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作者包祖曉是醫學博士,現任浙江省颱州醫院精神衛生科主任,副主任醫師。長期從事精神疾病和心身疾病的臨床與基礎研究,擅長運用禪學理念和方法治療各類心理障礙、心身疾病以及慢性軀體疾病,著有《與自己和解:用禪的智慧治療神經癥》、《焦慮癥診治心悟》、《抑鬱癥診治心悟》。
本書主要的價值,在於它給我們一個重要的提醒:健康是一種綜閤的概念,健康的身體與健康的“心”密切相關;對於生命體來說,“心”更加重要,疾病隻是我們生命過程中積存的各種問題的一種錶象的反映;要擺脫病痛,必須從“心”入手,深入人的“存在性”方麵以擺脫睏境。
本書內容雅俗共賞,不僅適閤慢性病患者、心理障礙患者、心身疾病患者以及患者傢屬閱讀和使用,還可供健康保健人員、臨床醫護人員、精神/心理衛生工作者閱讀和使用,對健康人群和高“壓力”人群的修身養性也非常閤適。
本書與《與自己和解:用禪的智慧治療神經癥》是姐妹篇,內容互補而不重疊。《與自己和解》主要解決的是我們的神經癥,比方說焦慮癥、我們的強迫癥,內心一些衝突的問題。《喚醒自愈力》比較重視我們軀體方麵跟心理,身跟心的關係問題。因為中國人身體比較重視,心理往往忽視掉瞭。
健康是一種綜閤的概念,健康的身體與健康的“心”密切相關;對於生命體來說,“心”更加重要,疾病隻是我們生命過程中積存的各種問題的一種反映;要擺脫病痛,必須從“心”入手,深入入的“存在性”方麵以擺脫睏境。
現代人的心理疾病,是患者潛意識裏的衝突在身體上的反應。可以通過有步驟的正念禪修和冥想等手段,調節自身的心理情況,接納自己的失眠,正麵現實生活中的境遇,這樣纔能喚醒每個人都有的自愈力。
《喚醒自愈力:用禪的智慧療愈身心》內容雅俗共賞,不僅適閤慢性病患者、心理障礙患者、心身疾病患者以及患者傢屬閱讀和使用,還可供健康保健人員、臨床醫護人員、精神心理衛生工作者閱讀和使用,對健康人群和高“壓力”人群的修身養性也非常閤適。
包祖曉,男,1974年8月齣生,醫學博士,現任浙江省颱州醫院精神衛生科主任,副主任醫師。長期從事精神疾病和心身疾病的臨床與基礎研究,擅長運用禪學理念和方法治療各類心理障礙、心身疾病以及慢性軀體疾病,著有《與自己和解:用禪的智慧治療神經癥》、《焦慮癥診治心悟》、《抑鬱癥診治心悟》。在國內核心期刊共發錶學術論文80餘篇,獲教育部和浙江省科技成果各1項,獲國傢科技二等奬1項,獲教育部科技一等奬1項,獲浙江省醫藥衛生科技三等奬1項,獲颱州市科技三等奬1項,獲國傢發明專利1項。先後主持或參加各級科研項目共12項。
《喚醒自愈力:用禪的智慧療愈身心》:
下麵以道德健康為例,談談“心”在健康維護中的重要性。巴西醫學傢馬丁斯經過10年的研究發現,並用反證法證明,道德不健康會損害個體的健康水平。如一個有悖於社會道德準則、不履行應盡義務的人,陷入一種道德危機感中,其鬍作非為必然導緻緊張、恐懼、內疚等種種心理變化,食不香、寢不安,惶惶不可終日,進而會在不同程度上引起中樞神經係統、內分泌係統和免疫係統的功能失調,乾擾其各種器官和組織的正常生理代謝,削弱其免疫係統的防禦功能,最終在惡劣心境的重壓和各種心身癥狀的摺磨下,誘發各種疾病,或早衰,或喪生,比如屢犯貪汙受賄罪行的人,就易患癌癥、腦溢血、心髒病、神經過敏等病癥而摺壽;而與人相處正直善良,心地坦蕩,遇事處以公心,凡事想著他人,心理保持平衡,則能促進人體分泌更多的有益激素、酶類和乙酰膽堿等,這些物質能把血液的流量、神經細胞的興奮性調節到最佳狀態,從而增加機體的抗病力。馬丁斯因而提齣,善良的品性、淡泊的心境是健康的保證,良好的心理狀態能促進人體健康。此外,馬丁斯還發現,大凡長壽的老人,其90%左右都是德高之人,這與孔子所提齣的“德潤身”、“仁者壽”、“大德必得其壽”一緻。
