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從一個獨特的視角討論瞭疾病與文明——經濟、社會生活、法律、曆史、哲學、科學、文學等學科領域的關係,能夠啓發讀者的發散性思維,並具有一定的知識型、趣味性。
近年來在一些國傢和地區發生的多起傳染病,令世界為之驚心,尤其隨著當下對人的生命越來越重視的背景下,本書所討論的內容,無疑會得到有關方麵及讀者的關注。
本書是作者1940年在伊薩卡城的康奈爾大學“梅森哲講座”的講稿。“講座”的論題是“文明的演進”。作者的論題是疾病與文明的關係。
作者認為,在文明的演進中,疾病扮演瞭一個相當重要的角色。疾病是一個生物過程。人體組織對韆變萬化的環境有著高度的適應性。然而,對個人而言,疾病不僅僅是一個生物過程,而且很可能是一段刻骨銘心的經曆,對個人的整個一生都有影響。人是文明的創造者,則疾病通過影響人對文明的進程發生影響。
亨利·歐內斯特·西格裏斯特(Henry Ernest Sigerist,1891~1957),當代重要的醫學史傢之一,是把社會史的方法和路徑引入醫學史研究的開拓者。西格裏斯特齣生於巴黎的一個瑞士人傢庭,1917年在蘇黎世大學獲醫學博士學位,在瑞士軍隊中從事過一段時期的醫學服務之後,便投身於醫學史的研究,先後執教於蘇黎世大學和萊比锡大學。1931年,西格裏斯特移居美國,作為醫學史客座教授加盟約翰·霍普金斯大學,次年,接任韋爾奇教授,執掌這一領域的重鎮、約翰·霍普金斯大學醫學史研究所,直至1947年退休。西格裏斯特的主要著作有:《人與醫學》(Man and Medicine)、《文明與疾病》(Civilization and Disease,即本書)、《偉大的醫生》(The Great Doctors),以及未完成的8捲本巨著《醫學史》(A History of Medicine)。
目 錄
導 言 001
第1章 活著不易 008
食物,衣服,住房,職業,社會關係——在健康和疾病中,這些因素始終扮演著相當重要的角色。
1.飢餓的幽靈 009
2.暴飲暴食之害 018
3.衣飾不僅僅為瞭審美 027
4.尋求庇護的房子 038
第2章 疾病的經濟賬 055
疾病通過毀滅勞動力及個人和群體的謀生手段,從而直接妨礙瞭社會生活。
1.成就背後的痛苦 055
2.生病的工人階級 058
3.貧窮緻病 070
第3章 社會與疾病 082
當一個人病倒的時候,他就不再是這個社會中有用的一員,他退齣瞭比賽。
1.健康就是至善 082
2.社會放逐者 090
3.上帝懲罰犯罪器官 096
4.肺結核 100
5.令人悲痛的篇章 103
第4章 在法律麵前 110
任何形式的社會生活,都會有某種形式的社會控製。在一起生活的個體,作為一個傢庭、宗族、部落或民族,都不得不遵守某些行為準則。
1.疾病不是一個人的私事 110
2.損失應該得到補償 117
3.醫生的權力 125
4.墮胎是嚴肅的問題 130
5.很多罪犯是有病者 135
第5章 肆虐曆史之魅 140
疾病降臨在個人的身上,由於個人是曆史這齣大戲的演員,所以,一個權勢人物的疾病很有可能影響他的行為,從而帶來它的曆史後果。
1.鼠疫的威力 141
2.最危險的敵人 148
3.羅馬平原荒廢的原因 154
第6章 宗教·巫術 164
巫術的、宗教的和經驗的因素難解難分地混閤在原始醫學中,這使它有瞭自己獨特的品格,本質上不同於文明社會的醫學體係。
1.魔法世界 164
2.奇跡療法 171
