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特色
内容简介
丛书简介:
“大家精要”丛书以近300位对人类文明有卓越贡献的大师为对象,浓缩其生平与思想精粹,涉及文学、史学、哲学、军事学等领域,旨在“启迪生活智慧,开悟人生哲学”。
丛书作者都是相关领域的研究专家,以浅显易懂的语言,清晰、简练、严密地阐述“大家”生平与思想,让读者能快速读懂“大家”。
内容简介:
不虚与委蛇的郭嵩焘,成为政治角逐场的落败者。官场三起,又三落于人事构陷,身为晚清首任驻外公使,竟因副使罗织罪状的密奏本而被提前召回。《郭嵩焘》介绍了郭嵩焘三起三落的人生经历、参与筹建湘军的功绩,分析评述了其洋务思想、外交实践及其意义、历史地位等。
作者简介
州长治,1936年生,山东宁津人。1964年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毕业后入外交学院调研班,1967年毕业后入外交部,1990年任世界知识出版社副总编辑、副社长。编审。1997年退休。现为中和化德传媒有限公司董事、总编辑。有多种著作和译著出版。
目录
引子
第1章 生平
一、科举之途
二、结交朋友
三、立志高远
四、崭露头角
五、三起三落
六、风雨残年
第2章 郭嵩焘与湘军
一、说服曾国藩出山
二、创意组建湘军水师
三、为湘军筹饷
四、为湘军谋购设备及枪械
五、宣传湘军,维护湘军
第3章 郭嵩焘与洋务运动
一、初涉洋务
二、在京城宣扬洋务思想
三、筹办洋务
四、晚年赋闲继续涉足洋务
第4章 作为首任驻外公使的外交实践及其意义
一、出使的缘由
二、赴任
三、开馆
四、履命
五、调回
六、出使的意义
第5章 郭嵩焘思想的历史地位
一、郭嵩焘思想综述
二、郭嵩焘思想的启蒙意义
三、郭嵩焘思想对洋务派的超越及其意义
第6章 对郭嵩焘历史地位的评述
一、逝世时各方的评论
二、民主革命时期的评论
三、新中国成立后三十年间的评论
四、改革开放时期的评论
附录
年谱
主要著作
参考书目
精彩书摘
郭嵩焘进京供职翰林院是咸丰七年(1857)十二月十八日。半年多之后,他接到了应试南书房的通知。
在这之前,郭嵩焘已经通过陈孚恩与肃顺相识,并很快受到了肃顺的宠爱,成为“肃府六子”中的一个。
当时,南书房的最高领导是翁心存,职务上称“南书房师傅”。由他出面保举郭嵩焘入南书房。所谓保举,就是“提名”,能不能进入南书房,还要经过种种考试。
郭嵩焘并没有考好。试题是“拟唐王勃《九成宫东台山池赋》”,作五言八韵。郭嵩焘的古文底子很是深厚,诗文辞赋,许多篇他能够倒背如流。但碰巧王勃的《九成宫东台山池赋》他背不下来。这样,要求照《九成宫东台山池赋》作赋,他自然砸锅。
考后,能不能进入南书房,得有皇上“钦定”。郭嵩焘虽没有被录取,但还是见到了咸丰帝。这表明,肃顺、陈孚恩等人的良苦用心。
咸丰帝知道郭嵩焘在湘军和太平军作战中所起的重要作用,决定再见他一次。咸丰八年十二月初三,也就是第一次召见四个月之后,咸丰帝第二次召见了郭嵩焘。
咸丰帝见郭嵩焘后说:“文章小技,能与不能,无足轻重。”随后,君臣二人的谈话进入实质。咸丰帝问郭嵩焘:“汝看天下大局,宜如何办理?”这样的问题,现成的答案就装在郭嵩焘的脑子里。他回答说:“天下大局,督抚与将帅并重。已失之城池,责将帅收复;未失之土地,责督抚保全,大局始有转机。”咸丰帝又问:“究竟从何处下手?”郭嵩焘答道:“据臣愚见,仍当以讲求吏治为本。”
咸丰帝没有明白郭嵩焘的话的全部意思,时局究竟如何的问题一直让他放不下,所以回过头来,又提起旧的话题。而且令郭嵩焘想不到的是,咸丰帝对于第二次见面的他,竟然问了一句让他感到心惊肉跳的话:“汝看天下大局,尚有转机否?”
这句话换一种说法就是:“你看咱们大清江山还有没有救?”
