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以病為綱,以方為目,共介紹瞭1130多首內服、外用的中成藥妙方,按內科、婦科、兒科、男科、骨傷科、皮膚科、外科和五官科等分類編排,涉及常見疾病200餘種.每首方劑均按“組成、製法、用法、功能、主治、加減、附記”等格式編寫.本書內容翔實,實用性強,是作者50餘年臨床實踐和四代傢傳、師授經驗的總結,可供中醫院校師生、基層醫務人員、中成藥生産廠傢和中醫愛好者閱讀參考.
一、內科疾病(1)
感冒(1)
銀翹感冒散(1)
玉屏風散(1)
扶正解錶丸(2)
銀翹傷風膠囊(2)
桑薑感冒片(2)
感冒止咳顆粒(3)
妙靈丸(3)
抗感口服液(3)
羚羊感冒膠囊(4)
感冒清熱顆粒(4)
調胃消滯丸(4)
藿香正氣軟膠囊(5)
清熱銀花糖漿(5)
熱炎寜顆粒(5)
頭痛(6)
息痛顆粒(6)
六味頭痛糖漿(6)
頭痛散(6)
復方芍甘顆粒(7)
透骨藥枕方(7)
全蠍散(7)
頭痛散(7)
天麻祛風補片(8)
清眩丸(8)
偏頭痛(8)
參芪頭痛散(8)
川芎天麻丸(9)
偏頭痛方(9)
滋養肝腎熄風散(10)
當歸蜈蚣散(11)
哭笑散(11)
三叉神經痛(11)
馬錢二烏膏(11)
十味止痛散(12)
漢桃葉片(12)
頭痛寜丸(12)
川芎全蠍散(13)
支氣管炎(咳嗽)(13)
人參蛤蚧膠囊(13)
夏季散(13)
參貝散(14)
款鼕花膏(14)
固本止咳膠囊(14)
支氣管哮喘(15)
哮喘膏(15)
蛤車膠囊(15)
活血平喘膠囊(16)
補肺定喘散(膠囊)(16)
菟絲子膏(17)
鎮咳寜糖漿(17)
玉涎丹(17)
劫喘丸(18)
喘息性支氣管炎(咳喘)(18)
竹瀝達痰丸(18)
止咳化痰丸(18)
礞石滾痰丸(19)
蛤蚧定喘丸(19)
橘紅化痰丸(19)
芩暴紅止咳片(20)
十六味鼕青丸(20)
洋參保肺丸(20)
七味都氣丸(21)
肺氣腫(21)
復方蛤青片(21)
如意定喘片(21)
咳喘丸(22)
支氣管擴張咯血(22)
養陰鎮衝丸(22)
荷葉丸(23)
萬應膠囊(23)
化痰止咳散(23)
咳嗽(24)
蛇膽川貝膠囊(24)
橘紅丸(24)
八味檀香散(25)
咳嗽膏(25)
止咳橘紅膠囊(25)
羚羊清肺丸(26)
羊膽丸(26)
清氣化痰丸(26)
清熱鎮咳糖漿(27)
二母寜嗽丸(27)
二母安嗽丸(27)
百閤固金口服液(28)
肺結核(28)
滅癆丹(28)
結核靈膠囊(29)
復方白及散(29)
黃蛤丸(29)
抗癆丸(29)
抗癆膏(31)
葎草口服液(31)
肺膿瘍(肺癰)(31)
銀花大貝散(31)
肺癰散(32)
矽沉著病(矽肺)(32)
菊參丸(32)
矽肺散(33)
中暑(33)
避瘟散(33)
痧藥(33)
六閤定中丸(34)
暑癥片(34)
正金油軟膏(34)
紫金散(錠)(35)
慢性胃炎(胃脘痛)(35)
檳榔牛黃散(35)
胃痛寜散(36)
胃痛膏(36)
舒肝丸(37)
六味木香膠囊(37)
六味安消膠囊(38)
十香止痛丸(38)
潔白膠囊(38)
開胸順氣丸(39)
舒肝平胃丸(39)
舒肝和胃丸(39)
珍珠胃安丸(40)
胃康靈膠囊(40)
香砂養胃丸(41)
九香蟲散(41)
胃痞膏(41)
胃炎寜膠囊(42)
胃及十二指腸潰瘍(42)
潰瘍散(一)(42)
平肝健胃衝劑(43)
三七散(43)
愈瘍散(43)
胃安泰膠囊(44)
潰靈散(44)
烏賊骨散(45)
止血定痛片(45)
烏貝散(45)
安胃片(46)
潰瘍散(二)(46)
潰瘍散(三)(46)
胃瘍安膠囊(46)
胃下垂(47)
升胃益氣粉(47)
健脾丸(47)
升胃膠囊(47)
上消化道齣血(48)
潰瘍止血粉(48)
五味止血散(49)
止血散(49)
血寜衝劑(49)
腸炎(腹瀉)(49)
十味石榴丸(49)
止瀉靈散(50)
腸炎寜糖漿(50)
瀉痢消膠囊(50)
腸胃適膠囊(51)
慢性結腸炎(51)
慢性腸炎丸(51)
健脾斂潰散(51)
......
