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招制敌:徒手格斗大全

一招制敌:徒手格斗大全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美国陆军部 著
图书标签:
  • 格斗
  • 自卫
  • 徒手格斗
  • 搏击
  • 武术
  • 技巧
  • 训练
  • 实战
  • 防身
  • 格斗技巧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北方文艺出版社
ISBN:9787531737032
版次:1
商品编码:12032258
包装:平装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6-11-01
用纸:轻型纸
页数:264
字数:15000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产品特色

编辑推荐

  ●拳击、扭打、扛摔、还击、擒拿、反擒拿,本书教你230种有效的自卫方式。

  ●将敌制服,只需一招!

  ●徒手自卫手册:力量?速度?灵活?技巧?胆识

  ●美国军、警单兵格斗特种训练教程。


内容简介

  本书原为美国军、警单兵格斗特种训练教材。介绍了一整套徒手格斗训练方法,主要介绍在徒手格斗中如何运用拳击、摔跤、揪扭、扛摔、还击、腿功、臂功及其他动作制服敌人的方法,都是根据人体解剖学、心理学、运动力学,进行设计和设置的。其动作简捷、有力,科学、实用,富于变化。而且对每一个动作,既有详尽的文字说明,又附有二百多张图片示例,易于学习和掌握,具有很强的资料和实用价值。徒手格斗训练是一种提高身体素质和强健体魄的运动。徒手格斗始终强调积极防卫,只要正确采取防卫方法,就可将敌制服。


内页插图

目录

第一章 序言 1

2/目的和范围

2/训练须知

第二章基本原则 3

4/概述

4/动用一切可以动用的手段

7/以大的力量攻击敌人薄弱的部位

7/保持身体平衡

9/冲力

9/准确与速度

第三章人体要害部位 10

11/概述

11/人体部位

11/训练中的注意事项

14/攻击头部和颈部

22/攻击躯干部位

30/攻击肢节部位

36/运用随手可取的武器攻击敌人要害部位

第四章倒功 39

40/概述

40/右侧倒地姿势

41/左侧倒地姿势

41/右倒练习

43/左倒练习

44/后倒姿势

45/后倒练习

46/倒功练习

第五章摔打基础 47

48/概述

48/臀部顶摔(右或左)

