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避免们误会,实际出版时 中国美术史【没有塑封】 外国美术史【是塑封】
中国美术简史(新修订本)
出版社: 中国青年出版社; 第2版 (2010年6月1日)
平装: 443页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开本: 16
ISBN: 9787500646501
作者: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史系、 中国美术史教研室
定价:50.00
编辑
《中国美术简史(新修订本)》是一本关于中国美术发展的通史类教材,适合美术专业的学生、教师,美术爱好者作为工具书来使用。
读者可以从中了解到中国美术各门类的发展演变与重要的美术现象、美术流派、美术家和美术作品;熟悉中国美术的自身发展与美术同政治、经济、文化、宗教等相关因素相结合的情况;查阅可靠的美术文物图片和文献资料。
中国美术简史(新修订本)的前身《中国美术简史》系大专教材,由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史系中国美术史教研室集体编写。原系主任薛永教授主持,原中国美术教研室主任李树声教授协助主持。1989年12月完稿,1990年9月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
1999年,由于《中国美术简史》深受社会欢迎,同时,距离次出版已过去10年,为了反映10年来中国美术史研究的长足进步,满足读者的新要求,原书亟需增补新资料、吸收新成果、体现新认识,并修订疏漏之处,这一想法得到了中国青年出版社的支持,为此成立了《增订中国美术简史》编辑委员会,由薛永年、罗世平任主编、李树生、尹吉男、赵力任副主编,历时两年编写,增加了自古及近的书法篆刻内容、自1911年至1949年的近代美术等内容,增补了新发现、新成果和新认识,于2002年出版《中国美术简史》(增订本)。
2010年,在保持原书纲目体例基础上,编写者重新审阅全书,增补了新的研究成果及考古发现,并查缺补漏;校正了原版的错讹字;对于原书个别不理想的图片,进行了调整,出版了“新修订本”,使这本书进一步得到完善。
全书以中国美术发展的阶段性为纲,以各美术门类在同一时期的演进为纬。注意了四个结合:普及中国美术史基本知识与反映新研究成果相结合;呈示中国美术各门类的发展演变与阐述重要的美术现象、美术流派、美术家和美术作品相结合;显现中国美术的自身发展与揭示美术同政治:经济、文化、宗教等相关因素相结合;运用翔实的文献资料与使用可靠的美术文物(包括新发现的重要作品)相结合。
《中国美术简史》为按照发展过程显示中国美术及其诸品类发展演进全貌的美术通史,力求史论结合,着重从美术发展脉络的条缕分析及其因果关系的阐发中体现具有一定概括性并密切联系历史实际的理论知识,力避脱离历史进程与美术现象的泛泛发挥、力避材料堆砌和作品铺陈;本书所涵括的历史时空自上古至1949年,以全中国版图内各民族美术为范围,所涉及的美术类别为建筑、绘画、雕塑、工艺、书法篆刻等造型艺术。综括的美术文化系统含宫廷美术、文人美术和民间美术;宗教美术与世俗美术、实用美术与纯美术。
本书的装帧由的设计家宁成春设计,内文体例清晰,版式便于阅读,图片安排合理,对于读者初步了解中国美术史有很大的帮助
作者简介
由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史系中国美术史教研室编著
主编:薛永年、罗世平,副主编李树生、尹吉男、赵力,
撰稿人:汤池、邵彦、王泷、罗世平、薄松年、尹吉男、薛永年、赵力、杜鹃、李树生、曹庆晖
增订本编写说明
修订说明
编:史前及先秦美术
第二编:秦汉美术
第三编:魏晋地南北朝隋唐美术
第四编:五代宁元美术
第五编:明清美术
第六编:近现代美术
基本信息
书名:外国美术简史-(彩图增订版)
:49.8元
作者: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美术史系外国美术史教研室 编
出版社:中国青年
出版日期:2014-10-01
ISBN:9787515324166
字数:
页码:360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
编辑
针对艺术类院校艺术史、环艺等相关专业学生。
为重点及二、三类本科院校艺术史通选课学生教材。
简洁明了,满足零基础读者和学生的需求。配图丰富,满足当代学生阅读需求。
由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美术史系外国美术史教研室编著,邵大箴担任主编,易英、李建群担任副主编,常!