八、五官科疾病(382)
眼疾病(382)
青蜈散(382)
清目顆粒(382)
保視丸(383)
眼康散(一)(383)
眼康散(二)(383)
眼疳散(384)
五黃散(384)
珍珠散(384)
龍澤熊膽膠囊(384)
八寶眼藥(385)
清涼眼藥膏(385)
耳疾病(386)
黃連滴耳液(386)
蛇甲散(386)
耳炎散(386)
三黃滴耳液(387)
紫參滴耳油(387)
耳聾丸(387)
通竅耳聾丸(388)
鼻疾病(388)
止血立應散(388)
生地膏(388)
碧雲散(389)
鼻炎膏(389)
復方辛夷散(389)
鼻炎枕(389)
藿膽丸(390)
通竅鼻炎片(390)
滴通鼻炎水噴霧劑(390)
鼻淵丸(391)
芩芷鼻炎糖漿(391)
韆柏鼻炎膠囊(391)
鼻敏寜(391)
蒼耳散(392)
疏風活血衝劑(392)
滴鼻靈(392)
脂銀膏(393)
蛤青膏(393)
復方六仁散(393)
復方百部酊(393)
蠕形滿膏(394)
紅玉膏(394)
咽喉疾病(394)
咽喉寶(394)
喉痹口服液(395)
金果咽喉片(395)
靈丹草顆粒(395)
清音(咽)丸(395)
五味沙棘含片(396)
清膈丸(396)
阮氏上清丸(396)
熱毒消片(397)
喉康散(397)
小兒咽扁顆粒(397)
珍黃吹喉散(398)
三黃霧化劑(398)
乳蛾散(398)
五味麝香丸(398)
清肺抑火丸(399)
清喉咽顆粒(399)
衛生防疫寶丹(399)
梅核氣片(400)
清化丸(400)
瓜蒂膽礬散(400)
發音散(400)
益氣開音丸(401)
口腔疾病(401)
復方五倍子散(401)
青黛散(一)(401)
青黛散(二)(402)
青黃散(402)
黛礬散(402)
石黃參麥片(403)
滋陰丸(403)
漱口液(403)
清胃漱口液(403)
薄僵漱口液(404)
口瘡散(404)
口爽液(404)
導赤丸(404)
清寜丸(405)
清胃黃連丸(405)
牙痛一粒丸(405)
牙痛散(406)
龍腦散(406)
珍珠散(406)
健齒除齲散(407)
太和散(407)
麝香散(407)
青龍散(407)
清宮固齒散(408)
仙方地黃散(408)
麝香刷牙散(408)
神仙長春散(408)
妙應散(409)
止血散(409)
沉香散(409)
透頂香散(409)
七香丸(410)
雞舌香丸(410)
含香丸(410)
草豆蔻丸(410)
五香丸(411)
神功丸(411)
十香丸(411)
生肌止癢散(411)
大黃冰片散(412)
活血止痛膏(412)
唇風液(412)
中醫藥學曆史悠久,源遠流長,湧現齣眾多燦若明星的醫藥學傢.正是他們在懸壺濟世、耕耘杏林的過程中,不斷挖掘繼承、創新發展,創造齣一批又一批的秘驗效方,為豐富中醫學的方劑學,對中華民族的繁榮昌盛,作齣瞭卓越的貢獻,成為中華民族文化的瑰寶.
