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自三十多年前Black和Scholes的开创性工作出现以来,金融数学这个现代学科无论在理论还是实践方面都经历了巨大发展。《金融数学引论(英文版)》旨在介绍部分基础理论,使得学生和研究人员了解后能够阅读更高级的教科书和研究文章。
  《金融数学引论(英文版)》一开始讨论了欧式和美式衍生产品在离散二叉树模型(即离散时间和离散状态)下套期保值和定价的基本思想的发展,然后介绍了一个一般的离散有限市场模型,并在此场合中证明了资产定价的一些基本定理。概率论中的诸如条件期望、滤波、(超)鞅、等价鞅测度、鞅表示等工具,在这个简单的离散框架下被首次用到,从而搭建了通向连续(时间和状态)场合的桥梁,后者需要布朗运动和随机分析的概念。连续场合中*简单的模型是著名的Black-Scholes模型,欧式和美式衍生产品的定价和套期保值因此有所发展。《金融数学引论(英文版)》*后介绍了连续市场模型的一些基本定理,这个模型在多个方面推广了简单Black-Scholes模型。     
内页插图
          精彩书评
     ★本书叙述清晰,结构合理,大部分结果都有详细的证明。每章都配有习题,是一本很全面的教材。
  ——EMS Newsletter     
目录
   Preface
Chapter 1.Financial Markets and Derivatives
1.1.Financial Markets
1.2.Derivatives
1.3.Exercise
Chapter 2.Binomial Model
2.1.Binomial or CRR Model
2.2.Pricing a European Contingent Claim
2.3.Pricing an American Contingent Claim
2.4.Exercises
Chapter 3.Finite Market Model
3.1.Definition of the Finite Market Model
3.2.First Fundamental Theorem of Asset Pricing
3.3.Second Fundamental Theorem of Asset Pricing
3.4.Pricing European Contingent Claims
3.5.Incomplete Markets
3.6.Separating Hyperplane Theorem
3.7.Exercises
Chapter 4.Black-Scholes Model
4.1.Preliminaries
4.2.Black-Scholes Model
4.3.Equivalent Martingale Measure
4.4.European Contingent Claims
4.5.Pricing European Contingent Claims
4.6.European Call Option - Black-Scholes Formula
4.7.American Contingent Claims
4.8.American Call Option
4.9.American Put Option
4.10.Exercises
Chapter 5.Multi-dimensional Black-Scholes Model
5.1.Preliminaries
5.2.Multi-dimensional Black-Scholes Model
5.3.First Fundamental Theorem of Asset Pricing
5.4.Form of Equivalent Local Martingale Measures
5.5.Second Fundamental Theorem of Asset Pricing
5.6.Pricing European Contingent Claims
5.7.Incomplete Markets
5.8.Exercises
Appendix A.Conditional Expectation and LP-Spaces
Appendix B.Discrete Time Stochastic Processes
Appendix C.Continuous Time Stochastic Processes
Appendix D.Brownian Motion and Stochastic Integration
D.1.Brownian Motion
D.2.Stochastic Integrals (with respect to Brownian motion)
D.3.Ito Process
D.4.Ito Formula
D.5.Girsanov Transformation
D.6.Martingale Representation Theorem
Bibliography
Index    
				
 
				
				
					现代金融量化分析的基石:跨越理论与实践的桥梁  书名:现代金融量化分析的基石:跨越理论与实践的桥梁  作者:[此处可假设一位资深学者的名字,例如:李明,张华]  ISBN:[此处可假设一个ISBN号,例如:978-7-5086-9876-5]  ---   导言:金融世界的复杂性与量化需求的兴起  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和全球资本市场日益复杂的今天,金融活动已不再仅仅依赖于传统的经验判断和直觉判断。从衍生品定价的精确需求,到风险管理的审慎要求,再到算法交易的效率追求,现代金融业正经历一场深刻的量化革命。这场革命的核心,是对金融现象背后数学规律的深入挖掘与应用。  本书旨在为希望系统掌握现代金融量化分析工具、构建扎实理论基础并能将之应用于实际金融问题的读者,提供一座坚实的知识桥梁。我们深刻认识到,金融市场内在的随机性、非线性特征以及信息流的瞬时变化,要求我们必须超越简单的代数模型,进入概率论、随机过程和偏微分方程的广阔领域。  本书的写作宗旨并非重复介绍经典的随机微积分或基础概率论,而是聚焦于如何将这些高级数学工具精准、有效地映射到金融工程、资产定价和风险管理等核心业务场景中。我们摒弃了过于冗长和抽象的纯数学推导,转而强调模型构建的逻辑、假设的合理性检验以及结果的可解释性与实际操作意义。   