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特色
内容简介
本书是有着数十年英语教学实战经验的新东方英语超人气明星讲师王江涛,用多年时间研究数万个英语学习真实案例后,首次系统地介绍实用、高效英语学习方法的指导图书。本书针对中国学生容易犯的英语学习错误,对症下药,手把手教你解决让你头疼的英语学习难题,让你摆脱传统的错误观念,掌握英语学习的核心秘籍。
从兴趣、方法、思维三大层面入手,作者抽丝剥茧地详尽论述了听力、口语、词汇、背诵、阅读、写作的正确且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让你彻底告别“哑巴英语”“聋子英语”,对快速提高英语实力和高分通过考试均有莫大的帮助。与众多市面同类书不同,本书更注重实践与应用,语言浅显,即学即用。
这是一本能让你茅塞顿开,快速突破学习瓶颈,重燃英语学习兴趣的点睛之作,书中学习方法广受各界一致认可、好评!
作者简介
王江涛:新东方英语超人气明星讲师,新东方英语20周年功勋教师。北京大学硕士毕业,曾任中国政府代表团高级翻译出访欧美。数十年英语教学经验,先后主讲高考、四级、六级、考研、托福、雅思、新概念、BEC等各类课程,帮助数百万学生梦想成真。曾出版“英语高分写作”系列、“十天搞定英语词汇”系列、“英语高分写作字帖”系列等百万级畅销书。
精彩书评
美国石溪大学副校长、语言学系教授:刘骏
江涛的经验很实在,比较适合中国人学习英语的特点!
思雅达翻译社董事长、新东方功勋教师、原北京理工大学英语专业教师:唐静
英语学习,万法归一,认真!江涛把他如何认真学英语到认真教英语的点滴小事,倾心相谈,小中见法,小中见大。这本书,不仅值得学生看,也值得像我这样的老师认真研读、体会!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助理院长 张销民
江涛老师是新东方优秀、敬业的老师之一,学好英语有他的这本书确实就够了!
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6A2建筑室主任:李文勍
留美已八年,遥想托福初考86,一路挺进118,全赖道长六字真言。推荐给需要提高英语实力的人!
目录
前 言:这是一本怎样的书?
第一章 为什么你还学不好英语?
一、英语学习现状
二、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三、英语听说兴趣培养
四、英语读写兴趣培养
五、英语名著分级推荐
六、坚持的力量
七、听听他们怎么说
第二章 听说全攻略——如何快速突破英语听说?
一、听力学习两大误区
二、听写:提高听力唯一的方法
三、口语学习两大误区
四、跟读模仿:学习口语最好的方法
五、适合学习英语口语的英文经典电影
六、经典美剧、英剧推荐
七、听英文歌曲能学好英文吗?
八、听听他们怎么说
第三章 背诵大法——如何才能拥有最强记忆力?
一、背文章是提高英语实力和考试分数最好的方法——我的背诵之路
二、四大背诵方法
三、辜鸿铭与林语堂
四、英语速成六大步骤
五、英语初级十大必背文章:新概念第二册十大必背文章
六、英语中级十大必背文章:新概念第三册十大必背文章
七、英语高级十大必背文章:新概念第四册十大必背文章
第四章 十天搞定你的英语词汇——数十年来帮助无数孩子拿下词汇的秘籍
一、我是怎么背单词的?
二、最科学的背词大法
三、十三年来帮助无数同学拿下词汇的秘籍
四、十天搞定英语词汇心得
五、20天搞定英语单词心得
六、听听他们怎么说
第五章 考神真经——如何在各种英语考试中斩获高分?
一、轻松、专注、高效率
二、怎么攻克词汇?
三、到底如何做题?
四、以考研复习为例
五、听听他们怎么说
第六章 英语写作六字真经——如何写出一篇漂亮的英语文章?
一、英语写作命题真相:反押题
二、英语写作阅卷真相:反模板
三、英语写作常见误区:越难越好
四、写作两大阅卷原则
五、英语写作六字真经:背诵、默写、仿写
六、听听他们怎么说
七、初级写作十大必背范文:适用于英语四级及以下水平
八、中级写作十大必背范文:适于六级、考研水平
九、高级写作十大必背范文:专八及以上水平
第七章 如何迅速从英语菜鸟变成“顶级高手”?
