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设计从入门到精通

配色设计从入门到精通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杨红 著
图书标签:
  • 配色
  • 设计
  • 色彩
  • 艺术
  • 绘画
  • 视觉
  • 入门
  • 精通
  • 平面设计
  • 室内设计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人民邮电出版社
ISBN:9787115439048
版次:01
商品编码:12190554
品牌:数艺社
包装:平装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7-04-01
页数:304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编辑推荐

适读人群 :色彩设计基础不扎实的初学者; 平面设计师; 相关培训班。
《配色设计从入门到精通》从色彩基础的知识开始讲起,逐步讲解色彩搭配的原理、方法、心理影响,主要的平面设计软件Photoshop和Illustrator的色彩部分的相关运用方法,以及印前管理的相关知识,然后按设计类型分别讲解平面设计、网页设计、APP设计、淘宝店铺设计和家居装饰设计等设计领域的色彩搭配方法与案例。

内容简介

《配色设计从入门到精通》主要介绍设计中的配色方法和技巧,全书共12章,分别为:第1章,色彩搭配原理;第2章,色彩搭配的选择标准;第3章,色彩搭配的调和与对比;第4章,色彩印象的运用;第5章,Photoshop色彩技法;第6章,Illustrator基本操作;第7章,平面设计的色彩搭配;第8章,网页设计的色彩搭配;第9章,App应用的色彩搭配;第10章,淘宝店铺的色彩搭配;第11章,家居装饰的色彩搭配;第12章,服装设计的色彩搭配。本书将实用的技术、快捷的操作方法和丰富的内容介绍给读者,使读者在掌握软件功能的同时,提高设计效率和从业素质。
《配色设计从入门到精通》结构清晰、由简到难,配图精美实用、分析详细,文字阐述通俗易懂,与实践结合非常密切,具有很强的实用性,适合初、中级设计爱好者,以及希望学习色彩搭配的人群使用。

目录

目录
第 1 章 色彩搭配原理
1.1 色彩搭配的概念与意义 12
1.1.1 色彩的表示方法和体系 12
1.1.2 色彩的属性 15
1.1.3 色彩的情感效果 17
1.1.4 色彩联想作用 20
1.2 色彩搭配的基础 23
1.2.1 配色原则 23
1.2.2 灵活运用配色技巧 23
1.2.3 避免配色的混乱 25
1.3 色彩搭配的常见问题 25
1.3.1 培养色彩的敏感度 25
1.3.2 通用配色理论是否适用 26
1.3.3 配色时选择双色和多色组合 27
1.3.4 尽可能使用两至三种色彩进行搭配 27
1.3.5 如何快速实现完美配色 28
1.4 培养色彩搭配的感觉 29
1.4.1 基于色相的配色关系 29
1.4.2 基于色调的配色关系 30
1.4.3 渐变配色 31
1.4.4 相反色相、类似色调配色 33
1.4.5 同一或类似色相、类似色调配色 34
1.4.6 同一或类似色相、相反色调配色 35
1.4.7 相反色相、相反色调配色 36
1.5 专家支招 37
1.5.1 什么是网页安全色 37
1.5.2 色彩是怎样产生的 38
1.6 本章小结 38


第 2 章 色彩搭配的选择标准
2.1 根据行为选择配色 40
2.2 根据浏览者对色彩的偏好选择颜色 41
2.2.1 根据性别选择颜色 41
2.2.2 年龄阶段决定配色 44
2.2.3 地域决定配色 46
2.3 根据季节选择配色 50
2.3.1 春天的配色 50
2.3.2 夏天的配色 51
2.3.3 秋天的配色 52
2.3.4 冬天的配色 53
2.4 根据商品销售阶段选择配色 54
2.4.1 商品导入期 54
2.4.2 商品拓展期 54
2.4.3 商品成熟期 56
2.4.4 商品衰退期 56
2.5 专家支招 57
2.5.1 没有美术基础,可以运用哪些方法进行配色 57
2.5.2 在进行配色前需要注意什么 58
2.6 本章小结 58


