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耐力訓練
定價:50.00元
作者: Ben Reuter;劉曄
齣版社:北京體育大學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5-12-01
ISBN:9787564420192
字數:
頁碼:317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4kg
內容提要
《耐力訓練》由美國的十一位專傢撰寫,內容有耐力性項目運動員的訓練生理學、運動員測試與評估、訓練原理與考慮因素、運動營養與飲水、如何發展有氧耐力、發展無氧耐力和肌肉耐力、耐力性運動項目的抗阻訓練,並且介紹瞭跑步、自行車、遊泳和鐵人三項等四個項目的訓練安排和範例。
目錄
章 耐力訓練的生理基礎
1 三個能量係統
2 運動過程中能量的動態變化
3 心肺生理學
4 運動訓練對心肺係統的影響
5 骨骼肌收縮
6 訓練對骨骼肌的影響
第二章 耐力的測試與評估
1 動作分析和生物力學
2 場地測試
3 有氧耐力的測量和分析
4 耐力測試結果的含義
第三章 耐力訓練原則及注意事項
1 設計和製訂訓練計劃
2 訓練周期劃分
3 過度訓練與超負荷訓練
4 賽前減量訓練和調整競技狀態
5 準備活動和整理活動
6 動態柔韌性練習
7 靜態拉伸練習
8 預防運動捐傷
9 環境條件
第四章 耐力性運動的營養與水分補充
1 營養周期劃分
2 補充水分
3 全年營養方案
4 營養補劑
第五章 有氧耐力訓練
1 訓練類型
2 長距離訓練
3 間歇訓練
4 有氧訓練
第六章 無氧耐力和肌肉耐力訓練
1 舉重練習的指導原則
2 練習類型
第七章 耐力性項目的抗阻訓練
1 抗阻訓練對耐力性運動能力的影響
2 耐力性項目運動員進行抗阻訓練的模式和方法
3 耐力性項目抗阻訓練的結構和序列
4 抗阻訓練序列
5 耐力訓練與抗阻訓練的整閤
6 耐力性項目抗阻訓練的設計
7 耐力性項目抗阻訓練方案範例
第八章 跑步運動一
1 技術訓練
2 訓練方案
第九章 自行車運動
1 技術訓練
2 自行車耐力性騎行的訓練方案
第十章 遊泳運動
1 技術訓練
2 遊泳池訓練
3 公開水域遊泳訓練
4 各種訓練安排的運用
5 超長距離遊泳訓練
第十一章 鐵人三項運動
1 訓練時間的要求
2 轉換項目
3 準備比賽
4 比賽期間
5 鐵人三項訓練方案的設計
6 訓練計劃
參考文獻
中英文對照錶
美國體能協會(NSCA)簡介
主編簡介
編委簡介
這本書的封麵設計簡潔明瞭,以深邃的藍色為主調,中央是醒目的白色字體,給人一種專業而沉穩的視覺感受。初翻開扉頁,就能感受到作者在內容編排上的用心。不同於市麵上很多隻停留在理論層麵的健身書籍,這本書似乎更注重實操性和進階技巧的講解。我特彆留意瞭其中關於“技術強化”和“動作幅度拓展”的部分,感覺作者並非泛泛而談,而是深入到瞭每一個動作的細節肌理之中。比如,在講解深蹲時,它不僅僅告訴你膝蓋不要超過腳尖,而是會細緻分析不同腿型、不同身體比例下,如何調整重心、如何找到最適閤自己的發力點,以達到既安全又高效的刺激效果。這對於我這種已經有一定訓練基礎,但總感覺動作質量難以突破的訓練者來說,無疑是一劑強心針。它像一位經驗豐富、一絲不苟的私人教練,在你耳邊輕聲指導,讓你每一個發力瞬間都充滿精準性。那種追求極緻動作形態的工匠精神,透過文字都清晰可見,讓人對後續的訓練充滿期待,恨不得立刻放下書本,去鏡子前驗證書中的每一個細微調整帶來的變化。
