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会计学

政府会计学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王国生 著
图书标签:
  • 政府会计
  • 公共部门会计
  • 财政会计
  • 会计学
  • 政府管理
  • 公共管理
  • 财务管理
  • 审计
  • 经济学
  • 会计准则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ISBN:9787301287507
版次:1
商品编码:12203167
包装:平装
丛书名: 21世纪经济与管理精编教材·会计学系列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7-09-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456
字数:641000

具体描述

编辑推荐

  《政府会计学》以政府及其单位的会计活动作为研究的对象,对各级政府财政、行政单位和事业单位的会计理论和方法进行全面阐述。

内容简介

  2015年10月发布的《政府会计——基本准则》规定自2017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2015年10月颁布了修订后的《财政总预算会计制度》,自2016年1月1日起施行;2015年12月财政部印发《政府财务报告编制办法(试行)》、《政府综合财务报告编制操作指南(试行)》和《政府部门财务报告编制操作指南(试行)》,这三项法规自2017年1月1日起施行。上述政府会计准则和制度的发布,为构建统一、科学、规范的政府会计体系奠定了基础。本书以政府及其单位的会计活动作为研究的对象,主要对各级政府财政、行政单位和事业单位的会计理论和方法进行全面阐述。

作者简介

  王国生,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会计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财务会计理论与方法;政府与非营利组织会计。出版过《事业单位会计实务》《零售企业会计》等。

目录

第一篇基本理论

第一章总论3
第一节政府与政府会计3
第二节政府会计组成和特征8
第三节政府会计基本理论12
第四节政府会计法规体系21

第二篇财政总预算会计

第二章财政总预算会计概述29
第一节财政、预算与会计的关系29
第二节财政总预算会计的特征32
第三节财政总预算会计制度34

第三章财政总预算会计资产43
第一节资产概述43
第二节财政存款45
第三节预拨经费、借出款项和与下级往来51
第四节政府投资54
第五节应收股利和其他应收款58
第六节应收转贷款59
第七节在途款、待发国债63

第四章财政总预算会计负债和净资产67
第一节负债67
第二节净资产88

第五章财政总预算会计收入和支出99
第一节政府收入和支出的分类99
第二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和支出103
第三节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和支出108
第四节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本级收入和支出111
第五节财政专户管理资金收入和支出114
第六节专用基金收入和支出117
第七节转移性收入和支出118
第八节债务收支和债务转贷收支128
第九节预算稳定调节基金136

第六章财政总预算会计报表141
第一节财政总预算会计报表概述141
第二节资产负债表144
第三节收入支出表147
第四节收支情况表152
第五节预算执行情况表152
第六节附注152

第三篇行政单位会计

第七章行政单位会计概述161
第一节行政单位的范围和经济特征161
第二节《行政单位会计制度》框架163
第三节行政单位会计科目表165

第八章行政单位资产168
第一节资产概述168
第二节流动资产170
第三节固定资产196
第四节在建工程211
第五节无形资产216
第六节特殊资产226

第九章行政单位负债和净资产238
第一节负债概述238
第二节净资产250
第十章行政单位收入和支出265
第一节收入265
第二节支出273第十一章行政单位财务报表289
第一节财务报表概述289
第二节资产负债表291
第三节收入支出表295
第四节财政拨款收入支出表299
第五节附注301