这可是一个天大的问题。
郭嵩焘是一个思想敏锐的人,他不可能体味不到问话的分量,也不可能认识不到皇上向他提出这样的问题的极不寻常。
实际上,当时的形势让咸丰帝不得不提这样的问题。两年前的夏天,太平军已控制了上自武汉下至镇江的长江一线,拥有江西、安徽之大部和湖北、江苏之一部。那年七月,太平天国发生“天京事变”。内讧迭起,大大消耗了自己的力量,清廷抓住机会,调动各个战场的力量向太平军发动猛攻,太平军连连失利。但似乎天不绝“天国”,太平军渐渐缓过劲来,尤其是洪秀全起用年轻的将领李秀成和陈玉成,太平军的颓势很快得到扭转。就在召见郭嵩焘的当年六月,李秀成和陈玉成约集太平军各地守将在安徽枞阳会合商讨军务,会上,“各誓一心,订约会战”,制订了下一步作战方案。七月,陈玉成率部再克庐州,随后挥师东进。八月与李秀成部在滁州乌衣镇会师,大败德兴阿所率之江北大营军和胜保的骑兵,又在江浦境内击溃江南大营的援军。接着,两师合军直下浦口,攻破江北大营。两师乘胜连克江浦、六合、天长、扬州。清军江北大营经此打击,一蹶不振,被迫撤销。九月,太平军主力与湘军战于安庆。接着,湘军大败于三河镇。三河之战,对湘军打击极大,使元气尽伤,四年纠合之精锐,覆于一旦。
这是召见郭嵩焘前夕与太平军作战的形势。太平军是不是不可战胜?大清国是不是气数已尽?这都是咸丰的心病。
还有更严重的问题,就是如何对付洋人。当时,第二次鸦片战争正在进行之中,英法军队已经打到京城的大门口,事态究竟向什么方向发展,咸丰帝心中无数。与洋人较量,咸丰帝的父亲道光皇帝吃了大亏。咸丰帝不会不记得,由于与夷人签订了屈辱条约,割地赔款,父亲临终前曾有遗旨,不要把自己的名字列入太庙。现在,洋人气势更盛,自己会不会步父亲的后尘?这不容咸丰帝不犯嘀咕。
郭嵩焘并不像咸丰帝那样悲观。他认为有湘军在,太平军就成不了气候。至于对付洋人的问题,他觉得,如果照他的主意去办,也没有什么了不起。就是在这样的心态下,郭嵩焘应对了咸丰帝的问话。
郭嵩焘不愧为文章里手,他没有直接回答问题,而是先把问题拉开去,说:“皇上,天也。皇上之心,即天心所见端。”并说:“皇上诚能遇事认真,挽回天意,天心亦即随皇上为转移。”咸丰帝遂问:“如何便能转移?”
郭嵩焘又回到“认真”上,道:“不过‘认真’两字。认真得一分,便有一分效验。”随后,郭嵩焘把问题与湘军挂上了钩,说:“湖南、北所以较优,亦由抚臣骆秉章、胡林翼事事认真,吏治、军务两事,都有几分结实可靠。一省督抚办事能认真,便也能转移一省大局。”
讲了这些,咸丰帝还觉得郭嵩焘“尚有不能形之笔墨”的话要讲,要他畅所欲言。郭嵩焘确实有更多的话要讲。
年轻时,他和他的朋友们就对现实不满。他和刘蓉、曾国藩多次指点时弊,意气风发。他们常谈的是“吏治不廉、贿赂公行、民业日荒,奸民日众”。认为这种状况不作改变,国将不国。到京城之后,郭嵩焘的不满情绪有增无减。当时,在南方,与太平军的作战异常紧张。在北方,英法联军正向大沽、天津开来。而北京的官绅却对此无动于衷,依然醉生梦死。官府、名馆,灯红酒绿,所谓“前方吃紧,后方紧吃”。与此相对,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百物翔贵,米薪蔬菜,以及日用必需之物”,“皆增价十倍”,民不聊生。问题是,这些现象就摆在皇帝面前,为什么皇帝浑然不知呢?
郭嵩焘认为这主要是上下相隔。他决定抓住这个机会,向咸丰帝讲一讲这个问题。他对咸丰帝说:“天下之患,在上下否隔。”他进而说:“今日总当以通下情为第一义。王大臣去百姓太远,事事隔绝,于民情军情委屈不能尽知,如何处分得恰当?事事要考求一个实际,方有把握,故以通下情为急。”随后,他又谈到选拔人才的问题,说即如人才,岂是能一见即定他为将才、为名臣,亦多是朝廷立定一个主意鞭策之。人人晓得朝廷志向,自然跟着这一路来,久之积成风气,便觉气象光昌。故总需是朝廷立个榜样才好。
这次应对很是成功,咸丰帝让郭嵩焘进入了南书房。
召见之后,郭嵩焘感到言犹未尽,随即赶写了一奏折递了上去。奏折中,郭嵩焘大胆指出了造成清廷官场不求实际、欺上瞒下恶劣风气的根本原因:权力过于集中。
对郭嵩焘的建议,咸丰帝没有理睬。此后,郭嵩焘被派往大沽,与僧格林沁一起筹办海防。
(选自第一章《生平》中的第五节《三起三落》)
……
“大家精要”丛书:郭嵩焘 电子书 下载 mobi epub pdf t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