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参数
书 名:百年围棋经典名局 作 者:马诤 出版社:人民体育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7年4第1版 印刷时间:2008年5第1次 I S B N:9787500930754 字 数:300000 开 本:32开 包 装:平装 重 量:410g 定 价:26.00元 目录 1.局终一大笑惊起山云飞 (黑)田村保寿(先二先·先) (白)本因坊秀荣 2.局尽天将晓残星数点明 (黑)濑越宪作五段 (白)小岸壮二四段(先相先) 3.仙界一日内人间千岁穷 ——世纪第壹名局 (黑)吴清源五段(先二先·先) (白)本因坊秀哉名人 《读卖新闻》主办“名人胜负棋谱” 4.棋罢不知人世换 ——名人引退棋 (黑)木谷实七段(让先) (白)本因坊秀哉名人 《东京日日新闻》主办“名人引退棋” 5.数奇藏日月机发动乾坤 (’黑)久保松胜喜代六段(先·贴3目半) (白)吴清源六段(互先) 《东京日日新闻》主办“六段优胜对局” 6.绝艺如君天下少 (黑)吴清源七段(先) (白)木谷实七段(互先) 《读卖新闻》主办“升降十番棋”第6局 7.玉子纹楸一路饶 (黑)雁金准一八段(先) (白)吴清源七段(互先) 《读卖新闻》主办“升降十番棋”第5局 8.五百年来棋一局 (黑)岩本薰七段(先·贴4目半) (白)桥本宇太郎本因坊(互先) 日本第3期本因坊战决赛第2局 9.从教柯烂尽一局与谁同 (黑)吴清源八段(先) (白)桥本宇太郎八段(互先) 《读卖新闻》主办“升降十番棋”第3局 10.心似蛛丝游碧落 (黑)吴清源八段(先) (白)本因坊薰和八段(互先) 《读卖新闻》主办“升降十番棋”第6局 11.黑白谁能用入玄 (黑)藤泽库之助九段(先) (白)吴清源九段(互先) 《读卖新闻》主办“升降十番棋”第7局 12.对面不相见用心如用兵 (黑)吴清源九段(先) (白)坂田荣男八段(先相先) 《读卖新闻》主办“升降十番棋”第8局 13.如何一局成千载 (黑)吴清源九段(先) (白)本因坊秀格八段(互先) 《读卖新闻》主办第1期“日本强决定战” 14.对棋陪谢傅把剑觅徐君 (黑)吴清源九段(先) (白)坂田荣男九段(互先) 《读卖新闻》主办第3期“日本强决定战” 15.未去交战意难忘胜负心 (黑)藤泽秀行八段(先·贴5目半) (白)坂田荣男九段(互先) 日本第1期“名人战”大循环赛第8局 16.胜负心中料已明 (黑)林海峰八段(先·贴5目) (白)坂田荣男名人(互先) 日本第4期“名人战”七番胜负第6局 17.中间有余地何必恋边旁 (黑)武宫正树九段(先·贴5目半) (白)大竹英雄十段(互先) 日本第29期“王座战” 18.人心无算处国手有输时 (黑)藤泽秀行九段(先·贴5目半) (白)赵治勋九段(互先) 日本第7期“棋圣战”决赛第7局 19.人生好似一枰棋 (黑)聂卫平九段(先·贴5目半) (白)藤泽秀行九段(互先) 第1届中日围棋擂台赛决赛 20.手谈标昔美坐隐逸前良 (黑)赵治勋九段(先·贴5目半) (白)小林光一九段(互先) 日本第10期“棋圣战”决赛第1局 21.虞姬歌舞悲垓下 (黑)赵治勋九段(先·贴5目半) (白)加藤正夫九段(互先) 日本第35期“王座战”决赛第4局 22.宁愁斧柯烂不愿灯花偏 (黑)曹薰铉九段(先·贴8点) (白)聂卫平九段(互先) 第1届“应氏杯”决赛第5局 23.海东谁敌手归去道应孤 (黑)林海峰九段(先·贴5目半) (白)李昌镐五段(互先) 第3届“东洋证券杯”决赛第5局 24.莫将鼎足笑英雄 (黑)曹薰铉九段(先·贴5目半) (白)李昌镐五段(互先) 韩国第4期“棋圣战”决赛第7局 25.儒雅风流胜算全 (黑)小林光一名人(先·贴5目半) (白)马晓春名人(互先) 第5期中日名人战第3局 26.一局残棋见六朝 (黑)赵治勋九段(先·贴5目半) (白)李昌镐九段(互先) 第4届“东洋证券杯”决赛第3局 27.若算机筹处沧沧海未深 (黑)刘昌赫六段(先·贴5目半) (白)曹薰铉九段(互先) 第6届“富士通”杯决赛 28.玄黄得失有谁凭 (黑)马晓春九段(先·贴5目半) (白)李昌镐七段(互先) 第7届“东洋证券杯”决赛第3局 29.试坐观胜败黑白何分明 (黑)刘昌赫九段(先·贴5目半) (白)李昌镐九段(互先) 第9届“东洋证券杯”决赛第4局 30.莫将绝艺向人谤 (黑)李昌镐九段(先·贴6目半) (白)李世石三段(互先) 第7届“LG杯”决赛第4局 内容介绍 《百年围棋经典名局》讲述了20世纪是围棋发展的黄金时期,这主要依赖两位天才人物的诞生,世纪初是吴清源,世纪末是李昌镐。 对于许多围棋爱好者来说,观摩和研究一些围棋高手及围棋名家的经典布局与常用对局招法,可以提高自己的棋艺。