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走进校园 重读《那片绿绿的爬山虎》:肖复兴的12堂作文课

作家走进校园 重读《那片绿绿的爬山虎》:肖复兴的12堂作文课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肖复兴 著
图书标签:
  • 作文教学
  • 名家名作
  • 校园文化
  • 教育
  • 中小学教育
  • 写作技巧
  • 肖复兴
  • 爬山虎
  • 文学作品
  • 阅读理解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崇文书局
ISBN:9787540342074
版次:1
商品编码:12020304
包装:平装
丛书名: 作家走进校园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6-09-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274
字数:221000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产品特色

内容简介

  《作家走进校园 重读<那片绿绿的爬山虎>:肖复兴的12堂作文课》是“作家走进校园”丛书中的肖复兴卷,肖复兴是“全国中小学生喜爱的十位当代作家”之一。《作家走进校园 重读<那片绿绿的爬山虎>:肖复兴的12堂作文课》收录了肖复兴入选各种版本的中小学生语文教材、语文试卷里的诸多散文,包括《那片绿绿的爬山虎》《荔枝》《拥你入睡》《宽容是一种爱》等经典篇目。全书以写作课的形式呈现,分为写你自己的事、写人写什么、状物抒情、文章如何结尾等十二堂课,每堂课后均附有“写作提示”,由作者亲自点评和分析,让中小学生在温暖简洁的文字中获得阅读的力量和写作的指导。

作者简介

  肖复兴,当代著名作家。1982年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曾到北大荒插队6年,当过大中小学的教师10年。曾任《小说选刊》副总编、《人民文学》杂志社副主编。已出版长篇小说、中短篇小说集、报告文学集、散文随笔集和理论集百余部。《那片绿绿的爬山虎》《童年的小花狗》《荔枝》《小溪巴赫》《拥你入睡》《宽容是一种爱》《孤独的普希金》等作品被选入大陆和香港地区的大、中、小学语文课本以及新加坡等国的汉语教材。曾多次获得优秀报告文学奖、冰心散文奖、老舍散文奖,并获得首届“全国中小学生喜爱的作家”称号。

