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羽毛球竞赛规则》(2017)是根据世界羽联的羽毛球规则翻译和修订的。新版规则包含羽毛球首次引入的鹰眼条款。内容还包括《羽毛球比赛规则》《羽毛球比赛通用规程》《羽毛球比赛行为规范》等,并包括介绍了比赛项目、比赛方法、确定“种子”的原则、报名顺序、抽签变更和运动员替补、竞赛日程安排、场地规定、比赛用球、裁判椅、场区广告等。
本规则是根据世界羽联的羽毛球规则翻译和修订的。内容包括《羽毛球比赛规则》《羽毛球比赛通用规程》《羽毛球比赛行为规范》等,并包括介绍了比赛项目、比赛方法、确定“种子”的原则、报名顺序、抽签变更和运动员替补、竞赛日程安排、场地规定、比赛用球、裁判椅、场区广告等。
中国羽毛球协会,是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全国性群众体育组织,是代表我国羽毛球项目活动的社会团体,并且代表中国参加相应的国际羽毛球活动及国际羽联的合法组织,系非营利性社会组织。中国羽毛球协会为中华全国体育总会的团体会员 , 是中国奥林匹克委员会承认的全国运动协会。本协会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各行业体协、解放军所属羽毛球运动组织及其他合法羽毛球社会团体等自愿组成的全国性体育组织。
第一章 羽毛球比赛规则
一、规 则(2)
二、对技术官员的建议(17)
三、技术官员规范用语(46)
四、即时回放系统(54)
五、场地和场地设备的变通(55)
六、残疾人羽毛球比赛分级(57)
七、礼让比赛(62)
八、其他计分方法(63)
九、公英制对照表(65)
第二章 羽毛球比赛通用规程
一、比赛项目(68)
二、比赛方法(68)
三、确定“种子”的原则(98)
四、报名顺序(98)
五、抽签变更和运动员替补(98)
六、竞赛日程安排(99)
七、场地规定(100)
八、比赛用球(101)
九、裁判椅(102)
十、场区广告(102)
十一、比赛服装(103)
十二、比赛用表(115)
十三、兴奋剂检测(119)
第三章 羽毛球比赛行为规范
一、教练员、随队官员行为规范(122)
二、运动员行为规范(124)
三、处罚规定(128)
LawsofBadminton
LAWSOFBADMINTON (133)
RECOMMENDATIONSTOTECHNICALOFFICIALS (151)
我特别关注了书中关于“违例行为的处罚升级”部分,希望能了解近年来国际羽联对一些模糊行为(比如过分拖延时间、故意干扰对手)的处罚界限是否有新的调整。书中提到了一些案例分析,通过引用历史上的重大比赛判罚来佐证当前规则的合理性,这一点处理得非常巧妙,能让读者感受到规则的“生命力”。但是,案例的选取似乎有些陈旧,很多引用的判罚发生在多年前,我非常希望能看到近三到五年内,例如在奥运会或世锦赛上出现的新型争议判罚及其官方解释,因为羽毛球的比赛节奏和技术发展是日新月异的,规则的解释也需要与时俱进。此外,书中对“电子鹰眼系统”或类似辅助裁判技术的介入时机和权限描述得非常简略,仅仅是一笔带过,这在当今高水平赛事中是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作者的跳过让我感到非常遗憾。这本书更侧重于“纸面规则”的逻辑自洽,而对现代科技如何重塑这些规则的实践应用,探讨得不够深入,使得整体的权威性在面对现代高科技赛事时,稍显保守和滞后。