一、学英语的那些青春岁月——我的英语学习之路
二、我的北大岁月
三、我的考研之路
四、我是如何成为新东方首席主讲的——新东方功勋教师的自白
精彩书摘
前言:这是一本怎样的书?
长久以来,学英语一直是无数中国学生、家长、在职人士心头的噩梦。背单词、抠语法、做阅读、练听力,很多人都有种痛不欲生的经历。从小到大,学英语的时间花了不少,英语却还是没有学好。
提起中考、高考、四级、六级、考研、考博、专业四级、专业八级、托福、雅思、GRE、SSAT、SAT、LSAT、GMAT这些英语考试,很多同学不寒而栗,屡败屡战。不但考试屡屡低分,日常生活中也无法熟练使用英语,学了一堆“聋子英语”“哑巴英语”,读不懂英文原著,没有字幕看不懂英文电影,与外国人无法熟练交流,出国自由行更是难以实现。
很多同学,英语书买了无数,培训班参加了不知多少,英语课听了不计其数,甚至花很多钱聘请家教或参加VIP学习班,却依然是没有把英语学好。
其实,学习英语很简单。出生在农村小镇的笔者周围没有英文环境,11岁才开始学英文,15岁开始发奋,17岁高考英语获得89分的成绩(满分100分),比当年全省文科状元的英语还要高12分。作为本省的四位幸运儿之一,笔者考上了当年比北大分数线还要高、全国只招120人的北京外国语大学英语专业。
大学四年,笔者聆听过北外三大英语泰斗之一许国璋老师的教诲,受过王佐良先生的影响,受教于丁往道、吴青、钱青、吴一安、杨鑫楠、何其莘、侯毅凌等诸多英语名师,受益匪浅。
毕业后,笔者在国家机关从事外事工作,接待过世界宗教领袖联盟秘书长巴瓦·简恩、美国前助理国务卿汉弗莱等各国政要。笔者2003年加入新东方,先后主讲过高考、四级、六级、考研、专业四级、专业八级、BEC、新概念、翻译硕士等各类课程,通过北京面授、网络课程、全国巡讲、书籍出版、电视讲座、广播访谈等诸多途径,帮助数百万考生梦想成真。
在北京新东方,笔者开创了专业四级写作面授课程,独家主讲过考研写作、四级写作、雅思写作等诸多面授课程,每年面授学员数万人。在“新东方在线”,开创了四级英语、考研英语、翻译硕士英语等网络课程,独家主讲过六级写作、专业四级写作、专业八级写作,每年网课学员几十万人。2005年以来,先后出版了“英语高分写作”系列、“英语高分写作字帖”系列、“十天搞定英语词汇”系列等数十本英语学习书籍,畅销数百万册。
笔者先后应邀巡讲过清华大学、中央财经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天津理工大学、河南师范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沈阳大学、内蒙古大学、河北大学、山西财经学院、河南工业大学、山东工业大学、中南大学、江西财经大学、重庆大学、贵州大学、浙江财经学院等全国上百所高校。
根据十多年丰富的一线教学经验,笔者发现很多同学在英语学习中存在诸多误区,以至于学习英语事倍功半。我在实践中总结了一套行之有效、与众不同的英语学习方法。应广大学生和英语爱好者的要求,特著成此书,希望对身处英语学习苦海中的学生们有所帮助!