目录

第1堂课 写你自己的事

向往奥运 2

体育不是一个听话的孩子 5

朋友,你并不比残疾人高贵 7

【写作提示】一件事怎么写(一) 9

流动的盛宴 10

表叔与阿婆 13

丝瓜的外遇 15

上一碗米饭的时间 17

【写作提示】一件事怎么写(二) 20

第2堂课 写人写什么

清明忆父 24

母 亲 27

窗前的母亲 30

生命不仅属于自己 32

【写作提示】一个人怎么写(一) 35

花边饺 36

荔 枝 38

苦 瓜 41

母亲和莫扎特 43

【写作提示】一个人怎么写(二) 45

第3堂课 风景不是无情物

天池浪漫曲 48

南疆,一枚金色的书签 50

德天瀑布 53

【写作提示】一个景怎么写(一) 55

杜鹃 杜鹃 57

水之经典 60

是什么把水弄脏 63

【写作提示】一个景怎么写(二) 65

第4堂课 状物抒情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 68

佛手之香 70

青木瓜之味 73

母亲的画 76

【写作提示】一个物怎么写(一) 79

火车的敬礼 82

白桦林 84

胡杨树 86

【写作提示】一个物怎么写(二) 88

第5堂课 触动自己的心灵

生命的平衡 92

你还能够感动得流泪吗 94

两毛钱 97

【写作提示】如何表达自己的主题思想 99

吴小如和德彪西 100

【写作提示】一本书怎么读 103

飘逝的含蓄 105

远离古典 108

新泽西来的海菲兹 110

寻找贝多芬 116

春天去看肖邦 118

重访草莓园 121

茶花女柳依依 124

【写作提示】一出戏怎么看 127

第6堂课 文章如何结尾

聪明只是一张漂亮的糖纸 130

年轻时去远方漂泊 132

拥你入睡 135

生日的翅膀 138

【写作提示】开门见山和迂回法 142

前面遭遇塌方 145

简洁是最美的生活 148

红楼选秀与大众文化 151

如何面对重拍经典 154

【写作提示】从生活中找 156

孤独的普希金 157

冬夜重读史铁生 160

史可法的扬州 164

莎士比亚书店 167

【写作提示】踩着尾巴头会动 169

第7堂课 善于捕捉细节

街上连狗的目光都变了 172

宽容是一种爱 174

【写作提示】锻炼自己发现的眼睛 178

第8堂课 怎样选择材料

超 重 182

孤单的雪人 184

风中华尔兹 186

【写作提示】重复的作用 188

奥斯维辛的雪 190

公交车落下的花瓣 193

【写作提示】借水行船 196

阳光的三种用法 198

草是怎样一点点绿的 201

【写作提示】把零散的珠子串起来 204

空敞地和老地方 206

萤火虫 209

应无所住 211

北京的门联 214

【写作提示】糖葫芦法则 221

第9堂课 如何布局文章

喝得很慢的土豆汤 224

肖邦之夜 227

【写作提示】折叠法、悬念和衬托 229

第 10 堂课 想象力从哪里来

暮年放翁和晚年雷诺阿 234

画画是不用手的 236

小溪巴赫 239

莫扎特的单簧管,巴赫的双簧管 242

【写作提示】雷诺阿能去听音乐会吗 245

第 11 堂课 做汤最后放点盐

鱼鳞瓦 248

曲线是上帝的 250

城市的雪 252

阳光的感觉 254

