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与青少年、中年人比较,老年脊柱在解剖学、生理学方面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老年脊柱损伤与疾病在病因学、病理学上有什么特点?伤、病的临床表现、自然病程与转归有什么不同?怎样的治疗原则、方法与技术更适用于老年脊柱呢?
本书就上述问题阐述了当今的认知,介绍了比较合理的治疗原则、方法与技术,指出了老年脊柱疾患的研究与临床方面存在的未知。
内页插图
目录
第1篇 老年脊柱介绍
第1章 脊柱胚胎学
第2章 正常脊柱和老年脊柱的应用解剖
第3章 老年脊柱的病理改变
第4章 脊柱退变的自然发展史
第5章 老年脊柱病史和查体
第6章 营养、体重、锻炼对老年脊柱的影响
第7章 老年脊柱疾病心理学及治疗方案
第2篇 老年脊柱的基础研究
第8章 衰老脊柱的生物力学
第9章 应用临床CT扫描进行无创脊柱力学分析
第10章 老年脊柱运动学:过去的知识和近来发展的综述
第11章 脊柱早期老化的原因
第12章 骨质疏松症和老年脊柱:诊断和治疗
第13章 老年脊柱的骨性关节炎和炎症性关节炎
第14章 无滑脱的腰椎管狭窄
第15章 合并滑脱的腰椎管狭窄
第16章 老年脊柱影像学
第3篇 老年脊柱疾患的保守治疗
第17章 老年脊柱和基础康复
第18章 脊柱水疗
第19章 注射疗法在老年脊柱疾患治疗中的作用
第20章 老年脊柱相关性疼痛的针灸治疗
第21章 太极、气功和其他补充替代疗法对老年脊柱和慢性疼痛的治疗
第22章 口服止痛药治疗成人慢性腰痛
第23章 瑜伽与老年脊柱
第4篇 老年颈椎疾患的手术治疗
第24章 颈椎管狭窄:神经根病变
第25章 颈椎管狭窄症:脊髓病变
第26章 颈椎后凸畸形
第27章 颈椎管狭窄的外科治疗方式:老年人的中央管综合征和其他脊髓损伤
第28章 枕颈部和上颈椎骨折
第29章 老年人下颈椎与上胸椎骨折
第30章 颈椎感染
第31章 颈椎类风湿关节炎
第32章 颈椎肿瘤
第33章 颈椎微创手术在老年患者治疗中的作用
第5篇 骨质疏松的手术治疗
第34章 椎体后凸成形术
第35章 椎体成形术
第36章 椎体支架
第37章 结构性骨成形术:应用0sseoFix器械治疗椎体压缩骨折
第38章 Kiva系统治疗骨质疏松椎体压缩骨折
第39章 可引导骨水泥流向的球囊扩张系统治疗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
第40章 射频椎体后凸成形术:一种微创治疗椎体压缩骨折的新方法
第41章 结构性椎体后凸成形术:StaXx FX系统
第42章 经皮Crosstrees椎体强化
第43章 骨质疏松压缩骨折的生物治疗:OptiMesh
第44章 Vessel-X
第6篇 老年胸椎疾患的手术治疗
第45章 胸椎骨折的治疗
第46章 胸椎肿瘤
第47章 胸椎感染
第48章 胸椎管狭窄
第49章 立体定位放射手术治疗脊柱肿瘤
第7篇 老年腰椎疾患的手术治疗
第50章 脊柱融合术的作用和老年脊柱:无畸形的狭窄
第51章 脊柱融合术的作用和老年脊柱:合并畸形的椎管狭窄
第52章 案例研究老年脊柱畸形矫正的作用
第53章 老年脊柱侧凸患者的病情评估及并发症的防治
第54章 活动性椎管狭窄和下腰痛的微创治疗:棘突间稳定器
第55章 腰椎间盘置换术:适应证与禁忌证
第56章 动态稳定的作用和老年脊柱
第57章 老年脊柱的椎弓根螺钉固定
第58章 生物材料在老年脊柱中的作用
第59章 腰椎管狭窄减压的微创手术技术
第60章 脊柱侧凸的微创治疗
第61章 极外侧椎体问融合术
第62章 老年脊柱的骨盆固定
第63章 椎间盘内的生物产品:有症状的椎间盘退行性疾病可能的微创治疗?
