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特色
        内容简介
   道氏理论是道琼斯公司创始人之一查尔斯·道和《华尔街日报》资深编辑威廉·皮特·汉密尔顿市场智慧的结晶。罗伯特·雷亚作为道氏理论的研究者和推广者,他将二位大师的思想与文章加以梳理,在努力实践道氏理论的同时,结合其在股市的操作解读了道氏理论。本书将道氏理论化繁为简,将其中的核心观点一一摘出,使三大假设、三大公理、五个定理清晰化。尽管查尔斯·道始终强调其理论并不用于预测股市,但经过演化的理论仍对实践操作有所帮助,其中精髓更是被誉为“股市技术分析的鼻祖”。
当然,股市技术分析一直在演化,如果读者不能完全赞同罗伯特·雷亚的解读,本书下篇还提供了原载于《华尔街日报》和《巴伦周刊》中有关道琼斯平均价格指数的分析文章。
《道氏理论(专业解读版)》是初入股市、希望了解股市运作基本规律的读者的必读书,也是道氏理论爱好者的必藏之作。     
作者简介
   罗伯特·雷亚(Robert Rhea), 美国20世纪初期著名的股票市场技术分析及交易专家,被盛誉为伟大的道氏理论集大成者,解读道氏指数和股票成交量的应用大师。雷亚为人谦逊,受人尊敬,在生命的最后十年,雷亚身受疾病袭扰。长期卧床,可依旧坚持股票交易。直到1939年辞世。
雷亚将道氏理论应用于长线投资与短线操作之中,曾成功指出了美国1929-1932年股市大崩盘后的底部,为后人所叹服。在他真正掌握道氏理论之后,并未完全用于自己操作,而是将自己的理解和认识写下来,与大众分享,如今《道氏理论》成为了经典投资指南。     
内页插图
          目录
   上篇  道氏理论
第1 章一个理论的演变/ 2
道氏理论的基础原理十分简单, 完全来自于实践经验。
第2 章汉密尔顿先生解读的道氏理论/ 10
查尔斯·道和汉密尔顿给出了一张能预测股市“ 天气”阴晴变化的晴雨表, 这张晴雨表便被称为道氏理论。股票交易者正确阅读股市晴雨表的能力就像船长们要时刻关注航行晴雨表一样至关重要。
第3 章人为操纵/ 18
平均价格指数的日间波动很有可能受人为操控, 次级运动也会受到相对有限的影响, 但是市场的主要运动趋势是绝对不会被人为影响的。
第4 章平均价格指数反映一切/ 21
道琼斯工业和铁路平均价格指数的日收盘价格波动反映了那些涉足金融事务的人们关于希望、失望与知识的综合判断。正因为如此, 未来事件的影响(不可抗力因素除外) 总是能通过预期的运动被正确地反映出来。例如, 通过平均价格指数可以快速评估出火灾、地震等灾害所带来的损失。
第5 章道氏理论并非真理/ 28
道氏理论不是可以击败市场的不败体系。投资者若想成功地将道氏理论运用到投资中需要严肃认真地钻研, 并且毫偏见地总结收集来的证据, 绝不能让主观愿望超越理性思考。
第6 章道氏理论的三种运动/ 36
平均价格指数包括三种运动, 这三种运动或许会存在于同一时间。首先, 最为重要的就是主要趋势运动: 股市整体向上或向下的运动, 也就是众所周知的牛市或熊市, 其持续时间或达数年之久。其次, 最具欺骗性的是次级运动: 牛市中的重要回调, 或是熊市中的反弹行情, 这些反应通常会持续三周至数月的时间。第三, 也是最不重要的运动———平均价格指数的日间波动。
第7 章主要运动/ 38
主要运动是股市整体的基本趋势, 也就是众所周知的牛市或者熊市,其持续时间从少于一年到数年不等。正确判断主要运动的方向, 是成功操作的关键因素。目前, 人们还没有找到可以预测主要运动持续时间长短的方法。
第8 章熊市/ 40
熊市是伴随着重要反弹且长期整体向下的运动, 这种运动直到股票价格彻底消化了那些最糟糕的情况才会结束。熊市由三个主要阶段构成:第一阶段, 代表人们在价格飞涨时购入股票后希望的破灭; 第二阶段,反映了人们由于经济萧条和收入减少而开始抛售股票; 第三阶段, 是那些坚持将自己的部分资产变现的人们, 漠视股票的实际价值而低价抛售掉那些优质证券。
第9 章牛市/ 47