【写作提示】做汤最后放的那一点儿盐 256

第 12 堂课 回忆是财富

童年的小花狗 260

少读宋词 262

永远的校园 265

面包房 269

【写作提示】写作就是写回忆 273


精彩书摘

  《作家走进校园 重读<那片绿绿的爬山虎>:肖复兴的12堂作文课》:
  体育不是一个听话的孩子
  体育不是一个听话的孩子,你往那边指,很多时候它偏偏梗着脖子,就是不往那边走。中国击剑赛前就铆足了劲,剑指谭雪,指望着她拿下女子佩剑这块金牌。也难怪这样的志在必夺,四年前雅典奥运会上,谭雪夺得了银牌,和金牌只有一步之遥;去年世界杯分站赛拿了5站的冠军,世界积分排名第一。就差最后这口气,顶住了,不就扬眉吐气了吗?可谁知,多情剑客无情剑,她偏偏早早落败,让人们扼腕叹息,一连几天缓不过气来。
  有意思的是,正当人们对中国击剑不大抱希望而有些愁眉不展的时候,突然冒出个仲满,连闯五关,英气逼人,剑锋裁云,勇夺男子佩剑金牌,成为拯救中国剑坛于危难之际的英雄。
  而在此之前,仲满这个名字还是那样的陌生,媒体宣传的、人们知道的,更多是谭雪,有多少人知道他呢?就是他自己,也只是在做梦的时候偶尔出现过金牌的影子,仅仅在两周之前,他才开始研究对手的录像。奥运会开赛了,也没敢叫父母到北京来看自己的比赛,更谈不上如一些热门选手,早早有人扛着摄像机、拿着鲜花,甚至红包里装好的慰问金,到家里去了,把父母叫在一起,围着电视机看比赛,一切都事先准备好庆祝的鞭炮,就等着金牌到手的那一瞬间,立刻进行热闹的现场采访了。
  可是,仲满偏偏拿到了金牌。你说体育不是一个不听话的孩子又是什么?在比赛中,这叫作爆冷;在生活中,这叫作意外;在俗话里,这叫作东方不亮西方亮,横刺里杀出个程咬金。
  赛场上,总会有一些这样的爆冷、这样的意外、这样的程咬金,出乎我们的预测,更跳出我们的安排,打乱我们的计划,不听我们的号令走步,不按我们的方法出牌,让我们瞠目,也让我们惊喜。
  这就是体育的魅力。体育的现场即时性和结果的不确定性,往往会让运动员和观众一起感到格外的刺激,欣喜若狂,悬河与瀑布一般,飞流直下三千尺,成为在任何一个地方都无法品味的超值快感,成为绝一无二的人生体验。
  不听话的孩子哪儿都会有,意外也不独居体育之门,比如电影戏剧和小说中,意外是常常会出现的。但这些意外统统都是人为设计的,一旦设计好了.一般不会再有变化,岁岁花开花相似。唯独体育的意外,事先之时,如鸟飞天际,渺无痕迹;事发之中,缝若天衣,不见缝隙;而且每一次的意外绝不雷同,个个花开花不同。那意外才叫真正的意外,这样的意外,才独属于体育。体育因此而超越人生和艺术,才让我们爱看、耐看,进而情不自禁地倾情相许。
  一般而言,体育的意外,大多出现在如仲满一样名不见经传的年轻人身上。不讲一切人为的因素,也不讲一切以前的老本,只凭实力,还有运气,就可以使草根开花、竖子成名,而让我们慨叹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这样体育的意外,如此平等,公平,才造就出如仲满一样令我们惊叹也令我们信服和欢欣的英雄。
  白娘子盗得了仙草,孙悟空取到真经,我们上哪儿能够找得到这样的欢乐?唯有体育。因此,一届奥运会给予我们这样意外的快乐越多,说明这一届奥运会办得越成功,取得的成绩越辉煌。我们在祝贺仲满和中国击剑队的同时,也祝愿我们北京奥运会能够出现更多这样意外带给我们的刺激和欢乐。
  ……

