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文學世傢的硃天衣老師,給孩子上一堂不一樣的作文課!
★作者硃天衣從事作文教學25年,獨創"說故事玩作文"法,風靡颱灣;
★用引導的方式,讓孩子發揮寫作的本能,讓作文如同呼吸、說話一般自然;
★60個主題,涵蓋各種作文類型,用說故事的方式進行引導啓發,讓你寫什麼題材都信手拈來;
★精心設計的文字遊戲,寓教於樂,在練習中提高孩子的語文能力;
★"給父母的溫馨小叮嚀"環節,把作文變成親子互動遊戲,讓教孩子寫作文不再成為令人頭疼的事情。
★2007年首次齣版,十年暢銷不衰!
硃天衣的作文課6大特色
●作文課+遊戲題,看、讀、寫多元練習;
●60個主題,一周一課,一周寫一篇,輕鬆學習沒壓力;
●透過說故事的引導方式,激發孩子的想象力,下筆更容易;
●由硃天衣老師親自講述,猶如親臨課堂,容易吸收理解;
●收錄"給父母的小叮嚀",讓親自共享寫作的樂趣!
擁有二十餘年兒童作文教學經驗的硃天衣,主張以啓發引導、說故事的方式,讓孩子發揮想象力,寫齣與主題相關的文字描述。她認為,更重要的是讓孩子覺得寫作文是一件快樂的事。
在本套書中,硃老師精心挑選瞭60個主題,寫成文本,把自己的生活經驗和閱讀心得融會貫通,穿插在60個主題中,讓小朋友一邊興趣盎然地看硃老師的故事,一邊聯想構思自己的精采內容。當然,偶有某些題目,小朋友比較不容易發揮,硃老師還會依據她豐富的教學經驗,給對父母的小提示,讓父母和孩子一起動腦,搭建一座包羅萬象、五花八門的作文世界。
除瞭這60個主題,硃老師還精心設計瞭數十種文字遊戲,包括字詞接龍、多音字、同音易錯字、反義詞、標點符號、猜燈謎、聲音描述等等,讓孩子能一邊輕鬆玩遊戲,一邊還能藉著遊戲,增長語文基本功,打好語文運用的基礎。
如何使用這套教材
1.一個星期消化一個單元。
2.讓孩子坐在桌前,備好紙、筆、橡皮擦,看完一個單元就動筆練習寫。
3.不會的字先以注音代替,全篇完成後再查字典,中途盡量不中斷。
4.低年級以下的小朋友,可以練習口說作文,父母代為記錄後再念給孩子聽。
硃天衣,齣生於文學世傢,耕耘作文教學達20餘年,2000多位學生。全年在各地演講、帶領文學營、小小記者營等活動,以獨創"說故事玩作文"法,引領小學生喜愛作文、寫好作文。2007年在臉譜齣版《硃天衣的作文課1》,年銷售三萬多本,其簡體版在大陸更是創下首印16萬本的佳績。
《美食》
前言 1
1.美食 001
2. 最好玩的地方 009
3. 害怕 017
4. 臉紅的時候 025
5. 風 031
6. “新”賣火柴的小女孩 039
7. 我記得…… 047
8. 我開瞭一傢店 055
9. 蚊子 063
10. 我的偶像 069
11. 時光之旅 077
12. 我是一張紙 085
文字好好玩遊戲本
一 字詞接龍 095
二 疊字詞 097
三 多音字 100
四 同音易錯字 104
五 改錯字 108
六 反義詞 114
《我的心愛寶貝》
前言 1
給父母的話 4
1. 我的心愛寶貝 001
2. 媽媽的心情 009
3. 爸爸的拿手絕活 017
4. 夢 025
5. 聖誕佳節 033
6. 魔法世界 041
7. 歡樂新春 059
8. 迎嚮春天 057
9. 煩惱 065
10. 六十年後的我 73
11.如果有一天…… 081
12.我的桃花源 089
我的私房書單文字好好玩遊戲本
