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作者包祖晓是医学博士,现任浙江省台州医院精神卫生科主任,副主任医师。长期从事精神疾病和心身疾病的临床与基础研究,擅长运用禅学理念和方法治疗各类心理障碍、心身疾病以及慢性躯体疾病,著有《与自己和解:用禅的智慧治疗神经症》、《焦虑症诊治心悟》、《抑郁症诊治心悟》。
本书主要的价值,在于它给我们一个重要的提醒:健康是一种综合的概念,健康的身体与健康的“心”密切相关;对于生命体来说,“心”更加重要,疾病只是我们生命过程中积存的各种问题的一种表象的反映;要摆脱病痛,必须从“心”入手,深入人的“存在性”方面以摆脱困境。
本书内容雅俗共赏,不仅适合慢性病患者、心理障碍患者、心身疾病患者以及患者家属阅读和使用,还可供健康保健人员、临床医护人员、精神/心理卫生工作者阅读和使用,对健康人群和高“压力”人群的修身养性也非常合适。
本书与《与自己和解:用禅的智慧治疗神经症》是姐妹篇,内容互补而不重叠。《与自己和解》主要解决的是我们的神经症,比方说焦虑症、我们的强迫症,内心一些冲突的问题。《唤醒自愈力》比较重视我们躯体方面跟心理,身跟心的关系问题。因为中国人身体比较重视,心理往往忽视掉了。
健康是一种综合的概念,健康的身体与健康的“心”密切相关;对于生命体来说,“心”更加重要,疾病只是我们生命过程中积存的各种问题的一种反映;要摆脱病痛,必须从“心”入手,深入入的“存在性”方面以摆脱困境。
现代人的心理疾病,是患者潜意识里的冲突在身体上的反应。可以通过有步骤的正念禅修和冥想等手段,调节自身的心理情况,接纳自己的失眠,正面现实生活中的境遇,这样才能唤醒每个人都有的自愈力。
  《唤醒自愈力:用禅的智慧疗愈身心》内容雅俗共赏,不仅适合慢性病患者、心理障碍患者、心身疾病患者以及患者家属阅读和使用,还可供健康保健人员、临床医护人员、精神心理卫生工作者阅读和使用,对健康人群和高“压力”人群的修身养性也非常合适。
包祖晓,男,1974年8月出生,医学博士,现任浙江省台州医院精神卫生科主任,副主任医师。长期从事精神疾病和心身疾病的临床与基础研究,擅长运用禅学理念和方法治疗各类心理障碍、心身疾病以及慢性躯体疾病,著有《与自己和解:用禅的智慧治疗神经症》、《焦虑症诊治心悟》、《抑郁症诊治心悟》。在国内核心期刊共发表学术论文80余篇,获教育部和浙江省科技成果各1项,获国家科技二等奖1项,获教育部科技一等奖1项,获浙江省医药卫生科技三等奖1项,获台州市科技三等奖1项,获国家发明专利1项。先后主持或参加各级科研项目共12项。
  《唤醒自愈力:用禅的智慧疗愈身心》:
  下面以道德健康为例,谈谈“心”在健康维护中的重要性。巴西医学家马丁斯经过10年的研究发现,并用反证法证明,道德不健康会损害个体的健康水平。如一个有悖于社会道德准则、不履行应尽义务的人,陷入一种道德危机感中,其胡作非为必然导致紧张、恐惧、内疚等种种心理变化,食不香、寝不安,惶惶不可终日,进而会在不同程度上引起中枢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和免疫系统的功能失调,干扰其各种器官和组织的正常生理代谢,削弱其免疫系统的防御功能,最终在恶劣心境的重压和各种心身症状的折磨下,诱发各种疾病,或早衰,或丧生,比如屡犯贪污受贿罪行的人,就易患癌症、脑溢血、心脏病、神经过敏等病症而折寿;而与人相处正直善良,心地坦荡,遇事处以公心,凡事想着他人,心理保持平衡,则能促进人体分泌更多的有益激素、酶类和乙酰胆碱等,这些物质能把血液的流量、神经细胞的兴奋性调节到最佳状态,从而增加机体的抗病力。马丁斯因而提出,善良的品性、淡泊的心境是健康的保证,良好的心理状态能促进人体健康。此外,马丁斯还发现,大凡长寿的老人,其90%左右都是德高之人,这与孔子所提出的“德润身”、“仁者寿”、“大德必得其寿”一致。
