叢書簡介:
“大傢精要”叢書以近300位對人類文明有卓越貢獻的大師為對象,濃縮其生平與思想精粹,涉及文學、史學、哲學、軍事學等領域,旨在“啓迪生活智慧,開悟人生哲學”。
叢書作者都是相關領域的研究專傢,以淺顯易懂的語言,清晰、簡練、嚴密地闡述“大傢”生平與思想,讓讀者能快速讀懂“大傢”。
內容簡介:
楊簡,南宋著名哲學傢,心學大師陸九淵高足,世稱“慈湖先生”。他繼承和發揚瞭心學,使心學的基本理念和義理趨於完整和成熟,成為陸九淵到王陽明的重要橋梁。本書講述瞭楊簡的教學實踐、社會活動、思想精義、學術貢獻等,期望讀者能從中讀齣儒學的精神、心學的精神、楊簡的精神,並進而內化到自己的靈魂之中。
李承貴,香港中文大學訪問學者,南京大學哲學係教授、博士研究生導師,中華孔子學會理事,江西省陸象山研究會理事。曾為江西省中青年學科帶頭人。齣版有《儒士視域中的佛教——宋代儒士佛教觀研究》《德性源流——中國傳統道德轉型研究》等,發錶論文一百六十餘篇,獲省部級社會科學優秀成果奬多項。
第1章 神奇的悟道之旅
一、心學沐浴求學路
二、八次大覺得真學
三、苦心著述繼絕學
第2章 講學布道不離心
一、教學以啓人心
二、教法行於日用
三、講學隻為傳道
四、教育彰顯人性
第3章 治政理念與成就
一、做官為民辦事
二、治政由心開始
三、政論關乎民生
第4章 以“一”解《周易》
一、乾坤為“一”
二、天地人三纔為“一”
三、天道人德為“一”
四、元亨利貞為“一”
第5章 以“心”說《論語》
一、“絕四論”
二、“忠恕而已”
三、“四十不惑”
四、“用力於仁”
第6章 彆樣詮釋與思想精義
一、放眼經書論褒貶
二、彆齣心裁是詮釋
三、綜閤創新齣精義
第7章 慈湖心學的傳承與流布
一、建造書院傳心學
二、慈湖心學與陽明心學
第8章 學術影響與現代價值
一、解釋經書之新氣象
二、一體諸德之新路徑
三、心性學說之新開展
四、端於生命的人文關懷
附錄
年譜
主要著作
參考書目
20世紀以來,後發展國傢大有重蹈甚至已蹈發達資本主義國傢足跡的趨勢。就當前的中國而言,盡管經濟主義對國傢經濟實力的增長、人民生活水平的改善起到瞭重大作用;但唯利是圖、權力崇拜、精神虧缺、道德淪喪現象極為嚴重,社會的倫理基礎搖搖欲墜,逐名、逐利、逐聲、逐色已使許多人成瞭“非人”。
如何讓人的欲望限製在閤理的範圍之內,而又不影響經濟的發展,光靠法製似乎仍解決不瞭問題。西方的法製極為健全,但它們仍然睏擾在經濟主義所滋生的各種社會病態中。因而從人性方麵尋找解決的辦法,便成瞭另一種嘗試。
楊簡認為,每個人先天具有“道心”,這個“道心”是人之為人根本規定,因此,每個人都應該有對善根的信念和行善的自覺。
因此,在通常的情境下,每個人都有義務將這個“道心”加以擴充、加以彰顯,不僅使自己的言行充滿善性,而且要“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使社會中的其他人受其影響,將自己的善性煥發齣光彩來。
而在特殊情境下,即在利、欲、聲、色誘惑下,能夠貞定“道心”在我,想到的不是感性的享受,名利的誘惑,而是德性的愉悅,從而將利、欲、聲、色拒之韆裏之外。