一 《少年小樹之歌》 100
二 傑剋·倫敦——《野性的呼喚》《白牙》 102
三 勞倫茲——《所羅門王的指環》《當人遇見狗》《雁鵝與勞倫茲》 104
四 吉米·哈利——“大地係列” 106
五 “魔戒”“哈利·波特”“嚮達倫”“黃金羅盤”“龍騎士” 108
六 “小淘氣尼古拉”——戈西尼的文字 桑貝的插畫 110
七 《佐賀的超級阿嬤》《床邊的小豆豆》《東京塔》 112
八 張曼娟——“奇幻學堂” 114
九 侯文詠——《頑皮故事集》《淘氣故事集》《天作不閤》《大醫院小醫師》 116
十 三毛——《撒哈拉的故事》《哭泣的駱駝》《稻草人手記》 118
十一 中國的章迴小說——《三國演義》《隋唐演義》《西遊記》 120
十二 金庸的武俠世界——《書劍恩仇錄》《射雕英雄傳》 122
《走春》
前言 1
1.走春 001
2.無價之寶 009
3.手足之情 017
4.秘密花園 025
5.聽海 033
6.颱風天 041
7.傷疤 049
8.鞦涼 057
9.發明大王 065
10.颱灣之光 073
11.我喜歡 081
12.營養午餐 089
文字好好玩遊戲本
一 標點符號 099
二 數字成語 練習 104
三 字音辨正 109
四 部首 113
五 單位量詞 119
六 猜燈謎 123
《和書中人物做朋友》
序 寫作是一件自然好玩的事 1
1.和書中人物做朋友 001
2.擁抱大自然 009
3.三十年後的我 015
4.我是一隻流浪狗 021
5.小溪的哭訴 029
6.感官之旅——嗅覺 035
7."大題小作"與"小題大做" 043
8.吟詩慶端陽 051
9.遊泳池畔 059
10.傷心 067
11.聞香下馬 075
12.幸福公式 081
文字遊戲
一 成語練習——紙上動物園 091
二 燈謎 095
三 字音辨正 099
四 改錯字 105
五 部首——猜猜看 111
六 部首——拆字遊戲 117
七 成語練習——紙上植物園 120
八 同義詞 124
九 同義成語 126
十 雙關語 130
十一 色彩的描述 132
十二 酸甜苦辣留言闆 134
《花花世界》
序 寫作是一件自然好玩的事 1
1.花花世界 001
2.清明掃墓 008
3.挑食大王 013
4.雨 019
5.暑假的美好時光 025
6.鬼門開 031
7.特彆的老師 037
8.月 043
9.我是一棵樹 049
10.聖誕天使 055
11.冷鼕 061
12.除舊布新 067
文字遊戲
一 成語練習 075
二 燈謎 079
三 字音辨正 084
四 改錯字 090
五 部首猜猜看 096
六 諺語接接看 102
七 成語練習 105
八 反義詞 109
九 反義成語 115
十 色彩的聯想 118
十一 聲音的描述 121
十二 古字猜一猜 124
給父母的話
孩子什麼時候開始寫作最閤適?
寫作是自我錶現很自然的一種方式,簡單來說,會說話就應該可以提筆寫書,而文字隻是工具,如果孩子已會使用注音符號或簡單的漢字,應該就可以開始寫作。甚至,在識字前亦可讓孩子口述,而由父母記錄成文字,再念給孩子聽,這會是很有趣的經驗。但前提是,整個過程要以遊戲好玩的心情進行,切莫勉強給孩子壓力。
如果是要送孩子去補習班學作文,則以三年級開始會比較閤適,因為這樣年紀的孩子已習慣於團體學習,且錶達能力較成熟,所認識的字詞也大緻夠基本寫作所需,學習過程較不容易産生挫摺感。
對寫作幫助最大的是什麼呢?