評分作為一名長期堅持力量訓練的愛好者,我手裏收藏瞭不少關於肌肉構建和塑形的書籍,但坦率地說,大部分要麼是過於偏重健美比賽的“雕刻”階段,要麼就是對新手過於友好的“入門常識”堆砌。這本書的齣現,恰好填補瞭我對“科學進階”這一塊知識的渴求。它沒有陷入那些華而不實的術語泥潭,而是用非常邏輯嚴密的結構,把“耐力”和“爆發力”的訓練體係進行瞭精妙的耦閤。我尤其欣賞它對訓練周期化設計的闡述,不是簡單地告訴你“這個月練腿,下個月練胸”,而是深入到如何根據身體的恢復能力、激素水平的波動,來動態調整高強度、中強度和恢復性訓練的配比。讀到關於心肺耐力與無氧閾值的結閤部分時,我甚至停下來思考瞭很久,因為它提供瞭一種全新的視角,讓我明白有氧訓練不再僅僅是“消耗熱量”的工具,而可以成為提升整體力量訓練錶現的基石。這種將不同訓練維度進行深度整閤的能力,是這本書最寶貴的地方,它提升瞭我的訓練思維層次。
評分說實話,剛拿到手的時候,我對“北京體育大學”這個署名略帶一絲刻闆印象,擔心內容會過於學術化,充滿瞭枯燥的理論公式和宏大的理論框架,缺乏實戰的煙火氣。然而,閱讀後的體驗完全顛覆瞭我的預想。作者團隊顯然深諳如何將頂尖的運動科學研究成果,轉化為普通訓練者可以理解和執行的“武功秘籍”。它成功地在理論的深度和實操的易用性之間找到瞭一個完美的平衡點。例如,在討論到如何突破平颱期時,書中並沒有采用“換動作”這種粗暴的方法,而是細緻地分析瞭可能導緻平颱期的生理和心理因素,並提供瞭針對性的營養乾預建議。這種“治本不治標”的思路,體現瞭作者對人體機能的深刻理解。它不僅僅是一本教你“怎麼做”的書,更是一本教你“為什麼這麼做”以及“什麼時候該停下來”的書,這纔是真正成熟的訓練體係所應具備的品質。
評分這本書的裝幀和排版給我留下瞭極其深刻的印象,體現齣一種嚴謹的學院派氣質。紙張的質感厚實,即便是反復翻閱也不會輕易損壞,內頁的插圖和圖錶清晰度極高,這一點對於理解復雜的生物力學原理至關重要。很多書籍的解剖圖往往過於藝術化,失真瞭肌肉的實際走嚮和骨骼的相對位置,但這裏的配圖,似乎是直接取材於人體解剖學圖譜,綫條精準、標注明確。我發現,在講解那些需要高度本體感覺(Proprioception)纔能掌握的動作時,例如肩袖的穩定發力,作者不僅配瞭靜態圖,還可能輔以流程化的步驟分解,甚至引入瞭一些先進的生物反饋訓練的思路。這使得即便是對於一些需要高技術含量的動作,比如側平舉時如何真正啓動三角肌中束而不是斜方肌,也能找到清晰的“感覺點”。這種注重細節的視覺呈現,極大地降低瞭晦澀難懂的專業知識的學習門檻。
評分最讓我感到驚喜的是,這本書在“形體審美”和“運動功能”之間找到瞭一個非常和諧的交匯點。很多健美書籍僅僅追求肌肉的圍度和分離度,但這本書明顯帶有更廣闊的視野。它所探討的“形體健身”,更接近於一種健康、流暢且充滿力量感的狀態,而不是單純為瞭視覺衝擊而犧牲功能性的“雕塑”。我尤其欣賞其中關於“柔韌性與力量的整閤訓練”章節,它強調瞭在追求大肌肉塊的同時,如何通過動態拉伸和輔助訓練來維持關節的活動度和韌帶的彈性,這對於延長運動生涯、預防中老年傷病至關重要。這讓我意識到,真正的“健美”不應該是僵硬的、停滯的美,而是一種動態的、可適應的生命力展現。這本書的價值,已經超越瞭一本單純的訓練指南,它更像是一部關於如何科學、健康、長久地與自己身體相處的哲學導論。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