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地养兔疾病防治技术

林地养兔疾病防治技术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张鹤平 编
图书标签:
  • 兔子养殖
  • 林地养殖
  • 疾病防治
  • 兔病防治
  • 养兔技术
  • 兔业技术
  • 动物养殖
  • 畜牧兽医
  • 健康养殖
  • 兔舍管理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化学工业出版社
ISBN:9787122280190
版次:1
商品编码:11989067
包装:平装
开本:32开
出版时间:2016-11-01
用纸:轻型纸
页数:165
字数:103000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编辑推荐

适读人群 :本书适合兽医技术人员、养兔专业大户等参考阅读,也可作为兽医等专业师生的良好参考读物。
本书突出了林地生态养殖概念,全面介绍了林地生态养殖条件下的各种兔病防治理念和技术,符合绿色生态要求和发展趋势。

内容简介

本书介绍了林地养兔饲养管理、林地养兔疾病防治特点,并详细介绍了林地养兔疾病诊断与合理用药,林地养兔传染病、寄生虫病、中毒性疾病、营养代谢病的防治等核心技术内容,融合了当前林地养兔疾病防治的新技术。
本书适合兽医技术人员、养兔专业大户等参考阅读,也可作为兽医等专业师生的良好参考读物。

作者简介

张鹤平,河北工程大学农学院,副教授,河北省畜牧兽医学会会员,主要从事“家畜环境卫生学”,“家畜行为学”,“动物生物技术”等课程教学工作。多年来,经常到河北邯郸、廊坊等地进行畜禽养殖及疾病防治等科技服务,为养殖专业户做多场技术讲座,被多家养殖场、饲料厂聘为技术顾问,在兽医疾病防治等方面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

内页插图

目录

第一章概述
第一节林地养兔疾病综合防控技术1
一、场址选择、规划布局2
二、水源水质11
三、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14
四、加强饲养管理,搞好环境卫生15
五、发生疫情时采取的措施16
六、兔场的消毒17
七、兔的免疫接种25
第二节林地养兔疾病及其发病特点30
一、传染病的发生和防治30
二、寄生虫病的发生和防治33
三、营养代谢疾病的发生和防治41
四、中毒性疾病的发生和防治45
五、林地养兔疾病发生特点51
第二章兔的饲养管理
第一节不同生理阶段兔的饲养管理53
一、种公兔的饲养管理53
二、种母兔的饲养管理55
三、仔兔的饲养管理62
四、幼兔的饲养管理69
五、青年兔的饲养管理70
第二节不同生产方向兔的饲养管理70
一、商品肉兔的育肥技术70
二、商品獭兔的饲养管理72
三、商品毛兔的饲养管理74
第三节林地、果园生态养兔关键技术75
一、果园养兔关键技术75
二、兔的林地笼养技术76
三、兔的生态放养技术77
第三章兔的疾病诊断与合理用药
第一节兔病诊断81
一、临床诊断81
二、病理剖检86
三、实验室检查88
第二节林地养兔合理用药91
一、兔的给药方法91
二、养兔合理用药93
三、兔场保健93
第四章传染病
第一节病毒性传染病96
一、病毒性出血症96
二、传染性水疱性口炎100
三、兔痘102
四、仔兔轮状病毒病103
第二节细菌性传染病103
一、巴氏杆菌病103
二、葡萄球菌病107
三、A型魏氏梭菌病111
四、兔波氏菌病114
五、大肠杆菌病116
六、沙门菌病119
第三节寄生虫病120
一、球虫病120
二、豆状囊尾蚴病122
三、弓形虫病123
四、蛲虫病125
五、血吸虫病126
六、棘球蚴病127
七、兔螨病128
八、兔虱129
九、蚤病130
第四节其他传染病131
一、体表真菌病131
二、兔密螺旋体病134
三、附红细胞体病136
四、曲霉菌病137
第五章普通病
第一节中毒性疾病139
一、霉菌毒素中毒139
二、棉籽饼中毒140
三、菜籽饼中毒141
四、马铃薯中毒142
五、硝酸盐和亚硝酸盐中毒143
六、氢氰酸中毒144
七、食盐中毒145
八、一氧化碳中毒146
第二节代谢性疾病147
一、维生素A缺乏症147
二、维生素E缺乏症148
三、佝偻病149
四、维生素B1缺乏症150
五、胆碱缺乏症151
第三节其他疾病152
一、便秘152
二、毛球病153
三、肠臌气153
四、乳房炎154
五、食仔兔癖155
六、食毛症156
七、中暑157
附录1肉兔饲养允许使用的抗菌药、抗寄生虫药及使用规定
附录2农业部公布的食品动物禁用兽药及其他化合物清单
附录3生产绿色食品不应使用的药物目录
参考文献