我以為除瞭閱讀,還是閱讀。
閱讀除瞭可以豐富寫作的內涵,對寫作技巧的幫助更是毋庸置疑。但我所指的閱讀,不是範文,也不隻是所謂的優良讀物,而是廣泛的閱讀、大量的閱讀,範文容易局限孩子的想象空間,尤其模仿力強、較稚齡的孩子,很可能因為常參讀範文,寫作變得製式化,未來難以超脫這框架。
其實閱讀對孩子的幫助不隻於寫作,它可以增加孩子的思考能力、學習能力,受益的不僅是文科,對數理的幫助也齣奇的大,在我教過的數韆個學生中,隻要擁有閱讀習慣的孩子,不隻寫作能力好,在課業方麵各科錶現都十分優異,幾乎無一例外,閱讀真的可以使學習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近年來,各國在評比孩子未來是否具備競爭能力時,閱讀能力的考察便占瞭極大的比重,因為這些先進國傢相信,一個擁有閱讀習慣的孩子,具備瞭終生學習的能力。因此,為瞭增強孩子的寫作、學習能力,閱讀習慣的養成絕對有其必要。
如何培養孩子的閱讀習慣呢?
孩子的閱讀最早可以從床邊故事開始,每晚讓孩子自己挑選一冊繪本共享親子閱讀,絕對會比放一片CD聽故事,更容易讓孩子進入閱讀的世界。
孩子大瞭,能認得注音符號及一些字時,便可親子共讀,甚至可以請他們講給我們聽;當孩子已能獨自並且享受閱讀時,就盡量彆打斷他們,至少讓他們能持續沉浸在書海中一段時間,若擔心視力問題,可以提醒他們中間稍作休息。
較大的孩子若還未有閱讀習慣,那麼每天試著關掉電視、電腦半小時、一小時,陪他靜坐在桌前一起閱讀,你看你的書、他看他的書,一開始父母或許必須忍受他頻繁地換書,或"一目十行"地快速閱讀,一天兩天、一周兩周下來,他便能慢慢進入狀況,靜下心看完手中的書瞭,這期間彆去考察他看瞭多少,除非他主動想討論、分享,不然父母就僅僅做一個伴讀者就可以瞭。
在現今的環境裏,閱讀習慣絕對是需要培養的,因為有太多更容易、更好玩的事隨時可取而代之,像電視、電玩、漫畫、網絡遊戲等,閱讀較之於它們的確是需要更多的腦力、精神纔能進行的,以人們好逸惡勞的天性來說,閱讀真的很容易就會變成劣幣逐良幣的犧牲者,所以閱讀習慣的養成,真的需要加倍的耐心與恒心。
之所以不把漫畫當作是閱讀的一部分,是因為它以圖像取勝,若孩子在閱讀習慣尚未養成前,即沉迷於漫畫,那麼他將視文字多過圖像的書籍為畏途,這是很可惜的事,所以我建議在孩子還未享受到以文字為主的閱讀樂趣前,對漫畫的攝取還是要做控管。
需要為孩子們選書嗎?
當孩子願意主動閱讀時,選書的動作,我以為還是盡量交給孩子們掌控,彆太擔心他們的閱讀胃口過偏,尤其在剛開始時,盡量讓他們選擇自己感興趣的類書入門,"主動"絕對是學習能力的來源,但基於環保及經濟的考量,父母親真的可以充分利用圖書館及書店,尤其現在許多的書店都設有閱讀區,讓人能長時間且舒適地閱讀,若真遇到值得反復閱讀的書籍再購買也不遲,藉書、交換書也都是很好的選讀方式,如此日積月纍,不僅能增加閱讀量,更可以拓展孩子的閱讀視野。
那麼閱讀後需要強製孩子寫讀書心得嗎?或者檢驗他是否真讀懂瞭書籍內容?
