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点子到产品:产品经理的价值观与方法论》以产品经理的方法论与价值观为主线,讲述了产品经理在从点子到产品的过程中应该考虑的问题、思考问题的思路,以及如何解决问题的方法。第一部分主要讲述从粗略的点子到具体的方案,要经历的步骤。第二部分主要讲述如何落实方案,以及如何进行用户研究、需求分析和产品设计。第三部分主要讲述在落实方案的过程中要掌握的方法和管理技巧。最后一部分主要讲述产品经理在工作和成长过程中要考虑的一些问题。
刘飞
哈尔滨工业大学计算机硕士,点我达产品专家,前锤子科技产品经理、嘟嘟美甲联合创始人。在知乎累计有 280000 赞同,「产品经理」话题下的优秀回答者。虎嗅网、36kr、雷锋网、人人都是产品经理等媒体专栏作者。开有微信公众号「刘言飞语」。 经历了许多产品的兴衰起伏,擅长用通俗易懂的故事与大家分享经验心得。
我没见过刘飞,但是看过他写的一些产品文章,时有启发。感谢刘飞发来的本书样章,这是我第1次看到关于产品的书,人生成就解锁。在我学习做产品经理的年代,没有任何书或人可以学习,每一点经验都要靠自己领悟。所以,首先,不看书也能做好产品经理,不用太在意看过什么书或多少书;然后,时代不同了,现在已经有了很多优秀产品经理,他们输出了一些有价值的产品方法,也出现了几本产品书籍,初学者只要看完一两本,就能对做产品有个全貌理解,产品经理初学之路就会快上很多,刘飞的《从点子到产品》正是这样的一本书。
——俞军 滴滴产品负责人,前百度产品副总裁、首席产品架构师、产品委员会主席
在社会分工逐步去组织化之后,传统社会的基础也发生了改变。依靠大组织、大体制的人会慢慢没有竞争力,因此我们都应更关注自身的进化。进化过程中,产品设计就是不错的思维方式,我们都可以把自己视为产品。比如,如何分析这个社会对我们的需求?如何判断我们应该具备怎样的能力?如何验证我们真的创造了价值?刘飞的这本书就提供给了大家一些思路,值得参考。
——罗振宇 罗辑思维创始人
一直以来,刘飞都以他诚恳和毫无保留的分享在圈内闻名,在我眼中,这本书也是一样,刘飞把他做产品多年、从大公司到创业经历过的所有总结和思考都加以提炼总结后变成了这本《从点子到产品》,书中从需求分析到文档管理,从用户研究到版本管理等具体产品工作中的实操问题都提出了具体的工作方法和建议,这是尤其难得的。
互联网圈内讲"产品"的书,其实不少,但大多侧重谈感想思考和案例,其实真正能够既有完整方法体系,又能具有实践指导意义、兼顾落地执行,适合新人阅读的书并不多。在我看来,刘飞兄的这本书做到了这一点。
——黄有璨 三节课联合创始人 ,《运营之光》作者
未来的产品体验,会愈加侧重于实用性、功能性,弱化表现层面的感官、体验,但是恰恰是无形中的产品体验是难设计的,你要让用户感觉不到你的存在,但是却仍然感觉你的产品好用,这更加考验你的设计功底,这就像德国"隐性冠军"给我们的启示,只有具有"工匠精神"的企业才能基业长青;这又像"奥卡姆剃刀定律",如非必要,勿增实体,大隐隐于形。
过去的5~10年,是产品经理野蛮生长的时代,没人教没人带,未来5~10年,产品会越来越标准化、模块化,如果你不能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快速学习,然后再突破创新,很有可能你就会一直挣扎在底层,而《从点子到产品》是一个好肩膀。
——elya 洋葱淘CEO,TopDesign创始人
中国互联网的竞争,已经从早期跑马圈地的流量竞争,慢慢回归到商业本质的竞争。商业的核心是产品,增长的前提是产品与市场需求相契合(Product/Market Fit)。如何规划符合用户需要的产品,既是产品经理的基本功,又是绝大多数初出茅庐的新人难以逾越的第1道门槛。活跃于知乎的刘飞对产品的洞见,使之输出了许多精彩纷呈的观点。而这本书的诞生
也是作者多年心得的凝练,值得推荐。
——范冰 圣骑网络创始人、《增长黑客》作者
在学会成功之前,你必须学会什么是失败。这本书深入洞察了导致产品失败的原因,以及利用系统化知识告诉你如此操作一个成功的产品。推荐每一个做产品的以及创业的人深度阅读!