  究其原因,大致有以下两个方面:
  (1)德高者心胸坦荡,能保持良好的心境
  道德修养好的人,对人对事都能心胸开阔,无私坦荡,故而无忧无虑,身心处于淡泊宁静的良好状态。而那些道德修养差的人,为了一己私利而挖空心思、不择手段,自然会产生紧张、焦虑的情绪,寝食难安。这种无形的负担和压力,会使身体长期处于应激状态,浸泡在过高的肾上腺素和皮质醇(压力激素)当中。长期下去,容易使人陷人心理危机之中,出现心悸、失眠、焦虑、头痛、头晕、食欲下降等症状,严重者还可诱发抑郁症、焦虑症、躯体症状障碍等精神疾病。同时,由于人体长期应激,免疫功能下降,也容易罹患心血管疾病、消化系统疾病、恶性肿瘤等躯体疾病。研究发现,那些经常怀有敌意、爱争论的人,其冠状动脉容易被堵塞,血压容易波动,易患冠心病、高血压病。
  (2)德高者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心身健康的重要条件
  生活在社会中,德高者尊重整个人类社会的需要,遵守社会道德规范,与人为善,,敬畏生命,充满信心和责任感,互谅互助,宽厚待人,能够理性对待和妥善解决人际交往中的各种矛盾与冲突。在他们“与人为善”的助人行为中,会唤起他人对自己的感激、喜欢和热情,由此可产生道德愉悦感,对身心健康有利。对德高者来说,这种感觉主要来自脑部的内啡肽,这种天然的镇静剂有助于他们免除精神紧张,体验到幸福感。医学研究表明,那些具有良好人际关系的人,比缺少社会关系的孤独者要长寿,因为在帮助他人的过程中可实现自我的价值和良好感觉,能促进人体各组织器官功能的健全,使体内免疫球蛋白A(IgA)和网状内皮系统免疫功能增强,促进人的身心健康,从而起到延年益寿的作用。
  ……
这本书真是一股清流,尤其是在当下这个快节奏、充满压力的时代。我一直觉得自己内心深处藏着一股未被发掘的力量,总想找到一种温和而深入的方式去触碰它,而这本书恰恰填补了我的这种渴望。它没有大肆鼓吹那些速效的“奇迹疗法”,而是邀请我慢下来,去感受,去倾听身体和心灵最细微的声音。书中的很多练习,比如冥想引导,不是那种生硬的指令,而是充满了诗意和智慧,让我能够很自然地进入一种平静的状态。我特别喜欢书中对于“接纳”的阐述,它教会我如何不再与自己的不完美对抗,而是像拥抱一个老朋友一样去接纳它们。这种接纳并非放弃,而是一种更有力量的开始。当我真正开始实践书中的一些方法时,我发现自己真的不像以前那么容易被外界的琐事牵绊,内心多了一份宁静和从容。即便有时候会遇到一些困扰,我也能以一种更平和的心态去应对,仿佛拥有了一个内在的指南针,知道如何找到方向。这本书带来的改变是潜移默化的,但却真实而深刻。它不仅仅是一本关于自我疗愈的书,更像是一位智者,在你迷茫的时候,用最温柔的方式为你点亮前方的道路。
评分这本书给了我一种非常特别的体验,它不像很多心灵鸡汤类读物那样,告诉你“你可以做到”,然后就结束了。它更像是邀请我进入一个宁静的空间,在那里,我能真正地“看到”自己。我一直在努力寻找一些能够帮助我疏导情绪、缓解压力的方法,但常常感到力不从心。这本书提供了一种截然不同的视角,它不是告诉你“如何压抑”或者“如何改变”负面情绪,而是教会我如何去理解它们,如何与它们共处,甚至从中学习。书中的一些比喻和故事,都非常贴切,让我能很快地产生共鸣。我印象特别深刻的是关于“不评判”的章节,这让我开始反思自己是如何常常在无意识中给自己的行为和感受贴上好与坏的标签。当我试着放下这些评判,用一种更慈悲的心态去对待自己时,我发现内心的阻力真的小了很多。这本书最打动我的地方在于,它没有追求完美,而是鼓励我们拥抱不完美,并在不完美中找到力量。它不是要将我们塑造成某个理想化的形象,而是要帮助我们成为更真实的自己。