在問這問題時,也許我們大人應該先將心比心,如果當我們每看完一本書都需要寫報告的話,我相信沒有一個大人會想閱讀的,而且一本書所影響、所給予的,有時並不是在當下,它也許要經過一段時間發酵,短則幾天,長則數年、數十年,甚至有可能是一輩子,所以何苦在孩子們剛進食時便做催吐的動作呢?這隻會讓他們對閱讀這件事反胃而已。
而且同樣一本書,常會因為閱讀時的年齡不同,所得亦不同,像中國的章迴小說或西方的古典名著,孩時感興趣的和成人所關注的重點就不可能相同,隨著年歲漸長,反復閱讀後,所得自然增加甚或有所改變,所以驗收成果何必急於一時呢?
所以,我以為閱讀習慣的培養和閱讀心得的書寫是分開來的兩件事,韆萬彆讓心得報告乾擾瞭閱讀的樂趣;其實書寫心得報告也沒那麼睏難,隻要套上公式、寫齣一篇製式的報告,對高年級以上的孩子應該都不是問題,但是我真的想建議學校的老師們,彆急著在孩子組織、邏輯觀念還不是那麼成熟時,便給予孩子這樣的課程,這隻會事倍功半或適得其反。
如何培養寫作的樂趣?
如果我說上作文課是一件痛苦的事,相信包括大人、小孩都不會反對,在成長過程中,鮮少有人能在作文課中真正享受書寫的樂趣,為什麼呢?也許是我們給予寫作太多的名目,比賽、考試、分數,當要下筆時,第一個想到的是大人會怎麼看待?閱捲老師會怎麼評比?這和躲房間裏寫私密日記、寫情書的心情完全不同,如果寫作僅隻是一種記錄、一種抒發、一種分享,那麼它應該不會讓我們如此怯步呀!
如果寫作隻是錶達自我的一種方式,它就像呼吸、說話一樣自然,那麼孩子們就不會將他視為畏途瞭,所以在孩子初學寫作時,我們要告訴他們寫作就像說話一樣,而且要鼓勵孩子們用他們的語言,寫齣自己的心情、自己的想法,而不是要他們裝大人模樣、說大人的話語。
越是稚齡的孩子越是要鼓勵他想到什麼就寫什麼,也許一開始,他們會說很多而且說不清楚,沒關係,讓他們繼續說、繼續寫,這時韆萬彆嫌他們囉唆、教他們精簡,以我們所謂的標準文章格式要求他們,該如何破題、如何敘述、如何結語,那麼孩子們將會睏在其中,難以提筆。
麵對孩子的寫作韆萬彆心急,隻要孩子願意寫、不斷地寫,就算小學六年仍寫不齣個所謂"標準完美"的文章又如何呢?當他們持續書寫至青春期,思考邏輯能力突飛猛進時,不待你提醒,他們自會去蕪存菁地寫齣一篇簡潔達意的文章來,對父母、老師而言,這絕對不是卸責,為瞭嗬護那小小寫作欲望的火苗,而不強加乾涉,這是作為旁觀者的我們最難做到、也必須要隱忍的。
從開始陪伴孩子寫作,成為所謂的"作文老師",到今天已是第二十個年頭瞭,不細數,真的感覺不到二十年就這麼過去瞭,也許就因為始終是和孩子為伴,歲月格外匆匆。
即使已為人"師"七韆多個日子,"教"過兩韆多位學生,但至今聽到彆人稱我"硃老師",卻仍有臉紅的羞赧,因為自始至終我都不覺得自己稱得上是一位傳道、授業、解惑的"師"者,這麼多年來,我自許隻是個陪伴、分享孩子成長的大朋友,若說在寫作上對孩子們有什麼助益,我也隻願意把自己定位為是個引導者,而不是教導者。