——李靖 知名营销专家,公众号"李叫兽"创始人
第一部分 产品价值和用户痛点
第1章 点子与方案
产品模型:设计合理性
商业模式:盈利合理性
环境:拓展合理性
团队:实施合理性
成长建议Ⅰ
要点反思
第2章 找到产品核心价值
"解决问题"是产品价值所在
"用完即走"并不是不要黏性
确保产品真正解决问题
用超预期的方式解决
成长建议Ⅱ
要点反思
第3章 MVP与痛点
设计MVP
MVP方法
实现MVP
找到痛点
MVP不是不做产品模型的借口
成长建议Ⅲ
要点反思
第二部分 需求分析和功能设计
第4章 深挖需求
基于场景深挖需求
从人性本质深挖需求
成长建议Ⅳ
要点反思
第5章 用户研究
问卷调查
用户访谈
可用性测试
数据分析
用户研究的结论
成长建议Ⅴ
要点反思
第6章 用户体验
可见原则
场景贴切原则
可控原则
一致性
防错、防呆原则
协助用户记忆原则
简约易读原则
容错原则
帮助和提示
灵活高效原则
恢复现场原则
关于文案
成长建议Ⅵ
要点反思
第三部分 产品管理
第7章 文档管理
产品经理要不要懂技术?
好的文档到底是什么样的?
文档逻辑
成长建议Ⅶ
要点反思
第8章 需求管理
获取需求阶段
讨论和设计阶段
待开发阶段
开发阶段
复盘阶段
成长建议Ⅷ
要点反思
第9章 工作流中的管理
协作管理
流程管理
个人管理
成长建议Ⅸ
要点反思
第四部分 技巧和方法
第10章 处理问题
发现问题
分析问题
解决问题
成长建议Ⅹ
要点反思
第11章 沟通
理解
表达
沟通的心态
成长建议Ⅺ
要点反思
第12章 成长
好项目+好导师
博采众长
素养
审美
善意
有趣
招聘
成长建议Ⅻ
要点反思
第13章 兴趣和热情
产品的责任心
产生兴趣
产品经理的自驱动
成长建议XIII
要点反思
后记
推荐书目
????第 1 章
点子与方案
Talk is cheap. Show me the code.
——Linus Torvalds
在知乎上,有一个提问是:“我有一个 App 创意,如何将其实现?”关注的人非常多,因为大家平时都会有很多想法,也想把这些想法付诸实践,看能否做出一款可用的互联网产品。事实上,所有的产品不仅仅是一个点子就能支撑的,还要考察具体实现的逻辑是否清晰、方案是否可行。
在产品尚未成型、什么都没有时,作为产品经理要有建立在对市场和用户的理解上的雏形方案。在相对成熟的公司,也要清楚公司的产品是怎样从简单的点子和想法,借由基本的产品框架和定义成长为了当前的状态。这里提到的雏形方案,或者产品的框架和定义,可以称之为产品模型和商业模式。
产品模型涵盖的内容不仅是基本的用户需求,还包括整个项目的产品逻辑。这个逻辑试图证明的是:无论从用户角度,还是产品设计者角度,整个项目要满足需求这件事是可以运作起来的。例如考察大家在就医时需不需要挂号,这是很基本的用户需求。而考察我们在满足大家挂号需求方面,具体该建立怎样的模式,要跟医院合作吗?这些挂号跟线下挂号关系如何处理?用户在模式中如何受益?医生在模式中如何受益?整体的逻辑框架是否合理?这些都是产品模型要讨论的问题。
有人可能会产生疑问:不是说产品要检验过后才知道是否可行吗?这句话也没错,但跟我们探讨的产品模型并不冲突。产品模型是整个产品的根基,探讨的是需求实现的逻辑,并没有脱离需求的范畴。如果纸上谈兵似地讨论产品模型都发现走不通,那就说明需求层面的所有问题也就没有解决好。在不同的阶段,我们用不同的方式去做可行性的检验,这时的检验就像物理学中经常采用的“思想实验”。
总的来说,在产品从 0 到 1 的过程中,最先要确定的就是关乎需求的逻辑是否在产品上、商业上行得通。
产品模型:设计合理性
对产品模型来说,首先要确定一件事:用户到底为什么要用你的产品?
