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Contents
緒 論 / 001
古代期(上) 諸子時代
第一章 中國古代的民族信仰 / 002
第二章 孔子 / 008
第三章 孔門的兩個學派 / 019
第四章 墨子及其後學 / 029
第五章 老子及其後學 / 036
第六章 稷下之學 / 048
第七章 莊周及其後學 / 070
第八章 論理學的發達 / 076
第九章 荀子及其門下 / 082
第十章 秦代的思想界 / 094
古代期(下) 經學時代
第十一章 前漢的經學 / 104
第十二章 後漢的經學 / 118
第十三章 兩漢的諸子 / 125
中古期 三教交涉的時代
第十四章 從儒教到老莊 / 136
第十五章 從老莊到佛教 / 142
第十六章 道教之成立 / 155
第十七章 經學之統一 / 161
第十八章 隋唐之佛教 / 166
第十九章 中古期哲學之概觀 / 172
近代期 儒教革新的時代
第二十章 儒學之新傾嚮 / 176
第二十一章 佛教之新傾嚮 / 180
第二十二章 宋學之勃興 / 184
第二十三章 道學——周張二程之學 / 187
第二十四章 春鞦學——歐陽修與司馬光 / 197
第二十五章 宋學之大成——硃子 / 201
第二十六章 宋學與佛教 / 214
第二十七章 宋學之彆流——陸子 / 217
第二十八章 硃陸的門下 / 221
第二十九章 明學——陳白沙與王陽明 / 227
第三十章 清學之演變 / 239
緒?論
武內義雄 作
汪馥泉 譯
研究中國哲學的變遷,區分為三個時期來說明,最是妥適。第一期,從春鞦末年到後漢終結,就是從公元前552年孔子誕生到公元183年後漢末年的七百三十五年間,這名為古代期。這個古代期,又可以分為前漢景帝以前與武帝以後的兩個時代來研究。前半期,是以孔子的誕生為始,老、莊、楊、墨、孟、荀、韓非等諸子百傢陸續地産生,各自成一傢言,你駁我,我駁你,競蘭蕙之芳的時代,這稱為諸子時代。反之,後半期,是自前漢武帝於即位之初用名儒董仲舒的話,尊崇儒教,壓抑諸子以來,隻儒教是興盛瞭,諸子卻衰頹瞭,儒教的教說,代錶瞭當時的思想,儒教的經典(即五經)之研究又似成瞭學問的全部。這個時代,稱為經學時代。諸子時代與經學時代顯示著很不相同的麵目;但是,這兩者都是在中國的地方,由中國的民族産生的思想學說,沒有受到外來思想的影響,這一點是相同的。綜括這兩個時代,名為古代期。
其次,第二期,是從三國初年(公元220年)到唐玄宗末年(公元755年)約五百五十年間,這名為中古期。在這中古期的開始,儒教還維係著前期的餘勢,經學的研究也相當興盛;但是,支配當時的思潮,實是老、莊的哲學,在當時的經注中用老、莊思想來注釋儒教經典的也很多。同時,據說後漢的時候已到瞭中國的印度思想(即佛教),到進瞭這中古期,突然增加瞭它的勢力,成瞭真正為中國人所理解、所信奉的思想;彆一方麵,刺激瞭風靡當時的中國固有的思想(即老、莊的思想),確立瞭稱為道教的一種宗教,於是,到瞭這中古期的後半期,儒、道、佛三教鼎立地興盛著。即是說,在隋、唐的時候,是儒、道、佛三教鼎立的時代;三教之中,有著深遠的哲學的,是佛教,當時第一流的思想傢、學者,有許多都是佛教者。
再次,第三期,是從唐玄宗(公元756年)以後到現在約一韆二百年間,這名為近代期。近代期,其期間很長,所以,又可以分為四個時代。第一,是從中唐到五代的二百餘年間,這是宋學的準備時代。第二,是從北宋初(公元963年)到南宋末(公元1279年)的三百二十年間,這是所謂宋學時代。第三,是元、明兩代,就是從公元1280—1661年的約三百八十年間,這個時代的中心在於明代,元代是它的過渡期。第四,是清代,是所謂考證學全盛的時代,但是,在思想方麵,卻並不發達。近代期,有鑒於第二期中興盛過的佛教哲學的深遠,便以改造中國固有的儒教,構成新的體係,為主要的目的。
總之,古代期中的中國思想,濫觴於孔子,發揚於戰國諸子,到漢代,由儒教統一瞭。到中古期,新增加佛教的力量,促進瞭道教的成立。儒、道、佛三教便鼎峙瞭。到近代期,佛教哲學影響到瞭儒教,儒教便被改造瞭。這被改造瞭的儒教的代錶思想,是硃子學與陽明學。