第8篇 老年脊柱的未来
第64章 脊柱内镜技术在老年脊柱疼痛治疗中的应用
第65章 内镜下脊神经后支切断术治疗慢性非间盘源性下腰痛
第66章 脊柱医疗保健的经济学
第67章 微/纳米技术和老年脊柱学
第68章 导向腰椎椎间融合
第69章 激光及臭氧减压术
第70章 脊柱内固定的生物化学:短期和长期考量
前言/序言
无论对医生还是患者,脊柱疾病的治疗都充满了挑战和需求。这些挑战和需求在老年患者中更加突出。骨质疏松、糖尿病、心血管病和脑血管病、营养不良以及其他并存疾病经常会导致脊柱疾病,治疗进程中不得不产生一个妥协折中的治疗方案。
将非手术/保守治疗方法例如理疗或水疗、针灸、注射、催眠和瑜伽等方法用于老年脊柱疾病早期治疗,尤其是合并多种内科并存疾病老年脊柱疾病患者的早期治疗,是进行手术治疗的必要的前提。
如果非手术治疗不能充分治愈患者症状,手术干预是必要的。针对不同的老年脊柱疾病例如椎管狭窄、滑脱、侧弯和颈椎病、骨质疏松骨折、脊柱肿瘤等情况,在治疗计划、手术方式、固定方法的选择等方面均需要制订精准的方案。作者在每个章节均详细阐述了在老年脊柱疾病手术治疗过程中相关病理、手术技术、疗效和并发症。
本书介绍了最新的理念和方法以帮助临床骨科医师解决老年脊柱疾病的复杂问题。另外,本书还精辟阐述了有关老年脊柱疾病的脊柱解剖学、脊柱胚胎学、脊柱生物力学、脊柱移植物的生物化学和放射影像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同时也介绍了目前常用的射频、纳米材料、内镜及臭氧等技术。新的侧方入路手术即XLIF及OLIFF也作了详细介绍。另外,关于老龄人口脊柱疾病治疗的卫生经济学最新研究结果在本书中也有介绍。
老年脊柱疾病的挑战与希望:精准微创,重塑脊梁 随着全球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速,老年脊柱疾病已成为影响中老年人群生活质量、增加医疗负担的严峻挑战。从腰椎间盘突出、腰椎管狭窄,到脊柱侧弯、骨质疏松性骨折,这些病症不仅带来持续的疼痛和功能障碍,更可能导致行走困难、大小便失禁,甚至危及生命。长期以来,传统开放手术因其创伤大、恢复慢、并发症风险高等弊端,让许多患者望而却步。然而,医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特别是微创技术和创新疗法的涌现,为老年脊柱疾病的治疗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曙光。 本书《老年脊柱疾病微创治疗及最新技术》(The Comprehensive Treatment of the Aging Spine: Minimally Invasive and Advanced Techniques)正是站在这一时代前沿,汇集了国内外在老年脊柱疾病微创治疗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临床实践经验与前沿技术。它并非一本枯燥的理论教科书,而是一份详尽的临床指南,旨在为临床医生提供切实可行的诊疗策略,为患者及其家属解读复杂的医学概念,最终实现精准、高效、安全的治疗目标,让每一位深受脊柱病痛困扰的老年人,都有机会重获健康与尊严。 老年脊柱疾病的复杂性与个体化治疗的必要性 老年脊柱疾病的病因复杂,往往是多种因素叠加的结果。退行性变是其最主要的病理基础,随着年龄增长,椎间盘水分丢失、纤维环撕裂,小关节退化、增生,韧带肥厚,椎体骨质疏松等一系列变化累积,极易引发脊柱的结构不稳定和神经压迫。此外,肥胖、缺乏运动、职业暴露、既往损伤以及遗传因素等,都可能加速退行性变的进程,并与其他老年常见病,如心血管疾病、糖尿病、呼吸系统疾病等相互影响,使得老年患者的治疗更具挑战性。 因此,针对老年患者的脊柱疾病,绝非“一刀切”的治疗模式能够奏效。每一位患者的病情都存在独特性,需要根据其年龄、全身状况、合并症、疼痛程度、神经功能受损情况以及个人意愿,进行全面的评估,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这正是本书强调的“综合治疗”理念的核心所在。它不仅关注疾病本身,更关注患者的整体健康状况,力求在最大程度改善脊柱功能的同时,最大限度地降低治疗风险。 微创技术的革新:小创伤,大福音 微创手术,顾名思义,是指通过尽可能小的切口、更精细的器械和更先进的成像技术,完成传统手术所能达到的治疗效果。在脊柱外科领域,微创技术的应用已经取得了革命性的突破,尤其是在老年患者群体中,其优势更为显著: 减小创伤,降低并发症: 微创手术的切口通常只有数毫米至数厘米,对肌肉、韧带的损伤大大减少,显著降低了术中出血量、术后感染、切口裂开等并发症的发生率。这对于老年人来说尤为重要,因为他们往往体质相对较弱,抵抗力较低,微创手术能够更好地保护其身体机能,加速恢复。 缩短恢复周期,提高生活质量: 创伤的减小直接带来了恢复时间的缩短。