51/臀部转动顶摔

55/过肩扛摔

58/过头摔

62/绊腿摔

65/由后摔

第六章基本摔打动作的各种变化样式 67

68/臀部顶摔变化

71/臀部转动顶摔变化

73/过肩扛摔的变化

75/背后锁喉摔打

第七章擒拿 77

78/概述

78/正面卡脖

80/揪领卡脖

81/双手交叉揪领卡喉

82/别臂按头

84/扼背

85/背后锁喉

87/双腕锁擒

第八章反擒拿 91

92/概述

92/破解卡喉

94/另一种破解卡喉方法

96/身体被按靠在墙壁上时的破解双手正面卡喉

98/破解正面臂上箍抱

101/破解正面抱腰

103/破解双手抓单腕

106/破解抓两腕

109/破解由后单臂锁喉

112/破解由后连臂箍抱

116/破解由后臂下箍抱

120/破解由后臂下箍抱的另一种方法

第九章持刀攻击 123

124/概述

124/持刀方法

126/攻击姿势

128/姿势变化

130/正面攻击

135/由后攻击

第十章夺刺刀 139

140/概述

140/对付突刺

144/对付突刺的第二种方法

147/对付突刺的第三种方法

150/对付冲刺

155/对付冲刺的第二种方法

第十一章夺枪 160

161/夺枪的速度

161/正面夺步枪

165/夺背后步枪

169/正面夺手枪

173/正面夺手枪的第二种方法

175/对付背后手枪

179/对付背后手枪的第二种方法

182/对付背后手枪的第三种方法

186/对付颈后手枪

189/对付颈后手枪的第二种方法

192/对付颈后手枪的第三种方法

195/协助同伴

198/对付敌以手枪对准格斗者和同伴的方法

第十二章夺刀 202

203/对付下刺的方法

208/对付下刺的第二种方法

210/对付上刺的方法

213/对付上刺的第二种方法

217/对付上刺的第三种方法

219/对付谨慎接近之敌

第十三章摸哨 221

222/概述

222/掰钢盔折脖

224/用钢盔击头

226/用绳索或铁丝单手勒脖

228/用绳索或铁丝双手勒脖

230/其他方法

第十四章搜身 231

232/概述

232/搜身的规则

232/搜身技术

233/持长枪搜查俯卧的俘虏

234/持长枪搜查跪下的俘虏

235/持手枪搜查斜倚的俘虏

236/持手枪搜查站立的俘虏

238/对多名俘虏进行搜查

第十五章捆绑俘虏 242

243/概述

243/腰带捆绑法

246/鞋带捆绑法

249/牵引捆绑法

250/捆猪法

251/手巾钳口法

252/棍棒堵口法

253/胶布堵嘴法

附录 254

255/徒手格斗教练须知



《无影之刃:隐匿术与潜行精要》 前言 在纷繁复杂的世界中,信息往往是力量的另一面,而掌握隐藏信息、悄然行动的能力,则能赋予个体在任何环境中都游刃有余的优势。本书并非宣扬暴力,而是深入探讨一种古老而精深的艺术——隐匿术,以及其核心要素——潜行。我们相信,真正的力量并非在于张扬,而在于恰到好处的消失与无声的渗透。 本书旨在为那些渴望在不被察觉的情况下完成任务、获取信息、甚至改变局势的读者提供一份详尽的指南。我们将从基础的心理学原理出发,逐步深入到身体的协调性训练,再到环境的巧妙利用,最终编织出一套完整的隐匿与潜行体系。这不仅仅是一项生存技能,更是一种思维方式,一种洞察事物本质、规避风险、掌握主动权的智慧。 第一部分:隐匿的哲学——理解与感知 第一章:隐匿者的心态 隐匿的首要条件,并非技巧,而是心态。一个真正的隐匿者,首先要学会“不存在”。这并非让你失去自我,而是让你能够剥离那些不必要的“存在感”。我们将探讨: “无形”的心理建设: 如何训练自己的大脑,屏蔽那些会暴露你意图的细微信号,例如不自觉的肢体语言、过度的眼神交流、以及那些试图引起他人注意的习惯。我们将分析人类感知模式的局限性,以及如何利用这些局限性来达到隐匿的目的。 情绪的控制与管理: 恐惧、焦虑、兴奋,这些情绪都会在你的行为中留下痕迹。本书将提供一系列实用的情绪调节技巧,帮助你在任何压力下保持冷静,避免因情绪波动而暴露。我们将从神经科学的角度分析情绪对行为的影响,并提供针对性的训练方法。 观察者的视角: 学会从外部审视自己,像一个旁观者一样观察自己的行为。这种自我审视能够帮助你发现那些连自己都未曾察觉的暴露点。我们将介绍一系列的自我观察练习,以及如何建立一种批判性的自我认知。 “融入”而非“对抗”: 隐匿的最高境界是与环境融为一体,而非与之对抗。我们将探讨如何培养一种顺应环境、利用环境的心态,而非试图去改变或征服它。 第二章:环境的感知与利用 环境是隐匿的舞台,也是隐匿者的盟友。学会“阅读”环境,并从中找到最适合潜行的路径,是隐匿者的基本功。 光影的舞蹈: 光与影是隐匿者最好的伪装。我们将深入研究光线如何影响物体和人的视觉感知,以及如何利用阴影进行遮蔽。这包括不同时间、不同光源下的光影特性分析,以及如何通过身体姿态来最大化阴影的利用。 声音的艺术: 在寂静中,任何微小的声响都会被放大。