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松学写硬笔字/名师讲堂码书码课系列

轻松学写硬笔字/名师讲堂码书码课系列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曾鸣 著
图书标签:
  • 硬笔字
  • 书法
  • 字帖
  • 练字
  • 书法入门
  • 名师讲堂
  • 字体
  • 书写技巧
  • 汉字
  • 教育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清华大学出版社
ISBN:9787302471448
版次:1
商品编码:12216548
包装:平装
丛书名: 名师讲堂码书码课系列
开本:32开
出版时间:2017-06-01
用纸:胶版纸

具体描述

编辑推荐

练好一手硬笔字,终身受益
一线优秀书法教师,手把手演示教学
非常适合青少年儿童学习,也适合成年人自学
文字+示范插图+二维码视频,一学就会

内容简介

本书系统地告诉读者从零基础开始怎样循序渐进地写好一手硬笔字,利用“短小精悍”的微课程从握笔坐姿、基本笔画入手,详细分析讲解常见错误现象及正确的书写技巧,从独体字、偏旁部首里为读者透析汉字结体的规律规则及技巧。
本书用普通的签字笔给读者书写、示范、分析汉字书写方法和技巧,怎样轻松合理地去写好硬笔字。读者扫描每页的二维码,可以观看书写方法技巧演示视频,直观易学。

目录

第一部分书写基础001汉字基本笔画名称表002
正确握笔及坐姿图005
不良握笔及坐姿图007
对书法的一些认识010第二部分基本笔画学习011长横短横012
悬针竖垂露竖013
长斜撇坚撇014
短斜撇短平撇015
捺竖钧016
弯钩横撇017
左点右点018
挑点撇点019
竖弯钩斜钩020
长/短横折021
撇提横钩022
长/短横折钩023
卧钩竖折折钩024
竖提横折折撇横折折钩025|轻松学写硬笔字目录|第三部分独体字学习027独体字分类练习028
高频使用的独体字练习034
常见独体字练习037第四部分偏旁部首学习041偏旁部首学习(一)042
三点水言字旁044
草字头绞丝旁045
宝盖头双人旁048
示字旁衣字旁049
提手旁反文旁052
竖心旁单人旁053
走之底建字底056
单耳旁反犬旁057
金字旁三撇060
雨字头四点底061
左耳旁右耳旁064
风字框牛字旁065
食字旁利刀旁068
同字框国字框069
学字头小字头070
凶字框门字框071
偏旁部首学习(二)074
独体字木木字旁075
木字头木字底076
右旁木077
独体字禾禾字旁079
禾字头右旁禾080
独体字火火字旁081
火字头火字底右旁火082
独体字山山字旁085
山字头山字底右旁山086
独体字石石字旁087
石字头石字底右旁石088
独体字口口字旁091
口字头口字底右旁口092
独体字土土字旁093
土字头土字底右旁土094
独体字月月字旁097
月字底右旁月098
独体字女女字旁099
女字底右旁女100
独体字子子字旁103
子字头子字底右旁子104
独体字日日字旁105
日字头日字底106
独体字方方字旁109
方字底右旁方110
独体字米米字旁111
米字头米字底右旁米112
独体字斤斤字旁115
斤字底右旁斤116
独体字又又字旁117
又字头又字底右旁又118
部分其他部首结构的字练习120第五部分3500个示范字书写
(资源下载)127

精彩书摘

第一部分书 写 基 础
00|轻松学写硬笔字第一部分书写基础|00汉字基本笔画名称表
笔画名称字例长横二短横三悬针竖十笔画名称字例垂露竖干长斜撇左竖撇月笔画名称字例短斜撇牛捺人提地竖钩才弯钩了横折口续表笔画名称字例横折钩力竖折山竖弯钩元横钩皮卧钩心斜钩成笔画名称字例竖弯四横撇又撇提么竖折折钩与竖提长续表笔画名称字例横折折撇及横折折折钩乃右点六左点宝正确握笔及坐姿图
握笔方法: 四点定位
四点: 1. 食指指头肚
2. 大拇指指头肚
3. 中指第一批关节侧面
4. 食指根部侧面
正确握姿特点:
1. 掌心空
2. 食指、大拇指指间有间隙
3. 笔头离指头约一指关节的距离

