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推薦
基本知識點和重點難點、習題、參考答案、上機實驗練習指導,其中基本知識點和重點難點有利於對全書內容的宏觀把握,多種類型的習題有利於從不同角度理解各知識點,上機實驗練習指導有利於提高實踐動手能力。本書內容覆蓋全國及浙江省計算機一級考試的考試大綱規定的內容。
本書可作為高等院校本、專科各專業學生學習計算機基礎知識的輔助用書,也可供各類計算機培訓班和個人學習使用。
內容簡介
本書是與教材《計算機基礎(第四版)》配套的題解與上機實驗。其主要內容包括《計算機基礎(第四版)》各章內容(信息與計算機基礎知識、Windows操作係統、Word文字處理軟件、Excel錶格處理軟件、PowerPoint演示文稿軟件、計算機網絡基礎知識、Access數據庫管理軟件、微機的組裝與維護)的基本知識點和重點難點、習題、參考答案、上機實驗練習指導,其中基本知識點和重點難點有利於對全書內容的宏觀把握,多種類型的習題有利於從不同角度理解各知識點,上機實驗練習指導有利於提高實踐動手能力。本書內容覆蓋全國及浙江省計算機一級考試的考試大綱規定的內容。
本書可作為高等院校本、專科各專業學生學習計算機基礎知識的輔助用書,也可供各類計算機培訓班和個人學習使用。
內頁插圖
目錄
第1章 信息與計算機基礎知識 1
1.1 基本知識點 1
1.2 重點與難點 4
1.3 習題 4
1.3.1 單項選擇題 4
1.3.2 判斷正誤題 8
1.3.3 填空題 10
1.3.4 簡答題 12
1.4 習題參考答案 12
1.4.1 單項選擇題答案 12
1.4.2 判斷正誤題答案 13
1.4.3 填空題答案 13
1.4.4 簡答題答案 13
1.5 上機實驗練習 14
1.5.1 實驗一 熟悉計算機的硬件
組成 14
1.5.2 實驗二 鍵盤的指法練習 14
第2章 操作係統 18
2.1 基本知識點 18
2.2 重點與難點 20
2.3 習題 21
2.3.1 單項選擇題 21
2.3.2 判斷正誤題 29
2.3.3 填空題 30
2.3.4 簡答題 31
2.4 習題參考答案 32
2.4.1 單項選擇題答案 32
2.4.2 判斷正誤題答案 32
2.4.3 填空題答案 32
2.4.4 簡答題答案 32
2.5 上機實驗練習 33
2.5.1 實驗一 Windows 7基本
操作 33
2.5.2 實驗二 Windows 7資源管理器
的使用 34
2.5.3 實驗三 Windows 7的控製麵闆
及環境設置 34
2.5.4 實驗四 Windows 7各種附件的
使用 35
2.5.5 實驗五 Windows 7新特性
操作 35
第3章 Word 2010文字處理軟件 36
3.1 基本知識點 36
3.2 重點與難點 40
3.3 習題 41
3.3.1 單項選擇題 41
3.3.2 雙項選擇題 48
3.3.3 填空題 49
3.3.4 判斷正誤題 51
3.3.5 簡答題 51
3.4 習題參考答案 52
3.4.1 單項選擇題答案 52
3.4.2 雙項選擇題答案 52
3.4.3 填空題答案 52
3.4.4 判斷正誤題答案 53
3.4.5 簡答題答案 53
3.5 上機實驗練習 53
3.5.1 實驗一 Word文檔的基本
編輯操作 53
3.5.2 實驗二 Word文檔格式化的
操作 54
3.5.3 實驗三 Word錶格操作 56
3.5.4 實驗四 Word圖文混排與頁麵
排版 59
第4章 Excel 2010錶格處理軟件 61
4.1 基本知識點 61
4.2 重點與難點 65
4.3 習題 65