所以,每個人對“心本善”要有自信,不要放棄,不要懷疑,這樣就可以自然地具備所有的善,自然地絕棄所有的惡念,不需要思為,就能照徹萬物萬事,不會有任何遺漏。
楊簡不厭其煩地陳述“道心在我”,核心就在於提醒每個人對“道心”的覺悟,從而根據這種先天的“善”去處理人與社會、人與利益、人與自身之間的關係。
楊簡指齣,人與宇宙一體,如果汲汲於一己之私、一己之名,這就是將人與宇宙隔開。人應以宇宙之胸懷來觀一己之生命,牢牢將一己的價值確立在終極的根源上。
楊簡指齣,楊硃“拔一毛利天下不為”的小己觀念,不是把天地萬物萬化萬理當作自己看待,而是將自己的全體分裂成無數細小的肉塊和肌膚,這是拘梏於血氣而自私自小的錶現,是坐井觀天,不知道天地的浩瀚。
也就是說,自私自利之人,正是不知道自己的人性本質在哪裏,不知道人與群為“一”,不知道小己與宇宙為“一”,纔會在生活中、在職務上隻想到自己,隻想到自我的肉體,隻想到自我的欲望,隻想到自我的利益。
相反,如果人一旦覺悟瞭自己本有的善性,一旦覺悟瞭一己與宇宙為一體的道理,繼而從這個高度把握小我的生命,那麼,他就可以超越小我而成就大我,他就不會為名利所俘虜,從而能在名利麵前無動於衷,視如無視,聽如無聽。
正是因為有瞭這種“道心在我”的信念,楊簡纔能說齣“吾敢以赤子膏血自肥乎”這樣振聾發聵的話。讓我們感到極度失望的是,當今社會中的某些官員,整天樂此不疲地以“人爵”(公卿大夫)追求“天爵”(仁義忠信),完全沉迷於自戀、自私之中,自甘墮落,我們多麼希望他們能從楊簡這裏獲得一點對良知的覺悟啊!
我們閱讀楊簡,也想讀讀他的“緋聞”,也想讀讀他的“八卦”。然而,楊簡所展示給我們的,是疾惡如仇的凜然正氣,是謀公不私的崇高品質,是闡發聖學的不息精神,是體恤民生的深切情懷,這些,也許是比“緋聞”或“八卦”更需要我們去閱讀和感悟的東西……
……
這套“大傢精要”叢書,名字取得就很有分量,而且第一本就選擇瞭楊簡,真是讓人眼前一亮。我一直覺得,真正有價值的書,不在於篇幅的冗長,而在於其思想的精闢和提煉。這種“精要”的定位,恰恰抓住瞭現代人快節奏生活下對知識獲取的需求。我特彆期待楊簡的這本,想看看它能以怎樣的視角,將這位曆史人物的生平、思想,乃至他所處的那個時代,濃縮成一本便於理解和吸收的精華讀物。有時候,太過於龐雜的史料反而容易讓人望而卻步,或者被細節淹沒,而一本精要的書,應該能像是精心打磨的寶石,雖小卻光彩照人,直擊核心。它應該是那種翻開就能感受到作者功力的書,能夠梳理齣一條清晰的脈絡,讓讀者在有限的閱讀時間內,獲得最核心、最深刻的理解。我個人偏愛這種能夠引發思考,同時又不至於太過艱澀的書籍,而“大傢精要”的這個概念,似乎正中我的下懷。我非常好奇,這本關於楊簡的書,會如何展現他的“精要”之處,又將以何種方式,讓這位曆史人物的魅力穿越時空,再次鮮活起來。
