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定心理學》針對當代人的情緒和生活現狀,從名利欲望、得失交際、愛情、婚姻、工作、壓力等方麵,屢屢深入循循善誘,引導人們如何保持淡定的心境,如何修煉淡定的心胸,如何擁有淡定的生活。淡定的人生不寂寞,淡定的人生不煩惱,淡定的人生美麗,淡定的人生幸福。淡定人生,從閱讀本書開始。
牧之,師大心理學碩士,心理谘詢師,現為某心理學研究機構負責人,長期在北晚、中青報、讀者、知音等報刊雜誌發錶專欄文章。著有《心理學與你的生活》《微錶情心理學》《做自己的心理醫生》《這些事不必找心理醫生》《怪誕心理學》《重口味心理學》等暢銷圖書。
第1章 淡定是心靈的修行
心境淡泊,逍遙自如 / 002
淡泊是心靈的 高境界 / 005
上善若水,淡泊清澄 / 007
撣淨塵埃,心明眼亮 / 009
栽種心靈花,芬芳隨處散 / 012
內心淡定,四季是美景 / 014
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 016
淡定人生三境界 / 018
生活中我們應該淡忘的 / 020
修養心靈,收獲淡定 / 024
第2章 淡定的內心不煩惱
放棄名利一身輕 / 028
過多的奢求徒增煩惱 / 031
淡泊欲望,淡對誘惑 / 033
榮辱毀譽不上心 / 036
鮮花榮譽麵前清醒淡定 / 038
名利富貴如過眼煙雲 / 040
人生不滿百,何須名利憂 / 042
清心寡欲,身心安定 / 045
知足常樂,恬淡灑脫 / 047
浮華世界保持平常心 / 050
寵辱不驚,望天空雲捲雲舒 / 052
第3章 誘惑的世界要淡定
安撫一顆浮躁的心 / 056
過濾浮躁,沉靜做人 / 058
越攀比,越淡定 / 062
沉澱嘩眾取寵的虛榮心 / 064
眾聲喧嘩我獨靜 / 067
平靜中品味生活的福氣 / 069
穿越繁華,抵達寜靜 / 071
淡定的人生不寂寞 / 073
甘於寂寞,樂於淡泊 / 075
耐住寂寞,享受獨處的寜靜 / 077
第4章 一念心放下,刹那蓮花開
飛蛾撲火可敬不可學 / 080
放下,心靈刹那花開 / 082
心若放下,清風自來 / 086
放下即是得到,放下得自在 / 089
捨得是淡定的大智慧 / 091
先有所捨,後有所得 / 093
滾滾紅塵,看開而不看破 / 096
看開放下,瞭無牽掛 / 099
放下一切該放的東西 / 101
放棄贏得人生一片天 / 103
第5章 淡看不完美,豁達且從容
人生沒有完美可言 / 106
不完美也是一種美 / 108
適可而止,避免過猶不及 / 111
追求完美,不苛求完美 / 114
在缺憾中升華美 / 116
坦然接受生活中的不完美 / 118
適應並接受世界的不公平 / 121
不要讓完美阻礙完成的腳步 / 123
淡看完美,豁達又從容 / 125
嚮完美主義說再見 / 127
第6章 得意要淡定,失意要堅定
得之淡然,失之坦然 / 130
順境逆境,始終淡定 / 132
淡對人生風雲變幻 / 134
厄運來臨,淡然以對 / 136
坦然麵對人生的得失 / 139
坦然,攀越人性的高峰 / 142
淡定樂觀,失意不失誌 / 144
人生失意時不妨對月長歌 / 146
苦辣酸甜付諸談笑間 / 148
淡定走過風雨人生路 / 151
淡定人生,感恩苦難 / 153
第7章 堅守真性情,活齣真自我
淡定的人生不迷茫 / 158
淡定地走自己的路 / 160
保持頭腦和心智的淡定 / 163
不做隨波逐流的浮萍 / 166
追隨潮流,不如引領潮流 / 168
堅持自己的主見不動搖 / 170
追隨你的心靈,隨風飛翔 / 172
做獨一無二的“我” / 174
堅守本色,活齣真我風采 / 178
第8章 淡定的人生 幸福
幸福隻在一念間 / 182
幸福的顔色很樸素 / 184
淡定地感受身邊的幸福 / 186
瑣碎生活裏的真實幸福 / 189
擁有簡單,擁有幸福 / 192
姻緣起伏,緣聚緣散 / 194
柴米油鹽,相濡以沫 / 196
等一等,讓靈魂跟上腳步 / 199
慢下來,一切都會好 / 202
內心平靜,與壓力共舞 / 204
淡定的人生不後悔 / 207
享受平淡,坐擁幸福長久 / 209
內心淡定,四季是美景
有首古詩寫道:“但願此心春長在,須知世上苦人多。”現實中真的是有許多人感到自己活得很辛苦,生活中沒有一點樂趣。正因為世人心中無“春”,所以纔無快樂可言。其實人生是快樂的,隻不過快樂深藏於心,不容易為人所發現而已。
春鞦時有一隱士榮啓期,在泰山優哉優哉,鼓琴而歌。孔子路過,就問他:為何這等快樂?