第 3 章 色彩搭配的调和与对比
3.1 色彩的调和 60
3.1.1 同色相配色调和 60
3.1.2 同明度配色调和 61
3.1.3 同纯度配色调和 62
3.1.4 间隔色色彩调和 64
3.1.5 渐变色色彩调和 65
3.1.6 由自然获取配色 66
3.1.7 由色调而生的配色 67
3.1.8 使用无彩色 68
3.1.9 色彩数量与调和 69
3.2 色彩的对比 69
3.2.1 什么是色彩对比 69
3.2.2 色相对比的配色 70
3.2.3 明度对比的配色 72
3.2.4 纯度对比的配色 74
3.2.5 冷暖对比的配色 76
3.2.6 同时对比和连续对比 77
3.2.7 强调色 78
3.2.8 多彩色 79
3.2.9 前进色和后退色 80
3.2.10 色彩的诱目性 81
3.2.11 节奏和色彩面积 81
3.3 色彩搭配的调整 82
3.3.1 提高纯度 82
3.3.2 增大明度差 83
3.3.3 增强色相型 84
3.3.4 增强点缀色 85
3.3.5 抑制辅助色或背景 86
3.4 色彩搭配的融合 86
3.4.1 接近色相 86
3.4.2 统一明度 87
3.4.3 同色调 88
3.4.4 添加类似色或同类色 88
3.4.5 网页产生稳定感 88
3.5 专家支招 89
3.5.1 如何使配色让多数人喜欢 89
3.5.2 为什么按照学习到的规则配色还是觉得怪怪的 89
3.6 本章小结 89


第 4 章 色彩印象的运用
4.1 巧用色彩印象搭配 91
4.1.1 红色的色彩搭配 91
4.1.2 橙色的色彩搭配 94
4.1.3 黄色的色彩搭配 98
4.1.4 绿色的色彩搭配 101
4.1.5 蓝色的色彩搭配 105
4.1.6 紫色的色彩搭配 108
4.1.7 中性色的色彩搭配 111
4.2 巧用色调搭配配色 112
4.2.1 纯色调体现鲜明 113
4.2.2 中明色调体现清新 114
4.2.3 明色调体现明净 115
4.2.4 明灰色调体现高雅 115
4.2.5 中灰色调体现朴实 116
4.2.6 暗灰色调体现浑厚 117
4.2.7 浊色调体现中庸 118
4.2.8 暗色调体现深沉 119
4.3 专家支招 120
4.3.1 色彩印象理论的根据是什么 121
4.3.2 在进行配色时,应选择双色还是多色的组合 121
4.4 本章小结 121


第 5 章 Photoshop色彩技法
5.1 前景色和背景色 123
5.2 拾色器的使用 123
5.3 了解色彩模式 124
5.3.1 Lab 124
5.3.2 RGB 125
5.3.3 CMYK 126
5.3.4 HSB 128
5.3.5 Web标准颜色 129
5.3.6 索引颜色 129
5.4 关于颜色面板 131
5.5 关于色板 132
5.6 使用图层 133
5.6.1 图层的不透明度 133
5.6.2 图层的混合模式 134
5.7 填充颜色 136
5.7.1 使用“填充”命令 136
5.7.2 使用“油漆桶工具” 138
5.7.3 使用“渐变工具” 138
5.8 使用通道 140
5.9 通道的分类 141
5.9.1 复合通道和单色通道 141
5.9.2 颜色通道 141
5.9.3 专色通道 142
5.9.4 Alpha通道 142
5.10 使用调色命令 142
5.10.1 色相饱和度 142
5.10.2 色彩平衡 144
5.10.3 颜色查找 145
5.10.4 可选颜色 146
5.10.5 HDR色调 147
5.10.6 匹配颜色 147
5.10.7 替换颜色 148
5.11 关于Adobe Color 150
5.11.1 软件简介 150
5.11.2 软件基本功能 150
5.12 专家支招 152
5.12.1 通道功能概述 152
5.12.2 合理使用调整图层 152
5.13 本章小结 152