本书特色
1.一线经验:与市面上众多英语学习书籍不同,本书作者十多年坚守在英语教学第一线,已经帮助数百万考生梦想成真,其独特的方法已经获得广泛验证和普遍认可,值得大规模推广。
2.独辟蹊径:与众多流行的英语学习方法不同,本书反对多听、多说、多读、多写,而是另辟蹊径地主张少听、少说、少读、少写,少而精!要精听、精说、精读、精写。本书提出了听写是提高听力唯一的方法、跟读模仿是学习口语最好的方法、背文章是提高英语实力和考试分数的最好方法等众多见效卓著的教学理念,十多年来行之有效、所向披靡。
3.扬弃技巧:与众多的培训机构或名师专家的主张不同,本书作者多年来独树一帜,高举反技巧、反捷径的大旗。本书主张一切技巧都是可有可无的天际浮云,“兴趣+方法+坚持”是英语学习的不二法门。
4.背词大法:与众多的记词方法不同,本书提倡“十天搞定英语词汇”,该方法并非N天搞定派的无稽之谈,十多年已帮助数十万考生短期突破英语词汇,斩获考试高分。建议读者网上搜索:《十天搞定考研词汇》,查看广大读者对本书的评价。
5.不传秘籍:本书从兴趣、方法、坚持三大层面入手,真诚地将同学们在很多英语机构花费数万元学费才能得到的不传秘籍公之于众,抽丝剥茧地详尽论述了听力、口语、词汇、阅读、写作的正确学习方法,对提高英语实力和高分通过考试均有很大的帮助。
6.真诚分享:本书并非枯燥说教,而是抛弃虚假华丽的文风,以一位朋友的身份和口吻与读者侃侃而谈,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和无数学员的真实案例,讲授英语学习的根本方法。适用人群广泛,易于接受、切实可行、见效神速。
使用方法
1.适用人群:本书适用于小学生、中学生、大学生、硕士生、博士生、在职人士等各类人群,法无定法,万法归宗,既有助于提高英语实力,也有助于获得考试高分。
2.适用考试:本书适用于中考、高考、四级、六级、考研、考博、专业四级、专业八级、翻译硕士、托福、雅思、SSAT、SAT、GRE、GMAT、LSAT等各类英语考试,重剑无锋,大巧不工。
3.大道至简:用心研读本书,按照书中所讲方法,踏踏实实进行练习,学好英语指日可待!
样张
如何十天搞定英语词汇
英语学习过程中,词汇是无数同学的心病,即使再努力地记忆背诵,最终仍功亏一篑。十多年来,我通过各种方式,一直在讲授“十天搞定英语词汇”的方法,数以万计的考生从中受益。应广大同学的要求,特分享此方法,希望帮助陷于背词苦海中的众多读者短期突破英语词汇,感受学习英语的乐趣。
本方法适用于中考(2500词汇量)、高考(3500词汇量)、英语四级(4500词汇量)、六级(5500词汇量)、考研(5500词汇量)、专业四级(6000词汇量)、专业八级(10000词汇量)、托福(10000词汇量)、雅思(6000词汇量)、GRE(20000词汇量)等各类国内外考试或提高英语词汇量。
一、我是怎么背单词的?
说起十天搞定英语词汇,很多同学可能认为属于“N天搞定派”的无稽之谈,但事实并非如此。之所以讲授此方法,这与我的亲身经历密切相关。2002年12月,我从国家机关辞职,计划赴美攻读博士学位,报名参加了2003年的GRE考试。GRE考试需具备20000个左右的词汇量,对词汇要求极高。我购买了俞敏洪老师编著的《GRE词汇精选》,开始背诵。该书包括了GRE最重要的6500个左右核心难词,必须全部背熟,否则无法做题。我辞职之后,每天背词四小时左右,记忆200个左右的词汇,但是每天只背新词,不背旧词。一个月之后,经过艰苦努力,终于背完全书。不幸的是,翻回第一页,发现几乎全部忘光,竟然只记住了1000个左右单词。
当时已是2003年2月,离考试已经迫在眉睫,题目完全未做。在濒临绝望之际,我来到当时位于北京北四环保福寺桥旁的北京新东方学校总部,在书店中,偶然看到新东方GRE名师杨鹏老师编著的《17天搞定GRE词汇》一书,并买回家中。按照书中所讲方法,每天花费4小时左右,共花费5天时间,彻底背熟了俞敏洪老师书中的全部7000个词汇。之后由于“SARS”爆发,最终放弃了赴美留学的计划,并于2003年7月成为一名新东方教师。
之后我认真反思了为何可以5天20小时背下7000个词汇,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是辞职之后没有收入,压力巨大,前途渺茫,动力很足;二是之前一个月背词其实已经打下了一定的基础,只是未能记牢而已。
