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楞伽經》既是“法相唯識宗”依據的經典之一,同時也是禪宗初祖達磨傳付慧可的重要經典,其對中國佛教的影響可見一斑。
《楞伽經》有一明顯的特點,即調和大小二乘,涵攝空有二宗;不僅糅閤瞭如來藏係和唯識係的思想,而且兼容瞭性相二宗。在中國佛教中,它既是“法相唯識宗”依據的經典之一,同時也是禪宗初祖達磨傳付慧可的重要經典,其對中國佛教的影響可見一斑。
賴永海,一九四九年生於福建仁山,哲學博士,現為南京大學首批人文社會科學資深教授、中華文化研究院院長、江蘇宏德文化齣版基金會法人代錶兼理事長、鑒真圖書館館長。近十幾年來,相繼齣版瞭《中國佛性論》《中國佛教文化論》《宗教學概論》等十八部著作,主編全球首部完整的《中國佛教通史》,國內第一部《中國佛教百科全書》,中華書局版《佛教十三經》等。
一九九一年被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和國傢教委評為“在工作中做齣突齣貢獻的中國博士”,一九九三年起享受國務院頒發的政府特殊津貼,並被國務院學位委員會評為博士生導師,二○一三年被評為江蘇省十大文化人物,二○一四年被評為南京大學首批人文社會科學資深教授。
題解 001
經典 015
1 羅婆那王勸請品第一 017
2 集一切法品第二之一 043
3 集一切法品第二之二 062
4 集一切法品第二之三 110
5 無常品第三之一 161
6 無常品第三之餘 208
現證品第四 229
如來無常品第五 234
刹那品第六 237
7 變化品第七 260
斷食肉品第八 264
陀羅尼品第九 275
偈頌品第十之一 276
源流 281
解說 287
附錄 295
參考書目 301
《楞伽經》,七捲,十品,於闐(今新疆和闐一帶)僧人實叉難陀於唐久視元年(公元七〇〇年)譯齣,全稱《大乘入楞伽經》。
此《楞伽經》在中土凡四譯,現存三本,均收入《大正藏》第十六捲中。其一是劉宋元嘉二十年(公元四四三年)由印度僧人求那跋陀羅譯齣,全稱《楞伽阿跋多羅寶經》,四捲,四品,但品名均為《一切佛語心
品》,分之一、之二、之三、之四。此譯之特點是比較質直,“語順西音”,“文辭簡古”,以至於“句讀有不可讀”,遂使“髦彥英哲,措解無由,愚類庸夫,強推邪解”(詳見西門寺法藏撰《入楞伽心玄義》。大正三十九?頁四三〇),故未能得到弘傳。
其二是北魏宣武帝延昌年間由印度僧人菩提流支譯齣,全稱《入楞伽經》,十捲,共十八品。鑒於求那譯本之簡古晦澀,菩提流支在翻譯此本時力求暢達,故“加字混文”,“或緻有錯”,“遂使明明正理滯以方言”(同
上),如把“阿賴耶識”與“如來藏”截然分開,稱“如來藏識不在阿賴耶識中”等,就與原意多相背離。
現奉獻給讀者的這部《楞伽經》,是唐譯本,譯者署名是實叉難陀。實際上,西域僧人彌陀山、大福先寺僧人復禮等對此經之翻譯用力頗勤。據有關資料記載,實叉難陀剛譯齣此經之初稿後,未來得及再作審校對勘,就奉敕迴西域瞭,後由“尤善《楞伽》”之西域僧人彌陀山“奉敕共翻經沙門復禮、法藏等,再更勘譯”(同上)。由於此譯本幾經校勘,加之采用以梵本對照前兩個譯本的方法,因此,義理方麵較前二本更準確、完備,文字之錶述也更加通暢、流利,受到佛教界的一緻肯定和推
崇,或曰此譯本“文敷暢而義昭然,直使後來,力不勞而功必倍,當時稱為大備”(寶臣:《注大乘入楞伽經》捲一。大正三十九?頁四三三)。或曰“若論所譯文之難易,則唐之七捲,文易義顯,始末具備”(宗泐、如玘:《楞伽阿跋多羅寶經注解》捲一。大正三十九?頁三四三)。正因為這樣,本書選擇唐譯七捲之《大乘入楞伽經》為底本。
在具體版本上,本書采用金陵刻經處本。
此《大乘入楞伽經》,正如經名所顯示的,是一部大乘經典;“楞伽”二字,係梵音,意譯為“難入”。所謂
“難入”者,原指摩羅耶山陡削險絕,為常人所難到;楞伽城本無門戶,非神通者不可入。今以處錶法,譬喻此經乃是微妙第一瞭義之教,非大乘利根之人,不可得入。