相关系列书请点击:
目录
前言
章 原始、古代美术概况
节 原始美术
第二节 古代两河流域美术
第三节 古代埃及美术
第四节 爱琴美术、古代希腊美术
第五节 古代罗马美术
第二章 欧洲中世纪美术概况
节 早期基督教美术
第二节 拜占庭美术
第三节 蛮族艺术和加洛林文艺复兴
第四节 罗马式美术
第五节 哥特式美术
第三章 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美术概况
节 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美术
第二节 尼德兰文艺复兴时期美术
第三节 德国文艺复兴时期美术
第四节 西班牙文艺复兴时期美术
第五节 法国文艺复兴时期美术
第四章 17、18世纪欧洲美术概况
节 17、18世纪意大利美术 .
第二节 17世纪佛兰德斯美术
第三节 17世纪荷兰美术
第四节 17、18世纪西班牙美术
第五节 17、18世纪法国美术
……
内容提要
《外国美术简史(彩插增订版)/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级规划教材》初由高等教育出版社于1990年出版,是全国大部分艺术院校选用的美术史教材。
2007年,为了规范和发展美术史教学,作者对原书稿进行了勘误和增订,并交由我社出版《外国美术简史》(增订本)。增订本各章节均补充了该领域的学术研究新成果;并特别在章前设总论,总述该时期外国美术发展的阶段性特点、与社会诸因素的具体联系、美术各门类升沉起伏的线索及主要成就;为全书新增了余张配图,并将文图混排,方便读者查阅。《外国美术简史》(增订本)被教育部高等教育列为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级规划教材。
2014年,为了更好地满足现代读者的阅读需求,同时提升该书的视觉美感,我社与作者通力协作,对《外国美术简史(彩插增订版)/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级规划教材》进行了新研究成果的增补,并将全书的大部分图片替换为彩图,并正式更名为《外国美术简史(彩插增订版)/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级规划教材》。
文摘
第六章 20世纪美术
20世纪世界上重大的事件有:资本主义之间为争夺劳动力、生产资源和市场发动了次世界大战;俄国社会主义革命产生巨大的影响,东方随之兴起;空前残酷的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及之后美苏争霸和冷战;工业和科技的发展给人类带来的福利以及由此造成的新问题;否定传统思维给人类文化带来的可能性和由此产生的严重危机;各种新的哲学和美学思潮活跃了人们的思维又带来极大的混乱。在“革命”的旗号下,美术创作空前活跃,同时也丧失恒定的判断标准。现代主义在西方成为主流,但也遇到新的问题。现实主义艺术受到挑战,但经过调整后继续发展,在苏联及东欧各国一度成为主流,在西欧和美国也出现新形态的现实主义美术。西方20世纪初的现代美术大致可以划分为两个阶段:个阶段是20世纪初至1945年“二战”结束;第二阶段是自1945年之后至。阶段,“现代主义”(Modernism)占主流地位,兼有其他传统的、学院的流派,现代主义中心在巴黎。第二阶段,从20世纪50年代起,出现一种与现代主义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艺术思潮和流派,人们将其称为“后现代主义”(Post-Modernism)和“晚期现代主义”(Late-Modernism),其中心转移到纽约。