會這麼說,絕對不是謙辭,因為我始終以為寫作這件事應該是人的本能,隻要識字、隻要願意,任何人都可以像呼吸、說話一般地寫齣自己的想法,隻要我們彆把寫作賦予太多的名目或意義,寫作其實可以是很自然、很愉悅的。
也因此,我發現自己在和孩子相處的過程中,花費最大心力之處,不是在教授寫作技巧,而是努力地在"除魅",也就是幫孩子祛除一些不必要的障礙,包括心理層麵的恐懼、厭惡,也包含外在對寫作這件事的任何束縛,當我看到孩子們從抗拒到願意且喜歡寫作時,便是最大的報償。
寫作是很生活的,也是很貼近心靈的,能在孩子的成長中陪伴他們一段,並分享他們的心靈活動,真的是很快樂的事。但我仍不滿足,我常嘆息自己無法像學校的老師或孩子的父母,可以擁有更穩定、更長久的關係陪伴他們長大,但我同時也知道自己該知足瞭,因為絕大多數的父母已給我超齣想象的信賴及時間,讓我能放手和孩子們翱翔在寫作的天地間。
如今,我會很希望與孩子在寫作互動中所獲得的喜樂,和所有的父母分享,隻要願意,任何人都可以扮演如我般的陪伴者、分享者角色,隻要多給孩子一點空間,多為他們空齣一點自己的時間,在寫作的天地裏,你和孩子都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獲。
這本書附加瞭為父母預備的說明,在"給父母的話"中,所提到的關於寫作的問題,多半是平日演講或上課時,父母關心提問最多的,所以我便直接以問答方式處理;至於"給父母的小叮嚀"則是擔心孩子在看過文章後仍覺得下筆睏難時,父母可從旁助一臂之力的小貼士,當然若孩子完全無此需要,那這所謂的"叮嚀"就可棄而不用瞭。
至於要如何使用孩子這部分的教材呢?我的建議是:一個星期消化一個單元,當然這可視孩子課業壓力隨時作調整。此外,當孩子真的要藉由讀物的引導進入寫作時,請先安排他坐在桌前,準備好稿紙及鉛筆、橡皮擦,當他一看完一個單元時即刻就動筆,那應該是最適閤下筆的時刻,若孩子的專注力夠、學習能力也強,當然可以不必受此束縛,但透過讀物和直接在課堂上引導畢竟有所不同,因此這樣要求孩子是不得已的舉措。
當孩子真正進入寫作狀態後,便盡量彆中斷,期間有不會的字可先以注音代替,等全篇文章完成後再教他或查字典補上漢字即可。較稚齡的孩子在初學階段,或可以陪伴他一起完成這件事。但記得喲!隻是陪伴,而不是指導,做父母的可以在一旁閱讀自己的書,或書寫自己的文字,彆讓孩子有受到監督的壓力,讓他覺得這是一段親子共享的寜靜時光。
現在坊間有太多因為學校考試而齣版的各式作文教材,選擇這樣的時刻齣這套書,其實心底是有些急切的,我真的希望提供給孩子一個不一樣的選擇,讓他在寫作的路途中,走得更自在、更快樂,也更順暢,我始終相信愉悅絕對是孩子學習的最大動力,它不僅是學習的前提,更是必要條件,如果我們能經由快樂達到同一個目標,那何樂而不為呢?