究其原因,大緻有以下兩個方麵:
(1)德高者心胸坦蕩,能保持良好的心境
道德修養好的人,對人對事都能心胸開闊,無私坦蕩,故而無憂無慮,身心處於淡泊寜靜的良好狀態。而那些道德修養差的人,為瞭一己私利而挖空心思、不擇手段,自然會産生緊張、焦慮的情緒,寢食難安。這種無形的負擔和壓力,會使身體長期處於應激狀態,浸泡在過高的腎上腺素和皮質醇(壓力激素)當中。長期下去,容易使人陷人心理危機之中,齣現心悸、失眠、焦慮、頭痛、頭暈、食欲下降等癥狀,嚴重者還可誘發抑鬱癥、焦慮癥、軀體癥狀障礙等精神疾病。同時,由於人體長期應激,免疫功能下降,也容易罹患心血管疾病、消化係統疾病、惡性腫瘤等軀體疾病。研究發現,那些經常懷有敵意、愛爭論的人,其冠狀動脈容易被堵塞,血壓容易波動,易患冠心病、高血壓病。
(2)德高者良好的人際關係是心身健康的重要條件
生活在社會中,德高者尊重整個人類社會的需要,遵守社會道德規範,與人為善,,敬畏生命,充滿信心和責任感,互諒互助,寬厚待人,能夠理性對待和妥善解決人際交往中的各種矛盾與衝突。在他們“與人為善”的助人行為中,會喚起他人對自己的感激、喜歡和熱情,由此可産生道德愉悅感,對身心健康有利。對德高者來說,這種感覺主要來自腦部的內啡肽,這種天然的鎮靜劑有助於他們免除精神緊張,體驗到幸福感。醫學研究錶明,那些具有良好人際關係的人,比缺少社會關係的孤獨者要長壽,因為在幫助他人的過程中可實現自我的價值和良好感覺,能促進人體各組織器官功能的健全,使體內免疫球蛋白A(IgA)和網狀內皮係統免疫功能增強,促進人的身心健康,從而起到延年益壽的作用。
……
我一直是一個對身心靈領域充滿好奇的人,讀過不少相關的書籍,但《喚醒自愈力》這本書給我帶來的震撼和觸動是獨一無二的。它以一種非常樸實且富有詩意的方式,揭示瞭我們內在的強大力量,並指引我們如何去連接和激活它。書中對“當下”的強調,讓我開始真正理解什麼是活在當下,而不是沉溺於過去的迴憶或對未來的焦慮。我開始練習書中的一些簡單的正念技巧,比如在走路時感受腳與地麵的接觸,在喝水時體會水流經喉嚨的感覺,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小事,卻讓我體驗到瞭從未有過的平靜和喜悅。它教會我,真正的療愈不是要驅散所有的不適,而是要學會與這些感受共處,並從中找到成長的契機。書中的每一個字都充滿瞭智慧,讓我仿佛置身於一個寜靜的禪室,與一位智者進行著深刻的對話。它沒有給我任何壓力,而是以一種溫柔的邀請,讓我去探索自己的內心宇宙,並發現其中蘊藏的無限可能。這本書帶給我的,不隻是知識,更是一種深刻的生命體驗。
評分在我看來,這本書是一份難得的心靈禮物。它傳遞的理念非常寶貴,尤其是在如今這個信息爆炸、外界乾擾無處不在的時代。它提醒我,真正的力量並非來自外部的認可或成就,而是源於內心深處的寜靜與覺醒。書中的很多觀點,讓我眼前一亮,顛覆瞭我過去的一些固有認知。我尤其喜歡它對“無為”的解讀,這讓我明白,很多時候,我們之所以感到疲憊和睏頓,恰恰是因為我們太過用力,太過執著。學會順應自然,放緩腳步,反而能更有效地達到目標。我嘗試著將這種“無為”的智慧運用到我的工作和生活中,結果發現,很多之前棘手的問題,在放鬆心態之後,反而迎刃而解。它沒有提供任何強製性的“療法”,而是通過充滿智慧的文字,在我心中播下瞭一顆顆種子,讓我自己去觀察、去體會、去成長。這本書不僅僅是一本書,更像是一場心靈的洗禮,讓我重新認識瞭自己,也重新認識瞭生活。
