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两年学术界和实务界关于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研究的全新成果。
本书拟从战略思路、战略任务、战略措施三个方面,汇集2015年和2016年度知识产权强国主题的优秀研究成果,为全面落实《国务院关于新形势下加快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的若干意见》提供理论支撑指导实践,进一步统一思想认识、开拓工作局面、细化任务措施,凝心聚智、群策群力,切实将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的设计图转化为施工图。
本书由国家知识产权局知识产权发展研究中心和国家知识产权局保护协调司组织编写,申长雨主编。国家知识产权局知识产权发展研究中心是国家知识产权局的直属机构,属于经费自理的事业单位,成立于2001年5月。中心主要从事知识产权战略、知识产权相关法律和政策及实务研究与运作。国家知识产权局保护协调司承担组织协调全国保护知识产权的有关工作;承担知识产权执法协作机制的相关工作,承办行政执法有关工作;承担实施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的有关工作。申长雨现为国家知识产权局局长、党组书记。
目录
第一篇战略思路篇
知识产权强国战略制定工作思路研究
经济新常态下的知识产权改革发展新思路
知识产权在创新驱动发展中的角色与功能研究
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的创新经济学研究
知识产权外交基本问题研究
第二篇战略任务篇
知识产权强国建设重大工程和重大政策研究
知识产权强国建设战略任务研究之一
知识产权强国建设战略任务研究之二
知识产权强国指标体系构建
“十三五”知识产权国际合作发展思路研究
第三篇战略措施篇
知识产权综合管理改革与治理体系现代化
知识产权领域体制机制改革研究之一
知识产权领域体制机制改革研究之二
论知识产权大保护工作格局的构建
中国特色专利行政执法保护制度完善研究
在现代产权制度下构建中国专利运营体系的若干思考
世界一流专利审查机构建设基本问题研究
文化领域知识产权工作政策与重点问题研究
知识产权国际规则变革的应对
序言
一个顺应时代发展的决策,总能引发热烈的反响;一个呼应社会期待的部署,总能凝聚蓬勃的力量。知识产权强国建设,就是这样一个鲜明的写照。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着眼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施和深入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作出了加快建设知识产权强国的战略部署,这一目标一经确立,便得到了全社会的积极响应,各项工作迅速展开。
党中央、国务院审视全局,对知识产权强国建设作出了重要的顶层设计。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会议,审议通过知识产权综合管理改革试点总体方案;国务院印发新形势下加快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的若干意见、“十三五”国家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规划、深入实施知识产权战略行动计划等重要文件,将国家知识产权战略实施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升格为国务院部际联席会议。同时,将“加快建设知识产权强国”相继写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国家“十三五”规划纲要、政府工作报告等重要文件,所有这些都为知识产权强国建设作出了科学谋划,描绘了宏伟蓝图。
在一系列重大政策的指引下,各个方面积极行动,加快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管理、国际合作等各项工作齐头并进,扎实开展。启动实施知识产权综合管理改革试点,实行严格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积极构建知识产权大保护工作格局,成立知识产权法院,实施专利质量提升工程,设立“中国品牌日”,成立知识产权法院,深化知识产权权益分配改革,建设知识产权运营平台体系,举办“一带一路”知识产权高级别会议,积极开展知识产权文化建设,等等,加快推动着我们国家由知识产权大国向知识产权强国的转变。
各个地方对建设知识产权强国高度赞同,全力支持,纷纷立足自身实际,按照“点线面结合、局省市联动、国内外统筹”的工作思路,启动实施知识产权强省、强市、强企建设,以点带面支撑知识产权强国建设,初步构建起了分层分类、协调发展、整体推进的知识产权强国建设工作格局。
加快建设知识产权强国,既是国家战略,也是时代课题。近年来,理论界和实务界聚焦知识产权强国建设这一生动实践,积极开展相关研究,及时把实践经验上升为理论总结,并通过理论的创新主动为实践提供有力指导。此次出版的《迈向知识产权强国之路(第2辑)》,正是近两年学术界和实务界关于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研究的最新成果,从中既能够感受到我国推进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的新进展、新成就,也能够感受到我们认识的深化、理论的创新和经验的总结,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这本成果的集结出版也得到了中国科学院学部咨询评议项目“加快建设知识产权强国 支撑创新驱动发展”的大力支持,在此特向中国科学院学部工作局表示衷心的感谢。