本书将教你如何识别并规避可能暴露你的声音,例如脚步声、衣物摩擦声、甚至呼吸声。同时,我们也探讨如何制造“背景噪音”,以掩盖自己的真实动静。我们将分析声音的传播介质和传播规律,以及如何通过改变行走方式、选择衣物来减少噪音。 障碍的智慧: 任何物体都可以成为你的掩护。我们将分析不同类型的障碍物,以及如何最有效地利用它们来隐藏自己。这包括静态障碍(墙壁、家具)和动态障碍(人群、车辆)的利用策略。 色彩与纹理的伪装: 你的衣着和外貌,都可以成为你融入环境的工具。我们将探讨如何根据不同的环境选择合适的色彩和纹理,以达到视觉上的模糊和隐藏。这包括对环境色彩光谱的分析,以及如何利用反光和吸光材质。 第二部分:潜行的技艺——身体与行动 第三章:身体的静默训练 潜行,本质上是身体的静默艺术。每一个动作,都必须经过精密的计算和控制。 脚步的语言: 学习如何让你的脚步悄无声息。我们将介绍不同的行走技巧,例如“猫步”、“滑步”,以及如何根据不同的地面材质(草地、石板、地板)调整你的步法。我们将深入分析人体工程学在脚步中的应用,如何分散压力,减少摩擦。 肢体语言的控制: 避免那些不经意间暴露你存在的肢体动作。本书将详细讲解如何控制你的手臂、头部、甚至手指的细微动作,使其变得不引人注目,或者与周围环境融为一体。我们将分析常见的暴露性肢体语言,并提供纠正和替换方案。 呼吸的艺术: 连呼吸都可以成为暴露的源头。我们将教你如何进行深度、平稳、且几乎无声的呼吸,将你的生理反应降到最低。我们将探讨深呼吸对生理机能的影响,以及如何通过长期训练达到“静息”状态。 身体的协调性与平衡: 良好的身体协调性和平衡感,是流畅潜行的基础。我们将提供一系列针对性的训练方法,以提高你的身体控制能力,让你在复杂的环境中也能保持稳定和灵活。这些训练将包括核心力量、柔韧性和本体感觉的提升。 第四章:移动的策略与技巧 潜行并非简单的行走,而是包含着一套复杂的策略和技巧,以应对各种复杂场景。 “影子”的移动: 如何在光影交错的环境中,像影子一样移动。我们将探讨如何利用视觉盲区,如何在移动中保持身体姿态的隐蔽性,以及如何利用快速但轻柔的步伐快速穿梭。 “低姿态”的艺术: 在必要时,将你的身形降到最低,利用地面的掩护。本书将介绍各种低姿态移动方式,例如匍匐、蹲行,以及如何在保持低姿态的同时保证移动的效率。 “借力”的技巧: 如何利用环境中的物体来辅助你的移动,例如墙壁、栏杆、甚至是他人的身体。我们将分析不同类型物体的借力潜力,以及如何进行安全、有效的借力。 “节奏”的把握: 潜行也需要节奏感。本书将教你如何根据环境的变化,调整你的移动速度和频率,避免形成规律性的暴露。我们将分析不同潜行场景下的节奏变化,以及如何通过观察来判断最佳的移动时机。 第三部分:进阶的隐匿——感知与欺骗 第五章:观察与预判 在隐匿的世界里,预知风险与机会,是生存的关键。 “读懂”人群: 如何在人群中识别出潜在的威胁,或者隐藏自己的最佳时机。我们将分析人群的行为模式、心理特征,以及如何通过微小的迹象来预判危险。 “洞察”环境变化: 即使是最熟悉的环境,也可能在瞬间发生变化。本书将教你如何时刻保持对环境的警觉,识别那些可能暴露你的细微变化,例如灯光闪烁、声音异常、或者人员的突然出现。 “预测”行动轨迹: 学习预测他人的行动轨迹,从而提前规避或者利用。我们将从心理学和行为学角度,分析如何根据一个人的肢体语言、眼神、以及所处的环境,来推测其可能的下一步行动。 “信息”的收集与分析: 在隐匿行动中,准确的信息至关重要。我们将探讨如何通过非显性方式收集信息,以及如何快速分析这些信息,做出最佳的隐匿决策。 第六章:误导与干扰 在某些情况下,仅仅隐藏是不够的,你需要主动地误导和干扰。 “视觉”的欺骗: 如何利用视觉上的错觉,让敌人产生错误的判断。我们将探讨如何利用反光、色彩、以及动态的干扰,来转移敌人的注意力。 “听觉”的迷惑: 制造虚假的声响,或者利用环境噪音来掩盖自己的真实声音。我们将介绍一些简单但有效的听觉误导技巧。 “心理”的干扰: 利用人性的弱点,例如好奇心、恐惧感,来达到干扰的目的。我们将探讨如何通过一些非直接的手段,来影响他人的判断和行动。 “陷阱”的艺术(非致命): 在极端情况下,可以考虑设置一些无声的、非致命的物理陷阱,以延迟追击者,或者为其制造麻烦。本书将仅介绍原理,不涉及任何危险或违法的行为。 结语 《无影之刃:隐匿术与潜行精要》是一本关于生存、智慧与潜能的书。它并非鼓励任何人去从事任何非法或有害的活动,而是希望通过对隐匿与潜行艺术的深入剖析,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自身、理解环境、理解他人。掌握了这些技巧,你将能够在复杂的世界中,以更从容、更智慧的方式应对挑战,发现那些被忽视的可能性。 隐匿,是对自我的一种深度认知与控制;潜行,则是对环境的一种精妙解读与融入。希望本书能成为你探索内心深处、拓展身体极限、以及理解世界更深层面的独特旅程中的有力伙伴。记住,真正的力量,有时隐藏在无形之中。