榮啓期迴答道:“天生萬物,唯人為貴,我得為人,何不樂也?”
正如榮啓期所說,生而為人即是一種快樂,快樂是人生的主題。隻要我們用心去體會,以飽滿的熱情去對生活,就能快樂度過每一天。
許多人抱怨生活太清苦,許多人到外界去尋求快樂。而對身邊的美景熟視無睹,其實隻要用心生活,身邊就有感動你的美景。
在春天,特彆是早春,從春來發幾枝的柳樹上,從重新披上綠裝的大地上,從水光瀲灧的湖麵上,從鳥雀嘰喳的瓦房屋頂,從萬物萌發的郊外,從身邊女人和孩子們的身上,你隨處都能感受到風景的存在,讓心靈享受美的熏陶。隻要用心,你也能體會到“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蔞蒿滿地蘆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時”的美景。
在夏天,你可以去體會萬物在驕陽下傲然挺立的颯爽英姿。如果是晴空萬裏,你可以去河邊體會“水光瀲灧晴方好”的詩意;如果是雨天,你則可以去感受“山色空濛雨亦奇”的意境。
鞦天是一個收獲的季節,更是好景連連,正如古人所說:“一年好景君須記,是橙黃橘綠時”。看著院裏掛滿果實的梨樹,你能不開心?聞著空氣中彌漫著的果實的芳香,你能不開心?就是看看滿街的落葉,也會帶給你無窮的遐想,你也沒有不開心的理由。
鼕天總是給人一種肅殺寂靜的感覺,似乎給人一種壓抑的感覺,其實不然,鼕天也有鼕天的美麗。即使去看那光禿禿的樹,在凜冽的西風的肅殺中沉著堅持的樣子,也讓人感受到力量和希望。享受著這一切,你能說鼕天不美嗎?
淡定的心靈智慧
一個人如果能夠始終保持內心的淡定,那麼不論是春夏鞦鼕,不論是風霜雨雪,一年四季都能看到美景。
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一個人要以清醒的心智和從容的步履走過歲月,那麼他的內心必定不能缺少淡泊。雖然我們渴望成功,渴望能在有生之年畫齣優美的人生軌跡,但我們需要的是一種平平淡淡的快樂生活,一份實實在在的成功。這種成功,不必努力苛求轟轟烈烈,不一定要有那種揭天地之奧秘,隻是一份平平淡淡的追求足矣!
陶淵明生於公元365年,是中國早的田園詩人。陶淵明生活的時代,朝代更迭,社會動蕩,人民生活非常睏苦。公元405年鞦天,陶淵明為瞭養傢糊口,來到離傢鄉不遠的彭澤當縣令。這年鼕天,他的上司派來一名官員來視察,這位官員是一個粗俗而又傲慢的人,他一到彭澤縣的地界,就派人叫縣令來拜見他。
陶淵明得到消息,雖然心裏對這種假藉上司名義發號施令的人很瞧不起,但也隻得馬上動身。不料他的手下提醒說:“參見這位官員要十分注意小節,衣服要穿得整齊,態度要謙恭,不然的話,他會在上司麵前說你的壞話。”
一嚮正直清高的陶淵明再也忍不住瞭,他長嘆一聲說:“我寜肯餓死,也不能因為五鬥米的官餉,嚮這樣差勁的人摺腰。”他馬上寫瞭一封辭職信,離開瞭隻當瞭八十多天的縣令職位,從此再也沒有做過官。
從官場退隱後的陶淵明,在自己的傢鄉開荒種田,過起瞭自給自足的田園生活。在田園生活中,他找到瞭自己的歸宿,寫下瞭許多優美的田園詩歌。他寫農傢人生活的悠然自得:“曖曖遠人村,依依墟裏煙”,他寫自己勞動的感受:“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他也寫農人勞作的甘苦:“種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不言春作苦,常恐負所懷”。
諸葛亮有言:“非淡泊無以明誌,非寜靜無以緻遠。”淡泊是一種真我,是英雄本色。追求淡泊者,生活的道路會開滿鮮花、芳香四溢;追求享受者,生活的道路可能會遍布陷阱,甚至隻能在生命終結的一刹那纔能體會到稍縱即逝的一絲快樂。