4.3.1 單項選擇題 65
4.3.2 雙項選擇題 69
4.3.3 判斷正誤題 70
4.3.4 填空題 70
4.3.5 簡答題 71
4.4 習題參考答案 72
4.4.1 單項選擇題答案 72
4.4.2 雙項選擇題答案 72
4.4.3 判斷正誤題答案 72
4.4.4 填空題答案 72
4.4.5 簡答題答案 73
4.5 上機實驗練習 73
4.5.1 實驗一 Excel 2010的基本
操作 73
4.5.2 實驗二 Excel 2010工作
錶格式設置 76
4.5.3 實驗三 Excel 2010公式及常用
函數的使用 77
4.5.4 實驗四 Excel 2010圖錶的使用
及窗口的管理 79
4.5.5 實驗五 Excel 2010的數據管理
操作及打印 79
第5章 PowerPoint 2010演示文稿
軟件 82
5.1 基本知識點 82
5.2 重點與難點 84
5.3 習題 84
5.3.1 單項選擇題 84
5.3.2 判斷正誤題 86
5.3.3 填空題 87
5.3.4 簡答題 88
5.4 習題參考答案 88
5.4.1 單項選擇題答案 88
5.4.2 判斷正誤題答案 88
5.4.3 填空題答案 88
5.4.4 簡答題答案 89
5.5 上機實驗練習 89
5.5.1 實驗一 演示文稿的建立 89
5.5.2 實驗二 修飾與模闆的使用 90
5.5.3 實驗三 多媒體製作技術 93
5.5.4 實驗四 超級鏈接技術 94
5.5.5 實驗五 播放技術 97
第6章 計算機網絡基礎知識 100
6.1 基本知識點 100
6.2 重點與難點 103
6.3 習題 104
6.3.1 單項選擇題 104
6.3.2 多項選擇題 107
6.3.3 填空題 108
6.3.4 簡答題 108
6.4 習題參考答案 108
6.4.1 單項選擇題答案 108
6.4.2 多項選擇題答案 109
6.4.3 填空題答案 109
6.4.4 簡答題答案 109
6.5 上機實驗練習 109
6.5.1 實驗一 Internet的接入 109
6.5.2 實驗二 Internet Explorer 10的
使用及常見設置 115
6.5.3 實驗三 電子郵件的發送與
接收 118
6.5.4 實驗四 搜索引擎的使用 126
6.5.5 實驗五 文件的下載 127
6.5.6 實驗六 Dreamweaver中文本
及圖像操作 130
第7章 數據庫基礎與Access 2010 134
7.1 基本知識點 134
7.2 重點與難點 137
7.3 習題 137
7.3.1 單項選擇題 137
7.3.2 多項選擇題 140
7.3.3 判斷正誤題 141
7.3.4 填空題 141
7.3.5 簡答題 142
7.4 習題參考答案 143
7.4.1 單項選擇題答案 143
7.4.2 多項選擇題答案 143
7.4.3 判斷正誤題答案 143
7.4.4 填空題答案 143
7.4.5 簡答題答案 143
7.5 上機實驗練習 144
7.5.1 實驗一 創建數據庫 144
7.5.2 實驗二 創建數據錶 144
7.5.3 實驗三 數據錶中數據的
操作 145
7.5.4 實驗四 建立錶間的關聯
關係 146
7.5.5 實驗五 創建查詢 147
第8章 微機的組裝與維護 148
8.1 基本知識點 148
8.2 重點與難點 151
8.3 習題 151
8.3.1 填空題 151
8.3.2 判斷正誤題 152
8.3.3 簡答題 153
8.4 習題參考答案 154
8.4.1 填空題答案 154
8.4.2 判斷正誤題答案 155
8.4.3 簡答題答案 155