第四篇事业单位会计

第十二章事业单位会计概述307
第一节事业单位的特征和分类307
第二节事业单位会计309
第三节事业单位会计科目表312

第十三章事业单位资产315
第一节资产概述315
第二节流动资产316
第三节非流动资产330

第十四章事业单位负债和净资产359
第一节负债359
第二节净资产382

第十五章事业单位收入和支出(或费用)401
第一节收入401
第二节支出(或费用)417

第十六章事业单位财务报表432
第一节财务报表概述432
第二节资产负债表433
第三节收入支出表437
第四节财政补助收入支出表440
第五节附注443主要参考文献449
《财政学原理与实践》 内容简介 本书旨在深入阐释财政学的核心理论、基本原理及其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实际应用。财政学作为一门研究政府活动对经济社会产生影响的科学,其内容涵盖了公共财政的方方面面,从政府收入的来源与结构,到政府支出的性质与功能,再到公共政策的制定与实施,直至国家整体财政收支的平衡与管理。本书力求在理论深度与实践广度之间取得平衡,为读者提供一个全面而系统的财政学知识框架。 第一部分:财政学的基础理论 本部分将从宏观视角出发,系统梳理财政学的理论基石。 公共物品的供给理论: 深入探讨公共物品的定义、特征(非竞争性与非排他性),以及市场失灵导致公共物品供给不足的原因。我们将剖析萨缪尔森模型,阐述私人部门在提供纯公共物品方面的局限性,从而引出现代政府在提供国防、基础设施、环境保护等领域的必要性。同时,也将讨论准公共物品和混合物品的特点,以及政府在这些领域可能扮演的角色。 财政活动对资源配置的影响: 分析财政收支如何影响社会资源的分配。例如,税收政策可能扭曲市场信号,影响生产和消费决策;政府的转移支付则可能改变收入分配格局。我们将探讨财政政策在纠正市场失灵、弥补外部性、促进公平分配等方面的作用,并通过案例分析展示财政干预的正面与负面效应。 财政与市场经济的关系: 考察财政在市场经济运行中的定位。在市场经济中,资源配置主要依靠市场机制,但市场并非万能。财政的出现正是为了弥补市场失灵,并为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提供必要的公共服务和制度保障。我们将讨论财政在维护市场秩序、提供法律框架、宏观经济调控等方面的关键作用。 财政学研究的方法论: 介绍财政学研究的常用方法,包括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规范分析关注“应该如何”,即财政政策应该达到何种目标;实证分析则关注“实际如何”,即分析财政政策的实际效果。本书将运用多种分析工具,如经济模型、统计数据、历史案例等,来展示财政学研究的严谨性和科学性。 第二部分:政府收入 本部分将聚焦于政府收入的来源、种类及其经济影响。 税收理论: 税收的经济功能: 详细阐述税收作为政府最主要的收入来源,其在筹集财政收入、调节经济、分配财富、引导社会行为等方面的多重功能。 税收的分类: 介绍各种税收的分类方法,包括按征税对象(如所得税、财产税、消费税、流转税)、按税率形式(如比例税、累进税、累退税)以及按征税环节(如生产税、销售税、收入税)等。 税收的公平性原则: 深入探讨税收公平的两种主要衡量标准:受益原则(按接受公共服务程度纳税)和负担能力原则(按纳税人支付能力纳税)。我们将分析不同税种在实践中如何体现这些原则,以及如何在税收公平与效率之间取得平衡。 税收的效率性原则: 讨论税收如何影响经济效率,包括税收的扭曲效应、税收筹划、以及如何设计税制以减少对经济活动的负面影响。我们将介绍拉弗曲线等概念,分析税率变动对税收收入和经济活力的潜在影响。 主要税种的分析: 详细讲解个人所得税、企业所得税、增值税、消费税、财产税等主要税种的特点、征收方式、经济影响及税制改革趋势。