評分讀完“大傢精要”叢書係列中關於楊簡的那一本,我最大的感受是,它真正做到瞭“少即是多”。原本以為“精要”意味著內容的刪減和簡化,沒想到它卻通過極為凝練的語言和極具穿透力的分析,將楊簡的生平、思想、以及他對當時政治格局的影響,展現得淋灕盡緻。書中的每一句話似乎都經過瞭字斟句酌,沒有絲毫的冗餘,卻又信息量巨大。作者仿佛是一位經驗豐富的導遊,帶領讀者快速穿梭於曆史的洪流中,精準地指齣那些關鍵的節點,解讀那些不為人知的深意。我尤其欣賞書中對於楊簡思想的梳理,它沒有陷入對某個具體事件的過度糾纏,而是深入剖析瞭他核心的政治理念和人生哲學,並將其置於當時的時代背景下進行審視。這使得我對楊簡的認識,不再僅僅停留在某個孤立的事件或傳聞,而是上升到瞭一個更宏觀、更具深度的層麵。這本書的優點在於,它能夠讓一個對楊簡瞭解不深的人,快速建立起一個清晰而完整的認知框架,同時也能夠讓對楊簡有所瞭解的讀者,發現新的視角和更深刻的洞見。
評分我對“大傢精要”這個係列一直抱有很高的期待,尤其是當看到楊簡的捲本齣現的時候,更是欣喜不已。這類定位的書籍,最考驗作者的功力,如何在有限的篇幅裏,精準地抓住一個曆史人物的核心精髓,並以引人入勝的方式呈現齣來,確實非一般作者能做到。這本關於楊簡的書,無疑做到瞭。它沒有故弄玄虛,也沒有堆砌辭藻,而是用一種非常樸實、卻又極具智慧的語言,勾勒齣瞭楊簡波瀾壯闊的一生。我喜歡書中那種抽絲剝繭的敘事方式,作者似乎總能在恰當的時機,點撥齣一些關鍵的信息,讓讀者豁然開朗。它讓我看到瞭一個不同於我以往認知中的楊簡,一個更立體、更具人性光輝的英雄形象。這本書的魅力在於,它能夠點燃讀者的閱讀熱情,讓他們在不知不覺中,深入到曆史的肌理之中。它就像一位沉默的引路人,默默地指引著我,去探索一個更加廣闊的曆史世界。
評分“大傢精要”係列,從書名就透著一股不凡的氣場,而關於楊簡的這一本,更是讓我眼前一亮。它就像一位技藝精湛的廚師,用最少的調料,烹飪齣瞭最鮮美的佳肴。書中對楊簡的評價,並沒有落入俗套,而是通過對史料的深入挖掘和獨到解讀,呈現瞭一個更加真實、更加復雜的人物形象。我尤其欣賞作者在分析楊簡的政治策略時,所展現齣的那種敏銳的洞察力和嚴謹的邏輯。他能夠將那些看似零散的史實,巧妙地串聯起來,揭示齣隱藏在事件背後的深層原因和影響。閱讀這本書,就像是在觀看一部精心剪輯的紀錄片,每一幀畫麵都飽含深意,每一個旁白都直擊要害。它沒有過多的華麗辭藻,但卻有著震撼人心的力量。我感覺,這本書的價值在於,它能夠幫助讀者跳齣傳統史書的框架,以一種更開放、更批判性的思維去審視曆史人物和曆史事件。它鼓勵讀者獨立思考,而不是被動接受既定的結論。
評分說實話,我拿到這本“大傢精要”叢書裏的楊簡捲時,心裏是有點忐忑的。畢竟,“精要”這兩個字,在我看來,往往意味著犧牲掉很多有趣的細節和故事。我擔心它會寫得過於枯燥,變成一本冷冰冰的人物年錶。然而,事實證明我的擔憂是多餘的。這本關於楊簡的書,雖然篇幅不長,但卻充滿瞭生命力。它沒有迴避曆史的復雜性,也沒有刻意去美化人物,而是用一種非常坦誠和客觀的態度,展現瞭楊簡的功過是非。我特彆喜歡書中對楊簡與同時代其他重要人物的互動和關係的描繪,這種對比和映襯,讓楊簡的形象更加立體和鮮活。作者的筆觸非常細膩,善於捕捉人物心理活動和細微的情感變化,使得即使是那些發生在遙遠時代的事件,讀起來也仿佛觸手可及。更難得的是,這本書在敘述曆史的同時,還融入瞭作者對曆史的深刻反思,這種“以古鑒今”的視角,讓我受益匪淺。它不僅僅是一本人物傳記,更是一堂生動而深刻的曆史課。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