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收有两部佛经,对勘依据梵语原文作出了准确而流畅的现代汉语译文。并列出古代汉译,依据梵语原文的语意,并照顾到古代汉语的表达方式,重新标点古代译本。依据多个梵文本和汉译本,校勘梵文,依据梵文本,对于古代译本的疑难和特点做出精要的注解。
本书是《梵汉佛经对勘丛书》之一,为社科基金重大项目。
本书作者是社科院外文所梵文研究专家,主编者黄宝生先生是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梵文研究中心首席专家,国内梵语学界的领军者,承担书中六经的翻译和解析工作,并统一修订全书的内容。
目 录
导言1
阿弥陀经1
无量寿经27
附录 佛说观无量寿佛经177
我一直对佛教哲学中关于“空性”和“缘起”的核心论述抱有浓厚的兴趣,尤其是在比较不同语境下这些概念的细微差别时,总觉得隔着一层翻译的迷雾。这本书的出现,提供了一个极佳的窗口,让我能够直接触碰到那些古老的梵文词汇,去体会它们在最初被创造出来时所蕴含的那种纯粹的语境和力量。与其仅仅停留在对汉译文本的理解上,这种对源头语言的追溯,仿佛是卸下了厚重的历史滤镜,让原本抽象的教义变得更加鲜活和立体。每次比对一小段文字,我都会花上不少时间去查阅相关的词源学资料,这种跨越时空的对话,带来的心智上的震撼,是任何二手解读都无法替代的。
评分我尝试用一种更侧重于文化传播史的角度来审视这套丛书。它不仅仅是宗教文本的汇编,更是中印文化交流史上一次伟大“挪用”和“重塑”过程的活化石。对比梵文和汉文的并置,让人清晰地看到,伟大的教义是如何穿越语言的障碍,并根据接收文化(中华文化)的思维模式和表达习惯,进行巧妙的本土化转译的。这种转译绝非简单的词语替换,而是一种深刻的文化适应与创造。观察那些梵文的“音译”是如何在汉字体系中找到其最贴切的“意”的载体,整个过程充满了张力与智慧。它让我对“翻译”这一行为本身,从一种技术层面的工作,提升到了一种近乎文化构建的艺术高度进行重新审视。
评分从学术研究的角度来看,这本书的价值几乎是无可估量的。它不仅仅是一部简单的对照译本,更像是一个构建跨文化、跨语言佛教思想研究的坚实平台。我注意到其中对于一些关键术语在不同时期不同译者之间的微妙变动都有所收录和标注,这种细致入微的处理,对于我们重建早期佛教思想传播路径,乃至探讨不同地域佛学思想演化的脉络,提供了非常坚实的基础材料。我的一个研究课题恰好涉及到早期音译和意译策略的对比分析,这本书中提供的原始材料的准确性与详尽程度,直接决定了我后续推论的可靠性。可以说,它为严肃的佛学研究者节省了大量在图书馆和档案馆中翻检原始文献的时间。
评分作为一个修行者,我更看重的是经典在内心深处的共鸣和指引作用。阅读佛经,对我而言,是一种精神上的滋养和净化。虽然我个人的梵文水平尚浅,但即便只是对照着那些优美而陌生的梵文符号,在心里默念汉译的经文时,也能感受到一种截然不同的虔诚感。这种感觉,就像是面对着一座久经风霜的古老寺庙,虽不懂其砖石间的每一个符号,却能真切地感受到其中流淌着的历史的重量和信仰的力量。它提醒我,我所信奉的法门,是经历了漫长的时间和无数生命的传承,才得以抵达我手中的,这种“历史纵深感”极大地坚定了我的信念,让我对“不退转”的境界有了更具体的想象。
评分这本书的装帧设计真是让人眼前一亮,纸张的手感温润,内页的排版布局也十分考究,看得出出版方在细节上确实下了不少功夫。初次翻阅时,那种沉甸甸的质感,就让人觉得手里捧着的不仅仅是一本书,更像是一件值得珍藏的艺术品。尤其喜欢它在不同语种的对照部分所使用的字体和颜色区分,既保持了典籍的庄重感,又极大地提升了阅读的便利性。对于长期接触佛学经典,尤其是有志于钻研梵文原典和汉译经典的同修或学者来说,这种对书籍物理形态的重视是极其重要的,它直接影响了阅读体验的持久性和舒适度。我甚至愿意花更多的时间去端详它每一页的边缘处理和装订方式,这在当今快餐式的出版环境中,实属难得的匠心之作。
评分不错,就是我要的东西,很好
评分一直在京东买书,正版,速度快。
评分代朋友够买,他很喜欢!
评分本书收有两部佛经,对勘依据梵语原文作出了准确而流畅的现代汉语译文。并列出古代汉译,依据梵语原文的语意,并照顾到古代汉语的表达方式,重新标点古代译本。依据多个梵文本和汉译本,校勘梵文,依据梵文本,对于古代译本的疑难和特点做出精要的注解。
评分书质量还是不错的,很好很实用
评分满意,希望大家都做善事,天天开心里
评分非常不错,发货快,物流也快,包装结实,书本质量很满意。
评分物流非常快。文字注释全面,
评分此用户未填写评价内容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