評分這本書真是一股清流,尤其是在當下這個快節奏、充滿壓力的時代。我一直覺得自己內心深處藏著一股未被發掘的力量,總想找到一種溫和而深入的方式去觸碰它,而這本書恰恰填補瞭我的這種渴望。它沒有大肆鼓吹那些速效的“奇跡療法”,而是邀請我慢下來,去感受,去傾聽身體和心靈最細微的聲音。書中的很多練習,比如冥想引導,不是那種生硬的指令,而是充滿瞭詩意和智慧,讓我能夠很自然地進入一種平靜的狀態。我特彆喜歡書中對於“接納”的闡述,它教會我如何不再與自己的不完美對抗,而是像擁抱一個老朋友一樣去接納它們。這種接納並非放棄,而是一種更有力量的開始。當我真正開始實踐書中的一些方法時,我發現自己真的不像以前那麼容易被外界的瑣事牽絆,內心多瞭一份寜靜和從容。即便有時候會遇到一些睏擾,我也能以一種更平和的心態去應對,仿佛擁有瞭一個內在的指南針,知道如何找到方嚮。這本書帶來的改變是潛移默化的,但卻真實而深刻。它不僅僅是一本關於自我療愈的書,更像是一位智者,在你迷茫的時候,用最溫柔的方式為你點亮前方的道路。
評分我一直對東方哲學和一些古老的智慧非常感興趣,尤其是在尋找生活中的平衡和內心平靜方麵。這本書簡直像是我一直在尋覓的寶藏,它的語言風格非常吸引人,既有哲學的深度,又不失溫情和可操作性。我最欣賞的是書中將一些看似抽象的“禪”的概念,用非常生活化的方式呈現齣來,讓我覺得這些智慧並非遙不可及,而是可以融入到日常生活的點滴之中。比如,書中關於“正念”的講解,讓我明白瞭如何在這個紛繁的世界裏,專注於當下,而不是被過去的迴憶或未來的擔憂所睏擾。我嘗試著在吃飯、走路、甚至和人交談時都帶著這份覺察,驚喜地發現,即使是平凡的小事,也能從中體會到前所未有的樂趣和意義。它沒有給我灌輸任何教條,而是像一位循循善誘的導師,引導我一步步去探索自己的內心世界。我尤其喜歡書中對“放下”的描繪,它不是一種消極的放棄,而是一種智慧的選擇,學會適時地放手,纔能讓心靈獲得真正的自由。這本書不僅僅是閱讀,更像是一種體驗,一種與自己心靈的深度對話。
評分這本書給瞭我一種非常特彆的體驗,它不像很多心靈雞湯類讀物那樣,告訴你“你可以做到”,然後就結束瞭。它更像是邀請我進入一個寜靜的空間,在那裏,我能真正地“看到”自己。我一直在努力尋找一些能夠幫助我疏導情緒、緩解壓力的方法,但常常感到力不從心。這本書提供瞭一種截然不同的視角,它不是告訴你“如何壓抑”或者“如何改變”負麵情緒,而是教會我如何去理解它們,如何與它們共處,甚至從中學習。書中的一些比喻和故事,都非常貼切,讓我能很快地産生共鳴。我印象特彆深刻的是關於“不評判”的章節,這讓我開始反思自己是如何常常在無意識中給自己的行為和感受貼上好與壞的標簽。當我試著放下這些評判,用一種更慈悲的心態去對待自己時,我發現內心的阻力真的小瞭很多。這本書最打動我的地方在於,它沒有追求完美,而是鼓勵我們擁抱不完美,並在不完美中找到力量。它不是要將我們塑造成某個理想化的形象,而是要幫助我們成為更真實的自己。
評分非常好貼彆好發貨很快
評分看瞭之後確實收獲蠻多,好書!
評分很好的書看後很受益覺得是最好的自我治療方法
評分一直還沒有看,我需要治愈~
評分可以治愈心靈的禪的智慧!有很多小故事,引人深思!
評分書挺不錯的,趕在做活動上買瞭,以後會多來看看,多讀書
評分不錯的書籍,不錯的書籍
評分很好
評分已經第2次購買瞭,送給朋友讀讀,值得推薦。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