第 6 章 Illustrator基本操作
6.1 矢量图和位图 154
6.1.1 了解矢量图 154
6.1.2 位图 155
6.2 填充色和描边色 157
6.2.1 填充颜色 158
6.2.2 填充图案 159
6.2.3 填充渐变 159
6.2.4 描边面板 159
6.2.5 使用虚线 160
6.2.6 使用箭头 160
6.3 关于拾色器 160
6.4 颜色面板 161
6.5 创建属于自己的色板 162
6.6 反相和补色 165
6.6.1 反相 165
6.6.2 补色 165
6.7 网格工具 165
6.7.1 了解网格工具 166
6.7.2 网格工具的使用 166
6.8 使用颜色参考 167
6.9 创建分色 168
6.10 使用叠印和陷印 169
6.10.1 叠印 169
6.10.2 陷印 170
6.11 如何表现专色 171
6.11.1 专色油墨 171
6.11.2 专色油墨特点 171
6.11.3 专色印刷 171
6.12 图片格式和分辨率 171
6.12.1 JPEG 171
6.12.2 PNG 172
6.12.3 BMP 172
6.12.4 TIFF 172
6.12.5 PSD 173
6.12.6 AI 173
6.12.7 分辨率 173
6.13 正确的色彩配置文件 173
6.14 使用透明度拼合 174
6.15 颜色管理 175
6.15.1 打印时让应用程序管理颜色 175
6.15.2 打印时让打印机管理颜色 176
6.15.3 关于渲染方法 176
6.16 印刷标记的输出 176
6.17 专家支招 177
6.17.1 Illustrator的印前检查 177
6.17.2 如何校准显示器 178
6.18 本章小结 178


第 7 章 平面设计的色彩搭配
7.1 了解平面设计的色彩搭配 180
7.1.1 确定设计的主色 180
7.1.2 确定设计的辅助色 181
7.2 海报设计的色彩搭配 182
7.2.1 设计思路 182
7.2.2 色彩选取 182
7.2.3 素材选取 183
7.2.4 文本配色 183
7.2.5 页面布局 183
7.2.6 制作过程 184
7.3 包装设计的色彩搭配 186
7.3.1 设计思路 186
7.3.2 色彩选取 187
7.3.3 素材选取 187
7.3.4 文本配色 187
7.3.5 页面布局 187
7.3.6 制作过程 188
7.4 封面设计的色彩搭配 191
7.4.1 设计思路 191
7.4.2 素材选取 191
7.4.3 文本配色 192
7.4.4 页面布局 192
7.4.5 制作步骤 193
7.5 优秀作品赏析 195
7.5.1 影视海报 195
7.5.2 产品包装 195
7.5.3 DM广告 195
7.6 专家支招 196
7.6.1 海报设计要求 196
7.6.2 常见POP广告分类 196
7.7 本章小结 196



第 8 章 网页设计的色彩搭配
8.1 了解网页设计的色彩搭配 198
8.1.1 网页配色原则 198
8.1.2 网页文本配色 200
8.1.3 网页配色中的功能角色 202
8.1.4 网页元素色彩搭配 204
8.2 体育类网站的色彩搭配 206
8.2.1 设计思路 206
8.2.2 颜色选取 207
8.2.3 素材选取 207
8.2.4 文本配色 207
8.2.5 页面布局 208
8.2.6 制作过程 208
8.3 游戏类网站的色彩搭配 212
8.3.1 设计思路 213
8.3.2 颜色选取 213
8.3.3 素材选取 213
8.3.4 文本配色 214
8.3.5 页面布局 214
8.3.6 制作过程 214
8.4 企业类网站的色彩搭配 218
8.4.1 设计思路 218
8.4.2 颜色选取 218
8.4.3 素材选取 219
8.4.4 文本配色 219
8.4.5 页面布局 219
8.4.6 制作过程 220
8.5 优秀作品赏析 222
8.5.1 卡通网站 222
8.5.2 游戏娱乐网站 223
8.5.3 旅游网站 223
8.6 专家支招 224
8.6.1 网页版式设计的特点 224
8.6.2 网页设计的构图方式 224
8.7 本章小结 224