评分我一直是一个对身心灵领域充满好奇的人,读过不少相关的书籍,但《唤醒自愈力》这本书给我带来的震撼和触动是独一无二的。它以一种非常朴实且富有诗意的方式,揭示了我们内在的强大力量,并指引我们如何去连接和激活它。书中对“当下”的强调,让我开始真正理解什么是活在当下,而不是沉溺于过去的回忆或对未来的焦虑。我开始练习书中的一些简单的正念技巧,比如在走路时感受脚与地面的接触,在喝水时体会水流经喉咙的感觉,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小事,却让我体验到了从未有过的平静和喜悦。它教会我,真正的疗愈不是要驱散所有的不适,而是要学会与这些感受共处,并从中找到成长的契机。书中的每一个字都充满了智慧,让我仿佛置身于一个宁静的禅室,与一位智者进行着深刻的对话。它没有给我任何压力,而是以一种温柔的邀请,让我去探索自己的内心宇宙,并发现其中蕴藏的无限可能。这本书带给我的,不只是知识,更是一种深刻的生命体验。
评分在我看来,这本书是一份难得的心灵礼物。它传递的理念非常宝贵,尤其是在如今这个信息爆炸、外界干扰无处不在的时代。它提醒我,真正的力量并非来自外部的认可或成就,而是源于内心深处的宁静与觉醒。书中的很多观点,让我眼前一亮,颠覆了我过去的一些固有认知。我尤其喜欢它对“无为”的解读,这让我明白,很多时候,我们之所以感到疲惫和困顿,恰恰是因为我们太过用力,太过执着。学会顺应自然,放缓脚步,反而能更有效地达到目标。我尝试着将这种“无为”的智慧运用到我的工作和生活中,结果发现,很多之前棘手的问题,在放松心态之后,反而迎刃而解。它没有提供任何强制性的“疗法”,而是通过充满智慧的文字,在我心中播下了一颗颗种子,让我自己去观察、去体会、去成长。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书,更像是一场心灵的洗礼,让我重新认识了自己,也重新认识了生活。
评分我一直对东方哲学和一些古老的智慧非常感兴趣,尤其是在寻找生活中的平衡和内心平静方面。这本书简直像是我一直在寻觅的宝藏,它的语言风格非常吸引人,既有哲学的深度,又不失温情和可操作性。我最欣赏的是书中将一些看似抽象的“禅”的概念,用非常生活化的方式呈现出来,让我觉得这些智慧并非遥不可及,而是可以融入到日常生活的点滴之中。比如,书中关于“正念”的讲解,让我明白了如何在这个纷繁的世界里,专注于当下,而不是被过去的回忆或未来的担忧所困扰。我尝试着在吃饭、走路、甚至和人交谈时都带着这份觉察,惊喜地发现,即使是平凡的小事,也能从中体会到前所未有的乐趣和意义。它没有给我灌输任何教条,而是像一位循循善诱的导师,引导我一步步去探索自己的内心世界。我尤其喜欢书中对“放下”的描绘,它不是一种消极的放弃,而是一种智慧的选择,学会适时地放手,才能让心灵获得真正的自由。这本书不仅仅是阅读,更像是一种体验,一种与自己心灵的深度对话。
评分发货快
评分把专业知识用通俗易懂的言语书写,运用禅的思维方式和放松身心的方法与心灵深处真实的自我对话,告别焦虑、强迫、恐惧、疑病、神经衰弱等神经症,自然、随缘、静心、淡然地活在当下。看起来津津有味。
评分帮友买的,具体不知道,不评价
评分心理学好书籍,作者有深厚的专业素养
评分很好的一本书,。就是物流慢了点。
评分非常满意!强烈推荐!!
评分此用户未填写评价内容
评分此用户未填写评价内容
评分不错,很喜欢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