心淡如水,人淡如菊,不貪圖什麼,不憂慮什麼,拋棄所有的煩惱,是一種境界。讓心靈享受到“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閑情逸緻,享受到富有禪意的生活,就要讓心靈除去雜念,遠離世俗,做自然、本真的人。
淡定的心靈智慧
學會淡泊,擁有淡泊。學會和擁有瞭淡泊,我們就能在令人眼花繚亂、目迷神惑的世相百態麵前神寜氣靜,就會拋開一切名繮利鎖的束縛,在人生的大道上邁齣自信與豪邁的步伐。
……
坦白說,我是一名心理學愛好者,閱讀過不少相關的書籍,但《淡定心理學》在我心中占據瞭獨特的位置。它沒有故弄玄虛,也沒有用晦澀難懂的專業術語來嚇唬讀者,而是用一種極其貼近生活、充滿智慧的語言,將深奧的心理學原理化繁為簡。這本書最吸引我的地方在於它的“實用性”。很多時候,我們知道道理,但卻不知道如何將道理運用到實際生活中,尤其是在麵對壓力和挑戰的時候。這本書就提供瞭非常具體的“操作指南”。它會告訴你,當負麵情緒來襲時,我們可以采取哪些步驟來應對,比如通過一些簡單的練習來轉移注意力,或者通過深呼吸來舒緩緊張的神經。我尤其受益於書中關於“情緒錨定”的討論,它讓我明白,原來我們可以有意識地創造和連接積極的情緒體驗,從而在需要的時候調用它們。這就像在心裏儲備瞭一份“情緒能量包”,可以在情緒低榖時隨時取用。而且,這本書並沒有要求我們變得“無情無欲”,它承認情緒的復雜性和真實性,隻是教我們如何更好地與之相處,而不是被其淹沒。它讓我意識到,“淡定”並非冷漠,而是一種更高級的自我關懷和情緒智慧。閱讀這本書的過程,就像是在給自己的人生進行一次“情緒優化”,讓我在麵對生活的起伏時,能夠更加從容和堅定。
評分這本書就像一本“心靈的解藥”,在我生命中一個迷茫的階段,給予瞭我極大的慰藉和指導。我一直以來都覺得自己在情緒的海洋裏隨波逐流,找不到方嚮,總是被焦慮、不安等負麵情緒所睏擾。翻開《淡定心理學》,我仿佛找到瞭一個可靠的燈塔。書中對於“浮躁”的分析非常透徹,它揭示瞭現代社會中我們普遍存在的“心浮氣躁”的根源,並且提供瞭切實可行的應對之策。我尤其喜歡書中關於“情緒隔離”的探討,它教會我如何在麵對情緒的衝擊時,能夠保持一份距離,不被其完全裹挾,從而能夠理性地分析和處理問題。而且,這本書的語言風格非常親切,沒有高高在上的說教,而是如同朋友般的交流,讓人更容易接受和理解。它讓我意識到,很多時候,我們對情緒的恐懼,反而加劇瞭情緒的負麵影響。而當我們學會接納、理解和轉化情緒時,它們就會變成我們成長的動力。現在,即使麵對生活中的不如意,我也能夠保持一份平和的心態,不再像過去那樣容易陷入負麵情緒的漩渦。
評分這本書的文字非常有力量,卻又異常溫柔。我喜歡它的敘事方式,沒有枯燥的說教,而是像一位經驗豐富的朋友,在與你進行一場關於心靈成長的深度交流。它觸及瞭我內心深處最柔軟的部分,也喚醒瞭我潛藏已久的自我力量。在閱讀之前,我常常覺得自己被情緒“綁架”瞭,喜怒哀樂都隨著外界的變化而起伏不定,缺乏內在的穩定感。這本書就如同一場“心靈按摩”,幫助我疏通瞭那些淤堵的情緒通道,讓我重新找迴瞭內心的平靜。它不僅僅是關於如何“壓抑”情緒,而是關於如何“理解”情緒,如何與情緒和諧共處。書中的一些關於“情緒排毒”的練習,對我來說非常有啓發。它教會我如何識彆並釋放那些積壓在心底的負麵情緒,而不是讓它們在體內“發酵”,最終變成難以承受的重負。我尤其喜歡書中關於“情緒的積極轉化”的討論,它讓我看到,即使是看似消極的情緒,也可以成為我們成長的契機,隻要我們能夠以一種建設性的方式去麵對它們。現在,當我再次麵對生活中的挑戰時,我不再是那個容易被情緒擊垮的脆弱的我,而是一個擁有更強大內心力量,能夠從容應對的人。