例如,在个人所得税部分,将分析其累进性对收入分配的影响;在增值税部分,将探讨其对消费和生产的普遍性影响。 非税收入: 除了税收,政府还存在其他形式的收入。本部分将介绍这些非税收入的来源,包括行政事业性收费、政府性基金、罚没收入、国有资产收益以及国有资本经营收益等。我们将分析这些非税收入的性质、管理特点以及它们在财政收入中的比重和作用。 公债(国债): 分析公债作为政府重要的融资工具。我们将探讨公债发行的原因(弥补财政赤字、为公共项目融资、调控宏观经济)、公债的种类(短期、长期、国债、地方债)、公债的偿还机制以及公债对经济的潜在影响,包括对利率、通货膨胀、以及代际负担的传导效应。 第三部分:政府支出 本部分将深入研究政府支出的性质、分类、功能及其经济社会效应。 政府支出的性质与分类: 阐述政府支出的基本概念,以及如何将其划分为经常性支出(如工资、办公费、补贴)和资本性支出(如基础设施建设、设备购置)。我们将详细分析不同支出类别的经济含义和社会影响。 政府支出的功能: 提供公共服务: 详细阐述政府在提供国防、公共安全、教育、医疗卫生、基础设施(道路、桥梁、电力、通信)等基本公共服务方面的作用。我们将分析这些公共服务如何满足社会基本需求,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 经济发展支出: 分析政府在促进经济发展方面的支出,包括对科研的投入、对战略性产业的支持、对中小企业的扶持、以及对外贸易的促进等。我们将探讨这些支出如何影响产业结构升级、技术创新和经济增长。 社会保障与福利支出: 深入研究政府在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中的作用,包括养老金、失业救济、社会救助、医疗保险等支出。我们将分析这些支出如何实现财富的再分配,保障基本民生,维护社会公平与稳定。 环境和资源保护支出: 探讨政府在环境保护、污染治理、自然资源保护、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支出。我们将分析这些支出如何应对环境挑战,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政府支出的经济效应: 分析政府支出对总需求、就业、通货膨胀、经济增长以及收入分配的影响。我们将运用凯恩斯主义理论,解释政府支出在短期内如何通过乘数效应刺激经济。同时,也将讨论政府支出的挤出效应(crowding-out effect),即政府支出增加可能导致私人投资减少。 政府支出的效率与效益评估: 探讨如何对政府支出进行效率和效益评估。我们将介绍成本效益分析(Cost-Benefit Analysis)、项目评估等方法,以期提高政府支出的使用效率,确保公共资金发挥最大的社会效益。 第四部分:财政平衡与赤字管理 本部分将聚焦于政府财政收支的平衡状态,以及财政赤字的管理与影响。 财政预算: 详细介绍财政预算的编制、审批、执行和监督过程。我们将分析预算在政府活动中的重要性,以及其作为财政政策调控工具的地位。 财政平衡的意义: 讨论财政平衡对于维护宏观经济稳定、增强政府信誉、保障财政可持续性的重要性。 财政赤字: 财政赤字产生的原因: 分析导致财政赤字产生的多种因素,包括经济衰退时税收减少、政府支出增加(如应对危机、增加社会福利)、以及结构性因素等。 财政赤字的管理: 介绍政府应对财政赤字的多种策略,包括削减支出、增加税收、以及发行公债。我们将分析这些策略的优缺点和适用性。 财政赤字的影响: 深入探讨财政赤字对宏观经济的潜在影响,包括对利率、通货膨胀、汇率、国家债务积累以及代际负担的影响。我们将分析持续性的财政赤字可能带来的风险,以及如何通过审慎的财政政策加以规避。 债务可持续性分析: 引入债务可持续性的概念,分析国家债务水平是否在可控范围内,以及政府是否有能力履行其偿债义务。 