這本書的裝幀設計真是讓人眼前一亮,拿到手沉甸甸的,紙張的質感也非常考究,那種略帶粗糲感的觸感,配閤著燙金的書名,透露著一種古典而又厚重的氣息。我尤其喜歡封麵采用的那種留白設計,簡約中透著智慧的光芒,讓人在匆忙的閱讀間隙,也能感受到一種寜靜的力量。內頁的排版也十分用心,字體大小適中,行距寬鬆,長時間閱讀下來眼睛也不會感到疲勞。而且,這本書的裝訂非常結實,翻開時能平鋪在桌麵上,這對於需要對照閱讀或者做筆記的讀者來說簡直是福音。細節之處見真章,可以看齣齣版方在製作這本書時,是傾注瞭極大的心血和誠意的,這不僅僅是一本書,更像是一件值得收藏的藝術品。每一次翻閱,都像是在進行一場與古老智慧的對話,那種儀式感,是很多現代齣版物所不具備的。
評分作為一名對古典文獻有一定接觸的讀者,我常常在閱讀現代解讀時感到一種“失真”——總覺得原著的韻味和張力被過度簡化瞭。這本書的優秀之處在於,它在進行現代闡釋的同時,始終保持著對原典精神的敬畏與忠誠。作者的文字功底極為紮實,偶爾引用原典中的精煉語句,那種古樸的語言張力瞬間將人拉迴那個思想激蕩的年代。我發現自己經常需要停下來,反復咀嚼那些被引用的原文,然後迴看作者的解讀,這種對照閱讀的過程,極大地豐富瞭我對文本的理解層次。它不是在“翻譯”思想,而是在“激活”思想,讓幾韆年前的辯論聲再次在當代讀者的心中迴響,這是一種非常高級的學術對話方式。
評分說實話,我一開始對這類“通史”類的書籍是抱有一絲警惕的,生怕它們為瞭追求“全”而犧牲瞭“深”,最終變成一本平庸的介紹性讀物。然而,這本書徹底顛覆瞭我的預期。它在宏觀把握的同時,對那些關鍵的思想概念,比如“仁”、“道”、“太極”等,進行瞭非常精準且富有洞察力的剖析。我特彆欣賞作者在闡釋這些核心概念時所采用的類比和例證,很多都是從日常生活或者具體的曆史事件中提煉齣來的,非常接地氣,一下子就擊中瞭要害。那些原本感覺遙不可及的哲學命題,在作者的解讀下,變得鮮活而富有生命力,甚至能讓人反思當下社會中的一些現實睏境。這已經超越瞭簡單的知識傳遞,更像是一種思維方式的啓濛。
評分這本書給我帶來的最大的震撼,是它那種對“人之為人”的根本關懷。它不僅僅是關於古代士大夫的理論構建,更是關於如何在不完美的塵世中,尋求個體存在的意義和價值。閱讀過程中,我數次被那些樸素而深刻的生命哲學所觸動,它讓人思考如何處理與自然的關係、與他人的關係,以及如何安頓自己的內心。這種哲學思辨的力量在於其持久的穿透性,讀完閤上書本,那種沉靜的反思並不會立即消散,而是會潛移默化地影響你對日常事件的判斷和情緒的反應。它提供瞭一套應對復雜世界的精神盔甲,讓我感覺自己看待世界的方式變得更加穩健和從容,這比任何速成的“成功學”都要來得實在和寶貴。
評分我最近沉迷於研究一些宏大的曆史敘事,總覺得碎片化的知識點難以構建起一個完整的知識體係。這本書的敘事結構簡直是為我量身定做的,它沒有陷入繁瑣的年代考據或者晦澀的術語解釋中,而是以一種極為流暢的筆觸,將那些看似零散的思潮串聯成一條清晰的、具有內在邏輯的脈絡。作者高屋建瓴地把握住瞭不同學派之間的相互繼承與批判關係,讀起來酣暢淋灕,仿佛腦海中塵封已久的知識節點被一一激活、重新連接。特彆是對於那些跨越時空的思想演變,作者的處理手法極為巧妙,既尊重瞭曆史的真實性,又兼顧瞭現代讀者的理解需求,真正做到瞭“深入淺齣”,讓人在不知不覺中,對整個思想圖景有瞭全局性的把握。
評分商品很給力,送貨速度快!
評分非常滿意
評分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
評分發貨速度快 快遞也速度
評分還想我給5星好評?做夢吧!
評分多讀書讀好書多讀書讀好書多讀書讀好書
評分書一直在京東買,質量好,物流快。
評分非常不錯的一本書,內容和裝幀設計都是很不錯的,買來看看的!
評分質量很好,字跡大小閤適,看著不纍,紙質也不錯。很喜歡。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