评分我之所以购入这本书,主要是因为我所在的业余俱乐部最近组织了一场跨区域的友谊赛,为了避免赛前因规则理解不一而产生不必要的争执,我决定找一本权威的参考资料。这本书拿到手后,我立刻翻到了关于“双打发球区”和“无球状态下队员站位”的章节,试图找出那些在实战中经常模糊不清的灰色地带。遗憾的是,对于那些“刚刚好擦边”的球,判定标准描述得有些过于依赖裁判的主观经验,缺乏明确的量化指标支撑,这让我感到一丝不安。例如,关于“网前触网”的定义,书中用了一大段文字来描述球员的“意图”和“身体接触的瞬间”,这在实际高速对抗中几乎是不可能被肉眼捕捉和准确判断的。我更倾向于看到一张清晰的示意图,标明脚掌、身体哪个部位触网会被判罚,而不是这种充满文学色彩的描述。此外,关于“暂停”和“换边”的时机,描述得也比较笼统,对于突发伤病需要医疗暂停的情况,没有给出明确的时间限制或裁判介入流程的详细说明。总而言之,这本书在理论深度上做了很好的铺垫,但对于快速、准确地解决赛场上的实际操作问题,提供的“急救包”功能略显不足,更偏向于学术研讨而非赛场指导。
评分这本书的整体结构安排,透露出一种严谨的学术态度,每一个章节的过渡都经过深思熟虑,逻辑链条非常清晰。比如,从场地介绍到器材标准,再到得分和犯规,层次分明,仿佛是按照一次完整的比赛流程来构建知识体系的。然而,正是这种过于线性的结构,使得某些特定知识点的查找变得略微费力。我希望它能有一个更详尽的索引或关键词列表。我花了不少时间去查找关于“双发是否可以连续挑战对方发球是否出界”的细微条款,不得不穿梭于“发球违例”、“裁判权力”和“挑战系统”等多个章节之间,这在临场查阅时是致命的效率损失。与其说它是一本可以随时翻开解决问题的工具书,不如说它是一部需要从头到尾精读的“权威参考读物”。阅读过程中,我发现有些术语的首次出现并没有加粗或使用斜体进行强调,这对于刚接触羽毛球术语的初学者来说,会造成不必要的阅读障碍。整体而言,它更像是为一位已经拥有多年执裁经验的资深人士撰写的“备忘录”或“校准手册”,而不是为广大球迷或新晋教练准备的“入门指南”。
评分这本书的装帧设计着实让人眼前一亮,那种略带复古的米黄色纸张,配上简洁有力的黑色字体,拿在手里有一种沉甸甸的踏实感。封面那枚栩栩如生的羽毛球图案,仿佛还能感受到它破空而过的呼啸声。我特意选了个阳光很好的午后,翻开第一页,期待能立刻沉浸到专业而严谨的赛场解读中。然而,开篇几页的内容,更多的是对“体育精神”宏大叙事的一种铺陈,虽然文字功底不俗,语言流畅优美,但作为一本以“规则”命名的手册,我更希望看到的是图表、是清晰的条文罗列,而不是这些略显文艺腔的哲学思辨。那种期待精准定位界内界外、发球高低限制的迫切心情,被这些优美的散文式开头稍稍冷却。我甚至在想,是不是我买错了版本,它更像是一本体育史论而非实操指南。翻阅的过程中,我发现排版上似乎也有点过于密集,小字号的字体在长时间阅读后,眼睛会感到疲劳,对于需要反复查阅具体判罚细节的读者来说,这无疑是个挑战。我希望未来版本的编辑能在实用性和美观性之间找到一个更完美的平衡点,毕竟,规则书是工具,清晰易读永远是第一位的。不过,单论纸张的质感和油墨的均匀度,这本书的制作水准绝对是上乘的,这至少保证了它在书架上能有一个体面的亮相。
评分从专业角度来看,这本书的深度毋庸置疑,它似乎是面向那些已经非常熟悉基础规则,追求更高层次理解的教练或资深裁判群体。我注意到其中对“场地器材的验收标准”部分着墨颇多,包括球网的精确高度、场地线的宽度公差等,这些细节的严谨性令人佩服。然而,对于像我这样,主要想弄清楚“羽毛球的飞行轨迹如何影响界内判断”的普通爱好者来说,这些过于底层的技术规格信息显得有些冗余和难以消化。翻到关于“计分系统演变”的章节时,作者用了相当大的篇幅回顾了旧规则和新规则之间的逻辑差异,这固然展现了作者深厚的历史功底,但在实际阅读体验上,这像是在听一场精彩的历史讲座,而不是在学习一本“如何立即上手使用”的规则手册。如果能用一个简洁的表格对比新旧规则的关键变化点,而不是穿插在长篇的论述中,对于需要快速掌握新标准的读者来说,效率会高出百倍。这本书的语言风格偏向于“阐释”,而非“指示”,这使得它在作为一本“工具书”的即时效用上打了折扣,它更像是一本需要细细品味、反复研读的“教科书”。
评分质量很好,材料不错,外观漂亮,不错。
评分非常好(?▽?)
评分书很好,也很专业
评分还行
评分很好很实用,发货也很快,给全好评。
评分一直相信京东!
评分赞?
评分确认是正版,印刷精美,价格公道。
评分最新规则 有用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