坐姿要领:
1. 两肘稍靠桌外
2. 双手呈八字形
3. 身直头须正
4. 脚平同肩宽不良握笔及坐姿图




钩腕



握笔太低






握笔太高



掌心不空







搭手


捉笔





偏头




趴桌0|轻松学写硬笔字第一部分书写基础|0对书法的一些认识
1. 法是线条艺术,书法是由有轻重、大小、缓急变化之分的线条分割空间的艺术。
2. 什么样的线条是好线条呢?好线条的特点差线条的特点流畅死板强健柔弱舒展僵硬好线条的特点差线条的特点沉稳单薄飘逸流滑自然别扭3. 汉字的整体特点是方、正、匀。点、画、线条之间讲究穿插、迎让、避就。

前言/序言

世界上一切美好的东西都有时间因素的存在,时间背后就是我们通常说的“功夫”。“即用即弃”的快餐文化永远无法成就经典。大到一块旷世宝玉,必是经历了漫长的自然沉积过程和长久的匠人雕琢,才最终温润成器、晶莹剔透;小到一粒米,也只有经历了充足的阳光和时间,才能保证口感上乘、营养丰富。时间是匠人的心血,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著书也是如此。我们与李玉平、雷斌、付彦军老师联合推出的《名师讲堂码书码课系列》就是这样一套书。其中的每一本都凝结了作者在教育一线的长期探索和教学研究,都是时间的产物,也必然经得起时间的考验。我们认为,教师的专业发展不仅需要教育专家的理念引领,更需要每一位教师个体及团体的反思和分享,《名师讲堂码书码课系列》就是源自对若干学校众多优秀教师、一线名师的经验萃取、知识整合和凝炼提升,从而把个体的教育经验上升为可传播、可模仿、可习得的教育方法、教育策略、教育智慧。这是一个宝库,也是巨大的财富,对于我国基础教育事业的发展、教师队伍的成长和进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这套丛书叫“码书码课”,意在不是传统的书。因为书中不仅有文字和图片,还有很多链接了外部世界的二维码,故称为“码书”;二维码对应的是作者的视频微课程,因此又称“码课”。“码书码课”超越了传统意义上的印刷品,变成了“互联网+”的产物。通过书中的一个个二维码,读者可以浏览到我们精心制作的系列微课程。这些微课程凝聚了作者的经验和心血,使得书的价值进一步获得提升。
读书,不仅可以修身、明志,而且可以直接与作者对话,分享作者“做的经验”。二维码成为《名师讲堂码书码课系列》连接读者和作者、读者与世界、理论与实践的工具,使学习的体验可以更加信息化、立体化、多媒化。
许晓艺
于华南师范大学
2017 年1 月
汉字的教育价值是多重而丰富的,除日常的实用功能,每一个汉字都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历史价值观和审美观,蕴含着先人们博大精深的智慧和想象力,因此,我们说书法是中华民族的国粹。在今天全球化的背景之下,继承和传播汉字书写文化,挖掘其中更深的价值所在,我们有理由相信中国书法将随着中国梦的逐渐实现而不断兴盛!
教育部门一直在大力提倡写字教育,要求书法进课堂。但由于种种原因导致当今教师的书写水平并不理想,大部分老师很难为学生做好书写示范。如果每位老师都能写出一手漂亮的楷书字,能给学生时时做好榜样示范的作用,对学生以潜移默化。那我们的写字教育一定能取得更大的成效。《轻松学写硬笔字》是曾鸣老师的用心之作,他总结自己多年学习硬笔书法和教学的经验,告诉大家怎样轻松、合理、快速地写好硬笔规范字。相信这本书能系统科学地帮助中小学的写字教育落到实处,让更多的师生受益,大幅提升规范字书写水平。
希望大家向曾鸣老师学习,在书法教学中多思、多悟,教学相长,在认真练字中修身养性提升自我,成为一名受学生喜爱、有自己独特方法、敬业称职的书法老师。
周凤甫
教育部第六届艺术教育委员会委员
广东省教育研究院教研室体艺科主任
2017年1月
国粹之书法,为中国之灿烂传统文化遗产,历经数千年之传承,形成了独特的文化表现形式,体现了中华民族长久以来对于人文艺术的追求与创新。中国汉字书法的亮点,在于书法作品可以通过线条的强弱、枯涩、浓淡、精细等变化,以及字形字距、行间的艺术布局来表达情感的起伏和变化,体现书写者的性格与审美情趣。可以说,人生如字,字如人生。优秀的书法作品代表了一个时代的审美情趣和价值观,彰显了书法人生的魅力。曾鸣老师及其硬笔、毛笔书法如是也。