第一部分:金融市场的随机性建模与基础结构  本部分致力于为后续高级模型建立稳固的数学和概率论基础,重点关注金融时间序列的特性及其适用的随机过程描述。   第一章:金融时间序列的统计特征检验与初步建模  本章首先回顾金融数据(如股票回报率、波动率)的典型统计特征:肥尾现象(Heavy Tails)、波动率聚集(Volatility Clustering)和异方差性(Heteroscedasticity)。我们将详细分析检验这些特征的统计方法,例如Jarque-Bera检验、Ljung-Box检验和ADF检验。  随后,我们将介绍对数收益率的随机游走假设及其局限性。重点在于引入GARCH族模型(Generalized Autoregressive Conditional Heteroscedasticity),包括GARCH(1,1)、EGARCH和GJR-GARCH模型。本章将深入探讨如何使用最大似然估计(MLE)对这些模型进行参数校准,并利用残差分析评估模型的拟合优度,为波动率预测奠定基础。   第二章:连续时间随机过程与布朗运动的金融应用  金融资产价格的动态演化在连续时间内更具描述力。本章将系统梳理布朗运动(Wiener Process)的性质,包括其独立增量、正态增量以及几乎处处连续的路径特性。重点在于引入伊藤积分(Itô Integral),它作为勒贝格积分在随机环境下的推广,是构建随机微分方程(SDEs)的基石。  我们将详细阐述伊藤引理(Itô’s Lemma)的应用,这不是作为一个纯粹的数学定理,而是作为从基础随机过程推导出金融变量(如期权价格、对数价格)演化方程的关键工具。此外,本章还会介绍几何布朗运动(Geometric Brownian Motion, GBM)的推导过程及其在描述资产价格非负性和比例波动中的优势与不足。   第二部分:无套利定价理论与随机控制  本部分是现代金融工程的核心,聚焦于如何在无套利原则下对金融衍生品进行精确估值,并引入更精细化的随机控制思想。   第三章:鞅论视角下的资产定价  本书将从鞅论(Martingale Theory)的角度重新审视资产定价。在无套利条件下,资产的折现价格过程(在特定的风险中性测度下)应表现为鞅。我们将阐述如何利用风险中性测度(Risk-Neutral Measure)的构造,特别是Girsanov定理的应用,来实现从真实世界概率到风险中性概率的测度变换。  本章将深入探讨基本定理(Fundamental Theorem of Asset Pricing),包括第一定理(存在风险中性测度)和第二定理(定价的唯一性)。通过鞅表示定理,我们可以清晰地理解一个金融衍生品定价的本质:它是其未来支付的风险中性条件期望的折现值。   第四章:偏微分方程(PDE)在衍生品定价中的应用  对于路径依赖程度较低的欧式期权,我们转向偏微分方程(PDE)的求解。本章将详细推导Black-Scholes方程的无套利结构,重点展示随机微积分如何转化为确定性的PDE。  我们将分析PDE的边界条件和终端条件,并比较求解方法的差异:  1.  解析解法(如Black-Scholes公式的推导):强调其在简单模型下的效率。 2.  有限差分法(Finite Difference Methods):详细介绍显式、隐式及Crank-Nicolson方法的实施细节,特别是如何处理美式期权(American Options)中涉及的自由边界问题。   第五章:随机控制与最优投资策略  在更宏观的资产管理视角下,投资者寻求最大化其效用或最小化风险。本章引入随机控制理论,将其作为确定最优投资组合权重和消费策略的数学框架。  核心内容包括随机控制问题的定义(基于扩散过程)和哈密顿-雅可比-贝尔曼(HJB)方程的推导。我们将讨论如何利用该方程来确定最优的投资比例,特别是针对幂次效用函数(Power Utility)和指数效用函数(Exponential Utility)下的解析解,并探讨在实际市场摩擦下的模型修正。   第三部分:高级衍生品与风险管理量化模型  本部分将模型应用于更具挑战性的金融产品,并结合现代监管要求,探讨风险的量化与管理。   第六章:随机波动率模型与跳跃过程  GBM假设波动率是常数,这与实际观察到的波动率微笑(Volatility Smile)不符。本章将介绍随机波动率模型(Stochastic Volatility Models),特别是Heston模型。  我们将展示如何利用两个相关的随机微分方程来描述资产价格和波动率的动态演变,并讨论如何通过特征函数(Characteristic Functions)来计算其衍生品的定价公式(而不是求解复杂的两维PDE)。此外,我们还将引入跳跃扩散模型(Jump-Diffusion Models,如Merton模型),用以捕捉市场中的突发性事件对价格的影响,并分析如何结合跳跃项与扩散项进行更稳健的定价。   第七章:信用风险的量化:从结构模型到减值模型  信用风险的建模是金融量化的重要分支。本章将对比分析两种主要的建模范式:  1.  结构模型(Structural Models,如Merton的初始模型):通过将公司股权视为看涨期权,将公司债务违约与资产价值低于债务的事件挂钩,并使用伊藤微积分求解违约概率。 2.  减值模型(Reduced-Form Models,如Intensity-Based Models):将违约视为一个由外部强度过程驱动的复合泊松过程(Compound Poisson Process)。重点讨论如何校准违约强度函数,并将其与市场上的信用违约互换(CDS)价格相联系。   第八章:市场风险计量与监管资本要求  风险计量是量化分析的直接应用。本章详细探讨现代市场风险度量指标的数学基础:  1.  在险价值(Value at Risk, VaR):分析参数法(基于正态性假设)与非参数法(历史模拟法、蒙特卡洛模拟法)的优缺点。重点讨论尾部风险的估计不足问题。 2.  期望缺口(Expected Shortfall, ES/CVaR):作为对VaR缺陷的改进,本章将展示ES的数学定义,并论证其凸性优势,以及在监管框架(如巴塞尔协议)中取代VaR的必要性。  本书最终希望培养的不是单纯的数学家或金融理论家,而是能用严谨的数学语言描述复杂的金融现实,并能基于量化模型进行审慎决策的复合型人才。全书的案例分析和习题设计均紧密结合实际市场数据和前沿研究成果,确保读者能够无缝对接行业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