第五部分:财政政策 本部分将系统阐述财政政策的含义、目标、工具及其在宏观经济调控中的作用。 财政政策的定义与目标: 定义财政政策,即政府为了实现宏观经济目标而运用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等手段进行的经济调控活动。阐述其主要目标,包括促进经济增长、实现充分就业、稳定物价、维持国际收支平衡以及促进收入公平分配等。 财政政策的工具: 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 介绍相机抉择财政政策,即政府根据经济形势的变化,灵活运用财政收入和支出政策进行调控。例如,经济衰退时采取扩张性财政政策(减税、增加支出),经济过热时采取紧缩性财政政策(增税、削减支出)。 内在稳定器: 讲解累进税制和失业救济等内在稳定器,它们能够在经济波动时自动发挥稳定作用,无需政府额外干预。例如,经济衰退时,累进税制会自动减少税收,失业救济会自动增加政府支出,从而缓冲经济下行压力。 政府支出政策: 分析政府投资、政府购买、转移支付等支出工具在影响总需求、刺激经济增长、改善民生等方面的作用。 税收政策: 分析税率调整、税收优惠、税制改革等税收工具在影响企业投资、居民消费、收入分配以及引导经济行为等方面的作用。 财政政策的有效性与局限性: 讨论财政政策在实践中的有效性。我们将分析财政政策的传导机制,以及可能存在的局限性,如挤出效应、时滞效应(决策时滞、执行时滞、生效时滞)、以及政治因素对财政政策制定的干扰。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协调: 探讨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在实现宏观经济目标时的配合与协调。我们将分析两者各自的优势和劣势,以及在不同经济环境下如何形成协同效应,共同维护宏观经济的稳定与健康发展。 第六部分:地方财政 本部分将视角转向地方政府的财政活动,分析其特点、面临的挑战与改革方向。 地方财政的地位与功能: 阐述地方财政在国家财政体系中的地位,以及其在提供地方公共服务、促进区域经济发展、保障地方民生等方面的独特功能。 地方政府的收入与支出: 分析地方政府的收入来源(如地方税收、中央转移支付、地方政府债券)和支出结构(如教育、医疗、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社会保障)。 地方财政的挑战: 探讨地方财政面临的普遍性挑战,如收支矛盾、对上级转移支付的依赖、举债融资风险、以及财政信息公开透明度不足等问题。 地方财政的改革: 分析当前地方财政改革的重点和方向,包括事权与支出责任划分改革、地方税体系建设、预算管理体制改革、以及加强地方政府债务管理等。 第七部分:国际财政比较与前沿 本部分将放眼全球,对不同国家的财政实践进行比较,并探讨财政学研究的前沿课题。 主要国家财政制度比较: 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分析其财政收支结构、税制特点、公共支出模式、财政政策框架,并探讨各国在财政管理和改革方面的经验教训。 全球化背景下的财政问题: 探讨全球化对各国财政的影响,如跨国税收竞争、国际税收协定、以及应对全球性挑战(如气候变化、公共卫生危机)的财政合作等。 财政学研究前沿: 介绍财政学领域的新兴研究方向,如行为财政学、财政数据的应用与分析、财政政策的量化评估、绿色财政、数字财政等,并展望财政学未来发展趋势。 本书通过对以上七个部分的系统阐述,力求为读者提供一个全面、深入、且富有洞察力的财政学知识体系。无论是初学者还是有一定基础的读者,都能从中获得宝贵的知识和启发,更好地理解政府如何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作用,以及如何更有效地管理和运用公共资源。