丸散膏丹簡稱中成藥,是醫傢病傢必備之方藥,可備倉促之用.預輯妙方,救急拯危,甚為穩妥.醫傢按證施治,選方用藥,隨手可得;病傢撿方療疾,用之中的可早日康復,且俱可按圖索驥、以備緩急的特點.此乃一舉兩得之功.因此,繼續總結和推廣丸散膏丹治療疾病的經驗妙方,惠及韆傢,具有重要意義!
今值《中國丸散膏丹方藥全書》齣版後,深受讀者的愛戴與歡迎.為瞭解決病多道少之苦,尋方療疾之難,筆者近10年來,繼續遍找醫籍、中醫期刊和傢藏資料,廣集秘方,再經臨床驗證而確有良效者隨時錄之於章.為瞭使中成藥更好地推廣應用,發揚光大,造福人民,筆者特根據50餘年臨床實踐,將近10年來臨床再驗證資料,並結閤四代傢傳和師授經驗,幾經易稿,始編著成《常見病中成藥證治妙方》一書,希為世人之需,索方治病之用.
全書按內科、婦科、兒科、男科、骨傷科、皮膚科、外科和五官科進行編寫.一科列多病,一病選多方.共列疾病200餘種,精選妙方1130餘首.每方均按“組成、製法、用法、功能、主治、加減、附記”等依次排列,井然有序.附記中包括方劑來源,療效禁忌、忌口及注意事項等.所選錄之方都是醫傢醫門絕技,方中珍寶,一病有一病之妙方,一方有一方之妙用,且屢試屢驗,療效顯著.
必須說明的是:其一,書中收載之方,有的是從筆者《程氏醫學筆記》《集驗中成藥》《名醫治驗良方》《名醫秘方匯萃》《集驗百病良方》《臨床驗方集》等內部資料續錄中轉錄.因據驗證療效確切而隨時錄之,未能詳列,敬請見諒;其二,原方無方名者今方名均為筆者擬加;其三,書中所列之方,既有口服,又有外用,均在每方用法中一一做瞭說明,務必按要求使用,日服2次,均為每日早、晚各服1次,日服3次或4次,均為每日早、中、晚各服1次,或臨睡前加服1次;其四,忌服、慎用及注意事項等均在附記中做瞭說明;其五,《中國丸散膏丹方藥全書》中方劑一律不選錄,有的方名相同,而方中組成或劑量有異,姑且選錄.
在本書編寫中承濛程美紅、張大英等做瞭大量的資料收集整理工作,謹錶謝意.由於筆者學識淺薄、經驗不足,不當之處懇請同仁高賢和廣大讀者不吝批評指正.
程爵棠
2017年2月寫於中國瓷都景德鎮
我嚮來是中醫的忠實愛好者,一直以來都希望能找到一本能夠將中醫理論與實際生活相結閤的書籍,而《常見病中成藥證治妙方》這本書,可以說完全滿足瞭我的需求。這本書最大的優點在於,它並沒有把中醫講得高高在上,而是用非常平實的語言,將復雜的理論化繁為簡,讓普通讀者也能輕鬆理解。我最喜歡的是書中關於“辨證論治”的講解,它不僅僅是告訴我們有什麼病,更重要的是告訴我們“為什麼”會生病,以及如何通過辨彆不同的“證”來選擇恰當的治療方法。這本書的實用性體現在,它為我們提供瞭很多具體的案例,讓我們能夠將書中的理論與實際生活中的情況相結閤。比如,對於感冒,書中會詳細講解風寒感冒、風熱感冒的不同錶現,以及分彆對應哪些中成藥。這種細緻的指導,讓我覺得非常有價值。而且,書中的藥物介紹也十分到位,不僅僅是功效,還包括瞭藥物的藥理、炮製、配伍禁忌等等,讓我們用藥時更加得心應手,也更加安全。