很多考研的同学背词也存在同样的问题,如果没有太大的动力,英语复习很难取得良好成效。同时,很多同学其实已经坚持背词一段时间,打下了一定的基础,只是没有使用科学方法记牢而已。
自小学习英文以来,这种背词方法也是我唯一采用过的一种见效显著的英语学习方法,并受益终生。10多年来,在无数面授课堂、网络教学以及出版书籍中介绍了这种背词方法,帮助无数基础薄弱的考生短期通过了词汇大关。印象最深的是在2005年11月,在北京新东方学校水清木华校区的一个艺术类考研班中,一位英语零基础、记忆力已经不好的40余岁的大学艺术教师,按照本方法考前10天,每天4小时左右,背下3000个词汇,2006年考研取得成功。又如,2013年在北京新东方学校我开设的考研写作专项精讲班中,一位中央戏剧学院表演专业的回族同学在大学从未学过英语,但采用本方法考前花费14天,每天4小时左右,背下7000个词汇,考研英语取得71分的良好成绩;而在同一班中,另一位基础一般的中央民族大学美术专业的同学,采用本方法花费12天,每天四至五小时,背下5500个考研词汇,成功考入清华大学。此类事迹,不胜枚举。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在网上搜索“十天搞定考研词汇”。
科研证明:人的大脑一生中使用的只有1%—3%左右,不到10%,人的潜力是无限的。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很多同学之所以感觉背诵单词极为痛苦,效果甚微,就源于方法错误。根据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在1872年提出的艾宾浩斯记忆曲线和遗忘曲线,遗忘极为正常,单词之所以会忘,是因为很多同学像当年的我一样,每天只知背诵新词,旧词复习太少,重复遍数不够。背单词其实极为简单,
只要按照科学规律定期进行重复,就能确保牢记不忘!
前言/序言
探索《环球视野下的跨文化交际:理论与实践》 引言:全球化时代的语言与文化交汇 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世界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全球化浪潮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重塑着社会结构、经济形态乃至个体互动模式。在这样一个背景下,语言不再仅仅是信息传递的工具,它更是文化认同的载体、思维方式的体现,以及跨文化理解的桥梁。学习一门外语,特别是作为国际通用语的英语,其意义早已超越了应试和日常交流的范畴,上升到了提升个体全球素养、促进文明互鉴的高度。 《环球视野下的跨文化交际:理论与实践》正是在这样的时代需求下应运而生的一本专著。本书的撰写目的,并非聚焦于某一特定语言(如英语)的语法规则或词汇记忆,而是致力于构建一个全面、系统且具有高度应用价值的跨文化交际理论框架,并辅以大量的真实案例和实操指南,帮助读者深刻理解在多元文化环境中进行有效沟通所必须掌握的知识体系和技能。 本书深刻认识到,语言的掌握是基础,但文化差异的理解才是沟通的灵魂。一个词汇的准确翻译可能无法消除因文化背景差异而产生的误解,甚至可能在不经意间造成冒犯。因此,本书将焦点放在“交际”的本质上,即理解彼此的意图、尊重彼此的价值观,并灵活调整自身的表达方式以适应不同的语境。 第一部分:跨文化交际的理论基石 本书的理论部分力求站在人类学、社会学、符号学和语言学交叉的前沿,为读者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我们借鉴了霍夫斯泰德(Hofstede)的文化维度理论、特朗佩纳尔斯(Trompenaars)的七维度模型,以及霍尔(Hall)的高语境/低语境文化区分等经典理论,但更侧重于对这些理论在当代全球化情境下的延伸和修正。 第一章:文化的概念重构与符号学基础 本章首先对“文化”进行了去神秘化和去中心化的界定。文化不再被视为静态的民族标签,而是动态的、多层次的、由共享意义构成的复杂系统。