牛市是指整体向上的运动, 期间伴随着次级回调反应。牛市的持续时间往往在两年以上。在此期间, 由于商业条件改善和投资活动增加,使得投资购买股票的需求量不断增加。基于此原因, 股票价格也会直线攀升。牛市通常有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 人们对未来的经济发展恢复信心; 第二阶段, 股票价格对已知的企业收入改善情况所产生的反应; 第三阶段, 投机猖獗、通货膨胀显著的时期———这是一段股票靠人们的希望与期盼飞涨的阶段。
第10 章次级运动/ 54
为了便于讨论次级运动, 我们把牛市中的重大下跌及熊市中的重大上涨定义为次级运动, 其持续时间通常是三周到数月不等。次级运动的价格一般会回调到前一个主要运动终止后价格变化的33% ~ 66%。这些反应常常让人们误以为是主要趋势发生了变化, 原因显而易见, 牛市第一阶段的价格运动, 与被证实的熊市中的次级反应总是有巧合的相似性;相反, 熊市中, 顶峰后的回调与牛市的次级反应也十分相似。
第11 章日间波动/ 68
仅根据一天的平均价格指数运动来进行推论, 几乎都会得出误导性的结论。只有在市场形成了“ 线态窄幅盘整”时, 推论才会存在一些价值。不管怎样, 大家都应该记录并研究平均价格指数的每日走势, 因为一系列的日间运动走势图最终通常都会发展为具有预测价值又易于识别的形态。
第12 章两种平均价格指数必须相互确认/ 71
投资者始终要将铁路与工业股票平均价指数的运动一并考虑, 只有在一种平均价格指数被另一种确认后, 才可以得出可靠的结论。基于一种平均指数波动得出的结论, 如果没有被另一种平均指数确认过, 那么这样的结论肯定会对投资者产生误导。
第13 章判断趋势/ 79
连续的价格回升超过前期的高点, 伴随接下来的下跌能在前期低点上结束, 这就是牛市的信号; 反之, 如果价格的回升没能超越前期的高点, 并且随后下跌的低点比先前的低点更低, 那么这就是熊市。这样的推论十分有助于评估次级运动, 也是预测市场主要运动恢复、继续或变化的重中之重。为了便于讨论, 价格的恢复或下跌被定义为: 一个或多个交易日导致任意一种平均价格指数超过3% 的净逆转。这类运动, 只有在两种平均价格指数互相确认下, 才有权威。不过, 这一确认不必非要在同一天发生。
第14 章线态窄幅盘整/83
所谓的线态窄幅盘整, 是指一个价格运动超过两三周, 甚至更长的时间。在此期间, 两种平均价格指数的价格波动大约在5% 的范围内。这样的运动代表市场不是正在吸筹, 就是正在派发。如果两种平均价格指数在线态窄幅盘整的限度上同时上涨, 则表明市场处于吸筹阶段, 并且预示着价格会变得更高; 相反, 如果在线态窄幅盘整的限度下同时下跌,价格则必定会继续下跌。如果一种平均价格指数还没得到另一种的确认就妄下结论, 那么这一结论通常也是不正确的。
第15 章量价关系/ 90
一个处于超买状态的市场, 就会在上升中表现迟缓, 而在下跌中表现活跃; 相反, 当市场超卖时, 下跌的趋势就会变得迟缓, 而上升则表现为活跃。牛市通常在过度活跃的时期终止, 并且开始相对缓和的交易。
第16 章双重顶和双重底/ 98
双重顶和双重底对预测价格运动的价值并不大, 并且时常会使人迷惑。
第17 章论个股/ 101
美国大企业所有活跃且发行广泛的股票, 一般都会随平均价格指数上涨及下跌。但是, 股票种类多种多样, 任意一支个股反映出来的情况,都可能会与平均价格指数大相径庭。
第18 章论投机/ 103
投机既是一门艺术, 也是一门科学。
第19 章股市哲学/ 110
汉密尔顿有一个诀窍, 用多年对华尔街股市交易的观察所积累的市场智慧, 辅以简练的评论, 使技术分析变得十分有趣。
下篇  有关道氏理论的评述文章
第20 章原载于《华尔街日报》和《巴伦周刊》的专栏/ 118      
精彩书摘