曾鸣老师作为龙岗区坂田街道宝岗小学的书法老师,拥有计算机及书法专业双学历,多年以来一直坚持书法学习及创作,享受于翰墨飘香间。辛勤耕耘,点滴积累,历经多年的苦苦探索,他的书法之造诣络如秋之硕果,卓然天成,硬笔书法、毛笔书法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如行云流水,柔中寓刚,平和简静,萧散清健。曾鸣老师可谓心有精诚,手有精艺是也。
宝岗小学之校训——立德修身,感恩图报。而德行的养成,离不开端正习字的熏陶及养正。学校向来注重师生的习字修身,“写字教育讲课堂”是我们历来的做法,所以我们开设书法课及午写课,目的是期待国之传统能根植于学生心灵间,期许的是“端端正正写字,堂堂正正做人”的民族胸襟。常见稚童课堂里提笔蘸墨、拙稚行文;亦见老师书法间凝神笔端、妙笔生花。学校书法成绩卓有成效,师生习墨蔚然成风。曾鸣老师《轻松学写硬笔字》的最大特点是总结了自己在书法学习、创作过程中的书法和心得,言辞恳切,用心良苦,这是其一;其二,曾鸣老师独特的签字笔书写,告诉我们最普通的书写工具亦能使人领悟到书法世界的博大精深。曾鸣老师《轻松学写硬笔字》的出版,不仅是他在书法世界中展示自己的心曲,更是宝岗小学师生对于中国书法的理解、鉴赏、信心、憧憬和力量。相信曾鸣老师的《轻松学写硬笔字》这部精诚、精艺之作,能更系统、更科学地让更多师生受益,让更多人爱上写字,写一手好字。
宝岗小学校长陈国文
2017年1月
心有精诚,手有精艺
汉字书法是中国特有的一种传统艺术,是经典国学。它被誉为:无言的诗,无行的舞;无图的画,无声的乐。所以书法教育,于中国人而言,不仅仅是一种技能的教习,也是一种文化修炼、精神的陶冶。
学校教师在教学中如果注重挖掘这些因素,并恰当地将其融合、渗透在教学当中,对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情操,提高他们自身的道德素养和知识水平会大有裨益。
然而,当今学校里能写一手好楷书字的教师不多。我们重视写字教育,单靠一两个书法教师是不行的,只有大多数教师能写好楷书字,做好示范作用,对少年儿童的写字教育才能真正落到实处。
社会普遍认为,只有对字帖生描硬摹,花大量的时间才能写好楷书字,使得一些教师望而却步。曾鸣老师总结自己多年的学书心得和培训师生的实践经验,特编此书,希望帮助所有人在较短时间里提楷书书写水平,实在是情真意切!
我希望这本书能让所有教师、学生受益,为汉字硬笔书法教育添砖加瓦。也希望曾鸣老师在书法教育上做出更多的成绩和贡献。
张文枫
2017年1月
短期内能写出一手漂亮的汉字是很多人所希望的,然而不知道有多少人在学书法的道路上花了大量的时间,勤学苦练,但到最后还是收效甚微。也有的人认为,学好书法就是认真练一练、写一写,于是从书店买回一两本字帖临写,对临字帖书写感觉还不错,可是当自己离开字帖书写时又是一团糟……凡此种种,皆因学习不得要领、方法不对。
世间任何事情的成功都讲究方法,方法越正确就越容易成功,美国前总统里根曾说:“学习最重要的是找到其法门。”本人学习书法二十余年,如很多人一样在书法上花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靠着一份坚持有了一点点成绩,现在回想起当初学书法时走了太多太多的弯路,时常感叹有些书法知识和技巧如果能很早就得到老师的指导,那我最多花一两年的时间就能写出我今天的水平。也正因此,我下决心要帮助更多的人用最少的时间去快速学好书法,不要再像我那样走过多的弯路,浪费太多的时间。于是有了本书的问世。
汉字是我们祖先凭着自己对客观事物的直观认识,摄取自然万物和人类自身的种种现象概括加工而成,点线之间相互牵扯形成完美统一的有机体。我们学习它也应该联系自身和生活实际由此及彼地去学习,把个人对周围环境及世界的感受和认识,以及自身情感体验和道德标准都融入这小小的方块字中。
本书突破、改革按字帖生摹硬描的方法,为习者重点揭示运笔的方法和结体的规律、原理、技巧,这些规律、原理不是条条框框,不是生搬硬套,它具有无穷的生机和活力,启发我们的联想,开发我们的智力,学会后一通百通,为习者打下坚实的基础。
如果习者能通过本书受益,使得自己的书法水平大幅提升,那我将如愿!
本书的出版问世,要特别感谢李玉平和雷斌老师的悉心指导,感谢深圳市宝岗小学陈国文校长和彩田学校张文枫校长的大力支持,感谢宝岗小学王南主任在整个制作过程中的支持和帮助,感谢所有为本书提出宝贵意见的领导、朋友和同事。曾鸣
2017年1月