我们引入了符号学理论,阐释了语言符号、非语言符号(如手势、服饰、空间距离)如何共同构建意义场域。重点探讨了“潜文本”——那些未被明确言说,但深深植根于文化土壤中的预设和规范——对于交际成功率的关键影响。 第二章:认知框架与世界观的差异 文化差异的根源在于人们构建和理解世界的认知框架不同。本章深入分析了不同文化如何处理时间(线性时间观与循环时间观)、空间(个人空间与公共空间的使用)、以及因果关系(宿命论与个人能动性)的差异。通过具体的案例分析,读者将理解为何在某些文化中“准时”的含义如此弹性,或者为何对“直接拒绝”的表达方式存在巨大的文化敏感度差异。 第三章:权力、身份与等级体系的交织影响 身份认同(如性别、年龄、职业、社会地位)是跨文化交际中不可回避的变量。本章探讨了文化如何塑造权力距离(Power Distance)和集体主义/个人主义的取向。例如,在一个高权力距离的社会中,下级对上级的表达方式必须遵循严格的敬语和间接策略,而这些策略在低权力距离的文化中可能被误解为缺乏自信或效率低下。本书特别强调了“边缘身份”(Marginal Identities)在跨文化互动中可能面临的挑战和机遇。 第二部分:跨文化实践的技能训练 理论的学习最终必须落实到具体的实践中。本书的第二部分是操作性的指南,旨在提供可学习、可模仿的技能模块。 第四章:高语境与低语境的策略转换 这是应用层面最关键的一章。对于源于低语境文化的读者(如美式、德式思维),如何去“阅读空气”、理解言外之意成为首要任务;而对于高语境文化背景的读者,如何清晰、明确地表达观点,避免信息冗余或模糊,则是重点突破方向。本章提供了从“暗示”到“明示”,从“委婉”到“直接”的实用语境转换矩阵。 第五章:非语言交流的“解码”与“编码” 非语言信号,包括面部表情、眼神接触、身体姿态和触摸禁忌,在跨文化交流中占据了超过一半的有效信息量。本章以地理区域为划分,详细梳理了不同文化中对这些非语言信号的规范。例如,在某些中东文化中,用左手递送物品被认为是不敬的;在某些东亚文化中,长时间的眼神接触可能被视为挑衅。本书提供了详尽的图表对照,帮助读者建立起一套“跨文化身体语言词典”。 第六章:冲突管理与谈判中的文化敏感性 冲突是交际的必然产物,但冲突的处理方式却深受文化影响。本书对比了“规避型冲突处理”、“竞争型冲突处理”和“合作型冲突处理”在不同文化中的偏好。在商务谈判的场景中,本书详细剖析了“关系建立”与“任务导向”的平衡艺术,指导读者如何在维护自身利益的同时,构建持久的、基于相互尊重的合作关系。特别关注了“面子”(Face-saving)在谈判破裂或维持合作中的核心作用。 第三部分:面向未来的应用领域 本书的最后一部分将理论和实践应用于当代社会最活跃的几个领域,展示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广阔应用前景。 第七章:全球数字媒体与网络交际的挑战 互联网极大地扩展了我们的交际范围,但也带来了新的文化冲突点。本章分析了表情符号(Emoji)、网络俚语(Net Slang)和社交媒体礼仪(Netiquette)在不同文化中的差异化解读。例如,一个在西方文化中表示幽默的表情符号,在某些东方语境下可能被理解为轻蔑。我们探讨了如何构建一个既能体现个体特色,又不失文化尊重的“数字身份”。 第八章:多元化工作环境中的领导力与团队协作 随着跨国公司和远程团队的兴起,领导者必须具备高度的文化智商(CQ)。本章聚焦于如何在多元文化团队中有效激励、评估和反馈。它提供了关于如何设计包容性会议议程、如何公平地分配任务、以及如何处理跨国团队中因工作习惯差异导致的摩擦的具体方法论。成功的跨文化领导力不再是“适应”一种主流文化,而是“协调”多种文化张力。 结论:培养终身学习的文化敏感性 《环球视野下的跨文化交际:理论与实践》旨在提供一个认知工具箱,而非一套僵化的操作手册。文化是流动的、不断演变的,因此,真正的跨文化能力不在于记住多少文化事实,而在于培养一种持续的好奇心、开放的心态和对自身文化预设的反思能力。本书鼓励读者将每一次与不同文化背景人士的互动,都视为一次深入的田野调查和一次自我提升的契机。掌握本书所阐述的理论框架和实践技巧,将使学习者在全球舞台上游刃有余,成为真正的世界公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