這本書給我帶來的,是一種“啓發”。它並非提供瞭一套死闆的寫作公式,而是打開瞭我看待寫作的全新視角。我過去常常陷入“寫什麼”的睏境,感覺生活平淡無奇,無處可寫。而這本書,卻讓我看到瞭寫作的可能性無處不在。它引導我從不同的角度去審視日常生活,去發現那些隱藏在平凡中的不平凡。我開始留意身邊發生的事情,去思考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去感受自然的變化。我發現,原來寫作的素材,就蘊藏在生活的每一個角落。這本書,就像一位智慧的引路人,點亮瞭我對寫作的感知力,也讓我對未來的寫作充滿瞭期待。我相信,在它的指引下,我將能夠不斷地發現新的寫作靈感,也能夠寫齣更多有意義、有價值的作品。
評分在我過去對寫作的認知裏,總是充滿瞭各種“禁忌”和“應該”。例如,“寫作文要用華麗的辭藻”,“要引用名言警句”,“要避免口語化”等等。這些條條框框,反而讓我失去瞭寫作的自由,也束縛瞭我個性的錶達。這本書,以一種打破常規的姿態,嚮我展示瞭寫作的無限可能性。它鼓勵我擺脫那些僵化的思維模式,去嘗試用最適閤自己的方式去錶達。書中對一些“非常規”寫作手法的剖析,讓我看到瞭文字的另一種生命力。它讓我明白,寫作並不一定要遵循固定的套路,關鍵在於能否觸動人心,能否真誠地錶達。我開始嘗試在我的文字中注入更多的個人情感,去運用更貼近我內心語言的方式。這種“解放”的感覺,讓我感到前所未有的輕鬆和愉悅。我不再害怕犯錯,而是樂於嘗試,樂於探索。這本書,就像一位叛逆的藝術傢,鼓勵我撕掉標簽,用我自己的方式去創作。
評分這本書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它所傳達的一種“尊重”。我曾幾何時,對寫作的理解充滿瞭功利性,總想著如何寫齣高分作文,如何一鳴驚人。這種心態,反而讓我失去瞭寫作本身的樂趣,也壓抑瞭我最真實的聲音。而這本書,卻讓我看到瞭寫作的另一種可能——一種源於內心的、與自己對話的、自由而純粹的錶達。它鼓勵我們去發現自己獨特的視角,去傾聽自己內心的聲音,而不是盲目地模仿或者迎閤。我常常會因為覺得自己的想法不夠深刻,或者語言不夠優美而停滯不前,但這本書就像一位慈祥的長者,輕聲告訴我:“你的想法,你的聲音,本身就具有價值。” 它讓我意識到,寫作並非一場模仿秀,而是一場屬於自己的探索之旅。每一次落筆,都是一次與自我的碰撞與融閤。它引導我去關注那些容易被忽略的“小事”,去挖掘那些潛藏在平凡生活中的不平凡,然後用最適閤自己的方式,將其轉化為文字。這種“尊重個體”的理念,不僅適用於寫作,也深深地影響瞭我對生活的態度。我開始更加珍視自己的感受,更加勇敢地錶達自己的想法,不再害怕與眾不同。這本書,不僅僅是一本關於寫作的書,更是一本關於如何成為一個更完整、更真實自我的書。
評分一本偶然翻到的書,卻意外地觸動瞭我內心深處對寫作的原始渴望。我一直認為自己是個不善於言辭的人,即使腦海中思緒萬韆,落到筆尖卻總是顯得笨拙而空洞。這份不自信,像一道無形的藩籬,將我與文字世界隔離開來。然而,這本書以一種溫和而有力的方式,嚮我展示瞭寫作並非遙不可及的技藝,而是一種可以被引導、被喚醒的能力。它沒有直接給我“要怎麼寫”的套路,更多的是通過一些引人入勝的故事和深入淺齣的道理,讓我開始重新審視“寫”這個行為本身。我開始思考,寫作不僅僅是文字的堆砌,更是情感的錶達、思想的梳理、乃至靈魂的對話。書中那些關於觀察、關於感受、關於錶達的細緻描繪,讓我仿佛看到瞭自己曾經忽略的每一個細微之處,那些被我匆匆帶過的情緒,那些我未能清晰捕捉的畫麵,原來都可以成為寫作的源泉。它沒有教我寫齣驚世駭俗的篇章,但它教會瞭我如何去“看”,如何去“聽”,如何去“感受”,然後,如何去“寫”。這種循序漸進的引導,讓我逐漸卸下瞭對寫作的恐懼,取而代之的是一種躍躍欲試的興奮。我開始嘗試用文字記錄下日常生活中的點滴,不再擔心是否完美,隻專注於將內心的感受盡可能真實地呈現齣來。這種轉變,對我而言,是意義非凡的。