3.守護聖徒 175
4.上帝的憤怒 181
第7章 哲學的狂歡 186
所有的哲學體係都在醫學中有所迴響,正如醫學和科學的經驗在哲學上有迴響一樣。
1.水是萬物的主 186
2.人體的構成 193
3.理性的靈魂 197
第8章 醫學科學 205
隨著時間的推移,對科學事實的評估和解釋無疑會有所改變。那些今天看上去必不可少的因素,明天很可能被認為是次要因素。
1.解剖學 207
2.緻病物質是活的 217
3.化學療法 220
第9章 虛構裏的真實 225
作傢總是從自己的經曆齣發,記下他所看到的,以及他所感覺的或思考的。他注意到,嚴重的疾病很可能成為一個人生活中的轉摺點。
1.作傢的世界 225
2.每個人遲早要跟醫學打交道 233
3.精神病學 239
第10章 敏感的藝術傢 246
你不得不小心翼翼地通過一件藝術品來診斷疾病。藝術傢可能非常寫實地描繪他的對象,然而,除非看得見的癥狀十分典型。
1.畫裏病態 246
2.鼠疫紀念柱 253
3.醫學插圖 261
第11章 “特效藥” 266
如果音樂讓身體健康的人都為之感動的話,那麼,對於那些更容易接受外界刺激的病人,必定會留下更為深刻的印象。
1.對著疼痛部位奏樂 266
2.舞蹈癥探秘 270
第12章 文明的腳步 285
一個國傢,可以産生偉大的畫傢、詩人和哲學傢,但是,隻要它的嬰兒依然像蒼蠅一樣大批死去,隻要蕓蕓眾生依然生活在痛苦和飢餓中,就不能認為它是一個真正的文明國傢。
1.醫學開始時是一門手藝 285
2.健康地活著 289
3.挽救生命 293
4.貧窮·無知是緻病的主因 298
結 語 302
人名、地名譯名索引 304
疾病的經濟賬
1.成就背後的痛苦
為瞭滿足自己的需求,任何時代的人都必須工作。即便是在熱帶地區,他也不得不去采集水果、捕魚狩獵。隨著文明的每一次進步,需求就會增長。能夠栽種植物、飼養已經馴化的動物,是一個有利的條件,因為這些東西給人帶來瞭更大的保障;但耕耘和灌溉土地,收割莊稼,照料牲畜,都需要付齣艱苦的勞動。裝飾和保護身體的衣服,必須通過動物的皮毛或辛勤紡織的布匹來提供。通過勞動修築瞭棚屋,製造瞭小船,打磨石器,燒火做飯。逐漸地,原始的勞動分工齣現瞭:男人是獵手、牲畜飼養者和作戰的勇士;女人料理田地,操持傢務。
文明的日益復雜,與需求的增長和勞動的強化相平行。我們有時候聽人說,今天的人們把大多數時間花在瞭工作上,為的是獲得能夠滿足自己需求的財富,卻幾乎沒有留下什麼時間來實現自己的滿足。這一說法是錯誤的,因為它忽視瞭下麵這個事實:你承認也好,不承認也罷,文明人的最大需要,就是完成創造性的、對社會有益的工作。事實上,這是文明的真正準則之一:此時,人已經不再是孤立的、以自我為中心的個體,而是成瞭一個互相閤作的社會的有益成員。
農民的滿足,不僅僅是他的勞動養活瞭他和他的傢人,並産生瞭少量的剩餘,讓他可以購買少許他所需要的商品。這種滿足還包括:他能掌控大自然,能夠增加土壤的生産力,並管理它。當春天裏田野綠意盎然、夏天裏沉甸甸的榖穗豐收在望的時候,農民驕傲地認識到,這不僅僅是大自然的恩賜,而且也是自己的功勞成果。他熱愛大地,如果他的社會意識已經覺醒的話,還會知道,他在大地上的勞作服務於最基本的社會需求之一。一個技工,如果成功地修好瞭一輛壞車,當他聽到發動機的第一聲轟鳴時,就會感到滿足,不僅因為這意味著他可以掙到錢,而且還因為他檢驗瞭自己的手藝,並發現自己手藝不錯。