前言/序言

林地生态养殖生产的畜禽产品(蛋、肉)具有口味好、无农药残留等特点,属绿色、生态产品,是广大消费者喜欢的放心、安全食品,消费市场需求巨大。目前,全国各地林地生态养殖项目蓬勃发展,林地生态养殖畜禽成为各地大力发展的养殖方式。生产中养殖户对林地生态养殖的知识和先进技术需求迫切。
疾病防控技术是畜禽林地生态养殖的关键环节之一,关系到林地生态养殖的成功与否。由于畜禽林地养殖,尤其是生态散放养时畜禽生长环境相对开放,不同季节的气候条件各异,所以畜禽林地生态散放养和常规舍饲养殖相比,畜禽的发病规律有其特殊性,防治也具一定难度,防治方法也不能完全照搬常规饲养条件下畜禽疾病的方法。畜禽林地养殖疾病的防治技术是当前养殖场(户)亟须的技术,但畜禽林地养殖疾病防控技术还不够规范,涉及这方面的科技书籍也较少。
本书详细介绍了林地生态养兔的疾病防治技术,为林地生态养兔提供了新的技术支持。我们根据近年来林地生态养兔的生产实践和科研积累的资料及经验,编写了本书,以期对从事林地生态养兔的养殖场(户)有所帮助。
由于林地养兔这项新技术还有待完善,加之笔者水平有限,书中如有疏漏之处,敬请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编者
2016.9
《林地养兔疾病防治技术》图书简介 一、 核心内容概述 《林地养兔疾病防治技术》是一本集理论与实践于一体的专业著作,旨在为广大林地养兔从业者提供一套系统、全面、实用的疾病防治解决方案。本书深入浅出地分析了林地养兔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各类常见病、多发病及其潜在的风险,并详细阐述了基于林地生态特点的预防、诊断、治疗及康复等关键环节的技术要领。本书的编写紧密结合林地养兔的特殊性,强调生物安全、环境调控、营养管理与疾病防治的协同作用,力求帮助养殖户降低发病率、提高成活率、保障产品质量,从而实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双赢。 二、 林地养兔的独特挑战与本书的应对之道 与传统圈舍养兔不同,林地养兔充分利用自然环境,将兔群散养于林下空间,这种模式虽然具有节约成本、改善福利、提升肉质等诸多优势,但也带来了独特的疾病防控挑战。林地环境复杂多变,兔群接触病原体的机会增多,寄生虫感染风险升高,季节性气候变化对兔群的应激也更为明显。此外,林地养兔往往规模相对分散,信息沟通和技术推广可能面临一定障碍。 《林地养兔疾病防治技术》深刻认识到这些挑战,并针对性地提出了应对策略: 1. 聚焦林地生态特点的病原学分析: 本书并非简单罗列常见兔病,而是深入分析了在林地环境中,哪些病原体(细菌、病毒、寄生虫等)更易滋生传播,它们在土壤、植被、水源等媒介中的存活规律,以及如何通过改良林地环境来阻断传播途径。例如,针对林地常见的沙门氏菌、巴氏杆菌、球虫、螨虫等,本书不仅介绍了它们的致病机理,更侧重于如何利用林地本身的生态净化能力,辅以科学的卫生管理,来最大限度地降低感染风险。 2. 强调预防为主的生态免疫理念: 不同于化学药物的过度依赖,本书大力倡导“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并在此基础上升华到“生态免疫”的概念。这意味着通过优化林地环境(如合理种植驱虫植物、引入有益微生物、改善通风排水)、科学的饲养管理(如均衡营养、适时断奶、避免应激)以及合理的免疫接种程序,来全面提升兔群自身的免疫力和抗病能力。