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推薦
《廣州蔬菜品種誌》為廣州地區首部關於蔬菜品種資源的學術專著,為廣州市農業科學研究院聯閤華南農業大學、廣東省農業科學院等多傢科研單位近百位專傢學者曆時四年的科研結晶,全麵反映瞭廣州地區近二十年來蔬菜品種變化的新麵貌。
全書中英文對照,內容詳實,專業性強,圖片精美,版式美觀,具有非常強的學術價值和實用價值。
內容簡介
《廣州蔬菜品種誌》以精煉的文字介紹瞭白菜類、甘藍類、芥菜類、綠葉菜類、瓜類、豆類、茄果類、根莖類、薯芋類、蔥蒜類、香辛類、水生蔬菜類、多年生和雜類蔬菜、食用菌類、菜用玉米等15類127種375個品種,包括名特産蔬菜品種,早熟、高産、優質、抗逆、抗病以及適閤齣口品種。全部品種均選配瞭豐富精美的彩色照片。前言、編寫說明、目錄、各種蔬菜簡介和品種名稱均有英文對照。還以附錄的形式收錄瞭廣州蔬菜産銷概況、主要名特産蔬菜營養成分等。
主要亮點:
編研團隊強大,為廣州市農科院、華南農業大學、廣東省農科院等多傢科研單位近百位專傢學者智慧結晶。
內容詳實,文字精煉,中英文對照,融科學性、學術性、工具性於一體。
圖片精美,選配圖片近韆幅,完美逼真展現瞭每一品種的性狀。
編排科學、係統,收錄品種齊全。
作者簡介
劉自珠,廣州市農業科學研究院推廣研究員、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傢。
張華,廣州市農業科學研究院院長、研究員,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傢,廣州市優秀專傢。
內頁插圖
精彩書評
《廣州蔬菜品種誌》的編研和齣版,是廣東蔬菜界重要的科研成果,凝聚瞭省內外眾多蔬菜專傢學者的智慧結晶,全書科學性、權*性、係統性強,對促進廣東乃至全國蔬菜種質資源的開發和利用,進而促進我國蔬菜産業的發展具有積極的作用。
該書可供國內外蔬菜生産、科研、教學、推廣及蔬菜種子企業等部門和個人參考。
——劉厚誠(華南農業學教授、博士生導師)
《廣州蔬菜品種誌》為廣東省內數傢科研院所、高等院校近百位專傢學者精心打造的學術成果,其編研齣版是一項浩大的工程,首先要係統梳理廣州地區的蔬菜品種,其次要深入田間地頭挖掘地方優質資源、收集選育的新品種,同時要拍攝大量能反映品種特徵特性的照片。該書的齣版,對發展現代化蔬菜産業具有重要意義。
——王瑞江(中國科學院華南植物園研究員、博士生導師)
目錄
一、白菜類
菜心/002
小白菜/013
大白菜/018
二、甘藍類
芥藍/022
花椰菜/028
青花菜/032
西蘭薹/036
結球甘藍/039
抱子甘藍/043
羽衣甘藍/044
三、芥菜類
葉用芥菜/046
結球芥菜/049
根用芥菜/050
四、綠葉菜類
蕹菜/052
萵苣/056
皺葉萵苣/058
長葉萵苣/059
結球萵苣/061
莖用萵苣(萵筍)/061
苦蕒菜/062
苦苣/064
菠菜/066
茼蒿/068
芹菜/070
莧菜/073
落葵/076
葉菾菜/079
枸杞/081
韆寶菜/083
銀絲菜/083
芝麻菜/084
番杏/084
鼕寒菜/085
香麻葉/085
益母草/086
藤三七/086
菊花腦/087
一點紅/087
馬齒莧/088
魚腥草/088
紫背菜/089
珍珠菜/089
人參菜/090
無瓣蔊菜/090
刺芫荽/091
車前草/091
野莧/092
番薯葉/092
觀音菜/092
五、瓜類
絲瓜/094
有棱絲瓜/094
普通絲瓜/103
苦瓜/105
節瓜/113
鼕瓜/121
瓠瓜/125
黃瓜/128
南瓜/134
越瓜/137
西葫蘆/139
佛手瓜/142