第 9 章 App应用的色彩搭配
9.1 什么是App 226
9.2 App应用的色彩搭配 226
9.2.1 App应用配色不超过3种 226
9.2.2 App应用的色彩搭配 227
9.3 新闻App的色彩搭配 229
9.3.1 设计思路 229
9.3.2 颜色选取 230
9.3.3 素材选取 230
9.3.4 文本配色 230
9.3.5 页面布局 230
9.3.6 制作过程 231
9.4 游戏App的色彩搭配 233
9.4.1 设计思路 233
9.4.2 颜色选取 233
9.4.3 素材选取 234
9.4.4 文本配色 234
9.4.5 页面布局 234
9.4.6 制作过程 235
9.5 音乐App的色彩搭配 237
9.5.1 设计思路 237
9.5.2 颜色选取 238
9.5.3 素材选取 238
9.5.4 文本配色 239
9.5.5 页面布局 239
9.5.6 制作过程 239
9.6 优秀作品赏析 241
9.6.1 天气类App 241
9.6.2 购物类App 242
9.6.3 旅游类App 242
9.7 专家支招 243
9.7.1 为什么App软件界面非常重要 243
9.7.2 App应用色彩运用原则 243
9.8 本章小结 243


第 10 章 淘宝店铺的色彩搭配
10.1 了解淘宝店铺的色彩搭配 245
10.1.1 淘宝网店装修色彩搭配原则 245
10.1.2 淘宝店铺配色技巧 248
10.2 服装店铺的色彩搭配 251
10.2.1 设计思路 251
10.2.2 颜色选取 251
10.2.3 素材选取 251
10.2.4 文本配色 252
10.2.5 页面布局 252
10.2.6 制作过程 252
10.3 数码店铺的色彩搭配 255
10.3.1 设计思路 255
10.3.2 颜色选取 255
10.3.3 素材选取 255
10.3.4 文本配色 256
10.3.5 页面布局 256
10.3.6 制作过程 256
10.4 图书店铺色彩搭配 260
10.4.1 设计思路 260
10.4.2 颜色选取 260
10.4.3 素材选取 261
10.4.4 文本配色 261
10.4.5 页面布局 262
10.4.6 制作过程 262
10.5 优秀作品赏析 265
10.5.1 数码类店铺 265
10.5.2 食品类店铺 266
10.5.3 儿童玩具类店铺 266
10.6 专家支招 266
10.6.1 淘宝店铺主要有哪些风格 267
10.6.2 淘宝店铺文字字体和 颜色怎样
选择 267
10.7 本章小结 267


第 11 章 家居装饰的色彩搭配
11.1 认识家居装饰的色彩搭配 269
11.1.1 家居装饰色彩搭配的设计方法 269
11.1.2 家居装饰色彩安排的技巧 271
11.2 色彩与居室环境 273
11.2.1 色彩与空间调整 273
11.2.2 色彩与材质 274
11.2.3 色彩与照明 274
11.2.4 色彩与空间重心 275
11.2.5 图案与面积 275
11.3 客厅的色彩搭配 276
11.3.1 墙面和地面配色 276
11.3.2 家具配色 277
11.3.3 布艺配色 277
11.3.4 装饰物配色 277
11.3.5 灯光选择 278
11.4 儿童屋的色彩搭配 278
11.4.1 墙面和地面配色 278
11.4.2 家具配色 279
11.4.3 布艺配色 279
11.4.4 装饰物配色 280
11.4.5 灯光选择 280
11.5 中式书房的色彩搭配 280
11.5.1 墙面和地面配色 281
11.5.2 家具配色 282
11.5.3 装饰物配色 282
11.5.4 灯光选择 282
11.6 优秀作品赏析 283
11.6.1 客厅 283
11.6.2 卧室 283
11.6.3 厨房 283
11.6.4 书房 284
11.7 专家支招 284
11.7.1 家居色彩搭配原则 284
11.7.2 配合居室功能选择色彩 285
11.8 本章小结 285