术后患者通常能够更快地实现早期下床活动,减少卧床时间,从而降低深静脉血栓、坠积性肺炎等并发症的风险。更快的恢复意味着患者能够更早地回归日常生活,重新参与社交活动,极大地提高了生活质量。 精准定位,提高疗效: 结合术中导航、显微镜、内窥镜等技术,微创手术能够实现对病灶部位的精准定位和处理,最大程度地保留脊柱的正常结构和功能,从而提高手术的疗效。例如,在进行椎间孔镜下椎间盘突出摘除术时,医生可以清晰地看到突出的椎间盘组织,并将其精准地取出,避免损伤神经根。 美观效果: 微创手术的小切口几乎不留疤痕,对于注重身体形象的患者,尤其是一些女性患者,具有更佳的美容效果。 本书系统地介绍了各类先进的微创技术在老年脊柱疾病治疗中的应用,包括但不限于: 椎间孔镜技术 (PELD, UBE): 适用于治疗腰椎间盘突出、椎管狭窄等,通过小切口将内窥镜置入椎间孔或椎体后方,在直视下切除突出的椎间盘,效果显著,恢复迅速。 经皮内镜椎体后路减压术: 结合内窥镜技术,实现对椎管狭窄的精准减压,避免了开放手术的广泛肌肉剥离。 微创脊柱融合术: 利用特殊的器械和内固定技术,在微创切口下完成脊柱的固定和融合,减少了传统开放融合术的创伤。 骨水泥注射术 (PKP, PVP): 针对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通过穿刺技术将骨水泥注入骨折椎体,稳定椎体,缓解疼痛,恢复椎体高度。 经皮椎弓根螺钉固定技术: 利用导向器和螺钉,在皮肤上建立通道,将椎弓根螺钉植入,实现脊柱的稳定,手术创伤小,恢复快。 最新技术展望:创新不止,治愈可期 除了成熟的微创技术,《老年脊柱疾病微创治疗及最新技术》更着眼于未来的发展趋势,深入探讨了当前脊柱外科领域的前沿技术和新兴疗法,为推动老年脊柱疾病的治疗水平再上新台阶提供理论和实践指导: 机器人辅助脊柱手术: 机器人系统以其高精度、稳定性以及术中导航能力,为复杂的脊柱手术提供了前所未有的精准度和安全性。在老年患者的手术中,机器人能够帮助医生更精准地进行椎弓根螺钉植入,减少对神经和血管的损伤,同时缩短手术时间。 3D打印技术在脊柱手术中的应用: 3D打印技术可以根据患者的个体解剖结构,定制个性化的手术导板、植入物,甚至人工椎体,为复杂畸形、肿瘤切除等手术提供更精准的支持,提高手术成功率。 生物力学与组织工程: 随着对脊柱退行性变机制的深入理解,生物力学研究为设计更优化的手术方案和植入物提供了理论依据。同时,组织工程技术在椎间盘修复、骨再生等方面的研究也初露端倪,预示着未来非手术治疗的新可能。 导航技术与人工智能: 术中导航系统能够实时显示手术器械的位置,与术前影像精确匹配,大大提高了手术的精准度和安全性。人工智能在影像分析、术前规划、术后评估等方面也展现出巨大的潜力,有望辅助医生做出更优化的决策。 新型微创材料与器械: 不断涌现的新型可吸收材料、生物活性敷料以及更精细化的微创手术器械,都在不断降低手术的创伤,加速组织愈合,提高手术的安全性。 疼痛管理与康复: 现代疼痛管理技术,包括神经阻滞、射频消融以及多模式镇痛方案,能够有效控制术后疼痛,提高患者的舒适度。先进的康复训练方案,结合物理治疗、运动疗法以及心理疏导,能够帮助患者最大程度地恢复功能,重返社会。 本书的价值与读者受益 《老年脊柱疾病微创治疗及最新技术》汇集了来自世界各地顶尖脊柱外科专家的智慧结晶,其内容涵盖了从基础理论到临床实践的方方面面,力求做到: 全面系统: 详尽阐述各类老年脊柱疾病的病因、病理、诊断和治疗原则,特别是微创技术的适应症、禁忌症、手术技巧、术后管理等。 权威可靠: 由领域内资深专家撰写,内容基于最新的循证医学证据和丰富的临床经验,具有极高的学术价值和临床指导意义。 图文并茂: 大量精美的解剖图、手术示意图、影像学图片以及真实的临床病例,直观生动地展示手术过程和治疗效果,便于理解和学习。 面向未来: 充分展示了脊柱外科领域的前沿技术和发展趋势,为临床医生提供了持续学习和提升的动力。 对于临床医生而言,本书是提升专业技能、掌握最新诊疗技术、优化患者治疗方案的必备参考。通过学习本书,医生能够更精准地评估老年患者的病情,选择最适合的微创治疗方案,提高手术成功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最终改善老年患者的生活质量。 对于患者及其家属而言,本书提供了关于老年脊柱疾病及其微创治疗的权威、通俗易懂的解读。了解疾病的本质、治疗的优势和风险,有助于患者更积极地配合治疗,与医生进行有效沟通,做出明智的医疗决策。 总之,《老年脊柱疾病微创治疗及最新技术》不仅是一本书,更是一座连接患者与健康、连接现状与未来的桥梁。它代表了医学界对老年人健康福祉的关怀,也展现了科技进步为人类带来的福音。通过不断探索和应用先进的微创技术,我们有信心为每一位老年患者重塑健康脊梁,让他们以更挺拔的身姿,享受更加充实、有尊严的晚年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