前言/序言

  《作家走进校园》序  肖复兴  崇文书局编辑出版一套“作家走进校园”丛书,其中选有我的一本,我感到很荣幸,又嘱我为这套丛书作序,我更感到荣幸。看看加盟丛书的其他几位作家朋友,和我年龄相仿,便想当年和读这套丛书的中小学生一样,也曾经是个学生,坐在校园里,渴望作家能够走进校园,和他们促膝交谈,将心中缤纷如花的一些想法,和纷乱如云未解的困惑,抛给他们,问问他们,听听他们怎么说。这会是一种很有意思的参照物。  我没有赶上这样的好时候,在我读中学的整个六年中,没有见过一位作家走进我们的校园。但是,我应该还是幸运的。初二的那一年,我们学校的特级数学教师阎述诗先生去世了,诗人光未然写来一封悼念的信,贴在了校园的板报上。因为抗战期间阎述诗先生为光未然的《五月的鲜花》谱曲,这首著名而动人的歌曲,至今仍在传唱。这是我第一次见到作家的笔迹,趴在板报前仔细地看,想看看和我们学生写在作文本上的作文有什么差别。光未然的这封信,引起我对作家的兴趣和想象。  初三的暑假,我见到的第一位作家是前辈叶圣陶先生。虽然不是在我们的校园,而是在他的家中,但因是第一次见到作家,而且是蜚声中外真正的作家,心里很是激动。和他交谈之后,再来读他的文章,感觉不一样。记得那时在语文课本里读他的《多收了三五斗》,在他的书中读《稻草人》和《春联儿》,真的学到了很多东西。这个难忘的印象,写进收入小学语文课本里的《那片绿绿的爬山虎》。  高一的那一年,冰心先生的散文集《樱花赞》出版了,我买了一本。那是我读到冰心先生的第一部作品,对她充满想象,可惜,我见不到她,她从未走进我们的校园。我便在学校的图书馆里找到她出版的所有作品集,并且整本抄录了她的《往事(二)》。未见其人,却在文字中是那样的熟悉,冰心先生的这些书籍,对我青春期的成长是至关重要的。我应该格外感谢在那时候在校园里和冰心先生的邂逅,当然,指的是和她的作品的邂逅。  作家走进校园,更重要的是作家的作品走进校园。从而使得学生们更方便地读到作家所写的适合他们阅读的作品。这是最为重要的。  其实,这是一种双向的选择,相互的走进。既是作家走进校园,也是同学们走进作家,在校园里的邂逅与碰撞,撞击出的火花才会璀璨而有趣。校园的青春气息,同学们的爱恨情愁,乃至叹息和痛苦,在作家的文字中可以找到幽婉的回声。同学们内心深处激荡起的涟漪,会在作家作品的风的吹拂下,变得惆怅,也变得摇曳生姿,是那样的清澈见底,清纯可爱,活色生香。  因此,作家走进校园和同学们的邂逅,是多了一些大朋友和同学们进行交流的平台,让同学们多了一些青春别样的参照物,多了一些成长有益的文本,多了一些情感丰富的密码,而不仅囿于作文成绩的提高,从中只是为找到一些写作的方法,或摘抄一些漂亮的词句,然后在自己的作文中去现兑现买。  我一直这样认为,青春季节的阅读,是人生之中最为美好的状态。实现这种美好的状态,需要和现在的三种阅读状态做决绝的斗争,便是拇指阅读、碎片阅读和实用主义阅读。拇指阅读,指的是现在越来越普遍的手机微信,所谓“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朋友圈”。碎片阅读,指的是现在流行的网络阅读方式,这种方式,更多获取的是信息,而信息和阅读是两码事。实用主义阅读,前面所说的只是为了写作文,便是实用主义阅读的一种。  实现这种美好的阅读状态,首先要坐下来,找到适合自己并且自己真正喜欢的作品认真去读。这种阅读,会让你的心里充满美感、善感和敏感,会让你和现实拉开一点距离,对生活的未来充满一点想象,总觉得会有什么事情一定发生,而即将发生的那一切将会都是很美好的。我以为,这就是这种阅读状态给予一个正在成长的中小学生最重要的收益了。  青春季节的阅读,融化在青春的血液里,镌刻在青春的生命中,让我们一生受用无穷。而在这些的阅读之中,文学书籍的作用在于滋润我们的心灵,给予我们的温馨和美感,以及善感和敏感,是无可取代的。日后我们长大当然可以再来阅读这些书籍,但和青春时的阅读已是两回事,所有的感觉和吸收都是不一样的。青春季节的阅读和青春一样,都是一次性的,无法弥补。一切可以从头再来,只是安慰自己于一时的童话。  青春季节的阅读,确实是最美好的人生状态,是青春最好的保鲜和美容,是生命最好的回忆和纪念。  崇文书局出版的这套“作家走进校园”,是一次很有意义的尝试。他们选择的作家,是为同学们所熟悉的;他们选择的文章,是语文教材和考试试题中同学们所常见的。这套丛书,便为作家和同学之间搭建了这样一个更为方便和通畅的平台与通道,让彼此有一次邂逅,有一个选择,有一种碰撞。