事實上,工作並非人類之禍,而是他們最大的幸福。工作賦予我們的生活以意義,並使之高貴。它使我們能夠創造齣物質和文化的價值,如果沒有這些價值,人這一輩子就不值得活。如果說社會進步瞭,那也是所有社會成員閤作努力的結果。
工作是健康中的一個強有力的因素,它平衡著我們的日常生活,決定著它的節奏。肌肉不使用就會萎縮,大腦不活動就會退化。失業者更容易生病,不僅因為失業降低瞭生活水平,而且還因為它使人懶惰,生活節奏被打亂,身體和精神的平衡被破壞。
人類曆史的發展軌跡充分證明,人類的貪婪和愚蠢是如何使勞動變得殘忍,以至於它非但沒有用健康來迴報我們,反倒經常用疾病來懲罰我們。有害健康的工作方式有兩種:一種是數量上的;一種是質量上的。過度的勞作,沒有得到休息和娛樂的恰當補償,疲勞的身體和精神會因此削弱人的自然抵抗力。再就是,很多有害的職業,是在不利於健康的環境和條件下完成的。
在所有古代文明中,都齣現過這樣的情況:隻有少數人占有土地及其他生産資料。戰俘被充作奴隸,古代的經濟大多是奴隸經濟。在兵荒馬亂的年代,勞動力很容易得到,個體奴隸的生命很少得到重視,因為他很容易被取代。
我們總是傾嚮於按照其成就來評估一種文明的價值,很多這樣的成就曆經韆百年猶存於世,即使在今天也依然像當年一樣令人印象深刻。埃及的金字塔顯示齣瞭一種強有力的創造精神和高度發展的技術,但我們可能太容易忽視這樣一個事實:它們是在成韆上萬奴隸的鮮血和痛苦中建造起來的。我們至今依然能看到他們在皮鞭之下艱苦勞作的身影,正如埃及的壁畫和浮雕中所錶現的那樣。城市工人的生活也並不輕鬆,一份罕見的埃及文獻嚮我們傳達瞭反抗的聲音:
我從未見過一個鐵匠充當公使,也從未見過一位鑄造工銜命齣使,我所見過的是:金屬製造工正在揮汗如雨地工作,在爐口前被炙烤。泥瓦匠暴露在風吹日曬、霜催雪打之下,一絲不掛地在建造房屋,他的手臂因為乾活而被磨破。他啃咬著自己的指甲,食物中混閤著塵土和垃圾。因為沒有其他食物,理發師摺臂果腹。在傢裏乾活的紡織工蜷麯著膝蓋抵住自己的胃,處境比女人還要糟糕。碼頭上的洗衣工與鰐魚為鄰,身上發齣魚卵的臭味,令人不能呼吸。他的雙眼疲纍不堪,他的雙手布滿歲月的厚繭,當他花時間來裁剪碎布的時候,對衣服都有一種恐怖。
2.生病的工人階級
希臘人的那些優美的青銅雕像至今依然令我們賞心悅目,但我們幾乎忘瞭,生産青銅的銅、锡和煤都是由奴隸和囚犯們開采的,他們在狹小的坑道裏一天工作10個小時,被高溫和煙塵所窒息。
古代的工業大多規模很小,工匠經常在戶外乾活——東方的工匠今天然如此。因此,工業危害遠沒有後來那麼嚴重。然而,職業病卻時有發生。希波剋拉底的著作中描寫過一個鉛中毒的病例;普林尼說到過鉛的有害影響。詩人馬提雅爾、尤維納利斯和盧剋萊修都在不經意間提到過某些職業的危險,說到硫磺工和鐵匠所特有的疾病,說到蔔占師的靜脈麯張和金礦工的厄運。他們沒有任何保護措施,除非是自我保護。據普林尼說,羊皮紙和膀胱囊濛在臉上,像麵具一樣。醫學服務隻提供給那些娛樂彆人的人——角鬥士。
到中世紀末和文藝復興時期,對金屬的需求有瞭相當大的增長。貿易的發展要求更多的黃金,作為交換的媒介。火器在14世紀之後得到越來越廣泛的使用,它需要大量的鉛、銅和鐵,發展這些産業因此需要更大的原材料供應。很多淺層的礦藏都被消耗殆盡,人們不得不挖得更深。礦藏越深,采礦就變得越加危險。危險來自地下水、毒氣和機械的傷害。有一點絕非偶然,最早論述礦工職業病的專著寫於16世紀。在礦區有過大量經曆的帕拉塞爾蘇斯是文藝復興時期醫學化學運動的始祖,他的《毒癮及其他山區疾病》(Von der Bergsucht und andern Bergkrankheiten)大約寫於1533~1534年間,齣版於1567年,是論述這一課題的一係列著作中的第一部。從1556年齣版的阿格裏科拉的《論冶金》(De re metallica)開始,每一本論述采礦業的書都有一章討論礦工的疾病。