本书详细介绍了如何根据林地生态特点,制定个性化的预防性健康管理方案,从而减少对治疗性药物的依赖,生产出更健康、更安全的兔肉产品。 3. 精细化疾病诊断与鉴别: 面对林地养兔可能出现的症状相似的疾病,本书提供了详细的诊断方法。从外观观察、症状分析、体征判断,到实验室诊断(如粪便检查、血液分析、病理剖检)的初步指导,帮助养殖户快速准确地识别疾病。书中特别强调了对林地环境中特有的或易被忽视的疾病信号的关注,以及如何区分不同疾病的早期症状,避免误诊和延误治疗。 4. 因地制宜的治疗与康复策略: 本书在药物治疗方面,严格遵守兽药使用规范,优先推荐对环境影响小、对兔体副作用低的药物,并详细说明了药物的选择、剂量、用法、疗程及休药期。同时,本书也高度重视非药物疗法和辅助治疗手段,如中草药的应用、物理疗法、营养支持等,尤其结合林地养兔的特点,介绍了如何利用天然植物资源辅助治疗。康复期的管理也被置于重要位置,强调如何通过环境优化和营养调理,帮助病愈兔群尽快恢复健康,减少后遗症。 5. 系统化的生物安全管理体系: 在林地养兔中,生物安全是控制疾病传播的生命线。本书系统阐述了从场区隔离、人员进出管理、工具消毒、引种检疫、废弃物处理到疫病监测等全方位的生物安全措施,并将其与林地养兔的实际情况相结合,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操作指南,如如何设置有效的林地围栏、如何对进入林地的车辆和人员进行管理、如何处理病死兔尸体以避免污染林地等。 三、 书籍结构与内容亮点 本书的结构设计清晰,逻辑严谨,层层递进,确保读者能够系统地掌握林地养兔的疾病防治知识。 第一部分:林地养兔疾病概论与预防基础 章节设置: 深入剖析林地养兔的生态优势与挑战,介绍兔类常见病原体及其传播途径。重点阐述生物安全体系在林地养兔中的核心地位,以及环境因素(土壤、气候、植被)对兔群健康的影响。 内容亮点: 强调“无病先防”,从源头上扼制疾病的发生。提供了一系列“未雨绸缪”的策略,如选址原则、林地环境改造(种植辟秽植物、改良土壤)、优化通风与采光、科学的饮水与排污系统设计等。 第二部分:常见传染病的诊断与防治 章节设置: 详细介绍林地养兔中最易发生的细菌性疾病(如大肠杆菌病、副伤寒、链球菌病、肺炎等)、病毒性疾病(如兔瘟、兔出血症、兔痘等)。 内容亮点: 针对每种疾病,均提供详细的病原学特性、临床症状、典型病理变化、诊断要点(结合林地养兔的实际观察)、药物选择与治疗方案、疫苗免疫策略及注意事项。特别关注如何根据林地环境特点,调整治疗和预防措施。例如,对于某些易在潮湿土壤中传播的细菌,会强调改善排水和保持干燥的重要性。 第三部分:寄生虫病的识别与综合治理 章节设置: 聚焦林地养兔常见的体外寄生虫(如兔螨、兔虱、跳蚤)和体内寄生虫(如球虫、蛔虫、绦虫、吸虫)。 内容亮点: 详细介绍寄生虫的生活史、感染途径、危害症状。提供有效的诊断方法(如粪便检查、毛发刮片)。重点在于强调“综合治理”,包括药物驱虫、环境清洁消毒、轮牧(如有可能)、利用天然植物驱虫等多种手段的协同应用。例如,会指导如何利用特定植物提取物来抑制林地中常见的寄生虫卵。 第四部分:营养代谢性疾病与中毒的预防与管理 章节设置: 涵盖消化不良、腹泻、便秘、异食癖、维生素及矿物质缺乏症等营养代谢性疾病。同时,关注林地环境中可能存在的潜在中毒源(如误食有毒植物、农药残留、重金属污染等)。 内容亮点: 强调林地养兔的饲料选择与搭配原则,如何利用林地内的天然饲草和补充精料,实现营养的均衡。