評分這本書的封麵設計就有一種讓人心安的魔力。柔和的色彩搭配,簡潔卻富有深意的字體,仿佛在第一時間就傳遞瞭“淡定”二字的核心精髓。我剛拿到它的時候,正值生活裏的一團亂麻,各種瑣事像藤蔓一樣纏繞,讓我喘不過氣來。翻開第一頁,一股清流就湧入瞭心田。書中並沒有直接給齣“治愈”的萬能藥,而是娓娓道來,引導我一步步審視自己的內心,理解那些常常讓我們失控的情緒是如何産生的,以及我們為何會在喧囂的世界裏感到如此的浮躁。它讓我意識到,很多時候,情緒的失控並非源於外部事件本身,而是我們對這些事件的解讀方式。那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念頭,卻可能像滾雪球一樣,最終演變成巨大的焦慮和不安。書中提供的很多視角都非常新穎,比如它會用一種非常客觀的“局外人”的眼光來剖析我們自己,讓我們看到那些我們習以為常卻可能帶來負麵影響的思維模式。我尤其喜歡其中關於“認知重構”的章節,它不是簡單地說“你想開點”,而是提供瞭一係列切實可行的方法,去挑戰那些根深蒂固的負麵信念,用更積極、更具建設性的想法去替代它們。讀這本書的過程,就像是在進行一場深刻的自我對話,一次心靈的深度療愈。我開始學會識彆自己情緒的信號,不再被它們牽著鼻子走,而是能夠站在情緒的岸邊,靜觀其流。這讓我感到前所未有的平靜和掌控感。
評分我一直認為,心理學的書籍如果不能付諸實踐,那麼它就隻是一堆文字。而《淡定心理學》恰恰是一本能夠讓你“動起來”的書。它不是那種讓你看完就感覺“懂瞭”的書,而是會讓你在讀的過程中,不斷地去思考、去實踐,並在這個過程中獲得真正的成長。這本書的獨特之處在於,它將抽象的心理學概念,轉化成一個個具體可行的練習,讓你能夠在日常生活中,一步步地去體驗和感受。我尤其受益於書中關於“情緒的覺察”的訓練。它讓我開始注意到自己內心那些細微的情緒變化,從而能夠在問題萌芽階段就及時乾預。而且,這本書並沒有要求我們成為一個“完美”的人,它恰恰承認瞭我們的不完美,並鼓勵我們擁抱自己的情緒,學會與它們和諧相處。它讓我明白,真正強大的內心,並非來自於壓抑,而是來自於對自我的深刻理解和接納。現在,當我麵對生活中的睏難時,我不再感到恐懼,而是多瞭一份從容和自信,因為我知道,我擁有掌控自己情緒的力量。
評分拿到《淡定心理學》這本書的時候,我正處於一個情緒的低榖期,感覺自己被焦慮和不安緊緊地包圍著,仿佛怎麼掙紮都無法擺脫。這本書的名字就像一束光,吸引瞭我。我抱著試試看的心態翻開瞭它,沒想到,它真的給瞭我巨大的驚喜。它沒有給我灌輸那些虛無縹緲的大道理,而是用一種非常溫和、充滿智慧的方式,引導我去探索自己內心的世界。書中對“浮躁”的分析非常到位,它讓我看到瞭現代社會中,我們是如何被各種信息和欲望所裹挾,從而失去瞭內心的寜靜。我尤其喜歡書中關於“情緒的接納”的章節,它讓我明白,原來我們不必害怕那些負麵情緒,而是應該學會理解它們,接納它們,從而讓它們變得不那麼具有破壞性。通過書中的練習,我開始能夠更好地識彆和管理自己的情緒,不再被它們牽著鼻子走。它讓我看到瞭,即使在喧囂的世界裏,我們也能找到屬於自己的那份寜靜,並從中汲取力量。現在,我對生活的態度變得更加平和,也更有信心去麵對未來的挑戰。
評分《淡定心理學:內心強大的情緒掌控術,浮躁世界的心靈靜修課》這本書,簡直是為我量身定做的。我一直以來都覺得自己是個“情緒化”的人,一點小事就能讓我心情大起大落,這讓我感到非常睏擾,也影響瞭我的工作和人際關係。這本書的齣現,就像及時雨,給瞭我非常大的幫助。它不僅僅是提供一些空泛的理論,而是充滿瞭非常實用、可操作的方法。我特彆喜歡書中關於“情緒調節”的技巧,比如深呼吸、正念練習,以及如何通過改變思維模式來應對負麵情緒。這些方法都非常簡單易學,而且效果顯著。通過實踐這些方法,我逐漸發現,我不再是那個被情緒牽著鼻子走的人,而是能夠更加從容地應對生活中的各種挑戰。而且,這本書讓我明白,“淡定”並非意味著壓抑情緒,而是指一種更成熟、更智慧的情緒管理能力。它讓我看到瞭,即使在喧囂浮躁的世界裏,我們也能找到內心的寜靜,並從中汲取力量。現在,我對待生活中的問題,都多瞭一份從容和淡定,不再像過去那樣容易陷入恐慌和焦慮。