采礦是這一時期的基礎産業,也是最危險的行業。其他産業不那麼有害,但各有其特殊的危險。比如金匠最容易受有毒氣味和煙熏火燎之害。早在1473年,德國奧格斯堡市的一位醫生烏爾裏希·埃倫伯格就撰寫瞭一本小冊子《論毒氣、有害水汽和有害煙霧》(Von den giftigen besen Tempffen und Reuchen),以手稿的形式廣為流傳,最後在1524年前後齣版。
關於工業革命之前的各行各業的衛生條件和健康危害,在伯納迪諾·拉馬齊尼論述職業病的偉大經典《論工人的疾病》(De morbis artificum diatribe,初版於1700年)中有過非常精彩的闡述。這本書寫於那個時期也絕非偶然。17世紀是一個機械時代,那個時代很多鼎鼎大名的醫生都是“醫學機械專傢”。拉馬齊尼曾說:“如今,醫學幾乎完全被轉變成一門機械的藝術,在學校裏,他們總是喋喋不休地談論自動性。”那些經常把器官比作工具的醫生,對工人的工具和機器不可能不發生興趣。
一次偶然的觀察,把拉馬齊尼的注意力吸引到這個課題上:
我將講講那次意外,因為正是這次意外,最早讓我有瞭這個想法:要寫一本論述工人疾病的專著。在這座人口稠密的城市裏,房子自然是緊挨著擠在一起,而且都很高。這裏的習慣做法是,每隔三年就挨傢挨戶地檢查每一幢房子,並清掃從四麵八方穿街而過的下水道。當這項工作操作到我的房子時,我注視著一個工人在那個陰森森的洞穴裏從事他的工作,看到他神色非常不安,拼命地乾著活。我對他從事這樣骯髒的工作頗感同情,便問他為什麼如此賣力地乾活,為什麼不更從容不迫一些,這樣可以避免用力過度而帶來的疲勞。這個可憐的傢夥從洞穴裏抬起眼睛,盯著我說:“每個人都曾試著這麼乾過,你能想象在這種鬼地方呆上4個鍾頭要付齣怎樣的代價;那跟被人揍得兩眼發黑是一迴事。”稍後,當他從汙水坑爬齣來的時候,我注意到他的眼睛布滿血絲、暗淡無光。我問他,廁所清潔工能否定期用什麼特殊的辦法,來治療這個毛病?他答道:“唯一的措施就是馬上迴傢——就像我待會兒要做的一樣——在一間黑暗的屋子裏閉上雙眼,在那裏待上一天,時不時地用溫水清洗一下眼睛,多少能緩解一點眼睛的疼痛。”接下來我問他:他們的喉嚨是否有火辣辣的感覺或呼吸睏難?是否會患上頭痛?惡臭是否刺痛他們的鼻子或導緻惡心?他迴答說:“沒有那種事情,在這項工作中,隻有我們的眼睛會受到傷害,其他部位不會。如果我同意再繼續乾下去的話,我的眼睛很快就會瞎掉,其他人身上就發生過這樣的事情。”於是,他跟我道彆,然後就迴傢瞭,我注意到他一直用手遮著自己的眼睛。那之後,我見到過幾個曾乾過這個行當的工人在鎮上乞求施捨,他們的眼睛大都半瞎或全瞎瞭。
《疾病與人類文明》這個名字,本身就充滿瞭力量和深度。我一直在思考,疾病在人類文明的發展史上,究竟扮演瞭怎樣的角色?它是否是阻礙文明進步的絆腳石,還是推動文明變革的催化劑?我希望這本書能夠給我一個全新的視角,去審視這個問題。我期待作者能夠從宏觀的角度,去梳理疾病與人類文明之間的韆絲萬縷的聯係。例如,當某種疾病在某個地區爆發時,它是否會影響當地的經濟活動,導緻人口遷徙,甚至引發政治動蕩?它又是否會促使人們反思現有的社會結構,從而催生齣新的思想和觀念?我尤其對書中探討人類如何通過科學技術來應對疾病的章節充滿興趣。那些古老的醫學智慧,那些充滿智慧的草藥療法,以及後來疫苗的誕生、抗生素的發明,它們是如何一步步地改變人類的命運?我希望這本書能夠展現齣,人類文明的進步,從來都不是綫性的,而是在與疾病的不斷較量中,不斷學習、不斷成長、不斷突破的。它應該讓我感受到,人類的韌性,以及在麵對危機時所爆發齣的無限潛能。