我相信,不会让同学们失望的。如果从这里,你们能够获取一点感悟和力量,听到一点发自内心真诚的声音,发现到一点青春成长的轨迹,当然,还能多一点文字与情感表达的方法和能力的话,我相信你们肯定不会虚度年华,而会长得结实而丰腴,一夜恨不高千尺地长大。回过头,你会感谢这套丛书或这套丛书的一本。那么,我要代表加盟这套丛书的作家们说,也要谢谢你!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肖复兴的12堂作文课 重拾童年绿意,点亮写作灵感 在喧嚣的都市生活中,我们是否常常怀念那片爬满绿叶的墙垣,那份纯真而美好的童年记忆?肖复兴先生的散文集《那片绿绿的爬山虎》,便是一扇重新开启我们内心深处对往昔的眷恋与对自然的深情回响的窗户。而本书《作家走进校园 重读《那片绿绿的爬山虎》:肖复兴的12堂作文课》,则以更为生动、贴近的视角,带领读者,尤其是青少年学生,走进文学大师的内心世界,探寻其创作的源泉,并从中汲取宝贵的写作养分。 本书并非仅仅是对《那片绿绿的爬山虎》的简单解读或赏析,它更是一场深入灵魂的对话,一次充满启发的作文实践。肖复兴先生,这位以细腻笔触描绘生活、以深邃情感洞察人生的著名作家,此次将他的人生智慧与文学经验,化作十二堂生动而实用的作文课,悉数传授给校园里的学子们。他并非高高在上的理论传授者,而是以一位亲切的长者、一位值得信赖的朋友的姿态,与年轻的灵魂们并肩同行,共同探索文字的奥秘,感受文学的温度。 一、从“爬山虎”的绿意出发,感受生活之美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作为肖复兴先生的代表作之一,其核心意象“爬山虎”不仅仅是某种植物,它更是作家童年时代的一抹鲜活印记,是那个时代特有的生活气息,是自然与人文交织的美丽画面。本书将引导我们跟随肖复兴先生的脚步,重新审视那些看似平凡的场景:一片绿油油的爬山虎,一个夏日午后的慵懒时光,一次与邻里街坊的寻常对话,一段懵懂的少年情愫。 肖复兴先生的文字,有着一种“润物细无声”的力量。他能够从最微小的细节中捕捉到生活的情趣,从最寻常的人物中发掘出人性的光辉。这十二堂作文课,将围绕着《那片绿绿的爬山虎》的种种意象展开,例如: 对景物的细致描摹: 爬山虎的叶片如何舒展,它们在阳光下的色彩变化,风吹过时沙沙作响的声音,雨水洗涤后焕发的生机……作家将示范如何用眼睛去观察,用心灵去感受,用文字去再现这些触动人心的自然景象。学生们将学会如何打破“流水账”式的写作,让笔下的景物“活”起来,充满生命力。 对人物的温情刻画: 那些在爬山虎下嬉戏的孩子,那些在墙根下纳凉的老人,那些平凡而又充满故事的邻居……肖复兴先生笔下的人物,从来不是标签化的符号,而是有血有肉、有情有义的生动个体。通过对这些人物的再现,学生们将学习如何捕捉人物的言谈举止,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从而塑造出鲜活、立体的人物形象。 对情感的细腻抒发: 童年的快乐、对家的眷恋、对故土的思念、对逝去时光的追忆……这些情感在《那片绿绿的爬山虎》中被描绘得淋漓尽致。肖复兴先生将引导学生们认识到,写作不仅仅是技巧的堆砌,更是情感的表达。如何真实地流露内心的情感,如何将个人情感与生活经历巧妙融合,将是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从“作文课”的实践出发,点燃写作潜能 本书的核心价值在于,它并非仅仅停留在理论层面,而是将文学理论与作文实践紧密结合。肖复兴先生用他丰富的教学经验和创作实践,为学生们量身定制了十二堂“作家式”的作文课。每一堂课都紧扣《那片绿绿的爬山虎》中的某个主题或某个片段,通过生动的讲解、启发式的提问和富有创意的练习,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提升他们的写作能力。 这十二堂作文课,将涵盖写作的方方面面: 构思的艺术: 如何从一个不起眼的细节中生发出完整的篇章?如何搭建文章的骨架,使其结构清晰,层次分明?肖复兴先生将分享他的构思秘诀,引导学生们学会“以小见大”,从生活中捕捉写作素材,并将其转化为有吸引力的故事。 语言的锤炼: 肖复兴先生的文字,以其精炼、准确、富有表现力而著称。他将带领学生们走进词语的世界,品味句子的韵味,理解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的妙用,从而让他们的语言更加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学生们将学会如何运用丰富的词汇,写出富含情感的句子,让文字闪耀光芒。 