評分《淡定心理學》這本書,簡直是我近年來讀到的最“對癥下藥”的一本書瞭。我一直是個比較敏感的人,很容易因為一些小事而情緒波動,導緻生活和工作都受到瞭不小的影響。這本書就像一位經驗豐富的心理導師,為我指明瞭方嚮。它不僅僅停留在理論層麵,而是提供瞭許多非常具體、可操作的方法。我特彆喜歡其中關於“情緒識彆”的章節,它教會我如何敏銳地捕捉自己情緒的細微變化,從而在情緒失控之前及時乾預。書中的一些“情緒日記”的練習,也讓我受益匪淺。通過記錄自己的情緒波動,我開始更清晰地認識到,哪些情境、哪些想法最容易觸發我的負麵情緒,從而能夠有針對性地進行調整。而且,這本書並沒有要求我們成為一個“沒有感情”的人,它恰恰承認瞭情緒的價值,隻是教我們如何成為情緒的主人,而不是情緒的奴隸。它讓我明白,真正強大的內心,並非意味著不會感受痛苦,而是能夠在痛苦中保持冷靜,並找到積極的齣路。讀完這本書,我感覺自己像是經曆瞭一場“心靈的重生”,對生活有瞭新的認識,也對自己有瞭更深的信心。
評分這本書的名字就如同它的內容一樣,帶著一種療愈的力量。我一直覺得自己是個很容易焦慮的人,生活中的一點點風吹草動就能攪亂我的心情。在看到這本書的簡介時,我立刻被“浮躁世界的心靈靜修課”這句話吸引瞭。我渴望那種內心的寜靜,那種不被外界紛擾所動搖的力量。當我真正開始閱讀時,我發現它並沒有辜負我的期待。書中對“浮躁”的成因進行瞭深入的剖析,從社會環境到個人習慣,細緻入微。它讓我認識到,很多時候我們的浮躁感並非空穴來風,而是源於我們對“即時滿足”的過度追求,以及對“不確定性”的恐懼。書中的章節安排也很巧妙,循序漸進地引導我進行自我探索。我尤其喜歡其中關於“正念冥想”的引導練習,雖然之前也接觸過一些,但這本書的講解更加深入和易於實踐,它教會我如何在日常生活中保持覺察,如何將每一次呼吸都變成一次內心的迴歸。通過這些練習,我逐漸發現,原來我一直以來都在和自己的情緒“對抗”,而這本書則教會我如何與情緒“對話”,如何接納它們,理解它們,最終引導它們走嚮積極的方嚮。現在,當我感到焦慮時,我不再是那個被情緒吞噬的我,而是一個能夠觀察、理解並調整自己的“情緒駕馭者”。
評分《淡定心理學》是一本真正意義上的“心靈指南”。它不是那種看完之後就束之高閣的書,而是會讓你反復翻閱、受益終生的寶藏。在我人生中某個特彆艱難的時期,我幾乎可以說是“焦頭爛額”,每天都被各種負麵情緒纏繞,感覺自己就像一個快要被壓垮的陀螺,不停地鏇轉,卻找不到方嚮。這本書就像一道光,照亮瞭我前行的道路。它沒有提供任何虛無縹緲的雞湯,而是用一種非常紮實、接地氣的方式,幫助我重新認識自己,認識情緒。書中的案例分析都非常生動,讓我能夠從中找到自己的影子,並從中汲取力量。我尤其感動於其中關於“自我同情”的章節,它讓我明白,原來我們不必對自己的不完美感到愧疚,而是應該像對待好朋友一樣,溫柔地接納和關懷自己。這種“善待自己”的態度,是通往內心強大和情緒穩定的基石。這本書讓我學會瞭如何區分“我”和“我的情緒”,意識到情緒隻是暫時的狀態,而不是我的全部。它教會我如何在情緒的洪流中保持冷靜,如何看清事物的本質,而不是被錶麵的現象所迷惑。現在,即使麵對睏難,我也不再感到絕望,而是多瞭一份從容和堅定。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