提供针对不同生长阶段和生理状态的营养需求建议。针对中毒,则提供中毒症状识别、紧急处理措施及后期康复指导。 第五部分:繁殖与幼兔期的疾病防治 章节设置: 针对母兔的产后疾病(如子宫内膜炎、乳房炎)、流产、难产,以及幼兔期的腹泻、坏死性肠炎、呼吸道疾病等。 内容亮点: 详细阐述母兔的繁殖管理要点,以及如何通过精细化管理降低繁殖期疾病发生率。重点在于幼兔的早期识别和快速干预,提供易于操作的喂养和护理指导,最大程度地提高幼兔的成活率。 第六部分:疾病的监测、流行病学调查与应急处理 章节设置: 介绍如何建立日常健康监测体系,识别疾病暴发的早期迹象,进行初步的流行病学调查,以及制定和执行有效的应急预案。 内容亮点: 强调“预警机制”的重要性。指导养殖户如何记录养殖数据,分析异常情况,并能在疫情发生时,迅速有效地采取隔离、消毒、报告等措施,控制疫情扩散。 四、 目标读者与本书价值 本书的目标读者群广泛,包括但不限于: 林地养兔的初学者: 提供从零开始、系统学习疾病防治知识的平台。 有一定养殖经验的兔农: 帮助其提升疾病防治水平,解决生产中遇到的疑难问题。 林下经济合作社及养殖户: 为其提供标准化、科学化的养殖技术指导,提升整体效益。 兽医、养殖技术推广人员: 作为一本专业的参考书,辅助其为养殖户提供更优质的服务。 相关科研院所的研究人员: 提供林地养兔疾病防治的实践案例和研究素材。 《林地养兔疾病防治技术》的价值在于: 1. 提高养殖效益: 通过科学有效的疾病防治,显著降低死亡率,缩短饲养周期,提高产品质量,从而增加养殖户的经济收入。 2. 促进产业可持续发展: 倡导绿色、环保的养殖模式,减少药物滥用,生产安全优质的兔肉产品,符合当前消费者对健康食品的需求,有助于林地养兔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3. 提升从业者技能: 弥合理论与实践的差距,帮助养殖户掌握切实可行、易于掌握的疾病防治技术。 4. 丰富行业知识: 填补了林地养兔疾病防治领域中部分专业知识的空白,为行业发展提供了重要参考。 本书是一份来自实践、服务于实践的宝贵指南,将成为林地养兔从业者手中不可或缺的“健康宝典”。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林地养兔疾病防治技术》的封面设计着实吸引人,色彩搭配得当,那种带着泥土芬芳的绿色和生机勃勃的橙色交织在一起,立刻让人联想到广阔的林间草地和活泼的小兔子。我本以为它会是一本非常专业、充满枯燥术语的工具书,没想到翻开扉页后,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篇引人入胜的前言,作者用非常朴实的语言讲述了自己多年来在林地生态环境中摸爬滚打的心得体会,那种对自然的敬畏和对养殖事业的热爱几乎要从纸张里溢出来。书中关于林地环境改造的部分,我看得非常入迷。它没有简单地罗列“要建围栏”、“要提供水源”,而是深入剖析了如何利用天然的林地植被来构建一个既能满足兔子天性、又能有效隔离外界潜在病原体的立体生态系统。比如,对于不同季节的林下植被覆盖率的调整建议,以及如何巧妙地利用坡度和林冠密度来调节光照和通风,这些细节的描写简直像一幅精细的生态图景,让人迫不及待想付诸实践,去观察那些在林间自由奔跑的兔群会如何反应。特别是它强调的“预防胜于治疗”的理念,贯穿始终,而不是简单地堆砌化学药品的使用说明,这一点非常合乎现代生态养殖的趋势。