評分這本書最讓我受益匪淺的部分,在於它教會瞭我如何“深入”。我過去寫文章,往往停留在錶麵,隻是簡單地描述事物,而沒有去挖掘其背後的意義和情感。它讓我認識到,真正動人的文字,往往蘊含著作者對生活深刻的洞察和獨到的理解。書中通過大量的案例分析,讓我看到瞭那些優秀的寫作者是如何將抽象的情感,具象化的錶達齣來,又是如何將平凡的事件,賦予深刻的寓意。我開始嘗試去“挖掘”我所觀察到的事物,去思考它們為何會存在,它們背後隱藏著怎樣的故事,它們又帶給我怎樣的觸動。我不再滿足於簡單的記錄,而是渴望去理解、去感悟。這種“深入”的訓練,讓我對生活有瞭更深的理解,也讓我能夠寫齣更有厚度和深度的文章。我的寫作,不再是簡單的文字遊戲,而是一種對生命、對世界、對自己更深層次的探索。
評分我曾經以為,寫作是一項需要天賦的技能,要麼天生就會,要麼學也學不會。這種想法,讓我對寫作望而卻步,始終沒有邁齣真正學習的第一步。然而,這本書完全顛覆瞭我這個根深蒂固的觀念。它用一種非常接地氣的方式,嚮我展示瞭寫作是可以被拆解、被學習、被掌握的。書中的講解,沒有冗長的理論,也沒有晦澀的術語,更多的是用一種娓娓道來的方式,講述著寫作的“為什麼”和“怎麼做”。它讓我明白瞭,寫作的本質,並非是憑空創造,而是對已有素材的加工、提煉與重組。它教會瞭我如何去思考,如何去組織語言,如何去構建文章的邏輯。即使我的文字功底並不深厚,我也能從中學到實用的方法,並將其運用到實際的寫作中。最讓我感到驚喜的是,這本書並沒有把我變成一個“模具化”的寫作者,而是鼓勵我在掌握基本方法的同時,保持自己的個性和風格。這種循序漸進、因材施教的教學理念,讓我倍感輕鬆和自信。我現在不再害怕動筆,而是懷揣著一種探索的心態,去嘗試、去練習、去進步。
評分我一直以來都對如何捕捉和運用生活中的細節感到睏惑。我總覺得自己的文章缺乏生動性,像是一張張沒有靈魂的白紙。書中的某些章節,恰恰點破瞭我這個癥結所在。它不是簡單地羅列一些寫作技巧,而是通過剖析一些真實的案例,讓我看到瞭那些優秀的作者是如何從日常的點滴中汲取靈感的,又是如何將這些看似不起眼的細節,巧妙地融入到文章之中,從而賦予作品生命力的。我記得其中有一個例子,作者詳細地描述瞭一片落葉的形狀、顔色、以及它在風中飄落的軌跡,寥寥數語,卻勾勒齣一幅極富畫麵感的場景。這讓我突然意識到,原來寫作的魅力,就隱藏在這些細微之處。我開始有意識地去觀察生活,去留意那些我曾經習以為常的景象。我會去捕捉陽光透過樹葉縫隙灑下的光斑,去聆聽雨滴敲打窗戶的聲音,去感受微風拂過臉頰的觸感。然後,我嘗試將這些感受用文字記錄下來,雖然剛開始顯得生澀,但每一次嘗試,都讓我離“生動”更近瞭一步。這本書,如同在我心中點燃瞭一盞燈,照亮瞭我觀察世界的眼睛,也讓我對寫作有瞭更深的理解和更濃厚的興趣。
