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理工大学知识产权学院是在全国知识产权教学领域具有一定影响,可作为其他相关院校、专业的学生教材;该系列教材以案说法的著作形式,更适合课堂教学和自学所用。
《知识产权国际保护》一书采用“以案说法”的形式,介绍知识产权国际保护领域的基本理论、规则、存在的问题以及应对这些问题的措施。全书拟包含概述、专利权的国际保护、商标权的国际保护、版权及其邻接权的国际保护、其他知识产权的国际保护、知识产权国际争端的解决等章节。各章均拟配以“典型案例”“本章要点提示”“课外阅读材料”“本章自测题”等内容。本教材将在注重编写规范的基础上,力求编写形式的生动性,在保证知识点全面、准确的同时,突出应用性。
第一章知识产权国际保护概论
第一节国际经济中的知识产权的范畴、分类、保护目标和原则
一、“知识产权”的范畴
二、“知识产权”的分类
三、知识产权国际保护的目标与原则
第二节最惠国待遇与国民待遇
一、知识产权国际条约中的最惠国待遇原则
二、知识产权国际条约中的国民待遇原则
三、与国民待遇原则有关的案例
第二章专利权的国际保护
第一节专利权国际保护概述
一、专利权的地域性与专利权的国际保护
二、专利权国际保护制度的兴起与发展
三、专利权国际保护的发展趋势
第二节专利权国际保护的起步—《巴黎公约》
一、公约的背景
二、国民待遇与独立保护原则
三、优先权与临时保护制度
四、专利保护标准
五、专利权的限制
第三节专利跨国申请的捷径—《专利合作条约》
一、条约简介
二、PCT国际申请
三、PCT国际检索
四、PCT国际公布
五、PCT国际初步审查
六、PCT申请国家阶段
七、PCT国际申请的费用
第四节专利保护标准的统一与强化
—《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定》中的专利保护规则
一、TRIPs 协议与《巴黎公约》的关系
二、可获专利的发明
三、专利申请的最低要求
四、专利权人的权利
五、专利权的限制
六、关于工艺专利的举证责任
第三章商标权的国际保护
第一节商标权国际保护概述
一、商标的概念
二、商标注册
三、商标国际注册
四、商标保护期
第二节商标所有权与例外
一、商标所有权
二、驰名商标所有权
三、商标所有权例外
四、中国法中的商标权例外—以山东宏济堂制药集团有限公司与山东宏济堂阿胶有限公司等侵害商标权、不正当竞争纠纷案为例
第三节商标使用、转让和许可
一、商标使用
二、商标转让和许可
三、相关案例:澳大利亚烟草平装措施WTO系列争端案
第四章版权及其邻接权的国际保护
第一节版权及其邻接权国际保护概述
一、版权及其邻接权的国际化
二、国际化背景下版权及其邻接权的法律保护方法
第二节版权国际保护的开端与立场协调—《保护文学
和艺术作品伯尔尼公约》与《世界版权公约》
一、《保护文学和艺术作品伯尔尼公约》
二、《世界版权公约》
第三节版权国际保护的强化—《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定》
对版权及其相关权利的保护
一、TRIPs 协议对版权及其相关权利国际保护的意义
二、TRIPs 协议与《伯尔尼公约》的关系
三、TRIPs 协议关于版权保护的最低标准
四、TRIPs 协议关于“版权的相关权利”的保护规则
五、版权及邻接权的实施、取得和维持以及争端的防止和解决
第四节关于邻接权国际保护的专项公约
一、《保护表演者、录音制品制作者与广播组织国际公约》
二、《保护录音制品制作者防止未经许可复制其录音制品公约》
三、《视听表演北京条约》
第五节互联网时代的版权国际保护—《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版权条约》与《世界知识产权组织表演和录音制品公约》
一、《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版权条约》
二、《世界知识产权组织表演和录音制品条约》
第五章中国涉外知识产权保护
第一节中国涉外知识产权立法概况
一、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与冲突规范适用
二、有关国际条约、国际惯例的适用
三、涉港、澳、台案件的法律适用问题
第二节涉外知识产权民事关系
一、涉外民事关系的界定
二、涉外知识产权民事案件构成要件
三、涉外知识产权民事案件司法管辖
第三节涉外知识产权的法律适用
一、涉外知识产权法律适用主要学说介绍
二、涉外知识产权的归属和内容的法律适用
三、涉外知识产权转让和许可使用的法律适用
四、涉外知识产权侵权的法律适用
第四节中国涉外知识产权保护的实效
一、涉外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状况
二、涉外知识产权案件的特点
三、发挥司法保护主导作用,为创新增添活力
参考文献
后记
该系列教材共六本,分别为《知识产权案件审判模拟》《知识产权国际保护》《知识产权代理实务》《专利文件撰写》《专利检索与分析精要》和《企业知识产权管理理论与实践》。从学科背景上看,该系列教材涵盖法学、管理学、经济学、情报学、技术科学等不同学科知识,符合“知识产权人才应当是复合型人才”的要求;从课程设置上看,该系列教材更加注重知识产权诉讼、专利文书撰写、专利检索分析等知识产权实务技能的培养,符合“知识产权人才应当以应用型人才为主”的要求;从适用对象上看,该系列教材既可作为高校知识产权专业本科生和研究生的课程教学教材,也可作为企事业单位知识产权高级法务人员和管理人员的参考教材,符合“知识产权人才应当是高端型人才”的要求。