妙笔生花:硬笔书法精进指南 前言 在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似乎越来越依赖电子设备,指尖的敲击取代了笔尖的沙沙声。然而,一笔一划的书写,不仅是信息传递的载体,更是心性修养的体现,是传统文化薪火相传的无声宣言。工整、美观的硬笔字,是现代人必备的基本素养,它直接反映了一个人的专注度、审美情趣乃至职业素养。 本书《妙笔生花:硬笔书法精进指南》,旨在为广大学习者提供一套系统、深入、实用的硬笔书法学习路径。我们深知,硬笔书法学习并非一蹴而就,它需要正确的引导、科学的方法和持之以恒的练习。本书并非市面上常见的速成手册,而是立足于书法基本功的夯实与审美意识的培养,旨在帮助读者真正理解“写字”背后的逻辑与美感。 --- 第一部分:基石奠定——执笔与坐姿的哲学 第一章: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许多初学者常常忽略了“器”与“姿”的重要性,认为只要多写就能进步。然而,不规范的握笔姿势和不良的书写习惯,如同给未来发展设置了无形的枷锁。 笔的选择与认知: 详细解析市面上主流的硬笔材质(如中性笔、圆珠笔、签字笔)的特性、出水流畅度、笔杆粗细对握笔手感的影响。强调根据个人手型和书写习惯选择最合适的工具,而非盲目追求品牌。 科学的执笔法: 深入讲解传统执笔法(如“凤眼含笔”)在硬笔书写中的现代化应用。重点剖析如何通过调整指尖的触点和力度分配,实现对笔尖的精确控制,避免“僵硬”和“松垮”两种极端状态。我们提供了多角度的插图和详细的文字说明,确保读者能够精准模仿。 坐姿与身法的平衡: 书写绝非单纯的手部运动,而是全身协调的结果。本章详细阐述了正确的书写坐姿(如“三贴、两对、一平”原则),讲解了如何通过调整桌面高度、身体重心,使手臂放松,让腕部活动自如,为后续的提按顿挫打下生理基础。 第二章:点画的解构与重塑 汉字的点画是构成字的最小单元,也是体现书法功力的核心。 八种基本笔画的精微探究: 区别于简单地描摹“横、竖、撇、捺”,本书将八种笔画细化为起笔、行笔、收笔三个动态过程。例如,横画的“藏锋起笔”与“回锋收笔”的细腻处理,如何通过轻微的力度变化形成视觉上的“抑扬顿挫”。 笔画的“精、气、神”: 探讨如何赋予笔画生命力。讲解力度(提按)与速度(快慢)在硬笔上的模拟表现。硬笔虽无毛笔的墨分五色,但可以通过线条的粗细变化(粗细对比)和走势的曲直变化,来营造丰富的空间感和韵律感。 间架结构的基础逻辑: 笔画组合成字,讲究结构平衡。本章引入基础的“重心理论”和“空间分割法”,教导学习者如何判断一个字的视觉中心点,确保字形结构稳定不偏倚。 --- 第二部分:结构为王——汉字的法度与美学 第三章:间架结构的高级解析 对于硬笔书法而言,结构往往比笔法更为关键。