一本哲学导读,更像是一次深刻的文化考古,挖掘出埋藏在文本深处的生命力,让冰冷的哲学焕发出滚烫的生命热度。

评分

这本书的阅读体验真是出乎意料的畅快淋漓。我原本以为这会是一本晦涩难懂的哲学入门读物,但作者的行文风格却充满了现代感和亲和力。他没有过多地堆砌艰深的术语,而是用非常贴近日常生活的例子来阐释尼采那些看似高深莫测的思想。尤其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作者在引导我们去理解“超人”这个概念时,并没有将它塑造成一个遥不可及的偶像,反而聚焦于个体如何从自身的局限和世俗的眼光中挣脱出来,去构建属于自己的价值体系。这种“从脚下开始”的哲学路径,让我感觉自己不再是旁观者,而是可以立即参与到这场思想的探险中去。书中对于“权力意志”的解读也十分新颖,它不再是单纯的支配欲,而更像是一种自我超越的内在驱动力,这极大地拓宽了我对尼采哲学的认知边界。总而言之,这是一本能够让人在轻松愉快的阅读过程中,完成一次深刻的自我对话的佳作,读完后有种豁然开朗的感觉,仿佛为精神世界打通了一条新的通道。

评分

这本书的结构设计极其巧妙,仿佛一位高明的园艺师,精心布局了每一章的逻辑脉络。它没有采取传统的线性叙事,而是更像是一种螺旋上升的探索过程,每深入一层,都能从新的角度回望已有的认知,产生新的化学反应。我特别欣赏作者在处理那些哲学上的“硬骨头”时所展现出的耐心和智慧。他不会急于给出标准答案,而是倾向于抛出问题,引导读者自己去“啃食”那些复杂的概念,直到味道在舌尖上充分散开。这种交互式的阅读体验,极大地增强了知识的内化。读到某些段落时,那种如同顿悟般的快感,让人忍不住停下来,对着书页沉思良久。它成功地将尼采的宏大叙事“去神圣化”,使其变得可触摸、可感知,不再是高悬于空的理论。对于长期受困于“想不明白”的读者来说,这本书无疑提供了一把钥匙,不是直接打开门,而是教你如何去配钥匙的过程,其价值远超于直接进入房间本身。

评分

坦率地说,我过去对尼采的印象大多来源于碎片化的引用和一些刻板印象,总觉得那是一个离我很遥远、略带偏执的德国思想家。然而,这本书的出现,彻底颠覆了我的预设。作者的叙事风格极其个人化,他仿佛是坐在我对面,用一种极其真诚、甚至带着点自嘲的口吻,与我探讨这些宏大的主题。他很擅长将尼采的观点与我们当下社会中的种种“不适感”建立联系——比如社交媒体上的过度展示、对“成功学”的盲目崇拜等等。通过这种方式,尼采的哲学不再是遥远的学院派理论,而是变成了我们日常生活中应对焦虑和迷茫的实用工具箱。这种“去精英化”的解读策略非常成功,它让哲学真正走下了神坛,进入了寻常巷陌,让我体会到,思考本身就是一种抵抗平庸的姿态。

评分

朴实的心灵鸡汤,值得边读边思考

评分

买的太多书,很多来不及看,一直喜欢书!

评分

语录式的,有所收获,尼采的思想还没看到有高人系统阐述过

评分

好!!!!!!!!!!!!!!!!!!!

评分

村落搓搓你您蘑菇云村落搓搓你您蘑菇云

评分

很好的书,印刷精美,经典读物,适合青少年增长知识,好评。

评分

自取,要自取,还不如去书店买

评分

喜欢

评分

能包装好点吗?就一塑料袋装着就发过来了,连一张保护的泡泡膜都没有,书角都烂了。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