第 12 章 服装设计的色彩搭配
12.1 什么是服装设计 287
12.2 服装设计色彩搭配原则 287
12.2.1 白色的搭配原则 287
12.2.2 蓝色的搭配原则 288
12.2.3 红色的搭配原则 289
12.2.4 褐色的搭配原则 289
12.2.5 黑色的搭配原则 290
12.2.6 米色的搭配原则 290
12.3 服装设计色彩搭配技巧 291
12.3.1 掌握主色、辅色和点缀色的用法 291
12.3.2 自然色系搭配法 291
12.3.3 有层次地运用色彩的渐变搭配 292
12.3.4 主要色配色,轻松化解搭配的困扰 292
12.3.5 上下呼应的色彩搭配 293
12.4 春季服饰的色彩搭配 294
12.4.1 春季男装搭配 294
12.4.2 春季女装搭配 295
12.4.3 春季童装搭配 295
12.5 夏季服饰的色彩搭配 296
12.5.1 夏季男装搭配 296
12.5.2 夏季女装搭配 296
12.5.3 夏季童装搭配 297
12.6 秋季服饰的色彩搭配 298
12.6.1 秋季男装搭配 298
12.6.2 秋季女装搭配 298
12.6.3 秋季童装搭配 299
12.7 冬季服饰的色彩搭配 299
12.7.1 冬季男装搭配 299
12.7.2 冬季女装搭配 300
12.7.3 冬季童装搭配 300
12.8 优秀作品赏析 301
12.8.1 女士裙装 301
12.8.2 男士西装 302
12.8.3 女童装 302
12.9 专家支招 303
12.9.1 服饰色彩搭配的原理 303
12.9.2 服装中常见的配色方式 304
12.10 本章小结 304
视觉传达的基石:色彩心理学与应用实践 (本书不包含任何关于“配色设计从入门到精通”的具体设计技巧、软件操作或色彩搭配公式的讲解) 导言:超越表象的色彩力量 色彩,远不止是光线的物理现象,它是人类感知世界、表达情感和进行交流的底层代码。在信息爆炸的时代,视觉信息的冲击力决定了内容的存活率。本书将带领读者深入探索色彩的本质、其在人类心理和文化中扮演的角色,并提供一套严谨的理论框架,用以指导任何涉及视觉呈现的领域。我们关注的不是“如何搭配颜色”,而是“为什么某些颜色能引起特定的反应”。 第一部分:色彩的科学基础与感知机制 第一章:光与色的物理学原理 本章将系统梳理人眼如何捕捉光线,以及色彩是如何在物理世界中生成的。我们将详细探讨可见光谱的构成,不同波长光线与物体表面相互作用的机制(吸收、反射、透射)。深入理解色度学的基础,包括: 颜色模型的建立: 深入剖析基于物理特性的色彩模型,如 CIE XYZ 空间、CIE La 空间,以及它们在颜色测量和标准制定中的关键作用。 色适应与恒常性: 探讨人眼和大脑如何动态调整对环境光线的感知,以维持对物体固有色的稳定判断。这将解释为什么我们在不同照明条件下,对同一色彩的感知会发生微妙的变化。 色彩的量化表达: 如何从物理测量过渡到可被工程和艺术领域使用的数值参数,为后续的心理学分析奠定客观基础。 第二章:人眼的生理结构与色彩视觉 我们将探究色彩感知的生物学基础。人眼视网膜上的锥状细胞(L、M、S)如何接收不同波长的光线,以及这些信号如何在大脑视觉皮层中被整合处理。 三色理论与四色理论的辩证: 审视经典色彩理论的局限性,并结合现代神经科学的发现,理解色彩是如何被“构建”而非简单“接收”的。 