此經以楞伽城城主羅婆那王請佛往楞伽城說法為引子,以大慧菩薩問法為契機,引齣如來之宣講佛法。所講佛法之大要者,無齣“五法”“三自性”“八識”“二無我”,而所有這些,又不外乎一心,能究此心,即能到達自證聖智所行境界,故宋譯之各品皆冠之以“一切佛語心”。
……
這本書的敘事節奏把握得極其精妙,它不是那種一味追求情節跌宕起伏的小說,而是更像一幅徐徐展開的曆史畫捲,帶著一種深沉的曆史感和哲學思辨的厚度。作者在構建人物群像時,沒有采取扁平化的處理,每一個角色,即便是篇幅不長的配角,都有其鮮明的性格弧光和內在的掙紮。我尤其欣賞作者對環境描寫的細膩筆觸,那種將特定時空背景融入敘事的能力,使得場景不僅僅是故事發生的背景闆,更是推動情節發展和烘托人物心境的重要元素。讀到某些關鍵轉摺點時,那種情緒的層層遞進,讓人仿佛身臨其境,為之動容。整本書讀下來,感覺像經曆瞭一場漫長而又充實的旅程,閤上書頁時,腦海中留下的不僅僅是故事的輪廓,更有對某些人生議題的重新審視。
評分坦白說,我最初是被這本書的某個核心觀點吸引纔開始閱讀的,但閱讀過程中的收獲遠遠超齣瞭我的預期。這本書的論證結構嚴謹得令人稱奇,作者似乎將復雜的概念層層剝離,用一種近乎數學推導般的邏輯鏈條將它們串聯起來。即便涉及到一些較為晦澀的理論體係,作者也總是能找到一個貼切的比喻或是生活化的例子來加以闡釋,極大地降低瞭理解的門檻。我發現自己經常需要停下來,反復咀悅某些段落,不是因為讀不懂,而是因為其觀點的深刻性需要時間來消化和內化。這本書就像一個耐心的導師,引導我探索知識的邊界,而非簡單地灌輸結論。這種啓發式的閱讀體驗,是如今很多暢銷書難以提供的深度。
評分這本書的裝幀設計簡直讓人眼前一亮,那種古樸又不失典雅的氣質,光是捧在手裏就能感受到一股沉靜的力量。我特彆喜歡扉頁上燙金的紋飾,細節處理得非常到位,讓人聯想到古代工匠的匠心獨運。內頁的紙張選擇也很有講究,米白色的紙張,觸感溫潤,長時間閱讀下來眼睛也不會感到疲勞。排版上,字體的選擇和行間距的把握都體現瞭編輯團隊的專業素養,讀起來非常流暢舒適,即便是一些拗口的句子,也能因為清晰的排版而更容易進入理解的狀態。初次翻閱時,我就被這種精緻的實體感所吸引,它不像那些快餐式的齣版物,而是真正有份量的作品,值得收藏。這本書的整體氛圍營造得非常好,從外到內都透露著一種對知識的尊重和對閱讀體驗的極緻追求,讓人忍不住想靜下心來,慢慢品味其中的每一個字句。
評分從文學性的角度來衡量,這本書的創新性是值得高度贊揚的。它似乎並不滿足於既有的敘事範式,而是大膽地進行瞭實驗性的嘗試,比如在時間綫的處理上就采用瞭非綫性的手法,這無疑增加瞭閱讀的挑戰性,但也帶來瞭極大的驚喜。每一次跳躍的時間點,都像是解開瞭一個新的謎題,迫使讀者必須主動參與到文本的構建過程中去。這種“互動性”閱讀,讓人感到自己不僅僅是一個被動的接受者,而更像是一個與作者共同完成作品的夥伴。這種對傳統文學邊界的拓展,讓我看到瞭新的可能性,也讓我對當代作傢的勇氣和遠見肅然起敬。這是一部需要二刷、三刷纔能完全領略其深意的作品,每一次重讀都會有新的發現。
評分這本書的語言風格簡直就是一股清流,充滿瞭古典的韻味,但又絲毫沒有老氣橫鞦的感覺,反而有一種曆經沉澱後的通透與灑脫。作者的遣詞造句十分考究,很多地方的措辭,那種微妙的語感和節奏感,讀起來有一種音樂般的流動性。我特彆喜歡他運用排比和對偶的地方,那些句子像精心打磨過的寶石,在光綫下摺射齣不同的光彩,讓人忍不住要大聲朗讀幾遍,去感受那份語言的力量。雖然內容本身可能偏嚮嚴肅題材,但優美的文字像是一層絲滑的保護膜,讓閱讀過程變得異常愉悅。我常常在想,能將如此深奧的議題,用如此雅緻的文字錶達齣來,本身就是一種瞭不起的藝術成就。
評分楞伽經,星雲大師總監修,中國佛學經典寶藏第66本,還有131本,慢慢看。
評分非常好正在學習
評分一本好的佛學圖書,值得一看……
評分白話注釋可以掃清一般閱讀障礙,後麵的源流、解說、附錄頗有知津筏的價值
評分楞伽經,星雲大師總監修,中國佛學經典寶藏第66本,還有131本,慢慢看。
評分楞伽經,星雲大師總監修,中國佛學經典寶藏第66本,還有131本,慢慢看。
評分還可以還可以
評分還可以還可以
評分好好好好好好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