用户评价

评分

我是一个非常注重安全性和实战性的读者,所以对于那些动作过于花哨、脱离现实的“表演性”招式总是敬而远之。这本《一招制敌》在我看来,最大的亮点就是它的“去芜存菁”。作者明显是基于大量的实战经验来筛选和提炼技巧的,书里出现的每一个动作,几乎都能在现实生活中找到对应的应用场景,没有太多为了炫技而存在的冗余动作。尤其是关于“近距离缠斗”和“抱摔技术”的部分,描述得极其接地气。比如,它会明确指出在狭窄空间内,某些大开大合的踢击反而会暴露更多弱点,更推荐使用低位铲绊和短促的肘击来解决问题。这种“场景化教学”的思路,让我觉得这不仅仅是一本武术秘籍,更像是一套高效的生存指南。我更看重的是那种“一击必杀”的效率感,而不是打斗的持续时间,而这本书恰恰满足了我对“制敌”这一核心诉求的理解,它教会你如何在最短时间内结束战斗,而不是陷入没完没了的缠斗中。

评分

从排版和插图的角度来说,这本书的处理方式非常独特,它没有采用那种传统武术书籍里常见的过于僵硬的线条画,而是使用了大量接近摄影抓拍效果的写实插图,甚至有些细节之处,还能看到肌肉纤维的受力变化,这对于理解复杂的动态过程非常有帮助。更让我感到惊喜的是,作者在讲解一些高风险动作时,会非常负责任地加入“风险提示”和“替代方案”的讨论。比如,在介绍颈部控制技术时,不仅详细说明了如何施力,还附带了对可能造成的伤害的客观分析,并建议在非紧急情况下应优先采用压力点控制而非完全锁死。这种对安全和伦理边界的关注,体现了作者深厚的武道修养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它让你明白,格斗的力量是需要被审慎使用的,而不是可以被随意炫耀的资本。这种成熟的态度,让这本书的价值超越了单纯的技击层面,带有了更多关于自我约束和判断力的教育意义。