这套书的装帧设计真是让人眼前一亮,简约而不失厚重感,尤其是那个增订本的《中国美术简史》,拿到手里沉甸甸的,感觉就像捧着一部沉淀了深厚学术底蕴的著作。封面设计上,那种古典与现代交融的韵味,恰到好处地烘托出中国美术跨越千年的演变历程。书本的纸张质量也非常棒,印刷色彩准确,即便是对细节要求很高的唐宋绘画摹本,也能看出清晰的层次感和笔触的力度。翻阅内页时,那种愉悦的触感和视觉享受,让阅读过程本身变成了一种享受。我特别喜欢它在排版上的用心,图文的配合既不拥挤也不疏散,关键的历史图像和文字阐述紧密结合,使得在学习复杂的美术史脉络时,视觉引导非常有效。比起过去那些内容陈旧、配图模糊的教材,这套书无疑是为新时代的美术学习者量身打造的精品,光是看着它们摆在书架上,就觉得整个书房的格调都提升了好几个档次。
评分这套书的文字叙事能力,简直可以说达到了散文般的流畅。虽然本质上是严谨的教科书,但在描述那些辉煌的艺术瞬间时,作者们展现出了极强的文学功底。读到米开朗基罗在西斯廷教堂穹顶上挥洒汗水的那段描述时,我仿佛能闻到石灰的气味,感受到他近乎偏执的创作状态。这种将历史的“温度”和艺术家的“心跳”融入文字的能力,是很多学术著作所欠缺的。它不是冷冰冰的知识点堆砌,而是一部有血有肉的艺术编年史。即便是像我这样对某些艺术史细节已经有所了解的读者,在阅读过程中,依然会被那种被历史洪流裹挟着的感染力所打动,让人迫不及待地想去寻找原作进行比对印证。
评分从学习工具的角度来看,这套书的结构设计简直是为自学者量身打造的良心之作。每一个章节的引言都清晰地概括了本章的重点和要解决的问题,章节末尾的总结和推荐阅读书目也给出了明确的进阶路径。我特别欣赏它在处理复杂术语时所采用的注释系统,清晰、不打断阅读的连贯性,但需要时又触手可及。对于需要准备考试或进行论文写作的学生来说,这种结构化的知识体系梳理是无价的。它不仅教授了“是什么”,更教会了“如何去思考艺术史问题”,培养了一种系统性的、批判性的研究方法论。坦白说,市场上不乏美术史书籍,但能将学术深度、可读性与教学实用性完美融合到这个程度的,实在凤毛麟角。
评分内容上,我发现《外国美术简史》的部分着实是花了大气力打磨的,它没有那种简单罗列流派和大师名字的窠臼,而是极其细腻地剖析了不同历史时期西方艺术思潮的内在逻辑和相互影响。比如,它对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精神如何渗透到雕塑和绘画中的论述,层次极其分明,从佛罗伦萨的工匠精神到罗马的古典复兴,再到威尼斯画派的色彩革命,每一个转折点都解释得清晰透彻。尤其是一些相对晦涩的早期艺术概念,作者们似乎总能找到最贴切的比喻和最简练的语言来阐释,这对于初涉外国美术史的读者来说,简直是福音。我感觉自己不只是在背诵知识点,而是在参与一场跨越时空的思想对话,理解了为何艺术会那样发展,而不是仅仅知道“它发展成了那样”。这种深度挖掘背后驱动力的写作手法,非常高明。
评分关于《中国美术简史(增订本)》的更新之处,我体验感最为深刻。相较于我之前接触的旧版资料,这次的增订无疑是紧跟了最新的考古发现和学术研究动态。比如,对早期岩画和青铜器纹饰的研究解读,明显增添了许多新的解读视角,不再是那种“定论式”的论述,而是呈现出一种开放的、多重解释的可能性。这种学术上的与时俱进,体现了中央美院作为顶尖学府的严谨态度。此外,它在对近现代中国艺术的梳理上,也更加全面和客观地评价了“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艺术家的探索与挣扎,没有过度拔高或贬低任何一个时期,而是将其置于宏大的社会历史背景下进行审视。这种平衡的视角,对于构建一个全面、立体的中国艺术图景至关重要。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