评分

这本书最让我感到惊喜和受用的部分,是它对“紧急情况处理”的论述,体现了极强的实操性和人文关怀。在很多养兔手册中,遇到紧急疫情,往往是建议立即隔离、大规模用药。然而,《林地养兔疾病防治技术》则提供了更为人性化和灵活的预案。它详细描述了如何在资源有限的林地环境中,利用最基础的材料(比如某些特定的树皮或草药,虽然其科学依据需要进一步验证,但作为辅助手段很有启发性)进行临时的支持性治疗,直到专业兽医能够介入。更重要的是,它强调了在处理疑似疫情时,如何进行“最小干预”原则的运用,避免因过度恐慌而导致的群体应激反应,这在分散经营的林地养兔户中尤为重要。这种“冷静、观察、精准施策”的指导思想,让技术指导不再是冷冰冰的条文,而是充满了经验者的智慧和对生命的尊重,使我阅读时能感受到一股沉稳而可靠的力量。

评分

这本书的版式设计和图文搭配也相当出色,这对于一本技术手册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加分项。很多技术书籍往往为了追求内容的深度而牺牲了阅读体验,排版拥挤,插图模糊不清,让人望而却步。然而,《林地养兔疾病防治技术》在这方面做得极为到位。每一章的开头都有一个醒目的彩色实景照片,往往是作者拍摄的具有代表性的林地场景,瞬间就把读者的思绪拉回那个养殖环境。更重要的是,书中穿插的大量解剖图和病理分析图,清晰度高得惊人,那些原本在教科书上需要放大镜才能看清的组织结构,在这里都标注得清清楚楚,甚至连不同药物作用于病灶区域的示意图都做得直观易懂。这种对细节的极致追求,让人觉得作者不仅是专家,还是一个懂得如何高效传达知识的优秀教师。我甚至发现,某些章节的布局采用了“问题-分析-对策”的三段式结构,使得信息获取的效率大大提高,非常适合在实际操作中快速查阅。

评分

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深感作者在基础知识的梳理上花了极大的功夫,但叙述方式却异常流畅自然,完全没有那种教科书式的僵硬感。比如,书中对几种常见兔群精神状态的描绘,简直细致到让人觉得作者就蹲在兔舍旁边观察了好几年。它不是简单地说“兔子没精神了就说明生病了”,而是详细区分了“午后慵懒的安静”和“病初期的嗜睡”,还通过描述耳朵的微小颤动、鼻尖湿度的细微变化,来判断潜在的消化道问题。我尤其欣赏它在病原体识别部分的处理方式。作者似乎有意避开了读者不熟悉的复杂分子生物学名词,转而聚焦于“你能看到、闻到、摸到”的直观症状。例如,对于球虫病的描述,不仅仅是提到“粪便带血”,而是详细区分了不同品种的兔子在感染初期,粪便形状和颜色可能出现的细微差别,这对于基层养殖户来说,是真正能救命的经验。整体来看,这本书的知识结构建立得非常扎实,逻辑性极强,仿佛是作者将自己多年积累的“野外经验”压缩提炼成了清晰可操作的步骤指南。

评分

我一直对林地生态与家畜养殖如何实现和谐共存抱有浓厚兴趣,这本书恰恰满足了我的这一好奇心。它并没有把林地环境仅仅看作一个提供遮蔽和活动的“场地”,而是将其视为一个复杂的、动态的微生物和植被生态系统。书中用很大篇幅介绍了如何通过选择性的种植特定草本植物,来天然地“调理”土壤的酸碱度,从而抑制某些致病菌的过度繁殖。这种从源头上控制环境压力的理念,比后期使用消毒剂要高明得多。特别是它关于“寄生虫的生命周期管理”那一章节,简直是林地养殖的精髓所在。作者没有推荐昂贵的、对环境影响大的驱虫药,而是细致地分析了在不同林下灌木覆盖率下,土壤中线虫卵的存活时间以及如何通过调整放牧密度和周期,利用自然气候变化(如强降雨或干燥期)来打断这些寄生虫的繁殖链。这种将生物防治与环境工程学巧妙结合的思路,令人耳目一新,展现了作者深厚的生态学功底。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