     在接近低点的时候,成交量却在稳步上升。工业股票在6月4日反弹到134.73点,铁路股票也在随后的一天反弹到76.17点。然后,在6月6日,工业股票再次下跌到129.91点,铁路股票下跌到73.72点,随后工业股票和铁路股票又分别在6月13日反弹到137.03点和79.65点。到了6月19日,两种股票的价格依次是130.01点和74.71点。此时,市场发生了最后一次反弹,6月27日达到了高点,工业股票上涨到156.93点,铁路股票则上涨到88.31点。成交量显示交易在到达顶峰前经过了数天的减少。这次反应共持续了4周时间,以2月24日下跌为基准,工业股票和铁路股票分别反弹了45%和48%。   牛市中的次级运动有一个固有的特点,那就是回调到最低点的时候,一般会伴随着数字庞大的交易量。然后,市场会出现一两天的上涨,这时交易量保持放大或者稍有下跌。接下来又是下跌,但是并没有跌破前期的低点。如果成交量在这次下跌中减少,那么就可以假定次级运动已经完成,牛市趋势即将恢复。假如这次次级运动是在正常波动范围内进行,其回调范围应该是前期重大次级回调后主要运动范围的33%~66%。   关于次级运动的波动幅度分析将在本章后面的部分为大家说明。   这里应该特别强调一点,每位交易者在观察次级运动时,都务必要考虑交易量。成交量并不像其他特征那样具有统一性,但是当你尝试寻找在牛市中安全购入股票的时机,或者在熊市下跌时卖出股票的时机的时候,上述提到的考虑就变得十分有价值了。  ……      
前言/序言
       
				 
				
				
					好的,这是一份关于《股票投资百年经典译丛:道氏理论(专业解读版)》之外的,其他股票投资经典著作的详细图书简介,旨在涵盖该译丛中可能不包含的其他重要投资流派和经典理论。  ---  【精选投资经典系列】:洞悉市场脉络,构建稳健投资体系  在这个瞬息万变的金融市场中,历经时间沉淀的投资智慧,如同灯塔指引着航向。本系列丛书精选了全球投资领域内,那些被市场反复验证、影响了数代投资者的经典著作。它们涵盖了从基本面分析到技术图表解读,从价值投资哲学到量化策略构建的完整图景,旨在为所有致力于提升投资能力的读者,提供一个全面、深入且实用的知识框架。  本系列并非仅仅是对历史的简单回顾,而是对这些经典理论在当代市场环境下的应用与挑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与梳理。我们力求呈现的,是那些即使在算法交易和高频波动成为常态的今天,依然具有无可替代的指导意义的投资圣经。  以下是本系列中重点收录的几部核心著作的详细介绍:  ---   第一卷:《聪明的投资者》(The Intelligent Investor)—— 现代价值投资的奠基石  作者:本杰明·格雷厄姆(Benjamin Graham)  内容聚焦: 价值投资的圣经,系统阐述了“投资”与“投机”的根本区别。本书的核心在于教导读者如何建立一套理性的、防御性的投资方法论,以应对市场的情绪化波动。  深度解析:  1.  市场先生(Mr. Market)的比喻: 格雷厄姆首次将市场拟人化,解释了市场价格的非理性波动性,引导投资者利用市场先生的报价波动而非盲目跟随。 2.  内在价值与安全边际(Margin of Safety): 详细阐述了如何通过深入的公司分析,计算出资产的内在价值,并强调了在买入时必须预留足够的安全边际,以抵御分析错误和未来不确定性带来的风险。这是本书最宝贵的财富。 3.  防御型投资者与进取型投资者: 格雷厄姆为不同风险偏好和时间投入的投资者设计了两种不同的投资策略,强调即便是防御型投资者,也需要主动的纪律和定期的再平衡。 4.  股息政策与债券投资: 提供了关于股票股息支付、债券质量评估以及投资组合配置的实用指导,确保投资组合的稳健性。  本书的精髓在于其对投资心理的深刻洞察和对风险控制的极致要求,是每一个希望在股市中长期生存并获利的人士的必读书目。  ---   第二卷:《彼得·林奇的成功投资》(One Up On Wall Street)—— 洞察日常生活的选股智慧  作者:彼得·林奇(Peter Lynch)  内容聚焦: 将复杂的股票分析转化为普通人日常可操作的框架。林奇以其传奇的麦哲伦基金业绩为佐证,证明“普通人”通过细心观察和基本常识,完全可以跑赢华尔街的专业人士。  深度解析:  1.  “在你所了解的领域投资”(Invest in What You Know): 强调从日常消费经验、工作见闻中发现被市场低估的优秀公司,这是最直接的“信息优势”。 2.  六种股票分类法: 林奇将股票系统地划分为“慢速增长型”、“稳定增长型”、“快速增长型”、“周期型”、“僵尸型”和“高股息型”,并为每种类型制定了不同的估值和持有策略。这为投资者提供了一个快速筛选和分析的工具箱。 3.  增长率与PEG指标的实战运用: 相比于死板的市盈率(P/E),林奇推广了市盈率相对盈利增长比率(PEG),指导投资者如何在不同成长阶段的公司中寻找“被低估”的机会。 4.  “十二条常识性错误”: 揭示了投资者常犯的心理陷阱,如“追逐热点”、“只看图表”、“对好消息反应过度”等,强调保持独立思考的重要性。  本书以其生动和实用的案例,打破了专业投资的神秘感,极大地鼓舞了散户投资者的信心。  ---   第三卷:《股票作手回忆录》(Reminiscences of a Stock Operator)—— 市场心理与投机哲学的史诗  作者:埃德温·勒菲弗(Edwin Lefèvre)  内容聚焦: 基于传奇交易员杰西·利弗莫尔(Jesse Livermore)的真实经历,本书深入探讨了市场中的投机本质、心理博弈以及趋势交易的艺术。它揭示了市场中不变的人性弱点。  深度解析:  1.  “关键点”(Pivot Point)的捕捉: 利弗莫尔的交易哲学核心在于识别市场在形成趋势初期出现的关键买入或卖出点,强调顺应大趋势的重要性,而非试图预测市场顶部或底部。 2.  心理纪律的极端考验: 全书篇幅着重描绘了交易者在贪婪和恐惧的极端情绪下如何自我毁灭,以及如何通过严格的纪律(如:绝不抄底、绝不向下摊平亏损头寸)来保护资本。 3.  “市场不是为了让你致富,而是让你相信它能让你致富”: 这句警示语深刻地揭示了市场对散户的诱惑机制。本书详述了市场操纵的原理,以及普通投资者应如何识别并避开这些陷阱。 4.  “只有一种战争,那就是多头与空头之间的战争”: 强调了市场博弈的二元性,以及在顺应市场情绪流动而非对抗市场情绪流动的重要性。  本书是理解市场行为学、风险情绪控制的经典之作,它关注的焦点是如何交易,而非买什么。  ---   第四卷:《技术分析的原理》(Technical Analysis of Stock Trends)—— 现代技术分析的开山之作  作者:罗伯特·道(Robert D. Wyckoff)与理查德·唐奇(Richard D. Wyckoff)的理论集合体  内容聚焦: 这是对市场形态、成交量分析以及价格行为研究的系统性归纳。它提供了一套严谨的框架,用于通过图表分析来推断市场主力资金的意图。  深度解析:  1.  三大基本定律: 价格的波动包容一切信息(“价格反映一切”);价格沿着阻力最小的方向移动(“趋势是朋友”);市场是成本与人心的互动(“量在价先”)。 2.  市场周期分析(Wyckoff Method): 详细分解了积累(Accumulation)、上涨(Mark-up)、派发(Distribution)和下跌(Mark-down)这四个阶段,指导交易者识别当前处于哪个阶段。 3.  成交量与价格形态的结合: 深入探讨了各种图表形态(如头肩顶、箱型整理)与同期成交量的匹配关系,以此判断突破的有效性和陷阱的可能性。 4.  供需关系的图表化解读: 强调技术分析的本质是分析买方力量(需求)与卖方力量(供给)的动态平衡,帮助读者从图表中“看到”主力资金的进出。  本卷是所有希望掌握图表分析工具、理解市场结构性运作的投资者的必备指南。  ---  总结:  本系列丛书旨在提供一个多维度、全景式的投资知识矩阵。从格雷厄姆的防御哲学,到彼得·林奇的实战技巧,再到利弗莫尔对人性的揭示,以及技术分析对市场行为的量化描述,它们共同构建了一个超越单一理论的、富有弹性和生命力的投资决策系统。阅读本系列,您将不再满足于单一的选股标准,而是能够根据不同的市场环境,灵活运用多种经典的智慧结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