評分《常見病中成藥證治妙方》這本書,我從目錄上粗略翻瞭翻,就覺得它簡直是為我量身定做的。我平時就容易感冒發燒,咳嗽鼻塞,嗓子疼,這些都是小毛病,但每次去醫院都覺得麻煩,排隊掛號,醫生寥寥幾句,開些藥迴傢,也不知道對不對癥。這本書的優點就在於它把這些常見病都羅列齣來瞭,而且更重要的是,它告訴你用中成藥來治療。我一直對中醫比較感興趣,總覺得中藥溫和,副作用小,而且針對性更強。這本書把“證治”兩個字放在標題裏,就說明它不是簡單地告訴你“感冒瞭吃這個藥”,而是會告訴你感冒分為哪幾種類型,比如風寒感冒、風熱感冒,不同的證型有不同的用藥方法。這一點我特彆看重,因為我覺得很多時候生病就是因為辨證不清,所以藥不對癥,效果自然不好。《常見病中成藥證治妙方》這本書的排版設計也很好,圖文並茂,讀起來不枯燥,而且很多地方都配有插圖,這樣更容易理解。總而言之,這本書給我一種很踏實的感覺,就像請瞭一個傢庭醫生在傢一樣,以後遇到小病小痛,我都可以自己先查查書,有個大概的瞭解,再決定怎麼用藥,或者去谘詢醫生的時候,也能更清楚地錶達自己的癥狀。
評分我一直以來都比較關注健康養生方麵的內容,尤其是關於中醫的。在書店裏偶然翻到《常見病中成藥證治妙方》這本書,立刻就被它的內容吸引住瞭。這本書的亮點在於它將中醫的理論知識和實際用藥結閤得非常緊密。它沒有用過於專業晦澀的醫學術語,而是用通俗易懂的語言,為讀者講解瞭常見疾病的病因、病機,以及如何通過辨證來選擇閤適的中成藥。我特彆欣賞書中關於“辨證”的部分,它詳細地介紹瞭如何通過觀察舌苔、脈象、癥狀等來判斷疾病屬於哪種證型,這對於我這樣沒有醫學背景的人來說,非常有指導意義。而且,書中推薦的每一種中成藥,都給齣瞭非常詳細的介紹,包括它的主要成分、功效、主治、用法用量、注意事項等等,非常全麵。我感覺這本書就像一本“傢庭中醫藥指南”,讓我能夠在傢中就初步判斷自己的身體狀況,並選擇閤適的中成藥來緩解癥狀。對於那些和我一樣,希望在日常生活中能夠更好地運用中醫知識來保健養生的人來說,這本書絕對是值得擁有的。
評分最近入手瞭《常見病中成藥證治妙方》這本書,說實話,我對這本書的期待值還是挺高的,畢竟現在市麵上關於中成藥的書籍很多,但真正能夠做到深入淺齣、實用性強的並不多。這本書在這方麵做得非常齣色。它沒有像一些書籍那樣,僅僅是簡單地羅列藥品名稱和功效,而是真正地從“證治”的角度齣發,告訴讀者如何根據不同的癥狀錶現,來選擇最適閤自己的中成藥。我特彆贊賞書中關於“四診閤參”的講解,雖然文字不多,但卻點齣瞭中醫辨證的核心。而且,書中對於每一種常見病的介紹,都做得非常細緻,不僅列舉瞭疾病的臨床錶現,還詳細分析瞭可能存在的不同證型,以及每種證型對應的中成藥。這對於我來說,非常有幫助。我之前總是擔心自己買錯瞭藥,或者用瞭不對癥的藥,這本書的齣現,極大地緩解瞭我的這種擔憂。另外,書中關於藥物的禁忌癥和不良反應也寫得很清楚,這讓我用藥時更加安心。
評分不得不說,這本書真是讓我耳目一新。我之前對中成藥的瞭解僅限於一些電視廣告上的,覺得它們似乎都差不多,效果也都差不多。但《常見病中成藥證治妙方》這本書完全顛覆瞭我的認知。它不僅僅是羅列瞭各種常見病的名稱,更重要的是,它深入淺齣地講解瞭每種疾病在中醫理論中的“證候”,並且詳細列舉瞭與之匹配的中成藥。我尤其喜歡它在介紹藥物時,不僅說明瞭藥物的名稱、功效,還附帶瞭藥理、藥性、禁忌癥等詳細信息。這對於我們普通讀者來說,簡直是太有用瞭!以前我買藥,都是聽藥店店員推薦,或者看說明書上寫的一些癥狀,但這本書讓我明白,辨證施治纔是關鍵。比如,我之前一直以為咳嗽都一樣,但這本書讓我知道,咳嗽有寒咳、熱咳、燥咳等區彆,而不同的咳嗽,對應著不同的中成藥。這種細緻的分類和講解,讓我感覺自己也變成瞭一個半吊子中醫,能夠更好地理解自己的身體狀況。而且,書中的案例分析也非常貼切,讓我能聯想到自己或者傢人的經曆,加深瞭對內容的理解。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