评分

这本书的实操部分,简直是教科书级别的严谨。我特别留意了关于关节技和控制技巧那几个章节。很多格斗教程在讲解擒拿和关节锁定时,往往只给出一个完成动作的定格图,读者根本无法掌握发力时机的微妙差异。但这本则不同,它用了大量的篇幅来描述“时机”的重要性,比如在对手出拳的哪个瞬间切入,如何通过微小的身体移动来破坏对方的平衡轴,从而让原本需要很大力气才能完成的控制动作,变得轻松自如。我试着按照书中的分解步骤,在空余时对着沙袋进行了几次模拟,发现书中提到的那个关于“旋腰拧转带动肘部锁定”的细节,确实能让原本费力的固定动作变得更具效率。此外,作者对于“脱困”技巧的讲解也十分到位,这对于真正遇到突发状况时至关重要。很多书只教你如何制服别人,却忽略了自己被制服后的应对策略,这本书考虑得非常全面,每一个章节之间都有内在的逻辑关联,形成了一个完整的防御与反击体系。

评分

这本书在构建其知识体系时,展现出一种跨领域的整合能力。我惊喜地发现,书中很多关于速度和反应时间的训练方法,竟然借鉴了运动心理学和神经科学的一些概念。它不是简单地让你重复练习某个动作直到肌肉形成记忆,而是引导你如何训练大脑对环境刺激做出快速、无意识的反应。比如,它会设计一些特定的视觉干扰训练,模拟实战中那种信息过载的状态,并教导读者如何从中抽离出关键信息点。这种训练方法非常新颖,它突破了传统格斗训练的窠臼,将“心智”的训练提升到了与“身体”训练同等重要的位置。这种全方位的提升,使得我对这本书的评价非常高,因为它真正做到了“制敌于未动”,不仅仅是身体上的招架和反击,更是心理层面的压制和预判。这对于任何想要在压力环境下保持冷静和高效反应的人来说,都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宝典。

评分

这本书的装帧设计真的很有心思,封面那种哑光的质感拿在手里沉甸甸的,给人一种非常专业和可靠的感觉。我本来对徒手格斗这类书不太抱有太高的期望,总觉得很多书都是把一些花架子的动作堆砌在一起,看了跟没看没什么区别。但是这本给我的感觉完全不同。首先,它在理论介绍上就下了大功夫,不是那种简单粗暴的“对着打就完了”的论调,而是深入浅出地讲解了人体结构、受力点以及动能转换的原理。光是看前几章对“重心控制”的剖析,我就觉得受益匪浅,这比我以前看过的任何一本搏击入门书籍都要来得系统和扎实。比如,作者对于如何利用对手的惯性和自身的体重来制造“四两拨千斤”的效果,描述得非常细致,配图也极为精良,几乎每一个关键的姿态变化都有清晰的图解辅助理解。说实话,光是理解这些基础理论,就已经让我对格斗的认知上升了一个层次,不再是单纯地比拼蛮力,而是充满了智慧和技巧的较量。这本书似乎更注重“以小博大”的可能性,而不是一味追求力量的绝对优势,这一点非常吸引我这样的非专业人士。

评分

书非常精美,内容排版非常精致,讲解清楚,易学,准备好好学习苦练

评分

物流速度好快,快递小哥服务周到。书籍包装完整,内容丰富。下次还会来这家店买书。

评分

这书封面挺好看的,也一直想学散打

评分

纸质没有太好 内容还不错

评分

前一段时间,618图书打折,购买图书非常便宜,一次买了一大箱,回家开始慢慢看,很多书都没有拆开塑料包装,这本书也不例外,再打开塑料包装之后比较郁闷,发生了错版的问题,在前20页把它和另一本书一起印在了一起,页面都是黑乎乎的一片,看不清楚具体的内容,但是买的书太多,一时又看不完,在打开的时候已经超过了15天的申诉和保修期,所以只能将就一下了,不过说实话我挺需要这本书的,如果客服能看到我这个评论,能否跟我联系,把这本书换回去呢?

评分

这书很实用慢慢练习呀

评分

宝贝收到了,京东快递很给力,继续支持!

评分

SDDE-451

评分

此用户未填写评价内容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