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歌唱活动(附光盘 第2版)》的书,说实话,我买回来是想给孩子找点新意,毕竟现在的小朋友对音乐的热情好像越来越依赖电子设备了。我原本的期望是能找到一些既有教育意义又充满童趣的歌唱活动,最好能结合一些简单易学的乐理知识,让孩子在玩乐中对音乐产生兴趣。刚翻开这本书的时候,那种带着油墨香的新书味道还挺让人放松的。里面的插图色彩鲜艳,看起来挺吸引人的,特别是那些拟人化的动物形象,确实抓住了小读者的眼球。但是,当我试图按照书里的指示组织一次“唱歌游戏”时,我发现流程设计得有点过于理论化了。比如,它用了一大段篇幅来解释某个音符在五线谱上的位置,对于一个初次接触音乐的孩子来说,这简直像是在读一本晦涩的教科书,而不是一本“活动”指南。我更希望看到的是那种“你拍一,我拍一,大家一起拍拍手”的互动形式,能够快速将孩子们带入状态。光盘的加入本来是亮点,我期待里面能有高质量的伴奏和示范演唱,结果试听了一下,音质实在不敢恭维,感觉像是上世纪录制的磁带翻录的,人声有些失真,伴奏的鼓点也显得生硬且缺乏活力。这让我感觉,出版方在制作这本“活动”书时,可能更侧重于形式上的完备,而忽略了实际使用体验,尤其是对于儿童音乐教育这样一个需要高度互动性和趣味性的领域,这种脱节感非常明显。说白了,它更像是一份严肃的教学大纲,而不是一本能让孩子们在草地上、在教室里真正嗨起来的活动手册。
评分拿到这本所谓的“第二版”,我主要是冲着“升级”去的,希望它能解决第一版中那些被诟病的问题,比如曲目陈旧或者活动设计缺乏新意。结果我大失所望。这本书的结构依然是那种老一套的板块划分:基础乐理入门、分龄活动推荐、曲目赏析与排练步骤。我承认,对于一个完全零基础的幼儿园老师来说,这些内容提供了一个框架,但框架过于僵硬了。举个例子,书中推荐了一个名为“森林里的对话”的合唱练习,要求孩子们模仿不同动物的叫声来确定音高变化。理论上很美,但实际操作中,孩子们很难理解“模仿”和“固定音高”之间的微妙关系,书里只是简单地说“引导他们注意声音的高低”,这种指导语太过于空泛,缺乏具体的、可操作的肢体语言提示或情境创设方法。我更需要的是,作者能详细描述当孩子们跑调或者注意力分散时,老师应该如何用最幽默、最快速的方式把他们拉回正轨。光盘里的伴奏也成了鸡肋,很多曲目的配器非常简单,基本就是钢琴加简单的打击乐,听起来单调乏味,根本无法激发孩子们模仿和创造的欲望。我试着自己重新编排了一个更有节奏感的版本,发现效果反而更好。这说明,这本书提供的更多是一种理念上的指导,而不是实战工具箱。如果只是提供理念,那我不必特地花钱买一本附带光盘的实体书,网上有的是免费的教学理论文章可以参考。对于我们这些需要在第一线与孩子们打交道的教育者来说,我们需要的是“即插即用”的、经过市场检验的鲜活内容。
评分我是一位资深的音乐教育工作者,在我看来,一本优秀的歌唱活动用书,其核心价值在于其前瞻性和对儿童心理的精准把握。这本《歌唱活动(附光盘 第2版)》在很多方面都显露出了“滞后性”。首先,在曲目选择上,虽然声称是“精选”,但大部分曲目都是我们几十年前学过的老歌,旋律简单,歌词内容也过于说教化,完全没有当代孩子们热衷的流行元素或他们熟悉的动画主题曲的影子。现在的孩子听觉记忆和信息获取速度极快,你给他们一首讲述“勤劳美德”的歌曲,他们可能更愿意去学一首关于“太空探险”的歌。其次,关于光盘的利用率,几乎为零。我尝试用它来做小组活动,但光盘的播放界面设计得极其反人类,没有清晰的曲目列表和跳转功能,每次想找特定歌曲的伴奏,都得从头开始听起,这极大地打断了教学的流畅性。一个好的配套光盘,应该允许教师快速定位到某个章节、某个练习的起始点,甚至应该提供不同难度级别的伴奏版本(比如,一个是纯人声清唱,一个是配器完整的版本),但这本书完全没有这样的考虑。总而言之,这本书似乎是为上一个时代的孩子设计的,对于我们现在面对的、在各种多媒体信息中长大的孩子来说,它的吸引力和实用性都大打折扣,更像是一份旧资料的重新包装。
评分作为一名业余音乐爱好者,我购买这本书的初衷是想和我的小侄女一起找点亲子活动,希望通过一起唱歌来增进感情。我希望这本书能提供那种充满温馨和互动的场景,比如如何通过编创简单的歌词来描述我们一天的生活,或者如何设计一些手势和动作来配合歌曲。然而,这本书的内容呈现方式,让人感觉它更像是面向专业幼师的教材,而不是面向家庭的娱乐指南。比如,它花了好大的篇幅解释“节奏型”和“旋律轮廓”的标记方法,这些对我来说,除了增加阅读压力外,毫无帮助。我真正需要的是“我们和孩子一起唱歌时,可以怎样加入躲猫猫的游戏?”或者“当孩子唱跑调时,我们如何用一个简单的游戏来帮助他找回音准?”这类具体、生活化的指导。光盘的作用更是让人摸不着头脑,它似乎只是简单地将书本中的歌曲录制成了音频,并没有提供任何“互动游戏”的音频引导,例如“现在请大家闭上眼睛,听音乐,猜猜我们在模拟什么场景?” 这种设计上的缺失,使得亲子互动的潜力完全没有被激发出来。我们最后还是放弃了照着书本来做,而是直接哼唱我们自己喜欢的儿歌,这反而效果好得多。这本书的专业性太强,以至于将“乐趣”和“活动”的核心给稀释掉了。
评分坦白说,我对这本书的评价是基于其“第二版”的身份而产生的落差感。我原以为,经过一次修订,它会在内容深度和广度上都有所突破,尤其是在如何应对当下数字化学习环境的挑战方面有所建树。但翻阅下来,它依然停留在传统课堂教学的窠臼里。比如,书中对于如何利用“呼应”和“模仿”技巧来组织大型合唱活动有详细的描述,这在小班教学或一对一辅导中显得过于宏大和不切实际。更糟糕的是,它对多样化的文化背景和不同地区儿童的音乐偏好几乎没有提及,所有的活动和歌曲都带有强烈的、单一的文化烙印。一个现代的活动指南,理应具有更强的包容性和可变通性。如果我所在的地区的孩子更偏爱节奏感强的、带有异域风情的音乐,这本书提供的那些平缓的、以叙事为主的歌曲就显得非常乏味。光盘的质量问题也再次印证了这一点,它没有提供任何可以二次编辑或混音的素材,使得我无法将这些基础旋律与孩子们喜爱的现代节奏结合起来。总而言之,它在“更新”上显得非常保守和敷衍,对于追求创新和多元化的教育者来说,这本书的价值微乎其微,更像是一份过时的版权延续。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