評分這本書的書名叫做《疾病與人類文明》,聽起來就充滿瞭厚重感和曆史的滄桑。我一直對人類是如何從原始的濛昧走嚮現代文明充滿好奇,而疾病,這個伴隨人類數韆年,深刻影響著我們生存、發展甚至滅亡的因素,無疑是其中最關鍵的一環。我期待這本書能夠為我揭示,那些曾經肆虐的瘟疫,如黑死病、天花、霍亂,是如何在不同的曆史時期,像一把無情的剪刀,裁剪掉無數生命,又在絕望中催生齣新的社會結構、新的科技進步、甚至新的哲學思考。我希望作者能深入剖析,疾病不僅僅是生物學層麵的危機,更是社會學、經濟學、政治學乃至文化層麵的深刻變革的催化劑。例如,當鼠疫橫掃歐洲時,它不僅僅是人口銳減,更是打破瞭原有的封建秩序,加速瞭文藝復興的到來;當西班牙流感席捲全球時,它如何在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硝煙彌漫中,成為另一場無聲的戰役,深刻影響瞭戰後的世界格局。我渴望瞭解,人類是如何從最初對疾病的恐懼和迷信,一步步走嚮科學的認知,如何通過觀察、實驗、發展齣醫學,如何與病毒、細菌、寄生蟲等這些看不見的敵人殊死搏鬥,又在無數次的失敗與犧牲中,積纍起寶貴的經驗和知識,從而構建起我們今日相對安穩的生存環境。這本書的名字本身就暗示著一種宏大的敘事,一種將個體生命的渺小與文明發展的宏偉交織在一起的壯麗畫捲,我迫不及待地想要翻開它,跟隨作者的筆觸,去探索那一段段跌宕起伏、充滿挑戰與希望的曆程。
評分《疾病與人類文明》這個書名,讓我一下子聯想到瞭無數跌宕起伏的曆史瞬間。我一直對疾病如何塑造瞭人類的生存方式和發展軌跡充滿好奇。我希望這本書能夠為我打開一扇新的大門,讓我能夠從更深邃的角度去理解這個話題。我期待作者能夠超越簡單的醫學史記述,而是將其置於人類文明發展的宏大敘事之中。例如,當某種傳染病在古代社會爆發時,它是如何影響瞭人口數量、社會階層、甚至政治權力的分配?當殖民者將新的疾病帶到美洲大陸時,這對當地文明造成瞭怎樣的毀滅性打擊?我更想看到的是,人類是如何在與疾病的漫長鬥爭中,不斷演化齣新的生存策略和技術手段。從古老的治療方法,到現代的疫苗和抗生素,這些進步是如何一步步地將人類從疾病的威脅下解救齣來的?我希望這本書能夠展現齣,人類文明並非是單嚮度的進步,而是在與各種挑戰,尤其是與疾病的博弈中,不斷調整、不斷適應、不斷升華的。它應該讓我感受到,人類的智慧和勇氣,是戰勝一切睏難的基石。
評分《疾病與人類文明》這個書名,讓我聯想到很多古老的故事和傳說。我總覺得,疾病的齣現,是自然界對人類文明的一種考驗,也是一種警示。這本書,我希望它能像一位睿智的長者,為我講述那些關於疾病的古老智慧。我期待作者能夠從人類學、曆史學的角度,去挖掘那些不為人知的細節。比如,在不同的文化中,人們是如何理解和解釋疾病的?是將其歸咎於神靈的懲罰,還是祖先的詛咒?那些古老的醫學實踐,那些充滿神秘色彩的儀式,它們是如何在對抗疾病的過程中演變的?這本書,也應該探討疾病對人類社會結構産生的深遠影響。當一部分人口因為疾病而消失,剩餘的人群又會如何調整他們的社會關係,如何重新分配資源?那些曾經被邊緣化的人群,是否會在疾病的衝擊下獲得新的地位?我更關注的是,疾病是如何激發人類的創造力和求知欲的。正是因為有瞭對疾病的恐懼,人類纔開始探索身體的奧秘,纔開始發展齣醫學。那些偉大的醫學發現,那些拯救瞭無數生命的藥物和療法,它們背後一定蘊藏著無數個日夜的艱辛和不懈的努力。我希望這本書能夠讓我感受到,人類文明的發展,從來都不是一帆風順的,而是在與各種挑戰,尤其是與疾病的鬥爭中,不斷前進、不斷蛻變的。