8.5 上機實驗練習 160
8.5.1 實驗一 主機的安裝與連接 160
8.5.2 實驗二 開機檢測及CMOS
設置 162
8.5.3 實驗三 軟件的安裝與
設置 163
前言/序言
“計算機基礎”是學生學習計算機知識的入門課程,這門課的知識麵廣且實踐性強,內容包括信息與計算機基礎知識、Windows操作係統、Word文字處理軟件、Excel錶格處理軟件、PowerPoint演示文稿軟件、計算機網絡與Internet的基礎知識、數據庫技術與Access數據庫管理軟件、微機的組裝與維護等。掌握這門課的知識是非常必要的,因為這門課的知識是深入學習其他計算機知識的基礎。如何能在比較短的時間內,讓學生掌握這門課的內容,是計算機教育工作者要研究的課題。許多學生在學習“計算機基礎”知識時,麵對厚厚的教材,往往抓不住應該掌握的知識點;許多學生感覺“計算機基礎”中的一些題很難迴答;許多學生不清楚在上機實驗時應該做些什麼,以及如何做。編寫本書的目的就是為學生掌握“計算機基礎”知識提供幫助。
本書對《計算機基礎(第四版)》各章知識進行瞭梳理,指齣瞭各章的基本知識點和重點難點內容,便於學生學習,學生可以根據這些知識點來掌握各章的知識體係。本書收集瞭各種類型的習題,有單項選擇題、雙項或多項選擇題、判斷正誤題、填空題、簡答題。除簡答題外,其他每道題都提供瞭參考答案。因為簡答題答案的篇幅比較長,因此沒有全部列齣,學生可自行在《計算機基礎(第四版)》中查找。本書結閤各章內容,安排瞭一些上機實驗練習,每個實驗詳細地給齣瞭實驗目的和實驗內容以及實驗的具體做法,通過這些上機實驗練習,學生可以逐步地學會各章的操作技術,提高實踐動手能力。
本書與《計算機基礎(第四版)》配套使用。本書涵蓋瞭全國計算機等級考試以及浙江省計算機等級考試(一級)的內容,可以作為計算機等級考試的輔導材料之一。本書內容比較豐富,在教學過程中,可以根據課時和考試的具體要求,對本書的內容進行取捨。本書條理清楚,語言流暢,通俗易懂。本書可作為高等院校本、專科各專業的學生學習計算機基礎知識的輔助用書,也可供各類計算機培訓班和個人學習使用。
本書的作者都是浙江海洋大學的教師。除主編和副主編外,參加本書編寫的人員還有亓常鬆、王廣偉、樂天、畢振波、李鑫、江有福、宋廣軍、張建科、張威、候誌淩、高禹、顧瀋明、崔振東、黃海峰、管林挺、譚小球等。
由於編者水平有限,編寫時間比較緊,書中難免有不當之處,敬請讀者批評指正。
編者
2016年8月
《計算機基礎:理論精粹與實踐指南》 一、 核心定位與讀者對象 本書旨在為初學者提供一個全麵、係統且深入的計算機基礎知識框架,同時輔以實踐操作指導,幫助讀者不僅理解“是什麼”,更能掌握“怎麼用”。我們深知,在信息爆炸的時代,掌握計算機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技能,是開啓數字化世界大門的關鍵。因此,本書將重點關注計算機科學中最核心、最基礎的概念,摒棄不必要的枝節,力求在有限的篇幅內,為讀者構建起一個堅實、牢固的知識體係。 本書的目標讀者群體廣泛,包括但不限於: 高校非計算機專業學生: 許多專業都將計算機基礎作為必修或重要的選修課程,本書能夠滿足其學習需求,幫助他們在掌握專業知識的同時,也具備良好的計算機素養。 職業技術學院學生: 針對技工類院校,本書將理論與實踐緊密結閤,注重技能的培養,幫助學生快速掌握計算機操作與應用的基本技能。 社會在職人員: 無論是希望提升工作效率、掌握新技能,還是對計算機技術感興趣的社會人士,本書都能提供入門級的指導和必要的知識儲備。 高中生及對計算機感興趣的初學者: 對於即將進入大學或希望提前瞭解計算機世界的中學生,本書將以淺顯易懂的語言,引導他們探索計算機的奧秘。 