这里涉及两方面的问题:用户是不是有需求?你能不能满足用户的需求?让人失望的是,我听到的绝大多数“绝妙创意”的情况是,很多朋友告诉我他们的产品计划之后往往过度预期,认为自己的创意已经能够完全满足用户的需求,觉得大事将成。我则完全没有理解——你说的道理似乎没错,但用户为什么要买账啊?
案例 1
有个朋友曾经跟我聊他的主意,那是在一个创业咖啡馆里,人声鼎沸,来往路人都是互联网创业者或者投资人。他兴奋到脸色发亮、腮帮泛红,激动地跟我说:“我做的这个项目,是可以改变音乐培训的产品。”
我有点疑惑,便请他详述。他告诉我,现在的音乐培训还是停留在很传统的方式上,学校和求学者信息不对称,上课的很多流程信息化也做得不好,售后也没有保障,而且对这些老师、学生的社交也没有专属的平台。所以他要做一个大而全的平台,这个平台上老师、学生各得其所,乐在其中,一个 App 解决掉所有的问题。
他的想法甚至已经落实到原型上了。他希望首页是学校的信息和活动,各种学校在这里做宣传,学生也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学校。第二个页面是课程页面,学生可以签到,教材可以做成电子的放到里面,提高效率,实现无纸化流程。第三个页面是演唱会和各种周边的音乐活动,有趣也有料。第四个页面可以做电商,大家在这里交易乐器。如图 1-1 所示。
他讲了很久他的方案,看得出他是很用心在想的。但可惜的是他说的这些问题存在、需求也可能是有的,但在产品逻辑上却一塌糊涂。于是我问:“那这样的话,你的学校需求点是在哪里呢?我作为音乐培训机构,为什么要入驻你这里,而不是 58 同城或者大众点评呢?”
他说了很多,比如这里是垂直领域的平台,可以做得更专业;我可以帮助他们实现在线打卡、无纸化教学,等等。我说:“你这个细想就很难成立。作为学校,需要的是更大的曝光率,而不会在乎你这边是不是垂直的。另外一点,学校对信息化的需求有多高呢?学校现在很需要无纸化教学吗?对于很多老师来说,是不是反而会降低效率?”
?
读完《从点子到产品:产品经理的价值观与方法论》,我最大的感受是,这本书让我对“产品”的理解不再局限于“功能”。作者深入浅出地阐述了产品经理的核心价值观,其中“解决问题”的使命感让我印象深刻。很多时候,我们可能会陷入对技术细节的纠缠,而忽略了产品存在的根本原因。这本书提醒我,产品经理的首要任务是识别并解决用户的真实痛点,而不是为了创新而创新。此外,书中关于“商业模式”和“盈利能力”的分析,也让我意识到,产品经理不仅要关注用户体验,更要为企业的生存和发展负责。这需要我们具备更宏观的视野,去理解产品的市场定位、竞争格局以及盈利路径。这本书的语言风格非常朴实,没有过多的术语堆砌,却能深刻地触及问题的本质。它让我明白,优秀的产品经理需要具备“商业头脑”和“用户同理心”的结合,这是一种很难得的能力。这本书也强调了“持续学习”的重要性,鼓励产品经理不断拥抱变化,学习新的技术和方法论,保持自己的竞争力。读完之后,我感觉自己对产品经理这个职业有了更清晰的认知,也更加充满了热情。
评分我不得不说,《从点子到产品:产品经理的价值观与方法论》这本书,确实给我的产品经理之路注入了新的活力。我之前一直觉得,做产品经理就是不停地写需求文档、跟进开发、测试上线,然后重复这个流程。但是,这本书让我看到了产品经理更深层次的意义。作者花了很大篇幅去探讨“用户至上”的理念,这听起来很老套,但这本书通过大量详实的案例,将这个理念具象化了。让我明白了,所谓的用户至上,并非一句空话,而是需要我们深入到用户的生活场景中去,去感受他们的喜怒哀乐,去捕捉那些被他们自己都忽略的细微需求。这本书在“产品愿景”的塑造上,也给了我很多启发。很多时候,我们只是在实现功能,却忘了产品最初想要解决什么问题,想要带给用户什么样的价值。这本书强调了清晰的产品愿景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将这个愿景传递给团队,让大家朝着同一个方向努力。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常常停下来思考,对照自己的工作,发现了很多可以改进的地方。这本书没有提供“银弹”,而是提供了一套思维框架,让我们能够自己去探索和解决问题,这种赋能感是我最看重的。