情感的注入: 写作的灵魂在于情感。肖复兴先生将引导学生们深入挖掘内心的情感,学会用真诚的文字表达喜怒哀乐,并将这些情感融入到叙述和描写之中,让读者产生共鸣。他会教导学生们如何避免空洞的抒情,而是通过具体的事例和细节来展现情感的深度。 观察的训练: 优秀的写作者必定是敏锐的观察者。肖复兴先生将通过对《那片绿绿的爬山虎》中景物、人物的细致描绘,示范如何培养细致入微的观察能力,发现生活中被忽略的美好,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 心灵的启迪: 写作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沟通心灵,分享感悟。肖复兴先生的课程,不仅是写作技巧的传授,更是心灵的启迪。他鼓励学生们勇敢地表达自己的想法,真诚地袒露自己的情感,用文字去理解世界,去探索自我。 三、走进作家心灵,重塑阅读体验 本书最大的亮点在于,它让读者有机会“走进”肖复兴先生的心灵。通过对《那片绿绿的爬山虎》的深入解读,学生们不仅能看到文字的表象,更能理解文字背后的情感、思考和人生体验。肖复兴先生将分享他的创作心路历程,他如何从童年记忆中汲取灵感,他如何看待成长与变化,他如何理解生活中的得失与悲欢。 这不仅仅是一次阅读,更是一次与作家灵魂的对话。学生们将了解到: 作家如何看待“童年”: 童年是肖复兴先生创作的重要源泉,他如何将童年的纯真与时代的变迁相结合,写出既有时代印记又不失普遍性的作品。 作家如何看待“生活”: 无论是琐碎的日常,还是跌宕的经历,在肖复兴先生的笔下,都充满了生命的张力。他如何从平凡的生活中提炼出深刻的哲理。 作家如何看待“文学”: 文学于他而言,是记录、是反思、是疗愈,更是与世界建立联系的方式。他如何看待文字的力量,以及文学在个人成长和社会发展中的意义。 通过这些分享,学生们将不仅仅是“被动”的接受者,而是“主动”的参与者,他们将学会如何用作家般的眼光去审视自己的生活,如何从寻常事物中发现不寻常的意义,从而让自己的写作充满真挚的情感和深刻的思考。 四、十二堂作文课,十二种写作可能 本书的十二堂作文课,每一堂都将围绕《那片绿绿的爬山虎》中的一个精彩切片展开。例如: 第一课:那片爬山虎,童年的屏障与风景——学习如何从具象的景物描写中,引申出更深层的情感和主题。 第二课:墙根下的故事,人物素描的艺术——探讨如何捕捉人物的特点,刻画鲜活的形象。 第三课:夏日午后的漫想,思绪的展开与收束——学习如何引导读者进入作者的思绪,感受内心的流动。 第四课:味道,记忆的载体——通过对味道的描写,唤醒读者深层的记忆,连接过去与现在。 第五课:季节的变迁,生命的轮回——从季节的流转中体悟人生的哲理,进行有深度的思考。 第六课:告别,成长中的必然——探讨如何面对离别,表达成长中的阵痛与感悟。 第七课:友谊,时光中的珍宝——描绘纯真的友谊,传递温暖的情感。 第八课:故乡,心灵的归宿——表达对故乡的眷恋,思考“根”的意义。 第九课:平凡的日子,不平凡的感动——挖掘日常生活的诗意,发现平淡中的美好。 第十课:反思,成长的阶梯——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反思,从经历中汲取经验。 第十一课:文字的力量,沟通的桥梁——认识到文字的价值,以及写作在人与人之间建立连接的作用。 第十二课:我的“那片绿绿的爬山虎”——鼓励学生挖掘自己内心的“爬山虎”,找到属于自己的写作主题和风格。 每一堂课都将配备肖复兴先生的精彩点评、启发式的问题以及富有创意的写作练习,旨在让学生们在模仿、实践和思考中,逐步掌握写作的技巧,培养良好的写作习惯,最终找到属于自己的声音。 结语 《作家走进校园 重读《那片绿绿的爬山虎》:肖复兴的12堂作文课》是一本充满温情、智慧与实践指导的文学读物。它不仅能带领读者重温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所承载的美好童年,更能通过肖复兴先生亲切而富有洞察力的讲解,为青少年学子们打开一扇通往文学殿堂的大门,点燃他们心中的写作热情,让他们在感受文学魅力的同时,掌握创作的妙方,写出属于自己的、充满生命力的好文章。这本书,是献给所有热爱生活、渴望表达、追求成长的年轻心灵的宝贵礼物。