六、豆類
長豇豆/144
菜豆/151
豌豆/155
四棱豆/160
菜用大豆/162
七、茄果類
茄子/164
辣椒/173
牛角椒/175
綫椒/178
朝天椒/179
甜椒/180
辣椒葉/181
番茄/182
大番茄/184
櫻桃番茄/188
八、根莖類
蘿蔔/192
鬍蘿蔔/196
九、薯芋類
芋/198
馬鈴薯/200
沙葛/202
葛/203
薑/205
山藥/207
大薯/209
紫薯/210
十、蔥蒜類
分蔥/212
大蔥/215
大蒜/217
薤/219
韭/221
十一、香辛類
羅勒/224
香茅/224
薄荷/225
香花菜/225
紫蘇/226
芫荽/228
山柰/230
迷迭香/230
球莖茴香/231
蒔蘿/231
歐芹/232
香蜂草/232
艾葉/232
十二、水生蔬菜類
蓮藕/234
茭白/238
慈姑/239
菱/241
荸薺/242
豆瓣菜/244
水芹/246
十三、多年生和雜類蔬菜
黃花菜/248
竹筍/249
黃鞦葵/252
夜香花/255
霸王花/256
雞肉花/258
十四、食用菌類
草菇/260
香菇/261
金針菇/262
蘑菇/262
平菇/263
茶樹菇/263
雞腿菇/264
杏鮑菇/264
木耳/265
猴頭菇/265
雞樅菌/266
香魏蘑/266
十五、菜用玉米
甜玉米/270
糯玉米/278
附錄
附錄1 廣州蔬菜産銷概況/281
附錄2 廣州氣候概況/286
附錄3 廣州主要名特産蔬菜營養成分/287
附錄4 廣州蔬菜主要病蟲害與防治簡介/288
參考文獻/292
《嶺南蔬香:廣州特色蔬菜圖鑒與文化溯源》 一、 圖書概述: 《嶺南蔬香:廣州特色蔬菜圖鑒與文化溯源》是一部旨在全麵梳理、記錄和推廣廣州地區特色蔬菜的科普讀物。本書以圖文並茂的形式,深入淺齣地介紹瞭廣州及周邊地區在悠久曆史發展中孕育齣的獨特蔬菜品種,不僅涵蓋瞭它們的形態特徵、栽培技術、營養價值,更著力挖掘瞭這些蔬菜背後蘊含的地域文化、曆史傳說、民間智慧以及與廣州人日常生活緊密相連的飲食習俗。本書旨在成為一本集科學性、實用性、觀賞性和文化傳承性於一體的權威參考,為廣大讀者提供一份關於廣州蔬菜的深度指南。 二、 內容構成: 本書主體內容分為以下幾個核心部分: 1. 廣州特色蔬菜的係統性梳理與分類: 地域限定與界定: 明確本書所指的“廣州特色蔬菜”範圍,主要包括在廣州市行政區域內(包括各區縣)長期種植、適應當地氣候土壤條件、具有一定産量和影響力的蔬菜品種。同時,也適當收錄在曆史上與廣州緊密關聯、對廣州飲食文化産生重要影響的周邊地區特色蔬菜。 分類體係: 采用科學且易於理解的分類方法,將廣州特色蔬菜大緻分為: 葉菜類: 如本地生菜、芥菜(細葉芥、大葉芥、雪裏蕻等)、白菜(本地白菜、菜心等)、菠菜、空心菜、莧菜(紅莧、綠莧)、烏塌菜、茼蒿等。 瓜果類: 如本地番茄、黃瓜(廣州本地瓜)、苦瓜(大頂苦瓜、雷公瓜等)、節瓜、鼕瓜、南瓜、絲瓜、茄子(本地長茄、矮茄等)、辣椒(本地尖椒、朝天椒等)等。 根莖類: 如蘿蔔(廣州白蘿蔔、櫻桃蘿蔔等)、薑(本地薑)、芋頭(本地芋)、馬鈴薯(部分優良品種)、白薯(番薯)等。 豆類: 如豇豆、四季豆、荷蘭豆(部分本地化品種)、毛豆、黃豆(部分食用豆)等。 菌菇類: (若包含)如本地種植的香菇、平菇等。 其他類: 如本地蔥、蒜、芫荽(香菜)、韭菜、本地白菜苔等。 重點品種深度解析: 針對其中具有代錶性的、瀕臨失傳或具有獨特價值的品種,進行重點介紹,如被譽為“東方之珠”的某個地方特産綠葉蔬菜,或某個具有悠久曆史的特色瓜果。 2. 各品種的詳盡圖文介紹: 高清實物照片: 每一種蔬菜都配有高質量、多角度的實物照片,清晰展示其植株形態、葉片、花朵、果實(若有)、根係(若適用)等關鍵特徵,以及不同生長階段(幼苗、成熟期)的形態變化。 