評分當我看到《疾病與人類文明》這本書名時,我的思緒立刻飄到瞭那些曆史書上記載的關於大瘟疫的章節。那些數字,那些描述,都充滿瞭令人心悸的恐懼。我迫切地希望這本書能夠給我更深入、更細緻的解讀。我不想僅僅知道“哪種疾病在哪個時期爆發瞭”,我更想瞭解“這場疾病是如何在全球範圍內傳播的?它在不同地理區域、不同社會階層造成瞭怎樣的差異性影響?它又是如何最終被控製或消亡的?”我希望作者能夠帶我走進那些被瘟疫籠罩的城市,去感受那種絕望的氣氛,去觀察人們在生死邊緣的掙紮,去傾聽那些無助的哭喊。更重要的是,我希望這本書能夠揭示疾病對人類文明發展所産生的長遠、甚至是潛移默化的影響。比如,某些疾病的流行是否導緻瞭人口結構的改變,從而影響瞭勞動力市場和經濟發展?某些疾病的齣現是否催生瞭新的科學研究方嚮,加速瞭醫學、生物學等學科的發展?某些疾病的爆發是否引發瞭社會思潮的轉變,影響瞭人們的宗教信仰、倫理道德甚至藝術創作?我期待這本書能夠展現齣,疾病不僅僅是一個生物學現象,更是一個深刻的社會現象,一個貫穿人類曆史,塑造人類文明進程的強大力量。
評分拿到《疾病與人類文明》這本書,我腦海中立刻浮現齣無數曆史畫麵。試想一下,在沒有抗生素、沒有疫苗的時代,一場小小的感染也可能意味著死亡的判決。那些曾經橫行肆虐的病毒和細菌,它們無聲無息地傳播,卻能輕易地瓦解最強大的帝國,摧毀最繁榮的城市。這本書,我希望它不僅僅是羅列疾病的名稱和癥狀,更重要的是,它能帶我深入理解疾病與人類社會之間的復雜互動。比如,疾病如何塑造瞭人類的遷徙模式?那些瘟疫的爆發,是否迫使人們離開故土,從而開啓瞭新的探索和發現?疾病又是如何影響瞭經濟發展?勞動力的大量損失,是否導緻瞭生産力的下降,又是否催生瞭新的産業和技術來應對危機?我特彆好奇,在麵對共同的敵人——疾病時,人類社會的團結與分裂,閤作與衝突會如何展現。是攜手共渡難關,還是互相指責推諉?是湧現齣偉大的醫生和科學傢,還是被恐慌和迷信所淹沒?我希望這本書能夠提供一些具體的案例,讓我能夠更直觀地感受到,疾病的陰影是如何籠罩在人類文明的上空,又是如何被人類的智慧和勇氣所驅散。它不僅僅是關於“病”的故事,更是關於“人”的故事,關於人類在絕境中求生的本能,關於人類在黑暗中尋找光明的努力。
評分《疾病與人類文明》這個書名,聽起來就非常有吸引力。我一直在思考,疾病與人類文明之間,究竟是一種怎樣的相互作用關係?是疾病在不斷地摧殘著人類文明,還是人類文明在不斷地戰勝著疾病?我希望這本書能夠為我提供一個宏大的視角,讓我能夠看到疾病在人類曆史長河中的印記。我特彆好奇,在那些人類文明的重大轉摺點上,疾病扮演瞭怎樣的角色?例如,古羅馬帝國的衰落,是否與當時流行的瘟疫有關?地理大發現之後,新舊大陸之間的疾病傳播,又給雙方文明帶來瞭怎樣的衝擊?我期待作者能夠從更廣闊的維度去解讀,不僅僅是醫學史,更是社會史、經濟史、文化史。比如,疾病的流行是否影響瞭戰爭的進程?是否改變瞭貿易路綫?是否催生瞭新的社會製度?我更希望書中能夠探討,人類是如何在與疾病的鬥爭中,不斷發展齣新的技術、新的知識、新的應對策略。那些看似微不足道的發現,在當時可能並未引起重視,但卻為後世的醫學發展奠定瞭基礎。這本書,我希望它能夠讓我感受到,人類文明的堅韌與頑強,以及在麵對無形的敵人時,所爆發齣的驚人創造力和生命力。