用户评价

评分

对于《政府会计学》这本书,我的感受可谓是复杂而又深刻。它确实提供了一个了解政府财务运作的平台,但其中某些部分的阐述,却让我觉得略显不足。比如,在解释政府会计的科目设置时,我希望能够看到更详细的分类依据和实际应用场景,而不是仅仅停留在一个较为表面的介绍。书中对某些关键概念的定义,虽然给出了解释,但总觉得不够深入,缺乏一些更具启发性的分析。举个例子,当提到“净资产”的概念时,我期待能看到更多关于其构成、变动原因及其对政府财务健康度的意义的探讨,而不是简单地将其作为一项财务指标列出。此外,我在阅读过程中,也产生了一些新的疑问,但书中似乎并没有提供进一步的解答路径。这让我觉得,这本书更像是一个入门级的导览,为我们描绘了一个大概的轮廓,但如果想要真正掌握政府会计的精髓,可能还需要更多的实践和更深入的研究。总的来说,它提供了基础信息,但并未完全满足我深入探索的渴望。

评分

初拿到这本《政府会计学》,我的期待值其实是相当高的。毕竟,在当前这样一个经济环境日新月异、公共服务领域不断扩张的时代,如何精准、有效地管理公共财政,确保每一分钱都花在刀刃上,成为了一项至关重要的课题。这本书的标题直接点明了主题,似乎预示着将带领我们深入了解国家机器的财务运作机制。我设想,它或许会从宏观层面,梳理我国政府会计的历史沿革与发展脉络,帮助我们理解现行的政府会计准则是在怎样的背景下孕育而生的。更进一步,我期待它能详尽阐述政府会计的独特之处,比如其非营利性、社会性以及预算约束等特性,并与企业会计进行鲜明的对比,从而揭示政府会计在原则、科目设置、核算方法等方面的根本差异。如果书中能辅以大量具体的案例分析,例如不同类型政府机构的会计处理,或是重大公共项目的财务报表解读,那就更能提升其理论联系实际的价值了。毕竟,枯燥的理论说教难以深入人心,而生动鲜活的案例却是最好的学习载体。我希望这本书能如同一位经验丰富的向导,引领我穿越政府会计的复杂迷宫,掌握其核心要义,让我对公共资金的流动与监管有一个更清晰、更全面的认知。

评分

坦白说,我这次选择《政府会计学》这本教材,更多的是源于一种“不得不学”的现实需求。我所在的单位近期在与财政部门的对接中,频繁接触到一些与政府会计相关的报表和文件,其中涉及的术语和逻辑我常常感到一头雾水,急需一个系统性的学习来弥补知识上的短板。我希望这本书能够像一本实用指南,直接切入政府会计的实操层面,而不是空泛地谈论理论。比如,我特别想了解在实际工作中,如何准确地编制政府部门的年度财务报表,包括资产负债表、收入费用表、现金流量表等,并且能理解这些报表背后所反映的真实财务状况。同时,我也期待书中能详细介绍政府会计核算中的关键环节,例如收入的确认与计量、支出的分类与控制、资产的入账与处置、负债的形成与偿还等。如果能针对一些常见业务,如政府采购、专项资金管理、罚没收入处理等,提供清晰的操作流程和会计分录范例,那对我来说将是极大的帮助。我希望读完这本书,能够胜任工作中涉及的与政府会计相关的各项任务,能够与财政部门进行顺畅的沟通,并且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执行相关的财务政策。

评分

这次阅读《政府会计学》的体验,可以说是出乎意料地令人振奋。我原以为这是一本充斥着枯燥术语和复杂公式的教科书,但实际内容却远超我的想象。本书在对政府会计基本概念进行清晰阐述的同时,更注重挖掘其内在的逻辑与精髓。它巧妙地将抽象的理论与生动的实践相结合,通过大量的案例研究,将原本晦涩的政府会计知识变得通俗易懂。例如,书中对“非营利组织”这一概念的解读,让我对政府部门的运作有了全新的认识。同时,它在讲解过程中,也并未回避一些现实中的挑战与困境,而是积极探索解决方案,这使得整本书充满了探索性和前瞻性。我尤其欣赏作者在分析不同政府机构会计核算差异时,所展现出的深刻洞察力。它不仅仅是罗列数字,更是揭示了这些数字背后所代表的政策导向和管理目标。读完这本书,我感觉自己仿佛具备了一种“透视”政府财务的能力,能够从更宏观、更深入的角度去理解公共财政的运行规律,这对于我今后的学习和工作都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评分

我一直对国家治理的效率和透明度非常感兴趣,而政府会计无疑是衡量这两项指标的重要维度。因此,当我看到《政府会计学》这本书时,便迫切地想要了解它能否为我打开一扇理解公共部门运作的窗口。我期望本书能够深入探讨政府会计在预算执行监督、财政绩效评价以及公共资源配置优化等方面的作用。例如,它是否能解释清楚,如何通过政府会计信息,来评估一项公共政策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从而为政府决策提供科学依据?书中是否会涉及到一些前沿的政府会计改革方向,比如绩效会计、责任会计等概念,并分析这些改革如何提升政府服务的效率和质量?此外,我特别关注政府会计的透明度和公众参与问题。这本书能否阐释政府会计信息如何向社会公开,如何接受公众的监督,从而构建一个更加廉洁高效的公共财政体系?如果书中能提供一些不同国家或地区的政府会计实践案例,并进行比较分析,那就更能拓宽我的视野,让我了解国际上在政府会计领域的先进经验和发展趋势。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