二、 內容體係與章節劃分 本書的內容體係圍繞計算機科學的 foundational elements 展開,力求邏輯清晰,循序漸進。我們將內容劃分為以下幾個核心模塊: 模塊一:計算機概論與發展曆程 第一章:認識計算機 計算機的定義與基本組成: 詳細闡述計算機的本質,介紹其硬件(CPU、內存、輸入/輸齣設備等)和軟件(係統軟件、應用軟件)兩大組成部分,並解釋它們之間是如何協同工作的。 計算機的發展簡史: 迴顧計算機從誕生至今的重大變革,包括電子管計算機、晶體管計算機、集成電路計算機、超大規模集成電路計算機等幾個階段的代錶性技術和裏程碑事件。理解技術演進脈絡,有助於把握計算機技術的未來趨勢。 計算機的分類與應用領域: 介紹按照規模、功能、用途等不同標準對計算機進行的分類,並列舉計算機在科研、教育、軍事、經濟、生活等各個領域的廣泛應用,展現計算機的強大生命力。 第二章:計算機係統結構 硬件係統的組成: 深入剖析中央處理器(CPU)的功能與結構,講解指令集、寄存器、運算器、控製器等核心概念。詳細介紹存儲器的層次結構,包括主存儲器(內存)的原理、類型(RAM, ROM)以及外存儲器(硬盤、固態硬盤、光盤等)的特點與作用。梳理輸入設備(鍵盤、鼠標、掃描儀等)和輸齣設備(顯示器、打印機、音響等)的工作原理。 軟件係統的組成: 區分係統軟件與應用軟件的概念,重點介紹操作係統(OS)的核心功能,如進程管理、內存管理、文件管理、設備管理等,並提及常見的操作係統類型。簡要介紹語言翻譯程序(編譯器、解釋器)的作用。 計算機工作原理: 以馮·諾依曼體係結構為基礎,解釋計算機如何讀取指令、執行指令,數據是如何在各個部件之間傳輸和處理的。通過簡單的指令執行流程圖,幫助讀者直觀理解計算機的運算過程。 模塊二:數據錶示與運算 第三章:信息的錶示與編碼 數製與轉換: 詳細講解二進製、十進製、十六進製等常用數製,並提供它們之間相互轉換的係統方法。這是理解計算機內部數據處理的基礎。 數據在計算機中的錶示: 探討整型數、浮點數在計算機中的錶示方法,包括原碼、反碼、補碼等概念。理解這些編碼方式是理解數值運算準確性的關鍵。 字符編碼: 介紹ASCII碼、Unicode(UTF-8)等字符編碼標準,說明它們如何將人類可讀的字符映射為計算機可以識彆的二進製碼。 第四章:計算機的邏輯運算與算術運算 邏輯運算: 講解邏輯“與”、“或”、“非”、“異或”等基本邏輯運算,以及它們在計算機邏輯電路中的應用。 算術運算: 探討計算機如何實現二進製的加、減、乘、除等算術運算,結閤數據錶示方法,解釋運算過程中可能齣現的溢齣等問題。 模塊三:程序設計基礎 第五章:程序設計語言基礎 程序設計語言的演進: 簡要介紹機器語言、匯編語言、高級語言的發展曆程,以及它們之間的區彆和聯係。 算法的基本概念: 強調算法是解決問題的步驟序列,介紹算法的特性(有窮性、確定性、可行性、輸入、輸齣)。 程序設計的基本要素: 講解變量、常量、數據類型、錶達式、語句等構成程序的基本元素。 控製結構: 詳細介紹順序結構、選擇結構(if-else, switch-case)和循環結構(for, while, do-while),以及如何利用這些結構組織程序的邏輯流程。 第六章:簡單程序編寫入門 流程圖與僞代碼: 介紹使用流程圖和僞代碼來描述算法和程序邏輯,這是程序設計的重要輔助工具。 選擇一門入門級編程語言(例如,Python或C語言的初步介紹): 選取一門易於上手的語言,通過最簡單的“Hello, World!”程序,講解如何編寫、編譯/解釋和運行一個程序。 實例演示: 結閤簡單的實際問題,如計算平均值、判斷奇偶數等,演示如何運用前麵學到的控製結構和基本語句編寫一個完整的程序。 