我一直对知识产权这个领域充满好奇,尤其是在全球化日益深入的今天,跨国界保护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就给我一种专业而又不失厚重的感觉,让人对它寄予厚望。我期待这本书能够深入浅出地解析国际知识产权保护的复杂体系,就像一位经验丰富的向导,带领读者穿越错综复杂的法律条文和国际公约。我特别希望能了解不同国家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的差异性,以及各国是如何在WTO、WIPO等国际组织框架下协调彼此的利益和标准的。例如,在专利申请和审查流程上,各国是否存在着普遍的“最优实践”,还是说每一个国家都有其独特的考虑?对于版权的保护,数字时代的挑战尤其巨大,书中能否提供一些前沿的案例分析,比如AI生成作品的版权归属,或者在线内容盗版的有效治理策略?除此之外,商标的国际注册和驰名商标的跨国保护也是我非常感兴趣的方面,希望作者能够详细阐述相关的国际条约和实践经验,帮助我们理解如何在不同文化和法律环境下建立和维护一个品牌的全球影响力。总而言之,我期望这本书不仅能提供理论知识,更能带来实用的启示,让我对知识产权的国际保护有一个系统而深刻的认识。
评分我是一名对国际贸易和法律摩擦颇感兴趣的旁观者,经常在新闻报道中看到不同国家之间围绕知识产权产生的贸易争端。这本书的书名《知识产权国际保护》正好切中了我的兴趣点。我希望这本书能为我解析,在国际贸易体系下,知识产权扮演着怎样的角色,又是如何成为国家间博弈的焦点。例如,世界贸易组织(WTO)的TRIPS协议,究竟是如何规范成员国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的义务的?书中是否会详细分析,不同国家在执行TRIPS协议时,存在的差异以及由此产生的贸易摩擦,例如药品专利的获取和可负担性问题,或者地理标志产品的保护争议?我也对一些具体行业的国际知识产权保护动态很感兴趣,比如高科技领域的芯片专利,或者奢侈品行业的防伪标识,这些领域是否都有独特的国际保护挑战和应对策略?我希望这本书能以一种宏观的视角,让我理解知识产权的国际保护不仅仅是法律问题,更是经济、政治和国际关系等多方面因素交织的复杂议题,从而帮助我更深入地理解全球商业格局的变化。
评分我是一名对学术研究充满热情的研究生,即将开始关于国际知识产权法律比较的研究。这本书的出现,对于我来说,如同在迷雾中找到了一盏指路明灯。《知识产权国际保护》这个书名,直接点明了我的研究方向。我非常期待这本书能够提供详实、严谨的学术论证,深入剖析不同国家在知识产权立法和司法实践中的共性与差异。例如,在专利侵权判定标准上,各国是倾向于采用“现有技术”还是“权利要求解释”作为主要依据?在版权保护方面,对于“合理使用”的界定,不同法域是否存在普遍适用的原则,还是说各国有其独特的考量?我特别希望能看到书中对一些经典的国际知识产权案例进行深入的法律分析,比如涉及跨国专利纠纷的判例,或者因版权侵权而引发的国际诉讼,并从中提炼出具有普遍意义的法律原则和研究方法。此外,对于知识产权的国际条约,如巴黎公约、伯尔尼公约等,书中是否会对其演变过程、核心条款以及在各成员国国内法中的转化情况进行详细的梳理和解读?我期待这本书能成为我研究的坚实基础,帮助我构建起对国际知识产权保护体系的全面认知,并为我的研究提供宝贵的理论支持和研究思路。
评分最近一直在关注科技创新和商业竞争的交叉领域,而知识产权无疑是其中的核心要素。这本书的书名《知识产权国际保护》触动了我对于跨国界商业风险管理的敏感神经。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提供一些关于如何有效规避知识产权风险的实用指南,尤其是在中国企业“走出去”的大背景下。比如,当一家中国公司计划在海外市场推出新产品时,在专利布局、商标注册以及防止技术秘密泄露方面,应该遵循哪些关键步骤?书中是否会介绍一些常见的国际知识产权纠纷案例,并分析其成因和解决机制?我特别想了解,在面对恶意抢注、非法仿冒等行为时,企业有哪些法律和商业上的应对策略?此外,知识产权的许可和转让也是商业合作中不可或缺的一环,书中能否详细讲解国际知识产权交易的流程、风险控制以及合同的关键条款?我关注的重点在于,如何通过合理的知识产权战略,为企业的海外扩张保驾护航,最大化其全球竞争力,而非仅仅停留在理论层面。如果书中能包含一些实操性的建议,甚至是一些具体的合同范本分析,那将对我非常有价值。
评分作为一个长期从事文化创意产业的人,我深知知识产权对于内容创作者的重要性,尤其是在这个信息爆炸、传播渠道多元化的时代。这本书的出现,让我看到了一个了解国际版权保护前沿动态的窗口。我非常好奇,面对如今全球性的数字内容传播,传统的版权保护模式是否还能有效应对?书中是否会深入探讨在线盗版、非法下载以及内容聚合平台带来的挑战?例如,对于电影、音乐、文学作品等,在不同国家和地区,其版权保护的期限、范围以及侵权判定标准是否存在显著差异?我特别希望能看到一些关于国际版权集体管理组织的运作模式和成功案例的介绍,它们是如何在跨国界整合版权资源、维护创作者权益的?此外,对于新兴的数字版权技术,如区块链在版权溯源和防伪方面的应用,以及AI在版权管理中的潜力,书中是否有相关的探讨和展望?我期望这本书能为我揭示一个更加广阔的视角,让我理解如何在国际舞台上,更有效地保护自己的创作成果,并探索新的商业变现模式。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