非典型视觉: 介绍色盲、色弱等不同视觉状态下的色彩感知差异,以及这对设计普适性的深刻影响。 视觉疲劳与色彩对比: 分析长时间视觉接触特定色彩对视网膜的影响,并探讨强烈的色彩对比如何影响信息的易读性和观众的舒适度。 第二部分:色彩的心理学与文化符号学 第三章:色彩的情感激发与行为影响 这是本书的核心部分,专注于色彩如何绕过理性思考,直接触动潜意识。我们将引用大量的实验心理学研究成果: 基础情感映射: 对一系列基础色彩(红、黄、蓝、绿、黑、白)在跨文化背景下引发的常见情感(如兴奋、平静、警觉、压抑)进行深度量化分析。 生理反应的测量: 探讨色彩对心率、呼吸频率和皮肤电反应(GSR)的客观影响,使情感关联不再停留在主观臆测层面。 动机与决策: 分析特定色彩在引导消费决策、提升工作效率或减轻焦虑方面的具体应用机制。例如,为什么某些色彩常用于安全标识,而另一些则用于奢华品的包装。 第四章:色彩的文化演变与符号系统 色彩的意义从来不是固定的,它是历史、宗教、社会结构共同塑造的产物。本章将提供一个跨学科的视角: 东西方色彩观念的差异: 深度对比中西方文化中对“红色”、“白色”等关键色彩的象征意义(如丧葬、喜庆、权力、纯洁),分析这些符号如何影响跨文化交流。 宗教与仪式中的色彩代码: 考察不同宗教(如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如何利用色彩来构建神圣空间和区分等级制度。 社会阶层与色彩的关联: 追溯历史上特定染料的稀有性如何使其成为身份和财富的标志(如泰尔紫、靛蓝),及其在现代社会中象征意义的转移。 第三部分:复杂系统中的色彩策略应用 第五章:环境色调与空间感知重塑 本章探讨色彩在影响物理空间感知方面的非凡能力,重点在于对空间属性(大小、深度、温度)的操纵。 远近感与氛围营造: 分析冷暖色调、明度变化如何欺骗人眼,使空间看起来更开阔或更私密。 功能分区与定向指引: 在大型、复杂的公共空间(如医院、机场、博物馆)中,如何利用色彩的对比度和区分度,实现高效的路径导航和区域划分,而非仅仅依靠文字标识。 光照对环境色的影响建模: 讨论如何在设计阶段就预估自然光和人造光源(LED、荧光灯)对最终空间色彩表现的复杂影响,确保设计的色彩意图得以实现。 第六章:群体行为、品牌识别与色彩的长期记忆 本书的最终部分,聚焦于色彩在构建集体认知和维持长期品牌资产中的战略价值。 色彩与品牌联想的建立: 探讨一个色彩符号如何通过重复曝光和一致性,最终被固化为特定品牌的无意识指代物(Brand Equity)。分析色彩在构建品牌个性(如可靠性、创新性、亲和力)中的不可替代性。 色彩在用户体验(UX)中的隐性作用: 不涉及具体界面设计,而是探讨色彩在信息层级划分、反馈机制(如错误提示、成功确认)中对用户心理预期的管理。如何通过色彩的强度和饱和度,适度地调节用户的挫败感或满足感。 色彩的伦理考量: 讨论在公共信息传达(如政治宣传、健康警示)中,过度或误导性的色彩运用可能带来的社会影响,强调色彩作为一种强大工具所应承担的社会责任。 --- 本书是一部面向战略思考者、心理学研究者、环境规划师、以及任何希望深入理解视觉沟通底层逻辑的专业人士的理论指南。它提供的是理解色彩“为什么”的知识体系,而非教授“怎么做”的具体操作手册。