模塊四:常用應用軟件與網絡基礎 第七章:辦公軟件應用 文字處理(以Word為例): 介紹文檔創建、編輯、格式設置、排版、圖文混排、錶格製作、郵件閤並等核心功能。 電子錶格(以Excel為例): 講解數據錄入、公式計算、函數應用(SUM, AVERAGE, IF等)、圖錶製作、數據排序與篩選等。 演示文稿(以PowerPoint為例): 介紹幻燈片設計、動畫效果、切換設置、多媒體插入等,提升演示效果。 第八章:互聯網與網絡基礎 互聯網的組成與發展: 介紹互聯網的起源、發展,以及其全球性的網絡結構。 網絡協議: 講解TCP/IP協議族的核心概念,如IP地址、域名、端口號、HTTP、FTP等協議的基本作用。 常用網絡服務: 介紹電子郵件、萬維網(WWW)、搜索引擎、即時通訊等互聯網常用服務的使用方法。 網絡安全基礎: 簡要介紹常見的網絡安全威脅(病毒、木馬、釣魚等)以及基本的防護措施(密碼安全、防火牆、殺毒軟件等)。 模塊五:計算機安全與發展趨勢 第九章:計算機安全與維護 數據備份與恢復: 強調數據安全的重要性,介紹常用的備份策略和恢復方法。 病毒防治: 講解計算機病毒的類型、傳播途徑,以及如何有效安裝和使用殺毒軟件。 個人信息安全: 提升讀者對個人信息泄露風險的認識,並提供保護個人隱私的實用建議。 第十章:計算機技術發展趨勢展望 人工智能(AI)與機器學習: 簡要介紹AI和機器學習的概念,以及它們在各個領域的應用前景。 大數據技術: 探討大數據的概念、特點和潛在價值。 雲計算與物聯網: 介紹雲計算的服務模式和物聯網的互聯互通理念。 計算機技術對社會的影響: 展望計算機技術在未來將如何深刻地改變我們的生活和工作方式。 三、 特色與亮點 理論與實踐的深度融閤: 本書不僅僅是理論的堆砌,更注重將理論知識與實際操作緊密結閤。每個理論概念之後,都會提供相應的上機指導和練習,幫助讀者在動手實踐中加深理解。 清晰易懂的語言風格: 我們力求用最簡潔、最清晰的語言來解釋復雜的概念,避免使用過於專業或晦澀的術語,確保不同背景的讀者都能輕鬆入門。 循序漸進的學習路徑: 內容編排符閤認知規律,從宏觀概念到具體操作,從基礎原理到應用實踐,層層遞進,幫助讀者建立起紮實的知識體係。 豐富的案例與圖示: 大量圖錶、流程圖、代碼示例和實際應用案例貫穿全書,使抽象的理論知識變得生動形象,易於理解和記憶。 強調動手能力培養: 每一章節都配有“思考題”和“實踐操作題”,鼓勵讀者主動思考,並通過實際操作來鞏固所學知識,鍛煉解決問題的能力。 四、 學習方法建議 為瞭最大化本書的學習效果,我們建議讀者采取以下學習方法: 1. 課前預習: 在閱讀具體章節內容前,先瀏覽本章的標題、小標題以及重點內容摘要,對本章的學習目標有一個初步的瞭解。 2. 精讀理解: 仔細閱讀每一段文字,力求理解其中的概念和原理。遇到不理解的地方,可以反復閱讀,或查閱相關資料。 3. 動手實踐: 嚴格按照“實踐操作指導”進行上機練習,將理論知識轉化為實際操作能力。務必親自完成每一個步驟,感受計算機的運行過程。 4. 獨立思考: 認真思考“思考題”,嘗試用自己的語言解釋概念,總結規律。 5. 總結歸納: 在完成一個模塊或章節的學習後,嘗試對所學內容進行總結歸納,建立知識間的聯係。 6. 溫故知新: 定期迴顧之前學習的內容,鞏固記憶,發現遺漏之處。 五、 結語 掌握計算機基礎知識,是適應未來社會發展的重要基石。本書希望成為您學習計算機的起點,幫助您建立起對計算機世界的全麵認識,並為後續更深入的學習和應用打下堅實的基礎。我們相信,通過本書的學習,您將能夠自信地駕馭計算機,探索更廣闊的數字化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