知识产权强国建设虽然已经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总体来讲目前仍处于起步阶段,还有许多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需要继续深入研究和探索,真诚希望社会各界一如既往地关心、支持和参与知识产权强国建设,让我们的知识产权强国梦早日变成实现,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更加有力的支撑。
2017年5月
读完(此处应为“期待读完”)这本书的导读部分,我立刻感受到一种强烈的时代紧迫感。知识产权已经不再是单纯的法律问题,而是关乎国家安全、经济命脉和国际话语权的核心议题。这本书显然是从这个高度出发的,它不会满足于仅仅探讨如何更好地保护发明创造,而是会深入到如何利用知识产权体系去塑造产业结构、引导科技创新方向。我特别感兴趣的是关于“全球化背景下”的实施策略。在当前复杂的国际贸易环境下,如何运用和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知识产权话语体系,以及如何在多边和双边谈判中有效维护国家的知识产权权益,这绝对是实施层面的重中之重。我期待看到书中对这些地缘政治与知识产权交叉点的独到见解,这远超出了传统知识产权教科书的范畴,更像是一份关于未来十年国家核心战略布局的深度解读报告。
评分这本书的厚度和装帧透露出一种严肃的学术气息,这让我对内容质量有了初步的信心。我通常对这类研究性著作抱有很高的期望,特别是对于“强国”这个宏大叙事下的具体“问题研究”,我倾向于寻找那些敢于直面矛盾、不回避深层次体制障碍的论述。例如,在知识产权人才培养和激励方面,我们经常听到“缺高端人才”的呼声,但我更想知道,在现有的教育体系和薪酬结构下,具体有哪些“实施障碍”阻碍了顶尖人才的聚集和保留?这本书能否揭示出一些我们以往未曾注意到的结构性问题,而不是仅仅停留在呼吁增加投入的层面?我希望作者能够以一种批判性的眼光,审视我们在知识产权转化和价值实现链条中存在的堵点。只有正视问题,才能真正实现战略目标,那种不加粉饰的分析,往往才最有价值。
评分这本书的装帧设计,那种深灰与亮银的搭配,给人一种冷静而前瞻的感觉,仿佛是站在历史的节点上审视未来。我阅读这类书籍时,习惯性地会寻找那些能够提供“系统性解决方案”的论述。知识产权强国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到立法、司法、行政管理、市场应用以及国际合作等多个维度,任何一个环节的松动都可能导致整体战略的失败。我期待这本书能够清晰地勾勒出这五大支柱是如何相互支撑、相互制约的,尤其是在“实施”环节,不同部门之间的协调与权责划分,往往是执行力的关键。如果书中能提供一个清晰的、可操作的“实施路线图”,详细说明从战略目标分解到具体指标达成的路径,那这本书的实用价值就非常高了。它应该能够帮助我理解,在宏观政策的指引下,我们具体应该在哪里发力,才能真正推动知识产权事业迈向新的高度。
评分说实话,我是在一个偶然的机会下接触到这个领域的,当时正在为我的一个创业项目寻找知识产权保护的有效路径,市面上很多资料要么过于学术化,读起来晦涩难懂,要么就是非常浅显的入门科普,缺乏深度。我需要的是能够连接宏观战略与微观实践的桥梁。这本书的副标题——“知识产权强国建设实施问题研究”,听起来就带着一股子解决实际问题的劲头。我特别关注那些关于“实施”的探讨,因为很多时候,最好的政策也可能因为执行环节的僵化或理解偏差而大打折扣。我希望能从中找到一些关于优化审查流程、加强侵权救济效率,乃至如何构建更具激励性的知识产权分配机制的探讨。如果书中能够穿插一些近几年新出台的法律法规如何影响市场主体的操作细节,那对我来说就太有价值了。那种感觉就像是,你拿到了高层级的作战地图,现在需要知道每个班次具体应该怎么走才能避免触雷。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设计简洁有力,那种深沉的蓝色调给人一种专业而严谨的感觉,一下子就抓住了我的眼球。我一直对国家层面的战略规划非常感兴趣,尤其是涉及到像知识产权这样的核心竞争力领域。这本书的标题直指“强国之路”和“实施问题研究”,这表明它绝不是泛泛而谈的理论堆砌,而是深入到了实操层面,探讨如何将宏伟蓝图转化为具体行动的痛点与对策。我预感内容会非常扎实,或许会涉及大量的案例分析和政策解读,对于理解当前中国在知识产权布局上的战略意图,以及在国际竞争中可能遇到的具体执行挑战,会有极大的启发。我尤其期待看到它对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中,知识产权如何作为驱动力的具体阐述,比如如何平衡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在创新成果转化上的差异,这往往是政策落地时最容易出现偏差的地方。从这本书的命名来看,它瞄准的听众群体应该包括政策制定者、法律实务工作者以及致力于前沿技术研发的企业高管,希望它能提供一些富有洞察力的视角,帮助我们更好地把握时代脉搏。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