用户评价

评分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这个书名,有一种穿越时光的质感,仿佛能够一下子将人带回到那个充满生机与希望的年代。我一直对那些能够触动心灵的文字情有独钟,而肖复兴先生的文笔,恰恰是那种能够深入人心的力量。他擅长于捕捉生活中的细微之处,用最朴实无华的语言,描绘出最动人的情感。当我在书店看到这本书时,我便被它所吸引,仿佛冥冥之中有种力量在召唤。这本书不仅仅是一个标题,更像是一个故事的开端,一个情感的入口。我期待着,在这本书中,能够跟随肖复兴先生的笔触,重温《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所承载的那些珍贵的记忆,去感受那份纯粹的美好。同时,“肖复兴的12堂作文课”这个副标题,更是点燃了我内心深处的求知欲。我深知,写作并非易事,但好的引导却能事半功倍。我渴望从这12堂课中,学习到作文的精髓,理解如何将内心的情感和观察到的世界,用流畅而富有感染力的文字表达出来。这本书,无疑是一次宝贵的学习机会,它将带领我,去探索文字的魅力,去发现写作的乐趣,去用笔尖描绘出属于我自己的那片“绿绿的爬山虎”。

评分

在人生的旅途中,总有一些文字,如同一盏盏明灯,照亮我们前行的道路,而肖复兴先生的《那片绿绿的爬山虎》就是这样一本让我内心深处产生共鸣的书。初次接触这个书名,便被它那份静谧而生动的画面感所吸引,仿佛能闻到泥土的芬芳,感受到阳光透过层层叠叠叶片洒下的斑驳光影。我一直对文学有着浓厚的兴趣,但很多时候,那些宏大的叙事和复杂的技巧,总让我觉得望而却步。然而,从这本书的标题中,我预感到了它传递的亲切与温暖。《那片绿绿的爬山虎》这个名字本身就充满了生命力,它唤起了我对童年、对自然、对那些被时光雕琢却依旧鲜活记忆的思念。我期待在这本书中,找到一种与内心对话的方式,去理解那些看似平凡却蕴含深意的生活片段,去领略文字的力量如何能够触动最柔软的情感,去感受一位作家如何用他独特的视角,解读生命中的点滴美好。这本书,不单单是一本书,更像是一次心灵的邀请,邀请我去探索那些埋藏在生活表象之下的,更为深刻和珍贵的意义。它所承诺的“作家走进校园”的意境,也让我充满了好奇,想象着在校园这个充满青春气息的场所,肖复兴先生将如何将他的文字智慧,播撒给年轻的心灵,又将如何从中汲取新的灵感,让他的创作焕发出新的光彩。