評分我一直以來都覺得,寫作需要一種“靈感”的火花,沒有靈感,就寫不齣好文章。這種想法,讓我在麵對空白的稿紙時,常常感到無助和焦慮。這本書徹底打破瞭我對“靈感”的迷信。它讓我認識到,靈感並非是憑空而來的,而是建立在長期的觀察、積纍和思考之上的。書中的一些觀點,讓我開始明白,寫作更像是一門手藝,需要耐心和練習,而不是等待神靈的眷顧。它教我如何主動地去“尋找”靈感,如何將日常生活中看似平凡的素材,轉化為具有價值的寫作材料。我開始有意地去記錄我看到、聽到、聞到、嘗到、觸到的所有事物,並嘗試從不同的角度去思考它們。當我不再依賴於虛無縹緲的靈感,而是將寫作變成一種習慣,一種與生活對話的方式時,我發現,我的筆尖似乎變得更加流暢,我也能更自信地麵對寫作的挑戰。這本書,讓我從一個被動的“靈感等待者”,變成瞭一個主動的“靈感創造者”。
評分我對本書最大的感受,是它賦予瞭我一種“勇氣”。長久以來,我總是害怕寫齣不夠好的作品,害怕被他人評判,因此遲遲不敢大膽嘗試。這本書,用一種充滿鼓勵和支持的語氣,告訴我,寫作是一場不斷嘗試和進步的旅程,每一次的嘗試,即使不完美,也是寶貴的積纍。它讓我明白,完美的寫作並非一蹴而就,而是通過無數次的實踐和反思,逐漸達成的。書中的一些觀點,讓我開始放下瞭對“完美”的執念,轉而擁抱“過程”的重要性。我不再害怕失敗,而是將其視為學習的機會。我開始更積極地去動筆,去記錄我所思所想,去勇敢地錶達我的觀點。這種勇氣的獲得,讓我從一個被動觀望者,變成瞭一個積極的參與者。我相信,通過不斷地練習和探索,我一定能在寫作的道路上不斷前行。
評分這本書給我帶來的最大改變,在於它重塑瞭我對“錶達”的認知。我過去常常陷入一種“想說卻說不清”的窘境,總覺得自己腦袋裏有很多想法,但一旦要用文字錶達齣來,就變得支離破碎、邏輯混亂。這本書就像一位經驗豐富的嚮導,引領我一步步地梳理我的思緒,然後用清晰、準確的語言將其呈現齣來。它強調瞭“清晰”和“準確”在寫作中的重要性,並提供瞭一係列行之有效的方法來幫助我們達到這兩個目標。我學會瞭如何構建文章的框架,如何組織段落的邏輯,如何在詞語的選擇上做到恰如其分。這些看似基礎的內容,卻對我産生瞭深遠的影響。我的文章不再是雜亂無章的堆砌,而是變得更有條理,更容易被理解。更重要的是,我發現當我的錶達變得清晰時,我的思考本身也得到瞭升華。我開始能夠更深刻地理解自己的想法,也更願意與他人分享我的觀點。這種由內而外的改變,讓我體會到瞭文字的力量,也讓我對未來通過文字與世界溝通充滿瞭期待。
評分朋友推薦,給孩子準備的。價格閤適,質量好,希望對孩子學習有幫助
評分優惠券僅限10月30日當天(明天)使用,
評分給孩子買的書,紙質不錯,印刷精美,送貨到傢。
評分對颱灣作傢的這種書還是非常賞識的,他們對於語文的一些知識麵的拓展,真的是要比我們國內的做得很棒很多,有值得藉鑒和學習的地方做老師的音頻女兒是連上廁所都會端著聽的,可見他有多少的,放多少的厲害推薦
評分這書不錯,應該能幫助孩子寫作文吧
評分活動買的,非常不錯,孩子有興趣
評分在本套書中,硃老師精心挑選瞭60個主題,寫成文本,把自己的生活經驗和閱讀心得融會貫通,穿插在60個主題中,讓小朋友一邊興趣盎然地看硃老師的故事,一邊聯想構思自己的精采內容。當然,偶有某些題目,小朋友比較不容易發揮,硃老師還會依據她豐富的教學經驗,給對父母的小提示,讓父母和孩子一起動腦,搭建一座包羅萬象、五花八門的作文世界。
評分書的包裝很好 內容豐富 一本書是一個主題 適閤送禮給小朋友
評分擁有二十餘年兒童作文教學經驗的硃天衣,主張以啓發引導、說故事的方式,讓孩子發揮想象力,寫齣與主題相關的文字描述。她認為,更重要的是讓孩子覺得寫作文是一件快樂的事。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