用户评价

评分

说实话,这本书的定价不算低,但我认为它的价值远远超出了标价本身。我最欣赏的一点是,它极力倡导一种“有目的性的色彩使用”,而不是盲目追求所谓的“流行色”。书中花了很大篇幅去解构那些被过度使用的“网红配色”,并分析了它们为什么会流行,以及在什么情况下会迅速失效。作者的观点非常中肯且具有批判性,他鼓励读者去质疑那些看似天经地义的色彩法则。更重要的是,这本书不仅仅是关于“怎么调出好看的颜色”,它更是一本关于“为什么选择这个颜色”的哲学思考录。它教会了我如何清晰地向客户阐述我的色彩选择背后的逻辑和预期效果,这在沟通环节至关重要。这本书给我带来的改变,是思维层面的升级,而不是简单的技能点增加。

评分

这本书的装帧设计真是没得挑,封面那种哑光质感,拿在手里沉甸甸的,感觉就像捧着一本艺术品。我本来是带着点怀疑的心态买的,毕竟市面上关于色彩的书太多了,很多都是空泛的理论堆砌,或者就是各种色卡图册,实用性不强。但这本书刚翻开几页,我就被它那种扎实的结构和清晰的逻辑吸引住了。它没有直接跳到那些复杂的色彩理论公式,而是从最基础的视觉感知讲起,一步步引导你理解颜色是如何在人脑中形成印象的。我尤其喜欢它里面提到的一些案例分析,比如不同文化背景下对特定颜色的解读差异,这让我对色彩的社会学意义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而且排版非常舒服,字里行间留白得当,阅读起来完全没有压迫感,即使是第一次接触色彩学的读者,也能轻松跟上作者的思路。可以说,光是作为一本精美的视觉参考书,它就已经值回票价了,更别提后面那些干货内容了。

评分

我是一名正在准备转行的新人,之前完全没有设计基础,对色彩的理解基本停留在“好看”和“不好看”的原始阶段。我尝试过很多网上的免费教程,但往往学完一个知识点就断了,无法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闭环。这本书的结构设计简直是为我这种“小白”量身定做的。它的语言非常口语化,没有太多晦涩难懂的专业术语,如果实在有专业词汇,作者也会立刻用一个生动的比喻来解释清楚。比如,讲解“对比度”的时候,它用了一个厨房里食材摆盘的例子,瞬间就让我明白了视觉重量的概念。而且,书的后半部分有很多“实战练习”的提示,虽然不是配套的练习册,但它会引导你在日常生活中去观察和记录,这种主动学习的方式比被动接受知识有效得多。我感觉自己不再是迷茫地乱试颜色,而是有了一张可以导航的地图。

评分

对于我这种已经在行业内摸爬滚打几年,自认为对色彩有一定心得的从业者来说,这本书的价值体现在它对“趋势与未来”的探讨上。市面上的很多经典教材往往滞后于时代发展,但这本书很敏锐地捕捉到了当前数字媒体和跨平台设计中对色彩管理的新要求。它详尽地分析了诸如HDR显示、动态色彩管理标准(Display P3等)在实际工作流中的应用和潜在挑战。我特别欣赏作者对于“色彩的叙事性”的深入剖析,超越了单纯的美学范畴,探讨了色彩如何在信息架构中发挥作用,如何影响用户体验的流畅度。这本书没有让我觉得“我学的东西已经过时了”,反而激发了我去重新审视我现有工具箱里那些看似过时的技能,并思考如何将传统色彩理论嫁接到前沿技术上去。

评分

这本书的内容深度真的超乎我的预期,我本来以为“入门到精通”只是个营销口号,没想到它真的覆盖了从基础理论到高级应用的完整脉络。最让我惊喜的是,它没有止步于RGB和CMYK这些基础色彩模式的介绍,而是花了大量篇幅探讨了动态光照环境对色彩感知的影响,这对于做室内设计或者摄影后期的人来说简直是宝藏信息。我记得有一章专门讲解了“复杂混合色的情感表达”,作者引用了大量的心理学实验数据来支撑观点,而不是单纯的“红色代表热情,蓝色代表冷静”这种老生常谈的论调。读完这一部分,我回去审视自己过去的一些设计作品,才发现自己对“微妙的色相变化”的理解还停留在表面。它提供了一整套系统的、可操作的色彩搭配方法论,不是教你怎么“抄作业”,而是教你怎么建立自己的色彩审美体系,这一点非常关键。

评分

这书太复杂

评分

很好,就是贵。不过喜欢在这买了

评分

不错 还可以吧

评分

这书一般 哈哈 我导师说书上的色相环有点问题

评分

呵呵呵呵呵年年岁岁暖暖的

评分

物流快速,包装稳妥。

评分

这书一般 哈哈 我导师说书上的色相环有点问题

评分

物流快速,包装稳妥。

评分

很好,就是贵。不过喜欢在这买了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