形態特徵描述: 詳細描述每種蔬菜的學名、彆名、科屬、形態特徵(如植株高度、葉片形狀、顔色、質地、花色、果實大小、形狀、顔色、成熟期等)。 栽培要點與技術: 介紹適宜的生長季節、土壤要求、播種或育苗方法、田間管理(如施肥、灌溉、病蟲害防治)以及采收方法。特彆強調適閤廣州氣候和土壤條件的栽培技巧,可能包含一些傳統的人工耕作方法。 營養成分與功效: 列齣該蔬菜的主要營養成分(如維生素C、維生素A、蛋白質、礦物質等),並介紹其對人體健康的益處,引用相關的科學研究或傳統醫學的認識。 風味特色與食用價值: 描述該蔬菜的口感(如脆嫩、爽口、軟糯、清甜、微苦等)、香氣特點,以及在粵菜烹飪中的應用。 3. 廣州特色蔬菜的文化溯源與曆史傳承: 起源與傳播: 追溯廣州特色蔬菜的起源,瞭解它們是如何通過曆史交流、地理遷移等方式來到廣州,並逐漸紮根、演變的。可能涉及海上絲綢之路、移民潮等曆史事件。 曆史文獻與傳說: 搜集與廣州蔬菜相關的曆史文獻記載、詩詞歌賦、民間傳說、地方誌等,展現蔬菜在廣州曆史長河中的地位和意義。例如,某個品種可能與曆史上的名人、重大事件或節慶習俗相關。 飲食文化中的地位: 深入分析這些特色蔬菜在廣州傳統飲食文化中的重要性,它們如何成為“食在廣州”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介紹經典的粵式菜肴中如何運用這些蔬菜,以及它們在廣州人餐桌上的演變。 民間智慧與傳統技藝: 展現廣州農民在長期實踐中積纍的種植智慧和傳統技藝,例如,如何利用特定的農事節氣、本地的生態環境來優化種植,如何通過晾曬、醃製等方式保存和利用蔬菜。 瀕危品種的保護與現狀: 關注那些由於市場變化、新品種衝擊等原因而日漸稀少的本土蔬菜品種,介紹它們的現狀,並呼籲保護和傳承。 4. 專題探討與延伸閱讀: 廣州蔬菜與節氣: 探討不同季節的蔬菜與中國傳統農曆節氣的關係,廣州地區蔬菜的季節性特點。 廣州特色蔬菜的經濟價值: 分析其在本地農業經濟中的作用,可能涉及市場供需、品牌推廣等。 現代農業與廣州特色蔬菜: 探討現代科技(如新品種選育、綠色種植技術)如何助力廣州特色蔬菜的發展與創新。 廣州特色蔬菜與健康飲食: 結閤現代營養學理念,進一步闡述廣州特色蔬菜在構建健康飲食模式中的作用。 相關人物訪談與田野調查: 可能收錄對資深菜農、老一輩廚師、植物學傢等關於廣州蔬菜的訪談,增加內容的鮮活性和真實性。 三、 價值與意義: 科普價值: 為公眾提供係統、準確的廣州特色蔬菜知識,提升大眾的科學素養和對本地農産品的認知。 文化傳承價值: 挖掘和記錄廣州蔬菜背後的文化底蘊,保護和傳承寶貴的地域文化遺産,增強文化自信。 實用價值: 為農民提供種植指導,為廚師提供烹飪靈感,為傢庭提供健康飲食的參考。 經濟價值: 推廣和發展廣州特色蔬菜産業,促進鄉村振興和農民增收。 生態保護價值: 提高公眾對生物多樣性的認識,鼓勵對本土種質資源的保護。 四、 目標讀者: 本書麵嚮廣大熱愛生活、關注健康的讀者,包括: 普通市民: 對本地飲食文化、健康生活感興趣的市民。 農林科研人員: 關注地方特色農産品研究的專業人士。 農業從業者: 菜農、閤作社成員、農産品經銷商等。 烹飪愛好者與廚師: 尋求創新菜肴靈感的廚師和傢庭烹飪愛好者。 植物學、農學、曆史學、民俗學等領域的研究者和學生。 關注嶺南文化、廣州曆史的文化研究者。 對地方特色農産品和生態旅遊感興趣的遊客。 《嶺南蔬香:廣州特色蔬菜圖鑒與文化溯源》將以其嚴謹的科學態度、豐富的文化內涵和精美的視覺呈現,成為一部值得珍藏的廣州特色文化與農耕文明的百科全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