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得非常典雅,那种古朴的墨香扑面而来,让人一拿到手里就感觉沉甸甸的,仿佛握住了历史的重量。我一直对围棋的“道”非常着迷,不仅仅是那些复杂的计算和布局,更是那种人与人之间无声的智慧交锋。翻开第一页,我就被那些清晰的棋谱图吸引住了,排版一点都不拥挤,留白恰到好处,即便是初学者也能轻松跟上棋子的每一步变化。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书中对一些经典对局的背景介绍,简直是如临其境。比如讲述某位大师在特殊历史背景下下的那盘棋,那种心境、那种压力,作者都通过细腻的文字描绘了出来,让我不仅仅是在看棋谱,更像是在阅读一部精彩的对弈史诗。我尤其喜欢它对于“手筋”的解析,不是简单地指出“此处是妙手”,而是深入剖析了为什么这个点位是全局最优解,甚至引申出与围棋哲学思想的关联。这本书完全不是那种干巴巴的教材堆砌,它更像是一位德高望重的棋手,在你身旁,循循善诱,将毕生的经验倾囊相授。它成功地架起了理论与实战之间的桥梁,让我觉得自己离真正理解围棋的精髓又近了一步。那种阅读的沉浸感,是很多现代快餐式教程无法比拟的。
评分作为一名想从零开始自学围棋的成年人,我最怕的就是那种上来就用专业术语把你轰炸得晕头转向的书。我之前买过几本,看两页就得查十个字典,很快就放弃了。庆幸的是,这本棋谱在“入门自学”这方面做得极其人性化。它的开篇部分,对于围棋的基本规则、术语解释得极其详尽,甚至连“气”、“打吃”、“提子”这些最基础的概念,都配有清晰的图示,完全没有新手可能产生的歧义。更妙的是,它选择的“入门”对局,难度递增非常自然。它从最简单的角、边地争夺开始,逐步引入“官子”的概念,让你在不知不觉中完成了从接触到理解的飞跃。我感觉作者非常理解自学者的心理,知道我们什么时候会感到挫败,什么时候需要一个“小小的胜利”来激励自己。很多地方的讲解,口吻非常亲切,就像一位耐心的大师在旁边陪着你,一步步解开疑惑,而不是冷冰冰的理论灌输。这让我第一次觉得,围棋真的不是遥不可及的“高深学问”,而是可以靠努力掌握的艺术。
评分我对这类棋牌学习教材的期待通常是实用性,我希望买到的书能直接转化为我对局时的战斗力。这本《百年围棋经典名局》在“棋谱”层面的深度和广度,完全超出了我的预期。它不仅仅是罗列了历史上的著名对局,更重要的是,它系统地梳理了围棋思想的演变。比如,从早年注重“厚势”的棋风,到后来强调“速度与效率”的现代下法,书中通过对比不同时代大师的下法,让读者能清晰地看到“什么才是最好的下法”,以及“为什么会变迁”。我反复研究了书中关于“大局观”的章节,作者通过对数盘名局的复盘,总结出了如何在混乱的局面中抓住“关键点”的有效方法论。这种方法论的提炼,是那些只做局部精讲的书籍所不具备的。读完之后,我在和棋友对弈时,明显感觉到自己不再是“见招拆招”,而是能够提前预判三到五步的全局走向,这种提升是质的飞跃,直接体现在了我的胜率上。
评分我最近在尝试系统地提升自己的中盘战斗能力,市面上很多棋谱不是过于偏重布局就是只顾着炫技那些后期复杂的目数计算,真正能帮我厘清混乱战局的书籍凤毛麟角。然而,这本《百年围棋经典名局》给我的感觉完全不同。它挑选的对局极具代表性,涵盖了不同流派、不同时代的精髓。最让我受益匪浅的是它对“形势判断”的侧重。书中不是直接告诉读者“白棋赢了”,而是详细分析了在某个关键的转换点后,双方的优劣势是如何悄然转移的。例如,有一局中盘的劫争处理,作者用了近半页的篇幅来论述,如何通过弃子取势,将一个看似被动的局面重新扳回均势,其中的思考深度令人拍案叫绝。它强迫你去思考“如果我是执黑一方,我该如何应对”,而不是被动地接受既定的走法。这种主动思考的训练,比死记硬背定式要有效率得多。而且,书中对一些关键手筋的注释非常精准,往往一个短短的批注就能点破困扰我很久的局部死活难题。对于有一定基础,想要冲刺段位的朋友来说,这本书简直是不可多得的良师益友。
评分从收藏和鉴赏的角度来看,这本书的装帧和内容质量都达到了收藏级别。我是一个对历史和文化有较高要求的读者,围棋对我来说,承载了太多东方的哲学意味。这本书的内容选材非常考究,收录的很多对局,不仅仅是技术上的巅峰,更是历史上某些特定时期的文化侧写。比如,书中对那些影响了后世几十年的“定式突破”的介绍,都配上了详细的时代背景解读,让你明白,为什么那位棋手会在那个时刻下出那一步石破天惊的棋。这使得阅读过程充满了历史的厚重感和趣味性。纸张的质感很棒,印刷清晰,即便是复杂的死活题,棋子和线条的黑白对比度也处理得非常到位,长时间阅读眼睛也不会感到疲劳。总而言之,这不是一本可以“翻完就放”的书,它更像是一部需要常备在手边,随时翻阅,品味其中深意的“围棋宝典”。它不仅提升了我的棋艺,更丰富了我对围棋文化的认知。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