评分

“作家走进校园”,这个概念本身就充满了吸引力,它打破了传统意义上“象牙塔”的藩篱,将文学的种子播撒在更广阔的土地上,尤其是在充满活力的校园里。而《那片绿绿的爬山虎:肖复兴的12堂作文课》,这个书名更是别出心裁,既有对经典作品的致敬,又包含了实际的教学价值。我一直对肖复兴先生的文字颇为欣赏,他的文章总是那么贴近生活,字里行间流露出对人生的深刻感悟和对细节的敏锐捕捉。当我看到“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时,我的脑海中便勾勒出了一幅生机勃勃的画面,这或许是他作品中的一个经典意象,也可能是一种象征,代表着生命力、成长和坚持。我非常好奇,他将如何将这个意象,融入到他的12堂作文课中,引导学生去观察,去思考,去表达。我相信,这不仅仅是关于如何写好作文的技巧,更是关于如何去感知生活,如何去发现美,如何去用文字记录下自己独特的成长轨迹。这本书,对于学生来说,无疑是一次难得的学习机会,而对于我这样一个热爱文学的读者而言,它也是一次重温经典、汲取智慧的绝佳途径,让我期待着从中学习到更深层次的文学理念和创作方法。

评分

“作家走进校园”这个主题,本身就充满了一种跨越界限的魅力。它预示着一场思想的碰撞,一次智慧的传承。而《那片绿绿的爬山虎:肖复兴的12堂作文课》,这个书名更是将这份期待具象化,充满了诗意与教育的温度。我一直认为,文学教育不应该仅仅是枯燥的知识灌输,而更应该是一种心灵的启迪,一种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文字的理解。肖复兴先生,以他深厚的文学底蕴和丰富的创作经验,走进校园,用他独特的视角和生动的语言,向年轻一代讲述作文的奥秘,这本身就是一件充满意义的事情。我非常好奇,他会将如何把《那片绿绿的爬山虎》这样一个富有生命力的意象,融入到他的作文教学之中。这片爬山虎,或许象征着坚持,象征着成长,象征着在平凡中蕴含的伟大。我想象着,在每一堂课中,肖复兴先生都会以他特有的方式,引导学生去观察生活,去感悟情感,去用文字描绘出属于他们自己的“绿绿的爬山虎”。这本书,不仅仅是写给学生看的,更是写给所有对文学怀有热情的读者。它提供了一个视角,让我们能够重新审视作文的本质,理解文字的力量,并且从中获得启发,去发现生活中的更多可能。

评分

读到《那片绿绿的爬山虎》这个书名,我的脑海里瞬间浮现出无数个关于绿色、关于爬山虎的画面。那是一种顽强生命力的象征,也是一种宁静而执着的生长姿态。我一直相信,文学的力量在于它能够捕捉生活中的细微之处,并将它们放大,赋予它们独特的意义。肖复兴先生的名字,在我心中一直与那份细腻、质朴的文风紧密相连。我曾读过他的一些散文,总觉得他的文字就像一杯温润的茶,入口微苦,回味甘甜,能够洗涤心灵的尘埃。而《那片绿绿的爬山虎》,仅仅这个名字,就足以勾起我对过往岁月的美好回忆,以及对生命中那些被忽视的细节的重新审视。我想象着,在这本书里,他会如何将那片“绿绿的爬山虎”化作一个故事的载体,一个情感的锚点,带领读者回到那些纯真的时光,去体会成长的喜悦与忧伤,去感悟生活中的点点滴滴。这本书不仅仅是关于文字的,更是关于生命的。它似乎在暗示着一种回归,一种对本真的追求,一种在喧嚣的世界中寻找宁静的渴望。我期待,在这本书中,能够找到一种与自己对话的方式,重新发现那些被遗忘的美好,并且在字里行间,找到属于自己的那片“绿绿的爬山虎”,让它在我的心中,也生根发芽,茁壮成长。

评分

不错,物美价廉

评分

昨天下单,今天就收到,不错!

评分

很喜欢的第一次读林清玄散文作品

评分

字有點小,放著慢慢看。

评分

很好。。。。。。。。。:

评分

棒棒哒!????

评分

收到后还没来及读,想必应该不错!

评分

要养成阅读的好习惯,好书更要多看。

评分

很好很好的呢!包装精致,没破损,厚厚的你值得拥有哦。点赞!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