评分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视角来审视产品开发的全过程。《从点子到产品:产品经理的价值观与方法论》不仅仅是关于“怎么做”,更是关于“为什么这么做”的哲学思考。作者强调了产品经理的“使命感”和“主人翁意识”,这让我深思。很多时候,我们习惯于按部就班地执行上级交代的任务,却很少去思考这个任务的背后意义,以及它对用户和业务的真正价值。这本书则鼓励我们跳出舒适区,主动去定义问题,去寻找解决方案,成为产品成功的驱动者。书中关于“敏捷思维”和“迭代优化”的部分,也让我对“失败”有了更健康的认知。作者指出,每一次迭代都是一次学习的机会,即使失败,也能从中汲取宝贵的经验,为下一次成功奠定基础。这对于那些害怕犯错、追求完美主义的产品经理来说,无疑是一种解脱。更让我惊喜的是,本书对“沟通协作”的重视。产品经理的工作离不开与团队成员、利益相关者之间的有效沟通。作者分享了许多实用的沟通技巧和策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不同角色的需求,化解潜在的冲突,最终达成共识,高效推进项目。这本书的深度和广度都超出了我的预期,它不仅能帮助我提升工作技能,更能重塑我的职业认知。
评分这本书的独特之处在于,它并没有直接教你如何写一份完美的PRD,而是引导你去思考“为什么”要做这个产品,以及“为了谁”去做这个产品。《从点子到产品:产品经理的价值观与方法论》这本书,在我看来,更像是一次关于“产品灵魂”的探索。作者对于“用户价值”的阐释,让我耳目一新。他并不是简单地罗列用户需求,而是深入分析了不同用户群体的内在驱动力,以及产品如何能够真正满足他们深层次的需求。这让我明白,一个成功的产品,是能够与用户建立情感连接的。书中关于“MVP”(最小可行产品)的讲解,也非常到位。作者强调了MVP的精髓在于“最小”和“可行”,它不是一个半成品,而是能够验证核心假设,并快速获得用户反馈的关键步骤。这对于那些追求完美、害怕发布不完善产品的团队来说,是一种很好的解药。更重要的是,这本书让我看到了产品经理在团队中的“领导者”角色。产品经理需要能够激发团队的创造力,凝聚大家的共识,带领团队克服困难,最终将产品推向市场。这本书的阅读体验非常流畅,它就像一个循循善诱的导师,引导读者一步步去思考,去领悟。我从中获得的不仅仅是知识,更是一种思维方式的转变。
评分这本书真的让我耳目一新!作为一个刚踏入产品经理领域的新人,我常常感到迷茫,不知道如何将脑海中零散的“点子”转化为真正能够打动用户的“产品”。《从点子到产品》这本书就像是一盏指路明灯,它并没有直接给出“标准答案”,而是深入剖析了产品经理的核心价值观,让我明白,做一个优秀的产品经理,不仅仅是掌握各种工具和流程,更重要的是拥有深刻的用户洞察、解决问题的热情以及持续学习的韧性。书中关于“同理心”的部分尤其让我印象深刻,作者通过生动的案例,展示了如何真正站在用户的角度去思考,去理解他们的痛点和需求。这让我意识到,很多时候我们以为的“好点子”,可能只是我们自己的臆想,只有真正触及用户内心深处的痒点,才能做出有价值的产品。此外,关于“价值创造”的阐述,也让我对产品经理的职责有了更深的认识。产品经理不仅仅是功能的堆砌者,更是价值的连接者,需要思考如何通过产品为用户、为公司创造多维度的价值。这种宏观的视角,让我不再局限于眼前的具体任务,而是开始思考产品在整个生态系统中的定位和影响。这本书的叙述方式也很吸引人,不像传统的教材那样枯燥乏味,而是更像一位经验丰富的前辈在娓娓道来,让我能够沉浸其中,受益匪浅。
评分朋友推荐买的!!!李飞是知乎产品大神啊。
评分这真的很不错 不想多啊说什么了 谢谢各位的捧场!!什么鬼啊
评分大概看了一下,干货很多,值得阅读
评分感觉不错,价格也很公道,值的购买!
评分书很好很实用。
评分相信京東,速度與質量
评分很有作用,推荐
评分产品经理看的书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啊 好好读书好好生活的啊
评分书还是不错的,学到了很多新领域的知识,值得推荐给大家!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