结构规范,字则“立得住”;结构生动,字则“有神采”。 偏旁部首的“内聚力”与“外放势”: 详细分析不同偏旁在组合中的角色。例如,左右结构的字,左部和右部应如何相互照应、互相借力;包围结构的字,如何处理内外空间的疏密关系。 字形的动态平衡: 讲解“中宫收紧,四边舒展”的结构原则。通过分析如“田”“目”等对称字和“你”“我”等非对称字的布局,训练读者对字内空间的精确把控能力。 大小结构的对比与协调: 探究字形内部不同部件的比例关系。如何通过调整主笔的长度和次要笔画的间架,实现视觉上的错落有致,避免字形呆板。 第四章:楷书的精炼与行书的灵动 在掌握了基本点画和结构后,学习者需要选择适合自己的字体风格进行深入练习。 楷书:古法今用,端庄大气: 本章聚焦于欧阳询体或颜真卿体的硬笔化处理。强调硬笔楷书应避免过于僵硬的“打印体”风格,而要在保持端正的基础上,融入书写者的气息。详细分析了楷书的“点到为止”与“中锋侧锋的灵活运用”。 行书:笔断意连,气韵生动: 行书是日常应用最广泛的字体。本书侧重于讲解“连带”的技巧——如何自然地完成笔画间的牵丝与过渡,而非机械地粘连。讲解“字内笔画的呼应关系”,如何通过一气呵成的书写,使全字气脉贯通。 --- 第三部分:实践提升——临摹与创作的桥梁 第五章:高效临摹的“四步法” 临摹是学习书法的唯一捷径,但“盲目描摹”效率低下。本书提供了一套科学的临摹方法论。 第一步:形神兼顾的“对位观察法”: 不仅要看字形的外轮廓,更要观察范字的笔画粗细、墨迹浓淡(硬笔即为力度变化)的对应关系。 第二步:结构拆解的“骨架提取法”: 暂时忽略笔画细节,先在脑中将范字拆解为主要的结构框架,理解其力学分布。 第三步:动态模仿的“节奏复现法”: 尝试模仿范字的书写速度和提笔节奏,感受作者行笔时的“韵律感”。 第四步:对比反思的“差异修正法”: 将自己的书写与范字进行逐一对比,找出偏差点,并针对性地进行矫正练习。 第六章:日常应用与审美拓展 书法艺术终将回归生活。本书的最终目标是让学习者的进步体现在日常的书写场景中。 实用文体的优化: 针对信函、笔记、备忘录等不同场景,提供不同的书写策略。例如,在快速记录时,如何保持速度又不失清晰度;在正式场合书写时,如何最大化字体的美观度。 字体的个性化探索: 在扎实的基础之上,引导读者开始思考“我想要写成什么样?”探讨如何在遵循书法基本法度的前提下,融入个人气质,形成独特的“手写风格”,告别千篇一律的“标准字”。 自我评估体系建立: 提供一套自检清单,帮助学习者定期审视自己的进步,明确下一步的练习重点,实现持续、有方向感的自我精进。 --- 结语 硬笔书法是一场关于耐心、观察和坚持的修行。它训练的不仅是我们的手腕,更是我们的心性。本书提供的,是工具、方法与视野,而真正的“妙笔生花”,需要你我共同在纸上耕耘。拿起笔,开始属于你的美字之旅吧!