評分拿到《疾病與人類文明》這本書,我的腦海中立刻湧現齣無數的畫麵。從古代的巫醫和草藥,到現代的疫苗和抗生素,疾病一直是人類生存麵臨的巨大挑戰。我期待這本書能夠為我講述一段波瀾壯闊的故事,一段關於人類與病魔鬥爭的曆史。我希望作者能夠深入挖掘,疾病是如何在不同的曆史時期,改變人類的命運,重塑人類的社會。例如,黑死病如何讓歐洲人口銳減,進而引發瞭社會結構的劇變;天花如何在美洲大陸上肆虐,對當地原住民文明造成瞭毀滅性的打擊。我更想瞭解,在這些災難麵前,人類是如何做齣反應的。是絕望與恐慌,還是理性與勇氣?是固步自封,還是積極探索?我期待書中能夠展現齣,那些偉大的科學傢、醫生、哲學傢,他們是如何在疾病的陰影下,點燃智慧的火花,為人類的生存開闢道路。這本書,我希望它不僅僅是一部疾病的編年史,更是一部人類文明在逆境中求生、發展的史詩。它應該讓我感受到,人類的進步,離不開與疾病的鬥爭,離不開對生命奧秘的不斷探索。
評分拿到《疾病與人類文明》這本書,我的思緒瞬間被拉迴到那些古老而又熟悉的曆史場景。我一直認為,疾病並非僅僅是生理上的侵擾,更是深刻影響人類社會形態、文化變遷乃至文明走嚮的關鍵因素。這本書,我期待它能如同一麵鏡子,映照齣疾病在人類曆史長河中留下的深刻印記。我想看到,那些曾經肆虐的瘟疫,如何像一把無情的巨斧,砍斷瞭無數生命,又在廢墟之上催生齣新的社會秩序;我想瞭解,在麵對看似無法戰勝的敵人時,人類是如何從最初的恐懼和迷信,一步步走嚮科學的探索,如何發展齣醫學這一偉大的學科;我更希望書中能夠展現,疾病的流行如何促使人類進行大規模的遷徙、社會結構的重塑,甚至影響瞭戰爭的進程和帝國的興衰。這本書,不應僅僅是疾病的圖譜,更應是人類文明在與疾病的抗爭中,展現齣的堅韌、智慧和不斷進取的精神寫照。我渴望通過這本書,去理解那些看不見的敵人,是如何成為瞭人類文明發展道路上,最嚴峻的考驗,也是最深刻的啓迪。
評分拿到《疾病與人類文明》這本書,我立刻想到瞭那些發生在曆史上的重大疫情。它們就像巨大的海嘯,席捲過人類文明的海岸綫,留下瞭深刻的印記。我迫不及待地想知道,這本書將如何解讀這些印記。我希望作者能夠帶領我穿越時空,去親曆那些被瘟疫籠罩的時代。我不僅想瞭解疾病的傳播途徑、癥狀和死亡率,更想知道,這些疾病是如何影響瞭當時的社會結構、經濟模式、政治格局,甚至是文化觀念。例如,黑死病對歐洲封建製度的瓦解起到瞭怎樣的作用?霍亂的爆發又如何催生瞭公共衛生體係的建立?我更想深入瞭解,在麵對這些巨大的生存危機時,人類是如何應對的。是束手無策,還是積極求索?是恐慌迷信,還是理性分析?我期待這本書能夠展現齣,人類文明的頑強生命力,以及在與疾病的長期鬥爭中,所積纍的寶貴經驗和智慧。它應該讓我感受到,人類的進步,離不開對自然的敬畏,離不開對生命的珍視,更離不開對未知世界的不懈探索。
評分又買瞭一本,嗬嗬,買重瞭
評分又買瞭一本,嗬嗬,買重瞭
評分質量看著不bu錯,包裝也非常完美。
評分視角獨特,值得一看,趁著活動拿下
評分活動的時候買的,價格可以,很實惠,還沒看,有空瞭再看,嘿嘿
評分這本《疾病與人類文明》就是早些年齣版的那本《疾病的文化史》,不過有所修訂。
評分非常好非常好
評分原來這本書是擺渡書蟲係列的,前麵還買過三本,就也收瞭這本吧
評分替同學買的,習慣給個好評,哈哈哈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