用户评价

评分

对我而言,选择一本练字帖的另一个重要考量是它的“耐用度和实用性”。有些字帖纸张太薄,用钢笔一用力就洇墨,或者练习几遍后就磨损得不成样子,非常影响练习的心情和持续性。这本书在纸张的选择上非常用心,纸面平滑却不打滑,吸墨性适中,即使用中档钢笔书写,墨水也能迅速被吸收,不会影响下一笔的走势。而且,它的装订方式也很人性化,可以完全平铺在桌面上,方便临摹和描红,不会像有些书那样,中间部分卷曲起来影响书写。更重要的是,这本书的练习量设置非常科学,不会让人感到压力山大。它不像那种恨不得在一本书里塞进几千个字的字库,而是侧重于反复练习核心的笔画组合和常见字的结构,保证了练习的质量而不是数量。这种注重效率和用户体验的设计,让我有信心能长期坚持下去,真正把这门技能融入到我的日常生活中去。

评分

这本书法入门书简直是为我这种“手残党”量身定制的!我一直对中国书法心生向往,但每次拿起毛笔或钢笔,总觉得自己的字像鸡爪挠地,毫无章法可言。市面上那些动辄厚厚的字帖,密密麻麻的笔画和复杂的口诀,看得我头昏脑胀,学了两天就彻底放弃了。这本《轻松学写硬笔字》的结构真是太棒了,它没有一上来就堆砌晦涩的理论,而是从最基础的笔画结构入手,讲解得深入浅出。比如,在讲横线的时候,它会非常细致地分析如何运笔、起笔、行笔和收笔,甚至连笔尖接触纸面的角度都配有清晰的图示。我以前总觉得“中锋行笔”是个玄学,但书里用生活化的语言把它解释清楚了,让我这个零基础的人也能大致领会其中的奥妙。最让我惊喜的是,它针对不同笔画的练习安排了循序渐进的梯度,而不是一下子就把所有笔画混在一起练,让人感觉每一步都在进步,很有成就感。对于想真正把字写好,而不是走过场的人来说,这种由浅入深的教学方式简直是福音。

评分

我之前买过几本号称“名师”指导的字帖,结果发现内容陈旧,印刷质量也堪忧,有些字帖的字形甚至有点古怪,让我担心长期模仿会练出“鬼画符”。相比之下,这本教材的字体风格非常现代和实用,很适合日常的书信、笔记和工作文档使用。它没有刻意追求那种高不可攀的古代碑帖的韵味,而是侧重于现代人最需要的清晰、美观和规范。翻开内页,你会发现排版非常清爽,留白得当,不会让人产生阅读压力。而且,它对楷书、行书这两种最常用的书体都有涉及,但分配的篇幅很合理,不会让人觉得学起来没完没了。特别是它对硬笔的特性分析,提到不同硬度的笔芯对手感和墨迹浓淡的影响,这是很多传统书法教材里会忽略的细节。这本书真正做到了“与时俱进”,让学习硬笔书法不再是老学究的专利,而是任何年龄段的人都能轻松融入日常的技能提升。我已经开始在工作邮件和会议记录中使用新的字体了,同事们都有注意到我的字变好看了,这对我来说是极大的鼓舞!

评分

坦白说,我购买这本书之前,对“名师讲堂”这类宣传语是持保留态度的,总觉得是营销噱头。然而,阅读完前几章后,我发现编者的教学思路确实体现了高水平的专业素养。最让我信服的一点是,它对“易错点”的剖析极其精准。比如,在讲解“撇”的写法时,它会特意指出初学者容易犯的错误——起笔太重、撇捺相交点靠上等问题,并配上“对比图”直观展示错误示范和正确示范的区别。这种带着“纠错思维”的教学,比单纯的正面指导更有效率。我发现自己以前写了很多年的字,很多错误习惯都根深蒂固,但通过书中对这些细微差别的点拨,我能迅速意识到自己的问题所在。这种教学方法显然是基于长期的教学实践总结出来的,而不是闭门造车。它不是那种“你照着写就行了”的敷衍之作,而是真正理解学习者的困惑,并提供针对性解决方案的优秀范本。

评分

作为一名对书法艺术有着执着追求的人,我更关注教材是否能引导学习者体会到书法的神韵,而不仅仅是机械地描摹。这本书在这方面做得相当到位,它巧妙地将技术训练和审美提升结合了起来。在讲解完基础笔画的结构后,它会引入“字形搭配”和“间架结构”的章节。这一部分是区分“写字”和“写好字”的关键。作者没有简单地说“这个字要写得匀称”,而是通过分析那些经典范例,拆解了偏旁部首之间的呼应关系,比如左边的“提”要如何与右边的“捺”形成空间上的平衡与动势。这种由微观到宏观的解析,让我开始用一种全新的视角去看待每一个汉字。它不再是孤立的符号,而是一组充满内在张力的结构体。虽然是“轻松学”的定位,但它对传统书学原理的尊重和提炼是可见的,这使得学习过程不仅是技能的习得,更是一次对汉字美学的深度体验,非常值得那些希望写出“有味道”的字的人细细品味。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